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与印度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

2、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升高;
3、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 少,天气晴朗,对太阳削弱少,获得太阳辐射热量 多.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终年高温,一年 分热季、凉季和雨季三季。
10—5月南亚盛行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降 水少,形成旱季。其中10—2月气温较低,形成凉 季;3—5月气温较高,形成热季。
⑴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
应该是( C )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⑵从乙地经丙地,前往
丁地贸易必须( C )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 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4.地质——多火山、地震
①地处山脉背风坡,降水较少; ②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③为古老的侵蚀高原,地形平坦, 水汽抬升少,降水量小。 ④受季风活动的影响,降水集中 在夏季。
(4)南亚季风气候引起的水旱灾害
南亚地区的洪涝灾害
原因: 西南季风早来,晚退,
风力太强,雨水就过多,容 易造成水灾。
孟加拉国暴雨形成的洪水涌入达卡
涝
水系特征 河网密布、支流多、河道弯曲
成 因 人为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道淤塞、河床抬高)
原因
河道占用 (河湖面积缩小, 调蓄洪水能力减弱)
(3)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 特殊性(一):
凉季:10月—次年2月
南亚3—5月形成了热季, 气候干热,原因是什么?
凉季 热季 雨季 凉季
1、东北季风减弱,难以越过
①德干高原西侧的降水为 什么多于东侧?
西侧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 坡,多地形雨
讲课用区域地理南亚和印度PPT课件

科技创新对工业发展推动作用探讨
南亚和印度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研 发投入。
科技创新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 争力。
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促进工业智能化 发展。
未来工业发展趋势预测
01020304南亚和印度工业将继续保持快 速增长态势,成为全球经济重
要增长极。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工业发 展新趋势,推动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 发展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
力。
南亚和印度将加强区域合作, 共同打造工业发展新高地。
06
CATALOGUE
南亚和印度交通运输布局规划 及挑战应对
交通运输布局规划原则和方法论述
布局规划原则
遵循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确保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需求相匹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 输效率。
01
03
气候变化对印度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和
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04
印度气候类型多样,北部山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南 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 则分别受到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影响。
印度河流湖泊等水资源状况
印度河流众多,按水源和地势可分成三大水系: 喜马拉雅山水系、半岛高原水系和沿海水系。主 要河流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克纳河、戈 达瓦里河等。
相信陌生人的推荐。
关注当地安全形势
了解当地的安全形势和旅游警 示,避免前往存在安全隐患的
地区。
04
CATALOGUE
南亚和印度农业发展状况比较
农业在南亚和印度经济中地位和作用
南亚地区农业在经济中占比较 大,是主要的就业来源和出口 创汇产业。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

悠久历史传承和灿烂文化遗产
古老的印度文明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 如印度教、佛教等宗教建筑和艺
术。
丰富的历史遗迹
南亚地区遍布着众多历史遗迹,如 印度的泰姬陵、恒河文明遗址等, 见证了该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 文化。
多样的民族和语言
南亚地区民族众多,语言多样,包 括印地语、孟加拉语、泰米尔语等, 展现了该地区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日益密切的国际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南亚地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印度作为该地区的重要国家, 正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推动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Chapter
总体经济水平及产业结构
南亚地区经济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但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南亚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红利 逐渐显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 撑。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服务业和工业 逐渐崛起。近年来,信息技术、旅游、 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比较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经济总量和人均GDP 均居领先地位。其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尤其是
信息技术、医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输标02入题
巴基斯坦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近年来服 务业增长迅速,尤其是电信、金融等领域。
01
03
斯里兰卡经济以服务业为主,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之 一。此外,斯里兰卡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
南亚地区宗教文化多元,主要宗教有 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
02
印度地理环境
Chapter
地形地貌特征
南亚与印度

三、农业 1、自然条件评价
耕地面积大 (占国土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 有利: 热量充足 多的国家)
土壤肥沃 不利: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
模型: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工
农业基础 2、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粮食作物: 水稻和小麦 经济作物: 棉花、茶、黄麻
南 亚
雅鲁藏布江
30°
喜马拉雅山脉
20 °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10 °
60° 0°
70 °
斯里兰卡北侧
80 °
90 °
一、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30°
①、经纬度位置: 热带和北温带
20 ° 大部分10°N~30°N 60°E~90°E之间
北回归线和80 °E穿过中部
10 °
60°
70 °
80 °
90 °
地形影响气温
如果搬掉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 南亚气候会出现什么变化?
南亚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
干燥的塔尔沙漠
印度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乞拉朋齐位於迎风坡, 全球雨量最多的地区
迎风坡雨量充沛
低湿的恒河三角洲 经常洪水泛滥
位于德干高原背 风坡,较为干燥
东部和半岛沿海降水丰富, 半岛西部降水少,西北最少。
试从气候、地形等 方面分析孟加拉国 多洪涝的原因。
印度
一、印度概况
1、地理位置: 10°N~30°N,70°E ~ 90°E 2、地形与河流:北部喜马拉雅山地、恒河平原、德 干高原;恒河 3、气候:热带季风为主,北部为高山气候
人口超过10亿;白色人种;多民族国家,印 度斯坦族最多,居民大多数信奉印度教。
南亚与印度

√
) B.棉花、黄麻、茶叶 D.甘蔗、茶叶、大豆
)
√
读图,回答第3~4题。 3.图中的古老高原的名称及所对应的矿产是( A巴西高原——铁、锰 B德干高原——煤、石油、铁 C德干高原——煤、铁、锰 D.青藏高原——盐、石油、铅锌
√
4.图示范围的地势特点是( ) A.东北高西南低 B.北高南低 C.西高东低 D.南高北低
4、注重相关人才的教育培养
5、劳动力、土地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
南亚和印度
小 结
三类国家 三个亿国 三 大 宗 教 三 大 地 形 三
三
大
大
河 流
气 候
三 大 经 济 作 物
实战演练: 1.亚洲计算机软件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是( ) A.中国 B.印度 C.巴基斯坦 D.哈萨克斯坦
√
2.印度主要的经济作物有( A.棉花、水稻、茶叶 C.茶叶、甘蔗、小麦
达卡
印
度
临海国: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人口均超过一亿)
斯 里 马 尔 科伦坡 兰 卡 代马累 夫
岛国: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二、南亚地形与河流
阿富汗 中华人民共和国 雅鲁藏布江
三大地形
1、地形
北部:
恒 河 平 原
喜马拉雅山
中部:
印
度 德 干 高 原
半岛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河平原 恒河平原
南部:
印
第五节 南亚和印度
考点: 1.南亚次大陆的位置和地形特点。 2.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3.南亚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4.南亚的人口问题。 5.印度的工农业类型及分布。 6.印度主要的自然灾害。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南亚和印度
(完整版)世界地理分区:南亚和印度

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思考
2.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
冬季南亚地区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东北风影 响,形成旱季;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 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影响南亚地区,形成 雨季。 南亚冬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夏季风的成因是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雨季与旱季
一、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1、位置
海陆位置: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 经纬度位置:大部分10°N~30°N, 70°E~90°E,热带和北温带, 板块位置: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
亡边界
2、范围
内陆国: 尼泊尔、不丹 临海国: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岛国: 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1988年8月20日:印度北部比哈尔邦发生里氏6.6级地震,造成至少 1450人死亡。 1991年10月19日:印度北部发生烈度7.0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有 2000人丧生。 1993年9月30日: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拉杜尔发生烈度6.0级地震,导 致1万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1997年5月22日:中央邦的贾巴尔普尔发生地震,43人死亡,1000 人受伤。 1999年4月23日:地处北方邦喜马拉雅山的杰莫利发生里氏6.8级地 震,110人死亡,300人受伤。 2001年1月26日: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发生里氏7.9级地震 2005年10月8日: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里氏7.6级地震,死者逾 8.6万人
喜马拉雅山 恒 河(印) 南坡(印度)
孟加拉湾
900E
➢下游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 后,流入孟加拉湾 ,大部分
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 国
3、河流 思考 3.印度河、恒河补给有何不同?
印度河
高山冰雪融水 为主
南亚一印度知识点总结

南亚一印度知识点总结1. 南亚地区的地理环境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等地,地理位置跨越了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和印度洋。
这个地区拥有着多样的地理环境,包括高山、平原、丛林、河流等,气候也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2. 印度的历史和文化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印度河流域文明,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印度古代的文化和哲学对世界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印度教、佛教等都诞生于这里。
在历史上,印度曾经是受到希腊、波斯、蒙古等文明的影响,也曾经是英国殖民地,这些历史和文化的交融使得印度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国家。
3. 印度的宗教和风俗印度是一个宗教多元的国家,印度教、佛教、锡克教等宗教在这里都有着庞大的信徒群体。
印度的宗教文化对社会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印度的婚姻制度、食物制度、社会等级等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此外,印度的传统服饰、音乐、舞蹈、节日等也是充满魅力的,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感受这里的文化。
4. 印度的经济和社会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其经济也是南亚地区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着庞大的内需市场和丰富的人力资源。
印度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但也在不断地发展着工业和服务业。
印度社会的结构复杂多元,不同地区和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和语言,这也使得印度成为了一个充满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国家。
5. 印度的政治和外交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共和国,政治体制是总统制,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利的分立。
印度的政治局势稳定,拥有成熟的政治体系和丰富的民主传统。
在外交方面,印度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也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总的来说,南亚地区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对这个地区有更全面的了解。
南亚及印度地理知识点

南亚及印度地理知识点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及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如下是精心为你挑选的南亚地理知识点的总结,欢迎大家踊跃阅读!(1)悠久的历史边线范围:坐落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大部分坐落于10°n~30°n 之间内陆国:尼泊尔、锡金、不丹(均与中国相邻)国家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绣、巴与我国相连)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斯里兰卡以佛教居多;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居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居多。
居民为白色人种(2)自然条件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印度河: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转化成孟加拉湾热带季风: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
西南季风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最大。
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降水最多热带沙漠:西北部降水稀水,加之原始森林遭到毁坏构成南亚地区因北面有高山屏障,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
地形地貌喜马拉雅山以南至印度洋的大陆部分被称为“南亚次大陆”。
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它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而“南亚”则是由南亚次大陆的大部分和附近印度洋中的岛屿共同构成的。
北部为狭长崎岖的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略成弧形、广阔的恒河—印度河低地,而南部则是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平缓的德干高原。
南亚地区界线显著,年长的褶皱山脉(例如西北部的苏来曼山脉,北部的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巴达上开山脉和阿拉干活山脉等),紧紧围绕在半岛的北面,南临大海。
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变成。
印度河来源于我国西藏,流经南亚西部干旱地区,转化成阿拉伯海;恒河来源于西北喜马拉雅山区,流经印度、孟加拉国,转化成孟加拉湾,河口存有恒河三角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南亚与印度1.了解南亚的位置、主要国家和城市。
2.了解南亚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3.理解印度发展农业的条件。
4.理解印度加尔各答、班加罗尔的区位条件。
◆图表落实1.读南亚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国家和地区: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⑨____主要城市:a____、b____、c____、d____河流:甲____、乙____海、海湾:A____、B____(2)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阿富汗、缅甸、伊朗;喜马拉雅山、东高止山、西高止山、德干高原。
(3)在图中用////// 画出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的范围,并注记。
2.分析下图和下列材料后回答。
材料:1990年印度软件业的出口额还几乎为零,到2000年就超过了85亿美元,而2000年我国的软件工业的总产值不到30亿美元,更为惊人的是,印度计划在2008年软件出口达50 0亿美元。
尽管印度的信息技术业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但印度工业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 3%,工业比重不高,使印度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还处于较低水平的农业。
(1)邻国F的最大海港是____;该国与印度的____问题是造成两国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2)印度A、B、C三城市以麻纺织工业著名的是____,该城建立麻纺织工业的最优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印度棉花与黄麻生产的地域差异并说明形成差异的原因。
棉花生产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部,由于受高原西侧的西高止山的阻挡,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小;所以降水少,气候干燥,云量少,光照强,土地肥沃。
黄麻生产在____平原,地势低平,降水量大、水源丰富。
(4)近年该国以____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产业异军突起,用D字母在图中标出该工业区的位置。
与此同时,大批印度中青年移民欧美等发达国家,影响这种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它对印度这类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海导航一.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致位于10ºN~30ºN之间海陆位置: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扼印度洋航线的要冲。
[读图识记]印度半岛(南亚次大陆);七国及克什米尔地区,首都;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印度河——恒河平原;北回归线南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三个人口过亿的大国以及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不丹等几个小国。
印度半岛是南亚的主体。
北回归线和80°E的交界处基本上是南亚的几何中心。
[辨析]“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范围有什么不同?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
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
二.范围岛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临海国——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印、巴与我国相邻)内陆国——尼泊尔、锡金、不丹。
(均与中国相邻)[识记以下内容]①0º纬线、10ºN、23º26′N、30ºN、70ºE、80ºE、90ºE穿过本区的区域。
②印度半岛(南亚次大陆);七国及克什米尔地区,首都;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印度河――恒河平原③本区重要地形区、河流、气候区的分布,熟悉主要矿产地、主要工业区、主要城市的分布。
三.地形三大地形区:北部——狭长崎岖的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弧形广阔的恒河、印度河平原;南部——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
两大河流:印度河源于西藏,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的重要灌溉水源;恒河源于喜马拉雅山区,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是印度的圣河。
[思考]①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②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缝合线在何处?③印度河为什么位于巴基斯坦?四.气候1.南亚的气候南亚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和和。
2.西南季风的成因[注意]①南亚地区因北面有高山屏障,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
②孟加拉国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孟加拉国地势三面高,南面向印度洋敞开,西南季风在这里形成丰沛的降水;中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对中国的重要性:中国距波斯湾更近,能源供应更安全快捷。
[思考]①南亚季风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有何关系②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要冬季出发?③南亚西北部的塔尔沙漠与撒哈拉沙漠的成因有何不同?3.比较南亚与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的异同南亚与中南半岛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重点应该放在比较两者干、湿季的时间差异及其季节变化特点。
相同点:①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②在降水特点上均有明显的干湿季。
不同点:中南半岛的热带季风为旱雨两季,各约半年。
而南亚热带季风分为凉、热、雨三季,即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为凉季,每年3月至5月为热季,每年6月至9月为雨季。
4.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10º-30º之间,多属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全年气温较高,且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这种气候特征制约着南亚的农业,一方面,高温决定了南亚热带农作物的种属;另一方面,降水量的正常与否又决定着农业的丰歉程度、旱涝情况等。
每年6月~9月,西南季风盛行时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东北季风盛行时为旱季。
因此,西南季风对南亚的农业有重要影响。
正常年份,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异常年份,西南季风过强或过弱,则易形成水灾或旱灾。
所以,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是南亚农业稳产和高产的关键。
【例1】读下图回答问题:(1)A表示____月份的气压形势,高压中心是____;(2)B表示____月份的气压形势,图中低压中心是____;(3)图中对我国气候影响最大的是____季风和____季风;(4)对东南亚的气候影响最大的是____季风和____季风;(5)对南亚气候影响最大的是____季风,它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人口(1)人种:。
(2)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佛教:斯里兰卡;印度教:尼泊尔、印度;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3)宗教、民族冲突是该地区最主要的问题,并使该地区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如: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对峙,斯里兰卡内战等。
【例2】读南亚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国是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该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高新技术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该国的____部。
(2)B国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气候;该国的主要灌溉水源是____,该国首都是____。
(3)C国经常受到洪涝灾害的袭击,试从自然方面分析其容易出现洪涝灾害的原因是____。
该国发展农业生产时能不能用建水库的对策来减轻水灾的威胁____。
英国《卫报》报道,印度雄心勃勃地准备将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改道,这使得两大河下游的孟加拉国大为惊恐。
请问孟加拉国对印度的这一决定为什么反应如此强烈________________。
(4)图中D是____地区,近年来,A、B两国曾在该地区发生武装冲突,造成南亚地区局势骤然紧张。
从地理原因分析,引起两国冲突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
(5)简要分析制约A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印度[读图识记]①临海:孟加拉湾(东)、阿拉伯海(西)、印度洋;②三大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③三大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雅鲁藏布江);④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泰姬陵1.印度的地理概况①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人口突破10亿,仅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
②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亚洲耕地面积第一,占国土面积的一半。
③印度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有利条件:耕地面积广,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正常年份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不利条件:时常发生水旱灾害,这与西南季风的强弱关系密切,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2.印度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①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锰等,它们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储量都很丰富,为重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主要工业部门和工业区独立前:遭受英国殖民统治,经济畸形发展,只有采矿业、纺织业。
独立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
现代工业部门:电力、钢铁、机械工业发展迅速;核能、航空航天工业初具规模,以计算机软件为主的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主要工业区:以加尔各答和孟买为中心的老工业区(棉、毛纺织、重工业)。
以班加罗尔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区(电子、软件业、原子能、航天)。
45[注意]印巴冲突(克什米尔问题)【例3】根据所学知识,读南亚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伊斯兰堡是下列哪个国家的首都( )A .巴基斯坦B .印度C .斯里兰卡D .孟加拉国(2)关于A 、B 两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城为加尔各答,B 城为孟买 B .A 城是印度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港口C .B 城是印度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D .B 城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3)关于印度农作物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带B .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C.黄麻分布在恒河中上游D.茶叶分布在东北部(4)春节时,印度()A.盛行西南季风B.盛行西北季风C.是雨季D.是旱季(5)关于南亚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A.北部为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B.中部为印度河和恒河平原C.南部为德干高原D.德干高原东高西低(6)印度的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在图中相应位置用一定的图例和注记标注印度的主要城市: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班加罗尔(8)用////// 标出①②两国有争议的地区。
(9)加尔各达工业发达,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
该城市的城市化速度过快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其生长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
(2)B地是平原,这里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
(3)C地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经济作物是____,其有利的生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