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_小学语文

合集下载

2024年杭州萧山中小学教师招聘真题

2024年杭州萧山中小学教师招聘真题

2024年杭州市萧山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对学习时间的管理属于()学习策略?A.资源管理策略B.组织策略C.元认知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答案】:A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的关系。

A.记忆方法B.记忆材料C.时间D.学习程度【答案】:C3.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做笔记策略B.复述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1/ 13【答案】:D4.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以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B.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C.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D.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答案】:C5.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学校教育B.环境C.遗传D.家庭教育【答案】:A6.()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A.德育目标B.德育方法C.德育内容D.道德行为标准【答案】:A7."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的是人际沟通的()。

A.协调功能B.管理功能C.心理功能D.社会功能【答案】:D8.3岁的儿童数数时,必须用手指点数要数的物体,这种思维的类型是()。

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逻辑思维2/ 13D.直觉思维【答案】:B9.在古希腊的教育中,贵族子弟聘请家庭教师,社会地位较低的子弟则去私立学校,中等教育主要的服务人群是贵族和富人。

历年浙江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历年浙江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历年浙江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面的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

A. 辟静兴旺嘹亮精兵减政B. 忧虑轻蔑妒忌完壁归赵C. 聪明吉祥魁梧一言九鼎D. 安宁量杯禁区吉人天象2.下面句子中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B. 《七步诗》的作者是曹操的儿子曹丕C.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选自《长歌行》D.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雷锋的钉子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B. 我们在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C. 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应是衡量好作品的重要标准D.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企业家的报告4.“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

A. 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B. 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C. 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D. 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5.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 )。

①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无处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④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 桃花红杏菜花梨花B. 红杏菜花梨花桃花C. 桃花梨花红杏菜花D. 菜花桃花梨花红杏6.小学生说话有时前言不搭后语或颠来倒去,限制他们口头表达能力的是()。

A. 思维B. 记忆C. 想象D. 感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7.名句填空(1)氓之蚩蚩,。

匪来贸丝,。

(《诗经·氓》)(2)对酒当歌,。

譬如朝露,。

(曹操《短歌行》)8.小学语文课程具有、、三个性质。

9.新中国成立后,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将修订后的《国语》改为,作为小学国语课的课本,供使用,并沿用至今。

三、简答题(16分)10. 判断下面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写出两句与例句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句子。

(4分)我出了村就过了河,过了河就进了城。

(1)修辞手法:(2)仿写:①②11. 试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杭州市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卷

杭州市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卷

()小学语文学科试卷1.本试卷分试卷和答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报考单位、报考岗位和座位号。

3.所有大题必须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上交试卷和答卷。

18分).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哺.育(bǔ)脑髓.(suǐ)撒.谎(sǎ)羁.绊(jī)、吸吮.(shǔn)琴弦.(xuán)翩.然(piān)发酵.(jiào)、字帖.(tiē)戏谑.(xuè)搭讪.(shàn)愤懑.(mèn)、剖.析 ( pōu ) 悄.然(qiǎo)奖券. (quàn) 挑.拔 ( tiǎo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冀望建档捷足先登宁缺毋烂.抵御修葺玲珑剔透信马由缰.壁垒赎职心驰神往视如仇寇.缄默疏浚得垄望蜀望风响应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 .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歌王的这次告别演出将是一场顶级的艺术盛典,老帕已经做好了最后一次在.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意味着人类进入对可持续.古城淮安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洪泽湖、铁山寺、明祖陵、周恩来故居等名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就以为满足。

,,,;。

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

2024年杭州西湖中小学教师招聘真题

2024年杭州西湖中小学教师招聘真题

2024年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由此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讨论法B.练习法C.讲授法D.谈话法【答案】:D2.教师通过()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也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绪、态度施加影响。

A.观察法B.自述法C.心理测验D.评估性会谈【答案】:D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凸显的是社会对教师哪一方面的职业角色期待()。

A.崇高的职业道德B.渊博的专业知识C.独特的人格魅力D.先进的教育理念1/ 13【答案】:C4.假定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遗传与变异为已知的关系,现在要学习需要和价格的关系,这属于()。

A.上位学习B.概念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答案】:D5.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教育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控制能力【答案】:A6.教师应运用一些心理效应提升自身的威信,比如,当学生犯错误时,应先避开问题的实质,把学生从犯错误的阴影中带出来,然后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服教育,这利用的是()。

A.超限效应B.南风效应C.自己人效应D.名片效应【答案】:B7.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

A.客观性B.永恒性C.动态性D.普遍适应性【答案】:C8.学校教育是在学校中实施的教育,产生于()初期,学校教育有固定的场所、专门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有一定的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学内容。

A.资本主义社会2/ 13B.奴隶社会C.原始社会D.封建社会【答案】:B9.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

浙江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3_真题-无答案

浙江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3_真题-无答案

浙江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3(总分101.5,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名词解释1. 行动研究_______2. 语言得体3. 发散思维二、单项选择4. 根据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特点,对小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应该注意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 )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A.成长纪录袋 B.考试成绩C.学习习惯评价 D.结果评价5.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摩擦力供认不悔对称(chèn) 穷源朔(shuò)流B.一拉罐转弯抹角隽(jùn)永令人发(fà)指C.纪传体多难兴邦叨(tāo)扰一气呵(hē)成D.化装品整齐划一倾轧(zhà) 囤(tún)积居奇6. 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______作为研究对象的。

A.初等教育B.普通中小学教育C.中等教育D.一般教育现象7. 教育目的与______构成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A.教学目标 B.培养目标C.教育方针 D.教学目的8.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

A.遗传 B.环境C.学校教育 D.主观能动性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现代文阅读文章为思想而写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

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

但还有更深一层,(A)就像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描写之美,写景,状物,述事,传递信息、知识等,力求准确、干净。

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

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

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

只有新的思想,就有关的魅力。

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

杭州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小学语文真题卷

杭州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小学语文真题卷

杭州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职工专业知识测试小学语文学科试题卷考试须知:1、本试卷分试卷和答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报考单位、报考岗位和座位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上交试卷和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阅读(50%)(一)基础知识(27%)1.下面四组词语中带点字拼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骰子(tóu)烘焙(péi)拈花惹草(niān)扪心自问(mén)B.针灸(jiǔ)亘古(gèn)猝然长逝(cù)纵横捭阖(bǎi)C.便笺(jiān)稽首(jī)颔首低眉(hàn)引吭高歌(háng)D.打烊(yáng)狡黠(xiá)稗官野史(bài)横遭不幸(hèng)2.下面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悬梁刺股一筹莫展不胫而走黄粱美梦B.插科打诨罄竹难书饮鸠止渴美轮美奂C.天崖海角锋芒毕露世外桃源食不裹腹D.繁文缛节额首称庆蜂拥而至川流不息3.在下面这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它们在艺术创造中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它们并没有因为当今高科技手段的出现而,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了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淋漓尽致白驹过隙湮没无闻B.栩栩如生斗转星移湮没无闻C.栩栩如生白驹过隙销声匿迹D.淋漓尽致斗转星移销声匿迹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球迷们感到很迷惘,面对这场比赛,不知道是该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愤愤离开?B.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C.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一一你们走吧。

浙江杭州市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附答案

浙江杭州市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附答案

浙江杭州市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附答案浙江杭州市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附答案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1.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_____________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得分评卷人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2.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和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

其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3.辨析题(每空1分,共4分)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

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

(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4.默写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共10分)(1)把成语补充完整陈词调以效尤虚无缥再接再按就班颠不破床架屋枕待旦(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孟子》)③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④感时花溅泪,。

(杜甫)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文课程性质?A. 工具性B. 人文性C. 科学性D. 实践性答案:C2. 以下哪个成语与“精卫填海”的故事无关?A. 坚韧不拔B. 水滴石穿C. 鹏程万里D. 奋不顾身答案:C3.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三点水旁”?A. 洒B. 洗C. 洋D. 浪答案:C4. 以下哪个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C5. 以下哪个故事与《孟子》无关?A. 鱼我所欲也B. 得鱼而忘荃C. 不为五斗米折腰D.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第一学段的学生应认识____个常用汉字,并能写____个字。

答案:300,1007.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姿势要正确,做到“____、____、____”。

答案:头正、肩平、臂开8. 《狼和小羊》是一篇______童话,作者是______。

答案:寓言,伊索9. 《草原》一文中,老舍先生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草原的美丽。

答案:碧绿、一碧千里、翠色欲流10. 以下诗句出自《咏柳》:“______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二月春风似剪刀。

”答案:二月、似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1. 请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

答案:读写结合原则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语言、知识、情感和思想,为写作提供素材;同时,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读写相互促进。

12. 请简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答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1)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阅读;2)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的阅读材料;3)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如讲故事、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等;4)鼓励学生相互交流阅读心得,激发阅读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杭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小学语文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1.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_____________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2.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和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

其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3.辨析题(每空1分,共4分)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

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

(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4.默写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共10分)(1)把成语补充完整陈词调以效尤虚无缥再接再按就班颠不破床架屋枕待旦(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孟子》)③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④感时花溅泪,。

(杜甫)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⑥千磨万击还坚劲,。

(郑板桥)5.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

”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

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三、阅读能力考查(每题3分,共33分)阅读下列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往往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争论。

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李四光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

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

但是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他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他还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

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就要具有宽广的胸怀。

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容得下百川之流,听得进反对意见。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C.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D.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

7.文中有四句名人名言。

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可以做道理论据的两项是()A.正如李四光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D.普鲁斯特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8.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有、。

9.能否删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什么?答:10.第一段中加点词语“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指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答:11.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二)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12.上文选自《陈涉世家》,作者是。

该作者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13.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①通,含义是;②通,含义是14.下面句中加点的“以”与“扶苏以数谏故”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D.而吾以捕蛇独存 D.杀之以应陈涉15.下列对“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逃跑也是死,举起大旗造反也是死,等着死,死在国家里可以吗?B.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C.现在死亡也是死,举旗起义也是死,与其等死,不如为国而死可以吗?D.今天逃亡也是死,商量发动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在国内好吗?16.简要概括陈胜认为起义将会得到百姓拥护的两条理由。

答:一是;二是。

四、写作(35分)17.题目:春风要求: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②字数在800字左右;③不得抄袭。

答案与解析杭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1.(1)交际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2)学生老师文本学生(3)观察表现(4)交际情况(5)协调(6)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素养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2.(1)rén hóng(2)女行(3)击从长计议(4)曹植曹丕(5)风3.①另外②勉强③尚且④竟然4.(1)滥儆缈厉部扑叠戈(2)①思而不学则殆②贫贱不能移③虽九死其犹未悔④恨别鸟惊心⑤赢得生前身后名⑥任尔东西南北风5.①√②√③×④×⑤√三、阅读能力考查(33分)6.B7.A C8.引证法、例证法9.不能删,这样写可以使论证更全面。

10.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争论。

11.横线(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李四光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12.司马迁纪传体 13.①適谪,充军②唱倡,倡导 14.C 15.B16.一是天下苦秦久矣;二是以扶苏、项燕的名义倡导四、写作(35分)17.作文春风冬去春来,春风习习,给人们带来的是盎然的春意、温暖的生活。

因而,自古以来,诗人们对春风情有独钟,以其生花妙笔一次又一次地吟咏之。

在中国古代诗人们的笔下,春风是富有春意的,又是异彩纷呈的。

——春风是温暖的。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的诗句便从人的触觉方面直言春风和煦而无寒意。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这两句诗也同样写出了徐徐春风的和煦温暖。

——春风是柔和的。

南朝齐时的王俭在诗中借花摇来状写春风之态:“轻风摇杂花”,便恰到好处地写出了春风的轻柔之态。

南朝梁诗人何逊的两句诗“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前句从视觉角度着墨,写女子对镜用香粉扑脸,落下的粉末给春风一吹,便纷纷升腾飘起;后句从听觉角度下笔,写婉转悠扬的琴声,在春风的轻拂之下传送到远处,纵然只剩余音,也韵声不绝,缕缕可闻。

这样,也就将春风的柔和之态状写得惟妙惟肖。

——春风是忙碌的。

南宋诗人方岳有一首题为《春思》的诗:“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此诗写春风与花柳一路同行,为燕子作泥、蜜蜂酿蜜创造条件,又吹来潇潇春雨,且即时放晴。

春风的忙碌,从这组传神的动态描写之中可窥见一斑。

——春风是通人性的。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写春风似乎知道人间的离别之苦,故意不吹柳条使之发青。

在李白的笔下,春风多么通人性!“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是唐代诗人武元衡的诗句,写春风善解游子的乡思,为之吹送乡梦,在这里,春风成了多情之人。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这两句诗,写春风仿佛知道“我”这羁旅之人要去山里而特意吹断了积雨,化无情为有情,写活了春风。

宋代另一位著名诗人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以写人的动作的词“取”、“酬”来写春风,使之有情感、通人性,与李诗、武诗和王诗异曲同工,各尽其妙。

——春风是神奇的。

在诗人们的笔下,春风就像一把奇特的剪刀,可裁出柳叶、杏桃,以及众多的绿叶、红花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春风是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的象征,是给自然物带来新生的使者。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离离原上草”被野火烧了之后,让春风一吹又生长起来,既反映出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又显示了春风的神奇力量。

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写春风吹得大地绿草越长越盛;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脍炙人口的诗句“春风自绿江南岸”,写春风所到之处,百草萌生,一片新绿,生机盎然,也都是对春风神奇力量的形象写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