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731-2005起动机技术标准
汽车用起动机技术规范

汽车用起动机技术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起动机的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型式与基本参数2.1起动机制成带有单向滚柱离合器和电磁开关的直流电动机,并由规定容量的蓄电池供电。
2.2起动机为卧式安装,用前端盖的凸缘和安装孔固定在发动机飞轮壳体上。
2.3起动机的基本参数按表1规定。
表12.4起动机齿轮规范应按产品外形图的规定。
2.5起动机试验在下列环境条件下:a)温度:23℃±5℃;b)相对湿度:45%~75%;c)气压:86KPa~106KPa.2.6起动机正常工作环境:a)最低工作环境温度-40℃;b)最高工作环境温度105℃。
c)相对湿度不大于90%(23℃时)。
3.要求起动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外形及安装尺寸起动机的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
3.2外观及紧固件拧紧力矩3.2.1外表面应清洁、无油污和明显碰伤;3.2.2螺纹紧固件拧紧力矩应符合表2的规定。
3.3镀层镀层无锈蚀斑点、起皮或剥落,应符合QC/T625的规定。
3.4油漆层3.4.1油漆层的外观:产品外部油漆层应均匀,无气泡、无空白、无堆积和流溢现象。
3.4.2油漆层的附着力:产品油漆层应与被覆盖物的表面牢固结合,经删格法试验后漆层应不脱落。
3.4.3油漆层的耐温性:产品油漆层经受GC/T 413-2002规定的高温试验后,应无皱纹或起层现象。
3.4.4油漆层的耐腐蚀性:产品油漆层在经受48h盐雾试验后,不允许产生锈蚀。
3.5.5产品配合部位、对导电导磁有影响的零部件结合部位、经磨制及摩擦及摩擦的零件表面及触点铆钉处允许无覆盖层。
3.5性能参数起动机性能参数按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应包括以下内容:3.5.1 空载性能参数(电压、电流、转速)。
3.5.2 负载性能参数(电压、电流、转速、转矩)。
3.5.3 额定功率及功率特性曲线。
汽车起动机测试标准和测试项目

汽车起动机测试标准和测试项目(出口认证测试6个测试项目、国内25个测试项目)
1 空载性能
道路车辆 起动机电气特性试验
方法 GB/T26674-2011
汽车用起动机技术条件
QC/T731-2005
2 负载性能
3 制动性能
4 额定功率及功率特性曲线
5 电磁开关性能
6 单向离合器性能
7 噪声
8 高温性能
9 单向离合器超越 10 盐雾 11 105℃时电磁开关闭合电压 12 电磁开关电磁能力 13 主触电压降
14 温度冲击
15 低温去磁
16 额定工作时间
17 空载耐久
18 振动性能
19 超速
20 防护等级
21 温湿度循环变化
22 制动耐久
23 额定功率
24 绝缘耐压
25 台架耐久
汽车起动机出口沙特检测项目
序号检测项目检测标准
1 起动性能耐振动性
ISO8856 耐久性
耐高温性
耐空载性
耐制动性
耐负载性。
QCT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413-2002(2002-12-31发布,2003-03-01实施)前言QC/T 413-1999《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在标准号转化前是专业标准ZB T35001-1987。
因此本次标准修订实际上是在15年后对该标准的重大修改。
以日本、德国及法国等国的相关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对标准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代替QC/T 413-1999《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本标准与QC/T 413-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取消适用于湿热型产品的规定,相应取消1999年版的3.25及3.26;——取消长霉试验(1999年版的4.16);——取消电机换向器上的火花等级(1999年版的3.17,4.10);——取消互换性检验(1999年版的3.22,4.14);——对产品的温度范围做了调整和修改,规定了上、下限工作温度和贮存温度的范围(1999年版的3.3;本版的3.1.3);——修改了标称电压的规定,取消了6V电系,增加了工作电压范围的规定(1999年版的3.9;本版的3.1.4);——在对产品的基本性能参数的规定中,增加了对低压电线束和机械紧固件的技术要求(1999年版的3.10;本版的3.2);——对短时定额工作时限的推荐档次做了修改,取消0.2 min,增加5 s,15 s (1999年版的3.8.2;本版的3.1.7.3);——对产品有关部位的温升限值做了部分修改(1999年版的3.18,4.11;本版的3.3,4.3);——增加了噪声试验方法的规定(见4.4)——对超速性能的规定做了补充修改(1999年版的3.16;本版的3.5,4.5);——对产品的防护性能规定做了部分修改(1999年版的3.7,4.8;本版的3.6,4.6);——增加了产品耐异常电源电压性能(见3.7,4.7);——对产品绝缘耐压性能规定中的编排和措辞进行部分变动(1999年版的3.15,4.9;本版的3.8,4.8);——对产品的防干扰性能规定做了较大修改,改为产品的电磁兼容性(1999年版的3.13;本版的3.9,4.9):——对低温试验的温度和时间规定做了修改(1999年版的4.2;本版的3.10.1,4.10.1);——对高温试验的温度和时间规定做了修改(1999年版的4.4;本版的3.10.2,4.10.2);——对温度变化试验做了部分修改,选用方法Na进行试验(1999年版的4.3;本版的3.10.3,4.10.3);——取消交变湿热试验(1999年版的3.4,4.5);——增加了产品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见3.11)及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见4.11);——对振动试验做了较大修改,取消定频振动,增加了扫频振动的严酷度(1999年版的3.6,4.7;本版的3.12,4.12);——增加了盐雾试验的严酷度(1999年版的3.5,4.6;本版的3.13.4.13);——增加了产品耐工业溶剂性能(见3.14.4.14);——对产品表面防护性能的内容和编排做了部分修改(1999年版的3.19,3.20,3.21,4.12;4.13;本版的3.15,4.15);——产品的贮存期由1年改为2年(1999年版的3.23;本版的6.3);——对产品通用试验条件的内容和编排做了修改(1999年版的4.1;本版的4.1);——增加了性能参数检测的规定(本版的4.2);——提高了产品合格质量水平的规定(1999年版的5.4b;本版的5.4;——做型式试验的样品数量由3组9台改为4组12台,并对试验分组和项目顺序进行了修改(1999年版的5.6;本版的5.5.2);——对产品的标志(产品标志和包装标志)应包括的内容按GB/T 1.1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补充和修改(1999年版的6.1、6.5;本版的6.1);——明确规定产品的贮存和保管应符合QC/T 238《汽车零部件的贮存和保管》的有关规定(1999年版的6.7;本版的6.3);对标准中有关内容的说明:连续定额是制造厂对产品所规定的可以作长期运行的负载和条件,短时定额是制造厂对产品所规定的可以作短时运行的负载、时间和条件。
起动机试验汇总

序号测试项目测试说明试验标准号目标要求ItemNo.Procedure Titlespecification ProcedureNo.Requirement1性能试验按图纸参数进行QC/T731-2005符合图纸参数要求3高温性能在上限贮存温度130℃下,进行8h的高温试验,试验结束后室温下存放2h QC/T731-2005性能无异常4单向离合器超越使单向离合器小齿轮转速达到15000r/min并运转2 s,此时单向离合器导向筒(花键部分)的转速不得大于120%空载转速。
共做3 次,相邻两次时间间隔为30 sQC/T731-2005性能无异常5盐雾开口部密封,用5%盐水 1bar 35℃放置96小时QC/T731-2005机械连接处无松动;空载试验无异常噪声;允许功率损失最大为10%。
105 ℃下放置两小时,测性能电磁开关断电能力8主触点接触电阻电磁开关主触点通过200A 电流,其电压降应不大于0.2V QC/T731-2005电磁开关主触点接触电阻不大于1mΩ9温度冲击下限-40℃,上限130℃,每个温度下存放2h,存储转换时间≤10s,5个循环共计20h ,试验结束后室温下存放2h QC/T731-2005符合性能要求11额定工作时间按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额定功率点时电压与转矩连续运转30s,室温存放2小时QC/T731-2005符合性能要求12空载耐久通电1秒,休息19秒,6000次,起动机表面温度≤50℃,允许强制冷风QC/T731-2005零件应无开裂、破损,起动机功率特性允许比初始值下降10%QC/T731-2005QC/T731-2005QC/T731-2005温度、湿度6105℃时电磁开关闭合电压QC/T731-2005闭合电压≤10.8V2噪声测点距单向器轴中心线130mm,在驱动端盖窗口方向径向指向单向器,加标称电压使其空载运行3 s~5 sQC/T731-2005≤95dB13振动性能对X、Y、Z三个方向以1oct/min的扫频速率分别振动8小时,频率10 ~50HZ,振幅2.5mm;频率50 ~200HZ,振幅0.16mm;频率200 ~500HZ,加速度25g试验后,零部件应无开裂、损坏,紧固件应无松脱现象,性能应符合空载、负载规定7起动机处于制动状态时,保持住单向离合器处于极限啮合位置,断开电源后,电磁开关主触点应能立即断开QC/T731-2005电磁开关应具有断电能力10低温去磁在-40℃中放置2小时后,用规定电瓶连接处于低温下的启动机.启动机小齿轮被锁住,通电3S,然后恢复至室温,进行性能试验QC/T731-2005符合性能要求14超速用提高端电压的方法使转速升高,承受比产品规定高20%的空载转速、历时20s满足空载、负载要求15防护等级驱动端密封,摆管水试验,弯管半径Rmax≤500mm,相邻喷嘴中心距50mm,总流量调整至每孔平均0.067L/min~0.074L/min乘以孔数满足性能要求16-10℃~65℃进行10个循环的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
铁路内燃机车启动发电机引用标准

铁路内燃机车启动发电机引用标准铁路内燃机车启动发电机引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相关参考内容:1. 国家标准- GB/T 1881-2009《内燃机车起动用发电机》- GB/T 2408-2008《内燃机车用发电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 9474-2008《内燃机车用发电机(交流电测量用二次供电)技术条件》2. 行业标准- TB/T 202-2013《内燃机车用发电机》- TB 3444-2018《内燃机车用发电机(同期试验)》- TB 10205-2005《内燃机车用十字交流发电机》3. 铁路行业相关文件- "内燃机车起动用发电机技术条件"(车标技〔2010〕143号) - "内燃机车用发电机性能试验方法"(车标技〔2004〕111号) - "内燃机车起动用发电机技术条件"(车标技〔2004〕112号)4. 机车制造厂商提供的规范和技术文件- 某某机车型号的技术说明书中有关起动用发电机的规范和参数标准5. 可靠的科技文献- Zhang J., Wang L., Li H., et al. (2016). An alternative 3-phases exultant rolling bearing based on cracked rotor and analysis bearing section parameters in EMU and diesel locomotive. Journalof Bionic Engineering, 13(4), 578-586.- Ma L., Chen X., Li L., et al. (2020).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GBT Inverter Driven Three-Phase Resonant New Traction Motor Applied to Intercity Electric Multiple Unit Vehicles. Shock and Vibration, 2020, 1-20.- Zhang J., Ma S., Li L., et al. (2014). An Adaptive Wavelet Transform Based on EEMD Denoising Technique Applied to Fault Diagnosis of Transformer. Shock and Vibration, 2014, 1-10.请注意,以上引用标准和参考内容仅供参考,实际应根据具体需求进一步查找和确认。
《汽车、摩托车起动电机用换向器》编制说明-QCT×××

QC/T ×××—××××汽车、摩托车起动电机用换向器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2008年6月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2008年行业标准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1242号文)《汽车起动电机用换向器》汽车行业标准制定计划。
二、主要起草单位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和长沙汽车电器研究所。
2008年7月成立了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小组。
并制定了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小组的工作安排。
三、标准现状无行业标准:汽车、摩托车起动电机用换向器是汽车、摩托车起动电机中的关键部位件之一,其技术指标和质量状况等对电机的使用性能和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汽车、摩托车电机用换向器尚无行业标准。
《小功率电动机用换向器》标准不适用:JB/T 6742—2007《小功率电动机用换向器》,不适用于汽车、摩托车电机用换向器,更不适用于汽车、摩托车起动电机用换向器。
JB/T 6742标准中规定了小功率电动机用换向器分类,仅按换向器基本结构型式分为普通、高速、卷板式等三种。
分类不太合理,适用范围较模糊、笼统。
根据国家标准GB/T 5171—2002《小功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规定,小功率电机包括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
采用换向器的电机应是后两类,(直流电动机除无刷直流电动机外)。
因此正确的分类应按电机的类别、电源系统(直流、交流等),分为直流换向器电动机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用换向器两大类比较科学、合理。
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两个:1)绝缘耐压性能在直流电动机中,汽车、摩托车电机是采用额定电压在36V以下的低压独立电源(12V、24V蓄电池),其重要性和品种之多、用量之大、用途之广,是其他电机无法比拟的,其绝缘耐压性能与其他交流电动机截然不同。
应有其独立的行业标准。
JB/T 6742标准中的前言述“介电强度中取消了小于36V电压这个等级,并按普通、高速、卷板式三个类型”来进行耐压试验,显然是不合理。
起动机标准

QC/T 731-2005 (2005-02-14 发布,2005-07-01 实施)前言本标准是对QC/T 29064-1992 进行的修订。
此次修订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的相关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与QC/T29064—1992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汽油发动机用起动机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由-40℃~95℃修订为-40℃~105℃,柴油发动机用起动机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由-40℃~95℃修订为-30℃~105℃(1992 版为4.2.1;本版为4.5.1)。
——为了保护环境,规定起动机所有材料不含石棉和金属镉(本版为4.2)。
——增加了螺纹紧固件拧紧检验力矩要求,并作为出厂检验项目(本版为4.9)。
——取消了定频振动,扫频振动增加了严酷度,扫频范围由25Hz~200Hz 修订为10Hz~500Hz,加速度由110m/s2 修订为250m/s2(1992 版为4.9;本版为4.11)。
——取消了低温试验,其低温性能在温度冲击试验中或低温去磁试验中检验(1992 版为4.10)。
——取消了交变湿热试验,增加了温度、湿度循环变化试验(1992 版为4.13;本版为4.14)。
——盐雾试验增加了严酷度,由16h 修订为96h(1992 版为4.14;本版为4.15)。
——增加了低温去磁试验(本版为4.18)。
——增加了起动机噪声试验(本版为4.19)。
——增加了空载耐久性试验,以强化对起动机机械性能的检验(本版为4.20)。
——增加了制动耐久性试验,以严格考核起动机耐热及冲击能力(本版为4.22)。
——台架耐久性试验增加了严酷度,汽油发动机用起动机寿命由30000次修订为35000次,柴油发动机用起动机寿命由15000 次修订为20000次(本版为4.21)。
——调整了电磁开关性能要求(1992 版为4.18;本版为4.23)。
——增加了用户验收规则(本版为6.3)。
——增加了型式试验样品数量,分组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9 台样品分3 组改为12 台样品分4 组(1992 版为6.2;本版为6.2);——取消了1992 版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A 螺纹紧固件拧紧力矩参考值已被本标准吸收,附录B 开箱合格率的计算以及附录C 当年返修率的计算均已过时。
QCT731-2005汽车用起动机技术条件

QC/T 731 - 2005 (2005-02-14 发布,2005-07-01 实施)本标准是对 QC/T 29064 - 1992进行的修订。
此次修订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的相关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与 QC/T29064 —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汽油发动机用起动机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由-400'C〜95C修订为-400C 起动机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由-4.00C〜95C修订为-300C〜――为了保护环境,规定起动机所有材料不含石棉和金属镉――增加了螺纹紧固件拧紧检验力矩要求,并作为岀厂检验项目――取消了定频振动,扫频振动增加了严酷度,扫频范围由度由110m/s2修订为250m/s2(1992版为4. 9;本版为4. 11)。
――取消了低温试验,其低温性能在温度冲击试验中或低温去磁试验中检验――取消了交变湿热试验,增加了温度、湿度循环变化试验105C,柴油发动机用105C (1992 版为 4 .2 . 1;本版为 4. 5. 1)。
(本版为4. 2)。
(本版为4. 9)。
25Hz〜200Hz修订为10Hz〜500Hz,加速(1992 版为4. 14;本版为(1992 版为 4. 10)。
13;本版为4. 14)。
――盐雾试验增加了严酷度,由16h修订为96h(1992版为4 .――增加了低温去磁试验(本版为4. 18)。
增加了起动机噪声试验(本版为4. 19)。
——增加了空载耐久性试验,以强化对起动机机械性能的检验――增加了制动耐久性试验,以严格考核起动机耐热及冲击能力――台架耐久性试验增加了严酷度,汽油发动机用起动机寿命由机用起动机寿命由15 000次修订为20000次(本版为4. 21)。
——调整了电磁开关性能要求(1992版为4. 18;本版为4.――增加了用户验收规则(本版为6. 3)。
――增加了型式试验样品数量,分组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9台样品分3组改为12台样品分4组(1992 版为6. 2;本版为6. 2);――取消了 1992版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A螺纹紧固件拧紧力矩参考值已被附录B开箱合格率的计算以及附录C当年返修率的计算均已过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T 731-2005 (2005-02-14 发布,2005-07-01 实施)前言本标准是对QC/T 29064-1992 进行的修订。
此次修订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的相关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与QC/T29064—1992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汽油发动机用起动机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由-400℃~95℃修订为-400℃~105℃,柴油发动机用起动机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由-4.00℃~95℃修订为-300℃~105℃(1992 版为4.2.1;本版为4.5.1)。
——为了保护环境,规定起动机所有材料不含石棉和金属镉(本版为4.2)。
——增加了螺纹紧固件拧紧检验力矩要求,并作为出厂检验项目(本版为4.9)。
——取消了定频振动,扫频振动增加了严酷度,扫频范围由25Hz~200Hz 修订为10Hz~500Hz,加速度由110m/s2 修订为250m/s2(1992 版为4.9;本版为4.11)。
——取消了低温试验,其低温性能在温度冲击试验中或低温去磁试验中检验(1992 版为4.10)。
——取消了交变湿热试验,增加了温度、湿度循环变化试验(1992 版为4.13;本版为4.14)。
——盐雾试验增加了严酷度,由16h 修订为96h(1992 版为4.14;本版为4.15)。
——增加了低温去磁试验(本版为4.18)。
——增加了起动机噪声试验(本版为4.19)。
——增加了空载耐久性试验,以强化对起动机机械性能的检验(本版为4.20)。
——增加了制动耐久性试验,以严格考核起动机耐热及冲击能力(本版为4.22)。
——台架耐久性试验增加了严酷度,汽油发动机用起动机寿命由30 000 次修订为35000 次,柴油发动机用起动机寿命由15 000 次修订为20000 次(本版为4.21)。
——调整了电磁开关性能要求(1992 版为4.18;本版为4.23)。
——增加了用户验收规则(本版为6.3)。
——增加了型式试验样品数量,分组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9 台样品分3 组改为12 台样品分4 组(1992 版为6.2;本版为6.2);——取消了1992 版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A 螺纹紧固件拧紧力矩参考值已被本标准吸收,附录B 开箱合格率的计算以及附录C 当年返修率的计算均已过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T29064-1992。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沙汽车电器研究所、中汽长电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闵跃进、陈国军。
QC/T 731-2005汽车用起动机技术条件Automotive starign motor specification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起动机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贮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起动机(以下简称起动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T4942.1 旋转电机外壳防护分级(1P 代码)GB/ T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dt ISO2859-1:1999)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277 起动机特性试验方法3 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死起动starting with no ignition or fuel点火电路断开(柴油机为油门关闭)时起动发动机。
3.2活起动starting with ignition or fuel点火电路闭合(柴油机为油门接通)时起动发动机。
3.3超越overrunning起动机接通电源起动发动机时,单向离合器的驱动齿轮转速大于单向离合器导向筒转速时所处的状态。
4 要求4.1 一般规定起动机应符合本标准及QC/T 413-2002 有关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
4.2 材料起动机所采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应的材料标准及顾客要求,所有材料不含石棉和金属镉。
4.3 单、双线制起动机一般采用单线制,特殊需要时,可以采用双线制。
4.4 旋转方向起动机的旋转方向从驱动端视,并在起动机适当部位用箭头永久标记。
4.5 工作条件起动机应能在下列条件下起动发动机:4.5.1 环境温度:汽油发动机用起动机-40℃~105℃;柴油发动机用起动机-30℃~105℃。
4.5.2 相对湿度不大于96%。
4.6 额定工作时间起动机为短时工作制,额定工作时间为30s,经额定工作时间试验,在室温下存放2h 后,测定空载及负载性能参数,应符合4.7.1、4.7.2、4.23.1 规定。
4.7 性能参数起动机性能参数按产品技术条件。
应包括以下内容:4.7.1 空载性能参数(电压、电流、转速)。
4.7.2 负载性能参数(电压、电流、转速、转矩)。
4.7.3 额定功率及功率特性曲线。
4.7.4 制动性能参数(电压、电流、转矩)。
注:4.7.4 对永磁起动机不做要求。
4.8 外形及安装尺寸起动机的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
4.9 外观及紧固件拧紧力矩起动机表面应无磕碰、损伤,螺纹紧固件拧紧力矩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
本标准推荐采用表1。
4.10 防护等级起动机防护等级为GB/T4942.1 规定的IPX4。
经防护等级试验后,其性能应符合4.7.1、4.7.2、4.7.4、4.23.1 规定。
4.11 耐振动性能起动机耐振动性能应符合QC/T413-2002 中3.12 规定。
试验后,零部件应无开裂、损坏,紧固件应无松脱现象,性能应符合4.7.1、4.7.2 规定。
4.12 耐高温性能起动机耐高温性能应符合QC/T413-2002 中3.10.2 规定,上限贮存温度为130℃。
试验结束后室温下存放2h,性能应符合4.7.1、4.7.2 规定。
4.13 耐温度冲击性能起动机应经受5 个循环共计20h 的温度冲击试验。
试验结束后室温下存放2h,应符合4.7.1、4.7.2、4.7.4、4.23.1 规定。
4.14 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起动机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应符合QC/T413—2002 中3.11 规定(起动机不工作)。
试验结束后,室温下存放2h,性能应符合4.7.1、4.7.2、4.7.4、4.23.1 规定。
4.15 耐盐雾性能起动机应经受96h 的盐雾试验。
试验后,机械连接处无松动;按4.7.1 进行空载试验,无异常噪声;按4.7.3 要求,允许功率损失最大为10%。
4.16 绝缘耐压性能起动机互不连接导电零部件之间及导电零部件对机壳之间,应能耐受501h 实际正弦波形550V 电压、历时60s 的试验,绝缘不击穿。
在大批连续生产时,允许以660V 电压、历时2s 的试验代替。
4.17 超速性能起动机应能承受比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空载转速高20%、历时20s 的超速试验而无损伤;试验后应符合4.7.1、4.7.2 规定。
4.18 耐低温去磁性能永磁起动机应承受低温去磁试验。
试验后性能应符合4.7.1、4.7.2 规定。
4.19 噪声4.19.1 汽油发动机用起动机不大于93dB。
4.19.2 柴油发动机用起动机不大于95dB。
4.20 空载耐久性起动机应承受6000 次空载耐久性试验。
试验后零件应无开裂、破损,起动机功率特性允许比初始值下降10%。
4.21 台架耐久性4.21.1 汽油发动机用起动机应能起动发动机35000 次。
4.21.2 柴油发动机用起动机应能起动发动机20000 次。
4.21.3 经台架耐久性试验后,起动机功率特性允许比初始值下降15%或在QC/T413-2002 中3.1.2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能起动发动机。
4.22 制动耐久性起动机应承受600 次制动耐久性试验。
试验后,单向离合器无破损,电枢轴、输出轴、其他齿轮均无破损或变形。
4.23 电磁开关性能4.23.1 在QC/T413-2002 中3.1.2 规定条件下,起动机电磁开关闭合电压、释放电压应符合表2 规定。
表2 电磁开关闭合电压、释放电压4.23.2 在环境温度为105℃时,电磁开关闭合电压应符合表3 规定。
表3 105℃时电磁开关闭合电压4.23.3 电磁开关应具有断电能力。
4.23.4 电磁开关主触点接触电阻不大于1mΩ。
4.24 单向离合器性能4.24.1 单向离合器在拨叉及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应在输出轴上顺利滑移到啮合位置和返回原位。
4.24.2 单向离合器超越试验3 次后应能可靠工作。
5 试验方法5.1 通用试验条件按QC/T413-2002 中4.1 规定。
5.2 额定工作时间试验在专用试验台上按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额定功率点时电压与转矩连续运转30s。
5.3 空载性能参数、负载性能参数及制动性能参数试验在专用试验台上进行,试验线路按图1。
其中电源为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蓄电池或模拟电源,从电源到起动机的连接导线电阻不大于1m。
图1 起动机试验接线图空载性能参数应在起动机运转3s 后测量,负载性能参数、制动性能参数应在2s~5s 内完成。
5.4 额定功率试验按QC/T 277 进行。
5.5 外形及安装尺寸检查外形尺寸、安装尺寸用三坐标测量仪测量,或用精度不低于0.02mm 的卡尺及专用量具检查。
5.6 螺纹紧固件拧紧力矩试验用扭力扳手检查。
5.7 防护等级试验用专用密封件将起动机驱动端密封,并通过胶管与外界空气保持压力平衡,然后按QC/T 413-2002 中4.6.2 进行检验。
5.8 振动试验按QC/T 413-2002 中4.12 进行,检测点为试验夹具与试验台的结合处。
5.9 高温试验按QC/T413-2002 中4.10.2 进行。
5.10 盐雾试验按QC/T 413-2002 中4.13 进行。
5.11 温度冲击试验按下列条件进行:温度变换的次数:5下限试验温度:-40℃上限试验温度:130℃每个试验温度下存放时间:2h存储转换时间:≤10s5.12 温度、湿度循环变化试验按QC/T413-2002 中4.11 进行,起动机不工作。
5.13 绝缘耐压试验按QC/T413-2002 中4.8.1 进行。
可将起动机拆成部件,然后分别进行绝缘耐压试验。
5.14 超速试验在专用试验台上进行。
可用提高起动机端电压的方法使其转速升高。
5.15 低温去磁试验按以下顺序进行:起动机在-40℃的环境中存放2h。
用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室温下的蓄电池及1m 以下的电线连接处于低温下的起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