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1.1.1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同步配套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1节原子结构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课堂达标验收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的是( B )A.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B.恒星正在不断地合成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元素C.氢、氦等轻核元素是宇宙中天然元素之母D.宇宙的所有原子中,最多的是氢元素的原子2.下列能级表示正确(实际存在的)且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是( A )A.1s、2p、3d B.1s、2s、3sC.2s、2p、2d D.3p、3d、3f解析:从M层开始有d能级,即有3d,不存在2d,故C项错误;同理从N层开始有f 能级,即有4f,不存在3f,故D项错误;不同能层的相同类型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相同,故B项错。
3.某元素的原子3d能级上有1个电子,它的N能层上的电子数是( B )A.0 B.2C.5 D.8解析:根据该元素的原子3d能级上有1个电子可以写出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4s2,由此可知该元素N能层上的电子数为2。
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D )A.K+1s22s22p63s23p6B.As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C.N3-1s22s22p6D.Ca1s22s22p63s23p63d2解析:D项中Ca的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3s23p64s2。
5.某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该元素原子中共有25个电子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4个能层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M电子层共有8个电子解析:从电子排布式看,该原子最高能级为4s2,故有4个能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B、C正确;各能级的电子数之和为25,A正确;M层电子排布为3s23p63d5,故该层电子数为13,D项错误。
6.K层有__1____个能级,用符号表示为__1s____;L层有__2____个能级,用符号分别表示为__2s、2p____;M层有__3____个能级,用符号分别表示为__3s、3p、3d____。
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1.1.1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配套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1.1.1 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同步配套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1.1.1 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同步配套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1.1.1 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同步配套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课时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基础巩固1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A。
2d B.3s C。
4p D.5f答案:A解析:根据构造原理,从第三能层开始出现d能级,A项错误.24p能级中电子填充一半的元素原子,其原子序数是()A。
15 B.33 C.35 D.51答案:B解析:4p能级中电子填充一半的元素,其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原子序数为33。
339号元素钇的电子排布式应是下列排布中的()A.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5s2B.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5s25p1C.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f15s2D。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5s25d1答案:A解析:根据构造原理,电子填入能级的先后顺序为4s、3d、4p、5s、4d,因此钇元素的最后3个电子分别填入5s、4d能级,故A项正确.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
Na+1s22s22p6 B.F 1s22s22p5C。
Cl-1s22s22p63s23p5 D.Ar 1s22s22p63s23p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依据构造原理书写电子排布式。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讲义及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 原子构造及性质一.原子构造1、能级及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下图依次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织: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 轨道,后进入3d 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织。
(PS :构造原理并非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低,而是指这样依次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3)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包容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一样)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一样,这个规则叫洪特规则。
比方,p3的轨道式为,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溢或全充溢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 22p 0、12Mg 3s 23p 0、20Ca 4s 23d 0;半充溢状态的有:7N 2s 22p 3、15P 3s 23p 3、24Cr 3d 54s 1、25Mn 3d 54s 2、33As 4s 24p 3;全充溢状态的有10Ne 2s 22p 6、18Ar 3s 23p 6、29Cu 3d 104s 1、30Zn 3d 104s 2、36Kr 4s 24p 6。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 ↑ ↑ ↑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说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开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到达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构造的局部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第1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高中化学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教师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一、能层与能级1、能层(1)含义:根据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将核外电子分为不同的能层(电子层)。
(2)序号及符号:能层序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分别用K、L、M、N、O、P、Q……表示,其中每层所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2n2 个。
(3)能量关系:能层越高,电子的能量越高,能量的高低顺序为E(K)<E(L)<E(M) <E(N)<E(O)<E(P)<E(Q)。
2、能级(1)含义:根据多电子原子的同一能层的电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将它们分为不同能级。
(2)表示方法:分别用相应能层的序数和字母s、p、d、f等表示,如n能层的能级按能量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为n s、n p、n d、n f等。
3、能层、能级与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能层(n)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K L M N O P Q……能级1s2s2p3s3p3d4s4p4d4f5s……………………22626102610142……………………最多电子数281832………………2n2由上表可知:(1)能层序数等于该能层所包含的能级数,如第三能层有 3 个能级。
(2)s、p、d、f 各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分别为 1 、3、5、7 的2倍。
(3)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2n2 (n为能层的序数)。
二、基态与激发态 原子光谱1、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1)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
(2)激发态原子:基态原子吸收能量,它的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2、光谱(1)光谱的成因及分类(2)光谱分析: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 特征谱线 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三、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1、构造原理(1)含义以 光谱学 事实为基础,从氢开始,随核电荷数递增,新增电子填入 能级 的顺序称为构造原理。
(2)示意图2、电子排布式将 能级 上所容纳的电子数标在该能级符号 右上角 ,并按照能层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的式子。
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1节原子结构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202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1节原子结构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1节原子结构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1节原子结构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其中提出“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的科学家是( B )A.道尔顿B.汤姆生C.卢瑟福D.玻尔2.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B.离核最远的电子能量最高C.p能级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能级电子能量D.在离核最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解析:原子在反应中最易失去的电子应是离核最远的最外层电子,其能量最高,A项正确;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力最小,能量最高,B项正确;处于高能层中的s能级电子的能量要比处于较低能层中p能级电子的能量高,C项错误;能量越低的电子尽量排布在离原子核越近的轨道上,D项正确.3.下列符号不符合事实的是( D )A.4s2B.2p3C.3d8D.3f14解析:s能级最多排列2个电子、p能级最多排列6个电子、d能级最多排列10个电子,存在4s2、2p3、3d8排布,f能级最多排列14个电子,第三能层没有f能级,至少在第四能层才存在f能级,不可能存3f14排布,故选D。
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1_1原子的诞生能层与能级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问题探究 3】 不同的能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能层的序 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
提示:每一能层有的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如 N 能层有 4s、 4p、4d、4f 四个能级。
课基堂础练训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约占宇宙中原子总数的 99.7% 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各能层与能级的能量不相同 C.p 能级一般容纳 6 个电子,最多时可容纳 12 个 D.1s、2s、3s、4s、5s、6s、7s 因均为 s 能级,故能量相同
6.第三能层所含的能级数为( B )
A.18
B.3
C.8
D.2
解析: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第三能层只有 s、p、d 3 个能级。
7.下列能级符号表示正确且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按照从少到多 的顺序排列的是( A )
A.1s、2p、3d B.1s、2s、3s C.2s、2p、2d D.3p、3d、3f
解析:从 M 能层开始有 d 能级,不存在 2d 能级,故 C 项错误; 从 N 能层开始有 f 能级,不存在 3f 能级,故 D 项错误;不同能层的相 同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相同,故 B 项错误。
解析:每个能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但不是一定含有 2n2 个电子,A、D 错;每一能层上所含的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 s 能级不管是在哪一能层上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都为 2 个,故 B 对, C 错。
5.下列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A )
A.6s
B.2d
C.1d
D.3f
解析: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第一能层只有 1 个能级(1s),第二 能层有 2 个能级(2s、2p),第三能层有 3 个能级(3s、3p、3d),依次类 推。
2.下列图①、图②、图③所示的原子结构模型中依次符合卢 瑟福、道尔顿、汤姆生的观点的是( B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原子光谱课时

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原子光谱1.下列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 )A.2d B.3p C.3d D.4s2.总共含有6个能级的能层符号为( )A.M B.N C.P D.Q3.下列能级符号正确且可容纳电子数最多的是( )A.6s B.5p C.4d D.3f4.下列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 )A.K B.L C.M D.N5.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②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③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④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6.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7.原子中的某一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目大于32,该能层可能会是( )A.L能层B.M能层C.N能层D.P能层8.以下能级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①5s②1d③2f④1p⑤2d⑥3f⑦4f⑧5d⑨3p⑩6sA.③⑤⑦⑧⑨⑩B.①⑦⑧⑨⑩C.①③⑤⑦⑨D.②④⑥⑧⑩9.下列现象或应用与电子跃迁无关的是( )A.激光B.焰色试验C.丁达尔效应D.原子光谱10.元素Na的焰色试验呈黄色,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其光谱类型属于( )A.发射光谱B.吸收光谱C.连续光谱D.线状光谱11.下列关于能层与能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B.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C.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相同的D.同一能层中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12.下列有关光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电子在跃迁时会发生能量的变化,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光(辐射)B.霓虹灯光、激光、焰火都与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有关C.通过原子光谱可以发现新的元素,也可以鉴定某些元素D.原子只有发射光谱13.对焰色试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只是金属单质特有的性质B.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C.焰色试验是金属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将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现象D.焰色试验是金属原子或离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或基态时,将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现象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能级符号表示正确且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是( ) A.1s、2p、3dB.1s、2s、3sC.2s、2p、2dD.3p、3d、3f2.下列能级符号表示错误的是( )A.1sB.3pC.2dD.4f3.第三能层所含的能级数为( )A.18B.3C.8D.24.元素“氦、铷、铯”等是用下列哪种科学方法发现的( )A.红外光谱B.质谱C.原子光谱D.核磁共振谱5.在同一个原子中,M能层上的电子与Q能层上的电子的能量( )A.前者大于后者B.后者大于前者C.前者等于后者D.无法确定6.以下现象与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的是( )①霓虹灯发出有色光②棱镜分光③激光器产生激光④石油蒸馏⑤凸透镜聚光⑥焰火呈现各种颜色⑦LED灯通电发光⑧冷却结晶A.①③⑥⑦B.②④⑤⑧C.①③⑤⑥⑦D.①②③⑤⑥⑦7.下列有关电子层和能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M电子层有s、p共2个能级,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B.3d能级最多容纳5个电子,3f能级最多容纳7个电子C.无论哪一电子层的s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均为2D.任一电子层都有s、p能级,但不一定有d能级8.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牵头负责的高平均功率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简称CTFEL装置)首次饱和出光并实现稳定运行。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1.1能层与能级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知识拓展:
介绍与能层与能级相关的拓展知识,如元素周期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
情感升华:
结合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能层与能级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在课后拓展环节,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原子结构与性质:能层与能级的奥秘》这篇文章,深入了解能层与能级的概念及其对原子性质的影响。同时,观看《探索元素周期律的奥秘》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元素周期律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能层与能级在其中的作用。
此外,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与能层与能级相关的科普书籍,如《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故事》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教师可以提供在线资源,如学术网站、教育平台等,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相关知识和信息。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能层与能级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原子结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最后,我将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我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阅读材料:《原子结构与性质:能层与能级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基础巩固1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 )A.2dB.3sC.4pD.5f,从第三能层开始出现d能级,A项错误。
24p能级中电子填充一半的元素原子,其原子序数是( )A.15B.33C.35D.51能级中电子填充一半的元素,其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原子序数为33。
339号元素钇的电子排布式应是下列排布中的( )A.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5s2B.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5s25p1C.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f15s2D.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5s25d1,电子填入能级的先后顺序为4s、3d、4p、5s、4d,因此钇元素的最后3个电子分别填入5s、4d能级,故A项正确。
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Na+1s22s22p6B.F 1s22s22p5C.Cl-1s22s22p63s23p5D.Ar 1s22s22p63s23p6s能级最多容纳2个电子,p能级最多可容纳6个电子,电子总是从能量低的能层、能级依次填充。
Cl-应是Cl原子得一个电子形成的稳定结构,所以Cl-的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3s23p6。
5下列多电子原子不同能级能量高低的比较错误的是( )A.1s<2s<3sB.2p<3p<4pC.3s<3p<3dD.4s>3d>3p,从3d能级开始有“能级交错”现象,实际上4s能级能量低于3d,所以D项错。
6下列元素相关粒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中,前者一定是金属元素,后者一定是非金属元素的是( )A.[Ne]3s1[Ne]3s2B.[Ar]4s1[Ne]3s23p4C.[Ne]3s2[Ar]4s2D.[He]2s22p4[Ne]3s23p5项,两种元素分别为Na、Mg,均为金属元素;B项,两种元素分别为K、S,符合题意;C项,两种元素分别为Mg、Ca,均为金属元素;D项,两种元素分别为O、Cl,均为非金属元素。
7下列能级表示正确(实际存在的)且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按照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是( ) A.1s、2p、3d B.1s、2s、3sC.2s、2p、2dD.3p、3d、3fM能层开始有d能级,即3d,不存在2d,故C项错;同理从N能层开始有f能级,即4f,不存在3f,故D项错;不同能层相同字母表示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相同,故B项错。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级就是电子层B.每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2n2C.同一能层中不同能级上电子的能量相同D.不同能层中s能级上电子的能量相同,根据能量不同可以分成不同能级;同一能层中的不同能级能量的高低顺序是:E(n s)<E(n p)<E(n d)<E(n f)……不同能层中,能级字母相同时,n越大,能量越高,如E(1s)<E(2s)<E(3s)<E(4s)……。
9下列能级能量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E(4p)>E(4s)>E(3d)>E(3p)B.E(4s)<E(3s)<E(2s)<E(1s)C.E(5s)>E(3d)>E(4s)>E(3p)D.E(5s)>E(4d)>E(4p)>E(3d)中,E(3d)>E(4s);B中,E(4s)>E(3s)>E(2s)>E(1s);D中,E(4d)>E(5s)。
要注意能级交错现象,记住规律:n s<(n-2)f<(n-1)d<n p。
10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A.某原子K能层上只有一个电子B.某原子M能层上电子数为L能层上电子数的4倍C.某离子M能层上和L能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能层的4倍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能层时,L能层上已填充了8个电子,此时M能层上不可能填32个电子。
所以B 项中说法一定错误。
11原子核外P能层和p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分别为( )A.32和2B.50和6C.72和6D.86和10能层为第6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62=72;p能级最多容纳电子数为3×2=6。
12若某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基态原子中共有3个电子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能层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M能层共有8个电子,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5s2。
由此可知:该元素基态原子中共有39个电子,原子核外有5个能层,其中M能层上有1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
13某元素的原子3d能级上有1个电子,它的N能层上的电子数是( )A.0B.2C.5D.83d能级上有1个电子,可以写出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4s2,由此可知该元素N能层上的电子数为2。
14根据构造原理比较下列能级的能量高低关系(填“<”“>”或“=”)。
(1)2s4s(2)3p3d(3)4s3d(4)5d4d(5)3s2p(6)4d5f(2)< (3)< (4)> (5)> (6)<:①同一能层中能级的能量按s、p、d、f的顺序升高,即E(n s)<E(n p)<E(n d)<E(n f);②不同能层之间,能量会产生能级交错现象,即能层序数大的,其能级的能量不一定高,如3d具有的能量介于4s和4p之间。
根据构造原理可比较各能级能量的大小。
15(1)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3,则:①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②有个电子层,个能级;③它的电子排布式为。
(2)写出S、Ca2+、Cl-的电子排布式:①S:;②Ca2+:;③Cl-:。
①33 ②4 8③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2)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6③1s22s22p63s23p6,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此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3;依据构造原理,能量高低顺序为4s<3d<4p,故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16有几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其中:(1)某粒子一般不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反应,这种粒子的符号是;(2)某粒子的盐溶液能使溴水褪色,并出现浑浊,这种粒子的符号是;(3)某粒子氧化性很弱,但得到电子后还原性很强,且对应原子只有一个单电子,这种粒子的符号是;(4)某粒子还原性虽弱,但失去电子后氧化性很强,且这种元素的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即达到稳定结构,这种粒子的符号是。
(2)S2-(3)K+(4)Cl-S2-、Cl-、Ar、K+、Ca2+等,很难发生化学反应的应为稀有气体Ar;能使溴水褪色,应为还原性较强的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Br2S↓+2Br-;氧化性很弱,得一个电子后即为原子且还原性很强,应为K+;原子得一个电子即达到稳定结构,该粒子应为Cl-。
能力提升1某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中共有25个电子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4个能层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M电子层共有8个电子,该原子最高能级为4s,故有4个能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B、C项正确;各能级的电子数之和为25,A项正确;M能层电子排布为3s23p63d5,故该能层电子数为13,D项错误。
2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p能级上有5个电子,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根离子是( )A.3s23p5,为Cl,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根离子为C3已知三种微粒(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11X:1s 22s22p619Y:1s22s22p63s23p620Z:1s22s22p63s23p6若将上述三种微粒归为同一类,下列微粒中也可归入此类的是( ),11X、19Y、20Z都是金属阳离子,分析A~D项微粒结构示意图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可知,A、D项是原子,B项是阴离子,C项是金属阳离子。
4A、B、C、D、E分别代表五种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B的最外电子层是n s2n p n+1;C的p能级上的电子比B多一个,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E与D同周期且E在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B与A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B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A与E化合时原子间以键相结合,D与C化合时以键相结合。
(3)写出A、C的单质直接形成的化合物与E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B和D形成的化合物遇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s22p3(2)共价离子(3)Cl2+H2O H++Cl-+HClO(4)Mg3N2+6H2O3Mg(OH)2↓+2NH3↑★5A、B、C、D是短周期中的四种元素,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它的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合物,1 mol该化合物含有42 mol电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 s n n p2n。
C、D 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内层电子数的一半。
C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之一。
试写出: (1)A、B元素形成的酸酐的化学式:;(2)D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A、C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
(用化学式表示)2O3、N2O5(2)2Li+2H2O2LiOH+H2↑(3)PH3NH3元素有气态氢化物,说明A为非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显酸性,该物质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合物,其气态氢化物为碱性气体,可知A为N,所得离子化合物为NH4NO3;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 s n n p2n,n必为2,即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4,则B 为O;C、D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内层电子数的一半,若最外层为L层,则内层电子数为2,L 层为1,即为Li;若最外层为M层,则内层电子数为10,M层为5,即为P,因为C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之一,所以C、D元素分别为P、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