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333考点汇总

合集下载

333教育综合复习提纲

333教育综合复习提纲

333教育综合复习提纲第一部分:数学1. 数与代数- 整数与有理数运算- 代数式的计算与变形2. 几何- 图形的性质与判定- 平面图形的计算- 空间几何的概念与性质3. 数据与统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描述与分析- 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语文1. 阅读与理解- 阅读文章的技巧与方法- 文章中的主题与要点提取- 文章的态度与观点分析2. 写作与表达- 写作的组织与结构- 语言的精确与流畅- 表达观点的逻辑与推理3. 古诗文阅读- 古文阅读的技巧与方法- 古文中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 - 古文背景与文化理解第三部分:外语1. 听力- 听力材料的理解与把握- 听力技巧的应用与训练2. 阅读- 阅读材料的理解与分析- 阅读技巧的运用与提高3. 口语与写作- 口语表达的准确与流利- 写作结构与表达能力的提升第四部分:科学1. 物理学- 物质与能量的基本概念- 力学与运动的规律- 光学与电磁学基础2. 化学- 元素周期表与基本元素- 化学反应与物质转化- 酸碱中和与溶液浓度3. 生物学-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遗传与进化的基本原理第五部分:历史与地理1. 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事件- 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历史人物与历史成就2. 地理- 人口与城市地理- 农业与工业地理- 气候与自然环境第六部分:政治与经济1. 政治- 国家制度与组织- 政治体制与决策过程2. 经济- 市场经济与全球化- 企业与资源配置- 金融与货币政策综上所述,333教育综合复习提纲涵盖了数学、语文、外语、科学、历史与地理、政治与经济等六个学科的核心内容,通过逐一梳理各个学科的知识点,有助于考生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

希望考生能够根据提纲中的各个学科和知识点,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并结合教材和辅导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顺利备考并取得好成绩。

333知识点背诵总结

333知识点背诵总结

333知识点背诵总结一、历史知识点1. 世界史在世界史的学习中,需要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的生平和成就。

例如,需要了解古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重要事件,并能够运用历史知识来理解和解释现代世界的发展。

2. 中国古代史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中,需要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历代王朝的兴衰和社会变革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例如,需要了解夏、商、周等王朝的建立和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发展、秦始皇的统一大业、汉唐宋元等王朝的盛衰兴衰、明清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以及今天国家的历史文化传承等。

3. 中国近现代史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中,需要了解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同时,还要理解这些历史事件对今天中国的发展和变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地理知识点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地球的结构、地理环境、气候、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地球的地理环境、气候带分布、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2.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主要包括人口、城市、农田、交通运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需要了解世界各国的人口分布、城市发展、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政治知识点1. 政治理论政治理论主要包括国家的起源、政治制度、国家的组织结构、国家的政治权力、政治制度的运行等方面的知识。

需要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的组织结构、国家的政治权力、政治制度的运行以及政治理论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

2. 政治实践政治实践主要包括国际政治关系、国内政治生活、政治决策、政治改革等方面的知识。

需要了解国际政治关系、国内政治生活、政治决策、政治改革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对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考研333教育综合考点(最全汇编)

考研333教育综合考点(最全汇编)

考研333教育综合考点(最全汇编)考研333教育综合考点(最全汇编)考研是众多大学生为了深造而参加的重要考试之一。

在考研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教育综合考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考研教育综合考点进行汇编,并提供一些相关的学习技巧和备考建议。

一、教育学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规律的学科。

掌握教育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概念是考研教育综合考点的核心内容。

具体包括教育学的定义、分类、特点、研究对象和方法等。

考生需要透彻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育思想与学派教育思想与学派是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生需要了解各个不同的教育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如古代教育思想、近现代教育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等。

同时,还要了解各种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如行为主义、结构主义、认知主义等。

三、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另外,还需要掌握与教育社会学相关的知识点,如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与教育、教育公平与社会不平等等。

四、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学科。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与教育实践相关的内容,如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智力与学业成就等。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对于理解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五、教育法学教育法学是研究教育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的学科。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法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法学基本原理等。

此外,还需要熟悉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教育政策等相关内容。

掌握教育法学的知识对于了解我国教育制度及其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六、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经济活动的学科。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教育资金的来源与分配、教育经济政策等相关知识点。

掌握教育经济学的知识对于理解教育经费的运行机制以及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价值。

333教育综合重要知识点

333教育综合重要知识点

教育学重要知识点: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来指导教育实践,是一门理论指导性学科。

2、实验教育学:P3、或P99、P247(1)时间、地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2)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梅伊曼和拉伊(3)基本观点:①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②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学③教育实验三个阶段假设—进行实验---验证④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不同场所不同⑤主张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发展。

-(4)评价;①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范式,近百年得到广泛应用与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教育科学的发展②有其局限,夸大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有效性,走上了唯科学主义迷途3、文化教育学:(1)时间:19世纪末德国(2)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3)主张:①认识文化的存在②教育过程是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方法理解与解释④教育目的是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化,培养完整的人格,培养途径是陶冶和唤醒,发挥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4)评价:①文化教育深刻的影响着20世纪德国乃至世界教育学发展,在教育的本质、目的及师生关系、教育学性质给人以很大的启发②不足之处在于思辨气息很浓,限制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忽视了教育中客观规律的存在。

4、实用主义教育学:(1)时间、地点:P4或P186(2)代表人物:(3)主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地增长---③学校是-一个雏形社会--④-课程组织--应以-学生为中心-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⑥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4)评价:①---对赫尔巴特进行了批判,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都产生极大影响----②不足之处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第二章:教育的概念1、教育:P10或P10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333教育综合重要知识点汇编

1.333教育综合重要知识点汇编

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重要知识点汇编(333教育综合)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1、教育起源的主要学说:(1)神话起源论,由于原始先民的知识总体水平比较低,认识水平有限,不能科学认识包括教育在内的问题,这些神话就成了指导人们理解和实践的工具,也就成了一种教学目的,宋代朱熹;(2)生物起源论,教育是一种源于本能的生物现象,利托尔诺、沛西;(2)心理起源论,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既是教育,孟禄;(3)劳动起源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起源观),教育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4)生活起源论:生产劳动的需要说,沙毓英;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说,厉以贤、毛礼锐;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说,孙培青、胡德海。

2、教育的发展生活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说,孙培青、胡德海。

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1)、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2)、教育与宗教活动密切联系,教育具有宗教性;(3)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教育特点:(在奴隶社会产生了学校教育,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a、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b、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c、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内容,教育内容封闭;d、进行呆板的知识传授和强迫的道德灌输,教育方法机械;e、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教育认识。

3)、现代社会教育特点:(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教育)a、学校教育制度逐步完善,实现普及教育,扩大了教育对象(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率先采用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普及义务教育标志着现代学校教育的正式诞生);b、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分离逐步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c、教育的内容上加强了自然科学的教学,教育的手段逐步现代化。

4)、西方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1)、教育经验与思想的积累形成阶段:a、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育史上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b、柏拉图在《理想国》和《美诺篇》认为民主与个人主义的泛滥只会导致雅典的衰亡;c、亚里士多德首次将心理学应用到教育中;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成为西方第一部系统阐述教育理念的专著;e、维多利诺创办“快乐之家”学校旨在强调个性愉快活泼的得到发展;f、伊拉斯谟认为学习既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又需要学习的兴趣伴随而教师则应讲求教育的技巧和方法;g、拉伯雷在《巨人传》中表达了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

教育综合333重点知识梳理

教育综合333重点知识梳理

教育综合333重点知识梳理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点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理论和实践。

本文将对教育综合333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教育的要点。

一、教育原理1. 教育的定义和特点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具有导向性、系统性、社会性和个别性的特点。

2. 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四个方面,推动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教育心理学1. 学习理论学习是个体对信息进行接收、加工和转化的过程。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等不同的观点。

2.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包括儿童发展、青少年发展和成人发展三个方面。

三、教育学理论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本质、目的、规律和方法等问题的学科。

其中包括教育学的对象、任务、方法和意义等基本概念。

2. 教学理论教学理论研究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育管理学1. 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教育管理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进行的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其中包括权威原则、目标原则、效率原则和公正原则等基本原则。

2.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指对学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

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和后勤管理等方面内容。

五、教育法学1. 教育法规体系教育法学研究教育的法律规范和制度。

教育法规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不同层级的法律。

2. 教育权利保障教育权利保障是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主要手段。

包括义务教育法律保障、学前教育保障和高等教育保障等方面。

六、教育经济学1. 教育经济的基本概念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以及教育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333教育综合考点汇编

333教育综合考点汇编

333教育综合考点汇编一、教育学原理部分1〕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3、教育: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一般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而狭义的教育一般是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作用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者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是教育活动的额主导者;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从内容上,主要就是教材,从方法上说,就是教育手段。

人的发展的特点未完成性和能动性6、人的发展的规律性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能动性四个方面1)教育对人的发展有重大作用,是最主要的因素2)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3)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4)个人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水平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功能)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通过早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养,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文化的传递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教育的对文化的发展教育的生态功能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观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19、教育的社会的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额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

333教育综合考点汇编

333教育综合考点汇编

333教育綜合考點匯編教育學原理1、教育學の對象和任務教育學是一門以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の學科。

教育規律就是教育內部諸因素之間、教育與其他事物之間の具有本質性の聯系,以及教育發展變化の必然趨勢。

教育學の任務,就是依照教育の結構層次,去揭示教育の各種可驗證の合邏輯の事實性規律(包括宏觀の和微觀の),並在揭示教育規律の基礎上,闡明教育工作の原則、方法和組織形式等問題,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論上和方法上の依據。

2、教育學の研究對象是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

教育學の任務是揭示教育規律,探討教育價值觀念和教育藝術,指導教育實踐。

3、教育學の意義通過對教育學の學習,可以使我們了解教育の規律,樹立正確の教育觀念,掌握一定の教育理論知識和科學の教育方法,從而提高從事教育工作の自覺性、創造性,避免工作中の盲目性,增加對教育工作の興趣,加深對人民教育事業の熱愛,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作出更大の貢獻。

4、教育の質の規定性教育是有目の地培養人の社會活動。

有目の地培養人,是教育這一社會現象與其他社會現象の根本區別,是教育の本質特點。

5、教育の基本要素及關系構成教育活動の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統。

教育の三個基本要素是相互聯系の。

其中,教育者是主導性の因素,他是教育活動の組織者和領導者,他掌握著教育の目の,采用適當の教育內容,選擇一定の教育活動方式,創設必要の教育環境,調控著受教育者和整個教育過程,促進受教育者の身心發展,使其達到預期の目の。

需要指出の是,教育の基本要素只是一種對教育活動の過程結構の抽象分析與概括,這些要素本身及其相互關系是隨著曆史條件和現實選擇の變化而變化の。

6、教育概念の界定廣義の教育指の是,凡是有目の地增進人の知識技能,影響人の思想品德,增強人の體質の活動,不論是有組織の或是無組織の,系統の或是零碎の,都是教育。

它包括人們在家庭中、學校裏、親友間、社會上所受到の各種有目のの影響。

狹義の教育是指專門組織の教育,它不僅包括全日制の學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の、業餘の學校教育、函授教育、廣播電視教育和網絡教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教育(2015首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华南师大、上师、哈师大、
2、价值性教育目的(2015首师大、
3、智育(2015首师大、哈师大
4、班级组织(2015首师大、
5、隐性知识(2015首师大、东北师大、
6、操作主义(2015首师大、
7、教育目的(2015北师大、华南师大、河大[简答:精神实质]、
8、学校管理(2015北师大、华南师大、浙师大[简答]、天师、
9、教学评价(2015北师大、上师、
10、课程标准(2015北师大、哈师大+湖北大学[课程]、
11、社会性发展(2015北师大、
12、学习策略(2015北师大、川师大、天师、
13、师说(2015华东师大、
14、三舍法(2015华东师大、山师、
15、设计教学(2015华东师大、
16、有意义学习(2015华东师大、天师、
17、自我效能感(2015华东师大、东北师大、福建师大[简答]
18、活动课程(2015华中师大、
19、修养(2015华中师大、
20、学园(2015华中师大、
21、心理发展(2015华中师大、华南师大
22、榜样示范法(2015东北师大、
23、骑士教育(2015东北师大、天师、
24、《教育诗》(2015东北师大、
25、比较赫、杜课程理论(2015东北师大、云南师大[简答]、天师[杜威教育本质观]、
26、朱子读书法(2015东北师大、
27、京师同文馆(2015东北师大、
28、发现学习(2015东北师大、
29、学制(2015南师大、云南师大[新学制]、
30、课程标准(2015南师大、
31、书院(2015南师大、哈师大[论述:清末书院的教育改革]、
32、美国进步教育活动(2015南师大、福建师大[论述:产生、发展及影响]
33、德育(2015南师大、福建师大、
34、品德不良(2015华南师大、
35、遗传素质(2015福建师大、
36、社会流动功能(2015福建师大、广西师大[教育的生态功能]、
37、发展性原则(2015福建师大、云南师大[论述题]、
38、校本管理(2015福建师大、
39、螺旋式课程(2015云南师大、
40、全人生指导(2015云南师大、
41、三艺(2015上师、
42、稷下学宫(2015上师、哈师大[简答]、
43、教学管理的目的(2015上师、
44、元认知策略(2015浙师大、
45、学在官府(2015浙师大、山师、
46、苏格拉底法(29015浙师大、川师大、广西师大、哈师大[论述]、
47、泛爱学校(2015浙师大、
48、知识(2015川师大、
49、教学相长(2015川师大、
50、班级授课制(2015川师大、哈师大
51、个人本位论(2015山师、广西师大、
52、智者(2015山师、
53、教育价值观(2015河大、
54、颜氏家训(2015天师、
55、教学模式(2015哈师大、
56、科举制(2015湖北大学、
57、壬子癸丑学制(2015湖北大学、
58、中世纪大学(2015湖北大学、
二、简答题
1、论校本课程的开发(2015首师大、
2、澳愫贝尔讲授教学特点和性质(2015首师大、广西师大、
3、问卷形式中测验题目的设计原则(2015首师大、
4、教育的个性享用与谋生功能(2015首师大、
5、教育的基本要素(2015北师大、
6、影响人发展的基本要素(2015北师大、川师大、天师[论述]、哈师大、
7、孟子的教育思想(2015北师大、
8、赫尔巴特教育思想(2015北师大、上师、
9、班主任的素质要求(2015华东师大、天师[教师的权利义务]、
10、学记里的“善喻”(2015华东师大、
11、直观性原则及其要求(2015华中师大、
12、教师劳动特点(2015华中师大、东北师大、浙师大[论述]、
13、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途径(2015华中师大、
14、梁启超的教育(2015华中师大、
1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意义(2015东北师大、华南师大、浙师大+川师大[教学组织形式]、
16、陶行知“活教育”理论(2015南师大、川师大[陶、杜教育观和学校观比较]、广西师大、
17、当代学制改革趋势(2015南师大、
18、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优缺点(2015南师大、山师[学科课程的特点]、
19、建构主义理论(2015南师大、川师大、
20、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作用(2015华南师大、
21、孔子思想的影响(2015华南师大、川师大、天师、
22、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2015华南师大、福建师大、云南师大、上师、山师、
23、教学评价的原则(2015福建师大、
24、严复的教育救国三育论(2015福建师大、
25、个人能动性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2015云南师大、
26、蔡元培五育并举(2015云南师大、浙师大、天师[论述]、
27、教育的文化功能(2015上师、
28、最近发展区(2015上师、川师大、
29、用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解释现代教育(2015上师、
30、“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2015浙师大、山师、
31、现代教育特征(2015山师、
32、巴特勒法案(2015山师、
33、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理论(2015山师、广西师大、
34、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2015山师、
35、学生的角色定位(2015河大、
36、专家型教师的特点(2015河大、
37、泰勒的课程原理理论(2015天师、
38、学生学习的特点(2015哈师大、
三、论述题
1、德育是培养知情意行过程(2015北师大、华东师大[辨析]、华中师大、东北师大[孔子德育给当代德育启示]、南师大[材料分析]、河大[简答]、天师[名解]、
2、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2015北师大、华东师大[简答]、
3、终身教育思想(2015北师大、川师大、
4、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2015北师大、
5、布鲁纳结构主义(2015华东师大、
6、创造力的培养措施(2015华东师大、华中师大、福建师大、浙师大[名解]、天师、哈师大、
7、教师素养与教师角色发展趋势(2015华东师大、华南师大、上师[教师角色冲突]、
8、实验教育学评述(2015华中师大、
9、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2015华中师大、上师、山师、
10、教育的社会功能(2015东北师大、浙师大、
11、教学过程的性质(2015南师大、
12、张之洞“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局限(2015南师大、上师、浙师大[名解]、川师大[名解]、
13、基督教教育特点(2015华南师大、
14、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2015华南师大、
15、教学的意义和任务(2015福建师大、
16、唐朝官学的教育管理制度、
17、皮亚杰与杜威儿童教育理论比较(2015上师、浙师大[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8、学习动机的培养及激发策略(2015浙师大、广西师大、
19、联系实际教学,论述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2015广西师大、
20、教育与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2015哈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