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合川基本情况简介(合川区情)
合川房地产分析报告

合川区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第一章合川基本概况合川地处重庆西北部,是重庆的北大门,距重庆主城区58公里,是重庆市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板块,是重庆和成都两大都市圈之间北轴上的重要节点。
合川区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处,素有“三江明珠”之美称,扼川北水陆交通咽喉,水陆交通十分便捷,212国道、遂渝快速铁路、襄渝铁路、兰渝铁路、渝合高速公路、武合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穿境而过,是重庆与资源丰富的川北地区相联的纽带,是川东北、渝西北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也是重庆资金技术集约发展的延伸带,被誉为重庆通向四川北部、甘肃等大西北省区的“经济走廊”。
全区幅员面积2356.21平方公里,辖2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共524个村、82个居民委员会,全区总人口为153万,拥有6所高等院校,城镇建成区面积57.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9%,其中:主城区面积32.3平方公里、人口35.8万人,已初具中等城市规模。
合川区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0.7亿元,存、贷款总额达310.9亿元和204亿元。
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65.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8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达到71.5万人,城镇化率达54.4%。
工业经济取得新突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813亿元,年均增长33%。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亿元,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67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87元。
第二章合川房地产市场格局受到涪江、嘉陵江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分成四大板块:教育板块、老城中心、南北滨江板块、南城板块。
一、教育板块是合川的文教集中区域和商业较密集区,片区内新华小学、合川中学、派斯学院、涉外商贸学院、三江职业技术学院,移通学院等。
同时,义乌小商品批发商场座落于此。
重庆合川乡镇介绍

重庆合川乡镇介绍重庆合川乡镇介绍行政区划原来三个街道:合阳城街道、钓鱼城街道、南津街街道、后将大石镇、云门镇、盐井镇、草街镇增设为街道:大石街道、云门街道、盐井街道、草街街道。
南津街街道南津街街道是合川区的行政中心、工业中心、物流中心、商业中心、人居环境示范区,滨临嘉陵江、涪江,背倚九峰山省级森林公园,对望钓鱼城古战场,内镶重庆江城工业园区,北通四川南充、遂宁,南接重庆主城和北碚、铜梁,距离重庆江北国际机场57公里,212国道南津街街道是合川区的行政中心、工业中心、物流中心、商业中心、人居环境示范区,滨临嘉陵江、涪江,背倚九峰山省级森林公园,对望钓鱼城古战场,内镶重庆江城工业园区,北通四川南充、遂宁,南接重庆主城和北碚、铜梁,距离重庆江北国际机场57公里,212国道、渝武高速公路、遂渝快速铁路等贯穿境内,是合川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是渝西、川北水陆交通咽喉和重要物资集散地。
全街幅员面积95.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6.9平方公里;辖15个村、8个社区居委会、共123254人,其中城市人口74746人。
2008年,南津街街道办事处以合川建设重庆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国内大城市为契机,全面落实“314”战略部署,坚持“服务立办,发展兴办,和谐稳办” 的总体思路,着力打造商务南城、人居南城、物流南城、美食南城。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534万元,同比增长15.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8556万元,同比增长3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250万元,同比增长17.5%;工业总产值305749万元,同比增长32.3%;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2:59.8:37.0;农民人均纯收入5140元,同比增长35.9%;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累计完成12546万元,为预算的122.6%,同比增长33.65%,其中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完成3218万元,为预算的177.2%,同比增长25%。
合川简介2013.4

合川简介合川地处重庆西北部,因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而得名。
距重庆主城核心区50公里,是重庆市和成渝经济区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幅员面积2343平方公里,辖23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56万。
合川曾为巴国别都,历为通往四川北部、陕西、甘肃等大西北省区的交通要道和“经济走廊”。
境内有钓鱼城、涞滩古镇等著名历史文化古迹,周敦颐、张森楷、卢作孚、陶行知等历代名人曾在此授教创业。
合川是新中国第一位少年英雄刘文学的故乡和中国龙舟之乡、全国儿童画之乡,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明星区、商品市场最佳投资城市、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区)之一,也是重庆的高职教城,现有在合高校8所、在校师生7.5万余人。
近年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国知名旅游城市、重庆区域性中心大城市、重庆最美丽城市“三大奋斗目标”,实施富强合川、美丽合川、平安合川、德润合川“四大战略”,抓好发展与民心“双十工程”,推进“百个重点工作项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
大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功能全面完善,城市品质大幅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成功创建重庆市级文明城区、市级森林城市,正努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区、全国文明城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
完成1500亿级产业布局,工业基础、成长、创新“三大版块”,能源、建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制药、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九大产业”发展格局全面奠定,北汽银翔、农机院西南产业基地、达方电子等重大招商项目建成投产,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茂田建博中心等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建成投用,合川已逐步成为重庆市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201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7.5亿元,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7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84亿元,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6亿元,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7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9802元,增长15%。
重庆市合川区自然资源调查

重庆市合川区主要自然资源调查报告目录前言 (3)一、合川区介绍 (3)二、土地资源 (3)三、矿产资源 (4)四、动植物资源 (4)五、水资源 (5)六、交通资源 (6)七、资源的评价与总结 (7)一、前言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持,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有着支撑作用,明确区域自然资源类型与分布,有利于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化,也有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本人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查阅本地县志与切身体验,对重庆市合川区的自然资源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合川介绍合川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处重庆市北大门,距重庆56公里。
地理坐标在东经105°58'37"-106°40'37"、北纬29°51'02"-30°22'24"之间。
东邻渝北区、岳池县,南靠北碚区、璧山县,西连铜梁、潼南县,北接武胜、蓬溪县。
东西宽69公里,南北距58公里,全市幅员面积2356、21平方公里,辖23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人口为155万人,城市人口40万。
主城区建成面积32平方公里,城区道路总面积267、7万平方米,城区绿化面积868、4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33、4%,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5%,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79平方米。
2004年成功创建为重庆市级山水园林城市。
合川就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境内有钓鱼城、涞滩古镇等著名历史文化古迹,周敦颐、张森楷、卢作孚、陶行知等历代名人曾在此授教创业,就是新中国第一位少年英雄刘文学的故乡。
合川就是重庆通往陕西、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与川东北、渝西北的交通枢纽,合川三江汇流,煤炭、岩盐、天然气、锶矿与石灰石储量丰富,就是国家确定的商品粮、瘦肉型猪、茧丝绸与柑桔生产基地。
二、调查报告1、土地资源合川地处四川盆地东部。
处中丘陵与川东平行岭谷的交接地带,全境地貌大致分为平行岭谷与平缓丘陵两大类型,东南边缘之华蓥山区为平等岭谷地形,分布面积359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15、5%;西北部广大地区,属川中丘陵盆地,为平缓丘陵地型,分布面积1997、21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84、5%。
重庆合川PPT介绍

古堡奇观· 天生寨
• 天生寨古堡位于合川区隆兴镇吊岩沟,距城区20公里。古 堡始建于明末清初,呈桃形,前尖后宽,四周城墙用条石 垒砌而成,高约3米,厚约2米,还保留有战时炮眼和御敌 石块。 • 城堡内,池水清澈、果木成林,长廊、佛教馆、博物馆、 休憩亭一应俱全,红柱、白墙、青瓦、飞檐交相辉映,建 筑、城堡和自然和谐统一。古堡内展出千姿根艺作品600 多件,不同年代的佛像18尊及300多件古色瓷画,同时还 展出了大量名人字画、奇石、标本、火花、烟卡、古币、 奖章、邮票、古书籍等,内容丰富,价值颇高。堡内设有 餐厅、住宿、茶肆,游客可以一边享受城堡内的悠闲,一 边领略农家的淳朴,远离城市的喧嚣,畅发思古之幽情。
美丽合川的 美丽图片
美丽的城市少不了美丽的风景 美丽的风景少不了美丽的名胜 古老的钓鱼城唤来了千军万马 静幽的涞滩古镇带你穿越时空 溶洞奇观水波洞再现自然之奇 古堡奇观天生寨又述人之惬意 双凤桃李源桃花李树香飘满园 古楼枇杷乡枇杷微黄尚带甘甜 白鹤湖碧波漾鱼鸭欢聚鹤翱翔 龙湖清泉世代思居游人乐不返
世代思居乡村旅游驿站
• 相传,古时有一秀才上省应考,途经思居时,深感离家之 苦,并忧未必能中,遂断然返家,问其故,答曰:我思念 居家之乐。从此,思居之名便流传开来。著名的《懒赞文》 更是这一休闲天堂的最好诠释。世代思居,田园记忆。世 代思居乡村旅游驿站位于钓鱼城街道办事处,是全国农业 旅游示范点,距合川城区3公里,占地约3800亩。田园风 光优美,传统农耕与现代农业相互交融,历史人文资源丰 富。区内有合川旅游购物中心、川洲桃片有限公司、印象 皇田安祖花会所、石泉度假村、龙湖清泉山庄、颐荷园度 假村、马道果园、南方大口鲶种苗基地、特需蔬菜基地、 英汇园林、思居农民新村等旅游接待设施和自然人文景观。
剖析合川区水稻生产

剖析合川区水稻生产合川区位于重庆市中部,是一个水稻种植的重要区域。
合川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加上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成为重庆市水稻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
下面我们将对合川区水稻生产进行剖析,探讨其特点和发展方向。
一、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合川区地处长江上游,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区内有涪江、嘉陵江、渠江等主要河流,再加上众多的山泉和水库,使得灌溉条件非常优越。
合川区的土壤也非常肥沃,适宜水稻生长。
合川区的地理环境为水稻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合川区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年均气温在18-20摄氏度之间,年均降水量约为1100-1300毫米。
这种气候条件对水稻生长也非常有利,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丰产。
二、水稻生产特点1. 优质水稻品种种植合川区在水稻生产中主要种植优质水稻品种,如糯米、香米等。
这些优质水稻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当地农民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良,培育出了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水稻品种。
2. 科学种植管理近年来,合川区在水稻生产中大力推行科学种植管理,包括合理施肥、科学浇水、精准施药等措施。
通过科学种植管理,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3. 现代化种植技术合川区的部分农户还引进了现代化种植技术,比如大棚种植、水肥一体化等。
这些技术的引入,使得水稻生产更加智能化、高效化,提高了生产效益。
三、水稻生产现状合川区的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也逐年增加。
在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水稻种植农户逐渐形成了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整合资源、提高产量。
水稻生产已成为合川区的重要农业产业之一,支撑了当地农民的生活,也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合川区还大力推进了水稻产业的深加工,如水稻加工制成米粉、米饭、米酒等产品,丰富了当地的农产品种类,也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水稻生产发展趋势1. 优化种植结构未来,合川区将进一步优化水稻种植结构,推广更加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水稻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合 川 概 况

合川概况合川,重庆的北大门,是重庆规划建设中的域性中心城市和“1小时经济圈”的重要版块。
合川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处,扼川北水陆交通咽喉,被誉为重庆通向四川、陕西、甘肃等大西北省区的“经济走廊”。
全区幅员面积2356.21平方公里,辖2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共524个村、82个居民委员会,全区总人口为152万人。
——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合川曾为巴国别都,历为州郡治所。
公元前314年建制,置垫江县,此为合川建县之始,迄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
公元556年改置州,因境内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汇流于城区,取名合州。
公元598年,改合州为涪州,州署在今合阳城区。
公元618年,恢复合州建置。
1913年改称合川县,1952年分设合川市、合川县,1957年市县合并为合川县。
1992年8月,撤县设市。
200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
——重庆北部交通枢纽。
合川距重庆主城区仅57公里,东接渝北区、华蓥市,南邻北碚区、壁山县,西南靠铜梁县,西北毗邻蓬溪县、潼南县,北邻武胜县,东北与岳池县接壤。
境内212国道、襄渝铁路、遂渝铁路、渝合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纵横交错,水陆交通较为发达,历来商贾云集,是川东北、渝西北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也是重庆通往川北、陕西、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和经济走廊。
——人文积淀厚重。
合川人文代衍,众多名人大事远扬海内外。
宋元合川“钓鱼城”之战,合州军民浴血奋战36年,取得了击退蒙(元)倾国之师、击毙蒙哥汗的伟大战绩,创世界战争史奇迹,古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作合州判官6年,开合州理学之宗;清初于成龙任合州知州,勤政为民,励精图治,被誉为“清官第一”;史学家张森楷在合川太和镇创办“四川蚕桑公社”,被誉为川东蚕桑之父;爱国主义实业家卢作孚在合川创办民生公司,成为近代中国船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合川草街创办育才学校,成为世界文化名人;少年英雄刘文学为维护集体财产而英勇献身,成为一代楷模。
我的家乡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全区土地面积按地图量算(下同),幅员面积为2356.21平方公里, 折合353.43万亩。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是:耕地176.6万亩,占总面积的49.97%; 园地13.74万亩,占3.89%;林地23.22万亩,占6.57%;居民及工矿用地28.59万 亩,占8.09%;交通用地(含农村人行道)22.56万亩,占6.38%;水域面积20.54 万亩,占5.81%;未利用地68.17万亩,占19.29%。总面积中,属国家所有的土 地18.22万亩,占总面积的5.15%,集体土地335.52万亩,占94.85%。根据"全国 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原则",全市土地的土壤类型共划分为4个土类、6个亚类、18 个土属、70个土种、97年变种。其中,农业耕地有17个土属、69个土种和94个变 种;非农业耕地有1个土属、1个土种和3个变种。水稻土类是农业耕地的主要土类, 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1.33%;其次是紫色土,占34.1%;第三位是黄壤土,占 2.69%;潮土土类最少,仅为1.81%。从土壤的质地分析:沙土占17.83%,粘土 占23.57%,壤土占48.82%,砾质土占9.78%。土壤的酸碱度含量:酸性占5.63%, 微酸性占20.21%,中性占60.44%,微碱占13.72%。 【动植物资源】合川区植被属川东盆地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亚带、盆地底部丘陵低 山植被地区、川中方山丘陵植被小区。其基本类型有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和灌 丛4个群系纲、5个群系组13群系。植被的种类虽然繁多,但自然组合比较单纯。 分布情况是:华蓥山区主要是马尾松纯林,次生灌丛和亚 热带低山禾草草丛;其 余地区则以柏木、疏残林为主,其余是散生的桉树和竹林,以及主要植被破坏后 形成的黄荆、马桑、芭茅、茅草组成的草丛和油桐、果树、桑树等经济林木。初 步调查:粮食作物有5科16种106个品种,油料5科31个品种,糖料2科24个品种, 茶叶1科3种,果树19科50种103个品种,桑树1科60个品种,蔬菜13科44个品种, 麻类3科3种,烟1科4种,药材加野生植物有67科145种,森林资源常见的有木本 54科128种,草本10科17种,竹1科11种。野生动物兽类有12种,禽类41种,鱼 类64种。饲养动物有蚕1科6种,猪、牛、羊、兔4科13种,鸡、鸭、鹅、蜂4科1 种,鱼类12科59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川区情
合川地处重庆西北部,距重庆主城核心区50公里,是重庆市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幅员面积2343平方公里,辖23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54万。
城市建成区面积35.9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9.6万。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7亿元,同比增长16.3%;地方财政收入25.39亿元,增长4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4亿元,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亿元,增长2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18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6005元,增长14%。
合川建制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
合川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古城邑“巴子城”曾是巴国别都。
公元前314年始设县,公元556年改名合州,后历为州郡治所,1992年撤县设市,2006年撤市设区。
合川钓鱼城古战场是重庆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的“双国保”单位,佛教禅宗文化胜地涞滩古镇被评为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
理学家周敦颐、“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曾在合为官,陶行知曾在合办学,被毛主席誉为“中国民族工业四个不能忘记”之一的卢作孚、新中国第一位少年英雄刘文学也是合川人。
合川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儿童画之乡”,还是重庆的高职教城,现有高校8所、在校学生5万人。
合川交通体系完善,区位优势明显。
合川是重庆通往陕西、
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和川东北、渝西北的交通枢纽,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半小时车程。
110、204省道、兰海高速公路、襄渝铁路和已经开工建设的兰渝铁路纵贯南北,成渝快速铁路横穿东西,千吨级货轮顺流而下可直航上海。
合川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
水资源得天独厚,年过境水流量达750亿立方米。
已探明矿产20多种,其中储量较大的有石灰石11亿吨、煤炭18.2亿吨、岩盐160亿吨、天然气700亿立方米。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快速推进,优质粮油高产示范片、优质粮基地、现代化万头猪场等重点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生猪、水产等特色产业发展较快,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3个、省级龙头企业6个。
“一园五区”和特色工业团地建设全力推进,工业经济“三大版块”、“九大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基础版块中能源产业完成布局,电力年产能达125万千瓦,建材年产能达700万吨,化工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成长版块中装备制造业已实现突破,食品加工业不断壮大,纺织服装业已然成型;未来版块中生物制药、电子元器件成功实现破题,电子信息正在释放发展潜能。
同时,旅游服务业和市场建设加速发展,钓鱼城、涞滩精品游正加快推进,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西南唯一)等一批大型专业市场落户合川。
合川正朝着现代化新兴工业城市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迈进。
合川人居环境优良,江城特色明显。
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横贯全境,并在合川城区汇流,是中国西部不可多得、不
可复制的独特人居环境。
城区青山环绕,秀水环抱,草街航电枢纽即将蓄水成库,“城在江中、江在城中”、“半城青山、半城湖”的美景更加明显,合川即将成为名符其实的山水宜居之城、秀美怡人的“西部江城”。
当前,全区人民正围绕中国知名旅游城市、重庆区域性中心大城市、重庆最美丽城市“三大奋斗目标”,实施富强合川、美丽合川、平安合川、德润合川“四大战略”,抓好发展与民心“双十工程”,推进“百个重点工作项目”,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合川特色的发展之路。
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合川,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正陆续上马,合川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已逐步成为重庆市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多情三江水,好客合川人。
人文江城、巴国别都竭诚欢迎各位领导、各界朋友莅临观光考察、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