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路面基层配合比验证_报告
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报告范参考模板

试验检测报告二零一零年八月五日特别声明1.报告无检验单位“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验单位公章”无效。
3.报告涂改无效。
4.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验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5.委托检验仅对来样负责。
地址:邮编:试验检测报告技术负责人:报告编写人:主要参加人:二零一零年八月五日沥青混合料(AC-16C)配合比设计报告工程名称:送检日期:2010.07.1送检单位:送样人:见证人:检测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试样规格及生产厂家:SBSI-C改性沥青(中石油克拉玛依所产的“昆仑牌”翼龙系列)15-20mm碎石( )、10-15mm碎石( )5-10mm碎石( )、石屑(0-5mm)( )、矿粉( 铺)PA-1型抗剥落剂( )沥青混合料(AC-16C)配合比设计报告受委托,检测中心对来样进行AC-16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整个设计分为六部分内容,即:1.进行原材料各项物理力学指标的试验(附件1),并判断材料的性能;2.按集料的筛分结果,并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对AC-16C 型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的要求,对其进行矿料组成设计(附件2);3.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确定出最佳沥青用量(附件3);4.依据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进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和车辙检测(附4);5.采用设计级配,按Superpave设计方法确定最佳沥青用量(附件5);6.根据Superpave方法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及路用性能检验(附件6)。
结论:1)最终确定的矿料级配组成15~20mm碎石15.0%,10~15mm碎石23.5%,5~10mm碎石15.0%,石屑41.0%,矿粉5.5%,PA-1型抗剥落剂0.4%(沥青质量百分比)。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报告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报告
1.确定基层的设计要求:根据路面的使用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基层
的强度等级和稳定性要求。
2.确定碎石的级配范围:根据基层的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碎石级配
范围,以满足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3.确定水泥用量:根据基层的设计要求和碎石级配范围,通过试验确
定水泥的用量,以达到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4.确定水胶比:根据水泥用量和碎石级配范围,通过试验确定水胶比,以保证水泥的充分反应和碎石的骨料填充效果。
5.进行配合比试验:根据确定的水泥用量和水胶比,进行配合比试验,通过试验结果确定最终的配合比。
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试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重复进行试验,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和准确性。
2.注意试验条件的控制:控制试验环境和试验条件,确保试验结果符
合实际施工条件。
3.注意水泥的质量控制:水泥的质量对基层的稳定性和强度有重要影响,必须保证水泥的质量符合要求。
4.注意基层材料的加工和贮存:基层材料的加工和贮存条件对配合比
试验结果有影响,必须保证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试验,可以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最佳配合比,提高基层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同时,配合比设计也为施工提供了指导,保证基层工程的质量和性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是路面工程中重要的环节,对保证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_secret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_secret目录一、试验路段的目的 (2)二、施工准备 (3)三、施工工艺流程 (4)(1)施工流程图 (4)(2)安生全生产措施和防范措施 (5)1、安全措施 (5)2、环保措施: (6)3、文明施工 (6)(3)施工工艺 (6)四、试验路质量检查结果 (10)五、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0)六、养护及维护 (11)七、结束语 (11)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桂兴高速公路第二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路面底基层是在基层下面铺筑的承重层,本高速公路采用级配碎石底基层结构厚度20cm。
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因而在路面施工中,必须层层把关,严格要求。
在底基层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防止在底基层施工中出现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配合比不准确、拌和不均匀、碾压不密实、接缝不平整等质量弊病,避免出现粘土夹层、起皮、松散、裂缝、弹簧、翻浆等质量缺陷,以确保路面底基层的工程质量。
根据交通部标准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为优质高效地完成底基层施工任务,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在建设办工程部、驻地办的监督和指导下,我合同段于2011年5月30日,在K38+100~K384+300右幅路段进行了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段铺筑。
现将试验路段铺筑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试验路段的目的(1)通过铺筑试验路段,确定合理的集料级配。
(2)确定混合料的均匀性。
(3)确定混合料含水量控制方法。
(4)确定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械。
(5)确定压实机械的组合及压实顺序、速度、遍数等。
(6)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7)确定每天作业段的合理长度。
(8)制定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
(9)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
二、施工准备(1)碎石采用三街甲供材料,其石场用联合破碎机扎制的碎石,压碎值%,液限ωL=17%,塑性指数IP=。
水:为青狮潭水库水,该水多为沿线百姓生产生活用水,无污染。
路面基层配合比报告

工程建设项目基层配合比设计目录一、项目简介 (2)二、原材料性质 (3)(一)集料的筛分 (3)(二)集料的密度 (3)(三)集料的压碎值 (4)(四)针片状含量试验 (4)(五)水泥基本性质 (4)三、基层配合比设计 (5)(一)确定基层配合比 (5)(二)确定基层在设计水泥剂量下的最佳含水量及标准干密度 (6)(三)验证设计水泥剂量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7)四、基层混合料配合比结论 (9)一、项目简介本试验对提供的各档集料进行性质测试,并进行基层的配合比设计,以达到施工质量要求。
具体试验安排如下:1试验内容:(1)各档集料的筛分试验;(2)测定各档集料的密度;(3)测试集料的压碎值;(4)测试水泥的基本性质;(5)确定基层合理的配合比;(6)通过振动压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7)通过抗压强度试验验证设计文件要求的水泥含量。
2试验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3试验设备:抗压强度试验采用普通万能压力机,基层采用振动压实方法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成型试件。
其余试验均为按国家规范要求的标准设备。
二、原材料性质(一)集料的筛分一共提供了五档集料,包括粒径为2~3cm,1~2cm,0.5~1cm的集料以及石屑和中砂。
分别对各档集料进行了筛分,结果如表2-1。
(二)集料的密度测试集料的密度时,2~3cm,1~2cm,0.5~1cm三档料采用粗集料密度试验法(网篮法),石屑与中砂采用细料密度试验法(容量瓶法)。
具体测出各项指标如表2-2。
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表2-2(三)集料的压碎值按集料试验规程,进行了集料压碎值试验,结果见表2-3。
集料压碎值表2-3(四)针片状含量试验针片状含量表2-4(五)水泥基本性质水泥基本性质表2-5三、基层配合比设计(一)确定基层配合比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对半刚性基层适用条件的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基层或上基层宜选用骨架密实型混合料。
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修改版]
![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71cdce580216fc710afde0.png)
第一篇: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改建工程第六合同段上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改建工程第六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三年七月十七日上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第六合同段上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1试验段工程概况我项目部于2013年7月11日进行了改建工程第六合同段水稳下基层试验段的施工,试验段选择在K261+560~K261+760,长度200米,在认真深入学习了《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同时,我部又组织了所有参于施工人员进行了工前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并进一步熟悉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
2工程施工参加人员1、为了确保试铺段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且各环节质量都在受控状态,项目部成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岗位划分与职责,定人定岗、责任明确。
在试铺段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更是不断强化管理、明确责任,将岗位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与深化。
整个施工过程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亲自组织实施,项目总工负责技术数据的统计、分析,后场由拌和场厂长负责,前场由施工队长负责,试验室主任负责前、后场试验检测,测量组负责施工前放样、施工中标高控制、松铺系数测定以及成型路段的测量检测,办公室主任负责现场宣传、文明施工监督以及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所有人员均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各司其职,坚守岗位。
- 1 -上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2、本次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施工,我部配备各类管理人员15名、设备操作人员18名、其他辅助人17名。
上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3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了确保水稳上基层试验段工程试铺段施工取得圆满的成功,项目部组织所有用于试验段施工的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均于2013年7月1日前进场,进场前设备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维护、保养,设备性能良好。
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国别产地额定功率(KW)250500T/h生产能力台数序号水1 稳拌和站水2 稳摊铺机振3 动压路机自卸汽车洒水车装载机WDB-500潍坊ABG-423德国157500T/hBW219DH4 K29 EQ1092 ZL50德国219425.2T济南济南临沂206 19.5T4 5 99 8000L 6154.53m3上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试铺施工前一天,项目部对全套机械设备进行了试启动,并进行了短时间的模拟运作,进一步确认了机械设备的完好。
C15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docx

贫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一、设计题目基层贫混凝土配合比二、设计资料1.抗压强度: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 F30-2014)的要求, 28 天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15.0Mpa。
2.组成资料:水泥为双鸭山安邦河 P.O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为玉林碎石场 4.75—31.5mm 连续级配碎石( 4.75—9.5mm 碎石掺入量 40%,9.5—31.5mm 碎石掺入量 60%),砂为渡口砂场。
2、配合比设计的主要参数(1)、强度:贫混凝土基层的设计强度标准值(MPa)交通等级特重重中等7d 施工质检抗压强度10.07.0 5.028d 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15.010.07.028d 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 3.0 2.0 1.5(2)、工作性:最佳工作性及允许范围指标坍落度S L(mm)界限卵石混凝土碎石混凝土最佳工作性20-4025-50允许波动范围5-5510-65(3)、耐久性:满足耐久性要求的贫混凝土最大水灰比交通等级特重重中等最大水灰比0.650.680.70有抗冻要求的最大水灰比0.600.630.653、各组成材料的质量的要求(1)水泥:3 天龄期28 天龄期凝结时间产地标号项目抗压抗折抗压抗折初凝终凝安定性Mpa Mpa Mpa Mpa min minP·O42.5规定值17.0 3.542.5 6.545600合格双鸭山实测18.4 3.947.5 6.9185294合格(2)砂:细度模数应在 2.3~3.0 之间且含泥量在不大于 3%,颗粒级配应符合要求。
产地细度模数含泥量级配区备注渡口 2.42 1.2Ⅱ中砂(3)碎石:粒径不大于 31.5mm,压碎值应不大于 15%,针片状含量应小于 15%,含泥量不大于 1%,级配符合要求。
产地规格压碎值针片状含含泥量级配量玉林 4.75~31.5cm 4.614.10.2合格(4)水为饮用水4、确定贫混凝土计算步骤(1)、采用 28d 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15.0MPa,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o)f cu,o= f cu,k+t l×s l =15.0+1.645 ×1.5=17.5Mpaf cu,o—贫混凝土 28d 抗压强度( Mpa);f cu,k—28d 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 (Mpa);t l-抗压强度保证系数,高速公路应取 1.645 ;s l-抗压强度标准差,无资料时或试件组数小于 6 组时,可取 1.5 (Mpa)。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 T F20-20153配合比设计说明(3.0%水稳底基层)

配合比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施工桩号为K126+820~K127+950。
主线底基层结构设计总厚度32cm,分两层施工。
匝道30cm,分两层施工。
二、试验依据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2、《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范》(JTG E30-2005)6、《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7、《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第三分册路面工程及交通安全设施(第二版)》8、本路段《路面工程施工图设计》9、《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1110、《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 1345-20051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199912、《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2419-2005三、原材料指标1、水泥:永安万年牌P·P 32.5,3d抗压强度16.8MPa、3d抗折强度3.9MPa;初凝244min、终凝369min;细度0.4%;安定性合格。
2、集料:粗集料及石屑产地为吉口碎石场;各项指标如下表1:3、水:饮用水,符合拌和要求。
四、设计步骤1、根据当地材料特点和技术要求,优化设计混合料级配,构造4条级配曲线(1、2、3、4)号级配线如表1,并分别对4条级配线进行混合料重型击实试验和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如表2)结合并根据以往工程经验选取1号级配线为目标级配曲线;2、选定目标级配曲线后,对各档材料进行筛分,确定其筛分平均值及相应的变异系数如表3,并按2倍标准差计算出各档材料筛分级配的波动范围如表4-7;表6 (4.75-9.5)mm矿料的上、下波动限表7 (0-4.75)mm矿料的上、下波动限3、根据表1的数据,合成各档料的比例,如表8,相应的合成级配如表9.4配的波动范围(如表10),试验成果如表11.5料重型击实试验和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级配碎石配合比.

报告编号:总页数: 5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报告施工单位:XXX公司XXX试验室报告日期:2 0 2 0 年10 月20 日施工单位:XXX公司试验单位:XXX试验室签名栏试验人员:报告审核:报告批准:说明:1、报告未加盖公章或检测专用章无效。
2、未经本单位书面同意,部分复制报告无效。
3、委托检测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4、若对检测结果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十五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视为对报告无异议。
5、检测报告未加盖骑缝章无效。
6、本报告中所有原材料检测仅供配合比设计使用,施工中所用各种原材料应按规定批量送检。
一、任务概述XXX工程级配碎石进行配合比设计。
二、设计依据2.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2.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三、原材料性质分析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所用集料为沁阳的石灰岩;本次配合比设计所用原材料均由委托方送样。
3.1矿料级配碎石中的矿料包括粗集料和细集料。
3.1.1粗集料粗集料10~20mm,5~10mm石灰岩,粗集料技术性质见表3-1。
试验结果表明粗集料所检项目符合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关于路面基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3-1 粗集料技术性质3.1.2细集料细集料为石屑,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3-2。
试验结果表明细集料所检项目符合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关于路面基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3-2 细集料技术性质各种粗集料、细集料的筛分结果见表3-3表3-3 各种集料的筛分结果四、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4.1 混合料级配混合料级配范围见下表。
表4-1 混合料级配范围4.2 矿料配合比计算依据JTJ034-2000关于级配范围要求,确定级配组成见表4-2表4-2 混合料级配计算4.3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的确定表4-3 级配碎石击实试验结果4.4 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见表4-4表4-4 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室名
称: 施工单位
贵州省都匀至安顺高速公路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验证试验检测报告
报告
编号: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号
工程名称
样品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名称
试验依据
JTG E51-2009、JTG E42-2005
判定依据 JTG/T F20-2015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
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试验日期
生产厂家/产地
报告编号
比例用量 (%)
原 材 料
筛孔尺寸(mm)
矿 通过质量百分
料
率
级 配
目标 级配
上限
范围 下限
配合比验证成果
结合料 最大干密 剂量(%) 度(g/cm3)
最佳含水 量 (%)
要求压实 度(%)
强度设计 值(MPa)
强度平均 值(MP
配合比确定
矿料掺配比例
粒径范围(mm)
掺配比例(%)
结合料 剂量(%) 检测结论:
最大干密 度(g/cm3)
最佳含水 量 (%)
要求压实度 (%)
备注: 试验:
审
签
核:
发:
日期:
是否满足 (专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