小桥涵
公路小桥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

公路小桥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咱今儿个就来聊聊公路小桥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
嘿,你可别小瞧了这事儿,它就像是给小桥涵搭起的坚实骨架呢!先来说说为啥要算这个设计流量。
就好比你要盖房子,得知道能承受多大的重量吧,这小桥涵也一样啊,得清楚多大的水流量它能扛得住,不然大水一来,那不就垮啦?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那怎么算呢?常用的方法有好几种呢。
比如说径流形成法,这就像是追踪水流的来龙去脉,从降雨开始,看雨水怎么汇聚成小溪小河,最后变成能冲击小桥涵的流量。
这过程可不简单,得考虑好多因素呢,像降雨强度、流域面积、地形地貌啥的。
你想想,一场大雨在平原和在山区形成的水流能一样吗?肯定不一样呀!还有一种叫水文统计法,这就有点像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
看看以前发生过的洪水流量是多少,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来推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最大流量。
这就好比你知道了过去考试的最高分,就能大概猜到下次考试的难度上限一样。
咱再说说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事儿。
那可得仔细咯,不能有一点马虎。
就像你做数学题,一个小数点错了,那结果可能就差十万八千里。
比如说数据的准确性,要是你收集的数据本身就不靠谱,那算出来的能对吗?那不是白忙活啦!还有啊,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下,适用的方法也可能不一样。
就像你在北方穿棉袄,到了南方可能就穿短袖了,得因地制宜呀!不能生搬硬套,那可不行。
而且啊,这计算可不是一锤子买卖。
随着时间推移,环境会变,数据也得跟着更新。
你总不能一直用老黄历吧?那不是跟不上时代啦!总之,公路小桥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这事儿,真的很重要。
就像给小桥涵找了个好保镖,能让它们稳稳地为我们服务。
咱可不能轻视它,得认真对待,才能让我们的公路更安全、更通畅。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咱得把这事儿做好了,让小桥涵能经得住水流的考验,为我们的出行保驾护航呀!。
1_小桥涵概论

23
四、透水路堤
1. 定义:用块石、片石砌成路基,利用石块间空隙排水的构造 物。 2. 应用条件 (1)一般只在水流较小,水流含砂量较小的低等级公路上使用, 在寒冷地区受冰冻影响,不宜用透水路堤; (2)构造简单,改造公路纵断面时没有特殊困难,且能通过任 何荷载,有良好的抗震能力; (3)在地质构造复杂,经常有地下泉水潜流或地基土质不佳的 地区,做桥涵墩台基础有较大困难时,做透水路堤尤为有利。 3. 要求: (1)水流含砂量小 (2)冲刷小
例:S241平腾线全长32.065公里,设中桥5座,小桥6座,涵洞51道
(2)分布广,类型多,影响公路的安全使用
(3)影响农业生产
(4)设通道、利行人,直接影响沿线群众生产生活 (5)跨线桥,架于路线上空,直接影响到道路的景观
2
小桥涵的划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
桥涵类型 特大桥 大桥 中桥
⑤ 高压线跨 河塔架的轴线与桥梁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塔高
11
(5)满足设计荷载要求
公路桥涵设计荷载由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组成。 车道荷载由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组成。 桥梁结构的整体计算采用车道荷载 桥梁结构的局部加载、涵洞、桥台和挡土墙压力等的计算 采用车辆荷载。 车道荷载与车辆荷载的作用不得叠加。
19
小桥与涵洞的区别
小桥和涵洞的区别除按多孔跨径总长和单孔跨径的大小 不同外,还有以下差异: (1)小桥构造物处的路基一般是断开的;涵洞构造物 处的路基一般是连续的(明涵除外),涵洞设于路堤之 下,形成路堤中的一个排水孔洞。 (2)桥梁的宽度直接由路基宽度决定,与路基填土高 度无关;涵洞处路基顶面与路基同宽,涵洞的长度随路 基填土高度增加而增长。 (3)桥面设有专门的桥面系,涵洞没有(明涵除外)。
第十四章_小桥涵勘测设计

(4)流线型洞口 当涵洞进水口端节升高,立面上形成流线型。当用于压力式涵洞时 ,可使涵内充满水;当用于无压力式涵洞时,可有效地提高涵洞的泄水 能力。
第四节
小桥涵类型选择与布置
(5)斜交涵洞洞口 当涵洞与路线斜交时,洞口布置常见的有两种方法:斜交正做 洞口和斜交斜做洞口。
1)斜交正做洞口
洞口断面N-N与涵洞中心线 垂直,与路线的中心线斜交 。
第四节
小桥涵类型选择与布置
5、按涵洞洞身型式分类:
①平置式坡涵:②平置式阶梯涵:③斜置式坡涵:
第四节
小桥涵类型选择与布置
二、小桥和涵洞类型的选择
公路小桥和涵洞的类型的选择应根据路线等级,结合当地的地 形、水 文、材料、施工等条件,按照安全、适用、经济、就地 取材、便于施工与养护的原则来选用。 1. 小桥和涵洞的选择
第五节 小桥孔径计算
2、确定小桥孔径长度L ①自由式出流:
在计算需要的桥下水面宽度B时,应该引进水流挤压系数ε:
QS g B Nd 3 . vk
当桥孔断面为矩形,则桥孔长度L=B;
当桥孔断面为梯形,则桥孔长度L=B+2mΔh;
第五节 小桥孔径计算
②淹没式出流:
桥下河槽被下游水流淹没,桥下过水断面的水深为ht,则桥下过水断面的平均 宽度(即1/2ht处)为:
第五节 小桥孔径计算 一、水流通过小桥的图式
当桥孔压缩河槽时,水流受到桥台路堤和墩台的挤压,桥前水位 抬高,产生壅水,桥下水面降低,出现收缩断面。 小桥桥下河槽一般都进行铺砌加固,不会冲刷。通过小桥桥下的 水流图式与宽顶堰相似,按下游天然水深的大小可分为自由式出 流与淹没式出流两种。 水流图式 自由出流 判别标准 ht≤1.3hk
对一座小桥涵的研究报告

对一座小桥涵的研究报告1. 引言本研究报告旨在对一座小桥涵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小桥涵是一种常见的水工结构,用于将河流或溪流穿过公路、铁路等交通线路。
本文将从小桥涵的定义、分类、设计要点、施工和维护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小桥涵的定义和分类小桥涵是指一种通过管道或明渠方式,让水流通过公路或铁路等交通线路的建筑结构。
根据其形式和功能,小桥涵可分为以下几类:•圆形管涵:采用圆形钢管或混凝土管作为涵洞,适用于较小的水流;•矩形箱涵:采用矩形截面的箱形构造,适用于较大的水流;•拱形涵洞:采用石拱、混凝土拱或钢拱结构,适用于较大的水流和需要较长跨度的情况。
3. 小桥涵的设计要点进行小桥涵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3.1 涵洞尺寸涵洞的尺寸需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设计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水流量:确定设计防洪能力;•通行能力:确保车辆和行人能够顺利通过;•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探数据,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涵洞的变形或坍塌;•施工可行性: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3.2 结构材料常见的小桥涵结构材料有混凝土、石材和钢材等。
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水流冲刷:如果涵洞所处的水流具有较大的冲刷力,需要采用耐冲刷材料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经济性:考虑结构材料的价格和使用寿命,选择经济合理的材料;•施工难度:根据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选择适合的结构材料。
3.3 桥涵与交通线路的协调性小桥涵作为交通线路的一部分,需要与交通线路相互协调。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通行能力:确保涵洞内部的空间足够容纳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安全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交通参与者的安全;•交通流量:根据交通流量的预测和分布情况,确定涵洞的尺寸和数量。
4. 小桥涵的施工和维护小桥涵的施工和维护非常重要,对于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施工和维护的要点:4.1 施工小桥涵的施工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施工方法:根据涵洞的类型和条件,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并进行质量检查和监控;•安全措施: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小桥涵资料

名词解释明沟:指设置在路基的上方或两侧,以拦截、引排或降低浅层地下水,并可兼排地表水的沟渠暗沟:指在路基或地基内设置的充填碎砾石等粗砾材料的排水截水暗沟渗沟:采用渗透方式将地下水汇集于沟内,并通过沟底通道将水排到指定地点,这种排水设施统称为渗沟。
跌水:是指底部呈阶梯形的沟槽明涵:当涵洞洞顶填土高度小于0.5m时叫明涵,通常在低填方和挖方路段时采用。
暗涵:当涵洞洞顶高度大于或者等于0.5m时叫做暗涵,通常在填方路段采用。
斜交斜做:指为求外形美观及适应水流条件,使涵洞洞身端部与路线平行,此种做法称为斜交斜做。
斜交正做:指涵身部分与正交时完全相同,而洞口的端墙高度予以调整,一般将端墙设计成斜坡形或阶梯形。
端墙式洞口:在端墙外侧,用砌石的椭圆锥坡或天然土坡或砌石护坡或挡土墙与天然沟槽和路基相连接,即构成各种形式的端墙式洞口。
锚杆挡土墙:由钢筋混凝土柱、板和锚杆组成,依靠锚固在岩土层内的锚杆的拉力以承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
锚定板挡土墙:由钢筋混凝土柱、板、拉杆和锚定板,依靠埋置在破裂面后部稳定土层内的锚定板和拉杆的拉力,以承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
简答题1、小桥涵类型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答:(1)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于环保;(2)应根据所在公路等级、使用任务、性质和将来发展的需要,综合各种因素和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权衡利弊确定;(3)应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便于施工、养护的原则。
一条公路上的桥涵类型应尽可能采用统一的标准形式,以利施工;(4)应考虑农田排灌的需要。
靠近村镇、城市、铁路及水利设施的桥涵,应结合有关方面的要求,并适当考虑综合利用,相互配合;(5)应综合考虑桥涵址的自然特征和环境条件,结合路堤高度和填料状况,考虑排洪和交通的需要。
选择的类型应与河沟特征及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相适应。
2、边沟和截水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边沟是指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截水沟又称天沟,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用以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的流水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边沟适用于填方、挖方地区,截水沟为挖方坡顶使用。
公路桥涵

102、对于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间距离或桥墩中线与台背前缘间距离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径为准。
单孔跨径系指标准跨径。
3、小桥涵设计原则:安全,适用,经济,美观,有利于环保。
4、小型排水构造物:是指汇水面积小,过水流量小,工程数量小的人工排水构造物。
主要包括:小桥、涵洞、漫水桥、过水路面、透水路堤、倒虹吸涵洞、渡槽等。
漫水桥:又称过水桥,是指洪水期容许桥面漫水、短期淹没的桥梁。
过水路面:用加固路面、路肩及路基边坡的方式,容许洪水期水流从路面上流过的排水构造物。
透水路堤:是一种用块、片石干砌成路堤,利用石块孔隙排水的构造物。
倒虹吸涵洞:当横跨公路的沟渠与路面高差较小,而不能满足设置涵洞最小建筑高度要求时,为避免渠路干扰,利用倒虹吸原来修建的排水构造物。
渡槽:当横跨公路的沟渠被公路截断,又不能改移,且沟渠下足以保证行车净空高度时,在公路上空架设的横向排水构造物。
公路路基排水构造物:路面排水,边沟,坡面排水,排水沟,截水沟,地下排水渗沟。
5、按填土高度分:明涵:当涵洞洞顶高度小于0.5m时叫明涵,通常在低填方和挖方路段时。
暗涵:当涵洞洞顶填土高度大于或等于0.5m时叫暗涵,通常在填方路段采用。
按水力性质分:无压力式涵洞:涵洞入口水流深度小于涵洞高度时,并在洞身全长范围内水面都不触入洞顶,洞内具有自由水面。
半压力式涵洞:涵洞入口深度小于洞口高度,但在洞身全长范围内(进出口处除外)都具有自由水面。
压力式涵洞:涵洞入口深度大于洞口高度,并在洞身全长范围内都充满水流且无自由水面6、小桥分类:按水力性质自由出流和非自由出流。
7、管涵:适用于有足够填土高的小跨径暗涵,优缺点:对基础的适应性、受力性能较好,不需要墩台,圬工数量少,造价低盖板涵:适用于要求过水面积较大时,低路堤上明涵或一般路堤暗涵,优缺点:构造简单,维修容易。
跨径较小时用石盖板,跨径较大时用钢筋砼盖板。
拱涵:跨越深沟或高路堤时用,优缺点:跨径大,承载潜力较大,但自重引起的恒载较大,施工工序较繁多。
小桥涵混凝土强度检测标准 概述说明

小桥涵混凝土强度检测标准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小桥涵(culvert)是指用于引导水流的结构,通常由混凝土构成。
而混凝土的强度是评估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针对小桥涵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标准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小桥涵混凝土强度检测标准概述,并详细说明其中包含的要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小桥涵混凝土强度检测标准概述、小桥涵混凝土强度检测标准要点一、小桥涵混凝土强度检测标准要点二以及结论。
通过这些部分,我们将全面探讨小桥涵混凝土强度检测的相关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并探讨关于小桥涵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标准。
具体而言,我们将从现有标准出发,分析其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向,并提出新的标准以提高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方法、抽样和试件制备、试验结果评定等方面的要求,最终达到对小桥涵混凝土强度进行可靠检测的目标。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将全面了解小桥涵混凝土强度检测标准的概述,并为后续章节的详细介绍做好准备。
2. 小桥涵混凝土强度检测标准概述:2.1 小桥涵混凝土强度检测的重要性小桥涵是一种常见的交通设施,它们承载着车辆和行人的重量。
因此,确保小桥涵建筑物的结构强度至关重要,其中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扮演着关键角色。
通过对小桥涵中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可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2.2 现有的小桥涵混凝土强度检测标准介绍目前已存在许多关于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但这些标准并未针对小桥涵设计制定具体的规定。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无法满足特定工程需求、缺乏操作指导等。
2.3 需要制定新标准的原因和背景制定专门针对小桥涵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新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现有标准无法完全满足小桥涵建筑物的特殊需求,新标准需要考虑小桥涵的特点和使用环境。
其次,新标准还应该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此外,制定新标准也有助于推动行业标准化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第八章-小桥和涵洞孔径计算

面的水深为ht,则桥下过水断面平均宽度为:
B0
Qs
ht vbc
Nd
(8-2-8)
B0—桥下过水断面的平均宽度(m);
vbc—河床的容许(不冲刷)流速(m/s),可按表8-2-1采用。
第二节 小桥孔径计算
❖ 若桥孔断面为矩形,则桥孔长度L=B0;
❖ 若桥孔断面为梯形,则桥孔长度为:
L
B0
2m( 1 2
❖ 小桥涵孔径大小应根据设计流量、河床特性及河床进出口加固类型所允许 的平均流速等来确定。
❖ 小桥涵孔径计算的目的在于合理确定桥涵孔径大小、河床加固的类型和尺 寸、壅水高度、桥涵处路基和桥涵顶面的最低高程。
小桥 涵洞
小桥和涵洞按跨径分类表 多孔跨径总长L(m) 8≤ L ≤30 ——
单孔跨径L0(m) 5≤ L0 ≤20 L0 ≤5
第一节 小桥和涵洞勘测
一、小桥和涵洞勘测的主要任务
❖ 小桥和涵洞勘测包括外业勘测和内业设计两部分。 ❖ 通过对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及农田水利设施等情况进
行勘测和调查,为桥涵设计以及水力计算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依据。
二、小桥和涵洞勘测的主要工作内容
❖ 1、勘测前的准备工作 ❖ 2、小桥和涵洞位置的选择 ❖ 3、小桥和涵洞测量 ❖ 4、小桥和涵洞类型选择
ε—挤压系数;见表8-2-2;
N—桥墩个数; d —桥墩宽度(m);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第二节 小桥孔径计算
挤压系数ε与流速系数值φ
桥台形状 单孔桥锥坡填土 单孔桥有八字翼墙
ε 0.90 0.85
多孔桥或无锥坡或桥 台伸出锥坡以外
拱脚淹没的拱桥
0.80 0.75
表8-2-2
φ 0.90 0.9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小桥涵位置确定要点
1 小桥 位置的确定
小桥定位主要是确定 小桥的中心桩号 及 桥轴线方向 以及 跨河沟时路中线 位置。 小桥工程量较大,择位时允许路线稍有摆动。
前提:
不过份增加土石方数量和路线长度,不降低路线标准。
1)纵轴线应尽可能与洪水主流方向垂直。
不能正交时,应使墩台轴线与水流方向平行。
小桥 和 涵洞 设计时布图要求不同,故对河沟断面测量 的要求也不相同
1、小桥
1)一般断面测量
一般在河沟的横断面方向,按上、中、下三个部位 施测断面,测量范围一般至最高洪水位泛滥线以上或 河岸两侧以外20m。
将三个断面套绘在一个图上。
横断面图上:
绘制地面线 注明中心桩号 测时水位 调查洪水位 设计水位 土壤类别等
2,资料收集 1)地形图 汇水区域面积,主河沟纵横坡。 2)水文资料 洪峰流量、频率、洪水位 3)气象资料 雨量密度、持续时间 4)地质资料 岩石种类及分布、层理、节理、风化情况; 地形、地貌;土质类别;地下水;植被冰冻层。 5)其它资料 改建:原公路勘测设计竣工资料,水毁情况
第二节 一、择位原则
第三章
第 一节
小桥涵勘测
小桥涵勘测概要
一、目的内容及要求
1、目的:通过外业测量 调查为桥涵设计提供 水文 水力 地质 地形 建材等资料。 2、内容 1)、初测阶段: 搜集资料,拟订桥涵位置 、 类 型、孔 径、附属工程尺寸,初步计算工程量。 一般的涵洞可不进行外业测量; 小桥、复杂的涵洞需进行测量。
5 . 其它设涵情况 1)在平原区;路线通过较长的低洼地带及泥沼地带,为保证路 基稳定,避免排水不畅及长期积水的情况,在地面具有天然纵坡的 地方应设置多道涵洞。 2)平原区路线穿过天然积水洼地,也应考虑设置数道涵洞,以沟 通路基两侧水位,水压。 3)路线紧靠村镇通过时,要特别注意设涵,以排除村镇内地面 汇流水。 4)山区岩层破碎及坍方地段,雨季时经常有地下水从路基边坡 冒出,为使路基边坡稳定,及时疏干地下水,应配合路基病害整治 设置涵洞。
3) 其他情况的桥涵
1 水库地区
出口布置在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以上, 基础置于基岩上(水库地区桥涵常年浸水)。
2
泥石流地区 应设桥,不能设涵。
桥梁中心应布置在设计洪水泥石流主流处,孔径要有富余,宜 单跨。
3 过灌溉建筑物 4 过航道和道路(涵洞宜短,通道应干燥) 5 一涵多用情况(排洪、灌溉、通道,要求矛盾、较难兼用)
④原有桥涵使用情况调查。包括:水毁情况,冲刷和浸水 情况等的调查。 ⑤河床土质种类和特征调查。
二、小桥涵调查及测量
1 洪水调查
1)调查河段选择 桥址附近、村庄附近、有洪水痕迹 2)调查方法 访问、洪痕调查、历史文献、水文站资料 3)水文资料的审查: 可靠性、代表性、独立性、一致性 4)洪痕可靠程度评定
数量.
2
改沟时,引水沟断面一般要经过水力计算来决定。 断面宁可偏大些, 引水沟距路基边坡应尽量远些。
(6)路线跨越丘陵地区的山脊线处
在凹形竖曲线处可开挖排水沟,而不设涵洞。
( 7) 当必须在河弯处设涵时,涵位应设在 水流较集中的一侧以利水流通过。 (8 ) 无法避免断层等不良地质情况时,应选 择岩层破碎较轻,地质稳定,坡积层较薄路段
当不作水文,水力计算时,水文勘测仅作一般的水文调查 。通过现场调查,了解所建桥涵汇水区大小,沟槽情况,水流情 况、河床纵横坡、地表植物覆盖及土壤等情况、水流情况。并作 扼要的现场记录,以供确定孔径之用。
2 具体内容 :不同的水文计算方法,勘测内容不同 :
(1)暴雨推理法
①汇水区面积测量 ②主河沟长度及平均坡度测量 ③土壤植被种类调查 ④主河沟地质调查
2 )山岭及丘陵区涵位
( 1 ) 顺沟设涵 坡陡水急,洪水猛,历时短,冲刷及水毁比较严重。 一般 不宜改沟设涵 强求正交。 (2 ) 改沟设涵 当河沟宽浅,纵坡平缓,水流较小时才考虑改沟设涵。 应作好引水及防护工程,注意对下游农田的影响。 河沟支叉较多,水流紊乱时,可采用改沟整流做正交涵 的办法。
二、设置地点
在哪些地方需要设小桥涵,这是选择位置的首要问题 1.天然河沟与路线相交处 凡路线与明显沟形的干沟,小溪,河流相交时,当路线 上游汇水面积大于0.1km时
2
2.农田灌溉渠与路线相交处 路线经过农业区,跨越水渠,堰塘或水库的排水渠以及通 过大片梯田影响农田灌溉时 3.路基边沟排水渠 在山区公路的山坡线,为排除路基挖方内侧边沟流水 4.路线交叉时 如采用立体交叉,且路线又从其上方通过时,应考虑设置相 应的小桥或涵洞。
2 河道及既有涉河工程调查 1 )河道调查(河床演变) 2)涉河工程调查(人工改造) (1)既有河道跨度、基础埋深、水害、防护等 (2)河堤防洪标准 (3)上下游水库设计频率、泄洪流量 (4)沿河村镇、工矿的等 (5)取水口、泵站码头
3、流速测量(同水文) 4、水文断面选择与测绘 1)断面选择 2)断面测绘 (1)测绘范围: 平原宽滩河流:历史最高洪水位泛 滥线以外50米; 山区: 历史最高水位以上2-3米。 (2)内容:河床横断面、测时水位、各特征水位、 滩槽分界线、植被
小桥涵位置选择
1)小桥涵位置应服从路线走向。由于单个小桥涵的 工程数量不大,因而小桥涵位置一般是在路线走向基本确 定的情况下来选择的。 2)地质条件良好 3)水文 水力条件好(河床稳定,排洪顺畅) 进口要顺,水流要稳 4)综合考虑其它(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环保)
小桥涵位置选择主要解决设置地点及具体定位两个问 题。
三、小流域水文资料收集与参数的确定
1、径流形成法: 1) 汇水面积A: 利用地图求、实测、 实测与估算结合
(2) 径流总量W:径流总量 是指时段T内通过某一断面 的总水量,单位有m3 、 亿m3 等。
(3) 径流深度 R:径流深是设想将径流总量均匀地平铺在整 个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深,常以mm计。
(4) 径流模数 M:单位面积上产生的流量称径流模数, 当Q为洪峰流量时,称洪峰流量模数。 (5)径流系数。 某一时段的径流深R与相应的流域平均降 雨量P之比称径流系数。
因R是由P形成的,对于闭合流域R将小于P,所以 <1
4)
直接类比法
① 桥涵上下游历史最高洪水位。一般在锥形护坡或八字 墙末端测定。当无洞口时,则在路基坡脚处测定。 ②历史最高洪水位发生的年份及相应的频率。
③桥涵类型,进出口类型,孔径,净高,河床坡度,进 出口河床标高、桥涵加固铺砌类型及涵洞长度等。
o
点附近应考虑设边沟排水涵。
④在路基挖方边坡上,设有截水沟的挖方地段, 截水沟出口处应设置排水涵洞。
(4 )岸坡设涵
当河沟边坡稳定,土壤密实(一般多为石质或 不透水的亚粘土),河沟又很深时,可考虑将涵
位从沟底移至岸坡上,以缩短涵洞长度。
( 5 ) 改沟合并
两沟相距很近,汇水区面积又很小,河沟纵坡 小于3%,含沙量较小时,可考虑改沟合并以减少涵洞
地形图比例一般为l:200-1: 500,当范围较大时还可用 1:1000。 等高线间距一般l m,地形 十分平坦时可用0.5.m
第四节 水文勘测
一、勘测任务及内容
1、水文勘测的任务: 为 计算设计流量和确定桥涵孔径提供 有关的水文,地 形、土壤植物、气象以及农田水利等资料。
小桥涵水文计算方法很多,调查的内容及深度不同
4) 选择河流狭窄,河滩较 窄较高,岔流少的河段跨河。 当路线必须通过两河沟支流汇 合口时,应从其 汇合口处下游 离 汇合口(1.5—2.0)B以外。
5)沿溪线跨越支沟时,桥位应尽量选在受大 河壅水倒灌影响范围以外。
6)应尽量使两岸桥头土石方较少,利于路线衔接,并避开两岸不良 地质地段。
7)沿溪路线与桥位布置要密切配合。 在可能条件下利用河弯, “S”形河段以及适 当斜交的办法跨河,以争取较好的线形条。
第三节 小桥涵测量
测量内容 桥涵位中桩钉设、桥涵址断面测量、桥涵地形测量。
一 、测量目的 第一,通过测量实地检查桥涵位置选择和布设是否恰当合 理,并把 桥涵位置(即中心桩) 在实地钉设出来, 第二,与路线测设密切配合,及时提供路线设计所必须的 资料,如重要 桥涵处的控制标高。桥涵位置选择对 路线的要求等。 第三,通过测量,为桥涵内业设计提供断面,地面标高及 其它有关资料。
沿桥轴线或河床横断面,在两岸各选定 一个指定点,由路线测定其里程和高程。控 制断面上测点到岸上指定点的距离。
① 断面索法: 将 钢索或测绳固定,在索上扎上明显的标记, 测船沿索前进测水深。
②交会法:
沿桥轴线,在两岸各 选定一个指定点A 、B 。 较平坦一侧布置基线AC. 基线与横断面垂直时:
2、涵洞位置的确定
涵洞定位,通常是沿着已确定路线方向前后移动,以选择 一个合理而又经济的位置。
1)平原区涵位(自然坡度小)
(1) 沟心设涵 正交,进水口对准上游沟心。
( 2) 适当改沟 在十分弯曲地段,可 裁弯取直 或 改移河沟 设正交涵, 移位后上游一般应有 1.5B 的直沟段长度。 (3)注意设农田灌溉涵洞 注意设涵后 出口 对农田的冲刷。
2)桥位最好选在河流顺直,水流平稳地段
当路线遇河湾时,最好在河湾的上游,图3—2 I。
若设在河弯下游,最好距河弯 (1—1.5)B以外,图 III。
桥位应避免设在河弯上图中 桥位 II应避免采用
3)应选择在河床地质良好,地基承载力较大的河段
最好岩外露或覆盖层较浅的地点。 尽量避免在淤泥沉积地段设置。
( 2) 径流形成法
①汇水区汇水面积测量 ②主河沟纵坡测量 ③汇水区土壤吸水类属调查 ④汇水区植物覆盖情况调查 ⑤汇水区农田水利情况调查
(3)形态调查法
①形态断面设置及测量 ②洪水凋查 ③洪水比降测量, ④河床土质种类和特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