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基础(下) 试题

卫生法基础(下) 试题
卫生法基础(下) 试题

卫生法基础(下)试题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分,共分)

第题. 剥夺权益是指剥夺行政相对人已有的权能、权利或利益

. √

. ×

标准答案:

第题. 行政处罚先调查取证后裁决的顺序颠倒即构成违法

. √

. ×

答案:

第题. 卫生具体政行为是指卫生行政主体依职权对特定的人和事所作出的行为

. √

. ×

答案:

第题. 卫生法律关系是指卫生法律规范调整的人们在卫生活动中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 √

. ×

答案:

第题. 程序合法是实施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所经过的步骤、时限方式等符合法律规定

. √

. ×

答案:

第题. 卫生法的制定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卫生法律文件的活动

. √

. ×

答案:

第题. 卫生行政强制只需卫生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就可

. √

. ×

答案:

第题. 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根据其受卫生法律规范拘束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要式卫生行政行为和非要式卫生行政行为

. √

. ×

答案:

第题. 依法作出的卫生具体行政行为一经生效对卫生行政主体和行政管理相对人都具有约束力

. √

. ×

答案:

第题. 卫生法是行政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相结合的法律

. √

. ×

答案: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分,共分)

第题. 卫生法律责任特点不包括的是

. 与违法行为相联系

. 内容由法律明确规定

. 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 具有国家强制性

答案:

第题. 卫生法调整的对象是

. 卫生服务关系

. 卫生监督关系

. 卫生社会关系

. 卫生合同关系

答案:

第题. 下列属于行政处分的是

. 罚款

. 记大过

. 没收违法所得

. 责令停产停业

答案:

第题. 下列不属于单方卫生行政行为的是

. 卫生监督检查

. 卫生行政处罚

. 卫生行政强制

. 卫生行政合同

答案:

第题. 卫生行政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对行政相对人造成影响的是. 权利义务

. 生命财产

. 执业资格

. 卫生活动

答案:

第题. 根据宪法规定有权提出法律议案的全国人大代表人数是. 人以上

. 人以上

. 人以上

. 人以上

答案:

第题. 下列不属于卫生行政救济途径的是

. 卫生行政诉讼

. 卫生行政复议

. 卫生行政稽查

最新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考试试题

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自()起施行。 (A ) 2、黄某2001年10月因医疗事故受到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的行政处罚, 2002年9月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重新注册。卫生行政部门经过 审查决定对黄某不予注册,理由是黄某的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 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B ) A. 1年 B.2年 C.3年 D.4年 3、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 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相关部门是:(C ) A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 地方人民政府 C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4、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法定义务。 不属于法定义务的是 (B ) A. 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B.参与所在机构的 民主管理 C.遵守职业道德 D.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A 2003年6月16日 C 2004年1月1日 B 2003年7月16日 D 2004年7月16日

5、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谁?(B) A法定代理人 B法定代表人 C分管废物处理的主要负责人 D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 6. 医疗事故是指(C) A.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 B. 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C. 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 D. 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的 7、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A )。 A《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B《卫生许可证》 C《医疗机构登记证》D《工商营业执照》 &《邹平县打击非法行医网格化监管方案》中四级网格指的是那些 医疗机构?(D) A、市卫生局 B、县卫生局 C、镇办卫生院 D、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 9、.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执业活动,暂停期限为(C) A.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半年至1年 C.1年以上,1年半以下 D.半年以上,3年以下

卫生法学-名词解释

卫生法学-名词解释

1 .卫生法 卫生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调整保护人体健康活动形成的卫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 .卫生法律关系 指由卫生法所调整的国家卫生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之间,它们的内部机构以及它们与公民之间在卫生管理和医药卫生预防保健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3 .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是指用以调整卫生关系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准则,它是卫生立法的基础,卫生司法的依据,卫生活动的准则。 4 .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 卫生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卫生法律关系中享有卫生权利和承担卫生义务的人。 5 .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 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的卫生权利和卫生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6 .卫生法律关系的内容 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8 .医疗事故 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Medical staff)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

损害的事故。 9 .医学会 是由医学科学工作人员,医疗技术人员等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医学社会组织。医学会是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的专门机构。 10.医疗过失 医疗过失指医务人员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11.知情同意权 是指病人有权知晓自己的病情,并可以对医务人员所采取的防治医疗措施决定取舍的权利。 12.药品管理法 是调整药品监督管理,确保药品质量,维护人体健康活动中产生的种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3.药品标准 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必须遵守的法定依据。 14. GMP 是英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译文简称。 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15. GSP

医院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考试试题

2017年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考试试题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写于题号左侧。每题2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放射事故 A A.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受到放射性损害 B.丢失放射性物质 C.人员超剂量照射 D.放射污染 2.国家对放射工作实行的制度是C A.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B.考试上岗制度 C.许可登记制度 D.卫生许可证制度 3.对于《执业医师法》的适用对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本法颁布之日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B.乡村医生、军队医师 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的医师 D.在中国境内申请医师考试、注册、执业或者从事临床示教、临床研究等活动的境外人员 4.医疗责任事故包括下列情形,除了D A.擅离职守,贻误诊治时机而造成过失 B.遇复杂难题不执行上级医师指导,擅自处理造成过失 C.上级医师接到下级医师报告后不及时处理造成过失 D.由于相应职称的一般水平,能力不足而造成的过失 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A 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 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 6.卫生行政复议,是卫生行政复议机关对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执法行为进行审查,并要做出行政复议裁决,该审查主要是 C A.只对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执法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 B.只对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执法行为的适当性进行审理 C.对上述合法性和适当性都进行审理 D.对上述合法性和适当性都不进行审理 7.某青年在筹备结婚过程中,因多日劳累,患化脓性扁桃体炎。医生在为其诊察中同时发现患有淋病。患者住院四天,扁桃体炎痊愈出院,医生嘱其充分休息。按照母婴保健法,该青年 B A.不能结婚 B.应当暂缓结婚 C.可以结婚,但不能生育 D.可以结婚,治愈后可生育 8.职业病防治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是 A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C.实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D.实行国家卫生监督制度 9.属于医疗保健机构提供婚前卫生指导的是 A A.性卫生知识教育 B.遗传病诊察 C.传染病诊察 D.心理健康指导 10.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疾病的检查 D A.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 B.遗传性疾病、传染病、精神病

卫生法基础(上) 试题

卫生法基础(上)试题 判断题部分 第 1 题. 卫生具体行政行为的方式、程序、手段、幅度等均由卫生法律规范明确、具体规定的称之为羁束行政行为 A. √ B. × 答案:A 第 2 题. 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根据其受卫生法律规范拘束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要式卫生行政行为和非要式卫生行政行为 A. √ B. × 答案:B 第3 题. 行政处罚先调查取证后裁决的顺序颠倒即构成违法 A. √ B. × 答案:A 第4 题. 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之一是决定文书已为行政相对人受领 A. √ B. × 答案:A 第 5 题. 卫生法的制定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卫生法律文件的活动 A. √ B. × 答案:B 第6 题. 程序合法是实施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所经过的步骤、时限方式等符合法律规定 A. √ B. × 答案:A 第7 题. 剥夺权益是指剥夺行政相对人已有的权能、权利或利益 A. √ B. × 答案:B 第8 题. 吊销卫生许可证是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A. √ B. × 答案:A 第9 题. 卫生行政强制只需卫生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就可 A. √ B. × 答案:B 第10 题. 卫生法律关系是指卫生法律规范调整的人们在卫生活动中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B. × 答案:A 第1 1 题. 任何卫生法律规范都没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A. √ B. × 答案:A 第1 2 题. 依法作出的卫生具体行政行为一经生效对卫生行政主体和行政管理相对人都具有约束力 A. √ B. × 答案:A 第1 3 题. 行政处罚先调查取证后裁决的顺序颠倒即构成违法 A. √ B. × 答案:A 第1 4 题. 卫生法是行政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相结合的法律 A. √ B. × 答案:A 第1 5 题. 吊销卫生许可证是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A. √ B. × 答案:A 第1 6 题. 程序合法是实施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所经过的步骤、时限方式等符合法律规定 A. √ B. × 答案:A 第1 7 题. 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之一是决定文书已为行政相对人受领 A. √ B. × 答案:A 第1 8 题. 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根据其受卫生法律规范拘束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要式卫生行政行为和非要式卫生行政行为 A. √ B. × 答案:B 第1 9 题. 卫生具体政行为是指卫生行政主体依职权对特定的人和事所作出的行为 A. √ B. × 答案:B 第20 题. 卫生行政强制只需卫生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就可 A. √ B. ×

卫生计生法律法规考试试题和答案

卫生计生法律法规考试试题和答案 1.《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已经明确规定,国家将对医师施行定期考核的内容是(2分) A.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外语水平 B.业务水平,工作效益,职业道德 C.业务水平,工作成绩,职业道德 D.业务水平,工作成绩,人际关系 E.业务水平,外语水平,职业道德 标准答案:C 2.依据《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并(2分) A.定期考核 B.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C.继续执业 D.注销注册 E.予以取缔 标准答案:B 3.被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的当事人有异议的,依法申请复议,起诉的期限是自收到注销注册通知之日起(2分) A.10日内 B.7日内 C.15日内

D.20日内 E.30日内 标准答案:C 4.对定期考核不合格的医师,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应(2分) A.允许申请注册 B.重新注册登记 C.试用半年 D.允许继续执业 E.试用一年 标准答案:D 5.定期考核不合格的医师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2分) A.再次接受培训 B.试用3年 C.在执业医师指导下从事执业活动 D.暂停执业活动3年 E.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标准答案:E 6.医师考核不合格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2分) A.1~3个月

B.1~2个月 C.3~6个月 D.6~12个月 E.12个月以上 标准答案:C 7.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处方中,每张处方的最大限量是(2分) A.1次常用量 B.1日常用量 C.1日最大量 D.3日常用量 E.3日最大量 标准答案:D 8.需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2分)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B.麻疹、白喉、新生儿破伤风 C.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 D.霍乱、脊髓灰质炎 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 标准答案:A 9.对患有或怀疑患有传染病的产妇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2

《卫生法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卫生法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5*3=15分) 1.卫生法 2.授权组织执法 3.药品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卫生行政处罚中的申戒罚有:通报批评、;财产罚有:、;行为罚有:、暂时扣留与吊销许可证或取消资格;人身罚 有:、。 2.卫生行政诉讼程序是指由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处理卫生行政案件的活动过程。它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3.放射事故分为三类:;;。 4.从事生产经营食品的人员,上岗前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专业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上岗;已上岗者应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5.甲类传染病包括有:、。 三、选择题(25分) A型题(单选题,每题2分) 1.下列选项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卫生基本法是( )。 A.《国际卫生条例》 B.《传染病防治法》 C.《医疗事故处理条例》D.《高等教育法》 2.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于1998年颁布了《石家庄市保护中小学校教育环境管理办法》,该《办法》属于( )。 A.卫生行政规章 B. 卫生行政法规 C.地方性卫生规章D.地方性卫生法规 3.以下有关卫生行政复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卫生行政申诉、卫生行政复议和卫生行政诉讼是卫生行政纠纷解决的三条重要途径 B.卫生行政复议属于卫生行政机关内部的纠错审查程序 C. 通常行政相对人可以从申诉、复议和诉讼中任意选择一种方式救济自己的合法权益 D.上级机关发现下级机关所作的复议结果有误时,可以进行再次复议 4.( )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 A.国务院 B.国务院办公厅 C.卫生部 D.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5.以下( )不屈于医疗法律关系中的无因管理关系。 A.儿科医生张某,在本院的急诊部发现一个呼吸困难的老汉而进行人工呼吸急救 B.女青年胡某因失恋而割脉自杀,医生赵某对其进行救治,胡某不愿协助,赵某强行予以救治 C. 儿童李某在工地玩耍,不慎从墙头摔下,仅膝部擦伤,工地所在小区的卫生所对其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 第一节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即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卫生法上的法律责任即由于行为人违反卫生法的相关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的内容 (一)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 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间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 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 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后果严重构成犯罪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一、法定传染病的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进行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 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 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淋病、梅毒、血吸虫病、疟疾等26种。 (三)丙类传染病 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等11种。 二、传染病防治方针与管理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三、传染病预防、监测预警与疫情报告 (一)传染病的预防

卫生法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卫生法学》练习题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二版)宋文质 1.严格的说,下列哪项不在卫生法的渊源中(P10-11)。 A. 卫生基本法 B. 卫生法规 C. 卫生规章 D. 民法通则 2. 卫生法概念不涵盖下列哪项内容(P5) A. 国家制定或认可 B. 具有国家强制性 C. 惩罚卫生犯罪的依据 D. 由卫生行政机关负责实施 3. 下列哪项不能成为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P8)。 A. 生命健康权利 B. 医生的个人行为 C. 医疗器械 D. 卫生行政机关 A. 警告 B. 赔礼道歉 C. 恢复原状 D. 赔偿损失 6. 下列哪项不是卫生法立法的内容(P14)。 A. 制定 B. 修改 C. 废止 D. 公布 7. 卫生法在适用中要求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严格 B.正确 C.合法 D.时限 8. 下列哪项不是卫生法律责任的特点()。 A. 以存在违法行为为前提 B. 由法律明确规定 C. 具有国家强制性 D. 由卫生行政机关追究 9. 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主要区别 (P36)。 A. 内外有别 B. 程度轻重不一 C. 都是违法 D. 司法救济不同 10.申请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必须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P40)日内提出。 A. 15天 B. 30天 C .60天 D. 90天 11. 学理性解释在卫生法实施中的作用有()。 A. 推动卫生法学发展 B.纠正司法机关的错误 C. 指导卫生立法 D.卫生执法的依据

12. 构成卫生违法必须具备的条件中哪一项是错误()。 A. 客观上违反卫生法规 B. 程度上造成严重损害 C. 主观上有过错 D. 主体符合法律规定 13. 对下列卫生行政执法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P17-18)。 A. 执法的主体只能是卫生行政机关 B. 执法主体代表国家 C. 执法针对的对象特定 D. 执法依据必须法定 14. 卫生许可的方式不包括(P26)。 A. 颁发卫生许可证 B. 颁发执业证书 C. 颁发营业执照 D. 颁发注册证书 15哪一项不属于的卫生行政处罚程序(P31-322)。 A.一般程序 B.责令停产 C. 简易程序 D. 听证程序 16. 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条件不包括(P127)。 A. 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 B. 医疗机构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 C. 受到卫生行政处罚人员 D. 近期发生过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人员 17. 下列哪项不是卫生行政机关的职责()。 A. 组织现场监督检测、采样工作 B. 开展卫生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 C. 对卫生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取证 D. 对传染病的发生进行调查处理 18.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遵守的特殊诊疗规则是(P132)。 A. 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B. 对急危患者在收取合理费用后,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 C. 对急危患者没有交费,经领导同意后,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 D. 对急危患者不交费者,可以不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 19. 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中不包括(P179)。 A.客观损害 B.主观损害 C.一过性损害 D.轻微损害

卫生法基础(下) 试题

卫生法基础(下)试题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分,共分) 第题. 剥夺权益是指剥夺行政相对人已有的权能、权利或利益 . √ . × 标准答案: 第题. 行政处罚先调查取证后裁决的顺序颠倒即构成违法 . √ . × 答案: 第题. 卫生具体政行为是指卫生行政主体依职权对特定的人和事所作出的行为 . √ . × 答案: 第题. 卫生法律关系是指卫生法律规范调整的人们在卫生活动中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 √ . × 答案: 第题. 程序合法是实施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所经过的步骤、时限方式等符合法律规定 . √ . × 答案: 第题. 卫生法的制定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卫生法律文件的活动 . √ . × 答案: 第题. 卫生行政强制只需卫生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就可 . √ . × 答案: 第题. 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根据其受卫生法律规范拘束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要式卫生行政行为和非要式卫生行政行为 . √ . × 答案: 第题. 依法作出的卫生具体行政行为一经生效对卫生行政主体和行政管理相对人都具有约束力 . √ . × 答案: 第题. 卫生法是行政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相结合的法律

. √ . × 答案: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分,共分) 第题. 卫生法律责任特点不包括的是 . 与违法行为相联系 . 内容由法律明确规定 . 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 具有国家强制性 答案: 第题. 卫生法调整的对象是 . 卫生服务关系 . 卫生监督关系 . 卫生社会关系 . 卫生合同关系 答案: 第题. 下列属于行政处分的是 . 罚款 . 记大过 . 没收违法所得 . 责令停产停业 答案: 第题. 下列不属于单方卫生行政行为的是 . 卫生监督检查 . 卫生行政处罚 . 卫生行政强制 . 卫生行政合同 答案: 第题. 卫生行政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对行政相对人造成影响的是. 权利义务 . 生命财产 . 执业资格 . 卫生活动 答案: 第题. 根据宪法规定有权提出法律议案的全国人大代表人数是. 人以上 . 人以上 . 人以上 . 人以上 答案: 第题. 下列不属于卫生行政救济途径的是 . 卫生行政诉讼 . 卫生行政复议 . 卫生行政稽查

2017卫管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药品监督管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7.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 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 隔离、消毒 B 预检、分诊 C 分类、隔离 8. 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 (医疗救助),减免医疗费用。 A 医疗救济 B 困难补助 C 医疗救助 D 医疗照顾 9.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将病原微生物分为 室分为(四)级。 A 4 ; 4 B 3 ; 4 C 5 ; 4 D 4 ; 3 10.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 时 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 )天。 11. 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 (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A 18 ?55周岁 B 18?50周岁 C 16?55周岁 D 16?50周岁 12. 特殊血型的血液需要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由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 准。 A 设区的市 B 县 C 省 D 国家 13. 《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 (3 )年。 14. 国家根据非处方药的(安全性),将非处方药分为甲类和乙类。 A 质量 B 有效性 C 安全性和有效性 D 安全性 15. 《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有效期为 (5 )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配置制剂的,医疗机构应 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申请换发。 A 4 ; 6 B 5 ; 6 C 3 ; 12 D 4 ; 12 16. 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 理)部门可以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于(2004)年(8)月 (28)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 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 A 、2004 年 12 月 1 日 B 、2004 年 8 月 28 2.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什么? A 预防为主 B 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3.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 日C 、1989年09月1日D 、1989年2月21日 A 计划免疫 B 预防接种 C 预防接种证 C 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预防接种证)制度。 D 疫苗接种 D 以上三项 4. 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由 生行政部门)批准。 A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5.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 医疗机构 B 采供血机构 (省级以上卫 D 任何单位和个人 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 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 (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A 公安机关 B 卫生行政部门 C 卫生监督机构 D 卫生防疫机构 C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 预检、分诊 D 定点、隔离 (四)类。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将实验

卫生法基础试题答案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分,共分) 第 1 题. 程序合法是实施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所经过的步骤、时限方式等符合法律规定 A. √ B. × 标准答案: A 第 2 题. 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根据其受卫生法律规范拘束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要式卫生行政行为和非要式卫生行政行为 A. √ B. × 标准答案: B 第 3 题. 卫生法律关系是指卫生法律规范调整的人们在卫生活动中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A. √ B. × 标准答案: A 第 4 题. 剥夺权益是指剥夺行政相对人已有的权能、权利或利益 A. √ B. × 标准答案: B 第 5 题. 吊销卫生许可证是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A. √ B. × 标准答案: A 第 6 题. 卫生具体行政行为的方式、程序、手段、幅度等均由卫生法律规范明确、具体规定的称之为羁束行政行为 A. √ B. × 标准答案: A 第 7 题. 依法作出的卫生具体行政行为一经生效对卫生行政主体和行政管理相对人都具有约束力 A. √ B. × 标准答案: A 第 8 题. 卫生法是行政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相结合的法律 A. √ B. × 标准答案: A 第 9 题. 行政处罚先调查取证后裁决的顺序颠倒即构成违法 A. √ B. × 标准答案: A 第 10 题. 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之一是决定文书已为行政相对人受领 A. √ B. ×

标准答案: A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分,共分) 第 1 题. 下列关于卫生法适用一般规则表述错误的是 A.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B. 同位阶的法律规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C.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D. 旧法优于新法 标准答案: D 第 2 题. 狭义卫生法的适用仅指的是 A. 卫生执法活动 B. 卫生法的遵守 C. 卫生法的实施 D. 司法活动 标准答案: D 第 3 题. 下列属于卫生行政救济制度的是 A. 行政复议 B. 行政许可 C. 行政指导 D. 行政调解 标准答案: A 第 4 题. 卫生行政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对行政相对人造成影响的是 A. 权利义务 B. 生命财产 C. 执业资格 D. 卫生活动 标准答案: A 第 5 题. 下列不属于单方卫生行政行为的是 A. 卫生监督检查 B. 卫生行政处罚 C. 卫生行政强制 D. 卫生行政合同 标准答案: D 第 6 题. 根据宪法规定有权提出法律议案的全国人大代表人数是 A. 10人以上 B. 20人以上 C. 30人以上 D. 40人以上 标准答案: C 第 7 题. 卫生法律责任特点不包括的是 A. 与违法行为相联系 B. 内容由法律明确规定 C. 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D. 具有国家强制性 标准答案: C 第 8 题. 所谓横向卫生法律关系指的是

医师三基基本理论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试卷2

医师三基基本理论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试卷 2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3,分数:6.00) 1.疏忽大意过失: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疏忽大意过失是指在医疗过失的发生中,根据行为人相应职称和岗位责任制度要求,应当预见到和可以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患者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未能预见到,或对于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的不当做法,应当做到有效的防范,因为疏忽大意而未能做到有效的防范,致使危害发生。) 解析: 2.过于自信过失: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过于自信过失,是指行为人虽然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给患者导致危害结果,但是轻信借助自己的技术、经验或有利的客观条件能够避免。因而,导致了判断上和行为上的失误,致使患者的危害结果发生。) 解析: 3.医德: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的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品德。) 解析: 二、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 4.简述医生对患者和社会的义务。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承担诊治的义务。(2)解除痛苦的义务。(3)解释、说明的义务。(4)医疗保密的义务。(5)面向社会的预防保健义务。(6)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义务。(7)参加社会现场急救的义务。(8)发展医学科学事业的义务。) 解析: 5.简述患者的权利。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基本医疗权。(2)疾病认知权。(3)知情同意权。(4)保护隐私权。(5)监督医疗权。(6)免除一定的社会责任权。(7)要求赔偿权等。) 解析: 三、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总题数:2,分数:4.00) 6.非法行医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秩序及公众的健康。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试题

2015年甘孜州基层卫生“三大行动” 大比武活动理论考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 试题题库资料及参考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 )年( )月( )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 A、2004年12月1日 B、2004年8月28日 C、1989年09月1日 D、1989年2月21日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什么?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以上三项 3.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 )制度。 A计划免疫 B预防接种 C预防接种证 D疫苗接种 4.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由( )批准。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5.(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医疗机构 B采供血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任何单位和个人 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 )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A公安机关 B卫生行政部门 C卫生监督机构 D卫生防疫机构 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隔离、消毒 B预检、分诊 C分类、隔离

D定点、隔离 8.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 ),减免医疗费用。 A医疗救济 B困难补助 C医疗救助 D医疗照顾 9.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将病原微生物分为()类。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将实验室分为( )级。 A 4;4 B 3;4 C 5;4 D 4;3 1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天。 A 1 B 3 C 5 D 2 11.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 )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A 18~55周岁 B 18~50周岁 C 16~55周岁 D 16~50周岁 12.特殊血型的血液需要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由( )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A 设区的市 B 县 C 省 D 国家 13.《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 )年。 A 3 B 2 C 5 D 4 14.国家根据非处方药的( ),将非处方药分为甲类和乙类。 A质量 B有效性 C安全性和有效性 D安全性 15.《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有效期为( )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配置制剂的,医疗机构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 )个月申请换发。 A 4;6 B 5;6 C 3;12 D 4;12 16.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 )部门可以采取停止生产、销售、使用的紧急控制措施。 A卫生行政 B质量监督检验 C药品监督管理 D工商管理 17.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 )毫升,最多不得超过()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 )个月。 A 200;400;3 B 200;600;6 C 200;400;6 D 300;500;4 18.国家( )设置以营利为目的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 A批准 B可以批准

卫生法学试卷及答案

卫生法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15分) 1.卫生法 2.授权组织执法 3.药品 4.卫生行政诉讼 5.知情同意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卫生行政处罚中的申戒罚有:通报批评、;财产罚有:、;行为罚有:、暂时扣留与吊销许可证或取消资格;人身罚有:、。 2.卫生行政诉讼程序是指由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处理卫生行政案件的活动过程。它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3.放射事故分为三类:;;。 4.从事生产经营食品的人员,上岗前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专业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上岗;已上岗者应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5.甲类传染病包括有:、。 三、选择题(25分) A型题(单选题,每题2分) 1.下列选项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卫生基本法是( )。 A.《国际卫生条例》 B.《传染病防治法》 C.《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D.《高等教育法》 2.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于1998年颁布了《石家庄市保护中小学校教育环境管理办法》,该《办法》属于( )。 A.卫生行政规章 B. 卫生行政法规 C.地方性卫生规章D.地方性卫生法规 3.以下有关卫生行政复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卫生行政申诉、卫生行政复议和卫生行政诉讼是卫生行政纠纷解决的三条重要途径 B.卫生行政复议属于卫生行政机关内部的纠错审查程序 C. 通常行政相对人可以从申诉、复议和诉讼中任意选择一种方式救济自己的合法权益 D.上级机关发现下级机关所作的复议结果有误时,可以进行再次复议 4.( )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 A.国务院 B.国务院办公厅 C.卫生部 D.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5.以下( )不屈于医疗法律关系中的无因管理关系。 A.儿科医生张某,在本院的急诊部发现一个呼吸困难的老汉而进行人工呼吸急救 B.女青年胡某因失恋而割脉自杀,医生赵某对其进行救治,胡某不愿协助,赵某强行予以救治 C. 儿童李某在工地玩耍,不慎从墙头摔下,仅膝部擦伤,工地所在小区的卫生所对其进行救治 D.医生王某在回家探亲途中的火车上,为一位产妇接生

卫生法规试题及答案

十八、卫生法规 1、 某厂医院医生甲从 98 年 10 月起, 离开医院岗位为工厂从事推销。 若甲至 2000 年 9 月 30 日仍不回岗位,其所在医院向准予甲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期限 是【D】 A、7 日内 B、10 日内 C、15 日内 D、30 日内 E、二个月 2、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人员对检查结果持有异议的【B】 A、应当申请医学技术鉴定 B、可以申请医学技术鉴定 C、可以申请复议 D、可以提起诉讼 E、可以重新接受婚前医学检查 3、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除正当治疗外,不得使用以下药品,除了【C】 A、麻醉药品 B、医疗用毒性药品 C、副作用大的药品 D、精神药品
1 / 37

E、放射性药品 4、医生白某因挪用公款用于个人经营,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白某被判刑后其执 业【C】 A、可以不受限制 B、在监管部门规定范围内执业 C、注销注册 D、服刑期间不允许执业,服刑期满可再执业 E、终止医师执业活动 5、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疾病的检查【E】 A、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 B、遗传性疾病、传染病、精神病 C、严重遗传性疾病、传染病、精神病 D、严重遗传性疾病、传染病、有关精神病 E、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 6、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责令 暂停执业活动【B】 A、三个月至六个月 B、六个月至一年 C、六个月至一年半 D、一年至一年半 E、一年至二年 7、某医院年终对全院职工的基本情况作调查了解,其中有以下情况:死亡一人,
2 / 37

医生甲因病休息一年多,医生乙因医院效益不好也在家闲了不满 2 年,医生丙出 去参与经营未从事医疗二年多,医生丁承包医院的第二门诊近三年,其余大多数 仍在医院坚持工作,依据执业医师法,下列人员中,属于应当注销注册,收回医 师执业证书的是【C】b5E2RGbCAP A、医生甲 B、医生乙 C、医生丙 D、医生丁 E、以上都不是 8、医师注册后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E】 A、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B、中止医师执业活动 C、申请执业医师注册 D、不予医师执业注册 E、注销执业医师注册 9、下述情形中,属于三级医疗事故的是造成病员【B】 A、残废 B、残废或者功能障碍 C、残废或者严重功能障碍 D、严重残废或者功能障碍 E、严重残废或者严重功能障碍 10、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中所称的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D】
3 / 37

2013年卫生法律法规综合试题 (个人整理)

2013年卫生法律法规综合试题 1.构成医疗事故的主观方面,应当是 A.技术水平欠缺的技术过失 B.违反卫生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责任过失 C.违反*作规程的故意 D.疏忽大意的过失 E.过于自信的过失 答案:C 2.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应当立即向 A.所在科室报告 B.所在医院医务部门报告 C.所在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监控部门报告 D.所在医疗机构的主管负责人报告 E.当地卫生行政机关报告 答案:A 4.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之一是 A.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 B.尊重患者隐私权 C.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D.努力钻研业务,及时更新知识 E.爱岗敬业,努力工作 答案:C 5.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 A.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 B.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三个月至六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 C.降低其执业等级 D.变更其工作岗位 E.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 答案:B 6.经产前检查,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 A.产前 B.母婴保健 C.孕妇保健 D.胎儿保健 E.产妇保健 答案:A 7.内科医生王某,在春节探家的火车上遇到一位产妇临产,因车上无其他医务人员,王某遂协助产妇分娩。在分娩过程中,因牵拉过度,导致新生儿左上肢臂丛神经损伤。王某行为的性质为 A.属于违规*作,构成医疗事故 B.属于非法行医,不属医疗事故 C.属于超范围执业,构成医疗事故 D.属于见义勇为,不构成医疗事故 E.虽造成不良后果,但不属医疗事故 答案:E (8~9题共用备选答案) A.暂停执业活动三个月至六个月 B.暂停执业活动六个月至一年 C.给予行政处分 D.吊销医师执业证书 E.追究刑事责任 8.未经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治疗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的处理是

卫生法考试试题

卫生法考试试题 一、A1型题(本大题24小题.每题1.0分,共24.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下述规范性文件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的基本法律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E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我国国家的根本大法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E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医学对人类发展延续和进步发挥着重大作用,卫生法的作用之一在于通过卫生法的制定和实施,能够( ) A 保障和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B 实现经济的发展

C 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健康意识 D 保证卫生法的贯彻落实 E 保证卫生监督工作进行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我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 A 基本法律 B 法律 C 行政法规 D 地方法规 E 规章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我国制定颁布基本法律的立法机关是(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法制局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卫生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是( ) A 人们在生活卫生和生产活动中所发生的关系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法律法规.

2015年《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包含卫生法律法规、医学伦理道德、医学心理等三部分) 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 第一节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即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卫生法上的法律责任即由于行为人违反卫生法的相关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的内容 (一)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 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间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 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 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后果严重构成犯罪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一、法定传染病的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进行管理。 (一) 甲类传染病 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 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淋病、梅毒、血吸虫病、疟疾等26种. (三)丙类传染病 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等11种。 二、传染病防治方针与管理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三、传染病预防与疫情报告 (一)传染病的预防 卫生行政部门的预防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预防工作;医疗机构的预防工作;其他相关的预防工作。 (二)传染病的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义务疫情报告人和责任疫情报告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