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保温形式及其优缺点

合集下载

建筑外墙保温做法之比较

建筑外墙保温做法之比较

建筑外墙保温做法之比较建筑外墙保温是一项关乎建筑能源效率和舒适度的重要技术。

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外墙保温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保温技术的发展中,不同的保温材料和安装方法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对目前常见的外墙保温做法进行比较,以便为建筑师和业主提供指导。

一、玻纤网格外墙保温玻纤网格外墙保温是目前常见的外墙保温方法之一。

它的主要优点是价格相对较低,施工简单方便。

它采用玻璃纤维网格布覆盖在保温板上,再用腻子将其固定在墙面上,最后再涂上保温涂料。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在玻纤网格布和墙面之间通过腻子把保温板固定在墙面上,而腻子的黏结效果并不稳定,会导致保温板脱落。

同时,玻纤网格布也易被损坏,降低耐久性。

二、挤塑板外墙保温挤塑板外墙保温的优点在于其轻量化和高强度。

它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挤塑板作为保温材料,与建筑墙面粘合后,再用玻纤网格布覆盖,最后上涂保温涂料。

挤塑板易于机械加工,可以根据墙面形状进行裁切和加工,使其完整贴合墙面,提高保温效果。

挤塑板外墙保温采用的材料通常是环保的,可以有效降低污染。

缺点是成本相对较高,工程耗时较长。

三、岩棉板外墙保温岩棉板外墙保温是目前常见于工程中的保温方法之一,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隔音和保温效果。

岩棉板可以防火,不燃烧,特别适合高层建筑和易燃建筑的保温。

它的表面不易变色,长时间使用后,维护成本低。

该方法的缺点是密度重,会增加建筑物质量,同时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物理性损伤。

四、聚苯乙烯板外墙保温聚苯乙烯板是外墙保温材料中最常用的一种。

聚苯乙烯板可分为挤压板和挤塑板,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

聚苯乙烯板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以及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耐化学腐蚀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此外聚苯乙烯板使用时间可长达40-50年,而且不会有太大的买卖价差。

由于聚苯乙烯板的保温性能好,建筑物实际工程中普遍采用。

但彼此之间容易产生微小的缝隙,需要采取保温施工和防水措施。

外墙内保温与外墙外保温的区别和优劣

外墙内保温与外墙外保温的区别和优劣

外墙内保温与外墙外保温的区别和优劣建筑保温主要是从建筑外围护结构上采取措施,其目的是减少建筑物室内与室外之间的冷热能量流动,达到冬季保暖、夏季隔热的目的,对创造适宜的室内环境和节约能源由重要作用。

目前就国内来说主流保温形式为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其中外墙内保温多见于南方地区,外墙外保温适用范围更广。

两种保温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区别与优劣。

一、外墙内保温外墙内保温是在外墙结构的内部加做保温层,目前常用的内保温做法主要有三种:1.内贴预制保温板,包括增强水泥类、增强石膏类、聚合物砂浆类板材。

板的规格分条板和小板,条板宽度一般为600mm,长度为一个层高;小板一般为600mm×900mm。

2.内贴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即在墙上粘贴聚苯板,用粉刷石膏做面层,面层厚度8mm~10mm,用玻纤网格布增强。

3.内抹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即在基层墙体上经界面处理后直接抹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再做抗裂砂浆面层,用玻纤网格布增强。

其他常用的保温浆料有复合硅酸盐保温砂浆、海泡石保温砂浆、珍珠岩保温砂浆以及稀土复合保温砂浆等。

外墙内保温施工简便,造价相对较低,且施工技术及检验标准比较完善,但存在以下问题:1.难以避免热(冷)桥,使保温性能有所降低,在热桥部位的外墙内表面容易产生结露、潮湿甚至霉变现象。

2.保温层做在室内,不仅占用室内空间,使用面积有所减少,而且用户二次装修或增设吊挂设施都会对保温层造成破坏,不易修复。

3.不利于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护。

4.保温层及墙体出现裂缝成为普遍现象,而内保温隔热裂缝时时刻刻处于住户的视野中,对住户的审美和心理会产生长期的影响,成为投诉焦点。

二、外墙外保温外墙外保温技术是将保温层安装在外墙外表面,由保温层、保护层和固定材料构成。

与内保温及夹心保温相比,外墙外保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热工性能高,保温效果好,综合投资低。

2.不仅适用于新建工程,也适用于旧楼改造,适用范围广。

3.保温层包在主体结构的外侧,能够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建筑墙体外墙外保温的优点、类型及应注意的问题

建筑墙体外墙外保温的优点、类型及应注意的问题

建筑墙体外墙外保温的优点、类型及应注意的问题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墙体在整个建筑结构里所占比例很大,而普通墙体的隔热、保温效果较差,因此,利用先进的外墙外保温技术做好墙体的保温工作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

关键词:外墙;聚氨酯;保温外墙外保温技术是一项较为先进的新型节能技术,它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节能措施,尤其适用于翻新改造旧建筑以及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地区的建筑。

外墙外保温工程是利用不同的固定材料及方式,在建筑物外墙外表面上对各种材料的保温层及保护层进行安装、固定,从而形成一层具有保温、隔热效果的非承重建筑实体。

1 外墙外保温的优点在建筑结构中,墙体所占比重较大。

外墙外保温与内保温等其他保温技术相比,墙体外保温技术具有更好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因此,外墙外保温作为建筑节能的一项先进技术,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

外墙外保温技术通常具有以下优点:①在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外保温材料安装、固定或是粘贴在建筑外墙的外侧,这样一来,建筑物中房间的使用面积无形中可得到一定的增大。

并且这种外保温方式工程造价较低,在隔热以及保温的效果方面也非常显著。

相比其他保温方式而言更具有优越性,经济效益也较高。

②在建筑结构中,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施工是置于建筑外墙外侧的,它不作为建筑的承重结构,但却在一些特殊条件下(气候突冷突热变化等),可以对建筑主体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

当建筑主体结构在受到温度冷热变化时,就会发生形变而产生应力,这种应力的产生对建筑主体影响较大,若建筑物长期受到这些应力的影响,就会出现变形,从而降低建筑物的坚固性能,缩短其使用寿命。

而外墙外保温结构的运用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温度对建筑主体的影响,并将这些影响因素控制在外保温结构中,进而对建筑主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③在建筑结构的一些部位,如构造柱、内墙与外墙的交接处以及外墙圈梁等,会出现热桥现象。

倘若对建筑外墙进行外保温,就可以大大削弱甚至消除这种现象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浅析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的优势与劣势

浅析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的优势与劣势

浅析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的优势与劣势摘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外的很多外墙外保温企业就纷纷来到我国推广外墙外保温的施工技术,我国的一些城市曾用该技术试点建造了一些房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而本文就是对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优势劣势1.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优越性1.1适用范围广外保温技术不仅能够适用于北方寒冷及严寒地区的采暖建筑,也适用于南方夏季需隔热地区的空调建筑;不仅适用于新建建筑,还适用于对旧的非节能建筑的节能改造。

1.2能改善墙体的保温性能,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室外的空气温度和维护结构表面温度直接会影响室内的热环境质量,墙体外保温由于其拥有较大的蓄热能力,结构层又在墙体的内侧,当空气受到不稳定热源作用,室内温度不断升降时,墙体结构层能够吸收或者释放适当的热量,故它有利于室温稳定,从而改善室内的热工环境。

家中若有老弱病残者,稳定的室内温度,将对他们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帮助作用。

1.3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主体结构得到保护对消费者而言,房屋产权70年,买房属于一次性的投入,如果建筑物的质量受损,大修,花费将是很大的,对他们来说是很不划算的事情。

而外墙外保温技术,由于其保温层在外维护结构的外侧,缓解了因温度变化使保温板产生热胀冷缩或者自然天气变化而产生的破坏性应力,缩减了空气中有害气体和光照对维护结构的损害。

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只要墙体和屋面的保温隔热材料选择适当,厚度合理,外保温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墙体和屋面因温度变形而产生的变形,常见的斜裂缝和八字裂缝有效地得到消除。

因此外墙外保温就等于给建筑物穿上了一件棉大衣,是其完全处于室内温度的舒适环境下,温差的变化不会很大,因此产生的变形也就很小,甚至可以忽略。

1.4热桥现象基本得到消除热桥是指建筑物的主要的散热渠道,他一般由内外墙的交界处、构造柱、框架梁、门窗洞口等部位形成。

外保温既可以防止热桥部位产生的结露,又可以消除热桥产生的附加热损耗,减少每个采暖季的支出。

内外保温利弊

内外保温利弊

浅谈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利与弊随着对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技术也在日益加强,尤其是外墙保温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建筑节能技术。

目前,在建筑中常使用的外墙保温主要有内保温、外保温、内外混合保温、夹层保温等方法,然而,在不同的保温方法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本文意在通过对上述四种保温方法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起到预防的作用。

一、外墙内保温外墙内保温的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结构冷(热)桥的存在使局部温差过大导致产生结露现象。

由于内保温保护的位置仅仅在建筑的内墙及梁内侧,内墙及板对应的外墙部分得不到保温材料的保护,因此,在此部分形成冷(热)桥,冬天室内的墙体温度与室内墙角(保温墙体与不保温板交角处)温度差约在10℃左右,与室内的温度差可达到15℃以上,一旦室内的湿度条件适合,在此处即可形成结露现象。

而结露水的浸渍或冻融及易造成保温隔热墙面发霉、开裂。

另外,在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建筑中,室内温度随昼夜和季节的变化幅度通常不大(约10℃左右),这种温度变化引起建筑物内墙和楼板的线性变形和体积变化也不大。

但是,外墙和屋面受室外温度和太阳辐射热的作用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大。

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外墙收缩的幅度比内保温隔热体系的速度快,当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气温时,外墙膨胀的速度高于内保温隔热体系,这种反复形变使内保温隔热体系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墙体基础上,在这种形变应力反复作用下不仅是外墙易遭受温差应力的破坏也易造成内保温隔热体系的空鼓开裂。

二、内外混合保温从施工操作上看,混合保温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对外墙内保温不能保护到的内墙、板同外墙交接处的冷(热)桥部分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使建筑处于保温中。

然而,混合保温对建筑结构却存在着严重的损害。

外保温做法部位使建筑物的结构墙体主要受室内温度的影响,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因而墙体处于相对稳定的温度场内,产生的温差变形应力也相对较小;内保温做法部位使建筑物的结构墙体主要受室外环境温度的影响,室外温度波动较大,因而墙体处于相对不稳定的温度场内,产生的温差变形应力相对较大。

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优缺点

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优缺点

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优缺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1.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优缺点主要有哪些外墙外保温技术是指将保温层置于外墙外侧的墙体保温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有应用前景的保温节能技术,它的主要优点有:(1)适用范围较广外墙外保温技术适用于有采暖要求或制冷空调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既可用于新建工程,又可用于旧建筑物的节能改造工程。

(2)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寿命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由于保温层置于建筑物围护结构外侧,缓冲了因温度变化导致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避免了雨、雪、冻、融、干、湿循环造成的结构破坏,减少了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紫外线对围护结构的侵蚀,并可有效防止和减少墙体的温度变形,消除顶层横墙常见的斜裂缝或八字裂缝。

因此,外墙外保温技术既可减少围护结构的温度应力,又对主体结构起保护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主体结构的耐久性,减少长期维护费用。

(3)基本消除了“热桥”的影响据有关资料统计,建筑物内外墙交界部位、外墙圈梁、构造柱、框架梁、柱、门窗洞口以及顶层女儿墙与屋面板交界周边等部位所产生的“热桥”增加的热损失约占25%,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可有效防止“热桥”部位产生结露,又可消除“热桥”造成的附加热损失。

(4)使墙体潮湿情况得到改善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时,由于水蒸气渗透性高的主体结构材料处于保温层的内侧,只要保温材料选材适当,在墙体内部不会发生冷凝现象,无需再设置隔汽层。

同时,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后,结构层墙身温度会得到提高,从而可降低它的含湿量,进一步改善了墙体的保温性能。

(5)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有利于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室内热环境质量受室内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表面温度的影响。

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的墙体由于蓄热能力较大的结构层在墙体内侧,当室内受到不稳定热作用,室内空气温度上升或下降时,墙体结构层能够吸收或释放热量,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从而有利于改善室内热环境。

外墙保温的形式及其优缺点

外墙保温的形式及其优缺点

外墙保温的形式及其优缺点现在建筑外墙节能有多种形式,下面就现实当中经常采用的几种形式进行一下介绍,比较一下他们的优缺点。

外挂式外保温外挂的保温材料有岩(矿)棉、玻璃棉毡、聚苯乙烯泡沫板(简称聚苯板,EPS、XPS)、陶粒混凝土复合聚苯仿石装饰保温板、钢丝网架夹芯墙板等。

其中聚苯板因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廉价的成本,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外墙保温外挂技术中被广泛应用。

该外挂技术是采用粘接砂浆或者是专用的固定件将保温材料贴、挂在外墙上,然后抹抗裂砂浆,压入玻璃纤维网格布形成保护层,最后加做装饰面。

1.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浇注成型该技术是在混凝土框—剪体系中将聚苯板内置于建筑模板内,在即将浇注的墙体外侧,然后浇注混凝土,混凝土与聚苯板一次浇注成型为复合墙体。

该技术解决了外挂式外保温的主要问题,其优势是很明显的。

由于外墙主体与保温层一次成活,工效提高,工期大大缩短,且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

而且在冬季施工时,聚苯板起保温的作用,可减少外围围护保温措施。

但在浇注混凝土时要注意均匀、连续浇注,否则由于混凝土侧压力的影响会造成聚苯板在拆模后出现变形和错茬,影响后序施工。

2.薄抹灰系统用胶粘剂将外墙专用XPS(EPS)板粘结在外墙上,XPS(EPS)板表面做玻纤网增强薄抹面层和饰面涂层。

粘结XPS板及做抹面层前,先在XPS板表面涂界面剂。

施工要点1)基层应坚实、平整。

保温层施工前,应进行基层处理。

2)XPS(EPS)板陈化时间不宜少于14d,表面不得长期裸露,安装上墙后应及时做抹面层。

3) 薄抹面层施工时,玻纤网不得直接铺在保温层表面,不得干搭接,不得外露。

4) 外保温工程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气通度不应低于5℃夏季应避免阳光直晒。

在5级以上大风天气和雨天不得施工。

5) 外保温施工各分项工程和子分部工程完工后应做好成品保护。

EPS系统的缺点:1)、由于板材自身的性质问题,其强度不高,承重能力较低,外贴面砖时需要进行加强处理。

简述建筑外墙保温的优缺点

简述建筑外墙保温的优缺点

简述建筑外墙保温的优缺点
建筑外墙保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中的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建筑外表面的热量损失和节能。

以下是建筑外墙保温的优缺点:
优点:
1. 降低能源消耗:外墙保温可以减少热量通过外墙散失,从而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

2. 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外墙保温可以减少外墙的导热系数,从而减少热量传递,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3. 保护建筑物的文化遗产:外墙保温可以减少建筑物表面的磨损和破坏,保护建筑物的文化遗产。

4. 防止外墙渗水:外墙保温可以减少外墙渗水的风险,防止雨水和冷凝水进入建筑物内部。

缺点:
1. 增加建筑物的成本:外墙保温会增加建筑物的成本,需要额外的材料和设备来实现外墙保温。

2. 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外墙保温可能会对建筑物的外观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度。

3. 可能会破坏建筑物的防水层:外墙保温可能会破坏建筑物的防水层,导致防水失效。

4. 可能会增加建筑物的维修成本:外墙保温会增加建筑物的维修成本,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

5. 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外墙保温可能会增加建筑物的火灾风险,
影响建筑物的防火性能。

建筑外墙保温具有许多优点和缺点。

在选择外墙保温技术时,应该考虑建筑的目的、环境和成本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外墙保温形式及其优缺点墙体保温通常有三种形式,即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和夹心保温。

外墙内保温优点:1.将保温材料复合在承重墙内侧,技术不复杂,施工简便;2.绝热材料强度要求低,技术性要求比外保温低;3.造价相对较低。

外墙外保温优点:1.适用范围广;2.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3.基本消除了“热桥”的影响;4.使墙体潮湿状况得到改善5.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6.有利于提高墙体的防水和气密性;7.便于对旧建筑的节能改造;8.可相对减少保温材料用量;9.增加房屋使用面积。

夹心保温优点:将绝热材料设置在外墙中间,有利于较好的发挥墙体本身对外界的防护作用;对保温材料的强度要求不严格。

外墙内保温缺点:1.难以避免“热桥”的产生。

墙体内表面易产生结露、潮湿、甚至发霉现象;2.防水和气密性差;3.不利于建筑物维护结构的保护;4.内保温板材出现裂缝是一种普遍现象。

外墙外保温缺点:1.囚保温层在墙体外侧,所处环境恶劣,对保温体系各材料要求较严格;2.材料要求配套及彼此相容性好;3.对保温系统的耐候性和耐久性提出了较高要求;4.施工难度大,要有素质较好的施工队伍和技术支持。

夹心保温缺点:1.易产生热桥;2.内部易形成空气对流3.施工相对困难;4.墙体裂缝不易控制;5.抗震性差。

所谓外墙内保温施工,是在外墙结构的内部加做保温层。

其优点:一是施工速度快,二是技术较成熟。

但也有问题,首先是保温层做在墙体内部,减少了商品房的使用面积;其次是影响居民的二次装修,室内墙壁上挂不上装饰画之类的重物,且内墙悬挂和固定物件很容易破坏内保温结构;再次是容易产生内墙体发霉等现象;最后,内保温结构会导致内外墙出现两个温度场,形成温差,外墙面的热胀冷缩现象比内墙面变化大,这会给建筑物结构产生不稳定性,保温层易出现裂缝。

所谓外墙外保温,其结构做在主体结构的外侧,这等于给整个建筑物加了保护衣。

其优点:一是能够保护建筑物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二是增加商品房使用面积;三是避免外墙圈梁构造柱梁门窗形成散热通道,有效防止内保温结构很难克服的“热桥”现象。

外保温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保温节能技术,国家不仅对外墙外保温的技术施工工艺材料进行完善,同时在法律层面上制定相关规定予以辅佐。

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中明确规定,外墙内保温浆体材料不得用于大城市民用建筑保温工程,北京市、山东省等明确禁止使用外墙内保温结构。

开发商是否可以对外墙外保温进行设计变更,必须通过施工图审图中心的审核批准,即使开发商对墙体保温的设计变更通过了审图中心的审核,还须在施工完成后,墙体节能效果应符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等强制性节能标准。

外墙内保温,相对于外墙外保温,这是一种落后的技术。

在节能环保和房屋使用寿命上,外墙内保温都比外墙外保温差。

具体来说,采用外墙内保温的建筑,外墙直接暴露在环境中,在夏天阳光直接照射下,温度可以达到60度以上,在冬季,又可能低于-20度,一年温差达到80度以上。

而内墙和楼板一年的温度变化不大(由于空调和供暖),一般在10度左右。

外墙和楼板以及内墙之间由于温度相差较大,产生的热应力将对房屋结构造成直接的损害。

而外墙外保温,保温材料在外墙外面,等于给建筑穿上了一层棉大衣,外墙与内墙和楼板之间的温差很小。

一般来说,外墙内保温的建筑使用寿命比外墙外保温少10年以上。

其二,由于外墙内保温,保温材料在外墙内侧,不可避免一部分内墙以及楼板和外墙相接部分没有保温材料,这样导致隔热效果不佳,在夏季空调使用和冬季供暖都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内保温的劣势相当明显,一是许多种类的内保温做法,由于材料、构造、施工等原因,饰面层出现开裂;二是容易形成冷桥,防护板中间的胶质会隔墙显现,成为一道道方格影响美观;三是不利于室内装修,穿透墙体受影响,不便于用户二次装修和吊挂饰物;四是占用室内使用空间;五是由于圈梁、楼板、构造柱等会引起热桥,热损失较大不节能;六是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干扰较大...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内保温的优势比较近年来,在建筑保温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形成了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内保温两种技术形式。

节能技术发展初期,内保温技术为推动我国建筑节能技术迅速起步起到了应有的历史作用。

这是因为:我国节能技术在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外保温技术还不太成熟;我国节能标准对围护结构的保温要求较低,且内保有一定的优点,如造价低、安装方便等。

但是,从发展的角度考虑,随着我国节能标准的提高(由原来的30%提高到50%),内保温的做法已不适应新的形势,且给建筑物带来某些不利的影响。

因此,它只能是某些地区的过渡性做法,在寒冷地区特别是严寒地区逐步予以淘汰。

(一)内保温的基本情况外墙内保温是在墙体结构内侧覆盖一层保温材料,通过粘接剂固定在墙体结构内侧,之后在保温材料外侧作保护层及饰面。

目前内保温多采用粉刷石膏作为粘接和抹面材料,通过使用聚苯板或聚苯颗粒等保温材料达到保温效果。

外墙内保温主要存在如下缺点:1、保温隔热效果差,外墙平均传热系数高。

2、热桥保温处理困难,易出现结露现象。

3、占用室内使用面积。

4、不利于室内装修,包括重物钉挂困难等:在安装空调、电话及其他装饰物等设施时尤其不便。

5、不利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6、保温层易出现裂缝。

由于外墙受到的温差大,直接影响到墙体内表面应力变化,这种变化一般比外保温墙体大得多。

昼夜和四季的更替,易引起内表面保温的开裂,特别是保温板之间的裂缝尤为明显。

实践证明,外墙内保温容易在下列部位引起开裂或产生“热桥”,如采用保温板的板缝部位、顶层建筑女儿墙沿屋面板的底部部位、两种不同材料在外墙同一表面的接缝部位、内外墙之间丁字墙外侧的悬挑构件部位等。

(二)外墙外保温形式的发展随着建筑节能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外墙外保温技术逐渐成为建筑保温节能形式的主流。

从科学的合理性而言,外墙外保温形式是一种先进的、有应用前景的保温节能技术。

外墙外保温是在主体墙结构外侧在粘接材料的作用下,固定一层保温材料,并在保温材料的外侧用玻璃纤维网加强并涂刷粘结胶浆。

随着外墙外保温形式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目前主要流行有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形式、聚苯板现浇混凝土外墙保温、聚苯颗粒浆料外墙保温等几种外保温操作方法。

外墙外保温与外墙内保温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势:1、适用范围广,技术含量高。

外保温不仅适用寒冷地区的民用建筑及工业采暖建筑,也适用于温暖地区的制冷空调建筑,既可用于新建工程,更适合旧建筑物的节能改造工程。

外保温材料要求科技含量高,材料配套齐全,施工工艺先进合理。

推行建筑外保温技术将剌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节能材料的发展。

2、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

采用外墙外保温方案,由于建筑物围护结构外侧,缓冲了因温度变化导致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避免了雨、雪、冻、融、干、湿循环造成的结构破坏,减少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水对混凝土的碳化以及导致钢筋结构的锈蚀,减少了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紫外线对维护结构的侵蚀。

事实证明,只要墙体和屋面保温隔热材料选材适当,厚度合理,外保温可有效地消除顶层横墙常见的斜裂缝或八字裂缝。

因此,外保温既可以减少维护结构的温度应力,又对主体结构起保护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主体结构的耐久性,故比内保温更科学合理。

3、基本消除了“热桥”的现象,较好地发挥了材料的保温节能功能。

采用外保温在避免“热桥”方面比内保温更有利,如在内外墙交界部位、外墙圈梁、构造柱、框架梁、柱、门窗洞口以及顶层女儿墙与层面板交界周边所产生的“热桥”增加。

据有关资料统计,建筑物沿外墙“热桥”增加热损失约占25%,可见“热桥”所增加的热负荷是相当大的。

上述“热桥”对内保温和夹心而言,几乎难以避免,而外保温既可防止“热桥”部位产生结露,又可消除“热桥”造成的附加热损失。

计算表明,在厚度为370mm砖墙内保温条件下,周边“热桥”使平均传热系数增加10%左右;在厚度为240mm砖墙内保温条件下,周边“热桥”使平均传热系数比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约增加51%~59%,而在厚度为240mm砖墙外保温条件下,这种影响仅2%~5%,可见外保温做法更有效地减少了室内的热负荷。

4、减少内墙面裂缝,方便在室内装修及墙面上悬挂、固定物件。

目前,凡采用内保温技术的工程普遍面临着面层开裂的难题。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外墙直接暴露在大气中,温度变化不断引起变形应力,易导致强度较低的内保温层及其层面开裂。

此现象在高层建筑及东西朝向的条形建筑物上尤其明显。

在做外保温的内墙上避免了因外墙温度和湿度变形而导致的开裂,从而减少住户投诉,同时方便墙面施工和室内装修。

5、使墙体潮湿情况得到改善,有利于室温稳定。

采用外保温时,由于蒸汽渗透性高的主体结构产处于保温层内侧,用稳态传湿理论进行冷凝分析,只要保温材料选择适当,在墙体内部不会发生冷凝现象,故无需设置隔汽层。

墙体由传热体变成蓄热体,结构层的整个墙身温度提高了,不仅降低了它的含湿量,还不用再设空气层,同时墙体能吸收和释放能量,有利于气温的稳定,可得到室内舒适的热环境,墙体形不成露点差,彻底消灭结露现象。

由于采用外保温措施后,结构层的个墙身温度提高了,因而进一步改善了墙体的保温性能。

6、提高了防水功能和气密性。

外保温不仅节约采暖能源开支,而且降低了夏季空调的费用,大大提高了墙体防雨水浸湿的功能,加气混凝土、混凝土空心砌块等墙体,在砌筑灰缝和面砖粘贴不密实的情况下,其防水和气密性较差,而采用外保温,不但改善了外来水份造成墙体的潮湿,还改善了墙体的气密性。

7、便于旧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造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一般都不满足节能要求。

因此,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已提上议事日程。

与内保温相比,采用外保温方式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其最大优点之一无须临时搬迁,基本不影响用户的室内活动和正常生活。

8、可减少保温材料用量,增加房屋的使用面积。

在达到同样的保温效果的前提下,采用外保温墙体可以节约保温材料的用量。

据统计,与内保温相比,北京、沈阳、哈尔滨、兰州四地外保温建筑所使用的保温材料分别节省44%、48%、58%、45%。

由于保温材料贴在墙体的外侧,其保温、隔热效果优于内保温和夹心保温,可使主体结构墙体减薄,从而增加使用面积。

仍以北京、沈阳、哈尔滨、兰州四地为例,当主体结构为实心砖墙时,每户使用面积分别增加1.2m2 , 2.4m2 , 4.2m2 ,1.3m2 ,当主体墙为混凝土空心砌块时,每户使用面积分别可增加1.6m2 , 2.5m2 , 4.6m2 ,1.7m2 ,增加使用面积明显。

9.相对于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具有明显的经济综合优势。

首先外墙外保温减少了保温材料的使用厚度,北京地区至少可以节省40%保温材料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