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第三章--营养支持的护理
第三章 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支持的护理

等; 病情不允许进食者:胃肠道需要休息、消化吸
收不良、长期腹泻、溃疡性结肠炎等; 处于高代谢状态,胃肠道供给量不能满足需要
者: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等; 明确的营养不良者; 具有营养不良风险或可能发生手术并发症的高19
、营养支持的禁忌症 肠道功能异常者,如严重腹泻、消化道活动性
7
(三)外科病人营养的需求
机体必需营养素:糖、蛋白质、脂肪、维生 素、水和无机盐。
糖——占总供能量的大部分,供给充足可降 低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稳定体内代谢 平衡。()
注意:机体利用葡萄糖能力有限(*),应 激状态下还会下降,过快过多输入可能导致 高血糖、肝损害、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等。
8
✓ 蛋白质——提供氮源,保证体内蛋白质和其 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
出血、肠梗阻等,禁用肠内营养。 严重酸碱平衡失调、凝血功能异常者禁用肠外
营养。
20
、支持途径的选择 消化道功能基本正常者,无禁忌——经口进食
为主,必要时肠外补充。 不能进食或拒绝进食,且胃肠功能尚好的病
人——经管饲代替口服。 凡不能或不宜口服、管饲以及消化吸收功能障
碍者——肠外营养。
21
支持途径选择的原则: 优选肠内营养 肠内外混合 全胃肠道外营养()
大家好
1
第三章 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支持的护理
2
教学目标:
掌握: 营养代谢支持的概念及护理评估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措施 熟悉: 营养支持的原则、途径及并发症 了解: 外科病人代谢特点及营养需求
3
概述:
营养支持——指在饮食摄入不足或不能进 食时,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或完全提 供人体所需营养的一种技术。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课件

透过人体组织的阻抗来测定病人的身体组成,包 括肌肉量、水分含量等。
术前营养干预的重要性
1
评估营养状况
在手术前充分了解病人的营养情况,如有必要,要进行营养干预,提前改善营养状况。
2
预防感染
针对手术后感染的发生前进行预防性营养支持,提高病人免疫力,减少感染发生的概率。
营养支持患者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不宜过度营养
过度补充能量会适得其反, 引发肥胖、高血压等疾病。
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要 特别注意
营养支持时要根据病人的肝 肾功能情况合理选择营养素 的种类和数量。
病人的饮食偏好要优先 考虑
营养支持的方案应考虑病人 的口味、食欲等因素,不宜 强行限制病人的饮食偏好。
合理应用营养补充剂
营养支持时监测的指标及方法
补液量和尿量 氮平衡 电解质
评估病人身体循环情况和水分平衡状态。 评估病人的氮代谢情况。 评估病人的电解质水平,保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营养支持膳食方案的制定
个体化定制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病人的膳食方案。
科学平衡
针对病人的能量增加需要,以合理的比例配置蛋白 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种营养素。
营养支持与感染的关系
营养支持的影响
维持病人营养充足,能提高其免疫力,降低感染的 发生率。
感染后的营养需求
感染处理是一种高能耗的过程,因此感染后的病人 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以弥补体内能量的损耗。
合理应用口服营养支持
营养补充剂
中医调理
适时选用口服营养补充剂,对提 高病人的营养水平有着显著作用。
采用中医药理的口服方法,如调 理配方、草药汤剂等,可对病人 恢复有所帮助。
外科护理学课程课件7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3、复方氨基酸:含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及局部非必需氨基酸,为理想的氮源。临床最常用。 每天提供氨基酸1~1.5g/kg 4、要补充无机盐:钙、钾、镁、磷和微量元素如:铁、铜、锌、氟、碘等 5、维生素:每天用一支复合维生素制剂。
三、常用的静脉营养液
四、输注方式
五、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年龄、既往病史、近期手术创伤、感染等〕 〔二〕身体状况 1、饮食史 2、胃肠功能状况 3、辅助检查结果〔体重、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免疫功能、氮平衡及各重要器官功能〕。 〔三〕心理和社会支持
六、护理诊断/问题 七、护理目标
1、有误吸的危险 防止和降低误吸危险 2、有粘膜、皮肤受损的可能 未发生粘膜和皮肤损伤 3、腹胀腹泻 维持正常排便型态,未出现腹胀腹泻 4、潜在并发症 未发生与肠内营养成支持相关的感染
二、禁忌证:
肠梗阻、活动性消化道出血、严重肠道感染、腹泻及休克致肠道消化吸收不良者。
三、肠内营养剂分类:
〔一〕多聚膳〔大分子聚合物〕:含未经消化的蛋白、糖、中等量脂肪,制剂包括:自制匀浆膳,和大分子聚合制剂:如有富力康等。 适于:消化吸收功能良好的患者,
〔二〕单体膳〔要素饮食、要素膳〕 含不需消化或稍消化即可吸收的分好状营养物,如葡萄糖、蔗糖、氨基酸、水解蛋白、乳化脂肪、无机盐、维生素等。 适于:消化功能不全,而吸收功能尚可者。如复方营养要素、要素合剂等。
〔一〕全营养混合液〔TNA〕:即将每天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无菌条件下按次序混合入输液袋或玻璃容器后再输注。 〔二〕单瓶输注:将氨基酸、糖类、脂类分别单瓶输入。
五、输注途径:
浅静脉营养〔短期即<2周、局部营养 支持者〕 深静脉营养〔适于较长期、全量者〕
六、护理评估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汇总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高渗性缺水,也称为原发性缺水,是指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大于150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
低渗性缺水,也称为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是指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血清钠浓度降低。
水中毒,也称为稀释性低血钠,较为罕见。
由于机体摄入水总量超过排出量,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加。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 mmol/L。
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超过5.5 mmol/L。
代谢性酸中毒是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指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
呼吸性酸中毒是由肺部通气或换气功能减弱,致使体内产生的CO2不能充分排出,或CO2吸入过多而引起的高碳酸血症。
呼吸性碱中毒是由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的CO2排出过多,以致血中PaCO2减低,引起的低碳酸血症。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护理肠内营养支持是将营养物质经胃肠道途径供给病人的方法。
肠外营养支持及完全胃肠外营养是将营养物质经静脉途径供给病人的方法,其中病人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都经静脉供给称为完全胃肠外营养。
高血糖症及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是严重的高血糖引起的症状,由于血糖过高,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造成渗透性利尿。
病人表现为多尿、口渴、头痛甚至昏迷,有生命危险。
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休克是一种病理性症候群,由强烈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类型之一,包括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两类。
常由于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低。
中心静脉压(CVP)代表了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的压力。
正常值为0.49~0.98kPa(5~10cmH2)。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反映了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压力。
如结合血压的观察,能反映病人的血容量、右心功能和血管张力情况。
外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1一、A11、通过中心静脉途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病人,估计其接受营养支持的时间至少应为A、1周B、2周C、3周D、4周E、5周2、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病人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代谢并发症是A、低血糖B、脂肪肝C、肝功能损害D、高渗性非酮性昏迷E、高血糖3、长期胃肠外营养的病人置管的部位是A、手部静脉B、足部静脉C、股静脉D、上腔静脉E、下腔静脉4、外科病人营养不良的特点是A、以蛋白质不足为主B、以能量不足为主C、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不足D、蛋白质-能量不足E、脂肪摄入不足二、A21、患者男性,矿工,由于煤井塌方被困于井下,仅靠地下水生存,20小时后获救,此时该患者主要的供能来源为A、葡萄糖B、蛋白质C、脂肪D、水E、维生素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中心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支持的时间可以大于2周,但在技术上和护理上比周围静脉营养复杂,并发症较多。
周围静脉途径优点为操作简单,相对安全。
但由于周围静脉较细,不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超过10%浓度的葡萄糖容易引起静脉炎,而且一般输注时间不能超过2周。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肠外营养(营养素及制剂)”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题中5选项均为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病人的代谢并发症,以高渗性非酮性昏迷最为严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病人死亡。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肠外营养(营养素及制剂)”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长期胃肠外营养支持时,应选择中心静脉置管,优选上腔静脉。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肠外营养(营养素及制剂)”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外科病人常因进食障碍或禁食,引起机体糖原、脂肪以及蛋白质迅速消耗。
多发性损伤、严重感染、大手术等都可以使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特别是分解代谢增强,很快出现机体营养不良。
外科病人的营养不良以蛋白质-能量不足为特点。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手术、创伤、严重感染后的营养代谢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二、A2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人体的能量来自于三大营养要素,包括糖原、脂肪、蛋白质。
外科护理学题库(专科)章节

.精品外科护理学章节重点复习题第一章 绪 论一、选择题 A.型 1.关于外科护理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外科疾病不是都需要手术 B.现代外科学奠基于19世纪40年代 C.外科学与内科学范畴是相对的 D.评估及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是外科护士的全部工作 E.人具有应急与适应的能力,护理的功能之一是增进人的适应能力 2.下列哪种疾病不是以外科治疗为主( ) A.胰腺炎 B.肝破裂 C.胃溃疡 D.下肢静脉曲张 E.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3.下列哪项不是外科护理的特点( ) A.发病急 B.抢救多 C.病情变化快 D.老年病人最多 E.多数病人存在躯体移动受限 答案: 一、选择题 A.型 1.D 2.C 3.D 第二章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护理 一、选择题 A 型题 1.关于钠盐在机体的生理作用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A.体内钠盐过多可发生水肿 B.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主要由钠维持 C.钠盐过少可致血容量不足 D.一般细胞的动作电位由钠离子大量内流引起 E.摄入多时排出多,禁食时不能完全不排 2.体液平衡是指( ) A.机体水的摄入和排出平衡 B .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 C. 血浆和组织间液平衡 D.体液在含量、分布、组成方面相对平衡 E.每日尿量超过500ml 3.引起高渗性脱水的因素应除外( ) A.高热多汗 B.鼻饲高浓度的肠内营养液 C.食管癌晚期 D.频繁呕吐 E.昏迷、禁食 4.有关高渗性脱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分摄入不足 B.多以失盐为主 C.水分排出过多 D.口渴为最早症状 E.血清钠>150mmol /L 5.成年男性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 ) A.20% B.30% C.40% D.50% E.60%6.低渗性缺水的症状中哪项不正确( ) A.尿量正常或略增 B.皮肤弹性减退 C.表情淡漠 D.血压降低 E.口渴7.高渗性脱水病人应首先输注的液体是( ) A.5%葡萄糖或O .45%低渗盐水 B.5%葡萄糖等渗盐水 C.林格溶液 D.平衡盐溶液 E.低分子右旋糖酐8.婴儿体液总量占体重的( ) A.50% B.55% C.60% D.70% E.90%9.病人体液流失以失水为主,钠丢失较少的称为( )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继发性脱水 E.急性脱水 10.低渗性脱水早期的临床特征是( ) A.表情淡漠 B.尿量减少 C.周围循环功能障碍 D.弹性减退 E.代谢性酸中毒11.关于高渗脱水程度的评估,轻度脱水的表现为( )A.口渴、尿少B.唇干C.舌燥D.高热E.狂躁 12.治疗重度低渗性脱水病人,应首先输入的液体是( ) A.5%葡萄糖溶液 B.5%葡萄糖盐水C.平衡盐溶液D.3%氯化钠溶液E.复方氯化钠溶液13.关于高渗脱水程度的评估,中度脱水的表现为( )A.幻觉B.唇干舌燥C.高热D.狂躁E.抽搐 14.在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时应特别注意下列哪种离子浓度的改变( ) A.Na+ B.K+ C.Cl- D.H+ E.HC03- 15.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 ) A.保钾排钠 B.保钠保钾 C.保钠排钾 D.排氢排钾 E.排氢保钠 16.血浆占体重的比例为( ) A.40% B.20% C.5% D.15% E.55% 17.血浆渗透压增高最敏感的临床指标是( ) A.口渴 B.尿少 C.尿比重增高 D.皮肤弹性差 E.以上都不是 18.无形失水每日达多少量( ) A.850ml B.600ml C.300ml D.1000ml E.150ml 19.纠正脱水时,首先使用哪种液体对微循环不利( ) A.5%碳酸氢钠溶液 B.生理盐水 C.平衡盐容液 D.全血 E.5%葡萄糖等渗盐水 20.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是( ) A.钠 B.镁 C.钙 D.钾 E.以上都不是.精品21.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 ) A.K + B.Ca 2+ C.Na + D.Mg 2+ E.Pr 22.等渗性脱水输入大量等渗盐水,会出现( ) A.血钾过高 B.低氯性碱中毒 C.高氯性酸中毒 D.低钾性碱中毒 E.血钠过高 23.正在输液的病人,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咯血性泡沫痰,提示( ) A.急性肾衰竭多尿期 B.输液反应 C.输液量不足 D.左心衰竭或肺水肿 E.严重缺水 24.重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的( ) A.2%以上 B.3%以上 C.4%以上 D.5%以上 E.6%以上 25.外科病人最容易发生的体液失调是( ) A.等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高渗性脱水 D.急性水中毒 E.慢性水中毒 26.中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的( ) A.1%~1.5% B.2%~3.5% C.4%一6% D.7%~9% E.10%一12% 27.下列哪项是抢救高血钾病人时,采取的首要措施( ) A.腹膜透析 B.静滴林格液 C.10%葡萄糖酸钙静注 D.静滴5%碳酸氢钠 E.10%葡萄糖加胰岛素静滴 28.血钾正常值为( ) A.1—1.5mmol /L B.2—3mmol /L C.3.5—5.5mmol /L D.5.6~7.4mmol /L E.7.5~8mmol /L 29.体液酸碱平衡的调节依靠( ) A.呼吸系统 B.肺、肾、血液缓冲系统共同作用 C.泌尿系统 D.血液缓冲系统 E.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 30.高钾血症病人的心电图可出现( ) A.S —T 段下降 B.QT 间期缩短 C.U 波 D.T 波倒置 E.T 波高而尖 31.急性水中毒时,影响最大、危害最重的组织是( ) A.肾上腺皮质 B.肾上腺髓质 C.脑神经组织 D.周围神经组织 E.肾小管 32.水中毒对病人危害最大的是( ) A.腹水 B.脑水肿 C.眼结膜水肿 D.下肢水肿 E.消化道水肿 33.水中毒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 A.肺水肿 B.脑水肿 C.腹水 D.全身水肿 E.心功能不全 34.关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分泌增加可引起尿量减少 B.分泌不足可引起尿崩症 C.血液渗透压增高时分泌增加D.血容量增高时分泌增加E .抗利尿激素系神经垂体释放 35.为低钾血症病人静脉补钾时,对严重缺钾者每日补氯化钾总量为( ) A.2—3g B.4~5g C.6~8g D.9—10g E.11g 36.钾对心肌有抑制作用,对抗时使用( ) A.10%氯化钾 B.5%氯化钙 C.0.3%氯化钠 D.10%硫酸镁 E.5%碳酸氯钠 37.关于低渗性缺水,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长期胃肠减压或慢性肠梗阻是主要原因之一 B.对循环血量影响不大 C.尿比重常在1.010以下 D.血钠离子浓度在135mmol/L 以下 E.应静脉输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 38.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低于( ) A.1.5mmol /L B.2.5mmol /L C.3.5mmol /L D.4.5mmol /L E.5.3mmol /L 39.酸碱平衡紊乱时,口唇呈樱红色常提示( )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以上都不是 40.高渗性脱水时体内变化为( ) A.细胞内、外液均轻度减少 B.细胞内液显著减少,细胞外液稍减少 C.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内液正常 D.细胞内、外液量均显著减少 E.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细胞内液稍减少 41.关于代谢性酸中毒病因,下列哪项不准确( ) A.肠瘘 B.休克 C.急性肾衰竭 D.幽门梗阻 E.腹泻 42.低钾血症最早的临床表现是( ) A.多尿、夜尿 B.心动过缓 C.肌无力 D.麻痹性肠梗阻 E.烦躁不安 43.关于高钾血症的病因,下列哪项不准确( ) A.酸中毒 B.肠瘘 C.大面积损伤 D.慢性肾衰竭 E.大量输入库血 44.呼吸性酸中毒应最先解决的问题是( ) A.肺部感染,使用大量抗生素 B.进行人工呼吸 C.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D.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肺换气功能 E.给予碱性液体 45.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重要离子是( ) A.Ca2+ B.K+ C.Mg2+ D.Na+ E.Cl- 46.高血钾引起心律失常时,首先应注射( ) A.5%碳酸氯钠B.10%葡萄糖酸钙C.5%葡萄糖+胰岛素D.11.2%乳酸钠E.注射利尿剂 47.有关钾代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钾摄入多排出多,摄入少则排出少 B.维持细胞内渗透压 C.血清钾值为3.5—5.5mmol /L D.大部分经肾排出 E.对心肌有抑制作用 48.代谢性碱中毒常常伴发( ) A.低钠血症 B.高钠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高镁血症 49.高渗性脱水的特点是( ) A.失水多于失钠B.失水等于失钠C.失水少于失钠D.失钾多于失水E.失氯多于失水 50.纠正低血钾时,尿量达到多少以上时才能静脉补钾( ) A.20ml /h B.40ml /h C.60ml /h D.10ml /h E.5mL /h 51.低钾血症少见于( ) A.急性肾衰竭B.持续胃肠减压C.碱中毒D.长期进食不足E.大量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精品52.低钾血症病人补钾,下列哪项配液最佳( ) A.10%钾15ml+10%葡萄糖溶液500ml B.10%钾20ml+10%葡萄糖溶液500ml C.15%钾20ml+10%葡萄糖溶液500ml D.15%钾15ml+10%葡萄糖溶液500ml E.20%钾10ml+10%葡萄糖溶液500ml 53.引起高血钾的因素不包括( ) A.挤压综合征B.急性肾功能衰竭C.输入大量库血D.长期胃肠减压E.大面积烧伤 54.高钾血症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的作用是( ) A.使血钾降低 B.纠正酸中毒 C.使钾离子移向细胞内 D.降低神经肌肉应激性 E.对抗钾离子抑制心肌的作用 55.静脉补钾的首要条件是( ) A.心率大于120次/min B.尿量大于40ml /h C.嗜睡程度 D.腹胀程度 E.血钾浓度 56.急性肾衰竭时,高钾血症的治疗措施不当的一项是( ) A.适时进行透析疗法 B.静滴25%葡萄糖溶液和胰岛素 C.静滴5%碳酸氢钠溶液 D.静注10%葡萄糖酸钙溶液 E.大量静滴5%的葡萄糖溶液 57.男性,45岁,患十二指肠溃疡近18年,胃镜检查诊断有幽门梗阻,近10天来持续性呕吐。
初级护师-专业知识-外科护理学-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初级护师-专业知识-外科护理学-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单选题]1.通过中心静脉途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病人,估计其接受营养支持的时间至少应为E.5(江南博哥)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中心静脉途径输注场外营养支持的时间可以大于2周,但在技术上和护理上比周围静脉营养复杂,并发症较多。
周围静脉途径优点为操作简单,相对安全。
但由于周围静脉较细,不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超过10%浓度的葡萄糖容易引起静脉炎,而且一般输注时间不能超过2周。
掌握“专业知识-肠外营养(输注方法、并发症及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2.肠内营养液输注时最合适的温度应为A.34℃B.36℃C.38℃D.40℃E.42℃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肠内营养液输注时最合适的温度应为38C。
掌握“专业知识-肠内营养(投予方法、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3.肠内营养分次输注,每次应给予A.60-IOOm1B.100-150m1C.100-200m1D.200-300m1E.100-300m1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分次输注:适用于胃内给予,每次给予100〜300m1。
分次推注,每次10〜20分钟完成。
掌握“专业知识-肠内营养(投予方法、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4.关于肠内营养(EN),下列哪项措施是不恰当的A.EN符合生理、并发症少B.只要肠道有功能,尽量采取EN支持C.昏迷病人不能用END.营养液输入初始应缓慢、低浓度E.营养液的温度应接近体温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胃肠有一定功能的,需要营养疗法的病人均可采用肠内支持。
掌握“专业知识-肠内营养(投予方法、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5.肠内营养并发症与输入速度及溶液浓度有关的是A.误吸B.腹胀、腹泻C.肠炎D.肠道细菌移位E.胆囊结石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肠内营养并发症与输入速度及溶液浓度有关的是腹胀和腹泻。
掌握“专业知识-肠内营养(投予方法、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6.通过鼻胃管灌注要素饮食时,最好让病人取A.半卧位B.左侧卧位C.右侧卧位D.垫枕平卧位E.去枕平卧位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素饮食属肠内营养剂,在输注营养液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保持鼻胃管的位置,不可上移,对胃排空迟疑、由鼻胃管或胃造屡输注营养液的病人取半卧位,防止反流而误吸。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57/80
•53
从1例全小肠切除后的儿童看 短肠综合征的营养治疗策略
【病历简介】患儿,男,6岁。1996年7月 17日因肠扭转、肠坏死行剖腹探查和十 二指肠第四段、空肠、回肠以及右半结 肠切除手术,保留约17cm的十二指肠。 术后1周出现严重腹泻水样便6~8次, 体重下降2kg,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微量元素
铁 --------------- 1mg
锌 ------------ 0.75mg
铜 ------------- 0.1mg
锰 ------------- 0.2mg
碘化物 ----------- 10g
铬 ---------------- 5g
钼 -------------- 7.5g
氟化物 --------- 0.1mg
•57/80
•7
•57/80
•8
20世纪医学的重要发展
抗生素应用 输血技术 重症监护 麻醉技术 营养支持 体外循环 免疫调控
----克氏外科学
•57/80
•9/110
临床营养支持的发展
第一次革命 1968年,Wilmore等在前期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临床静脉高营养取得成功,开创了临床营养治疗 的新起点,完全肠外营养(TPN)在临床取得了 广泛开展。 1972年,瑞典的Arvid Wretlind 报告了静脉脂肪乳 剂的应用。
•57/80
•54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5年后术后出现足疼痛 及行走运动受限。X线片示骨质疏松个月,患儿体重下降2kg。以后加强肠
内营养,重新置管恢复肠外营养支持治 疗,1个月后体重增加1kg。肠外营养支 持治疗8年后意外死亡。
维生素 B1 ------ 0.1m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外科护理学第三章--营养支持的护理
第三章营养支持的护理 (一)A。
型题 1.外科病人进行营养支持时应首选 A.肠内营养 B.周
围静脉营养 C.中心静脉置管营养 D.完全肠外营养 E.部分
肠外营养 2.肠内营养的严重并发症是 A.误吸 B.高血糖
C 补水补足 D.肠道功能紊乱 E.低血糖 3.肠外营养的滴
速,首日一般为A.40ml/h B.60ml/h C.80ml/h D.100ml/h E.120ml/h 4.关于肠外营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肠外营养时,应首选中心静脉置管营养 B.不能经中心静脉
导管给药、输血和取血 C.怀疑导管脓毒症时,继续观察并用大量
抗生素 D.肠外营养能避免发生糖代谢紊乱 E.应将葡萄糖、氨
基酸和脂肪乳剂依次单独输入 5. 进行全胃肠外营养时中心静脉插
管处常选用 A.头静脉 B.肘正中静脉 C. 锁骨下静脉D.颈外静脉 E.足背静脉 (二)A2 题 6.病人男性,68 岁。
在鼻胃管管饲过程中突然频咳,咳泡沫样痰,心悸。
口唇发绀。
P120 次/分,R30 次/分,胸部可闻及少许湿啰音。
应首先考虑:
A.病人对食物过敏 B.管饲液误吸 C.肺水肿 D.心
力衰竭 E.病人精神紧张 7.病人女性,行肠外营养第 5 日,
出现寒战、高热、恶心呕吐。
1/ 5
血压曾降至 50mmHg,脉搏细数。
请问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 A.损伤性并发症 B.感染性并发症 C.代谢性并发症 D.胃肠道并发症 E.过敏性并发症8.病人女性,40 岁。
身高 160Cm,体重 45kg 其营养状态处于 A.营养过剩 B.营养正常 C.轻度营养不良 D.中度营养不良 E.重度营养不良9.病人男性,39 岁。
因颅脑外伤昏迷已 5 天,其营养疗法宜选用的补给途径是 A.口服 B.管饲 C.经周围静脉 D.经中心静脉 E.经周围小动脉 10.病人女性,50 岁。
因腹部刀刺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脾和回、结肠数处刀刺伤口,边缘整齐。
术后 l8 小时见腹腔引流管流出少量粪渣,病人的营养补充主要依靠 A.无渣饮食 B.管饲肠内营养剂 C.鼻饲流质饮食 D.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 E.全胃肠外营养 11.病人男性,32 岁。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 1 天,其营养支持的方式应选A.肠外营养 B.肠内营养 C.经空场造瘘管管饲 D.经胃造瘘管管饲 E.鼻胃管管饲 12.病人女性,肺癌晚期。
鼻胃管管饲时出现腹胀、腹泻,此时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应减慢滴注速度 B.降低浓度 C.停止滴注 1224 小时 D.密切观察E.加快滴注速度(三)A3 型病人男性,42 岁。
头面颈部深Ⅱ度烧伤,目前进食困难,需进行营养支持。
---------------------------------------------------------------最新资料推荐------------------------------------------------------ 13.该病人补充营养的方式应首先考虑为 A.鼻胃管 B.胃造口 C.鼻肠管 D.中心静脉 E.周围静脉 14.营养液开始输入后,应给予病人几天的适应时间才能增加量和浓度 A.1~2 天B.2~3 天 C.3~4 天 D.5~6 天 E.7~10 天 15.该病人营养支持治疗最易发生的并发症为 A.恶心呕吐 B.低血压C.高血糖 D.低血糖 E.胆囊结石 (四)A4 型题病人男性,45 岁。
暴饮暴食后突然发生腹痛,呈持续性并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体温升高。
以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诊行手术治疗。
16.该病人术后第二天营养供给应采取 A.普食 B.管饲流食 C.要素膳食 D.部分肠外营养 E.完全肠外营养 17.术后第五天病人体温降至正常后又升高至39.5℃,寒战,无腹痛腹胀,伤口引流液较少,应注意病人可能发生了 A.空气栓塞 B.低血糖症 C.高血糖症 D.导管脓毒症 E.急性胰腺炎复发18.此时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 A.抽血做血培养 B.留取营养液进行培养 C.局部换药一次 D.排除其他感染后立即拔管E.应用抗生素 (五)填空题 19.临床上常用的营养支持方式(途径)包括()和(),首选。
答:
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肠内营养。
3/ 5
20.肠内营养管饲时病人的体位是();肠内营养最严重的或
致命的并发症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答:
低斜坡卧位(上半身抬高 150 30 0 );误吸;代谢性并发症;胃
肠道反应。
21.肠外营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和()3 类。
答:
损伤性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 (六)名词解释22.基础能量消耗(BEE) 答:
指机体在安静、平卧、禁食的情况下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
的能量。
23.全肠外营养(TPN) 答:
指病人所需要的合理配置的全部营养素完全由肠外途径供给。
24.要素膳食答:
指以蛋白质水解产物(短肽、氨基酸)为主的制剂。
25.肠内营养(EN) 答:
指用口服或管饲经胃肠道途径供给病人营养素的临床营养支持方
法。
(七)简答题 26.肠内营养支持时,如何预防病人误吸的发生? 答:
采用管饲者,喂食时应将病人上半身抬高 150 30 0;喂食前回
抽胃液,确定导管在胃内方可注入食物;气管切开的病人,注食前宜
---------------------------------------------------------------最新资料推荐------------------------------------------------------ 将气管导管的气囊充气 25ml;喂食 1 小时内尽量少搬动病人,以免流质食物反流引起误吸 (八)病案讨论题 27.病人男性,43 岁,农民。
消化性溃疡致瘢痕性幽门梗阻数月。
近 2 日来上腹部饱胀,呕吐较重,不能饮食。
消瘦,全身情况较差。
目前决定手术前拟行 1 周的营养支持治疗。
你认为选择哪种营养支持方式或途径较合适? 请写出其主要护理诊断/问题和护理措施。
答案:
(1)选择肠外营养支持方式及周围静脉途径较合适。
因为经口摄食或经口管饲不可行;胃肠造瘘有手术创伤,腹内腹外环境均限制 1 周后手术计划。
(2)护理诊断/问题:
①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②肠外营养的潜在并发症; (3)护理措施:
①营养液配制与存放;②输液管道的护理;③营养液浓度、速度调整;④肠外营养的监测;⑤并发症观察。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