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托轮瓦调整方法
回转窑的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20180414

回转窑的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2018年4月14日回转窑托轮调整是使回转窑运行稳定的重要手段。
所以正确且有效的对回转窑托轮进行维护,可以使回转窑轮带在托轮上往复运行,使托轮表面均匀磨损,避免出现台阶从而出现设备故障。
下面是具体调整方法与步骤。
回转窑托轮调整方法与步骤:1)回转窑在运行时,为减轻托轮与轮带的摩擦阻力,一般在托轮上方安装有石磨块对其进行。
我们在调整托轮时,则需要增加托轮与轮带的摩擦力,因此,在调整托轮前要把所有托轮上的石磨块取掉。
2)每个托轮轴承座侧都装有顶丝,为便于调整,顶丝的螺纹处应当经常加油。
3)确定托轮调整方向。
首先确定我们是要让回转窑上行还是下行,根据回转窑的旋转方向绘出托轮所受摩擦力矢量图,需要注意的是托轮所受摩擦力沿回转窑轴心线上的分量必须与窑所需要移动的方向相反;然后根据托轮需要歪斜方向确定要调整的托轮轴承座。
4)拧松需要调整的托轮轴承座的脚螺栓,并将该轴承座顶丝锁紧螺母松退2圈。
先将顶丝预调90°至180°,然后启动回转窑以0.3至0.6rmin的速度慢转。
(调整回转窑必须是回转窑在运行状态,并且是在高温工况下进行)。
必要时可调整顶丝,此时回调90°,观察1小时,观察上行速度再调,调整到位时,顶丝要回位。
回位顶丝也要逐步退,顶丝在退到位后,等一段时间,托轮轴承座与顶丝接触后再固定轴承座螺栓,紧固锁紧螺母。
5)装回托轮石磨块。
回转窑托轮调整应注意事项:回转窑托轮调整一般以只调Ⅰ挡为好,必要时可调Ⅱ挡;拖轮歪斜后其所受摩擦力沿回转窑轴心线上的分量方向必须一致,即不能出现八字形。
必须经常细致地对每个托轮承受的正压力、推力大小及托轮是否产生歪斜等全面检查,从而作出准确判断,这是调整好托轮的关键。
具体判断方法是:托轮正压力大小用轮带与托轮接触面的光泽来识别,接触面发亮的受力大,发暗的受力小。
托轮推力的大小,用低端托轮轴肩推力盘的油膜厚薄来识别,轴肩推力盘油膜少而薄则推力大,油膜厚的推力小。
回转窑瓦温高原因及处理方案

回转窑瓦温升高原因及处理方法回转窑托轮瓦在工作中温升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引起的原因比较多,如果处理不及时,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这个月因为窑生产出现设备事故,新换了凸轮和两片瓦,在生产磨合阶段又碰到了瓦轴温度高并出现凸轮轴发出异响的现象,请教了江西玉山南方水泥,湖州南方水泥的同仁,感谢你们的不吝赐教。
特将这段时间学习的资料整理了一下。
让需要的同事一块学习,共同提高!照片名称:IMG1019111001照片名称:IMG1019124500处理托轮瓦温升的工器具:回转窑托轮瓦温升,有时来得很突然。
要面对这种突发性的热工现象,临时找工器具是非常麻烦的,找的时间长了,可能会错过处理温升的最佳时期,造成严重的后果。
所以回转窑的窑中岗位要准备好处理托轮瓦温升的一些专用工器具,并单独放置在窑中主减机稀油站润滑室内。
所需专用工器具如下:①一桶与托轮瓦用油相符的润滑油,重量约170kg.现在托轮瓦润滑用油品种比较多,各厂家不尽相同。
有的用中负荷齿轮油N460、N680,有的用美孚636,还有的用HF托轮油,但不论用哪种油,要准备好一桶与托轮瓦用油相符的润滑油。
②两个干净的小空油桶,容量15kg.小油桶选择用0号锂基脂的空油桶。
篦式冷却机干油泵用的0号锂基脂油桶,现场非常多,选择两个带盖的,用柴油清洗干净。
③1个托轮瓦加完油的空油桶,容量170kg.④两个带嘴油桶,容量15kg.⑤12号铁丝5kg及1把钢丝钳。
⑥内径Ф20mm的胶皮管5m.处理托轮瓦温升的预案突然出现托轮瓦温升现象,现场处理不要慌张,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应对,这就需要有事先准备好的预案。
现场当班人员按照预案规定,来处理托轮瓦温升现象,就会有条不紊。
处理托轮瓦温升的预案如下:降温措施:当回转窑运行中某一托轮瓦的运行温度,在短时间内升幅较快且还有上升趋势时,快速采取以下应急措施:①打开排水量②各挡轮带与托轮接触面加强润滑。
③浇油,换油降温。
④用测温枪测量轴面,看轴瓦的温度和表面油膜情况。
回 转 窑 托 轮 的 调 整

回转窑托轮的调整回转窑的重量占整个水泥厂机械设备总重的20%~40%;它的造价占全厂投资的10%~15%;它的性能和运转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水泥的产质量和成本。
所以,它素有水泥厂心脏之称。
许多人这样评价它:只要大窑转,就有千千万万。
由此可见,提高回转窑的运转率是非常重要的。
要保证回转窑能够长期安全稳定地运转,从设备维护和正确使用方面来说,调整好托轮是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
当前,许多水泥厂最缺乏的技术工人就是经验丰富的看火工和托轮工。
因为这些工种技术比较复杂,不是在短期内就能掌握的。
许多水泥厂的回转窑因为托轮调整不当,引发了许多重大设备事故。
如回转窑下炕,也有称为掉窑的,就是回转窑窑体从托轮上掉下来、轮带顶坏或顶掉挡铁、回转窑发生剧烈振动、托轮和轮带表面出现点蚀、掉碴掉块、裂纹、严重磨损不均、多边形或小波纹和窑体弯曲等,严重时还会引起托轮轴承烧瓦断轴事故,这些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调整托轮的目的有三:一是使窑体能够按所要求的规律沿轴向正常地上下往复窜动,以保证托轮和轮带外表面均匀磨损;二是使回转窑筒体中心线在热态时永保一条直线,以使托轮和轮带受力均匀,不产生超载现象,降低功率消耗;三是使各档托轮能够均衡地承受窑体载荷,以保证不产生附加应力,减少或避免机件的过早损坏。
如果通过调整托轮,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在方法上能够熟练掌握。
但笔者在现场工作中发现,全面具有这方面知识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却较少,往往因此将回转窑调乱,进而引发出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甚至造成很大的损失。
为此,笔者根据在生产调试、达产、监理和处理有关问题中的体会,对回转窑正确调整进行介绍,供大家参考。
1 窑体运转时轴向窜动的分析回转窑筒体通过轮带支承在多档支承装置的托轮上慢速回转工作,一般以3%~5%的斜度倾斜布置,绝大多数在3.5%~4.0%之间。
当托轮的轴向中心线与窑体中心线平行,在窑运转时窑体就会沿轴向下窜。
曾有许多人提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窑体不转时不下窜而转动时才下窜?下面就从理论分析上来解答这个问题。
托轮调整注意事项

托轮调整注意事项
托轮调整的目的:维持窑筒体中心线为一直线,使窑体沿轴向正常地往复窜动,使各挡轮均衡地承受窑体载荷,这样能延长窑的的安全运转周期、减小轮带与托轮及轴瓦的的磨损。
节约大量维修费。
原理与方法:改变摩擦系数进行调整。
当窑筒体上窜时,在托轮表面涂抹粘度较大的油(齿轮油),减小轮带与托轮表面间的的摩擦系数以控制筒体向上窜动;当窑筒体下窜时,在托轮表面涂抹粘度较小的油(柴油),增大轮带与托轮表面间的摩擦系数以控制筒体向下窜动。
当用加油方法不能控制窑窜动时,需要调整托轮歪斜角。
口诀:站在窑台向前看,窑对人体向下转
左顶螺丝窑右跑,右顶螺丝窑左窜
托轮调整注意事项:
1)必须经常细致的对每个托轮承受的正压力,推窑向上力大小及托轮是否错误歪斜作全面检查、准确判断。
托轮正压力大小用轮带与托轮接触面的光泽程度来识别,接触面发亮的受力大。
托轮推窑向上力的大小,用低端托轮轴肩推力盘的油膜厚薄来识别,油膜少而薄的推窑向上力大。
2)有毛病的先调
3)在窑运动中进行调整
4)保持轮带两边托轮中心线的总距离不变
5)保持轮带两边托轮中心线互相平行。
并与筒体中心线调歪成一定角度
6)筒体上窜,上推力大的托轮先调
7)筒体临时弯曲一般不作调整
8)传动装置附近的托轮一般不作调整
9)调整托轮后,应仔细检查观察窑的运转情况,若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复位重新调整。
10)每次调整托轮的全部数据应详细记录,作为技术档案妥善保管,供以后调整时参考。
回转窑托轮瓦安装及调整演示幻灯片

10
(3)压铅丝调整法 就是用比托轮宽150~200 mm长Φ4~6 mm粗细的保险丝与托轮母
线平行地放入转动的托轮与轮带表面之间,随着轮带和托轮的转动将 铅丝咬入,通过吃力点A和B后便被碾压成各种不同的基本形状,见图 20b。根据压出的铅丝形状和薄厚程度分析,就可以判断出窑体中心 线是否弯曲、托轮与轮带接触是否均匀和托轮负荷的大小等。
a.铅丝的喂入位置 b.碾压后铅丝的基 本形状
图20 铅丝检验法 示意图及压出铅 丝的基本形状
2020/4/12
11
压铅丝调整法是一种比较复杂,但也是比较科学的方法,熟练而正 确地掌握铅丝检验法,对管好、用好、检修好回转窑,尤其是指导托 轮调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下面就着重介绍这种方法:
㈠铅丝检验法的操作
2020/4/12
8
三、回转窑托轮调整方法
1、调整方法: (1)仰手律法:握双手,手心向上,大拇指 与窑中心线一致,大拇指指尖指向窑筒体预 想窜动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握四指, 使四指指尖的方向同窑的旋转方向。这样就 可以根据窑的旋转方向和预想窜动方向选择 左手或右手,然后在选择的手上沿四指的中 间关节连成一线,这条直线就是托轮轴线的 调整方向。
①先在每个轮带上(3等分或4等分)作标记,作标记时,一是要在一 个轮带的两侧对应,二是全窑所有轮带对应,即在纵向同一母线上。
②铅丝保持与托轮母线平行放入转动的托轮与轮带表面之间。
③碾压后的铅丝按挡位号、高低端、托轮号、轮带标记号。用千分尺 和卡尺测量及记录其厚度及宽度。
㈡铅丝检验法的分析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现以下图21为例加以分析。
2020/4/12
2
二、托轮瓦结构、安装基本情况
1、托轮瓦结构 天津院、南京院所设计的各类窑型托轮及瓦的设计并不一样,主
窑中心线找正及回转窑托轮调整

窑中心线找正及回转窑托轮调整窑中心线找正回转窑是连续运转设备,在运转中重要的是保持窑体的“直而圆”和轴向窜动的稳定性。
而窑体中心线的直线度和窑体的正常游动,是受各个托轮位臵影响的。
因此,窑体中心线的直线度和托轮位臵的正确与否,是回转窑长期安全运转在机械方面的关键。
1、窑体中心线不直的危害回转窑在运转中,窑体中心线保持一直线,是长期安全运转的重要条件之一。
窑体中心线不直,会造成支承零件过快的磨损或损坏、功率消耗增加、密封装臵失效,致使窑内耐火砖松动,发生掉砖红窑事故,以及造成窑体产生裂纹,直至影响回转窑的运转。
2、窑体中心线不直的原因回转窑中心线不直,多数是由于托轮组基础下沉不均匀;托轮位臵调整的不正确;支承零件(轮带、托轮、托轮轴颈、轴承、窑体热板等)磨损不一致;检修更换支承零件时没考虑新旧尺寸的影响;窑体刚度不够以及停窑时,操作不正确等原因所造成。
因此,要定期校正窑体中心线。
3、窑体中心线找正的方法回转窑窑体中心线找正的方法有:挂钢丝法、灯光法、纬仪法、压铅丝法和激光法等。
回转窑托轮调整为了保证回转窑的长期安全运转,在回转窑的运转过程中,在机械维护方面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窑体的“直而圆”和轴向窜动的稳定性,而要完成上述任务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正确地调整托轮。
1、调整托轮的基本原则(1)调整托轮使窑体中心线是一直线回转窑的窑体是通过轮带支承在多挡托轮上的,在支承零部件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窑体的位臵是受托轮位臵确定的。
回转窑在是使用过程中,要经常调整托轮的位臵,保证窑体中心线呈一条直线。
即调整托轮的水平位臵及同一挡两托轮中心距的大小。
(2)调整托轮使窑体正常游动(适用于固定挡轮)回转窑在运转中,为使托轮和轮带表面磨损均匀,应使窑体在上下挡轮之间不断地轴向窜动(称为游动),但不允许轮带与挡轮经常接触转动,即使偶尔接触转动,也不要受力过大或时间过长,以免顶坏挡轮。
为实现上述要求,应将各个托轮(传动装臵附近的托轮除外)的中心线歪斜一个小角度,使托轮在转动过程中,产生一个对窑体的向上的推力,以克服窑体的下滑动,并使窑体缓慢地向上窜动,当窑体达到上挡轮位臵时,可在托轮表面加适量的润滑油,减小托轮与轮带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使托轮的向上推力减小,窑体依靠其下滑力缓慢向下窜动;当窑体达到下挡轮位臵时,托轮表面的润滑也没有了,窑体又开始向上窜动,即进行再一个循环的游动,这就叫做人工游动法。
回转窑系统托轮调整方案

二、托轮瓦出现高温的主原因:
培训教案
3、托轮座球面瓦、冷却水管堵塞或漏水,造成 托轮瓦冷却效果不良及润滑油变质。
4、润滑油变质或弄脏,淋油盘、油勺变形或损 坏。
三、托轮调整的主要原理:
培训教案
组织托轮调整工作,首先要充分理解窑运行 中上窜下滑原理;其次,通过结合现场手工测温 与中控显温趋势相结合,逐步将各档托轮受力状 态调整至均衡、稳定。
三、托轮调整的主要原理:
培训教案
歪斜托轮调整法原理图示 (a)歪斜前托轮位置 (b)歪斜后托轮位置
三、托轮调整的主要原理:
培训教案
(2)、托轮调整方法 判断托轮的推力:
判断托轮是否推筒体向上有两种方法。一种 是观察托轮轴上止推盘与托轮瓦端部的间隙:当 止推盘设于中间时,则缝隙应保持在上端(窑尾 侧),下端(窑头侧)应接触无缝隙。推力的大 小可根据止推盘与托轮瓦端部接触处的油膜厚度 判断,油膜少而薄说明推力大,油膜厚说明推力 小。
一、托轮调整的主要目的:
培训教案
在试生产运行期间,通过调整可进一步纠正 设备安装质量缺陷,均衡Ⅰ、Ⅱ、Ⅲ档每组托轮 及托轮瓦径向受力状态,避免托轮瓦高温及损坏 事故的发生;另外,合理控制窑体运行的上窜下 滑现象,既保证托轮瓦推力均匀,又改善液压挡 轮受力状态,确保回转窑系统设备安全、稳定运 行。
二、托轮瓦出现高温的主要原因:
三、托轮调整的主要原理:
培训教案
(2)、托轮调整方法
1)、判断托轮的推力
根据油膜厚度判定推力的大小,其依据是: 当窑体运转时,托轮给轮带作用力,阻止窑体下 滑,轮带给托轮一个反作用力,这个作用力由托 轮瓦端部和托轮轴上的止推盘所承受。由于该力 的作用,下端(窑头侧)托轮轴端部的止推盘将 与托轮瓦端部相接触。
回转窑托轮的调整

回转窑托轮的调整罗俊杰回转窑筒体以与水平方向成3%~6%斜度安装在托轮上,如图1。
由于窑体本身重力的作用,以及基础沉陷不均,筒体弯曲,轮带与托轮不均匀的磨损,特别是轮带与托轮接触表面之间摩擦力的变化,经常引起筒体沿轴向上下窜动。
轮带与托轮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与筒体转速,气温升降,表面有无油水、灰尘以及本身的磨损程度有关,这些因素在生产中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是调整好的筒体,在运转过程中也会上下窜动。
如果筒体在有限的范围内时而下、时而上的窜动,保持相对稳定,这是正常现象,可以防止轮带与托轮的局部磨损;如果只在一个方向上做较长时期窜动,则属于不正常现象,必须加以调整。
其方法如下。
1.窑头2.轮带3.大齿轮4.水平线5.窑尾6.电机7.减速机8.小齿轮9.托轮图11.改变轮带与托轮表面的摩擦因数由于筒体的窜动与托轮表面摩擦因数有关,因此可以采用改变轮带与托轮之间的摩擦因数的方法进行调整。
如果筒体往上窜时,在托轮表面涂粘度较大的油,减少轮带与托轮之间的摩擦因数。
当筒体下窜时,在托轮表面涂粘度较小的油,增加轮带与托轮之间的摩擦因数。
2.托轮安装角β的调整筒体的理论弹性下滑速度v3(m/h)与轮带的圆周速度v1(m/h)成正比,与筒体的倾角α成正比,与轮带和托轮之间的摩擦因数f成反比。
即:其中d为筒体直径(m),n为筒体转速(r/min),k为系数。
在生产中为控制筒体的窜动,常把筒体与托轮轴线调整呈一角度β,并使tgβ=ktgα/f。
调整筒体托轮时必须进行细致的检查,要对每个托轮承受的正压力的大小、推动筒体窜动的力的方向及托轮安装角β的大小及方向等,作出正确的判断。
根据检查与判断,按照下列原则先行调整:安装角β有错误的应先纠正;筒体下窜,上推力小的托轮先调;筒体上窜,上推力大的托轮先调。
由于各厂回转窑筒体转动方向不同,在调整托轮时必须正确地确定方向。
3.托轮安装角方向的确定(1)图解法如图2(面向筒体低端),①筒体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欲使筒体往上窜,托轮按图2中a调整;欲使筒体往下窜,托轮按图2中b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窑托轮瓦调整注意事项
5000t/d熟料线回转窑在试运行初期运行后经常出现托轮瓦发热问题,影响窑的稳定运行,严重的会导致瓦烧损、瓦拉翻、托轮轴磨损等事故。
因此对托轮瓦在安装、试运行期间及运行中的检查、调整、监控和保驾非常重要。
本文对万吨线外方专家在现场调试的指导及公司部分专业人员在现场调试处理托轮瓦等问题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供相关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参考和运用。
一、托轮瓦的设计、安装基本情况
1、天津院、南京院所设计的托轮及瓦尺寸详见附表:
Ⅰ档托轮直径×宽度Ⅰ档托轮
轴直径
Ⅱ档托轮直
径×宽度
Ⅱ档托轮
轴直径
Ⅲ档托轮直径
×宽度
Ⅲ档托轮轴
直径
推力板与
瓦间隙
备注
2500t/
d
5000
t/d
南京院Φ2×0.9Φ560 Φ2.3×1.05 Φ630Φ2×0.9 Φ560 2 天津院
10000 t/d
Φ710×
0.85
Φ970×
1.16
Φ710×
0.85
F.L.S Φ2.8×1.01 Φ750 Φ2.7×1.44 Φ900 Φ2.4×1 Φ700 6
POL YSI
US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类窑型托轮及瓦的设计并不一样,推力板的位置差别较大,如万吨线及2500T/D线窑托轮推力板在托轮轴外侧,尤其是见下图1,5000T/D线在托轮轴靠托轮侧,见下图2,在调整时,应了解上述托轮瓦推力面位置的不同,因为在调整瓦端面发热时,是要通过调整瓦与推力板之
间相对位置而改变推力板与瓦间隙,从而消除二者摩擦发热。
2、POLYIUS供万吨线托轮结构
到目前为止万吨线回转窑运行正常,说明国外公司产品设计成熟、科学,在安装时,
外方专家指导和监管有力;国产5000T/D线无论是天津院,还是南京院所产的窑,设计都很成熟,托轮及瓦的加工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在现场安装时对瓦的接触角、进出油楔口也基本能做到规范,当窑产量达到设计的110~115%时未出现因设计不合理而出现的问题,也说明上述设计、制造、安装等大的环节基本合理、科学。
但公司5000T/D线窑中在安装的一些细节上存在不足;在试运行期间窑的调整方法不当;在运行中工况波动时监控不到位,导致了托轮瓦发热事故频繁发生。
二、安装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及处理方法
窑托轮瓦接触应控制在30°左右,进出油口油楔应符合要求,安装时要对托轮轴及瓦相关尺寸进行复查,对托轮瓦、球面瓦座铸造质量进行确认,但在实际工作中对进出口油楔刮研不合要求,托轮轴尺寸和加工精度是否合格很少检查或仅靠施工单位进行外观检查;对瓦用压板螺栓、油勺固定螺栓、淋油盘固定螺栓不按标准紧固和防松处理,上述螺栓在试运行后极易松动,因为油盘固定螺栓松动,瓦用压板螺栓松动均造成过瓦拉翻事故;托轮座内油勺与托轮座的相对尺寸应复检,防止托轮在窜动到极限时、油勺与托轮座内部相关部位发生摩擦而损坏油勺,造成大的隐患,少数公司已发现有油勺与托轮座摩擦的而导致油勺的损坏,供油不足,油勺卡在托轮座内部而造成瓦报废的事故,瓦面与轴之间绝对不能有异物,少数公司窑头托轮座内进入过多的熟料颗粒而导致瓦损坏事故。
处理方法:安装前要对托轮轴颈进行尺寸测量,以检测轴颈尺寸误差和圆度,应检查轴表面是否进行了磨削加工,托轮瓦是否变形、球面瓦是否渗漏,刮研时瓦的接触角应控制在300左右;进出油楔应控制合理;油勺固定螺栓、淋油盘固定螺栓、瓦与压块螺栓应有专人检查是否固定到位和进行防松处理,否则应重新拆开逐一检查和处理;关于托轮座内油勺与托轮座的相对尺寸,也需通过拆开托轮座端盖来测量是否会摩擦,并通过调垫片来调整间隙。
三、试运行期间调整方法不当
新托轮瓦安装及维修后,因托轮与窑轮带可能存在不平衡及托轮中心与轮带中心尺寸不合理造成瓦的端面和瓦面与轴接触部位发热,因此需要调整。
南京院设计的回转窑有瓦温和油温测量装置,天津院设计的回转窑仅有瓦温测量装置,万吨线窑有瓦温测量装置,在实际中厂家设定值不一样,一般应设定在450C报警,大于550C跳停,不注意观察现场实际油温及轴温变化趋势,尤其是有温度变化时不注意
观察热源来自那个部位;如何针对温度上升而进行精确调整方法不当。
四、运行中波动时监控不到位
托轮瓦在运行中要密切关注托轮轴端面、轴表面、油温变化情况,液压挡轮工作压力是否合适,托轮上下移动是否正常。
五、窑托轮瓦发热调整方法
如排除托轮轴及瓦制造、安装中重大缺陷、排除瓦口油楔不合理、瓦口内进入异物使油模严重破坏而导致托轮瓦温升高,须抽瓦刮研外,一般情况都可通过调整托轮座位移的办法来消除托轮瓦温发热问题。
托轮瓦温发热分某一个托轮瓦止推面发热、某一个托轮瓦面发热或某一个托轮瓦止推面和托轮瓦面同时发热等几种情况。
如中控反映瓦温或油池温度超过45℃,现场要派人判断具体发热的部位,到底是端面发热还是瓦面发热,从5000t/d生产线实际运行来看,在试运行初期端面发热的可能性较大。
调整时方向控制:在现场用双手螺旋定律来指导对托轮座的调整,方法简单实用,即面向托轮紧握左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头,其方向与托轮旋转方向一致,食指和大拇指伸直,大拇指方向为托轮移动方向(回转窑轴向),食指方向为托轮移动方向(回转窑径向)。
一次要调整几个托轮座?一般来讲不可能12个托轮座中推力面端面全部发热,一组托轮内部两个托轮座推力面都发热的现象更少。
有时为了调整效果快,对一组托轮座中一推力瓦发热而进(退)托轮座,将另一托轮座退(进)一点,但两个托轮瓦座都进或都退时是无法缓解推力面瓦发热问题的,为了保证窑中心线不变化,理论上可将一当托轮中两个对角的托轮座进行调整。
调整时窑速度的控制:调整时窑可短时停下来进行,但窑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也可以进行调整,此时窑的速度应适当降低,一般在1r/m左右较合适,尤其是用千斤顶将窑向内顶时,更需将窑慢转起来或将窑速控制在1rpm。
调整时托轮座位移量的控制:调整时为了保证准确性,有时为了调整托轮座轴向档轮也需拆除,在调整过程中每个托轮座应使用2个百分表,每一次调整量在0.2-0.35mm 之间。
调整时安全的控制:因调整时要松开地脚螺栓,此时窑可能仍在运行,因此应用千
斤顶顶住窑来代替地脚螺栓松动时的载荷,由于在调整时人多,需不断观察托轮座内部情况,此时切勿将异物掉入托轮座内,在调整前检查,调整中及调整后观察时都应注意手触摸托轮座表面时,油勺在运动对人身安全的影响。
调整后的观察和监控:调整后要注意推力板与瓦之间间隙是否发生变化,同一组托轮的另一个同档内其他托轮及另两档托轮瓦温度是否有异常变化,各档瓦温温度是否调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