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与方程-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上课)课件PPT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上课)课件PPT1

有两个交点:
有两个不相等的 实数根
b2-4ac > 0
有一个交点
b2-4ac = 0
没有交点
没有实数根
b2-4ac < 0
学习目标(1分钟)
1.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 近似根.
2.能利用图象确定方程的根和不等式的解集。
还可以解一元二自次学方指导一(3分钟) 思程考求:近由似图值象如何估计一元二次方程x2 +2x-10=0的根? 由图象知方程有两个根,一个在-5和-4之间,另一个在2 和3之间. (1)先求-5和-4之间的根.
(2)经过_1_0_s ,炮弹落在地上爆炸.
3.一元二次方程ax2+bx+c=h的根就是二次函数 y=ax2+bx+c与直线__y_=_h___交点的__横__坐标.
变式:(2019春•天心区校级期中)函数y=ax²+bx+c 的图象 如图所示,那么关于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2=0的根的情况
对应值:
x
1
1.1 1.2 1.3 1.4
y
-1 -0.49 0.04 0.59 1.16
那么方程x²+3x-5=0的一个近似根是( C )
A.1
B.1.1
C.1.2
D.1.3
2.在平原上,一门迫击炮发射的一发炮弹飞行的高度y(m)
与飞行时间x(s)的关系满足:y=-x2+10x. (1)经过_5___s,炮弹达到最高点,最高点的高度是_2_5_m.
x -4.1 -4.2 -4.3 -4.4
y -1.39 -0.76 -0.11 0.56 因此x=-4.3是方程的一用个图近象似法根求一元二次 (2)另一个根可以类似的方求程出的:近似根时,结 x 2.1 2.2 2.3 果只2.取4到十分位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PPT课件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PPT课件
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22章 二次函数
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1课时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
间的关系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ax2+bx+c=0;y=0; 横
6
B
2A
7C
3C
8C
4A
9C
5 没有;有一个;有两个 10 见习题
答案显示
11 见习题 12 见习题 13 见习题
答案显示
1.求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 就是求一元二次方程_a_x_2_+__b_x_+__c_=__0___的两个根;一元
1.家庭电路是最常见、最基本的实用电路,它由两根 _进__户__线___、_电__能__表___、_总__开__关___、_保__险__装__置_、用电器 和导线等组成。家庭电路中的各用电器之间是 ___并___联的;控制用电器的开关与用电器____串____联 ,接在____火____线和用电器之间。
∴方程 2ax2+3x+1=0 有实数解. ∴Δ=9-8a≥0,解得 a≤98. 又∵a≠0,∴a≤98且 a≠0.
(2)当a=-1,二次函数y=ax2+2x-1的自变量x满足 m≤x≤m+2时,函数y的最大值为-4,求m的值;
解:根据题意可得抛物线C:y=-x2+2x-1,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 ∵a<0,∴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y=-4时,有-x2+2x-1=-4,解得x=-1或x=3. ①在直线x=1左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 ∴x=m+2=-1时,y有最大值-4,则m=-3;
(2)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a≠0),当x___≥__-__1___时,y 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3)若关于x的方程ax2+bx+c=k(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 根,求k的取值范围.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新知探究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x轴交点的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
根有什么关系?
抛物线y=ax2+bx+c(a≠0)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与x轴的公共点的个数
(a≠0)的根的情况
b2-4ac>0
有两个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2-4ac=0
有一个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P(2,-2)
重复上述过程,不断缩小根的范围,根所在两端的值就越来越
接近根的值.因而可以作为根的近似值。
尝试求出方程y = 2 − 2 − 2两个根的近似值?
课堂练习
1. 抛物线 = 2 + 2 − 3与轴的交点个数有(
. 0个
. 1个
C.2个
C ).
D.3个
【分析】解二次函数 = 2 + 2 − 3得1 =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2 2 . 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数学上册
授课老师:XX
前 言
学习目标
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三种位置关系。
3.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它的实数根。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
难点:让学生理解函数图象交点问题与对应方程间的相互转化,及用图象求方程

x1=x2 =-
x
2
与x轴没有
交点
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a≠0)的根
x
没有实数根
新知探究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共15张PPT)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共15张PPT)

04 综合练习与提高
综合练习题一
总结词
理解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 关系
详细描述
通过解决一系列的练习题,理解一次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掌 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方法 。
综合练习题二
总结词
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详细描述
通过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理解函数的增减性、截距等性质,掌握利用图像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
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一次函数与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购物时,我们 可以通过比较商品的价格和折扣率来 选择最划算的购买方案,这需要用到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
另外,在生产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 控制生产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来制 定最优的生产计划,这也需要用到一 元一次不等式R。
02 一次函数与方程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一次函数是形如$y = kx + b$的函数,其中$k$和$b$是常数, 且$k neq 0$。一元一次方程是只含有一个变量的方程,其形式 为$ax + b = 0$,其中$a$和$b$是常数,且$a neq 0$。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共15张 ppt)
目录
• 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 • 一次函数与方程 • 一次函数与不等式 • 综合练习与提高 • 总结与回顾
01 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
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次函数
一般形式为y=kx+b(k≠0),其 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b为截 距,k为斜率。
线性函数
特殊的一次函数,形式为y=kx+b (k≠0,b=0)。
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可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路程、速度和时间问题、价格和销售问题等。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PPT教学课件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PPT教学课件

情境引入
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公共点吗?如果有,公共的
横坐标是多少?当x轴取公共点的横坐标,函数值是多少?
由此,你能得出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吗?
(1)y=x2+x-2
(2)y=x2-6x+9
(3)y=x2-x+1

(1)抛物线y=x2+x-2与x轴有___个公共点,
-2,1
它们的横坐标是_____。当x取公共点的横坐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情境引入
如图所示,以40m/s的速度将小球沿与地面成30°角的方向击出
时,小球的飞行路线将是一条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
球的飞行高度h(单位:m)与飞行时间t(单位:s)之间具有
关系h=20t-5t2.考虑以下问题:
(1)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15m?如能,需要多少飞行时间?
关系h=20t-5t2.考虑以下问题:
(2)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m?如能,需要多少飞行时间?
解:(2)解方程20=20t-5t2。t2-4t+4=0。
t1=t2=2。当球飞行2s时,它的高度为20m。
情境引入
如图所示,以40m/s的速度将小球沿与地面成30°角的方向击出
时,小球的飞行路线将是一条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
时,小球的飞行路线将是一条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
球的飞行高度h(单位:m)与飞行时间t(单位:s)之间具有
关系h=20t-5t2.考虑以下问题:
(4)球从飞出到落地要用多少时间?
解:(1)解方程0=20t-5t2。t2-4t=0。t1=0,
t2=4。当球飞行0s和4s时,它的高度为0m,

3.1函数与方程

3.1函数与方程

.
-2 -1
y
2Leabharlann .-1.1
0
1
2
.
3 4
x
-3 -4
-2
.
即:f (2) f (0) 0 ,函数在(2,0)上有零点;
f (2) f (4) 0 ,函数在(2,4)上有零点.
思考:
任意画几个函数图象,观察图象看是否有同样的结果?
y
.
a
0
.
b
x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
y ln x 的零点有1.
2
函数零点的定义:
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 点。零点就是y=f(x)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等价关系 方程f(x)=0有实数根 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 函数y=f(x)有零点
观察二次函数f(x)=x2-2x-3的图象: 我们发现: 函数 f ( x) x2 2x 3在区间[2,0] 上有零点, 在区间 [2,4] 上有零点. 请计算:f (2) f (0), f (2) f (4)
△<0 没有实数根
方程ax2 +bx+c=0 两个不相等 的实数根x1 、x2 (a≠0)的根
y
有两个相等的 实数根x1 = x2
函数y= +c(a≠0)的图象
ax2 +bx
x1
y
0 x2 x
y
0
x1
x
0
x
函数的图象 与 x 轴的交点
(x1,0) , (x2,0)
(x1,0)
没有交点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与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 根的关系,即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课件(共24张PPT)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课件(共24张PPT)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21.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难点
1.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关系.2.能运用二次函数及其图象、性质确定方程的解.3.了解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的方法.
二次函数图象、性质确定方程的解.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D
C
3.已知函数y=(k-3)x2+2x+1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求k的取值范围.解:当k=3时,函数y=2x+1是一次函数.∵一次函数y=2x+1与x轴有一个交点,∴k=3;当k≠3时,y=(k-3)x2+2x+1是二次函数.∵二次函数y=(k-3)x2+2x+1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Δ=b2-4ac≥0.∵b2-4ac=22-4(k-3)=-4k+16,∴-4k+16≥0. ∴k≤4且k≠3.综上所述,k的取值范围是k≤4.
归纳小结
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一般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就是二次函数 的值为0时自变量x的值,也就是函数 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2.二次函数 与x轴交点个数的确定. 可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来表示判定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情况,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来解决相关问题.在函数问题中,往往需要解方程:反过来也可以利用函数图象解方程.
思 考: 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例:求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根的近似值(精确到 0.1).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x²+2x-1=0的根就是抛物线y=x²+2x-1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因此我们可以先画出这条抛物线,然后从图上找出它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作图象法.
想一想:观察下列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有公共点吗? 如果有,公共点的横坐标是多少?当x取公共点的横坐标时,函数的值是多少?由此你能得出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吗?(1) y=x2+x-2.(2)y=x2-6x+9.(3)y=x2-x+1.

第07讲函数与方程(课件)-2024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第07讲函数与方程(课件)-2024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 −1
2
当 < 0时,令′ = 0,解得 = 0或 = − ,
【解析】因为 = 3 + 3 2 − 4,所以′ = 3 2 + 6 = 3 + 2
当 = 0时,有 = 3 2 − 4 = 0,解得 = ± 2 3,
公共点.
N
Q
Z
R
N
(3)函数零点存在定理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有
f(a)f(b)<0
(a,b) 内至少有一个零点,即存
__________,那么,函数y=f(x)在区间
在c∈(a,b),使得 f(c)=0 ,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的解.
2.二分法
2
−∞, −
=
2
2
2
−∞, −
2

当 ∈ 0, − ,′ > 0, 在区间 0, − 上单调递增;
当 > 0时,由′ = 0,解得 = 0或 = − ,
2
且有 0 = −4, −
> 0,
, 存在一个正数零点,所以不符合题意;
2 3
,0
3
2
2 3
3
2024
高考一轮复习
第07讲 函数与方程
导师:稻壳儿
目录
C
O
N
T
E
01
考情分析
N
T
S
02
03
04
网络构建
知识梳理
题型归纳
真题感悟
01
考情分析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11 年 天 津 ) 对 实 数 a 和 b , 定 义 运 算 “ ⊗ ”: a ⊗ b =
5.若函数 f(x)=ax-x-a(a>0,且 a≠1)有两个零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令 g(x)=ax(a>0,且 a≠1),h(x)=x+a,分 0<a<1,a >1 两种情况,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若函数 f(x)=ax-x-a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函数 g(x),h(x)的图象有两个不 同的交点,根据画出的图象只有当 a>1 时符合题目要求.
函数与方程
1. 的概念
对于函数 y=f(x),我们把使 f(x)=0 的实数 x 叫做函数 y=f(x)的零
点.
2.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 方程 f(x)=0 有实数根⇔函数 y=f(x)的图象与
=f(x)有 零点.
x轴 有交点⇔函数 y
3.函数零点的判断
如果函数 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
答案:(1,+∞)
热点考向一 确定函数的零点
(1)求 f(x)=x3-2x2-x+2 的零点;
(2)判定 f(x)=1x-x,在(0,1)内是否有零点;
(3)判定 f(x)=lnx+2x-6 的零点个数;
(4)方程 2x-1+x=5 的解所在的区间是( )
A.(0,1)
B.(1,2)
C.(2,3)
D.(3,4)
【解析】 (1)∵f(x)=x3-2x2-x+2 =x2(x-2)-(x-2)=(x-2)(x2-1) =(x-2)(x-1)(x+1), ∴f(x)=x3-2x2-x+2 的零点为-1、1、2. (2)令 f(x)=1x-x=0(x≠0), ∴x2=1, ∴x=±1∉(0,1),故 f(x)在(0,1)内无零点. (3)法一:画出函数 y=lnx 与 y=6-2x 的图象如图, 故 f(x)=lnx+2x-6 只有一个零点
有 f(a)·f(b)<0 ,那么,函数 y=f(x)在区间 (a,b) 内有零点,即存在 c
∈(a,b),使得 f(c)=0,这个 c 也就是方程 f(x)=0 的根.
4.二次函数 y=ax2+bx+c(a>0)的图象与零点的关系
Δ>0
Δ=0
Δ<0
二次函数
y=ax2+bx+c
(a>0)的图象
与 x 轴的交点
第二步,求区间(a,b)的中点 x1; 第三步,计算 f(x1) : ①若 f(x1)=0 ,则 x1 就是函数的零点;
②若 f(a)·f(x1)<0 ③若 f(x1)·f(b)<0
,则令 b=x1(此时零点 x0∈(a,x1)); ,则令 a=x1(此时零点 x0∈(x1,b));
第四步,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 ε:即若|a-b|<ε,则得到零点近
点所在的区间为( )
A.-41,0 C.41,12
B.0,14 D.21,34
解析:因为 f14= +4×14-3=
-2<0,f21= +4×12
-3=
-1>0,所以 f(x)=ex+4x-3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41,12.
答案:C
3.函数 f(x)=
-(12)x 的零点个数为(
)
A.0
似值 a(或 b);否则重复第二、三、四步.
1.(山东实验中学 2012 年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函数 f(x)=-
1x+10g2x 的一个零点落在下列哪个区间(
)
A.(0,1)
B.(1,2)
C.(2,3)
D.(3,4)
答案:B
2.(2011 年课标全国)在下列区间中,函数 f(x)=ex+4x-3 的零
x1,x2
x1
无交点
零点个数
两个
1个
没有
5.二分法
(1)二分法的定义 对于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 f(a)·f(b)<0 的函数 y=f(x),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 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 一分为二 ,使区间的两个 端点逐步逼近 零点 ,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2)用二分法求函数 f(x)零点近似值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区间[a,b],验证 f(a)·f(b)<0 ,给定精确度 ε;
法二:由于 f(1)=-4,f(e)=2e-5>0, ∴f(1)·f(e)<0, ∴f(x)在(1,e)上有零点. 又 f(x)=lnx+2x-6 在(0,+∞)上递增, ∴f(x)有唯一的零点. (4)设 f(x)=2x-1+x-5,由 f(2)·f(3)=-2<0,故 f(x)在(2,3)上 有零点,即方程 2x-1+x=5 在(2,3)内有解,所以选 C. 【答案】 C
B.1
C.2
D.3
解析:令 g(x)=
,h(x)=(12)x,则 f(x)的零点个数即为 g(x)
与 h(x)图象的交点个数.由 g(x)与 h(x)的图象可知,f(x)有 1 个零点.
答案:B
4.用二分法求函数 f(x)=3x-x-4 的一个零点,其参考数据如 下:
f(1.600 0)=0.200 f(62 5)=0.003 f(1.556 2)=-0.029 f(1.550 0)=-0.060 据此数据,可得 f(x)=3x-x-4 的一个零点的近似值(精确到 0.01) 为________. 答案:1.56
1.(1)判断方程 3x-x2=0 的负实数根的个数,并说明理由. 解析:设 f(x)=3x-x2,
∵f(-1)=-23<0,f(0)=1>0, 又∵函数 f(x)的图象在[-1,0]上是连续不断的, ∴函数 f(x)在(-1,0)内有零点. 又∵在(-∞,0)上,函数 y=3x 递增,y=x2 递减, ∴f(x)在(-∞,0)上是单调递增的, ∴f(x)在(-1,0)内只有一个零点. 因此方程 3x-x2=0 只有一个负实数根.
【点评】 (1)求函数的零点,即求方程的根,它是求零点的准 确值,因此必须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若是求近似解,则不必去 解方程,可利用二分法求解.
(2)判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是否存在零点,要根据具体题目灵活 处理.当能直接求出零点时,就直接求出进行判断;当不能直接求 出时,可根据零点存在性定理;当用零点存在性定理也无法判断时 可画出图象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