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储能材料在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相变储热技术研究进展

相变储热技术研究进展

相变储热技术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高效、环保的能源存储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

相变储热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热能存储方式,因其能在特定温度下进行热能的吸收和释放,从而实现对热能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相变储热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基本原理、材料研究进展、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推动相变储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二、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进展相变储热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储热方式,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核心在于相变储热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 PCMs),这些材料能够在特定的温度下吸收或释放大量的热能,从而实现对热能的储存和利用。

近年来,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拓宽了材料种类,还提高了储热效率和稳定性。

在材料种类方面,传统的相变储热材料主要包括无机盐类、石蜡类和脂肪酸类等。

然而,这些材料在某些应用场合下存在导热性差、易泄漏、化学稳定性不足等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新型相变储热材料,如高分子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

这些新材料不仅具有更高的储热密度和更好的稳定性,还能通过纳米效应、界面效应等提高导热性能,从而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

在储热效率方面,研究者们通过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优化复合材料的配比、引入纳米增强剂等方法,有效提高了相变储热材料的储热效率和热稳定性。

一些研究者还将相变储热材料与其他储能技术相结合,如与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实现了热能的高效利用和存储。

在应用方面,相变储热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工业余热回收、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建筑节能领域,相变储热材料可以用于墙体、屋顶等建筑构件中,通过储存和释放热能来调节室内温度,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在工业余热回收领域,相变储热材料可以回收和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变蓄热技术与电池热管理中的应用

相变蓄热技术与电池热管理中的应用

相变蓄热技术与电池热管理中的应用摘要:一、相变蓄热技术简介1.定义及原理2.特点与应用领域二、电池热管理的重要性1.电池工作原理与热管理关系2.热管理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三、相变蓄热技术在电池热管理中的应用1.相变蓄热材料选择与设计2.相变蓄热技术在不同类型电池中的应用四、相变蓄热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1.技术创新方向2.市场应用前景正文:一、相变蓄热技术简介1.定义及原理相变蓄热技术是一种利用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和释放热量的原理,实现能量的储存和传输的技术。

相变蓄热材料在加热过程中,从固态向液态相转变,吸收大量热量;在冷却过程中,从液态向固态相转变,释放热量。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安全等优点。

2.特点与应用领域相变蓄热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高效:相变过程中吸收和释放的热量较大,可有效提高热能利用率。

(2)环保:相变蓄热材料无污染,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3)安全:相变蓄热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相变蓄热技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地热能、工业余热等领域,尤其在电池热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电池热管理的重要性1.电池工作原理与热管理关系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内部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

合理的热管理对于电池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电池热管理主要包括散热和保温两个方面。

2.热管理对电池性能的影响(1)散热:有效散热有利于维持电池工作温度在适宜范围内,提高电池充放电效率,延长电池寿命。

(2)保温:良好的保温性能可以降低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损失,提高电池在低温环境的启动性能。

三、相变蓄热技术在电池热管理中的应用1.相变蓄热材料选择与设计在电池热管理中,相变蓄热材料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1)相变温度:相变温度应与电池工作温度相匹配,确保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有足够的热量吸收和释放。

(2)相变潜热:相变蓄热材料应具有较大的相变潜热,以提高热能储存和传输效果。

(3)热稳定性:相变蓄热材料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确保长时间运行不发生性能衰减。

相变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研究进展

相变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研究进展

相变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研究进展凌子夜;方晓明;汪双凤;张正国;刘晓红【摘要】良好的热管理系统是电池安全及高效使用的保证,电池的热管理需要确保电池温度在安全温度范围以及电池组内最大温差不超过5℃.传统的热管理方式,如空气冷却,不仅需要额外的动力输入,而且越来越不能满足高能量密度的新型锂离子电池的热管理需要.使用相变材料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利用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吸收电池产生的热量,在不使用外界功耗的条件下,可以长时间保持电池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通过与膨胀石墨、金属泡沫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导率可以大大提高,电池组内体系温度均匀性可以满足工作要求.而且,相变材料的形状不固定,可以使用在任意形状的电池上.被动式热管理是应用于电池热管理系统中最具前景的技术.【期刊名称】《储能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13(002)005【总页数】9页(P451-459)【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相变材料【作者】凌子夜;方晓明;汪双凤;张正国;刘晓红【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系,广东广州51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02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放电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以及良好的循环性能,已经在手机、相机、手提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1],也是新一代混合动力汽车(HEV)和电动汽车(EV)的优秀动力源[2]。

然而,通过并联和串联构建的锂离子电池组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出,会引起电池温度上升。

过高的锂离子电池温度会导致电池循环寿命下降,并可能引发单个电池或整个电池组的热失控(thermal runaway),从而导致电池无法正常工作[3],因此必须对锂离子电池组进行相应的热管理。

相变材料在储能技术中的应用

相变材料在储能技术中的应用

相变材料在储能技术中的应用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能源储存技术的研究越来越重要。

相变材料是一种新型储能材料,具有高储能密度、长寿命、高节能等优点。

它的应用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相变材料的基本原理、热力学过程、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相变材料基本原理相变材料是指具有相变能力的物质。

它们在温度、压力、电场、磁场、电流等条件下发生相变。

相变是一种物理和化学变化,可以将物质从一个稳定平衡状态转化为另一个稳定平衡状态。

相变材料主要包括固态-固态相变、固态-液态相变和液态-气态相变等。

在固态-固态相变中,相变材料的晶格结构得到了重组,产生了不同的物理性质。

固态-液态相变是相变材料从固态转变为液态。

这种相变主要发生在金属和无机盐类等物质中。

液态-气态相变则是指相变材料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包括汽化和沸腾等过程。

相变材料的相变过程是热力学过程。

相变过程可分两个阶段进行:吸热阶段和放热阶段。

吸热阶段是指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吸收热能,从而使温度升高。

放热阶段则是指相变材料从高温状态转变到低温状态,放出储存在相变中的热能。

相变材料的热力学性质是其储能能力的基础。

二、相变材料在储能领域的应用现状近年来,相变材料在储能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相变材料储存冷能的技术可用于被动房屋的空调系统、电子设备散热等领域。

相变材料储存热能的技术也被应用于太阳能集热板、热泵、热能回收等各种系统中。

经典的相变材料是差热材料。

它们的相变峰值在零度附近,可以用来控制室温加热或冷却。

差热材料主要用于家用和商用空调设备以及个人计算机的散热控制等。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

其最大的优势是高储能密度和高效率。

相对于化学储能材料,相变储能材料具有更长的寿命和更高的放电效率。

相对于传统的储能方式,相变储能技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储能密度。

三、相变材料在储能领域的未来发展相变材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通过研究和设计新型相变材料,可以进一步提高储能密度和效率。

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新进展

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新进展

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新进展周建伟1,刘 星2(1.平原大学能源与燃料研究所,河南新乡 453000; 2.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摘 要:综述了近年来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介绍了相变材料的种类及各类相变材料特点,并对各类相变材料的性能、储能机理和优缺点进行了讨论;探讨了相变材料在太阳能利用、建筑节能等领域的应用;展望了未来相变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相变材料;储能;太阳能;应用中图分类号:T Q05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467(2007)10-0007-04New Progress on Research and Appli ca ti onof Pha se Change Energy Storage M a ter i a lsZHO U J i a n-we i1,L I U X i n g2(1.I nstitute of Fuel&Energy,Pingyuan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0,China;2.I nstitute of Che m2 istry and Che m ical Engineering,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Zhengzhou 450001,China) Abstract:Ne w p r ogress on research and app licati on of phase change energy st orage materials in recent years are su mmarized.The s pec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s are intr oduced,and the perf or mance,energy st orage mechanis m,merits and faults of all kinds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s are dis2 cussed.The app licati on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in the fields of s olar energy utilizati on and building energy saving is stated,and the devel opment trend and the app licati on p r os pect of the phase change ma2 terials are p r os pected.Key words:phase change material;energy st orage;s olar energy;app licati on 物质的相变过程一般是一个等温过程,相变过程中伴随有大量的能量吸收或释放,这部分能量称为相变潜热。

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相变储能材料是近年来备受研究关注的一种新型储能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高效率等特点,是未来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将从相变储能材料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基本原理相变储能材料是利用物质在相变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潜热实现储能和释能的一种功能材料。

相变储能材料通常由两种物料组成,一种是相变材料,另一种是传热材料。

相变材料是指在特定温度范围内,其内部结构发生相变,从而在储能和释能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热量。

传热材料是指能够促进相变材料与环境之间的热传递的材料,它们构成了相变储能材料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研究进展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的应用是在太空科技领域。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更加重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相变储能材料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目前,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范围已经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建筑节能、汽车空调、电子产品、工业生产等。

其中,建筑节能领域是相变储能材料最为广泛的应用领域之一。

使用相变储能材料进行建筑节能,可以减少建筑物对空调的依赖性,降低能耗,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重视,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相变储能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有:1. 建筑节能。

相变储能材料可以应用于建筑外墙、屋顶、地板等位置,实现建筑节能。

当前,相变储能材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利用相变墙体技术进行绿色建筑改造等。

2. 汽车空调。

相变储能材料可以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通过储存汽车内部的剩余能量和外界环境热量,使汽车可以更加智能化地进行热调节,提升舒适度。

3. 电子产品。

相变储能材料可以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如手机配件、电脑散热器等。

它可以将电子产品中产生的废热转化为储存热量的形式进行存储,实现节能减排。

4. 工业生产。

相变储能材料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炼钢、铸造、密封等领域。

相变材料在热电转换中的应用研究

相变材料在热电转换中的应用研究

相变材料在热电转换中的应用研究热电转换技术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电能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热电材料通过热电效应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在可持续能源领域和环境保护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其中,相变材料作为一种新的热电材料,因其具有热响应快、体积不变、长时间稳定等特点,在热电转换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分析相变材料在热电转换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一、相变材料的热电转换原理相变材料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它能够发生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等方面的变化,并伴随着相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当相变材料发生相变时,其热响应非常迅速,而且能量密度巨大,可以实现热能捕捉、储存和释放。

这为热电转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

热电转换是指通过热电材料的热电效应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或通过施加电场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而相变材料的热电转换原理基本上是通过材料的相变实现热电转换。

一般来说,相变材料发生相变时,其晶格结构、能带结构和电导率等物理和化学性质均会发生变化。

由于热电效应可以被视为电势差和温度差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相变材料中的热电效应实现热电转换。

二、相变材料在热电转换中的应用现状目前,在相变材料的研究中,液-固相变和固-固相变是两种常见的热电转换方式。

首先是液-固相变。

由于相变材料液固相变具有热容大、相变潜热和体积变化等特点,因此其能够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

对于液态相变材料,其热电转换效率可以达到10%以上,可在室温下工作,因此有望应用于低温能源收集和转化领域。

近年来,许多研究工作提出了利用相变材料实现热电转换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例如,有研究报道了利用液态相变材料制备纳米热电材料的方法,通过控制相变材料中的纳米颗粒大小和形状,实现材料的热电性能调控。

其次是固-固相变。

与液-固相变不同,固-固相变材料有很高的密度和结构稳定性,可以实现更加稳定的热电转换。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固-固相变材料的热电性能也非常优异,可以通过控制其微结构和配比来实现热电性能的调控。

相变材料在能量储存中的应用及研究

相变材料在能量储存中的应用及研究

相变材料在能量储存中的应用及研究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如何储存和使用能源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在能量储存方面,相变材料逐渐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相变材料,又称相变储能材料,是一种能够通过相变来储存和释放能量的材料。

本文将介绍相变材料在能量储存中的应用及研究。

一、相变材料的基本原理相变材料的储能原理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状态变化有关。

当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时,其内部结构和形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相变材料的储能原理基于物质状态的变化,它可以通过温度、压力等外部因素来控制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过程。

相变材料储存和释放能量时,其物理状态可分为液态、固态和气态。

其中,从液态到固态的相变释放的能量是最为常见的。

二、相变材料的应用1. 热管理相变材料在热管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夏季高温时,人们通常使用空调设备来降低室内温度,而相变材料可以在夜间储存冷却能量,然后在白天放出,起到降温作用。

其中,相变材料的转换温度应该与人们所需的温度相符合,例如,大部分人在舒适的环境下所需的室温为20-28℃之间,因此相变储能材料的转换温度设定在25℃左右将会是更为合适的选择。

2. 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需要采集和储存能量,以便在需要时供电。

选择适合的储能材料可以提高电池板的转化效率。

相变储能材料可以在电池板表面储存能量,并在太阳光照射时释放。

当太阳光照射不足时,相变材料可以作为备用能源,以维持电池板的运转。

3. 锂电池锂离子电池是现代电子设备中最常用的电池类型之一。

相变材料被用于发挥锂电池的最大储能效率。

例如,在智能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中,相变储能材料可以起到保护和延长电池寿命的作用。

而在电动汽车等大型电子设备中,相变材料可以在电池充电时储存能量,并在行驶过程中释放出来以供应源。

三、相变材料的研究虽然相变材料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科学家们仍在对其储能原理和更好的应用进行研究。

下面是一些最新的研究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变储能材料在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国庆, 张海燕, ZHANG Guoqing, ZHANG Haiyan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州,510006
刊名:
材料导报
英文刊名:MATERIALS REVIEW
年,卷(期):2006,20(8)
被引用次数:9次
1.陈清泉;孙逢春混合电动车辆基础 2001
2.Hallaj S A;Selman S R查看详情 2002
3.Hallaj S A;Selman S R查看详情 2000(09)
4.Siddique A Khateeba;Mohammed M Faridb查看详情 2004
5.Ahmad A P查看详情 2002
6.Kelly K;Zolot M;Mihalic M查看详情 2002
7.Siddique A Khateeba;Shabab Amiruddina查看详情 2005
8.查看详情
9.Ahmad A Pesaran;Andreas Vlahinos查看详情 2003
10.Hasnain S M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8
11.Morcos V H查看详情 1990
12.Sadasuke I;Naokatsu M查看详情 1991
13.Costa M;Buddhi D;Oliva A Superbase catalysis of oxazolidin-2-one ring formation from carbon dioxide and prop-2-yn-1-amines under homogeneous or heterogenous conditions[外文期刊] 1998(9)
14.Padmanabhan P V;Murthy M V查看详情 1986
15.Bauer C;Wirtz R查看详情 2000
16.Kamimoto M;Abe Y;Kanari K World Congres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1986
17.Mehling H;Hiebler S;Ziegler F查看详情 1999
18.Fukai J;Morozumi Y;Hamada Y查看详情 2000
19.Py X;Olives S;Mauran S查看详情 2001
20.Fukai J;Kanou M;Kodama Y查看详情 2000
21.Fukai J;Hamada Y;Morozumi Y查看详情 2002
22.El-gafy A;Lafdi K;Morozumi Y查看详情 2004
23.Ahmad A Pesaran;Matthew Keyser查看详情 2001
24.Andrew Mills;Said Al-Hallaj查看详情 2005
25.Osama Mesalhy;Khalid Lafdi;Ahmed Elgafy查看详情 2005
1.车杜兰.周荣.乔维高电动汽车电池包散热加热设计[期刊论文]-北京汽车2010(1)
2.张国庆.马莉.张海燕.Zhang Guo-qing.Ma Li.Zhang Hai-yan HEV电池的产热行为及电池热管理技术[期刊论文]-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25(1)
文]-电源技术2005,29(3)
4.陈磊涛.许思传.常国峰.Chen Leitao.Xu Sichuan.Chang Guofeng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流场特性研究[期刊论文]-汽车工程2009,31(3)
5.吴忠杰.张国庆.Wu Zhong-jie.Zhang Guo-qing混合动力车用镍氢电池的液体冷却系统[期刊论文]-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25(4)
6.吴伯荣.屠海令.吴锋.朱磊.陈晖.吴宏.WU Bo-rong.TU Hai-ling.WU Feng.ZHU Lei.CHEN Hui.WU Hong MH/Ni电池组热管理的数值模拟与应用试验[期刊论文]-电池2006,36(4)
7.郭丽.彭元亭.管琤EV/HEV二次锂电池的热模拟[期刊论文]-船电技术2004,24(2)
1.张国庆.吴忠杰.饶中浩.傅李鹏动力电池热管冷却效果实验[期刊论文]-化工进展 2009(7)
2.王彦红.张成亮.俞会根.盛军.宋佳.曹艳军相变材料在动力电池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功能材料2013(22)
3.唐志军.朱群志热管理技术应用于动力电池的研究[期刊论文]-电源技术 2013(1)
4.张国庆.饶中浩.吴忠杰.傅李鹏采用相变材料冷却的动力电池组的散热性能[期刊论文]-化工进展 2009(1)
5.孙世良.郑立秋.孙世梅热管技术应用于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期刊论文]-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
6.邓元望.钟俊夫.张上安.王兵杰混合动力车用锂电池相变材料-空气耦合散热[期刊论文]-电源技术 2013(10)
7.张国庆.张江云.王长宏.饶中浩纳米AIN/石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相变传热特性[期刊论文]-材料导报 2011(18)
8.饶中浩.张国庆.吴忠杰.傅李鹏.杨承昭碳/金属复合材料在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材料工程2008(z1)
9.吴忠杰.张国庆混合动力车用镍氢电池的液体冷却系统[期刊论文]-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8(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cldb200608003.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