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评业务考试试题《高中物理》附参考答案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孤立系统中,总能量保持不变。
B.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C.能量可以从系统中完全消失。
D.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各种物理过程。
2、在给定静电场中,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每个电荷的静电势能相等。
C.电场线的方向指向静电场强度为正的方向。
D.静电势在无限远处是零。
3、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同B. 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C. 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的移动方向和负电荷的移动方向无关D. 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的移动方向和负电荷的移动方向都无关4、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其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B.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其大小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C. 电阻是导体对电压的阻碍作用,其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成反比D. 电阻是导体对电压的阻碍作用,其大小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5、在光学题目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对所有介质传播速度都是恒定的B、光的折射现象是光在介质变化时速度发生改变造成的C、光的反射和折射都服从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D、光的衍射现象只出现在光进入狭缝时6、对一质量为m的小球,体系存在阻尼减速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阻尼力与速度成正比B、阻尼力方向总是与速度方向相反C、在重力作用下的滑行运动中阻尼力可以忽略D、阻尼力可以使运动逐渐减弱直至静止7、在由此可见,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质量和速度对观察者来说都具有相对性B. 在研究宏观运动问题时,牛顿运动定律仍然是无条件的C. 质点可以是实际的物体,也可以是完全抽象的D. 刚体是指在二维空间中形状固定但大小可变的物体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题目: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
以下四个教学目标,体现“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是()A. 体会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B. 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产生过程C. 理解并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D. 能主动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勇于探究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理解。
A选项:体会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这更多地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对实验在物理学中重要性的认识,但并没有直接体现科学态度与责任,故A 错误。
B选项: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产生过程,这是理解物理学本质的关键,属于科学思维的培养范畴,并未直接体现科学态度与责任,故B错误。
C选项:理解并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这是物理观念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但同样没有直接涉及科学态度与责任,故C错误。
D选项:能主动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勇于探究,这明显体现了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爱,以及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这正是科学态度与责任的重要体现,故D正确。
2、题目: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以下能反映该观点的是( )A.飞矢不动悖论B.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C.牛顿第二定律D.牛顿第三定律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牛顿力学观点的理解。
A选项,“飞矢不动悖论”是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关于运动和无穷小分割的悖论之一,与牛顿关于力的效应的观点无直接关联,故A错误。
B选项,“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主要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没有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并未直接阐述力的效应是改变物体的速度,故B错误。
C选项,“牛顿第二定律”明确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这个定律直接体现了牛顿关于力的真正效应是改变物体的速度的观点,故C正确。
高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学基本物理量的是()A. 时间B. 质量C. 长度D. 光速2、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法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B. 模型法在物理学中应用广泛C. 类比法可以用于解释复杂的物理现象D. 实验法必须完全排除所有误差3、在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方向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是不变的D、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力的作用效果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力的作用效果只有改变物体的形状C、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D、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力的作用效果无关5、在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B、电能和热能可以相互转化C、化学能和电能可以相互转化D、光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6、在下列关于物理实验的说法中,不属于基本实验操作的是()A、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B、使用天平称量质量C、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D、使用计算机模拟实验7、在下列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但可以相互转化B. 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封闭系统D.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理现象8、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光速会增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 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光速会增加,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 光从玻璃进入水中时,光速会增加,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 光从水中进入玻璃时,光速会增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简述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024年高中物理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三套)

2024年高中物理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
案(三套)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物理学家提出了相对论?
A. 爱因斯坦
B. 牛顿
C. 阿基米德
D. 麦克斯韦
答案:A
2. 在电流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绕线圈的匝数越多,磁感应强度: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答案:B
3. 在抛体运动中,抛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的方向是:
A. 垂直向上
B. 垂直向下
C. 水平向前
D. 水平向后
答案:A
二、填空题
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定律
2. 力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牛顿
3. 物体的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的________。
答案:比值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二定律是指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净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2.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电流。
答案:电流是电荷在导体内流动的现象,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四、论述题
请论述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光的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光速不同而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
根据斯涅耳定律,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的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即折射定律。
折射定律可以表示为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为入射角,θ2为折射角。
2024年高中物理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三套)

2024年高中物理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三套)第一套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是牛顿?A. 速度B. 加速度C. 力D. 时间2. 下列哪个物理现象与折射现象无关?A. 凸透镜成像B. 光纤通信C. 声音的传播D. 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3.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后以6m/s²的加速度减速,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是多少?A. 10sB. 12sC. 15sD. 20s4. 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是帕斯卡?A. 力B. 压力C. 速度D. 面积5. 一个物体做简谐振动,其振动方程为x=Acos(ωt+φ),下列哪个物理量表示振动的周期?A. AB. ωC. tD. 2π/ω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加速度称为重力加速度,其大小为____m/s²。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m/s。
3. 电阻R、电流I和电压U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UI。
4. 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加速度a与半径r和线速度v之间的关系为____=v²/r。
5. 在能量守恒定律中,一个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其____与对外做功的代数和。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一物体从高度h=10m自由落下,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和落地前0.1s的瞬时速度。
2. 一根长为L=10cm的光纤,两端分别以入射角i=30°和折射角r=45°从空气中进入光纤。
求光纤的折射率n。
3.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后以6m/s²的加速度减速。
求汽车刹车后5s内的位移和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第二套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是牛顿?A. 速度B. 加速度C. 力D. 时间(此处省略第二套试题剩余题目,以及第三套试题的全部内容,以节省空间。
高中物理教师专业水平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物理教师专业水平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25分)1.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A. 物体所受合力为零B. 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C. 物体加速度为零D. 物体加速度不为零参考答案:B解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计25分)2.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加速度是()参考答案:g解析: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g。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3. 一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已知重力加速度g=9.8m/s²)参考答案:\[ v = \sqrt{2gh} \]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公式,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v = \sqrt{2gh}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4. 请论述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
参考答案:牛顿运动定律包括三个基本定律: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要么静止不动,要么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使其改变这种状态。
2.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3.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对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牛顿运动定律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 描述和计算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
2. 设计和分析机械系统。
3. 研究碰撞和爆炸等物理现象。
五、实验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5. 请简述如何进行一个简单的自由落体实验,并解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参考答案:自由落体实验的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计时器和一个物体(如小球)。
2. 将计时器放置在物体下方的水平位置,确保计时器能够准确记录物体下落的时间。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关于黑洞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黑洞是一种能量点,理论上可以吞噬一切物质和能量。
B. 黑洞内部存放着所有被吞噬物的信息,这些信息永远不会丢失。
C. 黑洞内部存在一个奇点,其体积无限小但密度无限大。
D. 黑洞的边缘是事件视界,任何质量超过该边界的物质或信息都无法逃逸。
2、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哪项条件不是必需的?A. 闭合电路B. 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C. 电路与磁体相互作用D. 电路必须是开路3、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速度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B. 加速度方向垂直于位移方向C. 物体受的合外力为零D. 物体动能保持不变4、一静止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将沿这两个力所合成的方向运动B. 物体将保持静止C. 物体将沿平行于这两个力的方向运动D. 物体将加速运动5、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钾灯和氖灯发出的光都可能使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B. 只要光的强度足够大,任何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
C. 光的频率限于任何大于普朗克常数的正整数倍。
D. 照到金属表面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金属的极限频率。
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的是A. 树木在水中的倒影B. 规规矩矩排成的队伍不会出现“错位”C. 撕开的薄纸透光后墙壁上现出的花纹D. 光通过弯曲的水面发生偏折7、以下哪种原子序数为11的金属元素能导电并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A、钠(Na)B、钾(K)C、钋(Po)D、铯(Cs)8、在标准状况下,哪种气体是压缩气体,但在高温条件下会膨胀形成液态?A、氧气(O2)B、氮气(N2)C、二氧化碳(CO2)D、水蒸气(H2O)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简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意义,并结合具体例子分析该定律在描述宏观物体之间引力的应用。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物理史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B.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建立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C. 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D.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答案:D解析:A选项,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的,不是牛顿测定的,所以A错误。
B选项,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是电磁学的重要发现。
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由纽曼和韦伯先后总结出来的,不是法拉第建立的,所以B错误。
C选项,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即洛伦兹力公式,是由洛伦兹提出的,不是安培提出的,所以C错误。
D选项,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是原子物理学的重要里程碑,所以D正确。
2、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观察者和波源之间发生相对运动B. 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C. 甲乙两列车相向行驶,两车均鸣笛,且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那么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高于他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D. 甲乙两列车相向行驶,两车均鸣笛,且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那么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等于他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答案:A;C解析:A选项,多普勒效应是由于观察者和波源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而产生的,这是多普勒效应的定义,所以A正确。
B选项,多普勒效应是观察者和波源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但波源的频率并没有改变,所以B错误。
C、D选项,当两列火车相向而行时,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会增大。
根据多普勒效应,当观察者和波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增大。
因此,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会高于他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所以C正确,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某学校英语老师王老师辅导学生经验非常丰富,不少家长托人找王老师辅导孩子。王老师每周有5天晚上在家里辅导学生,而对学校安排的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经常借故推托,并且迟到缺课现象相当严重,教学计划不能如期完成,学生及家长的负面反响很大。学校对其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仍然不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王老师什么样的处理(D)
A.学习心理B.个性心理C.情绪心理D.交往心理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是每个教师的(A)
A.权利B.义务C.责任D.使命
10.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你认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C)
D.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12.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进一步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下列有关高中物理课程作用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BCD)
A.有助于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
B.有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了解科学研究方法
C.有助于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
D.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
二、学科专业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全对计2分,少答计1分,不答或答错计0分。)
11.从课程的内容看,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C)
A.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B.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
C.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A.批评教育B.严重警告处分
C.经济处罚D.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7.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A)
A.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C.一种网络研修的学习方式D.一种专业引领的研修方式
4.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C)
A.知识与技能目标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D.课堂教学目标
5.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D)
C.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D.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
14.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下列哪些行为或方式不符合新课程理念(D)
A.创设物理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B.关注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和经验
C.注意物理与其他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
D.以物理教材为主,以物理实验为辅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2.中小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是(B)
A.德育工作B.教学工作C.课外活动D.学校管理
3.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师参与学校的案例教学活动属于(B)
A.一种个体研修的学习方式B.一种群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D.有助于学生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3.科学素养包含四个要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兴趣以及科学精神。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从三个方面来落实“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目标。在下列四个目标中,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是(C)
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B.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A.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辅导与治疗相结合,重点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B.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是加强学校的硬件投入,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室
C.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将该项工作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三、公共知识(10分)
16.(1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不过,不同个体的优势智能是存在差别的。
赵元任是解放前清华大学国学大师之一,他精通多种国内方言和8、9种外语。在巴黎和柏林的街头,他能够分别用地道的法语和德语与当地老百姓拉家常,使别人误以为他是本地的常住居民。在国内,每到一个地方,赵元任甚至可以用当地方言与人们随意交谈。
教师业务考试试题·高中物理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一、公共知识(每小题2分,高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A)
15.物理新课程理念强调注重科学探究。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正确的是(ABC)
A.科学探究有助于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
B.科学探究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还是一种科学精神
C.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课程目标之一
D.科学探究与接受式学习方式是完全对立的两种学习方式
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
C.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8.小芳的父母均为大学毕业,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很重视学习,初中期间,当她自己在看书学习时,旁边如果有人讲话,就特别反感。进入高中后,小芳成绩优秀,担任了班长,但同学们都认为她自以为是,什么工作都必须顺着她的思路和想法,一些同学很讨厌她,为此她感到十分的苦恼。如果小芳同学找你诉说心中的烦恼时,你认为应该从什么角度来进行辅导(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