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参考书目
语言学概论课本目录及部分课程课本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研究 第一节 语言和语言学 一、语言的内涵与外延 二、语言的若干属性 三、语言学 第二节 语言功能 一、社会文化方面的功能 二、心理方面功能 第三节 语言历史 一、语言起源 二、语言分化 三、语言的接触和融合 四、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第四节 西方语言学简史 一、传统语言学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 三、现代语言学 四、当代语言学 第二章 语言结构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语言学概论课外阅读书目

语言学概论课外阅读书目中文系语言学概论课外阅读书目:沈阳,语言学常识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岑运强,语言学基础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 版。
王德春,语言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叶宝奎,语言学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7修订版。
封宗信,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 1982年RH罗宾斯,简明语言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补充: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 年。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1982年。
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版。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第2版刘丹青,语言学前沿和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葛本仪,语言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2版。
李宇明主编,语言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
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年。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
聂鸿音,中国文字概略,语文出版社, 1998年。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
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
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理工学院出版社, 1982年。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
李福印,语义学概论(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徐烈炯,语义学,语文出版社, 1995年。
〔英国〕利奇,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年。
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 1983年。
邢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 年。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
语言学概论(全套课件286P)

(3)二层性(duality) Duality refers to the property of language with two levels of structure , one of sounds and the other of meanings. This feature of language makes it possible for its users to have a vast of number of combinations of linguistic units at different levels for meaningful messages.
4
三、语言的本质特征(th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美国语言学家C.Hockett 提出了 12种甄别性特征。 Design features refer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16
三、语言学的一些重要区别
(1)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指的是截取语言的某一时 代的横断面,加以描写和研究,它主要研 究语言的结构系统,是对语言的横向研究。 又叫描写语言学(descriptive linguistics),静态语言学(static linguistics )。如,古代汉语。 历时语言学又称动态语言学(dynamic linguistics),主要研究语言的发展演变 及其规律,是对语言的纵向研究。如,汉 语史。
5
(1)任意性(arbitrariness) The arbitrary property of language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there is no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form and meaning , or between the sign and what it stands for. The symbols used are arbitrary . However, not every symbol is arbitrary. There are onomatopoeic words in every language ,such as cuckoo,bang ,crash in English. These words are imitations of natural sounds.
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10209◆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48◆周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3◆学分:3分◆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二、课程性质:《语言学概论》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语言理论基础课。
它从理论上探讨人类语言的本质、结构和演变的规律。
主要讲授语言的普遍特征和规律,以介绍语言的共性为主,不同于以专门或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课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
三、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于: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总学时48学时,其中授课48学时,实验0学时。
四、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语言观,获得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且初步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语言理论、进行语言研究奠定基础。
2.教学要求:◆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并熟练掌握所学内容,能够用其分析、设计和解答类似问题,能举一反三。
◆理解: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了解:要求学生能一般地认知所学内容。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力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练习、讨论和论文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的语言学基础理论。
六、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课程考核方法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本课程学期总成绩为:作业成绩占学期成绩的20%,课堂练习占学期成绩的10%,期末考试成绩则占学期成绩的70%。
七、推荐教材及参考书:课程教材:《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1997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1)邢福义等《语言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胡明扬《语言与语言学》,语文出版社2004年版。
(3)胡明扬《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
(4)[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5版;(5)[美]弗罗姆金、罗德曼《语言导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版;(6)卫志《当代跨学科语言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版;(7)邵敬敏、方经民《中国理论语言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版(1)(8)罗常陪等《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究竟是属于什么性质的科学,这个问题一直有争 议。一般来说,一门学科的性质是由它的研究对象性质 所决定的。譬如文学,我们确定它是社会科学,因为它 反映的是社会生活,是人的生活。物理学,我们确定它 是自然科学,因为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的运动、变化、 发展,研究的是自然现象。语言学的情况比较复杂。我 们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应该 是社会科学。但就结构语言学来说,把语言作为一种结 构系统,那语言学到底归属于哪里呢?
语言学的研究目的就在于解释语言的功能及其内部结构体系, 揭示它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便更好指导人们的语言实践, 也为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如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这些 古老的科学,提供有用的素材。对信息论、控制论、科学论、 管理学这些现代科学作用更大,例如根据语言学理论建立电 子计算机的“自然语言理解”系统是人工智能模拟的重点。 计算机若能掌握自然语言,而不是不能上口的“人工语言”, 人就能用自然语言同机器交流信息,用语言控制机器的运算 操作,从而达到生产的高度自动化。
二、语音学简史
人类对语言的研究已有二、三千年的历史,就语言学这 门科学的发展主流来看,它大体可以分为三个转折点和 四个历史时期: 语文学—1—历史比较语言学—2—结构主义语言学—3— 转换生成语言学 1.1786年,英国东方学家法学家威廉.琼斯在皇家亚洲学 会宣读论文,认为希腊语、拉丁语、梵语同出一源,这 一年被认为是语言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诞生之 年。 2.1916年,瑞士语言学家《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标 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始。 3.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句法结构》出版。
注: 1、神经语言学:从生理和神经的角度研究语言,对言 语的大脑机制,内部言语过程进行分析,又称生理语言 学。 2、实验语音学:以语音试验作为手段研究语音,利用 电子计算机进行语音分析和合成模拟语音及人的发音器 官。把语流分解为无数离散音段,每段的千分之几秒长 度分析并计算音素和超音位的特征数据,把运动的语流 分析为相对静止的音段,然后把离散的特征数据通过语 音合成还原为语流。
语言学概论课程讲义目录及部分课程讲义

语言学概论课程讲义目录及部分课程讲义《语言学概论》课程目录第一章语言和语言研究第一节语言和语言学一、语言的内涵与外延二、语言的若干属性三、语言学第二节语言功能一、社会文化方面的功能二、心理方面功能第三节语言历史一、语言起源二、语言分化三、语言的接触和融合四、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第四节西方语言学简史一、传统语言学二、历史比较语言学三、现代语言学四、当代语言学第二章语言结构第一节语言的结构系统一、语言的层级与层面二、语言结构的共性和个性三、语言结构类型第二节语音一、语音和语音学二、音素和音位三、语音特征四、语音组合第三节语义一、语义和语义学二、语义单位三、义素分析四、语义场五、语义的组合第四节语汇一、语汇和语汇学二、语汇层级三、语汇聚类四、语汇构成第五节语法一、语法和语法学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三、词类四、短语五、句子六、语段第三章语言运用第一节言语交际一、语言运用与语用学二、言语交际的过程三、言语交际的原则四、言语交际的制约因素第二节言语行为一、言语行为的概念二、言语行为的类型三、间接言语行为第三节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一、话语表达二、话语理解第四节交际变体和语用对策一、交际变体二、语言交际障碍三、社会语用对策第四章语言学习第一节第一语言获得一、第一语言获得理论二、儿童语言的发展第二节第二语言获得一、第二语言获得理论二、中介语三、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四、第二语言教学法附录世界语言谱系分类表参考文献语言学概论课程名称:语言和语言研究(一)教学目标:掌握语言的内涵和外延;知识点:语言与言语、口语与书面语、共同语与方言、自然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重难点:语言与言语、自然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课程内容:第一章语言和语言研究第一节语言和语言学一、语言的内涵与外延(一)语言是什么语言学界至今对语言还没有一个清晰而统一的定义。
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派对语言有不同的看法。
一般来说,可以把语言定义为: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参考书目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参考书目一、综合性教材1. 《语言学概论》(第5版)作者:张田勤本书系统介绍了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等。
适合初次接触语言学的读者,也是考研复习的基础教材之一。
2. 《当代语言学》(第6版)作者:王汉生该书系统地介绍了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等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并且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是一本必备的综合性语言学教材。
二、语音学1. 《语音学》作者:韩震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音素理论、音系学、声调音系等内容,深入浅出,适合初学者阅读。
2. 《汉语语音学》作者:刘月华本书介绍了汉语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于语音学方面的考研准备非常有帮助。
三、形态学1. 《形态学导论》作者:孙守武该书讲述了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形态结构、形态变化等内容,适合考研学生系统学习形态学知识。
2. 《汉语形态学概论》作者:辛殷铨本书介绍了汉语形态学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全面,适合汉语专业的考研学生阅读。
四、句法学1. 《现代汉语句法学》作者:付慧本书以汉语句法学为出发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句法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考研学生复习句法学非常有帮助。
2. 《英语句法学教程》作者:李亚玲该书对英语句法学的基本概念、句子成分、句型、句法规则等内容做了详细介绍,适合英语专业考研学生阅读。
五、语义学1. 《语义学导论》作者:李学勤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语义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语义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践进行了全面剖析,适合考研学生掌握语义学的基本知识。
六、应用语言学1. 《语言学概论与应用》作者:黄炜该书系统地介绍了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语言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内容,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既能够掌握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又能够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2. 《应用语言学导论》作者:陈清明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应用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对于考研学生学习应用语言学知识非常有帮助。
717语言学概论参考书

717语言学概论参考书《语言学引论》(第5版),作者:唐尧治,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该书主要针对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下面将以内容概述、主要特点和对读者的启示三个方面对该书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内容概述《语言学引论》共分为12个章节,内容涵盖了语言学的各个重要方面。
第1-3章主要介绍了语言学的起源和发展、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以及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这对于读者初步了解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非常有帮助。
第4章到第7章涵盖了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这四个语言学的分支学科。
这几个章节详细介绍了每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理论,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些章节进一步了解语言的声音、结构、意义和使用等方面的研究。
第8章到第10章主要介绍了语言的变异和语言接触这两个重要研究领域。
这些章节涵盖了不同地区、社会群体和语言之间的语言差异、语言变体以及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方面的内容,读者可以从中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变异的原因。
第11章和第12章探讨了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语言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这对于读者了解语言学的学科交叉性和应用领域非常有意义。
二、主要特点1.系统性:该书将语言学的主要内容分成了12个章节,并以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语言学的各个方面。
2.易读性:书中的内容通俗易懂,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例子和图表来解释抽象的语言学概念,使概念更容易理解。
3.综合性:该书不仅介绍了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涵盖了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具体学科内容,同时也介绍了语言变异和语言接触等热门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综合性。
4.权威性:作者唐尧治是中国知名语言学家,他在该领域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所以该书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三、对读者的启示1.对语言学专业学生:该书对于语言学专业学生来说是一本必备的教材,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语言学知识体系,掌握语言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读书目录1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2 胡明扬主编《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2000年第1版)
3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8)
4 罗宾斯《简明语言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 卫志强《当代跨学科语言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6 方经民《现代语言学方法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7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8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9吕叔湘著,马庆株编《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
10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1 周有光《比较文字学初探》,语文出版社(1998)
12 陈原《社会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0)
13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
14 吕冀平《当前我国语言文学的规范化问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5 伍铁平《语言和思维关系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16 刘涌泉、乔毅《应用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17 徐通锵、胡吉成《<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8 李葆嘉《语义语法学导论》,中华书局(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