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合集下载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第一节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是在职工调查和工资调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950年进行的全国工业普查包括职工人数和工资、工资总数(工资总数即工资总额,为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或实物形式支付给职工劳动报酬的总金额。

包括标准工资、计件工资、附加工资、各种经常性奖金、各种工资性津贴、补贴以及按规定支付给职工非工作时间的工资(如因公脱产期间的工资、探亲假期间的工资)等。

但不包括支付给职工不属于工资性的费用(如生活困难补助费、房租减免费)和一次性奖金(如发明创造奖)。

工资总额除按全部职工计算外,还要按各类人员分别计算,它是工资计划管理和统计的重要指标,也是计算平均工资的依据。

工资总额组成统计,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工资制度,所包括的具体项目略有不同。

1955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暂行规定》中规定的工资总额由下列各项具体组成:按工资标准支付给职工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工资津贴、工资补贴、包工工资、营业提成报酬、执行国家和社会义务时的工资、定期休假工资、女工哺育婴儿时间工资、未成年工优待工作时间工资、职工调动期间工资、非因工人过失而产生废品时的工资、停工时间工资、脱产学习工资、经常性奖金、加班加点津贴、夜班津贴、保健危险津贴、节假日值班津贴、技术津贴、兼职津贴、教学徒者津贴、地区津贴、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其他工资性津贴(如伙食津贴、房贴、水电贴、煤贴等)及解雇金。

)的内容。

1952年进行的工农业总产值及劳动就业调查,也涉及到劳动工资调查指标。

调查结束后,工业、商业、对外贸易、基本建设和交通邮电等部门建立起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均设置了职工人数和工资指标。

1953年国家统计局制订《国营、地方国营及公私合营大型工业企业定期统计报表实施办法》,其中第二部分设置了《职工人数及工资总数》、《工人工资构成》、《工人劳动生产率》、《工人动态》和《工人劳动时间使用情况》等月、季报表。

劳动工资统计年报表

劳动工资统计年报表

各单位的从业人员 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

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

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各单位的从业人员反映了各单位实际参加生产或工作的全部劳动力。

职工 指在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不包括返聘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在国有经济单位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人员(1998年以后的数据均为在岗职工数据,其他相关指标如职工工资总额,职工平均工资等指标也从1998年按此口径进行了相应调整)。

在岗职工 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职工工资总额 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工资总额的计算原则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以及其他根据有关规定支付的工资,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按国家规定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还是未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包括在工资总额内。

专业技术人员 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以及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且已在1983年以前评定了专业技术职称或在1984年以后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具体指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含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及实验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教学人员(含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中学、小学)、民用航空飞行技术人员、船舶技术人员、经济人员、会计人员、统计人员、翻译人员、图书资料、档案、文博人员、新闻、出版人员、律师、公证人员、广播电视播音人员、工艺美术人员、体育人员、艺术人员及政工人员。

劳动工资统计年报表

劳动工资统计年报表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
(一)在岗职工

08
(二)其他从业人员

09
四、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年平均人数

10
五、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一)增加人数

11
1.从农村招收

12
2.从城镇招收

13
3.录用的退伍军人

14
4.录用的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

15
5.调入

16
其中:由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入

17
6.其他

18
(二)减少人数

19
1.离休、退休、退职

20
2.开除、除名、辞退

21
3.终止、解除合同人Fra bibliotek224.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23
5.死亡

24
6.调出

25
其中:调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

26
7.其他

27
六、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千元
28
(一)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千元
29
(二)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劳动工资统计年报表
企业(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2016年
企业(单位)名称:
指 标 名 称
计量单位
代码
本年实际
一、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

01
其中:女性

02
其中:非全日制

03
(一)在岗职工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I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统计报表)大连市统计局印制2017年12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大连市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一)劳动统计基本情况表式劳动统计单位基本情况表 (4)(二)基层年报表式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 (5)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102-2表) (6)(三)基层定报表式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202-1表) (7)(四)综合年报表式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1表) (8)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2表) (9)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3表) (10)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4表) (11)四、附录(一)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表)目录(2017年报用) (12)(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GB/T 4754-2017)(2018定报用) (14)(三)职业分类与代码表 (16)(四)指标解释 (20)一、总说明(一)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工资总额等方面的资料,为政府监测、调控工资分配格局、进行宏观决策提供数据,为国民经济核算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大连市统计报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连市统计局对各区市县统计局、先导区统计部门在劳动工资统计方面的综合要求,各地区应按照全市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原则,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报送。

工资统计表格大全(DOC 14页)

工资统计表格大全(DOC 14页)

工资统计表格大全(DOC 14页)工资统计表单位加工类别本薪生产奖金全勤奖金加班津贴应发工资扣缴部分借支实发工资福利金伙食费保险费所得税合董事长总经理会计制表工资扣缴表服务单位职称所得人姓名户主姓名身分证统一编号所得人原籍市乡村路县镇里街所得人地址市乡村路县镇里街邻段巷((邻段巷所得所属 配偶 抚养 给 付 明 细 所得税 劳工 保险费福利 基金给付 实额 给付 日期 领款盖章 年 月 有 无 人数 工资 工资上期 工资下期 效率奖金 加班津贴 假日津贴 合计 年 月 日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工资分析表年月份页次费用类别单位人数工作日数加班工时总工时工资加班费各项津贴月产奖金合计平均工资其他收入平均平均所得备注工资登记表部门:年月日页次职别工号姓名核订工资整记录本薪技术津贴年资加给职务加给工作补助合审核记录工资单补充表工资单补充表部门科室姓名职务地址工作开始时间工资单编号出生日期预付所得税号码性别国民保险号码婚姻状况去年工资总额工资支付具体情况每周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等级扣除款项银行具体情况银行名称与代码银行地址银行帐号名称与编号其它具体情况审核人签名职务日期工资标准表职位职位等级基本工资职务补贴技术补贴特殊补贴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经理部门副经理主管经理助理助理工程师专员助理实习生本表根据职员的职位,将工资划分为若干级别,企业可根据职员级别高低来调整工资。

工资报告单工资报告单部门纳税时间姓名预付所得税号码工资单编号国民保险号码应付工资扣款项基本工资个人所得税加班费国民保险公积金奖金假日津贴病假津贴产假津贴工资总额扣款项净工资额总扣除目前的工资总额目前的预付所得税日期姓名工号变更工资申请表职称工作部门担任工作雇佣日期记录:[ ]优[ ]好[ ]普通现在工资率:将调整工作率:理由(任选一种)[ ]晋升[ ]调整工作[ ]考绩优良[ ]年资增加最低工作率工作等级前工作需要条件新工作需要条件备注:申请者批准者签章日期工资预算表部门工资预算表日期时间阶段科室员工数目工资费用加班费用总费用预计实际预计实际预计实际预计实际总计计划人批准人签名签名。

表格模板-劳动工资报表说明 精品

表格模板-劳动工资报表说明 精品

劳动工资报表说明第一部分统计范围根据劳动统计改革的要求,目前将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劳动统计报表范围逐步扩大的计划,20XX年劳动统计年报城镇以上单位范围将依然与20XX年一样扩大到规模以上私营企业。

城镇以上单位范围: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中央和地方所属的各级企业、事业单位。

包括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

(不包括个体和私营经济单位和乡镇企业局管理的企业)规模以上私营企业范围:(1)指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工业企业(2)具有专业资质等级的私营建筑业(3)具有专业资质等级的私营建筑业(4)房地产开发企业(5)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批发业企业(6)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零售业企业(7)年营业额在2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餐饮业企业(8)具有住宿业星级等级的私营住宿业企业。

第二部分统计报表劳动工资报表包括20XX年年报《劳动情况》I101-1表和季报《劳动情况》I102-1表。

其中年报上述所有单位均须填报。

而季报私营企业无需填写,只由城镇以上单位填写。

年报:年报表的“一、在岗职工”项下新增了“临时职工”项。

在补充资料中,新增“在岗职工受教育培训人数”一项指标。

第三部分指标解释人数统计单位从业人员各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

包括在岗职工、兼职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

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在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的从业人员中,现仍保留农村户籍关系的人员。

使用的农村劳动力是单位从业人员的其中项。

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职工。

包括由单位派出学习、劳务及病伤产假且仍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

劳务工工资统计表

劳务工工资统计表
表五
重庆**建设工程集团
年 月劳务工资统计月报表
填报部门:
序 号
工程名称
劳务公司或班组
单位:万元
劳务或 班组
负责人
累计完成 产值
已支付 劳务费
拖欠 当月从 当月应发 当月实发 当月欠 累计发放 累计拖欠
劳务费 业人数 工资
工资 工资 工资
工资
备注
合计:
项目负责人:
派驻代表:
制表人:
注:1、当年累计完成产值:
万元,
2、当月报上月1——31日的工资情况,月报请附上已发工资明细表。
3、工资明细表联营工程交劳务管理中心存档、其他由各子分公司、项目部存档备查。
4、本表请于每月25日前如实填报工程管理部。
时间: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年统计年报和年定期统计报表)大连市统计局印制年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大连市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 ······················································································································二、报表目录 ······················································································································三、调查表式(一)劳动统计基本情况表式劳动统计单位基本情况表 ···························································································(二)基层年报表式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表)··························································································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表)··························································································(三)基层定报表式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表) ····························································································(四)综合年报表式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表)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表)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表)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表) ····························································································四、附录(一)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表)目录(年报用) ······································································(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 )(定报用)···········································································(三)职业分类与代码表 ····································································································(四)指标解释 ················································································································一、总说明(一)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工资总额等方面的资料,为政府监测、调控工资分配格局、进行宏观决策提供数据,为国民经济核算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工资统计年报表
企业(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2016年
企业(单位)名称: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代码
本年实际
一、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

01
其中:女性

02
其中:非全日制

03
(一)在岗职工

04
(二)其他从业人员

05
二、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年末人数

06
三、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07
(一)在岗职工

08
(二)其他从业人员

09
四、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年平均人数

10
五、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一)增加人数

11
1.从农村招收

12
2.从城镇招收

13
3.录用的退伍军人

14
4.录用的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

15
5.调入

16
其中:由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入

17
6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生活费
千元
31
八、单位数

32
用工单位填报:
补充资料:1、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年末人数人,其中:已统计在本单位从业人员中的人数人。
2、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全年平均人数人。3、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劳动报酬千元,
其中:已统计在本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内千元。
(二)减少人数

19
1.离休、退休、退职

20
2.开除、除名、辞退

21
3.终止、解除合同

22
4.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23
5.死亡

24
6.调出

25
其中:调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

26
7.其他

27
六、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千元
28
(一)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千元
29
(二)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