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住宅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超高层住宅开发的研究与思考

超高层住宅开发的研究与思考

超高层住宅开发的研究与思考超高层住宅开发的研究与思考——宇鹏——深圳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土地的稀缺是显而易见的,但纵观深圳房地产住宅市场上,虽然各种类型的建筑产品层出不穷,但是,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深圳的超高层住宅属稀缺类!目前市场上的超高层住宅供应仅一个(纯住宅)港丽豪园,而且开发的不是很成功。

深圳的许多超高层建筑都是写字楼,住宅皆以小高层、高层为主流,似乎与深圳住宅用地的稀缺不相映衬。

许多国际大都市,比如与深圳隔了一条河的香港,超高层住宅比比皆是,北京、上海、广州超高层住宅的开发也接二连三,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深圳的超高层住宅将风声水起,引领深圳住宅楼市的风骚!本文对超高层住宅开发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旨在与同行交流,共同研讨深圳超高层住宅开发中需关注的课题。

全文排序如下:◆主要结论◆超高层建筑的界定◆超高层住宅建筑部分特点◆部分开发环节技术难点的研究与思考▲成本核算▲结构系统▲垂直交通设计▲消防弱电系统▲节能、环保措施及其他◆深圳市场超高层住宅物业研究与思考▲东海港丽豪园▲擎天华庭主要结论:◆超高层建筑的界定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划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划。

联合国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高层建筑按高度分为四类:(1)9~16层(最高为50米);(2)17~25层(最高到75米);(3)26~40层(最高到100米);40层以上(即超高层建筑)。

根据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凡是超过100米的均为“超高层公寓”。

(本文把40层以上楼定为超高层)◆超高层住宅建筑部分特点●结论:虽然超高层住宅建筑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但是通过国内外近些年对超高层建筑的开发研究实践,在建设开发上,技术条件已经具备。

故而对于超高层住宅的开发更多需要思考的是技术难点的优化解决方案及市场导向的相关方面。

◆部分开发环节技术难点的研究与思考●结论一:成本的增加势必使得开发物业销售价格上扬,同时也使得项目开发获取得利润率降低,所以,在开发成本和销售价格不可控的情况下,缩短超高层住宅物业的开发销售周期是保证利润率的一个关键。

超高层住宅专题研究

超高层住宅专题研究

11000
10000
12000
上海世茂滨江
武汉锦绣长江
青岛东海路9号 佛山千灯湖1号 福州世贸外滩花园
超高层出现的技术背景——
超高层技术安全等级的变化,设计和建设的难度大幅度增加,建设周期大。
结构形式 户型立面 水电指标
电梯设置 高科技
住宅一般采用剪力墙结构,少数采用钢结构
以景观为导向,大开间,大面积玻璃幕墙使用
世茂滨江系列 万科金域蓝湾系列
成都、重庆、杭州…… 超高层客户共性
深圳、上海……
大城市生活背景 视野开阔,见多识广 经历丰富 愿意尝试新鲜事物 能够接受创新 经济实力较强 ……
超高层出现的价值背景——
形象价值标签,适度溢价空间。
一方面,超高层建筑使项目建立区域标志形象,对整体提升项目档次及价值具有较 好的标杆作用。
半岛城邦,珑园
蓄客待售
幸福里
销售中,均价约28000元/㎡
金域蓝湾
三期均价17000元/㎡
擎天华庭
开盘均价7600元/㎡
港丽豪园
均价约12000元/㎡
万科俊园
开盘均价约15000元/㎡
城市中心地段,优势的资源,蓄客待售。
地王商圈内的核心地块,华润借万象城之势,开发3栋超高层顶 级公寓,强势登场。
超高层高度为给水系统带来更多要求 消防:超高的体量对消防要求更高,例如消防喷
淋系统等配置 配电:对配电要求比较高,多路配电 每隔15——18层之间要分层设计高速电梯
智能化:大量智能化技术的运用 还需预留职能化模块,为将来发展预备空间
深圳超高层住宅成长背景-------
2009年 2008年 2006年 2002年 2000年 1998年

关于超高层住宅的研究

关于超高层住宅的研究

关于超高层住宅的研究一、有关概念1、规X中明确的定义、概念的条文。

不同规X的定义(1)、超高层住宅——高度超过100米的住宅。

高层住宅——≥10层的住宅。

(2)、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划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划。

联合国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高层建筑按高度分为四类:(1)9~16层(最高为50米);(2)17~25层(最高到75 米);(3)26~40层(最高到100米);40层以上(即超高层建筑)。

2、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的总结(1)根据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X GB 50045-95》,在我国民用高层建筑分为四类:10-18层住宅,19层-100米住宅,100米以上的住宅。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与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注:建筑高度指地面到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间,排烟机房和楼梯间出入口不计入建筑高度。

)3、超高层住宅设计三需要应用什么特殊规X?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X(GB50180-93)(2002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X(GB50045-95)(2005版);(简称《高规》)建筑设计防火规X(GB50016-200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X(GB50176-93);住宅设计规X(GB50096-1999)(2003版);住宅建筑规X(GB50368-200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X(JGJ100-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X(GB50067-97);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X(JGJ50-200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X(GB50108-2008);当地规X(例如《XX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2006)二、平面布局的形式1、核心筒形式核心筒比较多采用”二室合一“的形式,就是消防电梯前室和剪刀梯的一个前室合并,剪刀梯的另一个前室为一个单独的前室。

某较大高宽比超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某较大高宽比超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50卷增刊建筑结构Vol.50 S2某较大高宽比超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刘开强1,蒋媛2(1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都610021;2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72)[摘要]本工程主楼结构高度144.40m,高宽比11.93,扭转不规则。

针对本工程主楼结构超高、高宽比较大、地质条件差三个特点,结构整体性能目标采用C级。

通过对桩底、桩侧采用后注浆,基础工程量、施工周期、桩基沉降等均得到显著改善。

针对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加强措施后,经验算上部结构和工程桩均能满足预定的抗震性能目标C级的要求。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大高宽比;墙肢偏拉;后注浆灌注桩;抗震性能目标中图分类号:TU3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8X(2020)S2-0008-05Research on comm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a super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with large height -width ratioLIU Kaiqiang1, JIANG Yuan2(1 Chengdu Benchmark Fangzh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Chengdu 610021, China;2 Power 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 Chengdu 610072, China)Abstract:The main building of this project has a structural height of 144.40m, a height-width ratio of 11.93, and irregular torsion. In view of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per-high structure of the main building of the project, relatively large height-width ratio, and poor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target of the structure is gradeC. Through the use of post grouting on the pile bottom and side, the amount of foundation work, construction period andsettlement of pile foundation had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analyzing several problems in structural design and taking strengthening measures, it is concluded that both the superstructure and the engineering pile can meet the pre-determined requirements of class C seismic performance.Keywords:super high-rise building; large height -width ratio; partial tension of the wall; post grouting filling pile;seismic performance goal0 引言高层、超高层住宅建筑中,为追求较好的朝向和通风效果提高房屋的品质,经常出现高宽比较大的情况[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研究论文六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研究论文六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研究论文六篇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研究论文六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摘要:随着我国人口急剧上升,土地资源稀缺问题愈加明显,为了提升土地利用率,开发商开始将目光投向高层建筑。

近年来,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得到广泛应用,它即满足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也实现了有限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本文主要对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进行探讨,用以提高高层建筑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复杂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1引言随着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政府对高层建筑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建筑结构的持久性、可靠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在进行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结合建筑物的形态特征、功能需要等进行,为提高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能做铺垫。

2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2.1重力荷载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相比,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具有特殊性,不仅建筑高度不可比拟,还需要面临重力荷载的挑战。

特别是随着建筑高度不断攀升,地面受力与重力荷载会逐渐上升,在力的作用下墙上的轴压力与竖向构件柱的压力也不断增加,从而加大超高层建筑的困难性。

其次,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水平位移也是建筑结构设计的矛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楼层越高风效应就越大,在风的作用下其合力作用点的位置就越高,由此自然风效应对超高层建筑产生的作用效应就更大。

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结构自重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它关乎建筑物的稳定性。

而结构自重与重心位置相关,随着建筑楼层不断升高其重心位置随之升高,从而结构自重不断加大,成为强力作用下的薄弱环节,比如地震等。

2.2风振加速度风力大小与建设楼层的高低相关,通常楼层越高其风力效果越强,因此在超高层建筑中的风力作用特别显著。

但是,人们对风作用的舒适度有一定的感知,若风振作用过强则会令人产生不适感,从而降低居住品质。

成都超高层住宅专题研究PPT

成都超高层住宅专题研究PPT

成都超高层住宅的规划设 计
在规划设计方面,超高层住宅 需要考虑建筑美学、绿色建筑 、智能化管理等多个方面,以 满足现代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超高层 住宅的安全问题
随着超高层住宅数量的增加 ,如何保障居住者的安全成 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未来 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超高层 住宅的安全隐患及其应对措 施。
城市化进程加速
随着成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对住房的需求也 随之增加,尤其是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改善型需求为主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改善型需求逐渐成为市场主导,超高层 住宅以其高品质、完善配套等优势吸引了大量改善型购房者。
投资需求旺盛
在房地产市场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超高层住宅成为投资者关注的 热点,其保值增值的特性吸引了大量投资者。
超高层住宅的规划布局
空间布局
合理规划超高层住宅的空间布局,确保居住空间充足、采 光通风良好,同时避免过度密集带来的安全隐患。
01
交通组织
优化超高层住宅周边的交通组织,提高 交通便捷性,降低居住者出行成本。
02
03
景观设计
注重超高层住宅的景观设计,通过绿 化景观、水景等元素,提升居住环境 的品质和舒适度。
害的逃生难度较大。
维护成本高
超高层住宅的维护成本 较高,包括电梯、空调 等设施的维修和更换。
受气候影响大
超高层住宅受风力、气 温等气候因素影响较大, 可能存在晃动等问题。
投资风险大
超高层住宅的投资风险 较大,一旦市场变化或 经济下行,可能会影响
其价值。
超高层住宅的适用人群
高收入人群
01
超高层住宅通常价格较高,适合高收入人群购买。

高层超高层住宅调研报告

高层超高层住宅调研报告

高层超高层住宅调研报告目录一、超高层住宅简介 2二、超高层住宅客户心理分析 6 三.超高层案例分析 8 四、超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设计案例比较研究 33 五.2046项目高层和超高层单栋成本分析 34 六.武汉超高层住宅市场调研 36 七.结论 50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集中,住宅的需求量扩大,城市中心地段的土地越来越稀缺。

超高层住宅建筑通过“竖向型”增长,对有限土地高效集约的利用,提高了规模效益,为城市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

因此,对超高层住宅市场的探讨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国外,超高层住宅与别墅一样成为财富人群权利和身份的象征;在香港,寸土寸金导致的超高层常态逐渐“传染”给内地;在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超高层住宅从起初出现时客户的抗拒,发展到现在的逐渐接受。

一、超高层住宅简介1.1 超高层建筑的定义超高层的界定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a、在中国,建筑规范规定100米以上高度,属于超高层建筑。

b、联合国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将40层以上即定超高层建筑。

1.2超高层住宅的发展背景1.3 超高层住宅的特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促进超高层住宅的开发建设,一般来说,城市的GDP总量达到3000亿元以上,超高层开始出现,GDP总量达到6000亿元以上,超高层或将大量出现。

2008年全国城市GDP及城市化率对照表1.4超高层的价值特征1.5超高层住宅的技术特征1.6超高层的平面布局1.7超高层住宅产品产品分类二、超高层住宅客户心理分析2.1 客户特征超高层客户群存在某些共性特征:a、大城市生活背景 b、视野开阔、见多识广 C、愿意尝试新鲜事物 d、经济实力较强2.2 客户抗性探究国内部分消费者仍存在不安全感。

客户在超高层住宅上放眼眺望时,向下看到变得渺小的街道、房屋、景观、行人,总有飘浮在半空中的不安全感,在心理上产生对高度的恐惧,同时对后期物管、配套服务等也存在质疑。

开发商应从居住感觉上主动引导,强化超高层优势,淡化劣势。

超高层住宅亲地空间研究

超高层住宅亲地空间研究

超高层住宅亲地空间研究发表时间:2014-12-05T16:39:16.51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任晓伟[导读] 避难层是高层建筑中用作消防避难的楼层。

一般建筑高度超过1OOm 的高层建筑,为消防安全专门设置的供人们疏散避难的楼层。

任晓伟(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00)摘要:超高层住宅的大量涌现,在工程技术上的挑战越来越小,但超高层住宅的使用者对于空间的亲地性的要求确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对超高层进行更加传统而又人性化的亲地性设计以满足使用者亲近自然的需求是本文源起之初衷。

关键词:超高层住宅;亲地性;亲地空间一、研究背景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其设计的方法理念和施工工艺较普通高层住宅和中、低层住宅会有很大的变化,需要考虑的因素会大大增加。

接地气是中国传统民居最重视的优点之一,它是建筑对于地方气候的有效回应,同时也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着居住者对大自然的追求。

现代居住空间尤其是超高层住宅建筑由于受到技术、场地等多方面限制,已经不能完全复制传统的伦理、人际交往和空间尺度,因此如何对超高层进行更加传统而又人性化的亲地性设计以满足使用者亲近自然的需求是本文源起之初衷。

二、超高层住宅与亲地空间1、超高层:1972 年8 月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对高层建筑进行了分类和定义。

第一类高层建筑:9-16 层(高度到50 米);第二类高层建筑:17-25 层(高度到75 米);第三类高层建筑:26-40层(最高到100 米);超高层建筑:40层以上(高度100 米以上)。

在我国,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OOm 的住宅建筑为超高层住宅建筑。

2、亲地空间:亲地性俗称接地气,而亲地空间则是指那些适合使用者休闲活动交流的室外场地,包括地面空间、屋顶空间、避难层空间、楼层公共空间、入户前导空间等多种功能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