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分析报告

化艺术也呈现出新的面貌。
洛可可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的享乐主义和追求精致、细腻
03
的审美倾向。
主要特点与风格元素
洛可可风格的建筑以曲线和曲面为主,轻盈、优美,常常带有一种柔美的韵律感。
室内装饰则以细腻、繁复的细节处理和华丽的色彩搭配为特点,如使用大量的曲线、 花卉、贝壳等元素。
洛可可风格的绘画则以柔和的色调、细腻的笔触和轻松的主题为主要特点,如田园 风光、贵族生活等。
创新设计
结合现代技术和设计理念, 对洛可可风格进行创新和 改良,使其更加适应现代 社会的需求。
文化融合
将洛可可风格与其他文化 元素进行融合,拓展其应 用范围和文化内涵,增强 其适应性。
05 洛可可风格的未来展望
创新与发展的可能性
融合现代元素
洛可可风格可以与现代设计理念 和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古
绘画作品
总结词
细腻、华丽、柔美
详细描述
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华丽的色彩和柔美的线条为特点,常 常描绘轻松、优雅的主题,如田园风光、花园中的女性、精致的肖像等。代表 画家有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
建筑作品
总结词
轻盈、精致、曲线美
详细描述
洛可可风格的建筑作品以其轻盈的立面、精致的细节和曲线美为特点,常常采用白色或淡色调,并大量运用曲线 和曲面。代表建筑有法国的苏比兹府邸和德国的奥古斯都堡。
家居设计
总结词
舒适、华丽、浪漫
详细描述
洛可可风格的家居设计注重舒适与华丽相结合,大量使用曲线和曲面造型,如卷曲的扶手、雕花的床 架等。材料上常选用贵重的木材、象牙和金属等,细节处理非常精致。
服饰与时尚
总结词
优雅、浪漫、女性化
洛可可服装风格

洛可可服装风格
洛可可服装风格
洛可可Rococo)艺术风格产生于法国 18世纪。“洛可可”是法文“岩石”
的复合词可可(,意思是此风格以岩
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是巴洛克风 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 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 繁琐的艺术样式。
洛可可服装的风格特点
洛可可服装的主要特点是精致到极点的优雅。 所谓"极点",就是妇女将自己服装的每一个 细节都精致化,以便男性观赏。换句话说, 人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分解成可供观赏的元素。 那是一个肉体享乐的时代(与我国的明末时 期有点类似),最有品味的女性穿着是"既暴 露又优雅"。洛可可艺术的另一个特色是甜美
轻快、精巧华丽,而没有巴洛克艺术的宗教
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构图非对称法则, 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色泽柔和, 粉彩色系被大量运用、崇尚自然。
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的服装是以女性为中心,以装文化从其发展过程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715-1730年从 巴罗克向洛可可的过渡期,服装上一面残留着巴罗克的影子,一面向纤弱柔 和的女性趣味发展;1730-1770年是洛可可服装文化的鼎盛期;1770- 1790年是洛可可文化的衰落期,服装上出现许多转变迹象,预示着新时代 的到来。这时,各种新的服装杂志陆续出版发行,逐渐取代过去的“潘朵拉 QQ:270455556 Loading… … 盒子”,成为传播流行的重要媒体。到 18世纪 80年代,受新古典主义风潮 和英国自然主义影响,英国那质朴的时装传入法国,使进人穷途末路的洛可 可样式为之一变。但流行的根本转变,还要借助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风暴。
巴洛克洛可可设计风格浅析

浅谈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艺术设计0804 康惠玲16号巴洛克艺术,系出于法语音译(Baroque),意为形态不圆的珍珠。
它起源于16世纪晚期盛行于17世纪,巴洛克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洛可可为法语rococo 的音译,此词源于法语ro- caille(贝壳工艺)。
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
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洛可可艺术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洛可可艺术的特质大致为:一、曲线趣味,常用C形、S形、漩涡形等曲线为造形的装饰效果。
二、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
三、色泽柔和﹑艳丽。
四、崇尚自然。
五、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飘逸性,表现各种不同的爱,如浪漫的爱、母爱等。
洛可可风格详解

洛可可风格详解洛可可风格是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期的一种艺术和装饰风格,源于法国的洛可可文化。
这一风格在欧洲和美国广泛流行,凭借其精致的细节、优雅的曲线和浪漫的氛围,成为当时社交场合以及宫廷宴会的时尚选择。
本文将对洛可可风格进行详细解读,从不同方面分析洛可可风格的特点和影响。
1. 艺术特点洛可可风格追求轻盈、优雅和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注重表达情感和个人主义。
以下是洛可可风格的几个典型特点:•曲线与对称:洛可可艺术中的曲线是十分重要的元素,它们被广泛运用在家具、建筑和艺术品中。
这些曲线通常柔和而有弹性,能够给人一种优雅、流畅的感觉。
此外,对称也是洛可可风格的重要特点,对称的设计能够提升整体的平衡感和和谐感。
•繁复的细节:洛可可风格追求极致的细节处理。
在家具和室内装饰中,常常使用精美的雕刻、装饰和镶嵌等技巧,以展现富丽的面貌。
这些细节表现出洛可可的浪漫主义,给人一种繁华而奢华的感觉。
•亮丽的色彩:洛可可风格广泛采用亮丽的色彩,如粉红、浅蓝、金黄等。
这些明亮的色彩使得洛可可风格更加活跃、愉悦,同时也与当时欧洲贵族社会的富丽生活相契合。
2. 室内装饰洛可可风格在室内装饰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创造出浪漫而又宛如童话般的空间氛围。
以下是洛可可室内装饰的主要特点:•壁画和绘画:洛可可室内常常以壁画和绘画来装饰墙面。
这些画作通常具有柔和的色彩,描绘着优雅的场景、花卉和天使等,充满了浪漫与诗意。
同时,画作所传递出的丰富情感也是洛可可风格的体现。
•精美的家具:洛可可风格的家具追求造型优雅、细节精致的特点。
常见的洛可可家具包括华丽的床榻、雕花的梳妆台和精致的餐桌等。
这些家具通常运用曲线和雕刻,同时采用丝质、绒布等华丽的材料,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
•华丽的窗帘:洛可可风格窗帘的设计也是富丽堂皇的。
它们通常使用华丽的面料,如丝绸和纱网,搭配精致的装饰品,如花朵、蝴蝶和蕾丝等。
这些窗帘的设计既可以提供隐私,又能为室内增添一份浪漫和典雅。
浅谈洛可可艺术风格

浅谈洛可可艺术风格艺术产生于法国18世纪的洛可可艺术是巴洛克艺术的沿袭,它反映的是上流阶层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是集享乐、奢侈、豪华于一体的艺术样式的代名词。
洛可可原意是指岩石和贝壳的意思,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表达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
“洛可可”一词意为“贝壳工艺”,指用贝壳、石子等做假山,或以旋涡纹、花饰为主的装饰形象,后来引申为一种纤巧、华美、富丽的艺术风格。
洛可可艺术强调浪漫情调,它从东方、中世纪和古罗马的装饰漆器等工艺所特有的精致细腻的纹样,以及镶金嵌银的装饰风格。
洛可可艺术崇尚自然,多以贝壳、山石、花草作为装饰题材,用富于女性化象征的S形、C形或旋涡状曲线夸张地伸展和缠绵卷曲,因此优雅、柔媚、华美与繁缛成为洛可可艺术的典型特性。
如果巴洛克艺术是男性化艺术象征,那么洛可可艺术则是典型的女性化艺术。
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不仅是洛可可艺术的保护人和倡导者,又是洛可可艺术的象征性蓬巴杜夫人人物,她引领了整个法国的艺术潮流,在她的推波助澜下,洛可可艺术成为压倒一切的艺术风气,因此洛可可艺术又称“蓬巴杜风格”。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1721~1764),她不仅参与军事外交事务,还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左右着当时的艺术风格。
蓬帕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金融投机商家庭,后成为路易十五的情妇,被封为侯爵夫人。
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导下,产生了洛可可艺术风格,使17世纪太阳王照耀下有盛世气象的雕刻风格,被18世纪这位贵妇纤纤细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了洛可可风格是宫廷艺术,这种风格是由于当时一些不严格遵循法国古典主义法则的因素而产生的,它并不是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必然后果。
它的遵循理论是“师法自然”。
人们都在谈论“师法自然”,但是,我们从现代角度去看,他们所谓的对自然的模仿只是让自然服从于社会的心血来潮,而这个社会并未完全做好使人真正感受到生活在自然之中,并且充满着对生活的神秘醉意的准备。
洛可可风格赏析-图文

洛可可风格赏析-图文罗可可风格罗可可(ROCOCO)艺术是产生于18世纪法国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最初是指建筑的某些样式以及室内陈设和装饰的样式,由于受到了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大力推崇,也被称为路易十五艺术风格。
罗可可风格重装饰、精细、不重对称,各种材料混合应用。
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
罗可可风格的装饰要素1、罗可可装饰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S 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
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
2、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
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
室内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
3、罗可可风格的装饰多用自然题材作曲线,如卷涡、波状和浑圆体;色彩娇艳、光泽闪烁,象牙白和金黄是其流行色;经常使用玻璃镜、水晶灯强化效果。
罗可可风格的特色罗可可风格重装饰、精细、不重对称,各种材料混合应用。
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
贝壳和巴洛克风格的趣味性的结合为主轴,以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
善用金色和象牙白,色彩明快、柔和、清淡却豪华富丽。
室内装修造型优雅,制作工艺、结构、线条具有婉转、柔和等特点,以创造轻松、明朗、亲切的空间环境。
罗可可风格的早期作品出现于18世纪法国,18世界30年代年代在法国高度发展,并受到东方元素的影响。
这种风格从建筑和家具蔓延到油画和雕塑。
在德国,斯都格的孤独城堡和奥拉宁堡的中国宫、维斯的巴伐利亚教堂和波茨坦的无忧宫都是欧洲洛可可风格建筑的例子。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精致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精致:一种优雅而精致的美学表达在建筑艺术的历史长河中,洛可可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美学魅力独树一帜。
这种建筑风格以曲线优美、精雕细琢、崇尚自然为特点,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富有诗意和理想追求的梦幻世界。
洛可可风格追求优雅、轻盈和纤巧,表现了人们对完美和舒适生活的向往。
洛可可建筑风格源于18世纪欧洲的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是当时社会文化、艺术、审美观念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产物。
它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谐、优雅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在洛可可建筑中,精致的细节处理和精美的装饰是其主要特点之一。
建筑师们运用曲线、弧形、贝壳、花环等元素,创造出一种优雅而柔美的建筑风格。
屋顶、墙面、门窗、栏杆、壁炉等各个部分,都被精心设计,以展现出曲线美和动态美。
同时,洛可可建筑也注重色彩的运用,以白色和淡色调为主,配以金色、粉色等柔和色彩,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
在洛可可建筑的室内设计中,精致更是无处不在。
家具、窗帘、地毯、壁灯等各个细节,都被精心设计,以展现出一种优雅而奢华的美感。
同时,洛可可风格的室内设计也注重光影的运用,通过柔和的光线,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
此外,洛可可建筑还注重空间的布局和层次感。
建筑师们通过巧妙地运用空间,创造出一种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空间感。
同时,他们也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通过开放式的空间布局,让室内外空间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洛可可建筑的庭院设计中,精致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庭院中的花草树木、喷泉、雕塑等各个元素,都被精心设计,以展现出一种优雅而浪漫的美感。
同时,庭院中的道路和景观设计也注重曲线美和动态美,通过优美的曲线和流畅的线条,创造出一种流动的空间感。
总的来说,洛可可建筑风格是一种精致而优雅的美学表达。
它以曲线优美、精雕细琢、崇尚自然为特点,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富有诗意和理想追求的梦幻世界。
这种建筑风格不仅是一种美学表达,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审美观念的体现。
对洛可可风格的评价

对洛可可风格的评价嘿,咱来聊聊对洛可可风格的评价呀,这风格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玩意儿呢!洛可可风格啊,那第一眼看上去就是满满的华丽感。
就像我有次去参观一个洛可可风格装饰的宫殿,哇塞,一进去就感觉像掉进了一个超级华丽的梦幻世界。
那墙壁上的装饰,全是那种弯弯绕绕的花纹,精致得不得了,就像有人拿着最细的画笔,一笔一笔精心勾勒出来的,而且还都镶着金边啥的,在灯光下那叫一个闪闪发亮,晃得人眼睛都花了。
还有那些家具呀,也都是洛可可风格的。
桌椅的腿儿都是那种细细弯弯的,像芭蕾舞演员的腿一样优雅,上面还雕刻着各种花花草草、小天使啥的图案。
我当时就忍不住去摸了摸,那手感,滑溜溜的,做工真的是太精细了。
感觉坐在那上面,自己都得变得优雅起来才行,不然都有点对不起这么精致的家具啦。
不过呢,这洛可可风格也有它让人觉得有点“腻歪”的地方。
它实在是太注重那些华丽的装饰了,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有点眼花缭乱,就像吃了太多的奶油蛋糕,一开始觉得甜甜蜜蜜挺好吃的,可吃多了就有点齁得慌。
比如说在那个宫殿里,走了一会儿我就有点晕头转向的,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儿看了,到处都是花花绿绿、弯弯绕绕的东西,感觉都快找不到重点啦。
而且呀,洛可可风格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的“娇弱”。
它好像只适合在那种安安静静、舒舒服服的环境里待着,要是放到一些比较接地气或者需要实用功能更强的地方,就有点不太搭调了。
就像你要是把这种风格的家具放到一个普通老百姓家里,每天要干活、要跑来跑去的,估计没几天那些精致的雕刻就得被碰坏咯。
但是呢,咱也不能否认它的美呀。
它那种极致的华丽和精致,确实是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美的一种极致追求。
就像那些贵族们,他们就喜欢把自己周围的一切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用这种风格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品味。
所以说,洛可可风格虽然有它的小缺点,但它在艺术史上还是有着独特的地位的,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即使有点小瑕疵,也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呢。
反正每次想起那次参观洛可可风格宫殿的经历,我就对这种风格又爱又恨的,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它才更让人印象深刻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洛可可艺术风格
摘要:衡量一个民族的水平高低有很多种方式,其中之一就是“艺术”。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在艺术史领域里,曾有许许多多的艺术风格从人们眼前、身边掠过,但每一种艺术风格给人类留下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有些风格本身持续了几个世纪留存在当时的社会中,它们跨越了时代,超越了时空的领域,至今还为世人所津津乐道;有些风格却用它短暂的生命,用尽它的美丽给后人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洛可可风格就似后者,在它拥有短暂的75年里,留给后人许多华美的作品。
本文通过对洛可可风格发展过程的论述,着重于分析建筑合绘画风格,希望能够带领人们进入洛可可时代,感受一个别样精彩的时代。
关键词:洛可可建筑、巴洛克、洛可可绘画、
一、引言
我很喜欢法国巴黎,喜欢法国的建筑,法国的氛围,法国的文化等等。
在法国的建筑里,相比于哥特式风格的巴黎圣母院、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等,我比较偏爱洛可可风格,纤细,轻快,明亮,柔媚,细腻,可以用来修饰这一风格的词汇数不胜数。
之所以喜欢它,也是因为这种风格突破了常规,给人们以视觉的冲击,所以笔者想就这一风格进行分析。
二、风格介绍
就像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兴起了巴洛克风格一样,法国古典主义之
后兴起了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
因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风行,亦称“路易十五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她不仅参与军事外交事务,还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左右着当时的艺术风格。
蓬帕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金融投机商家庭,后被路易十五封为侯爵夫人。
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导下,产生了洛可可艺术风格,使17世纪太阳王照耀下有盛世气象的雕刻风格,被18世纪这位贵妇纤纤细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了。
被称为洛可可的艳情艺术主宰了18世纪前半期,它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
它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缺乏对于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
愉快亲切、舒适豪华的场景取代了圣徒痛苦的殉难,从而在反映现实上向前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主要表现在建筑和绘画上,代表建筑为法国巴黎苏比斯府第、凡尔赛宫的镜厅,代表画家为布歇、弗拉戈纳尔等。
三、风格建筑意义
洛可可建筑的外型满足于有节奏的布局、自然的建材或加上一层简单的色调,而内部装潢则五彩缤纷,形式多样。
最大特点是明显带有人生的享乐主义思想,它是人生现世享乐生活的舞台,主要体现在王宫贵族为自己修建的宫殿上。
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
室内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
四、与巴洛克建筑的比较
巴洛克建筑与洛可可建筑,前者讲究线条的韵律感、量感、空间感和丰富而有变化的立体感,并带有绘画般的效果。
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之上更讲究壁面的形式美,利用繁复多变的曲线和装饰性的绘画布满壁面,甚至利用镜子或烛台等使室内空间变得更为丰富,喜欢用舶来品(如中国瓷器、日本漆器、东方丝绸与挂毯、非洲珠宝、意大利水晶灯等)装饰室内。
对于洛可可风格来说,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
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
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
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
可以说,洛可可建筑是在巴洛克建筑上的提升和发展,满足了人们对这一建筑风格的需求。
五、洛可可建筑风格的流行
洛可可风格流行于法,德,奥地利等国。
对于建筑艺术来说,洛可可主要是一种室内装饰风格,最初出现在建筑的室内装饰上,以后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音乐和文学领域。
它是在反对法国古典主义艺术的逻辑性,易明性,理性的前提下出现的柔媚,细腻和纤巧的建筑风格。
在装饰题材上,常常喜欢用各种草叶及蚌壳,蔷薇及棕榈。
这些题材不但用在墙面和天花板上,也用在撑架、壁炉架、镜框、门窗框、
家具腿和其它建筑部件上,并且极尽模仿植物的自然状态。
在装饰材料上,洛可可风格的建筑常以质感温软的木材取代过去常常使用的大理石,墙面上不再出现古典程式,而代之以线脚繁复的镶板和数量特多的玻璃镜面。
在色彩上,为了构成柔媚顺和,洛可可风格的建筑喜用娇嫩的色彩,如白色、金色、粉红色、嫩绿色、淡黄色,尽量避免强烈的对比。
线脚多用金色,天花板常涂上天蓝色,还常常画上飘浮的白云。
此外还喜欢张挂绸缎的幔帐和晶体玻璃吊灯,陈设瓷器古玩,力图从装饰到小品、到室内物件的设置,显出豪华的高雅之趣。
然而,它的格调却因装饰手法的过于刻意,往往是脂粉之气过浓,高洁之意不足;堆砌、柔媚有余,自然韵雅不足。
所以,洛可可风格历来被认为是格调不高,侈糜颓废的建筑风格。
但是,由于洛可可风格注重功能,注重人的切身需要的一面,比起古典主义建筑来人性以及人情味更浓,所构成的建筑室内空间气氛更亲切宜人,所以,洛可可风格一经产生,便很快风靡欧洲,到了德国,则更变成了超级洛可可。
不仅如此,由于洛可可创造了更多新颖别致、精细工巧的片断,创造了许多生动活泼的手法,特别是一些洛可可风格的客厅和卧室,非常亲切温雅,比起古典主义和巴洛克建筑,更宜于日常生活的需要,所以绵延、影响至今。
六、洛可可式绘画
洛可可式风格的绘画作品,最主要的思想就是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在洒脱中带着一些轻佻。
无拘无束地尽情戏耍的乐趣,摆脱一切思索
而获得感官快乐的乐趣,在这个时期的绘画中得到了或许是最完美的表现,因为它不需要理性的协助就能直接使眼睛感到满意和愉悦。
另外,它有时也引起了对这个社会进行批评的意见。
英国人霍加斯就是这样。
他以一系列既是讽刺又是谴责的漫画抨击了他那个时代的伤风败俗。
它们得到了公众的喜爱,但并不是由于其社会批评和道德教育的目标,而是由于那种写实的幽默的表现方式。
因此,这种抗议对相关的人和事并没有什么效果,只有革命才会对这种谴责作出评判。
洛可可式绘画风格得到了当时大多数人的认可,并成就了许多知名的画家,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
例如霍加斯,平民画家,吸取洛可可艺术潇洒地运用色彩的一面,善于使用近乎讽刺画的技巧,深刻沈痛地钩划出时代的弊病,代表作《流行婚姻:婚后》。
再如,康斯博罗,受安东尼·凡·戴克影响,绘画表现不落俗套,肤色、质感技巧成熟。
除画肖像画外,对风景画特别有兴趣。
代表作《蓝衣少年》等。
七、总结
一直被禁锢在高雅文化中,只为上流社会苍白、颓废、娇弱的思想生活服务,不免显得过于娇媚浮华,缺少了精神内涵的深刻性。
但是,洛可可艺术夸张的手法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则使它具有了超时代艺术生命力,甚至至今还为艺术家们提供着创作思路。
洛可可艺术风格已在世界艺术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洛可可”这条长河今后还会绵延不绝的流淌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其钧,郭宏峰《图解西方古代建筑史》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
2.温尼·海德·米奈《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3.刘博、王刚、佟明《奢华的底线:洛可可艺术》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