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农村电商的优势和挑战

农村电商的优势和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电商日益兴起,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农村电商作为农村经济的新兴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挑战。
本文将分十个小节分别阐述农村电商的优势和挑战。
一、优势之一: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农村地区由于信息技术的落后,致使农产品流通信息不对称,农民难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
而农村电商的兴起打破了信息不对称,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农产品的销售信息,使农民能够更好地掌握市场需求,加强农产品的销售。
二、优势之二:拓宽销售渠道传统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农民通常只能依靠农贸市场或中间商进行销售。
而农村电商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消费者与农产品直接连接,拓宽了销售渠道,使农产品能够更加广泛地进入城市市场,实现农民增收。
三、优势之三:降低交易成本传统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着中间环节较多、交易成本较高的问题。
而农村电商通过去除中间环节,直接连接农民和消费者,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四、优势之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电商作为新兴产业,为农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网络,农产品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和销售,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经济的活力。
五、挑战之一: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网络覆盖不完善,给农村电商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以促进农村电商的顺利发展。
六、挑战之二:物流配送问题农村地区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物流配送问题成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一大挑战。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立健全的农村物流系统,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七、挑战之三:农民电商意识培养农村电商需要农民积极参与和投入,但由于农民缺乏电商意识和技术知识,造成了一定的发展障碍。
培养农民的电商意识,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
八、挑战之四: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是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
在农业领域,农产品电子商务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农产品销售的新方式。
本文将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1.发展现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如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等纷纷涌现。
这些平台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便利,使得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到各种农产品,而农民也可以通过平台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产品销售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农产品和农民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
2.存在问题虽然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信誉和品质参差不齐,消费者很难辨别出平台的信誉和产品的质量。
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也存在问题,冷链物流、配送服务等环节需要不断完善。
农民对于电子商务的了解和使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
二、对策研究1.建立信誉体系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信誉和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可以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信誉体系,对平台进行评级和监管。
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力度,提高平台的自律性和规范性。
这样一来,消费者就可以更加信赖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从而促进销售。
2.加强物流配送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是农产品电子商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为了提高冷链物流和配送服务的质量,可以引入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配送效率。
还可以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物流保障体系,为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保障,确保产品的新鲜和安全。
3.加强宣传和培训为了增加农民对电子商务的了解和使用,可以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培训。
可以通过举办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讲座、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和能力。
还可以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产品电子商务中,鼓励他们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自己的农产品。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1.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消费需求的升级,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巨大,市场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高品质化的趋势。
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提供更便捷、快捷、高效的购物体验,因此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广阔。
2.自有品牌电商平台快速发展许多农产品企业和合作社已经意识到电子商务平台对产品推广和销售有积极作用,纷纷在电商平台上运营自有品牌。
通过自有品牌电商平台,农产品企业可以直接面向消费者,实现生产端与销售端的对接,节省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益,而且还能够实现对农产品的全程追溯。
3.农产品电商平台多元化发展除了自有品牌电商平台,还有一些综合性电商平台和农产品专业电商平台。
一方面,消费者可以通过综合性电商平台购买各类产品,专业性电商平台可以提供更专业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4.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为了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
这些政策措施对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尽管农产品电子商务存在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农产品电商平台在产品质量、品牌认知、物流配送等方面仍然存在瓶颈;农产品生产者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待提升;农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营销推广手段有待完善等。
1.改善产品质量,提升品牌认知为了提高农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销售量和美誉度,农产品生产者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品牌认知度。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改进产品的加工工艺,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同时积极开展产品宣传和品牌推广,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2.优化物流配送,提高服务水平农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物流配送环节需要更高的专业化和精细化。
农产品电商平台需要与专业的物流配送公司合作,优化物流运输路径,提高配送效率,缩短配送时间,提升整体配送服务水平,增加用户体验。
农村如何发展电商

农村如何发展电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电商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地区如何发展电商,并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农村电商发展的背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流失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狭窄,农民面临着低收入和贫困的风险。
而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销售渠道,为农民提供了机会,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农产品直接与消费者相连,打破了传统的中间环节,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二、农村电商发展的机遇1. 市场机遇:随着城市居民对健康、安全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农村的农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潜力。
同时,电商平台可以将农产品推广至更广泛的地域,并与城市的消费者建立联系。
2. 政策机遇:政府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农村电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例如,针对农村地区的物流和支付问题,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推动相关行业创新发展。
三、农村电商发展的挑战1. 网络覆盖和基础设施问题: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网络普及,推动电商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2. 农村电商文化:农村地区的电商文化相对薄弱,农民对电商的认知和信任度有待提高。
宣传和培训工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班和示范活动,提高农民对电商的了解和认同。
3. 物流和支付问题:农村地区的物流和支付问题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难题。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对物流和支付领域的研究和投入,在农村地区建设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和支付体系。
四、农村电商发展的策略与建议1. 政府支持:政府应该制定有利于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并加大对农村电商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电商。
2. 农民培训:政府和企业可以开展农民电商培训,提高农民对电商的认知和操作能力。
电子商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

电子商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特别是在乡村地区,电子商务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电子商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带来的机遇。
二、电子商务在农村经济中的挑战1.数字鸿沟由于农村地区信息技术发展滞后,农民普遍缺乏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和技能。
此外,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也相对较弱,导致农民无法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商业交易。
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是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普及的重要挑战之一。
2.物流配送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而言,物流渠道不完善,配送成本高昂。
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由于基础设施欠发达,物流配送更加困难。
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普及,需要解决物流配送问题,提高效率,减少成本。
3.支付和信任问题在电子商务交易中,支付和信任问题是农村地区需要解决的重要挑战。
农民对于在线支付的安全和可靠性存在疑虑,也缺乏线上交易的信任。
同时,缺乏线上交易经验的农民更容易遭受欺诈行为的侵害。
因此,建立安全可信任的支付体系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机制是电子商务在农村普及的关键。
三、电子商务在农村经济中的机遇1.农产品市场拓展电子商务为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民可以直接与消费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电子商务可以跨越地域限制,将农产品推广至城市和国际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增加收入。
2.电子商务创业与就业机会电子商务为农村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创业和就业机会。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民可以利用已有资源进行创业,发展农村电商。
农村电商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就业机会的增加,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农村服务的提升电子商务不仅仅可以带来农产品销售的机会,还可以为农村提供多样化的生活服务。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民可以获取到更便捷的医疗、教育、娱乐等服务。
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服务资源相对匮乏,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农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电子商务农产品可行性分析报告

电子商务农产品可行性分析报告引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对电子商务农产品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一、市场需求分析1.1 农产品市场规模庞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1.2 电子商务渠道优势:电子商务能够打破地域限制,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1.3 消费者偏好变化: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购买方式更加便捷化、快捷化的需求逐渐增加。
二、供应链分析2.1 农产品供应链长、中间环节多:传统的农产品销售存在中间环节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2.2 电子商务优化供应链:电子商务可以直接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供应链效率。
2.3 农产品质量溯源: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实现农产品质量溯源,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三、营销策略分析3.1 精准营销:电子商务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对消费者的精准定位,提高营销效果。
3.2 促销活动:电子商务平台可以通过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提高销售额。
3.3 用户体验:电子商务平台可以通过优化用户体验,提升用户忠诚度和口碑。
四、风险分析4.1 信任度问题: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的信任度是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
4.2 物流问题:农产品的保鲜和配送是电子商务的难点之一。
4.3 竞争压力:电子商务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
五、发展前景展望5.1 政策支持:政府对于电子商务农产品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加,为其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5.2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将不断升级,提升用户体验。
5.3 市场潜力: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健康的重视,电子商务农产品市场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电子商务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惟独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才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农村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回答,探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市场扩大机遇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村地区的产品销售创造了一个更广阔的市场。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农村产品能够迅速接触到城市市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
相比传统的销售模式,农村电子商务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带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农产品品牌化机遇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农村产品能够更好地进行品牌化推广。
通过建立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农民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
同时,通过线上销售的方式,消费者更容易购买到正宗的农产品,加强了农产品的可信度。
三、农业供应链优化机遇电子商务为农村产品的供应链优化提供了机遇。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中,中间商的环节较多,使得农产品售价上涨,农民利润减少。
而电子商务平台直接连接农民和消费者,中间环节减少,使农产品价格更合理,农民获得更多的利润。
四、农村生活品质提升机遇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农村居民享受到了更方便、更多样化的服务。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村居民可以购买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极大地提升了生活质量。
同时,电子商务还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农村劳动力闲置问题。
五、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落后挑战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基础设施问题。
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和速度往往较低,电子商务平台的顺利运行受到一定限制。
此外,农村地区的物流配送也面临着困难,导致农产品的配送时间和成本较高。
六、信任问题挑战电子商务平台的信任问题也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挑战之一。
在农村地区,消费者对于在线交易的不信任感,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比于城市消费者,农村消费者缺乏网络购物的经验和安全意识,需要加强对于电子商务的教育和培训。
七、农产品质量问题挑战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还存在着农产品质量问题。
农村电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农村电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农村电商是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将城乡间商品流通、信息传递和支付结算等流通环节融合在一起,为农村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电子商务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农村电商正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电商也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
首先,农村电商发展的机遇在于满足了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是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原因,他们往往难以获得优质的商品和服务。
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元化、便捷化的消费选择,满足了他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带动了农村消费升级。
其次,农村电商发展的机遇在于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和农村经济发展。
传统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物流不畅,许多优质农产品难以销售,给农民带来了销售难题。
而借助电商平台,农产品可以直接面向消费者,避免了中间环节的浪费和损耗,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效率。
同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还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品牌化、标准化和差异化,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这些都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再者,农村电商发展的机遇在于促进了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发展。
随着城市人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乡村旅游成为了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新选择。
许多地方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在乡村开发了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借助电商平台,这些特色旅游产品可以更好地面向市场,吸引更多游客,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然而,农村电商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网络和物流仍然薄弱。
这些都给农村电商的发展带来不小影响。
其次,传统习惯和观念对新兴业态的接受需要时间。
农村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较为保守,对于电子商务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
再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管理经验和市场竞争意识等方面的限制,部分乡村电商主体存在着经营管理不规范、服务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被誉为最后的“电商蓝海”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截至2013年底,全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出现了顺丰优选、我买网、阿里(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京东、沱沱、本来、易果网、天天果园、重庆(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农产品集团、1号店等一大批优秀的农产品电商。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农产品电子商务潜力巨大,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基于农产品电子商务自身的特点,找准问题所在,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从无序化走向规范化发展。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
继2010年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之后,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部署“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商务部也把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作为重点工程,出台多项支持政策,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在地方,海南(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河南(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四川(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等地都出台了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措施。
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014年10月•1•2•3由于购买便利、选择性广、优惠活动多等优势,不少消费者开始选择网购农产品。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农产品的交易总额在4万亿元左右,其中80%是通过传统市场实现,通过电子商务流通的农产品总量其实还非常小,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农产品电子商务存在着规模巨大的潜在市场。
行业人才逐渐成长。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需要熟知农产品电子商务运作的人才作为支撑。
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摸索发展,已经逐渐成长起来了一批熟稔农产品电子商务业态的人才,他们活跃在各类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平台,成为领域内最具活力的群体。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挑战产品选择问题。
农产品和工业产品最大的不同就是农产品种类众多,原则上一切农产品都可以做电商,不同的种类要有不同的仓储条件、运输条件、客户定位、产地等。
选择的产品不同,仓储、物流、资金、利润等都有很大的差异。
冷链问题。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问题是永远无法回避的,但是冷链物配投入的连续性强,物流、配送、快递、宅配等成本较高,投资回报周期长,不是单个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容易解决的,急需社会化的冷链物流队伍来提供集约化、专业化的冷链物流管理。
标准问题。
农产品与工业品不同,标准化的问题一直很难解决,缺乏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使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无标可依或有标不依的情况,导致农产品质量缺乏公信力,造成了产品售卖的难度和难以保证用户体验。
信任问题。
由于中国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碎片化,使得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到餐桌之间的整个产业链形成多个断点,甚至同一家电商不同批次农产品质量的差异较大,很容易在生产与消费的对接过程中出现信任问题。
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确定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产品选择。
首先是不能追求过多过全的产品选择。
农产品种类多,不同产品的客户定位、供应链要求等差异很大,不能以过多的种类来吸引更多的购买需求,而是应当根据本企业的客户定位、供应链支撑能力等来选择农产品种类。
其次是选择高品质农产品。
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人们在网购农产品时更在乎农产品质量,更愿意选择高品质、安全可靠的农产品。
第三是产品选择还要关注其持续供应问题。
农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地域性、季节性很强。
因此,农产品电子商务选择产品还必须要关注其持续供应问题。
优化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
一要提升冷链物流能力。
大型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尝试自建冷链物流,但对于中小型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而言,选择与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队伍合作更为合适。
二要建立本地化的物流服务体系。
基于大众化需求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必须要解决本地化问题,这就需要建立本地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与社区服务站、便利店等机构进行整合和合作。
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标准化建设。
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对农产品按照不同分类建立质量标准体系,保障农产品的消费安全以及消费者对农产品优质化、规格化的要求,其在内容上至少包括品质标准、工艺标准、规格标准三个方面。
建立农产品流通标准体系。
很多农产品由于运输条件达不到,无法进入电子商务市场。
因此,要建立农产品流通的分拣标准、包装标准、配送标准、验收标准以及管理标准等,囊括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各个部分,提高农产品在更大范围流通的可能性。
解决农产品电子商务过程中的信任问题。
实施品牌化战略。
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建设和经营管理能力,逐步提高服务内容和手段的规范性、便捷性和高效性,通过提升客户认知度和满意度来提高品牌知名度,还要实施差异化的品牌竞争策略,创建代表企业的地标性品牌产品,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
实现原产地农产品直销。
原产地农产品直销就是将农产品从原产地直接发货到消费者所在地,克服传统流通环节烦琐、效率低、损耗严重的缺点,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促进消费者的信任。
建立重要农产品电子商务可追溯系统。
引进农产品可追溯的概念,借鉴英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建立电子商务领域重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使消费者可以清楚了解其从田间到市场的整个生产流通环节。
阿里巴巴研究院《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报告》数据摘要:1.过去三年,淘宝农村消费占比不断提升,从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提升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
预测2014年市场规模达到1800亿元,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有可能突破4600亿元。
2.与城镇网购人群相比,农村网购消费者更年轻、更移动。
30岁以下各年龄段的农村网民比例均高于城镇网民,而30岁以上的农村网民比例则均低于城镇网民。
其中,20-29岁是农村网民的最大群体,占比为32%。
2013年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84.6%,高出城镇5个百分点。
3.农村居民对网购模式接受率达84.41%,人均年网购消费金额预测在500-2000元,主要集中在日用品、服装、家电等品类。
4.进城农民工拉动网购。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10%以上收入用来购买服饰,且以网购为主。
另外,返乡农民工继续网购,甚至成为网商。
电商动态阿里巴巴启动千县万村计划10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在首届浙江(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县域电子商务峰会上宣布,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要在今后几年以推动农村以线下服务实体的形式,将其电子商务的网络覆盖到全国三分之一强的县以及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
“当电子商务引发全社会商业生态的变革,农村需要迎头赶上,甚至实现弯道超车,”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运营官张勇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电子商务的作用,让农村也能享受与城市一样的消费选择,让优秀的人才可以回归农村创业,让农民可以直接从厂家采购生产资料从而降低成本,让农业产品足不出户卖到全世界。
”张勇表示,千县万村的服务站将在此过程中起到抛砖引玉、穿针引线的作用,引导和激发广大农村迸发出更大的活力。
在我国网购市场规模突破一万亿之后,城市网购市场增速日渐放缓,农村市场已经成为电商行业高速增长的新引擎。
阿里研究院在发布的《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报告》中显示,过去三年,淘宝农村消费占比不断提升,从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上升到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巡视员谢扬预测,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有可能突破4600亿元,将持续缩小与城市网购规模间的差距。
由于农村在地理、人口上的优势,随着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和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10年或者20年后,农村网购市场或将超越城市。
但农村市场的特殊性,注定电商的拓展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
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认为,在消费方面,目前农村市场商业基础薄弱,农民消费需求无法满足。
在生产环节,农村生产资料的产供销体系刚刚从封闭走向开放,商业流通效率低下,市场信息滞后,这些成本最终几乎都由农民来承担。
而在销售环节,高附加值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不通畅,农产品电商也存在“散、低、少”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电商大平台的介入,提供技术、理念、商业生态资源的全面支持,也需要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环境营造上积极作为,”高红冰说。
在借助电子商务发展农村经济这一点上,政府是阿里巴巴天然的合作伙伴。
浙江省成为第一个与阿里巴巴达成“千县万村”合作的省份。
10月13日,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徐高春和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吴敏芝,就阿里农村发展战略在浙江的落地举行了签约仪式,希望在今后几年内,通过在浙江的数十个县内全面运营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等举措,给浙江的乡村带去本质性的变化。
张勇表示,阿里巴巴下一步的农村工作重心分为四个要点:投资基础、激活生态、创新服务和创造价值,具体说就是在县村建立运营体系,加强物流,做好基础建设;帮助培养更多的买家卖家和服务商、做好人才培养;创新农村代购服务、农村金融、农资电商o2o等;帮助农民提高收入、增加就业、实现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