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教案(之三十四)——赫克托耳之死35页PPT

合集下载

荷马史诗之《伊利亚特》教学PPT课件

荷马史诗之《伊利亚特》教学PPT课件

战争并未结束,特洛伊人发誓要报仇,帕 里斯掌握了阿基琉斯脚跟上的致命弱点, 用暗箭射死了英雄,之后他也被希腊神箭 手射死。最后奥德修斯献计造了一只大木 马,内藏伏兵。希腊军队佯败退走,特洛 伊人把木马拖进城,结果希腊联军里应外 合,攻陷特洛伊城,结束了战争。离开故 土很久的将领们纷纷回国,奥德修斯也带 着他的伙伴,乘船向他的故乡伊萨卡出发。 从这里就开始了以奥德修斯在海上的历险 为中心的另一部史诗《奥德赛》的故事。
《奥德赛》希腊联军在特洛伊城内大肆屠杀和掠夺后, 回国途中触怒了海神波塞冬。他掀起了一阵大风暴, 大多数战船沉没了,剩下的少数人,由奥德修斯带领, 在大海上漂泊了10年。这期间,奥德修斯经历了许多 艰难险阻。一些同伴被独眼巨人吃掉了,一些同伴被 女神喀尔刻用巫术变成了猪。他曾经漂流到环绕大地 的瀛海边缘,看到许多过去的鬼魂。他听过女妖塞壬 的夺人心魄的歌声,逃过怪物卡律布狄斯和斯库拉, 被多情的女神卡吕普索挽留数年之后,在菲埃克斯国 王阿尔基诺斯的帮助下终于回到故乡。这时他的儿子 忒勒马科斯已经长大成人,出去打听长期失踪的父亲 的消息。妻子佩内洛普被一群贵族追求,苦苦守候他 的归来。奥德修斯装作乞丐,进入王宫,设法同儿子 一起杀死那些无耻的求婚者,和妻子重新团聚。
《荷马史诗》 之《伊利亚特》
史诗
史诗是西方文学中出现的最早的一种 文学样式。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除中国 文学之外其他几种历史悠久的文学中出现 最早的一种文学样式。
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古 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古 代两河流域的《吉尔伽美什》。
• 史诗的定义: • 史诗是一首描写伟大严肃的主题的长篇叙事诗,诗
体崇高庄严,叙事重点放在系一个部落、民族或者 一个种族的命运于一身的英雄身上;是由一个文学 艺人根据他的先民在民族扩张时期和战争时期的口 头创作的历史材料和传奇材料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

4-3 项羽之死(70张PPT)

4-3 项羽之死(70张PPT)


主 预
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的



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从体裁的形式上看,
拓 展

课 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本


互 动
纪,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


究 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


(6)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 展


(7)不忍杀之,以赐公。(
)


互 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第23页
项羽之死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课标版·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赏析:这一段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刻画项羽的形象。


自 首先正面描写项羽的悲歌和泪水。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

预 习
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了悲壮哀婉的《垓下
课 后

歌》。《垓下歌》是末路英雄的慨叹。歌词悲壮哀婉,哀叹命
1.走近作者



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史学家——司马迁
拓 展

伸 课

外国文学史荷马史诗PPT教案

外国文学史荷马史诗PPT教案
3.荷马史诗是由文人整理成 书面作品的。
第38页/共89页
四、荷马史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第39页/共89页
1.再现了人类由原始氏族部落向奴 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形态、生活风貌。
————————————————
政治体制:军事民主制。 经济形态:私有制萌芽。 氏族社会瓦解,阶级分化。 原始的农业生产。
第40页/共89页
外国文学史荷马史诗
本讲主要内容
————————————— ———
一、关于史诗 二、“荷马问题” 三、荷马史诗的形成和情节内容 四、荷马史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五、荷马史诗的艺术价值
第1页/共89页
一、关于史诗
第2页/共89页
————————————— 史诗指古—代—叙事—诗篇幅较长的
作品,特点是反映既有重大历史 意义的历史事件,或以传说为内 容,塑造著名的英雄形象,结构 宏伟,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
电影《特洛伊》镜头:特洛亚人拉木马
第20页/共89页
《伊利亚特》
第21页/共89页
《伊利亚特》 中译本封面第22页/共8来自页《伊利亚特》 中译本封面
第23页/共89页
《伊利亚特》 早期中译本封面
第24页/共89页
——————————————— 希腊人把特—洛伊城又叫做
伊利昂,《伊利亚特》的题 名希腊文原意就是“伊利昂 的故事”,因此史诗也译为 《伊利昂纪》。






第63页/共89页
俄底修斯箭射求婚者
第64页/共89页
俄底修斯返乡
第65页/共89页
俄底修斯战胜喀耳刻
第66页/共89页
俄底修斯欣赏塞壬的歌声 第67页/共89页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小说戏剧模拟题2019年(13)_真题-无答案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小说戏剧模拟题2019年(13)_真题-无答案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小说戏剧)模拟题2019年(13)(总分150,考试时间120分钟)选择题1. 《赫克托耳之死》节选自( )。

A. 《赫克托耳》B. 《荷马史诗》C. 《奥德修斯》D. 《浮士德》2. 在《荷马史诗》中,赫克托耳是在与( )交战时阵亡的。

A. 阿伽门农B. 俄狄浦斯C. 阿喀琉斯D. 帕里斯3. 下面并没有出现在《赫克托耳之死》的人物是( )。

A. 赫克托耳B. 阿喀琉斯C. 雅典娜D. 奥菲利娅4. 以下对《赫克托耳之死》情节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特洛亚人被追逐进城之后,阿开亚人侧着他们的盾牌向城墙的方面来进攻。

赫克托耳留在城外斯开亚门前他原来立脚的地方了。

B. 天父把他的金天秤拿出来,在两个秤盘上都放上死刑的判决,一盘给阿喀琉斯,一盘给那驯马的赫克托耳,然后他拿住秤杆的中心把它擎起来。

那支秤杆向赫克托耳的方面倾倒下去,表示他被判定了死刑。

C. 赫克托耳之绕着普里阿摩斯的城市被阿喀琉斯追了三匝。

D. 赫克托耳与阿喀琉斯决战之前,曾经提出条件:如果我把你杀了,会把你的尸体交给阿开亚人去;如果我被杀,阿喀琉斯也应该如此。

阿喀琉斯答应了他的条件。

5. 《伊利亚特》结构紧凑、布局巧妙,全部情节围绕一个核心展开,就是( )。

A. 阿基琉斯的愤怒B. 争夺美女海伦C. 如何取得胜利D. 金苹果的传说6. 《伊利亚特》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的核心人物是( )。

A. 奥德修斯B. 阿伽门农C. 海伦D. 阿基琉斯7. 关于《伊利亚特》,说法正确的是( )。

A. 《伊利亚特》描写了海伦被帕里斯拐到特洛伊的经过。

B. 《伊利亚特》最后描写了特洛伊城的陷落。

C. 《伊利亚特》中描写了赫克托耳之死。

D. 《伊利亚特》中描写了阿基琉斯之死。

8. 下列关于《伊利亚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伊利亚特》描写了10年战争中的51天战事和其他活动B. 《伊利亚特》是由荷马独立创作完成的C. 《伊利亚特》表现了英雄主义精神D. 《伊利亚特》堪称古希腊生活的百科全书9. “戴着闪亮的头盔,像个战神的模样,雄赳赳的准备着战斗。

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本科预科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2016年2月《大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一年制)一、前言语文是一门承载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重任,同时兼具知识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

它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语言与文学知识;它注重听、说、读、写等言语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它具有人文性,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人文素质、塑造健全人格、传承人文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学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人文教育的基础课程。

经历了小学、中学阶段的汉语文教育,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汉语言知识,具备一定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因此,预科阶段的大学语文课在教授汉语文知识的同时,侧重汉语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再训练,通过补、预结合的方式,继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传承文学经典,增强文化修养,培养人文精神,达到本科各专业对语文能力及素质的要求。

二、教学目的预科阶段的大学语文要承接中学语文教学,重视语文基本功的培养。

学生通过学习与训练,既要巩固、整合以前所接受的知识及所获得的能力,又要在正确、熟练地运用汉语方面获得提高。

预科阶段的大学语文选取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文学、历史、哲学、政治、民俗学等,精粹而具体地展现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这门课程既要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智慧,又要将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正确统一,从而培养学生综合性的民族文化素质。

大学语文蕴涵人类生动、浓郁、美好的思想情感,它可以感染人,陶冶人,塑造人。

它将思想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渗透在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发展个体内在的优雅和卓越,形成高尚健康的人格,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要求掌握必要的汉语文基础知识。

能够熟练地阅读、理解一般现代文(包括诗歌),并具有一定的质疑、释疑和评析能力。

掌握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了解文言句式的特点,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易的文言诗文。

第18课《项羽之死》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18课《项羽之死》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五、手法探究
联系《鸿门宴》,举例分析《项羽之死》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第一,精致的剪裁和安排。司马迁精心选材,通过 多种材料详略互异地穿插描述,使项羽这个人物饱满 生动,个性鲜明。
第二,人物之间的对照衬托。如老谋深算而坚韧的 范增与简单直率而又鲁莽的项羽,形成了鲜明有力的 对照衬托,从而突出了人物各自的性情特点。
)使动用法,使……为王
2、通假字
(1)骑皆伏曰。
伏,通"服",心服。
(2)乌江亭长檥船待。 檥,通“舣”,使船 靠岸。
3、古今异义
(1)期山东为三处。 山东 古:山的东面
(2)地方千里。 地方 古:山地纵横
今:山东省 今:某一区域
4、文言虚词
(1)则
①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 乃、于是 )
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就
小组讨论: 1.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
明确: 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
2.根据这三个场面,可看出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明确:
(1)在垓下之战中,项羽大方悲 歌表现了他多情善感的性情特 征。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 丈夫,在预感到失败命运的时 刻,唱出了柔肠百转的《垓下 歌》。充分表现出项羽多情善 感的性情侧面。
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唐】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2)在东城快战中的“溃围、 斩将、刈旗”的快战中可 以看到,项羽是一个勇猛 无敌的人,同时也表现了 他的自负。
(3)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赠马、赐 头,表现了他知耻重义、视死如 归的性情。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 的性情,赐马给亭长又表现了他 心地仁善。赠头给吕马童,自刎 而死,这个情节再次表现了项羽 的视死如归。

赫克托耳之死

赫克托耳之死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授课题目:赫克托耳之死教学时数:2课时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该课程的系统讲授和指导学生阅读作品,使学生掌握外国文学的发展线索和了解有关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提高其文学鉴赏及理解水平,从而达到使学生掌握、丰富基础知识和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目的。

本单元的目标:1.关于作者的介绍。

2.了解《荷马史诗》的相关内容。

3.作品简介,主题及形象特点。

4.《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及艺术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史诗的相关内容,学习本文通过场景、动作和对话去刻划人物的性格,描写人物的心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品的叙事方式及对人物具体性描写的特点。

参考资料: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天津:南开教育出版社,2005。

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教学引入:由电影《特洛伊》导入课文。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一、作者简介荷马生活在希腊氏族社会解体,奴隶制开始形成的时代,经他记载留下了两部长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最早的诗歌,因此,荷马被称为欧洲诗歌的鼻祖。

现在西方学者根据史诗的语言和它的内容描写,一般人认为他可能生在公元前9、8世纪之间。

荷马是个盲乐师,古代的职业,乐师往往是盲人,荷马也许就是这样一位专业艺人。

二、《荷马史诗》故事梗概公元前12世纪末,在希腊半岛南部地区的阿凯亚人和小亚细亚西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了一次为时十年的战争,最后希腊人毁灭了特洛伊城。

《伊利亚特》的故事就是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开端,集中描写第十年里的51天的事情,以赫克托尔的死结束。

此后,战争又持续了很久,最后希腊联军将领、伊塔克岛之王奥德修斯设“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结束了这场历时10的战争。

战后,希腊人各携财宝、奴隶还乡,有的一帆风顺回到家园,有的长年在海外漂泊。

根据神话传说,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如下:阿基琉斯的父母举行盛大婚礼时,邀请了所有的神,单把争吵女神厄里斯遗漏了。

第四单元《项羽之死》课件

第四单元《项羽之死》课件

项羽之死?
名家看乌江自刎
咏项羽 (南宋)李清照
生看成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
李清照以为项羽不应该过江东。这位经历宋室 南迁旳女词人,非常痛恨宋王朝一味软弱退让, 为了求和丧失气节旳行为。所以思及千年此前 旳项羽,尤其推崇其不愿过江、知耻重义旳男 儿气节。在李清照旳眼中,不愿过江东旳项羽 才是一种真正旳英雄,是不以成败论英雄旳代 表。
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
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
之罪也。”
身七十余战:亲自参加 败北:战败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阻挡旳被我击破,
被我攻打旳都降伏)
卒:最终
固:原来
刈:割,砍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判断句
东城快战
乃分其骑觉得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 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 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 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 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 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 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 “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一)确认书下注解在旳要点词句; (二)补充讲解
1、项王军壁垓下:名词—动词,驻守 岸土赤而壁立:名词—状语,像墙
壁一样 2、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 3、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盖,
胜过、压倒、超出。 4、项王泣数行下:眼泪 5、平明(平旦)天亮 6、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 译:能跟从旳骑兵一百多人罢了。 7、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梳理知识点,处理疑难问题
8、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何……为”,固定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