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改液的危害及解决办法
修正带和修正液有毒吗

涂改液(修正液、修正带)是一种化学合成物,其中含有二甲苯成分,长期使用对人体的肝、肾等脏器造成慢性伤害.
涂改液(修正液、修正带)中还含有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在内的各种卤化烃,这些化合物会对眼睛产生剌激.而且,由于涂改液干得快,其强烈的挥发性(含有挥发性很强的有机烃类物质)恰恰会增加它毒性的渗透力,对人体危害极大.
一些眼科专家指出,经常使用涂改液(修正液、修正带)会造成眼球发红、流眼泪、个别过敏体质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时间使用会对人体的五官造成明显的损害.
为了自身健康及保护眼睛, 涂改液(修正液、修正带)还是不用或少用为好.即使要用, 最好尽可能拉开与头部的距离.
经常使用涂改液(修正液、修正带),还有一个学习上的副作用—错别字多多!出错处多多! 所以,涂改液(修正液、修正带)最好不要用,长期使用对学习、对人体、对环境都是有害的!。
(完整word)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的研究与调查

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的研究与调查组长:倪徳瑗组员:熊科宇史然胡相鑫杨阳陆瑜指导老师:曾广勇一、修正液的介绍:修正液(又称涂改液、立可白)是一种白色不透明颜料,涂在纸上以遮盖错字,干涸后可于其上重新书写。
修正液传统上用小瓶子来包装,瓶盖附带一支小扫帚或者三角形的发泡塑胶浸在改错液里面。
由于修正液挥发性极高(亦即干涸得快),未用完的修正液留在瓶里容易变得太浓稠而难以使用。
因此,修正液制造商通常也会附带售卖稀释剂。
修正液于1951年由美国秘书贝蒂·奈史密斯·格莱姆(Bette Nesmith Graham)发明,她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妇女,离婚后到一家公司做打字员,以此养活自己和儿子。
但是因为她常因难以集中精神而打错字,而打错的字用橡皮擦多少会留下痕迹,这使得她大伤脑筋。
一次外出度假时,贝蒂偶尔发现工人用油漆将背景板上的污点掩盖掉。
由此她想到了自己打字时常出错,是否也能用这种办法呢?于是她买了一瓶白色油漆,并将其稀释,同时也准备了一把化妆用的小刷子,带到上班的地方.一旦哪个单词打错了,就涂上一点油漆,干了以后再重新打字。
由于打出来的文件干净清爽,她的上司非常满意,于是,这被贝蒂称为“液体纸张"的“涂改液”便成了最早的修正液,一度十分畅销。
近年开始出现笔型的修正液,笔里面装有弹簧,将笔尖按在纸张上可泵出改错液,这比扫型的更能平均地涂出修正液,也不会像瓶装的容易干涸。
二、修正液的利与弊:比起橡皮来,修正液的确要方便好用的多,同学们在用水笔、圆珠笔或着是钢笔写作业的时候,难免不会写错字,如果用橡皮来擦的话,就会留下墨水的痕迹,而且还很费时间和力气,有时候还会把本子给擦破。
这样一来,错字多了,作业看上去也就不工整,乱糟糟的。
若是用修正液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只要用修正液一涂,本子就会和以前的一样工整.但是经过我们查阅大量的资料后,我们发现修正液中主要含有甲基环已烷、树脂、太白粉.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甲基环已烷,它是一种可燃气体,当它在空气中的浓度比率高达5%-15%,遇到明火就会爆炸,同时它也会刺激大脑,从而使思维迟钝,我们在使用修正液后,大批的空包装塑料瓶又是非常难处理的垃圾。
研究涂改液对人体的危险

研究涂改液对人体的危害初一(8)班6刘萍茹25林静36梁泳仪一、提出问题:涂改液,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可谓是“遍地开花”。
难道它没有任何副作用可以让人放心用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调查显示,涂改液对人体有一定危害。
那么,究竟涂改液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哪个品牌的涂改液危害大?二、我们的方案:①准备十二片叶子②购买两支不同品牌的涂改液【这里用晨光和真彩品牌的】③把树叶分成三组,每组四片;A组不涂涂改液,B组涂晨光,C组涂真彩④放在同一个地方观察变化⑤等待7天三、过程:1.首先到附近小区捡起一些嫩叶。
2.然后挑出12片大小差不多、同一类别拿回家放在阳台,并贴好标签。
3.把12片嫩叶分成3组,每组各4片,1组涂上真彩品牌的涂改液,一组涂上晨光品牌的涂改液,最后一组不涂任何涂改液。
4.等待7天,看看哪组嫩叶更快变成枯叶。
就可以说明哪个品牌的涂改液危害更大,与没有涂改液的叶子做出一个对比。
5.每天坚持照相、做好记录,并与前一天的叶子做好对比。
四、实行:每组序号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类别真彩品牌晨光品牌无任何涂改1.第一天我们把树叶放在桌子上面,一共三组,每组四片叶子。
我们还贴好了标签,以便日后不会混淆。
我们真彩涂改液和晨光涂改液平均涂在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树叶上面。
头一天的叶子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如旧。
2.第二天我们依然如旧照相、观察,但叶子还是没有任何变化。
(第一天) 3.第三天继续去观察,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顺便把标签画深色一点。
(第二天)4.第四天可见晨光牌的树叶根已经发黄。
而真彩牌的树叶没变化,但不够晨光牌的黄,而无涂改的没有任何变化。
(第三天)(这一张是晨光牌缩小图)(第四天)5.第五天今天,晨光牌的树叶已经枯萎,变黄,而真彩牌的树叶只是稍微比晨光牌的要好。
没有被涂改的树叶依然如旧,没有变黄,枯萎。
6.第六天这一天,树叶有明显的变化。
首先看真彩牌的,真彩牌的已经枯黄得十分厉害,而晨光牌的不但枯萎还开始变皱。
关于修正液对人体危害的研究报告

关于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的研究报告研究人员:张文秋,赵晓琳,于嘉昊问题的提出:许多修正液里都有大量的异味,那么到底在修正液背后有我们这些学生不知道的呢?因此我们小组成员对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这一课题展开了调查。
研究的方式:我们通过上网搜索,查阅书籍,询问同学展开开了进一步的调查。
研究过程:(一)什么是修正液修正液(又称涂改液、立可白、涂改液)是一种白色不透明颜料,涂在纸上以遮盖错字,干涸后可于其上重新书写。
于1951年由美国人贝蒂〃奈史密斯〃格莱姆发明。
修正液在发明文字处理器之前,让打字或写作变得更加方便。
但是有异味,不同修正液异味浓厚程度不同,多数修正液气味比较刺鼻。
修正液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二)修正液的主要成分修正液成分的主要溶剂可分为三类:三氯乙烷(C2H3Cl3、CH3CCl3)、甲基环己烷(C7H14)、环己烷(C6H12),其毒性危害的强弱和浓度成正比。
(三)使用情况现在不少小学生的铅笔盒里已经不放橡皮了,并且由于像圆珠笔、钢笔书写后,无法用橡皮清除掉痕迹,很多学生认为用笔涂掉太影响美观,虽然知道修正液危害大,但还是宁愿用修正液来掩盖痕迹。
对此,很多老师却表示宁愿让学生用笔轻轻地把错误涂抹掉或者用括号括起来的方式,不建议使用修正液。
(三)修正液所带来的危害修正液中含有铅、苯、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应谨慎使用。
修正液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长期使用此类产品,将有可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更为严重是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等并发症。
1.环保修正液也有危害环保修正液里面的有毒成分也还是存在的,所以应该说使用修正液不可避免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即便是环保修正液,消费者也许要提高警惕,小心防范。
2.对联丰小学五年一班同学使用修正液情况统计图联丰小学五年一班共有68人,其中60人使用修正液,4人不使用修改工具,4人使用其他修改工具。
涂改液的危害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 今年来,修正液(又称涂改 液)因使用方便被广大青少 年青睐,尤其是城镇学生使 用率高达80%以上。由于修 正液大多是由有毒有机溶剂 配制而成,因此会严重危害 使用者的身心健康。长期使 用会引起慢性中毒,轻者会 引起头痛、恶心,眼、鼻和 咽喉等部位发炎,严重的甚 至会引发白血病而危及生命。 除了它的毒性作用外,滥用 修正液还可使学生形成不良 心理,产生依赖,对学生的 学习造成影响。
• 为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 防:
• 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在该方面制定相应的卫 生标准,规范修正液市 场
• 随着科学• 应到有质量保证的正规 商店去购买。
•
现从修正液的配方来分析其危害性。根据文献报道,修正液的配方中含有甲基环 己烷、环己烷、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钛白粉、环己酮、甲 基己丁基甲酮、二氯乙烷、树脂等九种化学物质,不同的修正液配方有所不同, 但主要以前五种化学物质为主。此外,修正液中还不同程度的含有苯及其他有机 物以及铅、钡等重金属盐。上述几种化学物质在不同程度上对人类的健康都有一 定的危害性。甲基己烷、环己烷是一种氧化性溶剂,虽属低毒物质,但如果长期 吸入或沾污皮肤会对人体神经系统主生抑制作用,造成使用者学习效率降低。而 且还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引起皮肤脱脂、角质层变硬、表皮细胞损伤,严重 者会对肝脏主生一定的毒性。修正液中的卤代烃所含碳原子数较少,因此挥发性 较强,为无色液体。如1,1,1--三氯乙烷,它是一种有特殊气味且对人体有害的 物质,一般通过呼吸道、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这些卤代烃中很多是致癌、 致畸和致突变的“三致”污染物,它进入人体后会对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使 用者鼻和咽喉发炎,引起头疼、事业心等症状的发生。苯是一种有特殊芳香气味 的无色液体,极易挥发,可以通过呼吸道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此外,苯是强的血 液毒性物质,且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确定苯是人类的致癌物。慢性苯 中毒可以损坏人的造血系统,最终导致白血病。钛白粉的主要成份是TiO2,在 修正液中主要用做覆盖剂,其毒性未见报道。铅、钡等重金属,毒害程度大,易 引起慢性中毒的特点,均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被肌体吸收。铅是广泛存 在的毒物,长期使用可造成血液中铅储量超标,引起重金属盐中毒,最终可造成 全身几乎所有组织脏器的损害。动物实验表明:铅暴露可对大鼠空间认知能力及 学习记忆能力产生很坏的影响,还可损伤其肾组织等部位。金属钡毒性很低,但 可溶性钡盐却有很高的毒性。钡盐的毒性大小与其溶解度有关,溶解度高,则毒 性大,可溶性钡盐如氯化钡、醋酸钡、硝酸钡等为剧毒物质。体内钡含量超标可 引起头晕、头疼等症状,长期接触钡化合物的人群,可出现上呼吸道和眼结膜刺 激症状,甚至引起心脏传导功能障碍。
关于使用修正液的危害研究性课题报告2000字范文

关于使用修正液的危害研究性课题报告2000字范文篇一:涂改液的成分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涂改液的成分、危害及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学校:高明一中课题成员:麦韵锐研究结论以前涂改液中有机溶剂包括甲基环己烷、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甲烷、甲苯、对二甲苯、苯及苯的同系物和卤代烃等化学物质,现在的涂改液中有机溶剂主要含甲基环己烷和苯及其同系物等。
除此之外,涂改液中还含有铅、镉、汞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涂改液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长期使用此类产品,将有可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更为严重是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等并发症。
这些物质也是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
2000年11月16日,《武汉晨报》报道一位湖北潜江学生在使用涂改液时,不慎将其液体溅入眼中,造成左眼接近失明;2022年7月8日,央视国际东方时空报道了一起在广西桂林发生的小女孩误食涂改液事件,小女孩食道被严重烧伤,进食十分困难。
我国首部有关学生文具安全规定的国家标准《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将于2022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将明确规定涂改液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最大限量,对涂改液中的铅、镉、汞等有害物质含量做了强制性的规定,对于有机溶剂苯的含量规定每公斤不超过10毫克,并且不得含有氯代烃。
共发现了近二十个品牌的涂改液,但许多牌子的涂改液就连最基本的成分标识都没有,更甭说标有警告提示如禁止食用等,有的也写得很简单,更有甚至全用韩文、日文、英文等写,完全不符合涂改液的国家标准。
期间还发现一类标着“无毒环保型”令人感到可笑的产品。
在购买者中,大部分是商场周围学校的中小学生,大多数学生购买时比较认可白雪、晨光、真彩等品牌。
3. 第三小组设计的调查问卷(见附件二)涵盖了小学和初、高中的所有年级的学生,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20份,其中小学34人,初中86人,高中200人。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有30%以上的学生赞成使用涂改液,还有30%的同学觉得无所谓;有23%的学生经常使用涂改液,70%的偶尔使用;71%以上同学不知道涂改液的成分;只有78%的同学知道涂改液有危害。
涂改液对人体的危害

“改写液”,是一种普通文具,目前很多学生都在使用这 类文具。但是涂改液有很大的一种刺激性气味,为此想研 究这种产生刺激性气味的物品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害,从而 使同学们减少使用量,并且可以清楚课桌椅上的残留涂改 液。
几种常见涂改液
涂改液的有效成分:
经过查找发现:传统的涂改液内的主要成分是含有钡、铅等重金属的钛白粉, 而溶剂则是以苯、三氯乙烷(C2H3Cl3、CH3CCl3)、甲基环己烷(C7H14)、 环己烷(C6H12)等大量有机化学液体调兑而成的稀溶液。
涂改液对人体的危害:
修正液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 健康,如长期使用此类产品,将有可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更为严 重是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等并发症。 涂改液历史:
涂改液是1951年由美国秘书贝蒂·奈史密斯·格莱姆(Bette Nesmith Graham)的发明,她也是顽童合唱团(The Monkees)的前成员麦克·奈史 密斯(Michael Nesmith)的母亲。传统涂改液用瓶子包装,瓶盖带有一支小 扫帚。近年开始出现笔型的涂改液,笔里面装有弹簧。将笔尖按在纸张上可泵 出改错液,这比扫型的更能平均地涂出涂改液,也不会像瓶装的容易干涸。
涂改液历史:
涂改液是1951年由美国秘书贝蒂·奈史密 斯·格莱姆(Bette Nesmith Graham)的发 明,她也是顽童合唱团(The Monkees)的 前成员麦克·奈史密斯(Michael Nesmith) 的母亲。传统涂改液用瓶子包装,瓶盖带有 一支小扫帚。近年开始出现笔型的涂改液, 笔里面装有弹簧。将笔尖按在纸张上可泵出 改错液,这比扫型的更能平均地涂出涂改液, 也不会像瓶装的容易干涸。
修正液的危害和改进

修正液的危害和改进课题组成员:【摘要】:修正液(又称涂改液、立可白)是一种白色不透明颜料,涂在纸上以遮盖错字,干涸后可于其上重新书写。
修正液传统上用小瓶子来包装,瓶盖附带一支小扫帚或者三角形的发泡塑胶浸在改错液里面。
虽然它的确很方便,但它却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我们研究发现,它不仅会使植物萎缩死亡,还会使昆虫和动物致死。
而对人体的危害就更大了,它是一种化学的合成物。
但现在仍然有大多数学生在使用修正液,但修正液如同慢性毒药,修正液中含有大量会造成人体危害的铅、苯、钡、甲基环乙烷、二氯乙烷等化学物质。
它们会影响、破坏人体组织,严重的更会导致白血病等癌症,修正液对使用者身体健康上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我们应该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警惕慢性中毒,莫让涂改液“涂改”自己的健康。
【关键词】修正液危害健康改进品牌【前言】:目前,很多学生喜欢使用修正液,有些同学在做作业时,经常使用修正液涂改,以致吸入那些有刺激性气味的气味。
有些同学为寻求快干,用手去擦拭未干的表面,结果将液体粘在皮肤上。
更有甚者,有的学习还把修正液当成玩具,互相挤射,倘若液体进入人眼,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此类课题,能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修正液,认识到它的危害性。
并希望对修正液进行改进,保证我们的健康成长。
同时,也为了丰富我们的课外实践能力。
【研究经过】一、任务分工:做实验:————访问专家(教师):————上网查资料:————————————查书面资料:————————————总结论文:——二、活动步骤:分三阶段阶段时间(周)主要任务阶段目标一 2 做实验获得事实资料二 3 资料查询获得能借鉴的资料及专家建议三1~2 成果汇总探讨出修正液的危害,写出论文【研究内容】:一、【实验过程】:研究器材四株含羞草四个透明的瓶子烧杯四个不同的修正液两只水二十只蚊子土壤泡沫几小块实验一:买来两瓶不同的修正液,一瓶是晨光牌,另一瓶属于杂牌,分别观察它们的物理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改液的危害及解救办法
任市中学陈礼坤周继莲涂改液是很多学生纠正错误字的常用工具,据调查中学生使用涂改液的比例在7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则高达 90%以上。
涂改液是什么呢?同学们很熟悉,但对它的成分及毒性不了解。
我们查阅了一些资料,询问了相关老师,终于弄明白:涂改液中有机溶剂包括甲基环乙烷、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甲烷、甲苯、对二甲苯、苯及苯的同系物和卤代烃等化学物质,除此之外,涂改液中还含有铅、镉、汞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涂改液易燃、快干、有毒性,刺激眼睛、皮肤、呼吸道粘膜系统、破坏臭氧层。
涂改液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长期使用此类产品,将有可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等并发症,它也是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
涂改液中含有有毒物质,其毒性到底如何?三组简单的对比实验,其说服力异常惊人。
实验一:将六只小白鼠,分三组做对比模拟实验。
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上。
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有 5 分钟,小白鼠就变得惊慌,抽搐而死;剂量小的一组,每天实验 5—8 分钟,与剩下的一组对比观察。
5 天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鲜明对比。
停止实验 15 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
复正常。
实验二:将12只身体健康的蚂蚁平均分装到两个同样的杯子里,然后分别向两个杯子中加入等量的水和涂改液。
静置1分钟后,他们发现,有水的杯子中蚂蚁仍然正常地活着,将其从水中拿出仍然可以正常活动。
而装有涂改液的杯子中蚂蚁已经奄奄一息了,蚂蚁取出来后,由于涂改液中含有的毒性很大,不久还是死了。
实验三:把草皮平均分成两份,把等量的涂改液和水,分别倒在草皮上,隔12小时观察一次。
第一次观察发现,浇了涂改液的草皮茎部微黄;第二次发现草皮的黄色范围增大;第三次发现草皮的叶片中间已经枯萎;第四次观察草皮已经死亡,而浇水的草皮一直都正常。
涂改液中的有毒物质的毒性如此骇人听闻,对此我们对小学和初中、高中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各100份,共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2份。
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有34%的学生赞成使用涂改液,有14%的同学觉得无所谓;有39%的学生经常使用涂改液,54%的偶尔使用;73%以上同学不知道涂改液的成分;只有81%的同学知道涂改液有危害。
绝大部分同学在使用涂改液时有一些不舒服,甚至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
由于中、高考不允许使用涂改液,所以在毕业年级经常使用涂改液的比例远低于其他年级经常使用的比例,学生中女生使用涂改液的比例也高于男生使用的比例,这是由于女生更爱作业整洁的缘故。
81%以上的同学选择涂改液时首选白雪、晨光和真彩等知名品牌。
同学们使用涂改液的原因大都是因为它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作业比较美观。
问卷调查后,我们对这300个学生进行了上面的涂改液有毒的蚂蚁实验,并让他们自己去做其它实验。
当
我们再一次对他们问卷调查时,有4%的小学生仍然坚持要使用涂改液,有96%的同学都发自内心地拒绝使用有毒害作用的涂改液。
事实上,除了涂改液有毒性之外,学生滥用涂改液还易养成不良学习习惯。
有些孩子智力上没问题,但做事不专心,作业粗心大意,经常写错字。
由于用惯了涂改液,他们做作业时的随意性很难改过来,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习惯有害。
涂改液对人体的危害确实不小,并且让学生养成不良学习习惯。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在此,我做如下建议:一,让学生自己做涂改液的有毒实验,真正认识涂改液的毒害,拒绝使用涂改液;二,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善待作业的好习惯,作业本是不是改得干干净净其实并非关键。
即使要改错,也应尽量少用有负作用的修正产品。
三,学生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使用涂改液。
使用涂改液,避免涂改液与脸部近距离接触,以保证眼睛的健康。
如果不小心,涂改液沾到手上或衣物上,很难洗掉。
在此,我介绍去除涂改液的三种方法:一,用风油精把手上沾有涂改液的地方浸湿,然后用纸巾擦拭,手上的涂改液就很容易地被擦掉。
风油精也能处理沾在衣服上的涂改液,用风油精把沾有涂改液的地方浸湿,用手揉搓,涂改液也就去除了。
二,洗甲水也能擦掉涂改液。
等涂改液干了以后,用洗甲水把沾有涂改液的地方浸湿,用手揉搓,涂改液也能去除。
不过洗甲水中含有对皮肤有害的物质,如果您手上沾上了涂改液,对人体无害的风油精还是首选。
三,可用酒精滴在衣物的涂改液处,反复擦拭,最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待干后涂改液即可去除。
总之,学生千万别使用涂改液,千万不能将鼻子接近产品,更不能将涂改液溅落到皮肤上;学生应该养成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在书写方面如果出现了问题,他们可改用具有相同涂改功能的无毒害或毒害小的产品来替代涂改液。
20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