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全科专业绩效考核指标

项目
评分标准(如无特殊说明,均以公布为重点基地时点开始统计)
分值
得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1.培训实施(50分)
1.6培训质量
1.6.1执业医师通过率
近三年,全科专业住院医师首次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295%,得3分;90%W通过率<95%,得2分;85%W通过率<90%,得2分;其他不得分
2
2.1.2教材编写
近三年,专业基地负责人或指导老师主编全科毕业后医学教育教材或专著,每项1分:副主编,每项0.5分;编委或编写秘书等,每项0.25分,上限2分
2
2.1.3教学论文
近三年,专业基地负责人或指导老师发表全科毕业后医学教育教学论文,第一作者,每项0.25分,上限1分
1
2.14教学奖励
1.近三年,全科指导老师获得过国家级教育、教学相关奖励,每人次0.5分,上限1分
5
3.1.4经费保障
培训基地须制定重点专业基地经费使用办法,规范使用,严格管理,得1分:培训基地每年对基层实践基地教学经费有预算及投入,得1分
2
3.1.5同等学力
有申请同等学力的渠道和政策,全科专业住院医师以同等学力申请并获得全科硕士专业学位,每人次计0.25分,上限2分
2
项目
评分标准(如无特殊说明,均以公布为重点基地时点开始统计)
2.近三年,在省级媒体宣传报道全科基地在在培训方面或对口帮扶的工作,每篇0.5分,上限1分
3
100
2
1.4培训招收
1.4.1住院医师招收
近三年,每年完成招收计划且全科专业住院医师和专硕研究生年招收人数N15人,得4分;每年完成招收计划且年招收人数212人,得2分:每年招收人数至10人,得1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方案 .docx

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方案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方案:全科医师基层实践培训方案全科医师基层实践培训方案为进一步做好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实践工作,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根据《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标准》基层实践部分要求, 特制定我院相关实施方案:一、培训目标^^^^^B「通过培训,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能掌握中医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断、治疗、预防和随访工作1并能熟练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合格中医类别全科医生。
二、培训对象完成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临床轮转后需参加基层实践的基层医疗机构、社区服务中心中医全科执业医师、中医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三、培训规划培训时间与安排:1、培训时间:从**年**月至**年**月,期间共安排2- 3期中医类别全科及助理全科医生跟班学习,每期2个月。
其中:医院中医科月,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名单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组织安排,具体为**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位实践医生定点排班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个月。
2、人员安排:见具体轮转表3、医院及社区后勤保障安排:医院为基层实践医生提供职工食堂就餐饭卡,方便就餐。
^^Λ 培頁喙式理罢求:.十f J⅛w⅛⅛f*I它 ^J 通过基层实践基地带教老师的指导,使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直接参加社区全科医疗实践和居民健康管理,利用中w^^w⅜Af<QQ^Q I ∩ CO nfi性、综合性、协调性、人性化中医药服务。
训练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结合实际工作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素质。
培养形式有:在基层带教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全科医疗活动、集中授课、案例讨论、教学研讨会、预防服务工作实践、适宜技术培养、社区卫生调查等。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全科基地)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转岗培训和考核考试的主要场所,包括临床培养基地和实践基地。
第三条全科基地原则上设臵在三级综合医院和具备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实践基地原则上设臵在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下同)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全科基地的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每个全科基地应当与2所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1所以上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培养关系,作为实践基地承担全科医生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实践训练,实践基地应当具备相应的培训条件。
第五条全科基地实行分级动态管理。
卫生部会同教育部、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医药局等部门负责制订全科基地标准、认定和管理办法,组织抽查督导。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教育、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医药管理等部门负责全科基地认定和管理工作,定期组织督导评估。
第二章认定条件和程序第六条全科基地应当具有满足全科医生培养需要的二级学科设臵,个别专科设臵不全的,可与1-2家专科医院联合,作为协作基地共同完成培养全科医生的任务。
第七条申请认定为全科基地的医院(以下简称申报医院),应当符合全科基地标准(见附录1),收治疾病种类基本覆盖相关学科常见疾病(病种名单见附录2),具备能够满足培养标准要求的师资队伍。
第八条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全科基地认定申请。
第九条全科基地认定按照如下程序进行:(一)自评与认定申请。
申报医院依据有关文件和标准,对本院、协作医院、实践基地进行自评,完成自评报告,填写《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申报表》,并按要求准备相应的申报材料,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认定申请。
全科医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全科医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负责社区健康问题的发现、健康计划的制定、执行评估的是基层健康照顾团队中的A、医技成员B、有社区医学能力的专家学者C、中心团队D、专科医生正确答案:C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A、一切经费由社区解决的机构B、盈利性医疗机构C、非盈利性医疗机构D、一切经费由zhengfu补偿的机构正确答案:C3.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的措施包括哪些:A、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B、吸烟等生活方式C、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控制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D、重视血压、血脂控制E、重视血糖、血压控制正确答案:C4.医学的最终目标是:A、治疗疾病B、延长人类寿命C、促进人类的健康D、保健与康复E、预防疾病正确答案:C5.下述关于慢性呼吸疾病病人进行家庭氧疗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呼吸室内空气时血SaO2≤85%是家庭氧疗的指征之一B、家庭氧疗的时间不宜太长,否则可能导致氧中毒C、吸氧的时间应在15小时以上,尤鼓励夜间睡眠时持续吸氧D、的慢性呼吸疾病病人不论缺氧程度如何,均建议其间歇吸氧E、人存在缺氧,同时伴二氧化碳潴留,以给予高浓度吸氧较合适正确答案:C6.关于全科转诊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全科医师不必为病人选择转诊专科与医师B、由于病人会向专科医师提供自身的详尽资料,全科医师不需提供资料C、转诊后病人即由专科医师照顾,随访D、转诊的原因不能是由于病人或其家属的压力E、转诊体现了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协作,分层管理正确答案:D7.全科医学的"持续性服务"是指A、全科医生对于社区所有人口的生老病死负有全部责任B、全科医生从发病到痊愈的全过程中陪伴在病人床边C、全科医生对人生各阶段以及从健康到疾病的各阶段都负有健康管理责任D、所有人的所有健康问题都要由全科医生亲自处理正确答案:C8.全科医疗的服务宗旨是:A、以人为中心B、以医生为中心C、以医疗为主D、以疾病为中心E、救死扶伤正确答案:A9.关于一级、二级和三级预防定义正确的是:A、免疫接种、社区筛查和康复治疗B、发病期预防、发病后期预防和发病前期预防C、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和临床预防D、病因预防、发病期预防和发病后期预防E、病因预防、临床预防和临床前期预防正确答案:C10.全科医疗最大特点强调A、个体化的疾病治疗B、协调利用社区资源C、与病人建立合同关系D、长期负责式照顾正确答案:D11.某地为降低肺癌的发病率,采取的三级预防是A、减少空气污染B、定期进行健康检查C、及早实施手术治疗D、加强健康教育正确答案:C12.诊断糖尿病的血糖标准是:A、空腹血糖≥7.8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l1.1mmol/LB、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mmol/LC、空腹血糖≥5.6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mmol/LD、空腹血糖≥6.1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mmol/LE、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l1.1mmol/L正确答案:E13.下列哪项是家庭圈的特点:A、必须由受过培训的医护人员绘制B、圆圈可以不代表人,宠物、学校、宗教场所,甚至工作机构均可以绘入C、家庭圈容易标准化D、主要用来比较家庭的成长度E、家庭圈容易理解,一般不需要注释正确答案:B14.下列哪项资料只适用于初期的社区诊断A、社区调查B、家庭健康档案C、妇保卡D、个人健康档案正确答案:C15.下列哪类患者能够较好地反映其自身的健康问题:A、思维迟钝者B、老人和儿童C、病情复杂者D、不便启齿者E、中青年患者正确答案:E16.全科医生对问题的分类是把病人问题划分到正确的病患及疾病范畴中去,其主要意义是A、认识病因,推测疾病B、获取诊病信息C、早期治疗D、便于管理正确答案:C17.1986年首届健康教育促进大会通过的宣言莫定了健康促进的理论基础,该宣言是()。
全科医生培训临床基地建设

物资保障
确保医疗设备的维护和更新
提供足够的医疗人员培训和 指导
提供充足的医疗设备、药品 和耗材
提供良好的住宿和餐饮条件
制度保障
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 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 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鼓励全科医生积极参与培训 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加强全科医生培训,提高临床技能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 加强与国际交流,引进先进培训理念和技术 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提高培训效果
可持续发展策略
加强培训基地的 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培训质量
加强与国内外医疗 机构的合作,引进 先进的培训理念和 技术
加强培训基地的科 研能力,提高培训 基地的学术影响力
加强培训基地的社 会服务能力,提高 培训基地的社会认 可度
感谢您的观看
培训经费不足, 影响培训质量 和效果
对策建议
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的管 理,提高培训效率
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的师 资力量,提高培训水平
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的建 设,提高培训质量
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的实 践教学,提高培训效果
国内典型案例介绍
北京协和医院:全科医生培训基 地,注重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培 养
标准体系建立
政策法规: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全 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标准》
标准体系: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培训考核等方面
培训目标:培养具有全面医学知识和技能、 能够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全科医生
培训内容: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康复医学、人文医学等
培训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 式,注重实践操作和临床技能训练
培训考核: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 果和质量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指导标准(试行)的通知【法规类别】卫生机构与人员医务工作【发文字号】国卫办科教发[2018]21号【发布部门】60321【发布日期】2018.08.27【实施日期】2018.08.2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指导标准(试行)的通知(国卫办科教发〔2018〕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8〕3号),加强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全科医生培养质量,我委组织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指导标准(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下载),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为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工作,充分发挥全科医学科作用,现提出以下要求:一、认定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综合医院必须承担全科医生培养工作任务。
最迟在2019年12月底前,各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均应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人员配备符合标准要求。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按诊疗科目登记有关规定执行。
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应当建立和完善对全科医学科的激励机制,在培训基地内部分配中,合理核定全科医学科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水平,全科医学科医护人员收入原则上不低于本单位同级别人员收入平均水平,并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吸引和稳定优秀专业人员从事全科医教研工作。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标准(试行)》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标准(试行)》附件4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标准(试行)根据《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有关要求,制定本标准。
第一章临床培养基地标准一、培养基地总体要求(一)基本条件1.批准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放射诊疗许可证》的三级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或三级中医医院联合二级中医医院。
2.中医医院科室设置基本齐全,包括中医综合病房或门诊、针灸、推拿、中医康复等科室,与开展社区常见病诊疗相适应。
3.科室规模(1)各轮转科室所收治的病种以及临床操作技能应能够满足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标准的要求。
(2)科室需配备医疗设备所配备的医疗设备应能够满足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标准中的各项要求。
(3)医疗工作量在带教老师指导下,保证每名学员在中医综合病房或门诊工作期间能够管理5张以上病床,或能够日接诊20名以上患者。
(二)师资条件1.带教医师与学员比例不低于1:2。
2.带教医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满3年以上)及以上中医专业技术职称。
3.有临床带教经验,掌握和熟悉培训细则要求。
4.有较强的责任心。
(三)教学条件1.有满足培训要求的教学设备和能容纳60人以上的教室。
2.有培训临床技能的示教室。
3.图书馆藏书的专业种类比较齐全,具有满足培训所需的专业书籍和期刊,有互联网等获取专业信息的渠道和设施。
(四)组织与管理要求1.组织结构。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纳入中医住院医师培训体系,由院级领导分管培训工作。
有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管理机构和专、兼职管理人员(包括医院、科室两级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训管理机构和人员)。
2.管理队伍。
专、兼职管理人员有中医学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3.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培养基地管理、考试考核等制度。
二、培训科室要求(一)中医内科基本条件1.科室规模(1)总床位数≥200张,门诊诊室≥20间。
全科医生培训临床基地建设

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
主要内容
1 全科医生培养标准与培训大纲简介 2 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案例 3 我省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现况
(三)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
第二部分 临床培训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际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本部分可分为临床基础培训 (不少于40学时,或1周)和临床科室轮转两部分。 轮转科室及时间为:内科4个月(必修);急诊急 救3个月(必修);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 精神科等共3个月(选修)。学员应当根据原有专 科基础和以往接受培训的情况,选择其中至少4个 科室进行轮转,所选每个科室轮转时间不少于2周。 本阶段培训的重点是掌握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 断、主要疾病防治与转诊指标、常用操作技术。可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各科实训内容作适当调整。
(四)师资队伍内涵建设
• 更新教育观念 强化教学意识
• 制定建设规划 教师资质认定 • 师资能力培训 提高综合能力 • 质量控制评估
具体实施
制定《师资队妇产科必须有5名师资
每个必备科必有2名副高以上,有1名师资参加培训 师资培训---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全科理念、沟通
临床技能培训-体格检查、病历书写、无菌术 急救复苏、气管插管、穿刺术
考核内容:三基理论、英语水平、临床技能 上岗条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基地安排入科教育
* 科室工作介绍:规章制度、临床工作特点 临床路径、诊治病人程序、病历书写 医嘱、化验、检查手段、药物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发时间:2010年12月 培训对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正在从事医疗工作、尚
未达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要求的临床执业(助理) 医师。 培训时间:不少于 12个月。其中,理论培训不少于1个 月(160学时),临床培训不少于10个月,基层实践培 训不少于1个月,全部培训内容在1-2年内完成。 培训方式:采取按需分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可采用集中、分段或远程式理论培训、科室轮转、 基层实践等形式。 培训内容及要求: 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培训、临床培训 和基层实践培训三个部分。
具体的培训计划和管理方案。 (一)理论培训: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具
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资质的培训机构或省级卫生 行政部门认定的培训基地承担。 (二)临床培训: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临床 培训基地承担。 (三)基层实践培训: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 基层培训基地承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本部分可分为临床基础培训 (不少于40学时,或1周)和临床科室轮转两部分。 轮转科室及时间为:内科4个月(必修);急诊急 救3个月(必修);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 精神科等共3个月(选修)。学员应当根据原有专 科基础和以往接受培训的情况,选择其中至少4个 科室进行轮转,所选每个科室轮转时间不少于2周。 本阶段培训的重点是掌握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 断、主要疾病防治与转诊指标、常用操作技术。可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各科实训内容作适当调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
第一部分 理论培训分为六个模块: 全科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理论 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社区康复 社区心理卫生 预防医学和卫生信息管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
第二部分 临床培训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际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培训方式。 2.采用理论讲授、小组案例讨论、临床和社区实践
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等辅助手 段开展培训。 3.参考学时: 500-60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0学 时,实践教学260学时(社区实践不少于60学时), 有条件的地区可安排100学时的选修内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主要内容
1 全科医生培养标准与培训大纲 简介
2 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案 例
3 我省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 设现况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全科医生培养标准与培训大纲简介
(一)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大纲 (二)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 (三)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含招募人员转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内容包括: 理论培训、临床技能培训和基层医疗卫生实践。 理论培训内容以临床实际需要为重点,可采用
集中面授、远程教学、临床医学系列讲座、专 题讲座、临床案例讨论、读书报告会等多种形 式进行。理论和临床技能培训内容详见各科室 轮转具体要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岗培训和岗位培训) (四)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5+3”全科
执业医师 (五)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标准(“3+2”
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大纲
下发时间:2007年3月 培训对象: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 培训方法: 1.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采取脱产、半脱产的集中
(一)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大纲
培内容与要求:
全科医学基础 全科医疗 社区预防 社区保健与康复 选修内容 分为:理论、技能、实践三个部分,并规定了
各个部分的参考学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
下发时间:2007年3月 培训对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现从事医疗工作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
第三部分 基层实践培训 基层实践培训主要是在带教医师的指导下,通过学
员直接参加基层全科医疗实践及预防保健相关工作, 使其树立以个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 基础的全科医学观念,培养对居民健康负责的、个 体与群体相结合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的服务 能力,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沟通和医患关系的技巧; 训练其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的整体服 务能力,以及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注册执业医师,并同时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主治 医师及以上职称或五年及以上高年资医师。 培训时间:全脱产10个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1.理论培训:1个月。 2.临床科室轮转培训:8个月。 3.社区实践:1个月。 培训内容及要求: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培训、医院科 室轮转和社区培训三个部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
考核与结业 考核工作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考
核内容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两部分。 考试考核全部合格者,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颁发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
下发时间:2012年 培养年限和方式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年限为3年(实际培训时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
具体要求: 全科医疗服务技能 社区慢性病管理 社区重点人群保健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参观见习 基层卫生服务管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
组织管理与培训基地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并制定
不少于33个月)。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 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 践能力为主,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国家认定的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 基层实践基地进行轮转培训。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