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分享资料
李煜的十大经典故事

李煜的十大经典故事1. 李煜的事迹概述李煜,南唐末代君主,帝号"后主"。
他是一位文学才子,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琴棋书画能手。
李煜的十大经典故事为我们展示了他的聪明才智、文化造诣以及他在逆境中的坚持与乐观。
2. 李煜与《虞美人》的传说《虞美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非常著名的词。
相传李煜在困厄之中创作了这首词,通过描写虞美人的美丽与悲伤,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这首词之后成为了李煜的代表作之一,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他的艺术才华。
3. 李煜的书法艺术李煜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他的书法艺术也非常出色。
他擅长楷书与行书,他的作品流畅自然,笔势独特,充满了情感和个人风格。
李煜的书法作品在当时备受赞誉,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4. 李煜的绘画才华除了书法,李煜也擅长绘画。
他的绘画作品注重技巧与构图,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题,表现了其中的情感与意境。
他的绘画作品充满了诗意,令人陶醉。
5. 李煜的音乐造诣李煜也是一位音乐家,尤擅长琴棋。
他的琴棋演奏技巧高超,音乐才能非凡。
他的琴曲多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为主,通过琴音表达内心的苦痛和忧伤。
他的音乐颇受后世音乐家的推崇,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
6. 李煜的政治手腕李煜面临着南唐灭亡的艰难局面,但他依然坚持抵抗,用尽各种策略与手段来保卫自己的国家。
他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巧妙地规避了南唐面临的危机,展现出了他的智慧和坚毅。
7. 李煜的才情与遭遇的矛盾李煜作为一位文学家,他的才情使他优雅、敏感,然而他的遭遇却多是困苦和痛苦的。
他的矛盾体现在他对美的追求与现实的压力之间,这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具有深刻的思考和情感表达。
8. 李煜与诗词爱好者的关系李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词爱好者之一。
他与其他文人交流,对古人诗词也有着非常高的欣赏和解读能力。
李煜与其他诗词爱好者的互动与交流,使他的文学创作更加广泛而深入。
9. 李煜对后世的影响李煜在历史上的地位不仅仅是一位帝王,他的文学才华、音乐造诣和绘画技艺以及他在困境中的坚持与乐观,都使得他成为了后世所仰慕的对象。
南唐后主李煜

南唐后主李煜一.人物简介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被称为“千古词帝”。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流的大词人李煜,便是南唐烈祖李昪(biàn)的孙子。
李昪死于公元943年,其子李璟即位,改元保大,是为“南唐中主”。
李璟死于公元961年,李煜继承君位,史称“南唐后主”,公元975年为北宋所灭。
二.李煜词的基本内容在亡国之前,他的诗词基本上都是香艳瑰丽的艳词,比如《玉楼春》里的“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都是他和自己的姬妾美人寻欢作乐时的兴起之词。
亡国之后,他的词都是伤春悲秋、充满亡国之恨。
比如《虞美人》、《浪淘沙》等。
李煜的词有对自己灵魂的忏悔,有对命运的关注和探索,也有对自己精神家园的向往。
三.李煜词的特点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词坛上最伟大的词人之一,他把词作为抒发感情的重要手段,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感情真挚、直抒胸臆;不事雕饰,自然神秀;以景抒情,情景妙合;比喻贴切,生动感人;善用白描,刻画人物;高度概括,创设意境等特点,对后世词的创作有着极为深远的重要影响。
四.李煜的重要词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首《相见欢》又名《乌夜啼》便是他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的力作。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看似平淡,意蕴却极为丰富。
“无言”并非真的无言,从一个“独”字便可看出,是无人共言。
登“西楼”,词人可以东望故国。
仅六字,一下子简练的勾勒出主人公的凄惋、悲苦的神态。
南唐后主

公元978年8月13日(农历七夕),当李煜在 其42岁生日那天与后妃们聚会,写出脍炙人口 的《虞美人》时,宋太宗再也不能容忍,赐毒 酒毒死李煜,又虚情假意封李煜为吴王,以王 礼厚葬于洛阳邙山。并请原南唐旧臣为李煜写 了墓志铭,自己也特诏辍朝三日,以示哀悼。
李煜亡国的原因应该具体分析,就南唐国来 讲,其不亡是不可能的。理论上,当时整个中国 的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要求南唐灭亡,北宋统一; 事实上,南唐国势已败,李煜即使有能力也无力 回天,更何况国策早有失误,在李煜继位的前一 年,其父李璟已经因国势衰危而称臣于宋,减制 纳贡了。宋朝灭南唐的形势已定,李煜继位,也 只能采取消极守业的政策。但是,尽管李煜时的 南唐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其毕竟维持政权达 15年之久,而且在他被俘的日子中始终时时不忘 故国,心系故土,从未心归宋朝,终至客死他乡。
史载,赵光义曾问南唐旧臣潘慎修:“李煜 果真是一个暗懦无能之辈吗?”潘慎修答道: “假如他真是无能无识之辈,何以能守国十余 年?”徐铉在《吴王陇西公墓志铭》也写到:李 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厌战之心,虽孔 明在世,也难保社稷;既已躬行仁义,虽亡国又 有何愧!
评价 陆游:①后主天资纯孝......专以爱民为急,蠲赋息役,以裕民力。尊事中原,不惮卑屈,境内赖以少安者十有五 年。②.然酷好浮屠,崇塔庙,度僧尼不可胜算。罢朝辄造佛屋,易服膜拜,故颇废政事。兵兴之际,降御札移易 将帅,大臣无知者。虽仁爱足以感其遗民,而卒不能保社稷 纳兰性德: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 致。 王国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而且还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 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此最后一句乃是针对 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所道:“王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 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王氏认为此评乃扬温、韦,抑后主。而学术界亦有观点认为,周济 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词句的工整对仗等修饰方面不如温庭筠、韦庄,然而在词作的生动和流畅度方面,则前者显然更为 生机勃发,浑然天成,“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然而在我看来, 不管历史上如何评价他,是好与坏?我们都不应该片面的去评价一个人的一生,因为我们所在的 时代、位置不同,假如我们与之换位又该如何?
南唐李后主李煜简介,名人故事

精心整理南唐李后主李煜简介,名人故事李煜个人资料中文名:李煜别名:南唐后主,李后主,词帝字号: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
开宝四年(97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
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莲政事,置龙翔军,教练水军。
建隆三年(962年)三月,泉州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病发身亡,其子留绍?袭称留后,李煜降诏追赠留从效为太尉、灵州大都督;四月,泉州部将陈洪进以留绍?勾结吴越,解送其家族至金陵,推举张汉思为清源留后。
六月,李煜遣客省使翟如璧入贡北宋,宋太祖释放南唐降卒千人。
十一月,遣水部郎中顾彝入汴京进贡。
乾德元年(963年)四月,泉州副使陈洪进废张汉思,自称留后,李煜就以陈洪进为节度使,以维持泉州对南唐的隶属关系。
七月,李煜奉诏入京面见宋太祖。
十二月,李煜上表宋廷,请求罢除诏书的不名之礼(李煜继位后,尊奉宋廷,故宋对南唐的诏书不直呼李煜的名讳),改为直呼姓名,未得许可。
乾德二年(964年),任韩熙载为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主持贡举;又命徐铉主四年改称开宝五年(972年)正月,李煜下令贬损仪制:下“诏”改称“教”;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改为司会府,御史台改为司宪府,翰林改为文馆,枢密院改为光政院;降诸“王”为“公”,避讳宋朝,以示尊崇。
古代诗人名人李煜人物介绍PPT

相关资料
戏曲形象
李煜的戏曲形象,在现代戏曲《天上人间 李后主》和音 乐剧《南唐后主》都有所塑造。《天上人间 李后主》跳 出了历史,以李煜服毒身亡开始艺术创作,写其化作一缕 怨灵重游故国,在重迭交错的情境里凝眸回顾自己的人生, 弥补生前遗憾。而2019年上演的戏曲《南唐后主》,将李 煜“词人”与“君王”的双重身份串联,深挖其生平,用 更具艺术展现力的方式塑造了一个与历史上不同的李煜。
诗人生平
被俘身死
宋开宝九年(976年)正月初四,李煜被俘送到了开封。当时李煜身着 白衣纱帽,跪在了明德楼下。于是宋太祖便赦免了李煜,并未杀他, 而是封他为光禄大夫,给予检校太傅及上将军的官衔,列于上品。但 由于之前李煜未主动投降,宋太祖便又给了李煜一个“违命侯”的辱 称。同年,宋太祖去世,宋太宗赵匡义继位后,便免去了这一辱称, 加封李煜为陇西郡公。
诗词特点
集儒、佛、道于一身
李煜的思想受到儒教、佛教、道教三大宗教的影响与支配。李煜广涉 儒家经典,曾著作《杂说》百篇,其中一篇文章《演乐记》,属于音 乐理论著作,主旨是用音乐来规范人的言行,这是典型的儒家音乐观。 李煜追求树立德政,为人仁慧,废除重刑,这种“仁”正是儒家思想 在他身上的体现。然而儒家崇尚进取,李煜所在的南唐面对北宋接连 受挫,他的进取之心不足,儒家思想日益淡薄,这时李煜开始转向佛 教。在面对北宋的压力时,李煜开始崇尚佛教,寻求心灵慰藉。他广 修佛寺,普渡郡僧,此举给南唐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关资料
纸醉金迷
据《五国故事》记载,李煜性好奢侈,他曾经在宫里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 帐装饰宫壁,用白银钉玳瑁来将其固定,又用绿宝石镶嵌窗格,用红罗朱 纱当做窗纱糊在窗上。宫殿外则种植梅花,李煜还在梅花包围处设置彩画 小木亭子,里面只有两个座位,他和爱姬周氏坐在里面,赏花对饮。宋人 陶谷的《清异录》也有记载,称李煜每到春盛之时,就会作隔筒在里面密 密的插上花朵,放置在梁栋、窗户、墙壁和台阶上,榜曰:“锦洞天。”
古代诗人李煜详细介绍

古代诗人李煜详细介绍李煜(937年-978年),或称李后主,为南唐的末代君主,政治上毫无建树的李煜在南唐灭亡后被北宋俘虏,但是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被誉为词圣,作品千古流传。
李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都南昌并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其留在金陵。
六月李璟死后,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
笃信佛教,“酷好浮屠,崇塔庙,度僧尼不可胜算。
罢朝,辄造佛屋,易服膜拜,颇废政事。
”在宫内和国内大兴宗教,甚至在军国大事上都以佛事为凭,自己每日穿袈裟诵佛经。
直到宋军临城下,李煜还在净居寺听和尚念经。
李煜题:韩干画照夜白971年宋军灭南汉后,李煜为了表示他不对抗宋,对宋称臣,将自己的称呼改为江南国主。
973年,宋太祖令李煜至汴京,李煜托病不往。
宋太祖遂派曹彬领军攻南唐。
974年12月,曹彬攻克金陵,南唐灭亡。
李煜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
975年,李煜被俘后,在汴京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976年,宋太祖暴死,弟赵光义继位为宋太宗,改封陇国公。
尝与金陵旧宫人书写:“此中日夕,以泪珠洗面”。
宋人笔记上说赵光义多次强暴小周后。
李煜在痛苦郁闷中,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
978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息:“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
徐铉退而告之,宋太宗闻之大怒。
史载三年七月初七(978年8月13日),农历七夕,当李煜在其42岁生日那天与后妃们聚会,李煜卒,年四十二。
一说李煜因写“故国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词,宋太宗再也不能容忍,用牵机毒杀之。
牵机药或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
李煜死后,葬洛阳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死去。
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性宽恕,威令不素著”,好生戒杀,死后,江南人闻之,“皆巷哭为斋”。
李煜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
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更漏子》(一说温庭筠做)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帏垂,梦长君不知。
《长相思》云一緺(涡),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
浩浪侵愁光荡漾,乱山凝恨色高低。
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
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挽辞》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悼诗》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
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蒙眼上花。
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感怀》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
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书灵筵手巾》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
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书琵琶背》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
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病中感怀》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
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
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病中书事》病身坚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静居唯捣药,门扃幽院只来禽。
庸医懒听词何取,小婢将行力未禁。
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涂侵。
李煜简介+词作

后期
凄凉悲壮,意境深远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 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 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君主,故又被称作南唐后主或李后主。宋建隆二 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当他即位之时,赵
,望玉春 回残钩归 首烟罗去
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岌岌可危,他在对宋王 恨 草 幕 ,
朝委曲求全中过了十五年偷安、享乐的生活。 宋 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
依低,蝶 依迷惆翻 。。怅轻
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第 炉 暮 粉
二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 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
香烟双 闲垂飞 袅。,
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 凤 别 子
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 凰 巷 规
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儿Βιβλιοθήκη 啼 ,寥月李 前期煜
风格绮丽柔靡,还不
的
脱“花间”习气
词 作
虞美人
回忆往事 无可奈何
春花秋月,小楼东风 亡国之痛,不堪回首
雕栏玉砌朱颜改 问君之愁春水流
表怀念之情,抒亡国之恨。
李 煜
李煜
[南唐后主]
——一位杰出的词人, 一位失败的政治家。
姓名:李煜 别名:重光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籍贯:徐州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 词人 信仰:佛教
空人小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
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 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 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 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 主。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 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
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
5
人生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对李煜创作的影响 ◆李璟
探讨文学,放任自由 ◆娥皇(大周后)
音乐造诣,弥补缺憾 ◆小周后
生死鸳鸯,成就辉煌
6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7
《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
4
“作个才子真绝代 ”
• 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 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过 前期。代表作:《虞美人》、《浪淘沙》、《相 见欢》(又名《乌夜啼》)、《望江南》、《子夜 歌》、《破阵子》等。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 凉,充满忧伤气质,主要抒发了自己凭栏远望、 梦里重归的情感,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眷恋和对 国破家亡的惨痛欲绝。故有词云:后主虽拙于治 国,然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
人生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三、宗教信仰对其创作的影响
李煜是一个极虔诚的佛教信徒。他从幼年时代 起就生活在一个信奉佛教的帝王之家。先主李昪、 中主李璟皆信仰佛教,这对李煜的佛教信仰也就产 生了深远而强烈的影响。
自号钟隐,别号钟山隐士、钟峰隐居、莲峰居 士、钟峰隐者、钟峰白莲居士等。用以表明自己 不问政事的心迹。在李煜当时的心目中最理想的 人生应该是散漫洒脱的、自由放荡的、恬淡自适 的。
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
教君恣意怜。
8
人生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二、花间派词人对其创作的影响 花间词:题材狭窄、情致单调
把词的视野完全转向裙裾、脂粉、风月。以 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姿色和生活情状,特别 是她们的内心活动。言情不离伤春伤别场景,无非 洞床密室、歌筵酒席、芳园曲径。此外虽也写郊 游中的男女邂逅,女道士的春怀,宫女的幽怨等,但 心中仍是男女情爱。
• 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后 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 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 以一首泣尽以血的绝唱《虞美人》,使亡国之君成 为千古词坛的“词中之帝” 。正是“国家不幸诗家 幸,话到沧桑句始工”。
• 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
• 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 情爱,题材较窄;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 透)、《菩萨蛮》、《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 雪)、《清平乐》等
11
(1)对真我的追求 其词在题材内容上前后期虽有所不同,
但无论前期后期,又有其一贯特点,那就 是“真”。始终保有较为纯真的性格,在 词中任真实情感倾泻,而较少有理性的节 制。 正如佛陀发现的八正道中“正念” 所说:要注重自己的苦乐感受。他的后期 词写亡国之痛,血泪深情,前期词写宫廷 享乐生活的感受,对自己的沉迷与陶醉, 也不加掩饰。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 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 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
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
15
16
花间词派的词,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 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 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 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
9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歌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栏杆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10
13
人生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四、亡国经历对李煜创作的影响
经历了亡国之痛,饱尝了沦为阶下囚的屈辱, 李煜词的成就发展到了顶峰。
李煜后期的词,都是抒发他亡国后的剧痛,流 露出巨大的沉痛与悔恨。正是由于生活的巨变, 使他的精神发生了质变,不再追求纸醉金迷的日 子,以泪洗面的生活促使他进行反思。亡国感受 融入词中,使他这一时期的词熔铸了广泛意义的 生活内容,与前期词的格调泾渭分明。加上李煜 词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艺术感染力极强。他词 中的愁绪描写具有普遍的概括意义,能引起读者 的强烈共鸣,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大大薄命作君王”
●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第二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 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 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 郡公。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
李煜最后因写《虞美人》而
被宋太宗毒杀。牵机药一说
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
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
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
3
“作个才子真绝代 ”
12
(2)对苦难的理解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 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 长恨水长东。
李煜的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愁苦和离恨, 不仅是一种个人的情绪和感触,更是用血泪书写 成的不朽的生命之作。涵盖的是人类所共有的生 命缺憾,是一种融会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 验的浩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