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_十六国与北朝课件_中华书局版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PPT课件 (7)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PPT课件 (7)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
(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若从189年董卓立汉献帝、东
汉名存实亡算起,到589年隋统一为止,经历了4个世纪。
这是我国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时期。
蜀221—263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北齐
东汉
25—220
孝文帝改革
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
文化上:汉语、汉服、汉姓、通婚、
尊孔、行礼制、以孝治国
3、影响:加推快动民北族 方融少合数进民程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北魏孝文帝改革
魏220—265 吴229—280
西晋
265—316
304—439
东晋
317—420
386—534 西魏 北周 宋 齐 梁陈

581—618
五、北朝北魏冯太后和孝文帝改革
1、目的:革除旧俗、推行汉化
2、措施:
政治上:整顿吏治,严格考核制度,严
政治上:迁都洛阳

中华书局历史(上)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

中华书局历史(上)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
五胡十六国:西)、氐、羌 和鲜卑,史称“五胡”; 西晋灭亡后这些民族各立政权,重要 的有16个国家,史称“十六国”。
西晋与内迁各族的分布与迁徙方向
社会情况:前期相互残杀严重,后期
社会安定,相互认同。 影响:入主中原后,接受了汉族文化 (放弃游牧,过定居生活)、生产(学 会农业生产技术)和社会习俗(①内迁 各族大都仰慕汉族文明;②内迁各族文 化习俗也对汉族产生影响;③各族的生 产技术和经济相互影响。)
3、建立农村基层组织以稳定社会秩序 4、学习使用汉族语言,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 语,禁用鲜卑语 5、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6、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将鲜卑族的 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拓跋改为元 7、学习汉族的礼法,崇尚孔子,以孝治国,提 倡尊老、养老的风气,并采用汉族的官制、 律令。 作用:北方各民族的社会生产和文化生活向前 推进了一大步,加速了内迁的北方各民族在
北魏建立 民族:鲜卑族 建立者:鲜卑族拓跋部 都城:平城 统一时间:439年 统一范围:黄河流域 意义:结束了北方长达120年的纷乱局面 孝文帝迁都 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 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 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迁都原因:1、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 多人口的需要 2、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也不利于学习、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上的认同与融合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以后南北朝统 一创造了条件。 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是我国 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 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 北周等数个王朝 北朝结束了我国从八王之乱起将近一百 五十年的中原混战的局面。
北朝

十六国北朝 教学课件 中华书局版47页PPT

十六国北朝 教学课件 中华书局版47页PPT
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十六国北朝 教学课件 中华书局版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中华书局初中历史七上《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PPT课件 (6)

中华书局初中历史七上《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PPT课件 (6)
第九讲 十六国北朝
一、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二、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三、北朝主流论和北朝出口论 四、北朝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经验
一、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北方的三次统一
前秦的统一(376) 北魏的统一(439) 北周的统一(577)
十六国 304—439
北魏 386—534 西东 魏魏
北北 周齐
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边塞六镇之鲜卑及胡化之汉族,则仍保留其本来之胡 化,而不为洛都汉化之所浸染。故中央政权所在之洛 阳其汉化愈深,则边塞六镇胡化民族对于汉化之反动 亦愈甚,卒酿成六镇之叛乱。
——陈寅恪
六镇之乱(523-525)直接导致了北魏的瓦解。随后的 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政权,都源于六镇。 东魏北齐重新使用鲜卑语,还出现了“鲜卑共轻中华 朝士”的情况。 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而西魏反其道而行之, 不但恢复了胡族诸将的胡姓,还向汉人广赐胡姓。
——《魏书》卷五三《李冲传》
目的:加强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汲取能力,加 强对官员的控制和监督。
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北魏汉化与六镇胡化
孝文帝于490年开始亲政,491年,确定北魏在五行中之 位次,将东晋南朝宋齐、十六国定为僭伪,北魏承西晋 之金德为水德,表明中华正统地位。
太和十八年(494)由平城迁都洛阳、改革官制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 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阎步克
北朝主流论和北朝出口论
隋唐之制度虽极广博纷复, 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 一曰(北)魏、(北)齐, 二曰梁、陈,三曰(西)魏、 周。
— —陈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叙论》
北朝主流论和北朝出口论

【初中历史】十六国与北朝ppt2 中华书局版

【初中历史】十六国与北朝ppt2 中华书局版

淝水之战(383年)
一、五胡十六国
二、淝水之战 383年
前秦败、东晋胜
(成语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苻坚拥有90多万兵力,为什么却不能胜利?
(前秦方面)
1、民族成分复杂: 其他民族不满前秦的统治,希望秦军 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 望东晋军队能够打胜仗。 2、前秦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归纳总结: 北朝
北方
东魏 北齐 北周
东 汉
魏 蜀 吴
西 晋
十六国 北魏
西魏
东晋
宋齐梁陈
隋 朝
南方
短暂 统一
南朝
统一
பைடு நூலகம்统一
政权分立
下列对于民族融合的理解,错误的是 A.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民族界限逐渐缩小 B.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逐渐趋同 C.在各民族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融合 D.少数民族都变成汉族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第17课
司 马 睿
一、五胡十六国
内迁的少数民族
鲜 卑 鲜 卑 羌(qiāng) 氐(dī) 黄
中 原 汉 族
匈 奴 羯(jié)

4世纪后期,氐族人 建立了前秦政权。前 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 猛为丞相。前秦迅速 强大起来,消灭了其 他政权,统一了黄河 流域。
一、五胡十六国
二、淝水之战
383年
胡椒 胡桃(核桃)
原来如此: “胡”字其实代表着古代北方和西方的 民族。他们改变了我们的餐桌、改变了 我们的口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农史学家认为:“胡”系列大多为两汉 两晋南北朝时期由西北陆路引入

初中历史 十六国与北朝1 中华书局版精品课件

初中历史   十六国与北朝1 中华书局版精品课件
父亲变傻之后,他的生活起居全由母亲一个人打理,我可没有本事管我的傻父亲,他太野,比我小时候还要淘气,何况,我也还是一个孩子呢。我把房间里的书本全都拿去卖了,父亲再也不会管我了,而且那时家里实在困难,急需钱贴补家用。我每天上完课便无所事事,整天在外面溜达到很晚回家,没有束缚的日子简直太爽了,成绩也是在那个时候一落千丈,从班里前几名退到倒数几名。 母亲没有更多的心思管我的学习,她白天还要带着父亲一起去工厂上班,父亲总是像个孩子一样哭着喊着,拉着母亲的衣角说这里不好玩,要回家家。母亲就给他一把糖,他就乖乖地坐在那里,有时还能帮母亲做一些简单的包线工作。晚上回来还要做饭给我和父亲吃,帮父亲洗澡,哄父亲入睡,每天自己很晚睡觉。
唯用一枝瘦笔,剪一段旧时光,剪掉喧嚣尘世的纷纷扰扰,剪掉终日的忙忙碌碌。情也好,事也罢,细品红尘,文字相随,把寻常的日子,过得如春光般明媚。光阴珍贵,指尖徘徊的时光唯有珍惜,朝圣的路上做一个谦卑的信徒,听雨落,嗅花香,心上植花田,蝴蝶自会来,心深处自有广阔的天地。旧时光难忘,好的坏的一一纳藏,不辜负每一寸光阴 在我十八岁那年,我的父亲成了一个傻子。 我可能从没想过我的生活会因为这场意外而变得天翻地覆,我曾经一直想要逃离这个家,后来我的父亲傻了,我自由了,却发现已经无法割舍这里的一切。 一
从普 通老 百姓 到大 臣皇 帝的 服饰 均已 汉化
想一想: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 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 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 是为什么?
复姓 拓拔 独孤 步六孤
单姓 元 刘 陆
南朝的官员陈庆之出使北
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 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 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 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 济,难以言传.”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推动鲜卑民族和汉族融合的一个典型: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PPT课件 (2)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PPT课件 (2)

孝文帝(467499年),姓拓跋, 名宏,献文帝之子, 他是北魏杰出的君 主。三岁时即被立 为太子。五岁时, 年仅十八岁的父皇 献文帝就禅位给他, 二十四岁时孝文帝 开始亲理朝政 。
三、北朝北魏冯太后和孝文帝改革
1、目的:革除旧俗、推行汉化
2、措施:
政治上:整顿吏治
冯太后改革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
西 晋
十六国


朝南


想一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
方出现过哪几次统一局面?
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
(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若从189年董卓立汉献帝、东 汉名存实亡算起,到589年隋统一为止,经历了4个世纪。 这是我国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时期。
东汉
25—220
蜀221—263 魏220—26
十六国
304—439
东晋
317—420
北魏
386—534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宋 齐 梁陈

581—618
北魏统一北方
民族:鲜卑 时间:439 定都: 平城
北魏统一北方,初步 结束了前秦瓦解后北方 的分裂局面。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反映了 鲜卑族的生活情景, 从诗中大家能看出鲜 卑是怎样的一个民族 呢?
面对这样的差异,北魏统治者该怎么办?
归纳:孝文帝改革为中国社会历史的发 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加快民族融合进程 3、影响 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
文化的进步
北朝的更替
十六国 北魏
东 魏
西魏
北齐

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拔

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拔

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拔高训练六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加快民族融合步伐,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措施的是( )A、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B、要求鲜卑人穿汉服、用汉姓、学汉语C、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D、推行茶文化,提倡以茶会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人物和政权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是( )①曹操②苻坚③西晋④北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将都城有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材料中的措施促进了( )A、民族融合B、江南地区的开发C、北魏政权的建立D、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古代历史上迁移都城,巩固了政权的统治者有( )①商汤? ②盘庚? ③北魏孝文帝? ④前秦苻坚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黄河流域的统一B、北方政权的更迭C、少数民族封建化D、北方民族大融合【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上述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成吉思汗统一蒙古D、清朝文字狱【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客观原因包括( )①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②江南经济的发展③佛教的传入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以下两幅有关北魏时期的图片,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交融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呢?
一:迁都 二:汉化
迁都洛阳
平城
494年北魏迁都洛阳
洛阳
改易服饰
学习汉语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 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 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 加降黜。”
一、边疆少数民族内迁
1、原因:中原王朝的招抚和强迫
2、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3、民族矛盾加剧 4、民族融合加强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背景: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直接原因:控制汉族,加强统治 2、措施:迁都洛阳 汉化措施 改穿汉服 学习汉语 采用汉姓 与汉人通婚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
请用现代文解释以上文字,指出这一措 施的历史作用。
改用汉姓
鲜卑姓 拓跋 拔拔 邱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汉姓 元 长孙 穆 陆 贺 刘
与汉族通婚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 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 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是什么? ②在今天的中国56个民族中还 有没有“鲜卑”这个民族? (融入汉族之中)
一、五胡十六国
自主学习

①魏晋时有哪些边疆少数民族迁徙到 中原地区? ②这些少数民族最初生活在什么地 方?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反映了 鲜卑族的生活情景, 从诗中大家能看出鲜 卑是怎样的一个民族 呢?
二、前秦南伐与淝水之战
1、前秦统一北方(氐族)
2、淝水之战
三、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467499年),姓拓跋, 名宏,献文帝之子, 他是北魏杰出的君 主。三岁时即被立 为太子。五岁时, 年仅十八岁的父皇 献文帝就禅位给他, 二十四岁时孝文帝 开始亲理朝政 。
我该怎么办 才好呢?
假若你 是当时北魏的 皇帝孝文帝, 你怎样解决这 些难题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