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安规设计要求规范

合集下载

PCB安规设计规范V

PCB安规设计规范V

PCB安规设计规范VPCB是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的缩写,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常见的电路连接载体。

在设计PCB时,要遵循一定的安规设计规范,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PCB安规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

1.设计防静电保护措施:在PCB设计中,应考虑防止静电引起的损坏。

方式包括设置防静电接地,使用合适的静电保护元件,如静电保护二极管、防静电贴片电阻等。

2.电源设计:对于PCB设计中的电源电路,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电源电压和电流,并按照安规要求保证电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应注意电源与其他电路的隔离,以避免干扰和损坏。

3.地线设计:地线是PCB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合理的地线设计可以提高电路的抗干扰性和电磁兼容性。

应避免地线回路过长、回路面积过小等问题,同时要确保地线的连接稳定可靠。

4.电磁兼容性设计:PCB设计中应考虑电磁兼容性,避免电磁干扰的产生和传播。

应合理布局电路板上的元件和导线,降低电磁辐射和敏感电磁场的接收。

此外,应合理选择屏蔽元件和电磁屏蔽结构,以减少电磁波的传播。

5.元件布局:PCB上的元件布局应遵循一定的规则。

如避免元件之间发生短路、干扰等问题,避免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元件。

元件的布局应符合良好的散热性能,确保元件工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6.丝印标识:PCB上的丝印标识是对电路板的标示和使用提供重要信息的方式。

应按照安规要求,清晰标示电路板的必要信息,如生产日期、厂商信息、元件型号、极性等。

7.引脚设计:引脚是电子元件与PCB之间的连接,也是电信号传输的关键部分。

在引脚设计中,应根据元件的特点和封装形式,合理设计引脚的排列、间距和布局,以确保引脚的良好接触和连接可靠性。

8.焊接方式和工艺:PCB的连接通常通过焊接完成。

应选择合适的焊接方式,如手工焊接、波峰焊接或表面贴装技术等,并根据焊接要求设计合适的焊盘、焊脚和焊接面积。

同时,还应合理选择焊接材料和工艺,以确保焊接质量。

产品安规设计规范

产品安规设计规范
3、将示波器的探头分别接到两个受测点上。
4、开机,将输入电压、频率、输出负载调到要求的大小。
5、调节示波器并读取示波器上显示的工作电压的最大峰值和有效值。
6、将示波器的探头接到另外的两个受测点上,重复上述的步骤1到4。
7、将测得的数值记录下来。
注:确定电气间隙、爬电距离,需要用到工作电压的有效值和最大峰值。确定抗电强度,需要用到最大峰值。
元件及PCB的电气隔离距离:
注:电气隔离距离指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综合考虑。
对于Ⅰ类设备的开关电源(本公司的大部分开关电源均为Ⅰ类设备),在元件及PCB板上的隔离距离如下:(下列数值未包括裕量)
a、对于AC—DC电源(以不含有PFC电路及输入额定电压范围为100-240V~为例)
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
L线-N线(保险管之前)
开关上应标识其开/关状态(on/off),电感、变压器上应标识其规格、制造商的商标
或名称。产品外壳上各种按钮、输出端子的功能应进行标识。
6、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
工作电压的测量
在确定工作电压时,下列所有要求都适用:
a.额定电压值或额定电压范围上限值应:
-用作一次电路和地这间的工作电压;和
-在确定一次电路和二次电路之间的工作电压时应考虑;和
b.额定频率或额定频率范围,频率范围用“-”隔开,多个额定频度和多种额定频率范围用“/”分开。(直流供电除外)
c.额定输出电流或额定输出电流范围。以mA或A为单位,电流范围用“-”隔开。
d.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e.产品型号。
f.如果是Ⅱ类(Class Ⅱ)设备,应有Ⅱ类设备符号“ 回 ”。
g.如果已通过了认证,则应有相应的认证标志。
设计者不仅要考虑设备的正常工作条件,还要考虑可能的故障条件以及随之引起的故障,可预见的误用以及诸如温度、海拔、污染、湿度、电网电源的过电压和通信线路的过电压等外界影响。

安规设计

安规设计

电子产品的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所谓安全距离,就是为保护人在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危险电压带电部分与人不能轻易接触到,也不能让它来引起危险导致威胁人身安全。

因此必须在一般情况下,安全距离是在产品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检查安全距离从设计阶段开始。

结构检查人员会首先检查PCB板上的安全距离(最好拿空的PCB板用透明薄尺或游标卡尺来测量),之后,就是检查危险电压带电部分与其它部分(如外壳、安全电压部分等)距离等等。

总之,一切关乎与安全的部分都要测量,特别重点会在电源部分。

具体参考各种安全标准:IEC60950\ IEC60065\UL60950\GB8898\GB4943等以下引自其他文章: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铅酸蓄电池.电池架.电池柜的安规设计规范标准

铅酸蓄电池.电池架.电池柜的安规设计规范标准

铅酸蓄电池、电池架、电池柜的安规设计规范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修订信息表目录 (4)前言 (5)1 目的 (6)2 范围 (6)3 规范内容 (6)3.1蓄电池产品安规设计要求 (6)3.1.1电池外壳要求 (6)3.1.2电池连接电缆要求 (7)3.2电池架和电池柜的要求 (8)3.2.1使用在一次电路的产品 (8)3.2.2使用在二次电路的产品 (8)3.2.3通风要求 (9)3.2.4保护接地要求 (9)3.2.5安装位置和操作空间要求 (9)3.3蓄电池产品标签的要求 (10)3.3.1标签材料和实验要求 (10)3.3.2产品技术信息标签信息要求 (10)3.3.3警告标签要求 (11)3.3.4环境保护和回收符号要求 (12)3.3.5对产品制造商标示的要求 (12)3.4电池架、电池柜的使用说明和警告标示 (13)3.5安规认证标志的使用 (13)4 附件 (14)本规范由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研发部发布实施,适用于本公司的产品的标签设计和安规认证标志使用。

本规范由安规研究室、蓄电池产品线、结构部和生产部门遵照执行。

本规范拟制部门:测试部;本规范拟制人:张光辉;本规范批准人:研发管理办;铅酸蓄电池、电池架、电池柜的安规设计规范1 目的1) 指导蓄电池产品线开发过程设计产品使用; 2) 规范开发过程中必要的安规自测项目和要求;3) 根据产品认证信息库,正确使用安规认证种类和认证标志2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艾默生网络能源公司设计和生产的铅酸蓄电池单体、电池架、电池柜。

3 规范内容3.1蓄电池产品安规设计要求 3.1.1电池外壳要求蓄电池的外壳材料要有UL 认证,并且满足阻燃要求的最小厚度,而且根据不同使用环境,应该满足终端产品使用对电池的阻燃要求。

阻燃等级以UL 公布的认证证书为准,阻燃等级的优先等级为:根据最终的使用条件,蓄电池外壳材料的阻燃的要求如下:1) 通讯行业标准YD/T996中要求, 电池壳、盖阻燃性能应符合GB/T 2408-1996中的第8.3.2节FH-1(水平级)和第9.3.2中FV-0(垂直级)的要求。

产品安规设计要求规范标准

产品安规设计要求规范标准

会签文件修订记录目录目录1 概论 (7)2 绝缘的分类 (7)2.1 功能绝缘(Function Insulation) (7)2.2 基本绝缘(Basic Insulation) (7)2.3 附加绝缘(Supplementary Insulation) (7)2.4 双重绝缘(Double Insulation) (7)2.5 加强绝缘(Reinforced Insulation) (7)3 产品资料的安规设计要求 (8)3.1 产品规格书: (8)3.1.1 产品外形及主要规格: (8)3.1.2 使用环境: (8)3.1.3 电气特性: (8)3.1.4安规及EMC特性: (8)3.1.5机械特性: (9)3.1.6标贴: (9)3.1.7强制风冷环境模拟: (9)3.2 变压器规格书: (9)3.3 电感规格书: (9)4、安规元器件 (9)5、安规标识 (10)5.1 铭牌标签: (10)5.2 PCB板的标识: (10)5.3整机的标识: (10)6、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 (10)6.1工作电压的测量 (10)6.2、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1)6.2.1术语解释: (11)6.2.2元件及PCB的电气隔离距离: (12)6.2.3变压器部的电气隔离距离: (12)6.3、温升 (13)6.4、抗电强度 (14)6.5、输出过载及变压器过载 (14)6.6、输出短路 (15)6.7、风扇堵转及通风孔堵塞 (16)6.8、元件故障试验 (17)6.9、接地测试(Earthling Test) (18)7、附录 (18)7.1附录A: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表 (18)7.1.1 一次电路绝缘以及一次电路与二次电路之间的绝缘最小电气间隙 (18)7.1.2 对峰值电压超过电源电压的一次电路的绝缘的附加间隙 (19)7.1.3 二次电路的最小电气间隙 (19)7.1.4 最小爬电距离 (19)7.2、附录B:抗电强度试验电压表 (20)7.3、附录C:异常测试时变压器绕组和电感允许的温度限值 (22)产品安规设计规1 概论应用安全标准的目的在于减少由于下列危险造成伤害或危害的可能性。

LED灯具产品UL的安规要求

LED灯具产品UL的安规要求

LED灯具产品UL的安规要求UL是指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安全科学公司之一、UL的安规要求是指LED灯具产品需要符合UL的安全标准才能在市场上销售。

以下是LED灯具产品UL的安规要求的详细介绍。

1.商品认证:UL要求LED灯具产品通过商品认证方可上市销售。

商品认证是指UL对产品进行全面评估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安全和性能要求。

通过商品认证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信心和保证,同时也可以减少产品退货、召回和损毁的风险。

2.UL1598标准:UL1598标准是适用于LED灯具产品的标准。

该标准要求产品必须满足电气、机械和物理特性的要求。

其中包括对电器安全性能、灯具的结构和外观设计、防水、防尘等性能的要求。

3.电气安全性能:LED灯具产品的电气安全性能是UL安规的重点之一、UL要求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电气安全标准,防止电击、火灾和其他电气危险。

产品必须具有正确的电气连接和绝缘设计,以保证用户的安全。

4.构造和外观设计:LED灯具产品的构造和外观设计需要满足UL的要求。

产品必须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出现破裂、变形或其他损坏。

外观设计必须合乎人体工程学,便于用户操作和维护。

5.防水和防尘能力:LED灯具产品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水和防尘能力。

UL要求产品必须经过防水和防尘测试,以确认其符合相应的防护等级标准。

这是为了保证产品在各种环境中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6.环境适应性:LED灯具产品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和海拔等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

UL要求产品必须通过相关测试,以确保其能够在常规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7.应急照明功能:部分LED灯具产品还具备应急照明功能,即在断电时能够提供照明。

UL要求这类产品必须符合相应的应急照明标准,以确保用户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疏散。

总结起来,LED灯具产品UL的安规要求包括商品认证、符合UL1598标准、电气安全性能、构造和外观设计、防水和防尘能力、环境适应性以及应急照明功能。

LED电源安规设计规范汇总

LED电源安规设计规范汇总

制定日期
页码第4/9页
a)要求厚度≥0.45MM,重叠部分要求大于6.0mm宽;
b)防火等级要求V-0级, RTI≥80必须要有安规认证(或UL);
c)反折处靠近PCB板地方要求折叠部分贴耐温胶带至少一层。

5.3 关键管控电子元器件
5.3.1.关键器件主要有:
保险丝、X 电容、Y 电容、PCB、输入输出线、绝缘片、压敏电阻、热敏电阻、磁性元件(初级电感、变压器等)、PCB、光耦、MOS管(可选)、桥堆( 可选) 、大电解电容(可选)等;
5.3.2.对以上所述元件必须要有相应的认证,一经列入CDF管控,不可轻易变更,若要变更
则需重新报备后方可使用(对于可选的则不需重新报备)。

5.4 安全要求
5.4.1 介电强度:
5.4.1.1 GB 19510.1-2009 灯的控制装置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IEC
61347-1:2007)对介电强度的要求
5.4.1.2 GB 19510.14-2009 灯的控制装置第14部分: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IEC 61347-2-13:2006)对介电强度的要求
试验电压的施加部位
工作电压a
(V)
≤50 200
>200
≤450
700 1000
输入线路的带电部件和输出线路的带电部件之间b500 2000 3750 5000 5500
新标准将改为2U+1000 新标准将改为4U+2000
,内装式电源不能打独立符号与短接符号
( )与短接符号后或隔离符号( );
建议打倒立三角形耐温保护符号( ) ,温度,防水IP
特殊要求建议在规格书里面描述。

铅酸蓄电池、电池架、电池柜的安规设计规范标准[详]

铅酸蓄电池、电池架、电池柜的安规设计规范标准[详]

铅酸蓄电池、电池架、电池柜的安规设计规范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修订信息表目录 (4)前言 (5)1 目的 (6)2 范围 (6)3 规范内容 (6)3.1蓄电池产品安规设计要求 (6)3.1.1电池外壳要求 (6)3.1.2电池连接电缆要求 (7)3.2电池架和电池柜的要求 (8)3.2.1使用在一次电路的产品 (8)3.2.2使用在二次电路的产品 (8)3.2.3通风要求 (9)3.2.4保护接地要求 (9)3.2.5安装位置和操作空间要求 (9)3.3蓄电池产品标签的要求 (10)3.3.1标签材料和实验要求 (10)3.3.2产品技术信息标签信息要求 (10)3.3.3警告标签要求 (11)3.3.4环境保护和回收符号要求 (12)3.3.5对产品制造商标示的要求 (12)3.4电池架、电池柜的使用说明和警告标示 (12)3.5安规认证标志的使用 (13)4 附件 (14)本规范由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研发部发布实施,适用于本公司的产品的标签设计和安规认证标志使用。

本规范由安规研究室、蓄电池产品线、结构部和生产部门遵照执行。

本规范拟制部门:测试部;本规范拟制人:张光辉;本规范批准人:研发管理办;铅酸蓄电池、电池架、电池柜的安规设计规范 1 目的1) 指导蓄电池产品线开发过程设计产品使用;2) 规范开发过程中必要的安规自测项目和要求;3) 根据产品认证信息库,正确使用安规认证种类和认证标志2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艾默生网络能源公司设计和生产的铅酸蓄电池单体、电池架、电池柜。

3 规范内容3.1蓄电池产品安规设计要求3.1.1电池外壳要求蓄电池的外壳材料要有UL 认证,并且满足阻燃要求的最小厚度,而且根据不同使用环境,应该满足终端产品使用对电池的阻燃要求。

阻燃等级以UL 公布的认证证书为准,阻燃等级的优先等级为:根据最终的使用条件,蓄电池外壳材料的阻燃的要求如下:1) 通讯行业标准YD/T996中要求, 电池壳、盖阻燃性能应符合GB/T 2408-1996中的第8.3.2节FH-1(水平级)和第9.3.2中FV-0(垂直级)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签文件修订记录目录目录1 概论 (7)2 绝缘的分类 (7)2.1 功能绝缘(Function Insulation) (7)2.2 基本绝缘(Basic Insulation) (7)2.3 附加绝缘(Supplementary Insulation) (7)2.4 双重绝缘(Double Insulation) (7)2.5 加强绝缘(Reinforced Insulation) (7)3 产品资料的安规设计要求 (8)3.1 产品规格书: (8)3.1.1 产品外形及主要规格: (8)3.1.2 使用环境: (8)3.1.3 电气特性: (8)3.1.4安规及EMC特性: (8)3.1.5机械特性: (9)3.1.6标贴: (9)3.1.7强制风冷环境模拟: (9)3.2 变压器规格书: (9)3.3 电感规格书: (9)4、安规元器件 (9)5、安规标识 (10)5.1 铭牌标签: (10)5.2 PCB板的标识: (10)5.3整机的标识: (10)6、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 (10)6.1工作电压的测量 (10)6.2、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1)6.2.1术语解释: (11)6.2.2元件及PCB的电气隔离距离: (12)6.2.3变压器内部的电气隔离距离: (12)6.3、温升 (13)6.4、抗电强度 (14)6.5、输出过载及变压器过载 (14)6.6、输出短路 (15)6.7、风扇堵转及通风孔堵塞 (16)6.8、元件故障试验 (17)6.9、接地测试(Earthling Test) (18)7、附录 (18)7.1附录A: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表 (18)7.1.1 一次电路绝缘以及一次电路与二次电路之间的绝缘最小电气间隙 (18)7.1.2 对峰值电压超过电源电压的一次电路的绝缘的附加间隙 (19)7.1.3 二次电路的最小电气间隙 (19)7.1.4 最小爬电距离 (19)7.2、附录B:抗电强度试验电压表 (20)7.3、附录C:异常测试时变压器绕组和电感允许的温度限值 (22)产品安规设计规范1 概论应用安全标准的目的在于减少由于下列危险造成伤害或危害的可能性。

—电击;—与能量能关的危险;—着火;—与热有关的危险;—机械危险;—辐射;—化学危险。

设计者不仅要考虑设备的正常工作条件,还要考虑可能的故障条件以及随之引起的故障,可预见的误用以及诸如温度、海拔、污染、湿度、电网电源的过电压和通信线路的过电压等外界影响。

2 绝缘的分类2.1 功能绝缘(Function Insulation)设备正常工作仅需要的绝缘注:所定义的功能绝缘并不起防电击作用,但是它可以用来减小引燃和着火的危险的可能性2.2 基本绝缘(Basic Insulation)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2.3 附加绝缘(Supplementary Insulation)除基本绝缘以外施加的独立的绝缘,用以减小在基本绝缘一旦失效仍能防止电击2.4 双重绝缘(Double Insulation)由基本绝缘加上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2.5 加强绝缘(Reinforced Insulation)一种单一的绝缘结构,在标准(GB4943,UL60950,EN60950)规定的条件下,其所提供的防电击的保护等级相当于双重绝缘注:“绝缘结构”这一术语并不是指该绝缘必须是一块质地均匀的整体,这种绝缘结构可以由几个不能像附加绝缘或基本绝缘那样单独来试验的绝缘层组成。

3 产品资料的安规设计要求3.1 产品规格书:产品规格书应包括: 抗电强度的描述、输入输出线与端子的描述、冷却条件的说明(如为强迫风冷且又未自带风扇,则要详细说明风扇的规格和安装位置)、完整的标签等,还应规定额定输入电压(范围)、额定输入频率(范围)、额定输出电流(范围)、最大输入电流、工作环境温度;产品规格书应对产品的安装方式或条件、保护接地方式以及安全性警告予以说明,以使公司对于用户的不规范操作带来的危害可以免除责任。

另外,产品规格书中的中英文应分开、独立。

关于产品规格书的制作和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

3.1.1 产品外形及主要规格:a.型号应为产品在市场销售的名称,而不能写成公司内部的型号,如D78的产品规格的型号应为PMA52F,而不能写成D78。

b.表示范围的符号应用“-”,而不能用“~”。

这个要求也同样适用于整份规格书。

3.1.2 使用环境:散热方式的自然风冷或强制风冷的条件要写清楚。

如果是强制风冷且未自带风扇,则应规定风扇的规格(型号、尺寸大小、电气额定值、风扇转速等)和安装位置以及其它说明,此信息可在“强制风冷环境”一节中详细描述。

另外,环境温度要注明清楚。

注:环境温度的最大温度会影响到安规的一些测试(如温升、异常测试等),所以在客户的要求内应尽量将环境温度的上限值取低一些。

3.1.3 电气特性:a.如果产品的初级为危险电压的二次电路(例如DC-48V输入。

如果难以判断是否为危险电压的二次电路,可询问安规工程师),且产品本身不能承受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则应在电压输入的备注栏增加说明:“本产品应由加强绝缘隔离的变压器或电池供电”。

注:安规上的危险电压指的是高于42.4VAC峰值或60VDC的电压。

b.额定输入电压(范围)、额定输入频率(范围)、额定输出电流(范围)、最大输入电流要清楚无误。

如果自然风冷、强制风冷时输出有所差异,则要详细说明。

C.额定电压和额定电压范围的问题:对于AC输入,额定电压可标明为100-240VAC或200-240VAC,额定电压范围则可以是客户指定的输入电压范围,如“85-285VAC”等。

对于DC输入,额定电压可标明为“-36 - -76VDC”、“-40 - -75VDC”等形式,额定电压范围也可标明为客户指定的范围。

3.1.4安规及EMC特性:将“绝缘强度”一词改为“抗电强度”。

3.1.5机械特性:a.应对输入、输出连接器进行详细说明。

b.如果输出有软线,则应写明各路输出和软线颜色一一对应关系。

C.如果输入、输出线有地线(指大地),则此地线必须用黄绿线。

3.1.6标贴:参考本资料的3.1铭牌标签。

3.1.7强制风冷环境模拟:应详细规定风扇的规格(型号、尺寸大小、电气额定值、风扇转速)和安装位置以及其它说明。

3.2 变压器规格书:变压器规格书中应包括其所用物料的清单(包含名称、规格、制造商、认证编号的信息);对于安全性隔离变压器,其初、次级绕组出线都就套上绝缘套管并穿过挡墙1~2mm;规格书中应包括所有绕组的铜阻阻值;如果产品需要申请UL认证,则变压器须有变压器绝缘系统认证,且变压器所用的材料及其供应商(磁芯除外)须为其绝缘系统内的材料及其供应商。

变压器的尺寸标注不应写为“XX MAX”的格式,而应为“XX±XX”的格式。

3.3 电感规格书:如果产品需要申请TUV认证,则需要提供各电感的铜阻阻值。

同样,电感的尺寸标注也不应写为“XX MAX”的格式,而应为“XX±XX”的格式。

4、安规元器件安规关键性元器件应标注其厂商、规格、型号和参考位号。

对于本公司的产品来说,安规关键性元器件大体上指:塑胶外壳、铭牌;PCB板、保险丝、保险丝座(如果是塑胶的);压敏电阻、放电管;电感、变压器(包括bobbin、线材、胶纸、挡墙、套管、清漆等);光耦、X电容、Y电容;插座、开关、输入塑胶端子、各种软线;热缩管、套管、PVC片、硅胶片、绝缘片;风扇、继电器、温度开关;Bulk电容、泄放电阻、整流桥、开关管。

对于具体机型和具体所用的场合,关键元器件的判定有所不同。

除Bulk电容、泄放电阻、整流桥、开关管外,其它关键性元器件一般需要与认证相对应的认证书。

(如,产品做UL认证,则需UL证书,做TUV认证,则需VDE证书或TUV 证书。

)5、安规标识5.1 铭牌标签:铭牌标签通常应包括:a.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

以V为单位,电压范围用“-”隔开,多个额定电压和多种额定电压范围用“/”分开,如100-120V/200-240V,交流供电还应用“~”指明。

直流供电应用“”指明。

b.额定频率或额定频率范围,频率范围用“-”隔开,多个额定频度和多种额定频率范围用“/”分开。

(直流供电除外)c.额定输出电流或额定输出电流范围。

以mA或A为单位,电流范围用“-”隔开。

d.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e.产品型号。

f.如果是Ⅱ类(Class Ⅱ)设备,应有Ⅱ类设备符号“回”。

g.如果已通过了认证,则应有相应的认证标志。

5.2 PCB板的标识:PCB板应丝印其厂商名称(或商标)、规格、防火级别、安规认证号等,还应丝印输入、输出(输出公共端不能用“GND”表示,而应用“COM”表示)的标识,火线(L)、零线(N)、地线(G)的标识、接地的标识,保险管的标识、机型号及版本、各元器件的标识等。

所有的标识应丝印在显著的位置上,不应被遮挡住,还应清楚无误。

保险管的标识必须包括: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位号。

如果客户或工程师有其它特性的要求(如慢熔‘T’、快熔‘F’、高分断率‘H’、低分断率‘L’等),也可标上,但工程师必须确定保险管的特性与所标特性一致。

如果电源外壳上有保险管座,操作者可直接更换,则此保险管的标识也必须包括快慢熔及高低分断率的特性。

5.3整机的标识:开关上应标识其开/关状态(on/off),电感、变压器上应标识其规格、制造商的商标或名称。

产品外壳上各种按钮、输出端子的功能应进行标识。

6、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6.1工作电压的测量在确定工作电压时,下列所有要求都适用:a.额定电压值或额定电压范围上限值应:-用作一次电路和地这间的工作电压;和-在确定一次电路和二次电路之间的工作电压时应考虑;和b.未接地的一次电路可触及导电零部件应假定其是接地的;和c.如果变压器绕组或其它零部件是接地的,即不与相对于地有确定的电位的电路连接,则应假定该变压器绕组或零部件有一点接地,由于这一点接地而产生最高工作电压;和d.如果使用双重绝缘,则基本绝缘上的工作电压,应按假定附加绝缘为短路的状态来确定,反之亦然。

对于变压器绕组之间的双重绝缘,应假定有这样一点发生短路,由于这一点短路而在其它绝缘上产生最高工作电压;和e.对变压器两个绕组之间的绝缘以及对于变压器绕组与另一个零部件之间的绝缘,应取两绕组上任意两点之间的最高电压以及绕组上任意一点与该零部件之间的最高电压。

注:一次电路:直接与电网电源连接的电路。

二次电路:不与一次电路直接连接,而是由位于设备内的变压器、变换器或等效的隔离装置供电或由电池供电的一种电路。

测试方法:(1)测试条件:电压:额定电压的上限或额定电压范围的上限(取较大值)频率:额定频率的上限或额定频率范围的上限(取较大值)负载: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负载或负载组合中的最严重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