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回转窑托轮调整技术与应用
回转窑液压挡轮工作压力高时歪斜托轮的调整

2.1 托 轮调 整 的注 意事项 托 轮 的 调 整是 一 项 细致 而 复 杂 的工 作 ,应 注 意
建 材 技术 与应 用 4/2018
·l5·
以下几点 : (1)一 次 调整 的 量 不要 过 大 ,也 不 要 只在 一 对
托 轮上调 整 ;调整 一 对托 轮 后 ,如 果 不 见效 果 ,可在 另 一对受 力较 大 的托轮 上调整 。
回转窑是水泥生产工艺 中的关键设备 ,由于热 工 负荷 强 以及 连续 生 产 的 工 作制 度 ,使 得对 设 备 质 量 、操作方法的要求十分严格 ,其运行工况直接关 系 到 全厂 生产 工 艺 线 能否 正 常运 行 。 同 时 ,回转 窑 的 投 资 占水 泥厂 总投 资 的 10% 一15% ,其 运 行状 态 直 接 关 系着企 业 的效 益 ,因此 对 回转 窑 的维 护 于企 业 来 讲尤 为重 要 。
冀 东某 公 司为 5 000 t/d的 回转 窑 ,在 正 常生 产 时 ,液 压挡 轮轴 承频 繁 出现故 障 ,液压挡 轮 工作 压力 在 9.6~10.5 MPa,且 个别 托轮 瓦 的瓦温 达 到 50℃ , 严 重影 响 了企业 的正 常 生产 。
回转 窑液压挡 轮 的正常 工作压 力应 为 4—6 MPa (≯7 MPa),该公 司液 压挡 轮 压力 已经 超过 标 准 ,同 时托轮瓦温升高,初步判 断由轴 向力引起。托轮所 受 轴 向力一 般有 三 个来 源 :托 轮 及 托 轮轴 自重 产 生 的轴向力、托轮克服筒体下滑产生的轴 向力及 因托 轮 轴线 歪 斜 产 生 的 轴 向力 。 回 转 窑 简 体 理 论 上 以 3% 一4% 的斜 度 安 置在 托 轮 上 ,托 轮 的 中心 线 平 行 于简体的中心线 。筒体 转动时,会 因其 自重产生的 下滑 力 而缓 慢下 行 ,通 过液 压挡 轮 的作用 ,回转窑 会 在一 定 时 间间 隔 内上 下 “浮动 ”,保持 相对 稳定 。
回转窑的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20180414

回转窑的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2018年4月14日回转窑托轮调整是使回转窑运行稳定的重要手段。
所以正确且有效的对回转窑托轮进行维护,可以使回转窑轮带在托轮上往复运行,使托轮表面均匀磨损,避免出现台阶从而出现设备故障。
下面是具体调整方法与步骤。
回转窑托轮调整方法与步骤:1)回转窑在运行时,为减轻托轮与轮带的摩擦阻力,一般在托轮上方安装有石磨块对其进行。
我们在调整托轮时,则需要增加托轮与轮带的摩擦力,因此,在调整托轮前要把所有托轮上的石磨块取掉。
2)每个托轮轴承座侧都装有顶丝,为便于调整,顶丝的螺纹处应当经常加油。
3)确定托轮调整方向。
首先确定我们是要让回转窑上行还是下行,根据回转窑的旋转方向绘出托轮所受摩擦力矢量图,需要注意的是托轮所受摩擦力沿回转窑轴心线上的分量必须与窑所需要移动的方向相反;然后根据托轮需要歪斜方向确定要调整的托轮轴承座。
4)拧松需要调整的托轮轴承座的脚螺栓,并将该轴承座顶丝锁紧螺母松退2圈。
先将顶丝预调90°至180°,然后启动回转窑以0.3至0.6rmin的速度慢转。
(调整回转窑必须是回转窑在运行状态,并且是在高温工况下进行)。
必要时可调整顶丝,此时回调90°,观察1小时,观察上行速度再调,调整到位时,顶丝要回位。
回位顶丝也要逐步退,顶丝在退到位后,等一段时间,托轮轴承座与顶丝接触后再固定轴承座螺栓,紧固锁紧螺母。
5)装回托轮石磨块。
回转窑托轮调整应注意事项:回转窑托轮调整一般以只调Ⅰ挡为好,必要时可调Ⅱ挡;拖轮歪斜后其所受摩擦力沿回转窑轴心线上的分量方向必须一致,即不能出现八字形。
必须经常细致地对每个托轮承受的正压力、推力大小及托轮是否产生歪斜等全面检查,从而作出准确判断,这是调整好托轮的关键。
具体判断方法是:托轮正压力大小用轮带与托轮接触面的光泽来识别,接触面发亮的受力大,发暗的受力小。
托轮推力的大小,用低端托轮轴肩推力盘的油膜厚薄来识别,轴肩推力盘油膜少而薄则推力大,油膜厚的推力小。
回转窑托轮的维护与调整

目前,回转窑在水泥熟料的煅烧过程中以其优质、稳定、高产,已经在我国水泥行业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随着我国水泥产量在全国各地区逐渐趋于均衡,各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逐渐更加重视减低成本、设备设备运转率和可靠性。
这其中回转窑由于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因处于直接决定整个工厂产品质量和能源消耗的特殊地位,提高回转窑的运转率和可靠性成为水泥企业生产和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
这其中托轮运转状况的优劣又是重点之一。
但是,由于各地区各企业的技术力量不平衡,回转窑的托轮问题,尤其是托轮轴承瓦高温问题一直困扰着一些水泥企业。
以下介绍一些认识以供大家借鉴和探讨。
1、在回转窑维护和调整中,要对托轮和轮带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量对托轮的检查和测量,无论对维护维修还是对安装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所有其他一切工作展开的基础。
我们知道,在设计上,托轮中心轴线和轮带中心轴线在回转窑纵向中心线垂直面上的位置关系,是正三角形关系。
无论是安装还是维护回转窑托轮,都必须以其实际尺寸来确定或校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为此,维护调整时测量的尺寸应该包括:轮带外径、托轮的外径、托轮轴的外径,同时包括上述部位外表面的锥度,以及托轮底座的实际有效高度,另外还应测量托轮安装后托轮轴中心到回转窑中心的水平距离,以及托轮外表面的平整性和圆度。
2、运行中要确保托轮处于合理的位置,从而保证托轮不受到纵向外力前面说过,要使托轮正常工作,需要两个托轮纵向中心线与轮带纵向中心线平行,且都垂直于回转窑的纵向中心线,同时在垂直于回转窑的纵向中心线的垂直面内两个托轮中心点与轮带中心点构成正三角形,相互夹角为60°,其误差一般不超过2°(见图1)。
各档托轮和轮带的上述三角形都要达到上述要求。
只有保证夹角60°左右,驱动回转窑的动力载荷才最小,各托轮受力也最小,才能保证托轮的工作状况良好。
只有在此状况下才能保证各托轮瓦受力合理,避免因托轮受到纵向力而使托轮瓦边与托轮轴挡圈不合理的摩擦,从而避免托轮瓦因积聚热量过多而最终刚度降低、拉伤变形而失效。
调整回转窑托轮受力和窑体轴向的办法

调整回转窑托轮受力和窑体轴向的办法通过偏斜托轮轴摆放位置,可以使回转窑窑体能沿轴向正常地往复窜动;使用说明书要求回转窑的上下行速度控制在小于l mm/min,中铝股份山西分公司回转窑上下行速度为O.1~0.5 mm/min,每行10分钟,停留l小时。
通过控制液压挡轮分阶段上下行至端点的调窑方法,可以促使窑体上下窜动,有利于托轮的均匀磨损。
但当托轮摆放位置不正确时,窑体的上行或下行力特别大,超过了液压挡轮的推力,导致液压挡轮毁坏,甚至出现大小齿轮脱开,造成事故。
托轮轴线与窑轴线在垂直面上的投影不平行称为倾斜,在水平面(严格说是窑安装的斜平面)上的投影不平行称为偏斜。
设置普通挡轮时,需靠托轮轴线相对于滚圈偏斜产生使窑体上窜的力,当它大于窑体自重的下滑分力时,窑体能上窜,反之,使窑体下滑。
而对于推力挡轮和液压挡轮,则要求托轮轴线与滚圈轴线平行,即同一档托轮的两轴端距离相等,允许误差小于I mm,严禁使托轮摆放出现促使窑体下窜的偏斜位置而加大挡轮负荷。
托轮偏斜角度一般不大于0°30’。
应使获得的上窜力稍大于窑体的下滑力,在窑的运转过程中,使窑体处于上窜状态。
为使窑体下柑,Il1在受力较大的托轮面上抹少量油,减小摩擦系数。
一般每班使窑体反复窜动1~2次即可。
调整托轮促使回转窑窑体上下窜动应遵循“手势定则”,即大拇指方向表示窑体窜动方向,即指向窑体高端,三手指握起手指指示方向表示窑的回转方向,而小拇指所指的方向则为托轮轴偏斜方向。
“手势定则”有“右手定则”和“左手定则”之分,其鉴别法是:站在窑出料端(窑头),如窑为顺时针转动,则用“右手定则”;如窑为逆时针转动,则用“左手定则”。
托轮摆放位置严禁呈八字形,即同一档两托轮轴中心线偏斜方向不同。
同时亦严禁使各档托轮摆成促使窑体向下窜的位置,即违背了“手势定则”。
如出现此种异常情况,则使各档同托轮互相“争力”或“对抗”。
在调整托轮之前,必须根据窑体的窜动情况,查明窜动原因,避免盲目的行动。
回转窑托轮调整的原理与实践

小齿轮两侧也会很快 出现台棱 和毛刺 , 随之顶裂轮 带挡铁焊缝等现象时有发生 , 不仅恶化了工况 , 埋下 了隐患 , 也增加 了年度检修的难度和维修成本 。因
此, 必须 改变 回转 窑 的这 种运行 状 态 , 整支 撑托 轮 调 中心线 的姿势 , 现 回转窑筒 体能 够上 下往 复窜动 , 实 将二 档 止推 轮带 控制 在 两 挡 轮 间 略偏 上 的 位 置 , 上 下 两挡 轮基本 不受 窑筒 体窜 动带来 的外 力作 用 。富 勒 公 司原设计 的 回转 窑 轴 向 窜动 距 离 ( 两挡 轮 与 即 止 推轮 带 间隙 ) 6m 根 据 我公 司 多 年来 的实 践 为 m, 摸 索 , 确定 调整 为 1 m。 现 5m
Re e r h & App iato o id ng M a e i l sa c lc i n fBu l i t r as
1 ・ 4
维普资讯
心线 同时 向逆 时针 方 向偏 转 且 相 互 平行 , 以确 保 两
档托 轮 同时都 能 给轮 带 以 向 上 的力 , 免 出现 “ 避 大
维普资讯
文 章 编 号 :0 9— 4 1 2 0 )8— 04— 2 10 94 (0 7 0 0 1 0
回转窑托轮调整的原理与实践
口口 李公 司 , 山西 潞城
070 ) 4 5 8
要: 结合生产实例 , 介绍 了 39 2m 4 . 7 超 短 .6 X 2 62m
速度 、 简体倾斜角成正 比, 而与轮带 、 轮间的磨擦 托
系数 成反 比。
、 |
窑 头
向 l
简体 的持 续下 窜会 受到下 挡 轮 的限制 。 回转窑
筒体通过垫板挡铁 、 轮带斜侧面与挡轮外锥面 的接 触 而受到 挡轮 的 阻挡 , 不再 沿 轴 向下 窜 。窑 体 就 会
回转窑托轮的调整及维护1

静止时 T>G2
1、托轮的受力分析
为防止筒体向下窜动过大,造成破坏事故,根据窑回转方
向,将托轮整体调歪斜(同向)
1#窑 1# 窑尾 窑头
3#
2#
V1 β V2
V
β=1~30〃
V2=轮带圆周线速度
2、托轮的结构
3、回转窑托轮调整法则
仰手法则(左、右手法则)
面对窑筒体所要调整的方 向,握手,手心向上,大拇指 与窑体中心线一致,并指向窑 体所需要调整的方向,使四指 的方向与窑体回转方向一致, 然后根据窑的转向选用左手或 右手,在选定的手上沿着四指 的中间关节连成一条直线,即 是托轮中心线所需调整的歪斜 方向。
学习目的
1. 了解回转窑的托轮系统功用
2. 详细了解回转窑托轮系统的结构,
3. 托轮系统的相关检查、维护及故障处理
1、托轮系统功用
回转窑托轮系统是整个回转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 它是回转窑进行回转运动的支撑 提供回转窑所所需的上行推力
1、托轮的受力分析
筒体中心线斜度4:100;冷端筒体L<3.3D; 热端
1、托轮的受力分析
运转后由于驱动,产生轮带表面切线方向圆周力(垂 直与于2),使轮带与托轮接触表面处产生弹性变形而 引起的弹性滑动,从而减小一部分摩擦力,当T>G2时, 向窑头滑动。
G2 G3 G3
T
G2
20 G3
f=0.15
G
G1
G
G2=G×Sina≈0.025G T=2×f×G3 ≈ 0.173G
总 结
托轮的受力
托轮的结构
仰手法则
L<1.5D;其余L<8D; L<32D称为短窑(干法线); (1#窑382t)
调整陶粒砂回转窑拖轮常用的方法

改变摩擦系数的方法进行调整。改变摩擦系数常
采用在陶粒砂回转窑拖轮表面上涂抹或浇淋粘度
不同的润滑剂,以改变陶粒砂回转窑拖轮和轮带 接触时的摩擦因数,达到控制窑体合
合理窜动的目的。加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在使用该方法时,首先应判断欲加润滑剂的陶粒
砂回转窑拖轮的受力情况,然后决定加大摩擦因
数的润滑剂。陶粒砂回转窑拖轮所受反力的大小 及方向,可根据经验判断:第一点:
若轮带的表面发亮则受力大,轮带的表面发乌则
表明受力较小;第二点,陶粒砂回转窑拖轮轴颈
表面上的油膜教薄,表明受力大,反之则受力小。
当筒体上窜时,在陶粒砂回转窑拖轮表面涂抹粘 度较大的油,减少陶粒砂回转窑拖
轮与轮带表面间的摩擦系数,以空盒子筒体向上
下即低端窜动;若两侧间隙基本相等,说明陶粒 砂回转窑拖轮所受的轴向力基本平衡
;若所有的陶粒砂回转窑拖轮均如此,表明窑体
处在相对平衡状态。一般情况下,在轮带与陶粒
砂回转窑拖轮表面上市价粘度大的润滑剂时窑体
向上窜动,施加稠度小的润滑剂时窑体向下窜动。 广州陶粒,广东陶粒 编
下应尽量避免使用,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如
发现因窑体的窜动马上就要出现大的事故时才可
暂时使用。陶粒砂回转窑拖轮推动窑体的窜动方
向,可以通过观察陶粒砂回转窑拖轮轴端或轴跟 上的挡环或止推环与轴瓦端面的体向高端窜动,若间隙出现在
高端,说明陶粒砂回转窑拖轮推动轮带或窑体向
窜动;当筒体下窜时,在陶粒砂回转窑拖轮表面
涂抹粘度较小的油,增加陶粒砂回转窑拖轮与轮
带表面间的摩擦系数,以控制筒体向下窜动。另 外也可以向陶粒砂回转窑拖轮表面撒
粉状物,如陶粒砂、飞灰等来来改变摩擦因数,
窑中心线找正及回转窑托轮调整

窑中心线找正及回转窑托轮调整窑中心线找正回转窑是连续运转设备,在运转中重要的是保持窑体的“直而圆”和轴向窜动的稳定性。
而窑体中心线的直线度和窑体的正常游动,是受各个托轮位臵影响的。
因此,窑体中心线的直线度和托轮位臵的正确与否,是回转窑长期安全运转在机械方面的关键。
1、窑体中心线不直的危害回转窑在运转中,窑体中心线保持一直线,是长期安全运转的重要条件之一。
窑体中心线不直,会造成支承零件过快的磨损或损坏、功率消耗增加、密封装臵失效,致使窑内耐火砖松动,发生掉砖红窑事故,以及造成窑体产生裂纹,直至影响回转窑的运转。
2、窑体中心线不直的原因回转窑中心线不直,多数是由于托轮组基础下沉不均匀;托轮位臵调整的不正确;支承零件(轮带、托轮、托轮轴颈、轴承、窑体热板等)磨损不一致;检修更换支承零件时没考虑新旧尺寸的影响;窑体刚度不够以及停窑时,操作不正确等原因所造成。
因此,要定期校正窑体中心线。
3、窑体中心线找正的方法回转窑窑体中心线找正的方法有:挂钢丝法、灯光法、纬仪法、压铅丝法和激光法等。
回转窑托轮调整为了保证回转窑的长期安全运转,在回转窑的运转过程中,在机械维护方面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窑体的“直而圆”和轴向窜动的稳定性,而要完成上述任务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正确地调整托轮。
1、调整托轮的基本原则(1)调整托轮使窑体中心线是一直线回转窑的窑体是通过轮带支承在多挡托轮上的,在支承零部件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窑体的位臵是受托轮位臵确定的。
回转窑在是使用过程中,要经常调整托轮的位臵,保证窑体中心线呈一条直线。
即调整托轮的水平位臵及同一挡两托轮中心距的大小。
(2)调整托轮使窑体正常游动(适用于固定挡轮)回转窑在运转中,为使托轮和轮带表面磨损均匀,应使窑体在上下挡轮之间不断地轴向窜动(称为游动),但不允许轮带与挡轮经常接触转动,即使偶尔接触转动,也不要受力过大或时间过长,以免顶坏挡轮。
为实现上述要求,应将各个托轮(传动装臵附近的托轮除外)的中心线歪斜一个小角度,使托轮在转动过程中,产生一个对窑体的向上的推力,以克服窑体的下滑动,并使窑体缓慢地向上窜动,当窑体达到上挡轮位臵时,可在托轮表面加适量的润滑油,减小托轮与轮带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使托轮的向上推力减小,窑体依靠其下滑力缓慢向下窜动;当窑体达到下挡轮位臵时,托轮表面的润滑也没有了,窑体又开始向上窜动,即进行再一个循环的游动,这就叫做人工游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回转窑托轮调整技术与应用
2 回转窑的装配结构
为使物料在窑内以既定的方向移动和翻滚,回转窑必须以一定的倾斜度安装。
根据试验及生产经验,倾泻度一般为3%~5%,转速一般为0.3~1.0min。
目前国内设计的回转窑结构差别不大,基本上一样。
回转窑的装配结构主要由筒体、托轮带、托轮、挡轮、驱动齿轮、液压马达及动力站、窑头窑尾
密封罩等组成。
3 回转窑托轮及轮带受力分析
由于轮带与托轮所受摩擦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因此,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轮带所受摩擦力沿其轴心线上的分量
可表示为t1’、t2’。
4 关于回转窑托轮的调整
回转窑托轮调整是稳定回转窑运行的重要手段。
首先,回转窑托轮调整可以使回转窑轮带在托轮上往复运行,使托轮表面均匀磨损,避免出现台阶从而出现设备故障。
另外,当回转窑出现故障时,可以使回转窑处于上位或下位,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展。
如挡轮损坏时可调整上行,调整得好可以稳定
在一个位置运行。
4.1 回转窑托轮调整方法与步骤
1)回转窑在运行时,为减轻托轮与轮带的摩擦阻力,一般
在托轮上方安装有石磨块对其进行润滑。
我们在调整托轮时,则需要增加托轮与轮带的摩擦力,因此,在调整托轮前要把所有托轮上的石磨块取掉。
2)每个托轮轴承座侧都装有顶丝,为便于调整,顶丝的螺
纹处应当经常加油。
3)确定托轮调整方向。
首先确定我们是要让回转窑上行还是下行,根据回转窑的旋转方向绘出托轮所受摩擦力矢量图,需要注意的是托轮所受摩擦力沿回转窑轴心线上的分量必须与窑所需要移动的方向相反;然后根据托轮需要歪斜方
向确定要调整的托轮轴承座。
4)拧松需要调整的托轮轴承座的脚螺栓,并将该轴承座顶丝锁紧螺母松退2圈。
先将顶丝预调90°~180°,然后启动回转窑以0.3~0.6r/min的速度慢转。
运行不超过8mm/h 为好。
必要时可调整顶丝,此时回调90°,观察1小时,观察上行速度再调,调整到位时,顶丝要回位。
回位顶丝也要逐步退,顶丝在退到位后,等一段时间,托轮轴承座与顶丝接触后再固定轴承座螺栓,紧固锁紧螺母。
5)装回托轮石磨块。
4.2 回转窑托轮调整应注意事项
回转窑托轮调整一般以只调Ⅰ挡为好,必要时可调Ⅱ挡;拖轮歪斜后其所受摩擦力沿回转窑轴心线上的分量方向必须
一致,即不能出现八字形。
5 回转窑托轮调整应用实例
新钢公司球团厂设计能力为120万t/a,于2005年11月26日建成投产,回转窑规格为ø5m×35m。
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如下:
1)设备规格ø5m×35m。
2)窑倾斜度4.25%
3)支承数2组
托轮轴承SKF(ø560mm×ø820mm×258mm)顶丝M125×3
4)回转窑转速
正常工作转速:1.05r/min
调速范围:0.5~1.5r/min
辅传动:0.06r/min
5)传动装置
1、液压马达型号:CB560-C-N
2、齿轮传动模数:m=32 传动比:i=234/23
6)固定挡轮装置型式:固定双边挡轮挡轮直径:ø1200mm 2006年3月24日08:05回转窑前挡轮轴承坏,值班长遂组织降窑速、降温停机处理。
停机后发现窑体向下移动了60mm。
3月25日,为了使回转窑筒体复位,我们经研究确定了在1挡托轮东北与西南轴承座来进行调整。
将该2个轴承座地脚螺栓拧松,并将该2个轴承座顶丝锁紧螺母松退2圈,再将顶丝预调整进180°,然后启动回转窑以0.5r/min
的速度慢转。
当窑运行半小时后,我们发现窑没有上行,还向下移动了5mm,遂将窑速降为0.3r/min,顶丝再调进270°。
以0.6r/min的速度运行3小时后,窑上行移动恢复至原位停机。
由于挡轮备件加工周期较长,当时没有备件,我们决定将后挡轮拆除安装之前挡轮位置恢复生产。
修复后,考虑适当减轻挡轮受力,在窑低速运转条件下,分3次将顶丝只退回了270°。
观察2小时后,遥控制在下位运行,无异常情
况,然后投料正常生产。
3月29日19:00,因挡轮质量问题,挡轮与轴配合过松在运行中分离掉至地面。
当发现时,窑以向下移动了71mm,在无挡轮的情况下正以1.0r/min的速度高温运行,情况非常紧急。
我们立即采取措施停止造球布料,降机速,窑速降至0.3r/min,并组织检修工人开始调整托轮。
这次我们调了Ⅱ挡,边调边观察分多次调节,每次调90°,于23:30停止下行,这时窑最大行量为120mm。
30日01:00开始缓慢上行,窑中温度已降至150℃以下,30日早班窑上行到位后停窑,历时15小时,Ⅰ挡顶丝共调进450°,Ⅱ挡顶丝共调进360°。
我们将挡轮作堆焊修复后安装恢复生产,将Ⅰ挡顶丝退270°,Ⅱ挡顶丝通调进180°。
挡轮正常运行至今再未发生
过故障。
为确保回转窑安全运行,避免挡轮损坏后没有及时检查发现造成回转窑筒体从托轮上掉下来酿成重大设备事故,我们在
Ⅱ挡托轮前方增设立一个固定当块。
正常情况下挡块不与轮带接触,根据我厂实际情况,窑的膨胀伸长量为40~55mm,我们将其间隙设定为80mm。
一旦发生挡轮损坏,挡块与轮带接触时,在挡块与轮带接触表面加入高温润滑脂进行润滑减轻摩擦力,这样事故处理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并将事故限
定在我们控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