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二首其一教案

合集下载

《绝句》(杜甫)教案

《绝句》(杜甫)教案

《绝句》(杜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绝句》这首诗。

(2)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分析并欣赏杜甫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杜甫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学会关注社会,关心民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深层含义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人杜甫的图片、诗歌全文、字词解释、相关背景资料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杜甫的图片,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学生齐读诗歌《绝句》。

2. 诗歌解析(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诗歌内容,解释生僻字词。

(2)学生讨论诗歌的意境和主题思想。

3.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杜甫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色。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其他杜甫的诗作,学生选择一首进行欣赏和分析。

(2)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5. 小结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背诵《绝句》,并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交流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诗歌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3. 写作能力评价: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诗歌主题和艺术特色的把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古诗二首《绝句》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绝句》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绝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并背诵《绝句》二首,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

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帮助学生学习古诗中的生字、生词,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4、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

掌握古诗中的生字、生词。

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讲解法:对古诗中的生字、生词和诗句的意思进行详细讲解。

3、想象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诗中所呈现的画面,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人的情感和古诗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春天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描述春天的景象。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有哪些古诗是描写春天的,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绝句》二首。

2、初读古诗教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和生词。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读音错误。

3、学习生字生词出示生字生词,如“融”“燕”“鸳鸯”等,讲解其读音、字形和含义。

让学生用生字生词进行组词、造句,加深记忆。

4、理解诗句意思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结合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例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一句,可以展示阳光照耀下美丽的山河和春风中散发着香气的花草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5、体会诗歌意境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丽景色。

提问学生:“从这首诗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让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朗诵与背诵让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注意语调、语速和重音。

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可以采用分段背诵、填空背诵等方法。

《绝句》(杜甫)教案

《绝句》(杜甫)教案

《绝句》(杜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绝句》。

(2)理解《绝句》的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了解其生平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绝句》。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释义和句子翻译。

2.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析。

3. 杜甫的生平背景及创作风格。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旨的理解。

2.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绝句》的文本和注释。

2. 相关杜甫的生平介绍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绝句》的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绝句》,理解诗歌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字词,理解句子。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交流感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课后作业(1)背诵《绝句》。

(2)结合课后注释,深入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的深层含义。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比杜甫的其他作品,突出《绝句》的艺术特色。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尤其是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体现。

3. 课后访谈:了解学生对诗歌的喜爱程度,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杜甫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杜甫《绝句》的教案设计

杜甫《绝句》的教案设计

杜甫《绝句》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绝句》;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杜甫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绝句》的字词解释和翻译;3. 《绝句》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1. 杜甫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的理解;2. 《绝句》中的生僻字词的翻译和理解;3. 《绝句》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的深入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杜甫的生平介绍、《绝句》的全文、字词解释和翻译、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的解析等内容;2. 学生准备《绝句》的文本和注释,以便于学习和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对杜甫有基本的了解;2. 学生分享自己对杜甫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 教师展示《绝句》的全文,引导学生朗读并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 教师逐句解释《绝句》的字词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3. 教师解读《绝句》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杜甫的其他诗作,让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杜甫的创作特点和风格;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和发现,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绝句》的重要性和价值;2.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整理自己的学习笔记。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背诵《绝句》,加深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2. 学生选择一首杜甫的其他诗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杜甫的生平背景和创作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杜甫的诗歌。

通过逐句解释和分析《绝句》的字词和意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内涵。

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杜甫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绝句》(杜甫)教学教案

《绝句》(杜甫)教学教案

《绝句》(杜甫)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绝句》这首诗。

2. 能够分析并欣赏杜甫的诗歌风格和意境。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通过写作和表达,学生能够运用诗歌的表达方式来创作。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对杜甫及其作品的欣赏和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1. 介绍杜甫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介绍《绝句》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

2.2 诗歌解析1. 逐句解析《绝句》的词义和意义。

2. 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杜甫的其他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杜甫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3.2 诗歌解析1. 逐句解析《绝句》的词义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

2. 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3.3 讨论与思考1.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

2. 评估学生的提问和思考能力。

4.2 作业与写作1. 评估学生完成的诗歌解析作业的质量。

2. 评估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与参考书1. 杜甫的《绝句》原文及其注释。

2. 杜甫的生平和作品选集。

5.2 多媒体与教具1. 课件和教案。

2. 杜甫的画像或相关图片。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诗歌朗读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2.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6.2 诗歌表演1. 学生分组进行诗歌表演,通过动作、表情和语言来展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读诗歌,展现个人的理解和感受。

第七章:拓展与延伸7.1 诗歌创作1.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可以选择绝句的形式,题材和内容可以自由发挥。

绝句教案《绝句》

绝句教案《绝句》

绝句教案《绝句》绝句教案《绝句》绝句教案《绝句》1 一、教学目的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3.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二、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绝句》,理解诗句的大意。

难点根据诗意想象画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风光迷人,感受诗人的心情。

三、复习导入1.小组比赛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醒诗题“绝句”,简要介绍诗人杜甫。

四、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汇报生字词解决情况,老师相机强调。

“行”是多音字,在诗中读“háng”,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xíng”,组词“行走”。

4.同桌互认生字新词。

5.指名读诗,齐读,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五、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考虑: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树、黄鹂、白鹭、积雪、船)2.看图考虑: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一起答疑)4.看图读古诗,想象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心情。

(让学生带着感情再读古诗)5.梳理诗句,说说诗意。

(出示课文插图,小组讨论,说说诗意。

)六、活动激趣,记诵诗句1.找对应的词语。

老师读一个词语,要求学生找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

(如: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窗——门,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

)2.师说生读。

(老师描绘诗句的内容,学生读相对应的诗句)3.词语连诗。

(老师出示诗中的任意一个词语,学生背出相对应的诗句)4.情境背诗。

关于《绝句》(杜甫)的教学教案

关于《绝句》(杜甫)的教学教案

关于《绝句》(杜甫)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绝句》。

(2)理解并掌握《绝句》中的关键词语和诗句的含义。

(3)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诗句的结构和韵律,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2)理解杜甫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朗读和背诵《绝句》。

(2)理解《绝句》中的关键词语和诗句的含义。

难点:(1)诗句的意义和背后的深层含义。

(2)杜甫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绝句》的文本和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绝句》,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对《绝句》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朗读与背诵:(1)学生朗读《绝句》,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背诵《绝句》,加深对诗句的记忆和理解。

3. 诗句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绝句》的结构和韵律。

(2)学生讨论并解释关键词语和诗句的含义。

4. 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杜甫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2)学生分析诗句的意义和背后的深层含义。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绝句》的意义和价值。

(2)学生进行相关拓展活动,如写一篇关于《绝句》的作文或进行诗歌创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绝句》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2. 学生对诗句的含义和背后的深层含义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3. 学生对杜甫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进行评价。

4. 学生对相关拓展活动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比较学习:组织学生阅读杜甫的其他《绝句》,如《登高》、《春望》等,比较其风格和主题的异同,深入理解杜甫的诗歌艺术。

杜甫《绝句》教案优秀6篇

杜甫《绝句》教案优秀6篇

杜甫《绝句》教案优秀6篇绝句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杜甫简单生平.2、反复吟诵诗句结合插图,想象诗人所描绘景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喜悦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积累杜甫名诗的兴趣,再学习二首杜甫的绝句。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以前学过描写春天的古诗吗?(指名背一两首)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绝句》(展示第2张PPT)。

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春天的美景,还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感情。

3、学古诗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古诗的三步学习法:出示小黑板学习古诗的方法。

(生齐读)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二、古诗学习1、这首诗的题目很特别,什么叫“绝句”?(学生交流)(展示第2张PPT)《绝句》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

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就是“七言绝句”。

2、赏音乐,学古诗。

(展示第3张PPT),播放PPT内FLASH,让学生看着视频初步了解古诗。

3、进入诗内容学习。

(展示第4张PPT,接下来每个小步骤根据第4张PPT上的超链接进行)1)导读,大体上介绍诗的大概内容,让学生先对诗产生映像。

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

2)展现古诗内容,播放声音,让学生边听边跟着录音默读古诗。

3)师:这首七言绝句是谁写的呢?引出诗的作者,进行作者简介。

课前预习中你了解了杜甫的哪些资料?(学生交流)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他一生坎坷,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句二首其一教案【篇一:《唐宋诗词》第一课教案(4课时)】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二、山水诗画面的共同特征1.视觉角度:开阔、优美2.听觉角度:宁静3.整体感觉:恬淡、闲适、富有生机或农村气息三、常见的写景技巧1.听觉角度:①动静结合《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以动衬静《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视觉角度:①绘形、绘声、绘色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色彩映衬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运用各种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等4.运用炼字技巧: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5.运用描写技巧:①工笔《绝句》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②白描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课堂检测】酬张少府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答案】1、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教后反思】:备注【篇二:意象的教学设计】篇一:意象意境教案诗歌鉴赏之------- 意象与意境教学目标一、什么是诗歌的意象先看一首诗:春晓(孟浩然)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这些形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分析:先想到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风雨:昨晚风雨交加??落花:花都凋谢了,落了一地??再想到:啼鸟:欢快的气氛风雨:无情的风雨落花:实让人惋惜2、这种联想以我们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为资本,又与诗歌具体语境有关。

意象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杨柳长亭孤帆驿路浮云离别、游子大风长云寒霜飞雪苦雨凄凉悲愁梅花翠竹松柏幽兰菊花高洁隐逸美人神女灵修国君羌笛竹笛羌管寒蛩蟋蟀思乡青鸟鸿雁雁足尺素音信、书信白雪玉壶冰心高洁二、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闪亮的星星,意境就是茫茫夜空;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三、什么是意境“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象是诗意的载体,意境是诗意的空间。

意象让人从旁观赏,意境却让人身入其内、神游其中。

“就是说,是有形的意象生发出无形的意境,无形的意境是依赖有形的意象而存在的。

四、“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五、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情感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六、走进高考江汉杜甫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七、总结方法【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同学们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六、常见意境举例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七、趁热打铁绝句二首(其一)杜甫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八、作业、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一生不仕。

⑴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篇二:古诗意象教学设计《抓住古诗意象,品味诗人感情》教学设计设计人:韩守满上课时间:2011.4.8学习目标:1.熟记并准确默写课文。

一、导入:2002年全国高考卷鉴赏李白的诗歌《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的寓意及其作用。

许多考生或不明其意,或张冠李戴,得分普遍较低。

从此,我们的诗歌教学就特别注意的“意象”理解。

检查。

“折柳”一词我们初中也已经学过了,是在谁的哪首诗中?(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请你背一背前4句。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请说说“折柳”的寓意。

(此指吹奏哀怨的杨柳曲子,表达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

老师解说:这里写看不到家乡常见的春色,表明生存环境极苦。

但思乡之情不改战士的报国之志,这开头的环境描写恰好反衬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爱国精神。

二、回顾。

我们最早接触到“意象”概念的课文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我们也就先通过《乡愁》进一步明确“意象”的含义。

老师补充:诗歌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接灌输,而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用来抒情的“景物”就是“象”,景物中渗透的情感就是“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意象可以是个象,也可以是群象。

三、常见意象的剖析示范:1.月——思乡怀人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预设内容:①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写月光洒向大地、普照离人,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

②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③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表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

④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诗人感叹边防多战事,表现了诗人对于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

2.梅花——高洁人格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的百花,倍受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3.菊花——孤高人格菊花作为傲霜之花,很有骨气,也一直受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辛弃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2.杜鹃鸟(即子规)——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①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子规鸟即杜鹃鸟。

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3. 燕——给人希望。

5.丝麻——①谐音“思”,表示相思,如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喻愁思之纷繁和难以排解,如李煜《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8. 浮云:比喻困难、障碍、挫折,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9.芳草——①生机,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秦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五、拓展练习。

举例分析《再别康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可以抓个象分析,也可以用群象分析。

最好的理解是:①对康桥的赞美。

②对逝去的美好生活的淡淡哀愁与思念。

③对未来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附板书设计:抓意象品感情物象←→感情个象←→群象柳——离情依依梅花——高洁人格月——思乡怀人菊花——孤高人格酒——愁苦无助鸿雁——思念亲人篇三:诗歌意象意境教案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学习目标】【预习指导】1、圈出下列诗句中的意象: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2、连一连下列诗句中的意境特点:【引导探究】(一)意象与意境的区别?(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

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二)诗歌中有哪些常见的意象?自然景象:“月”思乡念亲;离愁别恨;寂寞思归“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植物类:“杨柳”怨别怀远,“落红”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松、菊”高洁、坚强之志"竹"高雅虚心自持气节(三)如何赏析下面诗句和诗歌的意象与意境?意象:小楼深巷氛围: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意象:春雨杏花氛围: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例2】:《子夜吴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篇三:语文教案】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 1老师领进门 2孔子和学生 3父亲的叮嘱古诗背诵乐游原赠花卿4餐桌上的大学 5我的第二次生命第二单元6留住今天的太阳 7特别的作业 8守信古诗朗诵暮江吟秋夕9“病人”10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第三单元11手术台就是阵地12“走”完长征的婴儿 13狼牙山五壮士古诗朗诵秋夜将晓出篱门有感(其二)从军行(其四) 14古文二则 15带刺的朋友第四单元 16赵州桥 17五彩池18美丽的小兴安岭古诗朗诵鸟鸣涧采莲曲 19观潮20我躺在波浪上读书第五单元 21武松打虎 22盘古开天辟地古诗朗诵夏日绝句望洞庭 23跳水 24赤壁之战 25律师林肯 26家乡的桥 27扬州茶馆古诗朗诵百忧集行浪淘沙(其一) 29泼水的怀念30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第七单元 31太阳32空气中的流浪汉 33大树医生古诗朗诵宿建德江墨梅34白银仙境的悲哀 35只有一个地球第八单元36微笑着承受一切 37一只白玫瑰古诗朗诵独坐敬亭山别董大(其一) 38我和狮子 39鸟的天堂 40马鹿有情作文1我爱我家 2成长的故事 3我的朋友 4引人如生的书 5奇妙的梦 6玩得真高兴 7如果我是…. 8我的探索 9刮大风了 10我的自述 11我12我不—13连续观察日记 14读书笔记一侧 (选做八篇)四年级第一学期知识点整理:一、理解字词娓娓动听戛然而止炊烟袅袅引人入胜身临其境奇观观潮微不足道迫不及待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焦躁悲戚伫立感慨巴不得眼睁睁气势汹汹争分夺秒奄奄一息斩钉截铁气壮山河漫山遍野若隐若现人声鼎沸山崩地裂拾级而下龇牙咧嘴安然无恙调兵遣将自不量力波浪滔天丢盔弃甲璀璨二、给字注音游弋()频道()晶莹()祈盼()褴褛()掷()冰雹()没膝()薄雾()粗犷()戛然而止()陀()趟水()发鸠()拓木()喙()溺水()拗不过()安然无恙()晌午()毡()笠山岗()娉婷()桂圆核()一叶扁舟()气喘吁吁()吮吸()粗糙()倏地()刚劲()三、容易写错的字(笔顺笔画)拜毁缠腻颤鼎涩戛熏脊隔巷四、多音字组词教处为似嚼盛着禁数好兴几应泊涨假大落调待扇种磨五、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猛烈- 顽皮- 健壮- 尖锐- 特别- 勇猛- 惊愕- 诡秘- 本事- 清楚- 兴许- 径直- 反义词:寒冷- 特殊- 否认-允许- 虚弱- 舒服-隐瞒-光明-温暖- 生存- 渺小-无私- 六、造句娓娓动听- 恭恭敬敬- …连…也- 不但…而是既…又… 不是…而是… 只要…就… 即使…也…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2小溪流的歌 3笋芽儿古诗二首忆江南(其一)六月二十七日望洞庭湖醉书五绝 4勤读*5爸爸和书综合练习1第二单元6祖先的摇篮 7鸟语 8拥抱大树古诗二首江南春村居*9神奇的机器人 10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综合练习 2第三单元11揭开雷电之谜12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古诗二首蜂观书有感 13晏子使楚14哥伦布竖立鸡蛋 *15东郭先生和狼综合练习 3第四单元16颐和园 17秦兵马俑*18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古诗二首乌衣巷江南逢李龟年19音乐之都维也纳 20天然动物园漫游记综合练习4第五单元21父亲的谜语 22看不见的爱 23我们家的男子汉古诗二首绝句二首(其二)蜀中九日24十年后的礼物 *25猎人海力布综合练习5第六单元26大仓老师 27小珊迪古诗二首逢入京使夜书所见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29真正的愤怒*30孙叔敖杀两头蛇综合练习6第七单元31 一幅名画的诞生 *32推敲古诗二首竹石题诗后 33苏武牧羊 34笛声 35将相和综合练习七第八单元36尊严37共同的秘密 38中彩那天古诗二首蜀相画眉鸟 39狼和鹿 *40天才之路综合练习8(带*号的为自主阅读课文)一我爱你,二我和 ?三妈妈(爸爸)真辛苦四我听见地球妈妈在哭泣五记一次的小试验六我战胜了七游八味道好极了九难忘的班队活动十我走进了动物王国十一我最爱听的一句话(或我最不爱听的一句话)十二饭桌上的故事十三美好的日子十四我做成了(注:可根据班级实际,选做八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