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概述)
最新1立体构成--概述

立体构成设计是立体构成要素点、线、面、体的移动、 旋转、摆动、扩大及扭曲、弯曲、切割、展开、折叠、 穿透、膨胀、混合等运动形式之空间构成。
课程内容:
立体构成的发展沿革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及设计法则 立体构成的材料构造 立体构成的形式创造 立体构成的设计应用
知识点二:荷兰风格派 蒙德里安《红黄蓝》 杜斯伯格《风格》
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三:
构成主义—— 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塔》
知识点四:解构主义 弗兰克·盖里《古根海姆博物馆》
Bauhaus
知识点五:包豪斯 纳吉、伊顿、康定斯基
包豪斯构成理论 : 一、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二、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三、设计要遵循自然和客观规律进行;
第一章 立体构成的发展沿革
立体主义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风格派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构成主义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解构主义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包豪斯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起源:
“立体构成”这门课程起源于1919年,是德国包豪斯 学院(Bauhaus)在创办后确立的艺术流派 ;
知识点一:立体主义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
立体构成——概述

立体构成的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空间规律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材料强 度的探求,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
大家好
14
立体构成的心理效能和物理效能探求
三大构成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立体构成是平构、色构的延伸,平构中的重复、渐变与色构中的色彩关系都将 运用与立体构成中。 区别: 平构、色构是在平面的基础上进行的构成艺术,立体构成是立体三维构成方式, 所处空间与位置不同。
大家好
15
立体构成的形成与起源
1、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
用几何形体(圆柱体、锥体、 立方体、球体等)来表达客观 对象,即是把外部世界以一系 列不同平面,在不同时空中的 构成方式,进行不同视觉解析 和表现。
大家好
毕加索作品《亚维农的少女》
16
2、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描绘运动着的人
物形态,并将其进行解析、映 叠重构,通过色线、色点、色 束表现光的闪耀与动感。
大家好
17
波丘尼《空间连续的独特》
《下楼梯的裸女》
杜来尚主大的义家这的好幅先作驱品之被作认为是未
18
3、荷兰风格派运动 (20世纪初)
荷兰风格派运动主 张纯抽象和纯朴,外形 上缩减到几何形状,而 且颜色只使用黑与白的 原色。
大家好
2010年上海世博会德国馆方内馆动力球
60
展示设计的本质是人为环境创造、空 间运用和场地规划的艺术。因此,展示设 计所面对的是展示道具的形态塑造和布置 ,色彩的运用及灯光照明布置,以及营造出 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气氛及环境;通过 空间的划分、联系,从而对人为活动进行 引导,创造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舒适、轻松 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 。
立体构成概述

装饰表现:通过具象 的形态、色彩、质感 等表现形式对空间或 物体进行装饰和美化 以增强视觉效果。
抽象表现:运用具象或 抽象的形态、色彩、质 感等表现形式表达一种 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空间形态:通过改 变空间形态来表现 立体构成的美感
色彩运用:利用色 彩的对比和搭配来 增强立体构成的表 现力
材料选择:选择不 同质感的材料来表 现立体构成的特点 和风格
,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立 体 构 成 的 起 源 03 立 体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04 立 体 构 成 的 表 现 手 法 05 立 体 构 成 的 创 作 原 则 06 立 体 构 成 的 实 践 应 用
起源:立体构成起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包豪斯设计 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设计的兴起立体构成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法 应用:立体构成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设计的不断创新立体构成将会继续发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实现方式:可以采用对称、对称破缺、重心偏移等手法以实现作品的均衡性。
作用:均衡性原则是立体构成创作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它能够使作品更加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感 染力。
对比性原则:通过对 比元素的大小、形状、 色彩、方向等创造出 更加鲜明、生动的立 体造型。
平衡性原则:保持立体 造型的平衡与稳定使作 品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和艺术感。
统一性原则:将不同的 元素统一起来形成一个 整体使作品具有更好的 整体感和美感。
韵律性原则:通过元素 的重复、渐变等方式创 造出具有节奏感和韵律 感的立体造型。
空间与形态的统一:形态与空间相互依存形成和谐的整体
材质与形态的协调:材质的选择应与形态相呼应达到视觉上的和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线材的构成 硬线材的构成 (一)连续构成 选择有一定硬度的金属丝或其它线性材料,做构成时不限定范围,以连续的线做 自由构成,使其产生连续的空间效果。表现对象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象的。
立体构成
(二)垒积构造 把硬线材料一层层堆积起来,相互间没有固定的连接点,可以任意改变的立体构成, 叫垒积构成。材料之间之靠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维持形态。特点是易于承受向下压力, 若横向受力则很容易倒塌。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3、面的特征: 面作为构成空间的基础之一具有强烈的方向感,面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构成千变万 化的空间形态。 面在空间形态上可分为平面和曲面两种形态,平面有规律平面和不规律平面,曲面 有规律曲面和不规律曲面。 圆形总是封闭的,具有饱满的,肯定的和统一的效果,能表现流动、运动、和谐、 柔美的感觉 不规则面的基本形是指一些毫无规律的自由形态。
立体构成
材料: 立体构成必须涉及到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材料的参与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先做出 设计方案,再按方案要求物色相应的材料,另一种是先从材料入手,根据材料的属 性,语言寻求表达的内容, 最终制定出造型设计方案。
立体构成
一:自然材料(木材,石材,黏土等)。 自然材料给人以质朴、亲切、温馨、舒适的感觉,有极强的亲和力。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4、块的特征: 块体的基本特征是占据三维空间,块体可以由面围合而成,也可以由面运动而成, 大而厚的块体能产生深厚、稳定的感觉,小而薄的块体,能产生轻盈飘浮的感觉, 块体可分为几何平面体,几何曲面体,自由体和自由曲面体等。 几何平面体包括正三角锥体、正立方体、长方体和其它的几何平面所构成的多面立 体,具有简练大方、庄重、严肃、稳定的特点。
立体构成概述

施罗德住宅 建筑师:格里特·托马斯·里特维尔2德
.
0
20世纪初荷兰美术界出现“风格 派”的艺术流派,倡导几何形体与纯 粹色块的组合与构图。风格派对现代 建筑艺术有重要影响。这座由家具设 计师兼建筑师里特维尔德设计的位于 荷兰乌德勒支市的施罗德住宅是风格 派在建筑领域最典型的代表。简洁的 体块,大片的玻璃,明快的颜色,错 落的线条,与荷兰风格派画家蒙特里 安的绘画有极为相似的意趣。这座住 宅1924年建成。
构成主义代表
2
.
5
5、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 (起源)
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 办人兼校长瓦尔特·格罗皮 乌斯的教学,为国立建筑 工艺学校带来了以几何线 条为基本造型的全新设计 风格。这种理性的科学设 计法则奠定了立体构成教 学的基础。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
2
.
6
包豪斯(1919/4/1—1933/7),
1
.
立体构成概念图例3
立体构成的研究对象
立体构成所研究的对象是立体形态和空间形态的创造规律。立体构成以产品设 计、建筑设计、舞台设计等所有立体设计所共同存在的基础性、共通性问题作为研 究对象。
学习立体构成,首先是理解并学会运用形式美的基本原理;研究、探索立体造 型的基本规律,掌握一定的造型方法;了解材料对设计形态的影响,掌握一定的材 料工艺技巧。
1
.
5
立体构成的形成与起源
1、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
用几何形体(圆柱体、锥体、 立方体、球体等)来表达客观 对象,即是把外部世界以一系 列不同平面,在不同时空中的 构成方式,进行不同视觉解析 和表现。
毕加索作品《亚维农的少女》
1
.
6
2、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描绘运动着的人
1立体构成概述

1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是美术造型语言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在二维平面上通过运用线条、色彩、形态和空间关系的创造性安排,使其呈现出三维空间感和形体感的能力和技巧。
立体构成不仅适用于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领域,也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室内设计等各个领域。
立体构成的要素包括线条、形状、颜色、负空间和透视。
在立体构成中,线条不再是简单的分界线,而是具有了空间感和形体感。
线条可以通过增加粗细、长度、曲线的变化来表现出物体的远近、空间层次以及形体的立体感。
形状是构成物体的基本要素,通过形状的变化可以表达出物体的体积和形态。
颜色在立体构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表达出物体的明暗关系,还可以产生深浅、远近等空间效果。
负空间是指物体之间或者物体内部的空白部分,通过调整负空间的大小和形态,可以使物体之间产生不同的关系和层次感。
透视是立体构成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通过透视的运用,可以准确地表现出物体的远近和空间感。
立体构成有很多技巧和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有平行投射、中心投射和尺度投射。
平行投射是指物体在相同的视点下以平行线条的形式投射到二维平面上,这种方法能够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形态。
中心投射是指物体在相同的视点下以放射线的形式投射到二维平面上,这种方法能够表现出物体的深度和远近。
尺度投射是指通过改变物体的大小和比例来表现出物体的远近和空间感。
在实际的艺术创作中,立体构成可以运用在各种不同的形式中,如画面的布局、对象的安排、色彩的组合等。
通过合理运用立体构成的原则和技巧,可以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和观赏性。
例如,在绘画中可以通过运用透视原理来表现出物体的三维效果;在雕塑中可以通过线条和形状的变化来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立体感;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空间和结构的布局来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总而言之,立体构成是美术造型语言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运用线条、形状、颜色、负空间和透视等元素和技巧,使二维平面具有三维空间感和形体感。
立体构成不仅适用于艺术领域,也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立体构成概述

现代生活中的各种废弃物也可以成为制作立体构成 作品的素材,现代艺术中的装置艺术就是利用废旧材料 进行构成创造的很好的例子。
废旧材 料加工
色彩元 素
与平面设计和绘画中的色彩不同,立体构成中的色彩是在三维空间中实体表面的色彩, 它受到实际空间光影、环境因素、材料本身质地和加工工艺等多方面的影响。在立体构成中 利用色彩可以使造型更明确,立体感更强;可以通过色彩的明暗来加强空间表现力;也可以 通过环境色造就不同的空间效果等。
设计三大构成
立体
构成
立体构成作为“三大构成”课程体系之一, 它同平面设计、色彩设计一样,也是引导学生 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设计 表达能力及培养学生审美观的一门基础学科。 不同的是,立体构成以研究空间立体造型为主 要内容,是各种立体设计的基础学科。
一、立体构成的含义
立体构成是指从三维立体的角度研究物体形态变化以及与空间关系的构成形式。它是 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研究而产生的一门课程,是对平面、色彩与空间形态的 综合理解与应用,立足于对空间立体效果的探索以及立体造型的原理、规律和构造的分析 与设计。因此,立体构成研究的重点在于探索空间中纯粹的三维立体形态的形式美感及造 型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从而为基于此之上的种种现代设计艺术提供创造视知 觉形态的经验和规律。
竹木藤 加工
泥石材料包括黏土、水泥、石膏粉、砖瓦、沙、石头等,它们是建筑和雕塑 的主要构造材料。黏土易成型,可以用雕、塑、捏、拉等方式随意塑造,烧制后 可以长期保存。天然石材具有纹理美、强度高等特点,具有很好的装饰性,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于公共场所及室内外装饰。石材常用的加工方法有:锯切、研磨、抛光、雕琢等。
玻璃 加工
泡沫板和塑料价格低廉,加工方便,是立体构成练习中常用的材料。立体构 成制作中使用较多的泡沫板是KT板,使用较多的塑料是PVC管。泡沫板和塑料常 采用切割、粘接、叠加等方法进行加工。
立体构成概述

是由于各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通过内部运动变化和 外部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影响所形成的。如:火山熔岩, 晶块卵石,珊瑚贝壳,花果树木等等,这些都具有极其丰 富的天然色泽和优美的形态造型。
B.人工形态: 是由人类再创造出来的形态。总体上说,又 可以分为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 a.具象形态:
二.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一)形态要素
立体构成中,形态要素的研究很重要。形态不等于形 状,它是指立体物的整个外貌,由无数个角度、体面形成 的形状,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概念体。如果对自然界各种 形态详加注意,从微观到宏观,还涉及到造型与环境之间 的空间形态关系。 形态包括两大类,即自然形态、人工形态。
A.自然形态:
1.线材:金属线或管,塑料线或管、竹细棒及其它线状材料。 2.板材:金属板、塑料板、泥板、木板、有机玻璃板、纸、 布、皮革、人造革、金属网等。 3.块材:石膏、油泥、陶土、木材、泡漠塑料等。
★ 心理感觉:
线材:轻快,紧张,空间感。 板材:表面有充实感,侧面轻快,空间感。 块材:重量感,充实感。闭锁空间给人稳定合理的感觉。
最初影响立体构成形成与发展的艺术流派有:原始主义、 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结构主义,达达主式语言去表现社会现象和 自然形态。 2) 培养三维立体感觉,把握物体的体量感。 3) 掌握立体形态中最基本的元素:点、线、面、块 的造型手段。 4) 运用综合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把握形态传递方 式。 5) 从造型审美形式升华到创意设计思想,又特别是 产品设计。
立体构成
Form Art
主讲:朱理东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
参考书目
1、辛华泉编,《立体构成》,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991年出版 2 、师晟编,《立体构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出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何学中体是面的移动轨迹;在立体 形态中,体具有重量、力度等性质,是三 维造型中最能表达体量感的要素,它能有 效地表现空间立体,并产生强烈的空间感。 体由面围合而成,可以分为规则体和不规 则体。
第四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则
一、独特新颖性
独特性和新颖性是设计的精华,作品必须在一定时间 域和范围内,与其他作品不雷同,甚至是人们未见过的。
各类对比与调和
色 彩 的 对 比 与 调 和
线 型 的 对 比 与 调 和
材
质 的 对 比 与 调 和
形 体 的 对 比 与 调
和
三、对称与均衡
最常见的对称是轴对称,就是一条直线使某形体分为等距的左右两部分并互为相 对。其它形式有如放射对称、逆对称、回转对称、扩大对称等。
均衡就是以支点为重心,保持异形各方力学的平衡形式。
对称
均衡
均衡
对称
四、比例与习惯
比例指形体中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元形体”即正立方体、正三角锥体、球体,是外形最肯定的形体
黄金分割比即1:1.618是至今为止全世界公认的一种最美的比例,这个比与 人体的比例有密切关系。人眼的高宽视域之比等于这个比,躯干的宽高之比 也相当于1:1.618
的造形观念,也就是一种造型或造物的活动和形式。 3、构成——分解,重组。其含义:以各种视觉要素为素
材,将两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按功能 的、审美的、力学的或视觉形态动力学的秩序,重新组合 成为一个新的、有趣味的、完整的视觉形态的造形活动。
二、构成的分类
平面构成
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
平面构成 是将形态不同或相同的几个单元要素根据不同的造型 规律和原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要素。
《下楼梯的裸女》 杜尚的这幅作品被 认为是未来主义的 先驱之作
波丘尼《空间连续的独特》
3、荷兰风格派运动
荷兰风格派运动主张纯 抽象和纯朴,外形上缩减到 几何形状,而且颜色也减至 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非 色。
施罗德住宅
红蓝椅 里特维德1918年设计
4、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 构成主义从形态关系
出发,更多探索纯粹几何 形态的构成性,以感觉性、 自由性的方法创作作品。
立体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 用几何形体(圆柱体、锥体、 立方体、球体等)来表达客观 对象,即是把外部世界以一系 列不同平面,在不同时空中的 构成方式,进行不同视觉解析 和表现。
毕加索作品《亚维农的少女》
2、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描绘运动着的人 物形态,并将其进行解析、映叠 重构,通过色线、色点、色束表 现光的闪耀与动感。
立体构成
讲授:关笛 学时:48
第一节 构成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概念 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学习目的 第四节 立体构成的特征 第五节 立体构成与设计
概述
第一节 构成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构成” (construction)是什么? 1、构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形成、
造成”的意思。 2、构成----是一个现代设计用语,表示一种现代设计
构成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成为我国所有艺 术院校共用的基础课程,积极推动了我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日 本的大学不仅把构成教育作为基础课程,而且变成为一门专业, 在构成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包豪斯
Bauhaus
包豪斯(1919/4/1—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 “公立包豪斯学校”
盖里瓦楞椅子
构成主义作品
5、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
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办人 兼校长格罗佩斯的教学,为国 立建筑工艺学校带来了以几何 线条为基本造型的全新设计风 格,即分解形体后再组构新的 形态。这种理性的科学设计法 则奠定了立体构成教学的基础。
格罗佩斯
包豪斯----首将三大构成引入现代设计教育,为适应现代 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现代设 计教育体系,开设了类似三大构成的基础课、工艺技术课、专 业设计课、理论课以及与建筑有关的工程课等现代设计教育课 程,培养了大批有美术技能及科技应用技能的现代设计师。
调和---是指在不同事物中,强调其共同性的因素,使事物之间协调化,避免 杂乱无章。
调和
对比
调和与对比的各种形式
材质的对比与调和----各种不同肌理表面的材料对比,硬材、软材对比,透明与 不透明材料对比,固体与液体材料对比,新旧材料对比等。 当各种近似质地的材料组合在一起时,它们就呈调和关系。
虚实的对比与调和----实体与空间是互补的,实体界定空间
6、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这个字眼是从“结 构主义”中演化出来的。结构主 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 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 活动的手段,解构主义实质是对 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概念
一、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就是在三度空间中,把具有三维的形态要素按照形式美的 构成原理进行组合、拼接、构造、从而创造一个符合设计意图的、具有 一定美感的、全新立体形态。
建筑设计
贝隶铭的卢浮宫拿破仑广场的玻璃金字塔
著名的华裔建筑设计大师贝隶铭的作品
玻璃金字塔
中银大厦
贝隶铭作品 苏州博物馆
服装设计
服装设计
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
工业设计
第一节 立体形态分类 第二节 立体感觉 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四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六节 立体构成的材料和加工方法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材料表面的不同色相、纯度、明度都可形成对比,由此也 可派生出冷暖、明暗、鲜灰、进退、扩张与收缩等的对比与调和关系。
线型的对比与调和---形体上轮廓线的直曲、粗细、长短的对比与调和
形体的对比与调和---形的方圆、大小及体量多少之间的关系
方向的对比与调和----水平与垂直、正斜、左方向与右方向、前方向与后方向的 对比等,方向呈放射状的则呈调和关系。
本质的判断,是艺术的量,技巧的量,是艺术创造所不能离开的量。 有了量感,作品才有生命力。
二、空间感
空间----立体形态周围的空虚部分。物理空间、心理空间。
三、肌理感
肌理指客观自然物所具有的表面形态,是各种物体的表面性质特征。
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立体形态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块)四 个基本因素。
(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 (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在两 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 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 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一词是瓦尔特·格罗皮乌 斯(格罗佩斯)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 (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重复韵律:形、色、肌理、材质作有规律的间隔重复。 渐变韵律:各造型要素按一定规律渐次发展变化,有形态大小渐变,形态方向 渐变,形态位置渐变,形态厚薄渐变,形态的阴影渐变。 交错律韵:各造型要素按一定规律作有条理地交错、相向旋转等变化。 起伏韵律:各造型要素作高低、大小、虚实的起伏变化。
特异韵律:在有规律的变化(重复、渐变、近似)中求突破。
一、点的元素
在几何学中,点只具有 位置,而没有长度、宽度和 厚度,而在立体构成中,点 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是有体 积、有颜色、有肌理的物质。
二、线的元素
三维形态中的线不但有 长短、粗细、体积,还有软 硬、光滑粗糙的特征。线型 表现中最基本形式是直线、 曲线和折线。
三、面的元素
立体形态中的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不 同形状的面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重 复 韵 律
渐 变 韵 律
自然界有许多现象都表现节奏和 韵律。例如老虎和斑马身上的斑纹是 一种生物韵律。马路上的斑马线则是 一种人造的节奏。
交错韵律
起伏韵律
特异韵律
二、调和(统一)与对比
统一与对比存在于万物之中,只有统一才能有协调一致的整
体性,只有对比才有鲜明突出的精彩效果。
对比---是突出事物相对抗性的因素,使个性鲜明化。
五、稳定与轻巧
从严格意义上讲,稳定是指上、下体积和重量的分配关系,即尽量使下大 上小、下重上轻,给人一种重心稳定的感觉。轻巧,也是指造型物上下之间的 大小轻重关系,即在满足“实际稳定”的前提下,用艺术创造的方法,使造型 物给人以轻盈、灵巧的美感。
轻巧
稳定
重心:体型高者重心高,给人轻巧感,反之给人以稳定感
三、立体构成的条件
所谓立体构成,是使用各种基本材 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的 立体形态的过程。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一、立体构成创作要有一定的目的性
其目的在于培养造型的感知能力、 想象能力、表现能力;挖掘创造能力。
二、立体构成作品必须由构成元素构成
立体形态的基本要素:点材、线材、 面材、块材,即构成立况下才 能看得到。而在光的照射下,必定 会产生阴影,这阴影包括自影和落 影,这一特点只有立体形态才具有。
第五节 立体形态构成与设计
作为基础课程的立体形态构成与 今后的设计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立体形态构成为设计提供 了广泛的发展基础。
其次,立体形态构成可以为设计 积累大量的素材。
第五节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一、节奏与韵律
指同一现象有规律的周期反复或交替。
节奏---表现为一切造型要素有秩序、有规律性的变化。 韵律---则是使节奏具有强弱起伏,悠扬急缓的变化,赋予节奏 一定 的情调,给予节奏以感情色彩。
节奏与韵律
简单地区分节奏和韵 律,可以这样说,均匀的 分布可以叫节奏,有规律 变化的分布,则叫作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