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小说概况
中国现代文学史20年代小说-概说

《缀网劳蛛》
主人公尚洁原是童 养媳,后与帮助她逃 离婆家的长孙可望结 婚。 小说表现了宗教的慈 爱、博爱与道德、人 性的冲突,表现了顺 其自然,与世无争的 观点。 对人生和命运的隐喻: 人生如网,任其而过, 与世无争,顺应天命。
“我像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蜘蛛把一切有毒无 毒的昆虫吃入肚里,回头把网组织起来。它第一次 放出游丝,不晓得要被风吹到多远;可是等到粘着 别的东西的时候,它的网便成了。 它不晓得那网什么时候会破,和怎样的破发。 一旦破了,它还暂时安安然然地藏起来;等有机会 再结一个好的。 ...... 人和他的命运,又何尝不是这样?所有的网都 是自己组织得来,或完或缺,只能听任自然罢了”。
艺术特点:
提问:与庐隐 小说比较
不事情节铺排,重写人 物的心理活动; 宣扬爱的哲学,以女性 的温婉之心来观照生活; 风格清新、飘逸、感伤; 语言典雅秀逸、清丽淡 远、含蓄疑练、诗情洋 溢
二、许地山
许地山(1893-1941) 笔名落华生。祖籍广 东,生于台湾,文学 研究会成员。 主要作品: 《命命鸟》、《缀网 劳蛛》、《春桃》等。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二)
第一节
20年代小说概述
一、问题小说
周作人:提出一种问 题,借小说来研究它, 求人解决的,是问题 小说
1、时间: 1918—1920 2、代表性作家: 叶绍钧 许地山 冰心 庐隐 王统照等 3、题材: 家庭伦理、婚姻痛苦、女子地位、儿童问题、 青年问题、国民性改造等
《春桃》
标志着许地山走上了现实 主义的创作路向。 写春桃、李茂、向高之间 的情感纠葛。 春桃尤若一个得道高僧, 超越了凡世的清规戒律。 春桃心中,已无男女,众 生平等,丈夫已非丈夫, 媳妇已非媳妇,一切皆空。 慈爱与宽容,超越世俗的 观念,已经成为了宗教的 “空”的观念。
20年代小说概况

《缀网劳蛛》主人公尚洁的人生哲学代表了许的 缀网劳蛛》 哲学: 我象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 哲学:“我象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 前期的作品既有批判封建主义的积极因素, 前期的作品既有批判封建主义的积极因素,又有 受宗教观念制约的消极因素。 :《命命鸟》 受宗教观念制约的消极因素。如:《命命鸟》 命命鸟 敏明——加陵 敏明 加陵
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 年 鲁迅在 导言》中分析蹇先艾、 小说二集 导言》中分析蹇先艾、 许钦文、鲁彦、 许钦文、鲁彦、台静农等作家的 作品时,用了“乡土文学” 作品时,用了“乡土文学”一词 这一术语就被用来概括乡土小说 流派的创作特色。 流派的创作特色。
二、乡土小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悲剧主题的意蕴
小说大体上写了三个字: 我 、 情 、 小说大体上写了三个字 : 愁 着重抒写自我的心境, 着重抒写自我的心境 , 自我的情 又总被愁云惨雾笼罩着。 感,又总被愁云惨雾笼罩着。
(2)“悲哀”的主旋律 ) 悲哀”
成因: 成因: A、身世所致。自幼缺乏家庭温暖,开始创作后,母 、身世所致。自幼缺乏家庭温暖,开始创作后, 死、夫亡、兄凋、友逝,苦浪迭至,心痂百结。 夫亡、兄凋、友逝,苦浪迭至,心痂百结。 B、时代原因。“五四 ”落潮,觉醒的知识女性找不 、 时代原因。 五四”落潮, 到出路。 到出路。
3、“问题小说”形成创作朝流的主要原因 、 问题小说”
(1)是社会变革与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 )是社会变革与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 (2)是外国文学影响的结果。 )是外国文学影响的结果。 ( 3) 是新文学理论家着力提倡 、 创作主体积极 ) 是新文学理论家着力提倡、 响应的结果。 响应的结果。
二、问题小说的特征与缺失
1.关注社会人生问题的现实精神 . 2.题材广泛,涉及面广 .题材广泛,
现代文学史第三讲20年代小说一

问题小说作家(二)庐隐(1898——1934)
1、她是文学研究会的首批会员。创作一开始多为问题小 说,第一篇小说《一个著作家》1921年《小说月报》第 12卷上发表。随后又写了《两个小学生》《一封信》 《灵魂可以卖吗?》等。但都不太出色。
2、1921年以后她以自己和自己的朋友生活为蓝本,写出 了短篇《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以及中篇《海滨 故人》,才真正显示出她的个性:用哀伤的笔调叙写五 四一代青年复杂的感情世界,尤其是表现一代青年女性 追求民主解放和爱情幸福最后却只能尝到苦果的实际情 景。
• (3)离异。平衡再次被打破。
• “贼”入室。 “他是苦难人”,不是“贼”。 (4)“弃妇”。流落南洋。当秘书。另外给采 珠工人传播宗教。 由采珠而人生感受。 “他对前途一点都不灰心,且要更加奋勉” (5)丈夫忏悔,请求原谅。 “我的行为本不求人知道……”
• (6)归来。丈夫却无颜相见,“已经到槟榔屿 了”。 “为爱情么?为爱而离开我?”
• 5、艺术特征:许地山小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 异域色彩。故事背景多发生在缅甸、马来亚等地, 即使是国内也多在福建、广东,弥漫着旖旎的热 带风情及异域色彩。二、爱情线索。故事多以男 女爱情贯穿其中,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家庭扼 杀青年爱情的罪恶,写出青年的叛逆反抗,另一 方面将人世的“爱”寄托在达天知命的宗教理想 上。三、宗教氛围。许地山精通教义,作品中不 仅有多种宗教场所的展示:乞食会、教堂、礼拜 等,作品还有宗教哲学内涵。
冲破了社会伦理规范,在底层人的生活困境中突出人物的 善良。
许地山
二、作品赏析
• 1、思想内容:《缀网劳蛛》的主人公尚洁是童养媳,逃离婆家, 同曾帮助过她的可望结婚,但他们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尚洁 出于慈悲之心搭救受伤的盗贼,遭到丈夫的妒嫉而被刺伤。丈夫 要与她离婚,她只身到土华岛,内心坦然,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尚洁对此并不感到多大痛苦,她认为命运的偃蹇和亨通,对于生 活并没有多大关系,犹如被虫蛀伤的花朵,剩余的部分,仍会开 得很好看。丈夫在牧师的启迪下,夫妇重归于好。丈夫到海岛受 苦偿过,她也不挽留,心情依旧坦然,过着安闲宁静的生活。别 人都为她高兴,她也并不感到格外的兴奋,她对人生有自己的看 法。
20年代小说概述

第三章第一节20年代小说概述第二节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第三节郁达夫第一节20年代小说概述20年代小说创作界,“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主要作家是文学研究会及与之相近的未名社、语丝社的一些成员。
20年代人生写实派小说家直接师承了“文学革命”倡导期《新青年》、《新潮》作家群的传统。
鲁迅的一些小说,实际上表现就是深刻的社会问题,鲁迅《狂人日记》1918年5月《新青年》上发表,以深刻的反封建的内容和新颖别致的艺术形式,猛烈地震撼了当时的文坛。
它是公认的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当然,序言是用文言写成的,旧小说向新小说过渡的痕迹)。
之后,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到1926年就出版了《呐喊》和《彷徨》两部小说集。
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又是中国20年代最优秀的小说家。
胡适曾在1919年7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一篇题为《一个问题》的小说,写一位青年由于社会和长辈的压力而早婚早育,结果为家庭所累,未老先衰。
作者借这个青年的嘴提出了“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什么的?”这样一个虽似抽象却又与社会发展极有关系的问题。
(喜欢研究问题)陈衡哲1917年6月,她在《留美学生季报》第四卷第二号上发表一篇白话作品《一日》。
反映美国一所女子大学学生们一天的生活,很生动,但属写生、速写一类。
自己说:“既无结构,亦无目的,所以只能算是一种白描,不能算为小说”。
1918年10月,她又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二篇现代白话小说《老夫妻》,赞咏家庭温暖。
作品比较平淡,缺乏时代精神,却是《新青年》上刊载的第二篇现代白话小说。
1920年,又在《新青年》上发表《小雨点》《波儿》。
《小雨点》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小说。
《波儿》描写的是美国一个贫民家庭的生活艰辛,体现了作者对贫病者的深切同情。
《巫峡里的一个女子》诉说的是一个受婆婆压迫,与丈夫逃到山峡里生活,后又失去丈夫的女子的经历,写出了独处者的孤寂、恐怖和恍惚。
《西风》童话。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现代女作家:陈衡哲端庄秀丽,一股书卷气直面袭来。
35第三章 20年代小说 (二)

.
• 乡土小说的特色
• 一,坚守写实主义创作方法,是乡土小说家共同 的特色。 他们大多注意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善于刻画人 物性格,以坚实的笔触,叙写了家乡农村真实 的状况,揭示了现代文明的“死角”,在表现 农民的善良、纯朴的同时,不回避农民身上的 “劣根性”,并把批判的矛头直接对准封建制 度和封建文化。
.
• 二,浓郁的地域生活风貌与气息,是乡土 小说又一特色。
乡土小说家把故乡农村的生活风貌带进了中国 现代小说,特别对农村生活的封建遗俗和恶劣 民风,进行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表现和批判。
许杰
• 许杰(1901-1993), 原名许世杰,字士仁, 浙江天台县城关清溪村 人。20年代主要的代表 性乡土小说有《惨雾》、 《赌徒吉顺》和《出 嫁的前夜》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 (二)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一节 20年代 小说概述
20年代小说概述
• 20年代的小说创作界,“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 说是其中重要的一支,最早是以问题小说的面貌 出现的。
• 在现代小说史上最早显露出流派风范的,是1923 年左右在鲁迅小说影响下,由文研会和未名社、 语丝社一些作家创作的乡土小说。
.
• 浪漫抒情派小说的共同美学特征:
• 1,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这派作家多把 小说作为作家的“自叙传”,喜用第一人称叙事。
• 2,不注重事件的外部描写,侧重宣泄、表现作家 的情绪、感受、心境、心态(特别是变态性心理 和肉欲苦恼),以此作为结构小说的线索,因此 这类小说又被称为“情绪小说”、“情调小说” 等。
• 前期创造社的一些小说家力主忠于自己“内心的 要求”,标举自我情绪的审美表现,在20年代的 小说界,别立新宗,另辟蹊径,开拓出现代小说 新的园地——浪漫抒情的小说创作。
20年代小说概况

四.叶圣陶
1 、描写下层劳动者的困苦和不幸, 揭示封建宗法制度下人与人的“隔 膜”。 《这也是一个人》 2 、描绘城镇小市民的灰色生活,暴 露市民精神空虚、无聊,批判没有 “爱”与“美”理想的灰色人生观。 3 、揭露和讽刺教育界各种黑暗腐败 的现象,展示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
《潘先生在难中》
最能体现作家创作特色
3.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的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 许杰《惨雾》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 、彭家煌
《怂恿》
4、小说大都具有忧郁的抒情调子
三、乡土小说的艺术特征:
A、对故乡的怀念,对故乡日益衰败的概叹——“隐现着 乡愁” 鲁迅《故乡》; 许钦文《父亲的花园》 B、描绘的都是小人物的悲剧,是一个个悲惨而又司空见 惯的悲剧——“近乎无事的悲剧” 王任叔《疲惫者》驼背运秧 监狱 “带泪的幽默”; C、描写故乡的风土人情——乡土气息 思念——痛惜 愚昧和野蛮 蹇先艾《水葬》贵州 骆毛;王鲁彦《菊英的出嫁》浙江 冥婚;许杰《惨雾》械斗 D、注重情感的流泻和氛围的渲染——散文化 许钦文《石宕》三人 两天;许杰《惨雾》
第三节 浪漫抒情小说
一、创造社的成立
以 1926 年为界,创造社分为前后
两个时期,无论是在理论倡导上,
还是创作实践上,都以前期创造 社影响最大,成就最高。
二、“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兴起的原因
1、“自叙传”抒情小说
又叫“自我小说”
着重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表现作家的自 己境遇的小说。
2、“自叙传”抒情小说兴起的原因
郁达夫
(一)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概况
(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1913年赴日本留 学,学习经济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 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 《沉沦》。 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1923年 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 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 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20年代小说概述

第三章第一节20年代小说概述第二节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第三节郁达夫第一节20年代小说概述20年代小说创作界,“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主要作家是文学研究会及与之相近的未名社、语丝社的一些成员。
20年代人生写实派小说家直接师承了“文学革命”倡导期《新青年》、《新潮》作家群的传统。
鲁迅的一些小说,实际上表现就是深刻的社会问题,鲁迅《狂人日记》1918年5月《新青年》上发表,以深刻的反封建的内容和新颖别致的艺术形式,猛烈地震撼了当时的文坛。
它是公认的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当然,序言是用文言写成的,旧小说向新小说过渡的痕迹)。
之后,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到1926年就出版了《呐喊》和《彷徨》两部小说集。
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又是中国20年代最优秀的小说家。
胡适曾在1919年7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一篇题为《一个问题》的小说,写一位青年由于社会和长辈的压力而早婚早育,结果为家庭所累,未老先衰。
作者借这个青年的嘴提出了“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什么的?”这样一个虽似抽象却又与社会发展极有关系的问题。
(喜欢研究问题)陈衡哲1917年6月,她在《留美学生季报》第四卷第二号上发表一篇白话作品《一日》。
反映美国一所女子大学学生们一天的生活,很生动,但属写生、速写一类。
自己说:“既无结构,亦无目的,所以只能算是一种白描,不能算为小说”。
1918年10月,她又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二篇现代白话小说《老夫妻》,赞咏家庭温暖。
作品比较平淡,缺乏时代精神,却是《新青年》上刊载的第二篇现代白话小说。
1920年,又在《新青年》上发表《小雨点》《波儿》。
《小雨点》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小说。
《波儿》描写的是美国一个贫民家庭的生活艰辛,体现了作者对贫病者的深切同情。
《巫峡里的一个女子》诉说的是一个受婆婆压迫,与丈夫逃到山峡里生活,后又失去丈夫的女子的经历,写出了独处者的孤寂、恐怖和恍惚。
《西风》童话。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现代女作家:陈衡哲端庄秀丽,一股书卷气直面袭来。
二十年代文学概述

叶圣陶
• 小说艺术成就:(一)对“灰色人生”的冷静 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 征;(二)结构多变、精于布局,讲究结尾饶 有余味 ;(三)其小说文字整饬、严谨、平 实、纯正,对国外小说的借鉴了无痕迹,语言 无欧化成分,也无文白交杂现象,十分讲究规 范化。
• 许地山(1893~1941),男,现代作 家、学者。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 的家庭。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 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1922年往美国 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 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获文学硕 士学位。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 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 等。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 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一生著作 颇多,主要作品有《辍网劳蛛》(短 篇小说集, 1925 年)、《商人妇》 (短篇小说集,1925年)、《春桃》 (短篇小说集, 1935 年)、 《空山 灵雨》(散文集,19周作人(1885.1-1967.5)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 周作人( 是鲁迅(周树人)之弟,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 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 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 又名启明、启孟、起孟, 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 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等。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 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等。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 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 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 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 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 主任编辑。 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 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 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 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并与鲁迅、林语堂、 孙伏园等创办《雨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孙伏园等创办《雨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1939年 成为汉奸。抗战胜利后被判处有期徒刑。 成为汉奸。抗战胜利后被判处有期徒刑。建国后重新从事写 作工作。 作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创作 《一个著作家》、《两个小学生》 《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 《丽石的日记》、《象牙戒指》
《海滨故人》
由“心理问题小说”转向自叙传 抒情小说的界碑。
自传: 露莎、云青、宗莹、玲玉、
莲裳 ,“愁怨日多,欢乐时少”
庐隐小说的艺术特点
( 1 )题材多是自己及同学、友人、家 人的浮沉与悲欢。 小说大体上写了三个字:我、情、愁
六、乡土小说的影响及流变
乡土小说是在近代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思 潮的作用下得以兴盛的。故二十年代只是中国 乡土小说形成的时期。 至三十年代,中国乡土小说已表现出明显不同 的创作倾向 —— “京派小说”返归自然的生命 体验和“田园诗”风格的张扬;“社会剖析派 小说”对农村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首重等, 其成就也多集中于中、长篇而非短篇。
着重抒写自我的心境,自我的情感,
又总被愁云惨雾笼罩着。
(2)“悲哀”的主旋律
成因:
死、夫亡、兄凋、友逝,苦浪迭至,心痂百结。
A、身世所致。自幼缺乏家庭温暖,开始创作后,母
B、时代原因。“五四”落潮,觉醒的知识女性找不
到出路。
冰心与卢隐比较
相同点: 福建人,北京 大学教育,五四运动, 问题小说, 文学研究会
3、夫妻反目
1938年7月5日,郁达夫在汉口《大公报》第四版刊 登《启事》,全文如下: 王映霞女士鉴: 乱世男女离合,本属寻常,汝与某君之關系,及搬 去之细软衣饰、现银、款项、契据等,都不成问题, 惟汝母及小孩等想念甚殷,乞告一地址。 郁达夫谨啟
王映霞致郁达夫的最后一封信
我马上要上船了,一切手续也都已经办妥。你们报 馆里知道我缺少路费,昨天送来了钱币两百元,这是 首先该向他们表示谢意的。以前的家用所积余的二十 余元,我留下了给你。 你我结婚十二年多,至少到今天为止,我还未曾做 过一件于心有愧的事情。今后如何,那就要看我的家 庭出身,我的本质如何了。当你我共同生活的初时, 你不但没有固定的收入,而且还给予我许多未曾偿清 的债务。就是后来的十二年里,在家庭的经济上,我 亦曾作过许多东凑西补的安排。而今天我所留下给你 的 , 债 务 是 没 有 的 , 你 已 经 有 足 够 开 支 的固 定 收 入 。 你 是饱受过经济的苦楚的,当你在尽情挥霍之时,望你 总要顾到三个孩子的生活教育费用。虽然他们都是从 艰苦朴素里成长起来,毕竟他们还都在学龄,没有自 立的能力,父亲若不以身作则的来管教,又让谁来管 教?
不同点:
冰心——爱,卢隐——悲; 古典的大家闺秀——现代知识女性气质; 温柔敦厚、含蓄蕴藉——真切真率、如泣如诉。
2、王统照(1897——1957)
山东诸城人,具有诗人气质 《雪后》儿童 军阀;
《沉思》 琼逸 模特;
《微笑》 犯人; 《湖畔儿语》 堕落的社会; 象征和写实兼容并收,追求“爱” 与“美”。
郁达夫的第二任夫人,即是广为世人熟知的王映霞。 1927年1月14日,便在留日同学孙百刚家邂逅了王映霞, 一见傾心,立刻坠入情网,不能自拔。1927年6月5日,郁 达夫与王映霞订婚,孙荃遂告与郁达夫分居,直到1978年 去世。
(王映霞(1908—2000),不姓王。她本姓金,小名金锁。 “锁”,由金、小、贝三个字组成。学名金宝琴,生于杭州。过继 给外祖父王二南做孙女,易名为王旭,号映霞。)
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灾难。
2.展示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礼教造成的种种人生悲剧
3.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的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
尖锐的讽刺和批判 4、小说大都具有忧郁的抒情调子
三、乡土小说的艺术特征:
A、对故乡的怀念,对故乡日益衰败的概叹——“隐现着 乡愁” 鲁迅《故乡》; 许钦文《父亲的花园》
B、描绘的都是小人物的悲剧,是一个个悲惨而又司空见 惯的悲剧——“近乎无事的悲剧”
且偷安的知识分子形象
《倪焕之》
以小学教员倪焕之在人生道路上的探索追求为主线, 反映自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再到“五州”和大
革命失败十余年间的社会状况和时代思潮的变迁
着重展现以倪焕之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艰难前行的 心路历程
五、庐隐、王统照、许地山等
1、庐隐(1898—1934)
原名黄英,福建闽侯人。曾于冰心 齐名。
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1923年起 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
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 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1921年10月,上海泰东书局出版了郁的第一个
小说集《沉沦》,收入了《沉沦》、《南迁》、
《银灰色的死》三篇作品。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
最早创作乡土小说的是鲁迅,《孔乙己》《风波》 《故乡》《社戏》《祝福》……
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 小说二集导言》中分析许钦文、
鲁彦、蹇先艾、台静农等作家的作
品时,用了“乡土文学”一词
这一术语就被用来概括乡土小说流 派的创作特色。
二、乡土小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悲剧主题的意蕴
1.描绘现代工业文明、畸形的都市文明对封建宗法制 农村的冲击,揭露军阀肆虐、社会动乱给农民造成
(1)要求个性解放而又遭到社会压抑的年轻人,不能自禁 地要通过文学来表达其内心的激情。
(2)浪漫主义等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
(A)浪漫主义本质特征(直接表达作者强烈的内心感受,常常采
用热情的语言,瑰丽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豪放的夸张来塑造形象。)
(B)自我扩张哲学(叔本华、尼采为代表) (C)弗洛依德学说——精神分析学说
三篇小说的主题是:对爱的渴望和这种渴望的 不能实现。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
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说
《沉沦》、《采石矾》、《春风沉醉的晚上》、 《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
《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
(二)婚恋
与后藤隆子、田梅野、玉儿等产生过恋 情。后藤隆子被郁达夫昵称为“隆儿”, 是郁达夫下宿处附近的“小家女”。田梅 野是名古屋旅馆的侍者,玉儿也是侍女。 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期间多 次嫖妓,并写下成名作《沉沦》 除上课之外,全部时间在城内游荡;每 月工资100块光洋,全花在游荡和一个合 乎他“三条件”的青楼女子身上。 三条件:即要年纪大一点,像貌要丑 一点,没人爱过。
第三节 浪漫抒情小说
一、创造社的成立
以1926年为界,创造社分为前后 两个时期,无论是在理论倡导上,
还是创作实践上,都以前期创造
社影响最大,成就最高。
二、“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兴起的原因
1、“自叙传”抒情小说
又叫“自我小说” 着重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表现作家的自 己境遇的小说。
2、“自叙传”抒情小说兴起的原因
1、少年情种
当他十三岁还在富阳高等小学堂读书期间,与比邻 的“赵家少女”,有过一段“水样的春愁”的初恋之 情。
郁达夫风流倜傥,浪漫多情。1921年他赴安庆的安 徽法政专门学校执教時,又结识了一位妓女海棠姑娘, 两人过从甚密。
2、邂逅王映霞
郁达夫的第一次婚姻是典型的旧式婚姻,是在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下的结合。1917年,当郁达夫从日本回国省亲时, 奉母命与同乡富阳宵井女子孙荃订婚。
种烦恼
《缀网劳蛛》主人公尚洁的人生哲学代表了许的 哲学:“我象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 前期的作品既有批判封建主义的积极因素,又有 受宗教观念制约的消极因素。如:《命命鸟》 敏 明——加陵
第二节 乡土小说
一、对乡土小说的认识
乡土小说就是以故乡农村或小市镇的生活为题材, 着力于风土人情的描绘,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小 说。
虚、无聊,批判没有“爱”与“美”理想的灰 色人生观。
3、揭露和讽刺教育界各种黑暗腐败的现象,展示
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 《一包东西》某校长 讣告 叶圣陶是20世纪20年代 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
《潘先生在难中》
最能体现作家创作特色
以江浙军阀混战为背景,描绘小 学校长潘先生逃难历程
生动地刻划了一个卑怯自私、苟
王任叔《疲惫者》驼背运秧 监狱 “带泪的幽默”; C、描写故乡的风土人情——乡土气息 思念——痛惜 愚昧和野蛮 D、注重情感的流泻和氛围的渲染——散文化 许钦文《石宕》三人 两天;许杰《惨雾》
五、乡土小说的贡献
1.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识青年的狭 小范围,第一次提供了中国农村宗法形态和半殖民地 形态的题材宽广、真实而多彩的生活画面,成为了解 当时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状况的 最宝贵的形象史料,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
(3)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私小说 —— 又称“身边小说”。日本大正时期 ( 1912 —1926 ) 纯文学的最高成是私小说。是 一种突出地描写个人身边的琐事和心理活动的 小说。 不重视背景和环境,不重视情节、细节的真实, 而强调主观感受的真实,写人不重视其外表, 而重视其内心世界。
(4)创造社作家始而久居于海外,继而漂泊于本土, 正在青春期,对爱情问题极为敏感,但所感受到的, 却是由于民族的衰败所导致的歧视、委屈、耻辱, 以这种感受写小说,便发生了集中写“穷”(生的
二十年代小说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介绍新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 小说创作的情况
要求掌握本期小说发展的三种类型或潮流。
1.第一类是“问题小说”和为人生的小说,以冰心、庐 隐、叶绍钧等作家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