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人口容量与合理人口容量

合集下载

人口的合理容量(主要知识点)

人口的合理容量(主要知识点)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一)、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二)、环境人口容量1、定义:环境人口容量是指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对该定义的理解:这一概念是基于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事实和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矛盾是益尖锐的背景条件下提出的。

该定义的几层意思:⑴分析环境人口容量,应针对具体的时期。

⑵整个环境中的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生活文化消费水平以及地区开发程度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⑶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利用的资源、技术,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国外或外地区的。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尽管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是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补充补充一: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1、如何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进行估计⑴要考虑环境的地域范围的大小。

环境地域范围越大,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就越多;反之则少。

⑵要考虑地域内自然环境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自然条件越优越,自然资源越丰富且可再更新能力强,环境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就越多;反之则少。

⑶要考虑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口生活水平。

人们生活水平高,消费水平也就越高,则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就少。

所在资源消费水平一定的条件下,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就要把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

⑷要考虑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

若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即使资源数量一定,仍然可以提高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同时又不会降低生活质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⑴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不确定的。

例如,现有的资源总数并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以及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等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人教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教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朔城区一中高一年级地理导学案班级姓名学生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第周课题主备人审核人编号使用人编写时间1.2人口的合理容量景华府05 2013/1/12一、本节目标1.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知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3.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二、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 环境承载力⑴概念:指环境能的人口数量。

⑵衡量指标: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⑴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⑵影响因素: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以及人口的和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

其中,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3.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一种资源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为环境承载力,而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资源、经济、科技、消费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所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

4.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估计: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有的估计结果。

目前主要存在三种观点。

①悲观论:现今世界人口已太多,已大大超过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②乐观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③中间论:介于悲观论与乐观论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知识点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1. 人口的合理容量的概念⑴空间:一个国家或地区⑵条件按照合理的保障健康的不妨碍未来人口的⑶实质:① 的人口数量;②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 ”。

综上,所谓的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 的生活方式,保障 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 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人口数量。

2. 正确处理人类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与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关系⑴ 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现实的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人口 、人口 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 问题和 问题。

指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指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指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在中图版的教材里,环境承载力就是环境人口容量,体现的是可以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而合理人口容量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而在人教版里面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和中图版的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一样.说明“人口合理容量”的教学与高中地理其他模块学习内容的联系。

人口合理容量第一部分: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地理必修Ⅱ2.年级:高中一年级4.所属的单元(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教育出版社5.学时数:45分钟第二部分:教学设计【设计思想】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紧扣教材,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教学中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计算、对比等,采用多种手段如地图、表格、文字资料等,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计算、交流与表达等活动,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包括三个大标题,分别是"一、’人口爆炸’""二、环境的限制性""三、人口的合理容量",主要介绍了20世纪以来人口增长的趋势和现状,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关系,介绍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含义,人口容量的特点。

课程标准:要求能够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学情分析】本教材内容对高中年龄阶段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智力发展水平来说难度不大,担心的是学习兴趣不浓。

在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以乡土地理资料为主制作案例,设计“人口合理容量”的教学方案。

指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指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指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作为一种资源是有限的。

科学的定义环境承载力指的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资源所能承受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即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的限度。

之所以说“能承受”其实就是在不影响环境系统正常功能的情况下,有限的地球环境,有限的资源,它的承载力必然也是有限的人类活动,因此也势必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内。

环境人口容量概念产生的背景是目前只有地球上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而地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面对数量庞大且与日俱增的人口的事实,人们必然关注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力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简单的说也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地球环境是有限的,一旦超过能容纳的人口数,人口就不能正常生存。

而在新课标教材中采取的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在定义中让我们也了解了概念的不确定性,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时期都会随着不同因素,受各种条件限制发生变化,只是目前人类的人口总数从未达到过最高的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本身就是一个理想的、难于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教材中这样定义: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既要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我们可以理解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这个数值并不是定值,也是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多少而定位的,因此并不是准确的数值,可谓是个未知数。

综上所述,环境人口容量与环境承载力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数量的关系。

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它是随时间变化的。

浅析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人口容量三者的区别

浅析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人口容量三者的区别

浅析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人口容量三者的区别浅析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人口容量三者得区不教材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得内容教学,同学们较难理解,也较容易混淆得是上述三个相关概念.本人结合教学中得一些体会,浅析如下:人口容量:指在一定得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得最高人口数量.它强调得是一个地区得资源环境所承载得最大人口数量,即极限人口.我国人口容量应该操纵在16亿左右,但目前13亿人口已使我国得许多资源以及一些地点得环境不堪重负.今后必须接着实行打算生育和环境爱护.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得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得人口数量.要紧从资源及社会、经济和消费水平等角度,在维持较高生存标准得情况下,确定地球供养得最大人口数.体现人口“进展”层面上得意义.强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进展得协调统一.能容纳得人口数量小.论文联盟考虑现有得生活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得生产、生活得进展,并考虑资源和消费水平得变化来估算以后得人口数,是一个“适宜”数量.其妨碍因素是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得生活水平条件下和能促进可持续进展前提下得适度人口,即最佳人口.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得共同点,由于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确定,因此两者都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得情况下,都具有相对确定性.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得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得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得大小.WcOm要紧是从自然资源(耕地、淡水等)承载能力得角度,确定地球可供养得最大人口数.强调地球生态系统供养人口得自然基础,体现人口生物学上得“生存”,是一个警戒值.能容纳得人口数最大,仅从自然资源得角度估算,环境承载力是生物生理性得人口容量,把人均消费水平压到最低生存标准,是估算得最大人口数量.其妨碍因素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举例: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得木板假如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得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得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得)图”,回答1-2题.1、以某地得四类要素测得得各自所能供养得人口数量分不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得环境人口容量为()a8000 b10000 c6000 d45002、本世纪初中国得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得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得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得关系,正确得是:a.a﹤b﹤c b.c﹤b﹤ac.b﹤a﹤c d.a﹤c﹤b解析:1d;木桶得短板决定木桶得容量;2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得国家,目前人口总量差不多超过了合理得界限,但还未达到我国环境人口容量那个极大值.通过上述对相关概念得进一步阐释,同学们就不难区分了,并还能了解到它们之间得区不、联系、共同点等.再用典型例题来关心巩固,更有助于提高同学们得灵活运用和应试能力了.。

1.3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3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
(3)科技水平
科技水平↑ →开发资源量↑ 、资源利用率↑ →人口合理容量↑
正相关
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的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 密度都高于每平方千米300人,且国民的生活水平很高。为什么?
(4)地域的开放程度
正相关
生产力愈发达,利用系统外资源的能力就愈强。
生生态危机,导致环境承载力降低。
3、环境承载力的估算
科技、社会文化等
某一地区不同时期的资源和环境是变化的
可预见时期内资源和环境的可估量 土地、淡水、粮食等
4、提高区域内换承载力的途径
(1)、向外移民 (2)、利用区域外的资源 (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总之,对一个封闭的区域而言,向外移民或者利用区域外的资源可 以暂时缓解环境压力,但就全球而言,这些措施是无效的。 在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条件下,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和相对固定的。
地域的开放程度
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资源的互补可以大大提高 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
小结: 影响合理人口容量大小的因素 正 相 关 负 相 关
1 自然环境(资源)越优越,合理人口容量越大 2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合理人口容量越大 3 科技水平越高,合理人口容量越大 4 地域开放程度越高,合理人口容量越大
③其他资源 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也会影响到环境承载力。
但不同地区由于地域经济、产业和需求量的不同, 其具体影响因素应视该地区具体情况而相应地做出 分析和评价,已确定其制约程度。
环境承载力– 小结
生物生理 性的人口 容量
环境承载力
自然环境要素
人均消费水 平压缩到最 低情况下的 人口容量
阳光
空气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6章 第1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案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6章 第1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案

第一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一、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1)衡量指标: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

(2)规律⎩⎪⎨⎪⎧从纬度看:集中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从海陆位置看:集中于近海地带从地形上看:集中于平原地区(3)人口密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美国东北部。

2.我国的人口分布(1)特点: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具体表现以西以北人口稀疏。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影响逐渐减弱,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战争、宗教、文化习俗、政策和历史因素等。

三、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1)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观反映。

(2)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3.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1)条件: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的生活质量。

(2)实质: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世界各国实现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1)世界: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秩序。

(2)地区: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目前,全球70多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

下图显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A.10°S~20°S B.20°N~30°NC.30°N~40°N D.40°N~50°N2.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A.气候酷寒B.山地多,平原少C.陆地面积小D.干旱区面积大1.B 2.C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高考地理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练习题含答案

考点29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考点热度★☆☆☆☆]一、知识整合1.环境承载力2.环境人口容量⑴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接反响.⑵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开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3.人口合理容量⑴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提示]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举措:限制人口数量,提升人口素质;开展科技,提升资源利用率, 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二、重点考向考向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1.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最大的人口、经辨规模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区别内涵最大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开展,消费水平意义生存开展人口数量大小共同点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 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环境人口容垃环境人口容置贾源状况、科技开展水平、经济兴旺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抱区开放程度祐度的人口、经济视模生活病费水平-410 -【典例引领】1 .青海、西藏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地势高、气候严寒 C.自然资源丰富2 .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③青藏铁路的开通,增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A.①②④B.①③④ [答案解析]1. C 2. A 第1题,结合表中内容和西藏、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可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小 的原由于海拔高、气候严寒,生态环境脆弱,生物资源少;自然资源丰富可以提升环境人口容量.应选C. 第2题,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要从消费水平、生态环境及地域的开放程度等方面考虑,开放程度越高, 人口容量越大,③错.应选A.-411 -B.生态环境脆弱 D.生物资源少②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C.①②③D.②③④考点29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对点练习[考点冲关]不同地区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环境人口容量.以下图为不同因素在不同时期对应的人口规模变化图.读 图完成1〜2题.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图为某省区 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 .图示省区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412 -1 .甲、乙、丙、丁四个要素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甲:自然资源B.乙:生活消费水平2 .要提升我国东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可行的举措是A.扩大耕地面积B.加大住房建设C.丙:社会生产力D.T:人口迁入C.人口大规模迁出D.增强科技应用 A.矿产资源B.水资源 4 .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A.新疆B.湖北C. 土地资源 C.山东 5 .提升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举措是 A.大力开采地下水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C.提升植被覆盖率D.生物资源D.广东D.迅速扩大耕地面积以下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局部县级行政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单位:万人〕.读图,答复6〜7题.105中6.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B.淡水资源C.地形地势D.科技水平7.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开展的正确做法是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8.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C.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入局部人口D.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入局部人口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城而过.下表为兰州市人口容量总结表〔单位:万人〕.据此,完成8〜9题.测算方法适度人口容量最大人口容量基于国内生产总值311 338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207 344基于生态环境标准227 3458.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万人〕和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分别是A. 311; 345B. 207; 344C. 227; 338D. 207; 3389.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最有效举措是A.挖掘土地潜力,提升容积率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C.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市用地D.开展科技,提升开放程度-413 -10.以下图是N、M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关于两类国家人口合理容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年龄年龄A.N类国家因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而人口增长快B.M类国家因人口数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而导致人口萎缩C.N类国家因资源十分丰富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D.M类国家因经济、科技兴旺所以环境人口容量较大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上下起伏,降水稀少、气候枯燥,植被大局部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开展较为落后. 分析材料答复11〜12题.1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西北地区面积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B.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利,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C.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枯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开展落后,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12.有关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B.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C.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经济开展落后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合理人口容量会永远很小-414 -[直通高考]1. 〔2021•上海卷〕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假设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甲省乙省丙省丁省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778.5 914.3 283.4 1799.4耕地面积〔万公顷〕588.31 528.18 814.07 414.95A.甲省B.乙省C.丙省0.丁省〔2021•上海卷〕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2.有人口学家采用以下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X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 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根据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3.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以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到达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A.①B.②C.③D.④A.①②is -B.②③C.①④D.③④-415 -[—| K尚心HUQ餐□人啕刑本.■[~~|人其正厩用东止整日人闾II:国展用【参考答案】[考点冲关]1.A 此题考查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水平.据图可知, 甲、乙两因素与人口规模成正比,丙、丁两因素与之成反比.四个要素中,人口规模与资源成正比、与生活消费水平成反比、与人口迁入成正比、与人口迁出成反比、与社会生产力成正比应选A.2.D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土地开发程度已经很高,扩大耕地面积和人口大规模迁出不现实;住房的建设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不大,反而会因占用耕地而使得环境人口容量减小;增强科技应用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应选D.3.B 根据木桶理论,容量由短板决定.图示省区水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最少,相当于木桶的短板,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水资源,B对;其他资源较多,不是最主要制约因素,A、C、D错.应选B.4.C 该省区水资源短缺,矿产、土地、生物资源丰富,最可能是山东省,C对.新疆水资源、生物资源短缺,A 错;湖北、广东的水资源充足,B、D错.应选C.5.C 提升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举措是提升植被覆盖率,提升修养水源的水平,C对.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地面沉降等问题,A错;加快矿产资源开发、迅速扩大耕地面积不能促使水资源增加,会加快矿产资源枯竭,可导致土壤荒漠化加重,B、D错.应选C.6.B 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且从图中可以看出靠近黄河的城市环境人口容量相对较大,由此可以判断影响其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淡水资源.应选B.7.D 宁夏南部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小,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会导致人口过度膨胀,超出当地环境人口容量,对当地脆弱的生态造成破坏;从图中可以看出北部靠近黄河,水资源较为丰沛,环境人口容量较大,可以适当接纳南部的人口迁移;水资源是限制当地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而当地水资源的利用较为粗放,应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应选D.8.D 根据“短板〞原理,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各测算方法的最小值.应选D.9.C 兰州市人口数量已远远超过最大人口容量,主城区已无潜力可挖;因而跳出河谷是兰州市未来开展的主要战略.应选C.10.D据图可以判断N为开展中国家,少年儿童所占比例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压力大、环境人口容量小; M为兴旺国家,老年人所占比例大,由于人口增长缓慢,人口缩减,经济科技兴旺,故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应选D.11.C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枯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应选C.12.B影响合理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如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兴旺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应选B.[直通高考]1.C 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的短板;丙省单位面积水资源量是最少的,因此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应选C.2.D 根据题目表达:理论人口容量=aX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大致相同,但是由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④市熟制最高,人口容量最大.应选D.3.C 人均用水总量低于人均水资源总量的城市,说明人口数量尚未到达人口最大容量.结合图例信息,读图可知,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到达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①④.应选C.-416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不受限制增长必 将导致人均粮食_____。
木桶效应
区域的环境承载力 取决于数量最少的 资源
警戒性 临界性 相对性
课堂练习-1
例1:读“木桶效应图”,完成1~3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 D
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
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2.如果用a表示中国现有的人口数量,用b
科技发展水平
__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______,合理人口容量 越大;反之越小
地区的对外开 放程度
__相关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______,合理人口 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人口的文化和 生活消费 水平
经济发达程度
人口受教育水 平
__相关 __相关 __相关
消费水平________,合理人口容量越 小; 反之越大
环境承载力
荒漠化、盐碱化加剧 人去村空
人地关系恶化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科技发展 水平
文化和生活 消费水平
决定开发 数量
决定消耗 数量
资源
环境人口 最主要的
容量
因素
比较我国东西部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资源
国土面积 耕地 草原 森林 水能
数量 960万平方千米
9589万公顷 22434万公顷 11525万公顷 6.8亿千瓦
2.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是否能够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我国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有哪些?
不同人群对地球合理人口容量估计
乐观者认为未来世 界人口的增长不会 对地球产生不良影 响
悲观者认为目前世 界上的人口已经太 多,地球已经不堪 重负
合理人口容量 具有相对性!
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 之间,1972年的联合 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 的报告认为,全球人 口稳定在110亿或略 多一些,可以维持人 类合理健康的生活
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
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

C
A.a<b<c B.c<b<a C.b<a<c D.a<c<b
3.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因
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D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水资源
二、合理人口容量:人地关系协调
概念
区 参考角度 别
限定因素 体现意义 人口容量 共同点
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一定时期内,某一 按照______的生活方式,有舒
地域____和___能 适的环境,并满足____方面的
够维持抚养的____ 需求,同时又不妨碍____生活
人口数。
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
区_____的人口数量。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 会发展、消费水平
预测,21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 达到100亿以上。
地球上到底能容 纳多少人口呢?
一、环境承载力:
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 看,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
的最大人口数量(亦称环境人口容量)
阳光
淡水
人的生存 土地
空气
生物
人口增长,用水量增加 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实际人口数量
大于
影响
水资源严重匮乏
体现人口在“发展”层面上的意义, 在一定条件下,地球及其各个部分能保证 人的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使社会、 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能带来最大 社会效益的人口数量(亦称理想人口或适 度人口)
> 环境承载力
合理人口容量
影响合理人口容量的因素
因素
相关性
影响
资源
___相关
资源越_____,合理人口容量越大;反 之越小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自然、经济、社会
生存
发展


历史时期不同,制约的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 量具有不确定性;在具体时期内,制约因素不变 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定量估计,具有 相对确定性。
根据以下两段材料区别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
能力及人口容量的研究工作。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 地面积保持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 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 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人口的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最 多能养活16亿人。
1.3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 口容量
有人曾计算出下列有趣 的结果:全世界所有的人口 都可以放在英国的一个小 岛—怀特岛上,而且人人有 “立足”之地。
若按每人1.70米高、0.40米 宽、0.30米厚计算,全都可 以放进一个长、宽、高分别 为1 100米的大箱子里。
目前全世界的人口已超过了60
! 亿,,每年还要增加8600万。据
材料二: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
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 人口容量为8亿-9亿人。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 控制在10亿之内;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 在7亿之内。
问题:
1.材料一是指 环境承载力 ;材料二是指 合理人口容量 。
经济_________,合理人口容量越大; 反之越小
人口受教育水平_______,合理人口容 量越大;反之越小
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的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 密度都高于每平方千米300人,且国民的生活水平很高。为什么?
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资源的互补可以大大提高 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
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课堂练习-2
例2: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①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 们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 不大②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会使人口 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③环境人口 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 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 的估计值基本相同④合理的人口容 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居世界的位次
三 四 四 六 一
16亿
缓解人口与环 境矛盾的基本 国策:
★中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的1/3 ★中国人均森林是世界人均的13% ★中国人均草原是世界人均的32.3% ★中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人均的1/4
计划生育 环境保护
Hale Waihona Puke 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盛水量多少不 取决于其最长的木板,而取决 于其最短的木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