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旅游法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第六章--旅游法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第六章--旅游法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国内旅游消费占居民消费总量9%左右,在2012年,城乡 居民旅游消费需求蓬勃发展,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方面贡献很 大。目前乡村旅游成为国内旅游主战场和居民消费重要领域, 年接待游客7.2亿人次。红色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年接待 游客6亿人次,增长15%。假日旅游持续火爆,中秋国庆长 假接待游客增长41%,收入增长44%。国内旅游消费占居民 消费总量达9%左右。新增旅游直接就业约50万人。
适用范围三旅游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基本原则1国家发展旅游事业完善旅游公共服务的原则22依法保护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权利的原则33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44国家鼓励全社会参与旅游业发展的原则三旅游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主要制度11旅游综合管理制度22旅游者权益保护制度33旅游促进和公共服务制度44资源保护和旅游利用制度55旅游服务合同制度66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制度77旅游安全保障制度华山栈道男子跳崖旅游景区如何避免安全事故
权利二:知悉真情权
第九条 旅游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
针对旅行社(尤其是组团社)对于产品的知识要求, 如果不懂或者该提醒的方面没有提醒,很容易违反知 情权的原则 。
【案例】
“900元昆明、大理、丽江双飞六日游,只有3个购物点,绝不强迫 消费。”面对诱人的广告,浙江的张某立即就报了名,为了保险起见, 他还与旅行社签订了合同。然而,当飞机落地昆明,一切都变了样。旅 行团坐着大巴车赶到丽江,风景还没看到,又被拉回了昆明,购物行程 也由此拉开序幕。螺旋藻、银器、翡翠玉器、茶叶店、精油店……合同 上白纸黑字的“3个购物点”却变成了10多个。导游还约谈了几位不买的 游客:“你们怎么能这样?还有一些购物点,你们不买东西,就别想回 去!”就这样,6日游变成了6日购,全团26人消费总额超过20万元。

(完整word版)《旅游法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旅游法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旅游法教程P5旅游法:广义上是指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P20旅游法制建设的特点:(1)立法规范的内容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2)旅游法制的形式有所提升。

(3)规范的范围由单一到综合、由传统转向新兴领域。

(4)某些领域的旅游法制渐成体系。

(5)地方旅游法制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6)《旅游法》立法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旅游法制建设的问题:滞后性、应急性、片面性、法律层次低、执法主体缺失、公民意识问题等。

P31旅游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一)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旅游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即法律关系的实际参与者。

通常包括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组织、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二)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1)物,指在旅游法律关系中可以作为财产权利对象的物品或其他物质财富。

这些物品或物质能为人们所控制,并且具有经济价值。

(2)行为,指在旅游法律关系中主体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例如,服务行为,管理行为。

(3)智力成果,指旅游法律关系主体在从事智力活动中创造的成果。

(4)信息,指反映旅游活动发生、变化和特点的各种消息、数据、情报和资料等。

(三)旅游法律关系的内容旅游法律关系的内容,指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反映着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具体要求,决定着旅游法律关系的实质。

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是指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权能或利益。

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承担的义务,是指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负有义务者必须依法按权利享有者的要求作出某种行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

P43旅游活动中代理权的行使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代理人取得代理权的根据是被代理人的委托、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或指定机关的指定。

由于代理关系发生的根据不同,代理分为:委托代理、职务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法律基础知识与旅游法概述(ppt 42页)

法律基础知识与旅游法概述(ppt 42页)
15
1.4 法律责任
1.4.1 刑事责任
1)刑事责任的概念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主体由于其行为触犯刑法,
构成犯罪而导致受刑罚处罚的责任。与其他
法律责任相比较,刑事责任具有严厉性的特 点。
2)追究刑事责任的要件
(1)犯罪客体
(2)犯罪的客观方面
(3)犯罪主体
(4)犯罪的主观方面
16
1.4 法律责任
3)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 (1)主刑
1)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社会主义法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
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由社会主义国 家制定的社会规范。 2)社会主义法的特征 (l)广泛的人民性 (2)广泛的社会性 (3)真正的民主性 (4)高度的科学性
9
1.3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1.3.1 法与国家
法和国家的关系极为密切,这种关系可以
从两方面说明。
大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权力机关) •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还享有单独的立法权
法律效力由高到低:宪法、基本法、行政法 规、地方性法规
31
2.2 旅游立法
旅游法律规范的效力由高到低依次为:
◇ 宪法
◇ 基本法
◇ 行政法规
◇ 地方性法规
各类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旅游行政法 旅游行政规章 地方旅游法规
2.1 旅游法的产生及其调整对象
我国广义的旅游法应当包括: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旅游法律; ○ 国务院制定的旅游行政法规; ○ 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 ○ 地方旅游法规; ○ 我国政府缔结、承认的国际旅游公约和 规章等。
24
2.1 旅游法的产生及其调整对象
(2)旅游法是一个法律规范体系 ◇ 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 ◇ 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 ◇ 私法性规范和公法性规范。 (3)旅游法是用以调整旅游活动中各种社会关

《旅游法规常识》PPT课件

《旅游法规常识》PPT课件

第一节 导游人员概述
• 一、导游人员概念与分类
– (一)导游人员的概念 –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人员,是指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
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 务的人员。”
第一节 导游人员概述
– (二)导游人员的分类 – 1.按导游使用的语言划分 – 2.按业务范围划分 – 3.按归属关系划分 – 4.按技术等级划分
第一节 旅行社概述
• 二、旅行社的类别及其经营范围
– (一)旅行社的类别 – (二)旅行社的经营范围 – 1. 国际旅行社的经营范围 – 2. 国内旅行社的经营范围
第二节 旅行社的设立与审批
• 一、旅行社的设立
– (一)设立旅行社的条件 – 1.场所条件 – 2.设施条件 – 3.人员条件 – 4.资金条件
第四节 旅行社的经营
• 一、旅行社的经营原则
– (一)自愿原则 – (二)平等原则 – (三)公平原则
第四节 旅行社的经营
• 二、 旅游业务经营规则
– (一)严禁超范围经营 – (二)禁止采取不正当手段从事旅游业务 – (三)不得向旅游者介绍和提供有关旅游项目
第四节 旅行社的经营
• 三、旅行社的职责与权利 – (一)旅行社的职责 – (二)旅行社的权利
旅游法律常识 课件
旅游法的概念,了解我国的旅游法制建设。
2.掌握旅游法律关系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3.理解旅游法律关系的确立, 了解旅游法律关系的保护机构及保护措施。
第一节 旅游立法
• 一、旅游法的概念
– 广义的旅游法: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 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三节 旅行社的管理
• 三、旅行社公告制度

旅游法律法规主要知识点

旅游法律法规主要知识点

旅游法律法规主要知识点旅游法律法规主要知识点(三)旅行社管理法规制度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2,旅行社的概念:旅行社是依法设立并具有法人资格,从事招徕,接待旅行者,组织旅游活动,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

1)旅行社是经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批设立的。

2)从事招徕和接待旅行者。

(代办出境,入境,签证手续)3)以营利为目的。

3,根据《条例》,旅行社按照经营范围可以分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两类。

国际旅行社可以经营的业务有:1)招徕外国旅游者来中国,提供相关服务。

2)招徕我国旅游者在国内旅游。

3)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民到外国和港澳台地区旅游。

4)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组织我国境内居民到边境地区旅游。

5)其他经国家旅游局规定的旅游业务。

未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任何旅行社不得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民出国旅游业务,港澳台旅游业务和边境旅游业务。

国内旅行社的经营业务:1)招徕我国旅游者在国内旅游。

2)代订,代购国内交通客票,提供行李服务。

3)其他。

4,设立旅行社的条件:1)有固定的营业场所。

2)有必要的营业设施。

3)有经培训并持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的经营人员。

4)有符合条例规定的注册资本和质量保证金。

国际旅行社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50万元人民币,经营入境旅游业务,应当再缴纳60万元人民币质量保证金。

经营出境旅游应当缴纳100万元人民币质量保证金。

国内旅行社注册资本不得少于30万元人民币,并缴纳10万元人民币质量保证金。

5,申请开办旅行社应提交的文件:1)设立申请书。

2)设立旅行社可行性研究报告。

3)旅行社章程。

4)旅行社经理、副经理履历表和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证书。

5)开具银行出具的资金信用证明。

6)经营场所证明。

7)经营设备情况证明。

6,申请国际旅行社的审批程序:1)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收到申请书后30个工作日内签署审查意见。

第6章旅游法的基本知识 第1节概述

第6章旅游法的基本知识 第1节概述

点击添加标题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 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
(3 )规范旅 游市场秩序, 完善市场规则。
(4 )借鉴吸 收国际立法 经验。
二、旅游法的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熟悉)
1.立法目的
01
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3
2、旅游法的适用范围(熟悉)
三、旅游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熟悉)
(1)发展旅游事业、完善旅游公共服务的原则。 (2)依法保护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权利的原则。 (3)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一、《旅游法》的立法背景(了解)
1、立法背景 (1)旅游法的概念
(2)旅游法的立法框架(了解 )
具体来讲,《旅游法》共设10章112
条,分为总则、旅游者、旅游规划和促进、
旅游经营、旅游服务合同、旅游安全、旅
游监督管理、旅游纠纷处理、法律责任、
附则。
2、立法特点
(1 )采取综 合立法模式
(2 )在权益 平衡的基础 上注重保护 旅游者。
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游览场所应考虑社会效益,体现公 益性质。 (4)国家鼓励全社会参与旅游业发展的原则。
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
2、旅游法的主要法律制度(掌握)
(1)旅游综合协调管理制度 (2)旅游者权益保护制度 (3)旅游促进和公共服务制度 (4)资源保护和旅游利用制度 (5)旅游服务合同制度 (6)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制度 (7)旅游安全保障制度
【1 、概述】 【2、旅游者】 【3、旅游规划和旅游促进】 【4 、旅游经营和旅游监督】
讲授人: 时 间:
田翔 2020年03月02日
【本章学习要求】
1 了解《旅游法》的框架及其修正的内容;

旅游法规知识点

旅游法规知识点

刑事责任年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满十四周岁是无责任能力年龄阶段。

因此,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法益侵害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巴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此,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1款的规定:巴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此,已满16周岁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民事责任主要包括:侵权责任、违约责任,它是保障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实现的重要措施,它主要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

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或应负的法律责任。

它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2013年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旅游法草案,中国首部旅游法出台,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旅游法是一个法律规范体系旅游法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旅游法是一个法律规范体系,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洼律规范的总称。

它包括以下内容:(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旅游基本法。

(2)国务院制定的旅游行政法规。

(3)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

(4)地方旅游法规。

(5)我国政府缔结、承认的国际旅游公约和规章等。

狭义的旅游法是指旅游基本法,即规定一个国家发展旅游事业的根本宗旨、根本原则和旅游活动各主体根本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

我国的旅游基本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制定并颁布实施。

(二)旅游立法机关和旅游法规的效力我国旅游立法机关是多层次的,主要包括: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法律2.国务院------行政法规3.国务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部门规章4.地方国家机关------地方性的法规与规章5.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权力机关-----地方性的法规与规章由于旅游立法机关层次的不同,它们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效力也是不同的。

旅游法教程复习资料

旅游法教程复习资料

旅游法规1旅游法的概念是广义的,指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法律调整的对象不同的部门法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即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旅游法调整:①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关系;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③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④上下级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⑤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⑥旅游经营者相互之间,旅游经营者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等;3旅游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旅游法律、法规的活动。

4立法体制,又称立法权限,指国家机关在制定法律规范过程中权限的划分。

(我国立法体制表现为“两级多层次")5法律解释:指由特定的机关、组织或个人,根据国家的统治意识,法理原则和政策观点,对现行法律或法律条文的含义所做的解释和说明.6、法律解释的种类:有效解释或有权解释、无效解释或无权解释7在我国,有法律解释权的主体包括:错误!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②最高司法机关;③最高行政机关;④地方国家机关.8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主要任务:受理旅游投诉、开展旅游服务质量现场检查、开展旅游行政执法。

P169法律关系是指由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包含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10旅游法律关系是指被旅游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当事人之间在旅游活动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旅游法律关系具有如下三个特征:(1)旅游法律关系必须以现存的法律规范为前提;(2)旅游法律关系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3)旅游法律关系是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11同其他法律关系一样,旅游法律关系也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缺一不可。

1)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由旅游法规所确认的、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即在旅游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个人或社会组织。

我国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包括:(1)国家旅游行政管理机关(2)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3)旅游企事业单位(4)旅游者(5)进入中国旅游市场的境外旅游组织2)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旅游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和义务的共同指向对象,可以分为4类,即物、行为、智力成果、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20
(三)中国旅游立法/执法现状
1、 旅游法制建设步伐日益加快
动因: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加入WTO; 《行政许可法》的实施。 表现:由单项内容逐步向综合方面过渡; 规范范畴逐步从传统转向新兴领域; 由行政手段为主加速转向法制化。 2、 一些领域的旅游法制渐成体系 表现: 旅行社业的旅游法制建设日趋健全; 导游管理有法可依; 出境旅游管理逐渐步入法制化。
样一个想法,甚至已经列入到了当年的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则,但
是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旅游业刚刚起步,对于《旅游法》制定过程中所涉 及到的很多问题,要么是没有认识,要么是认识还不统一,因此这个问题就
一直没有正式列入到日程中去。1990年再探讨了这个旅游法的出台,但因
为当时我们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制发生变化,很多问题无法 解决,又搁置了。
21
3、地方旅游法制建设取得明显突破 表现:省市旅游立法起点较高; 绝大多数省市已制定了《旅游条例》; 旅游立法适应了地方旅游发展需要。 4、旅游行政执法力度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 表现:旅游行政执法队伍不断壮大; 日常性的旅游执法数量增多。 专项旅游执法活动成效明显。
22
(四)旅游业发展向立法提出的客观要求(立法的必要性) 1、关于旅游业的法律地位(产业贡献、发展方式、路径) 2、关于旅游管理体制问题(谁管、怎么管) 3、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公共服务问题(政治、经济、文化、 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要求) 4、关于旅游业经营者的市场规制问题(进入、质量、价格、退出及权 益) 5、关于旅游者权益保护问题(如何整治市场乱象:合同违约、强迫消 费、安全保障)

目前,全国星级饭店总数达1.4万家,旅行社达2.5万家,各类旅游景区景点
达2万多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153家。
10
旅游业发展的转型
旅游业发展方式也发生着转变,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新增 15个,智慧 旅游新业态蓬勃涌现,生态旅游、森林旅游日渐深入百姓生活。此外, 各地旅游协调推进,中西部地区旅游业增速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 北老工业基地及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业成为转型发展重要动力。
智慧旅游
生态旅游
森林旅游
旅游法律规范的滞后
但与高速发展的旅游行业相对比,我国一直没有一个针对旅游业的基本法,以
前实施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出国人员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已远远不能满足 需要,市场的规范急需有一部层次更高的法律来进行调控,旅游市场中的一些市场
秩序混乱问题悬而未决,游客满意水平仍然不高。《旅游法》出台将解决规范旅游
【案例】
“900元昆明、大理、丽江双飞六日游,只有3个购物点,绝不强迫 消费。”面对诱人的广告,浙江的张某立即就报了名,为了保险起见, 他还与旅行社签订了合同。然而,当飞机落地昆明,一切都变了样。旅 行团坐着大巴车赶到丽江,风景还没看到,又被拉回了昆明,购物行程 也由此拉开序幕。螺旋藻、银器、翡翠玉器、茶叶店、精油店……合同 上白纸黑字的“3个购物点”却变成了10多个。导游还约谈了几位不买的 游客:“你们怎么能这样?还有一些购物点,你们不买东西,就别想回 去!”就这样,6日游变成了6日购,全团26人消费总额超过20万元。
庆长假接待游客增长41%,收入增长44%。国内旅游消费占
居民消费总量达9%左右。新增旅游直接就业约50万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前,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超过1350万,带动相关行业就业超过8000万。 红红火火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全国9万个村镇开展,其中农家乐达155万 家,2800万农民从中受益。

截至2012年底,外商投资的星级饭店共有470家,其中四星级以上299家,外 商投资设立旅行社78家。国内旅游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14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
25
《旅游法》特点
1、采取综合立法模式(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
2、在权益平衡基础上注重保护旅游者 3、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规则(统一准入、经营规范、 标准化) 4、借鉴吸收国际立法经验
26
二、旅游法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
立法目的 第一条 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 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 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制定本法。 本条的立法目的规定看,保障旅游经营者 合法权益是与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并列等 重,但从法条内容看,对旅游经营者的约 束规范更多更严,主要是平衡利益关系。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在这酝酿的30年过程中,中国旅游业经历了一个让人惊诧,甚至
是目瞪口呆的发展。2012年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旅游业总收入
约2.57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国内旅游达到30亿人次,同比增长13.6%, 国内旅游收入约2.3万亿元,同比增长19.1%。出境旅游超过8000万人次,同 比增长16.7%。入境旅游1.32亿人次,下降2.23%。2018年全国旅游业发展旅 游总收入9.56万亿元。



旅游者本质上属于消费者,旅游消费,即旅游者通过购买 旅游产品,满足自身旅游需求的过程。 旅游者的特殊性: 1、参加旅游活动的目的是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2、由于旅游活动的空间移动性和一定的时间性特征,旅 游者的弱者地位更加明显 3、旅游消费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先付费再旅游的特点, 使旅游者对旅游经营者的依赖更加明显 为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旅游法规定了旅游者的权利和 义务。
明确政府义务
旅游法一共分为10章,共112条,包括总则、旅游者、旅游规划和促进、旅 游经营、旅游服务合同、旅游安全、旅游监督管理、旅游纠纷处理、法律责任和 附则。此次《旅游法》的基调是以人为本,突出以旅游者为本。
旅游法的三大重点内容

一、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权益; 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三、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李巧珍以流利普通话说:“世界怎可能有免费午餐,你想想,你们付一千 多块,连飞机票都不够,我们不是做慈善事,要做善事我做呀,汶川大地
震阿珍就捐了一万零五百元啊!”又指:“现在是你们欠着我的,不是我
欠着你,我给你吃,给你住,但是你们不付出,你这辈子不还,下辈子也 会要还出来!”

在离开珠宝店、前往钟表店的路上时她警告:“我们下面手表店一个半
23
背景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经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号公 布。《旅游法》分10章112条,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旅游法》有利于行业整体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使消费者 的旅行体验和旅游质量得到保障。旅游法从国家层面来立 法,以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为宗旨,明确 各方权利、责任,旅游者和经营者的维权、政府部门的监 管执法都将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中国旅游业将进入依法治 理、依法维权的新时代。
18
2、单项立法得到实质性突破 提出抓紧旅游综合立法,加快制定旅游市场监管、资源 保护、从业规范等专项法规,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3、在对旅游认识的观念上取得重大突破 倡导:健康旅游、文明旅游、绿色旅游; 提出:制定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设立中国旅游日,落实 带薪休假制度。
19
(二)发展战略转变
1、强调以国内旅游为基础
旅游法的基本知识
1
目录
一、概述 二、旅游者 三、旅游规划和促进 四、旅游经营 五、旅游监督管理
2
第一节 概述
3
你喜欢哪一种旅游资源?
5
你知道旅游会带来哪些影响吗?
经济影响
环境影响
社会文化影响
30年的立法进程
2013年10月1日,《旅游法》开始实施,为了这部《旅游法》,我们
已经酝酿了30年的时间。在1982年的时候,国务院相关部门就准备起草一部 旅游的相关法律,但因为种种原因终止。在1988年的时候,也有旅游立法这
香港阿珍事件

2010年3月,一个由安徽合肥出发到香港的旅行团,以610元人民币,招待
旅客来港4日3夜。旅行社安排旅客从合肥乘火车到东莞,然后有两架旅游
巴接他们从罗湖过关,交给香港的导游,但旅客报团后,全无票据。抵达 香港后,旅行团交由香港金凯国际旅游的导游李巧珍接待,导游因旅客在
珠宝店、化妆品百货等地购物不足,在旅游巴上大发雷霆。根据视频影片,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国内旅游消费占居民消费总量 9% 左右,在 2012 年,城
乡居民旅游消费需求蓬勃发展,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方面贡献 很大。目前乡村旅游成为国内旅游主战场和居民消费重要领 域,年接待游客 7.2 亿人次。红色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年 接待游客 6 亿人次,增长 15 %。假日旅游持续火爆,中秋国
市场秩序的实际工作中“无法可依”的难题,依法治旅,市场秩序有望更加规范。
旅游业四大乱象

1.“零负团费”,是旅游业一大毒瘤; 2.强迫购物成旅游市场顽疾; 3.景区门票三年必涨; 4.欺客宰客时有发生;
旅游法亮点

二 三 四 五 六
突出“旅游者”
景区纳入规范范围 明确旅行社资质要求 落实旅游规划 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
一、《旅游法》的立法背景及其特点
(一)旅游发展定位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09.12.1)
1、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
旅游业发展定位: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 现代服务业。
战略性产业: 指有广阔市场前景、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关系到国民经 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键性、全局性、长远性的产业。 支柱产业: 指产业规模大,增加值在GDP中占5%以上。 现代服务业: “三高三新”:指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 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向社会提供高技术、高附加值 、高层次、高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