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液的危害

合集下载

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

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

总结
修正液和修正带,尽管它对我们的身体并没有多大 好处,但在现今繁重的功课中,它仍是学生重要的 修改工具。尽管修正液方便,但毕竟对身体有害, 而且长期使用还会使我们产生依赖性,错了就用修 正液,导致不认真做功课,这也是它对学生生理以 外的一个重大危害。况且根据普遍的考试大纲,在 考试中使用修正液是作为作弊处理,这就意味着我 们在考试中不能依赖修正液。在这些条件下就要求 我们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培养小心谨慎的习惯,认真 写,认真做,摆脱修正液的控制。
课题组长 :钱日隆 班级:六年三班 组员:蔡希尧、林誉铭、 林鸿颖
问题的由来 :
现在,不少中学生的铅笔盒已经不放橡皮了,取而代之 的是修正液或修正带。因为修正液和修正带用起来方便, 而且覆盖力很强,挥发性也比较大。但修正液和修正带 涂改了字迹,却留下了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很大。 修正液中含有苯běn、 、钡(bèi )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 质,应谨慎使用。修正液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 将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长期使用此类 产品,将有可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更为严重是可能 会导致白血病等并发症。为了更好了解修正液给人体带 来的影响,特著此文。
修正液和修正带主要成分
修正液中含有许多物质。据专家介绍, 它们非常容易挥发游离于空气中。我 们使用修正液时闻到的那一阵刺鼻的 气味,就包含有这些化学物质。这些 化学物质一旦被人吸入,会引起慢性 中毒,使血液组成发生变化,影响神 经系统。
修正液和修正带的危害
对二甲苯长时间的使用可以对肝脏、肾脏等等造成 长时间的慢性的危害,甚至于有的少数的孩子还会 引起像白血病等等症状。二氯(lǜ)乙烷(wán )、 三氯乙烷、四氯乙烷这些化合物对眼睛有非常明显 的刺激,总是使用会造成流眼泪、眼睛发红,个别 的还会造成恶心、呕吐、全身上下不太舒服。修正 液和修正带的化学颗粒物如果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 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 害人体健康,如长 时间使用此类产品,将会有可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 能。

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认识

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认识

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认识修正液(又称涂改液、立可白)是一种白色不透明颜料,涂在纸上以遮盖错字,干涸后可于其上重新书写。

修正液可能于1951年由美国秘书贝蒂奈史密斯格莱姆(Bette Nesmith Graham)发明,她也是顽童合唱团(The Monkees)前成员麦克奈史密斯(Michael Nesmith)的母亲。

修正液传统上用小瓶子来包装,瓶盖附带一支小扫帚或者三角形的发泡塑胶浸在修正液里面。

由于修正液挥发性极高(亦即干涸得快),未用完的修正液留在瓶里容易变得太浓而难以使用。

因此,修正液制造商通常也会附带售卖稀释剂。

修正液在发明文字处理器之前,让打字或写作变得更加方便。

近年开始出现笔形状的修正液,修正笔的里面装有弹簧,将笔尖按在纸张上可涂出改错液,这比扫帚型的更能平均地涂出修正液,也不会像瓶装的容易干涸。

使用现状据调查,2007年上海至少有85%以上的中小学生使用修正液,有的班级甚至达到了100%。

从我校的同学来看,因为考试禁止使用修正液,所以大部分同学在使用胶带,但还有少数同学平时在使用修正液。

因为修正液使用起来比橡皮、胶带方便、快捷,且纸张不会破损,所以广为流传。

危害我了解到,上海卢湾三中心小学同学把柳条鱼养在三个瓶子里,两个瓶子分别加进3滴或2滴修正液,另一瓶不加修正液,一周后结果出来了,加了修正液的瓶子里鱼明显死得多。

修正液会有这么大的毒性吗?据了解,修正液成分的主要溶剂可分为三类:三氯乙烷、甲基环乙烷、环乙烷,其毒性危害的强弱和浓度成正比。

因为溶剂有毒,所以修正液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长期使用此类产品,将有可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更为严重是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等并发症。

有些同学在做作业时,经常使用修正液涂改,以致吸入那些有刺激性气味的气味。

有些同学为寻求快干,用手去擦拭未干的表面,结果将液体粘在皮肤上。

更有甚者,有的学习还把修正液当成玩具,互相挤射,倘若液体进入人眼,后果将不堪设想。

修正液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精

修正液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精

迹*对此,很多老师却表示宁愿学生用笔轻轻的把错的地方轻轻的涂抹掉或者用括号括起来莠方式.不建议使用改正液.因为涂改液用起来方便,而且覆盖力很强,挥发性也比较快等特点受到学生的青睐"但涂改液涂改了字迹.却留下了有毒物质.对->研究背最现在不少中学生的铅笔盒已经不放橡皮了.并且 由于像圆珠笔.钢笔等书写后,无法用橡皮淸除掉 痕迹.很多学生认为用笔涂掉太彭响美观.虽然知 道涂改液的危害大,但还是宁愿用涂改液来掩盖痕慢性中毒.人休的伤害很大,如果长期使用涂及液很容易造成涂改液成分的主要涯剂可分为三类:三氟乙烷、甲基环巳炕、环巳忧,其垂性危害的强弱和三氯乙烷:三氯乙烷是一种不易爆、不易燃的有气味的无色液体,有毒!本品用作偏二氯乙烯的原料,树脂的中间体,农业上的箕蒸剂、杀虫剂、油脂、蜡.橡胶、醋駿纤维的涯札染料、香料的萃取剂等,高剂走有麻醉作用,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甲基环己烷:甲基环己烷,有机化合物.微毒,皮肤接触可引起发红、千燥、较裂.溃疡竽现象.主要用作溶刑、色谱分析标准物质,以及作为校正温度计的标准,也用于有机合成・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引起发红、千燥.酸裂.演疡等.至今无中毒抵道•动物实验本品垂性與:似环己炕,但麻醉作用比环己蛇强・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刑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在火场中, 受热的零器有爆炸危险・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雄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己烷:环己烷,别念六氢化苯,一般用作一般溶刑、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及用于有机合成.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有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剧以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爲有爆炸危险•其熬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礙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暨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嶽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千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修正液的危筹修正液中含有铅.苯、锁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应谨慎使用.修正液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如长期使用此类产品,将有可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更为严垂是可能会导致白血病尊并发症。

高中化学课题研究

高中化学课题研究

高中化学课题研究《修正液的危害和清理》一、修正液的介绍及其有效成分修正液(又称涂改液、立可白)是一种白色不透明颜料,涂在纸上以遮盖错字,干涸后可于其上重新书写。

修正液传统上用小瓶子来包装。

由于修正液挥发性极高(亦即干涸得快),未用完的修正液留在瓶里容易变得太浓而难以使用。

因此,修正液制造商通常也会附带售卖稀释剂。

修正液在发明文字处理器之前,让打字或写作变得更加方便。

近年开始出现笔形状的修正液,修正笔的里面装有弹簧,将笔尖按在纸张上可涂出改错液,这比扫帚型的更能平均地涂出修正液,也不会像瓶装的容易干涸。

早期的修正液是以“三氯乙烷”为主要溶剂,它具有快乾及溶剂不会产生燃烧的优点,但却会产生毒性并破坏臭氧层。

目前已经都改成以“环己烷”或“甲基环己烷”为主要溶剂,虽然已经不含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但是仍然具有毒性且容易燃烧,使用需小心。

黏着剂分成水溶性及油溶性两大类,黏着剂的毒性物质主要来自有机溶剂、防腐剂及制程中未反应的残留物质。

水溶性黏着剂通常不含有机溶剂,毒性主要来自所含的少量防腐剂,如酚。

油溶性黏着剂则多含有机溶剂。

二、修正液的危害二氯乙烷分两种异构体。

二氯乙烷为对称异构体与二氯乙烷为不对称异构体。

对称体属高毒类,用途广,接触机会多。

不对称体属微毒类,所以造成对人体影响和中毒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吸入对称体所致。

皮肤吸收少见。

单独由不对称体引起的中毒,尚未见报道。

多数是对眼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吸入者还可以引起肺水肿。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刺激胃肠及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

皮肤接触者尚可引起皮炎。

当人接触浓度为1OOmg/m3时,可有乏力、头痛、失眠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接触30Omg/m3时可发生轻度中毒。

口服15~20ml可以致死。

长期吸入低浓度二氯乙烷可有头晕、头痛、乏力、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也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并可有消化道或呼吸道出血及中毒性肝病的表现有的病人还可见到肌肉和眼球震颤。

涂改液是不是对皮肤有不良刺激

涂改液是不是对皮肤有不良刺激

涂改液是不是对皮肤有不良刺激涂改液又称“改正液”、“修正液”、“改写液”,是一种普通文具,白色不透明颜料,涂在纸上以遮盖错字,干涸后可于其上重新书写。

于1951年由美国人贝蒂〃奈史密斯〃格莱姆发明。

主要成分是三氯乙烷、甲基环己烷、环己烷三种,其毒性危害的强弱和浓度成正比。

修正液中含有铅、苯、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应谨慎使用。

修正液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这里面危害性比较大的首先是:对二甲苯,长期的使用可以对肝脏、肾脏等等造成长期的慢性的危害,甚至于有的少数的孩子还会引起像白血病等等症状。

其次是各种各样的卤化烃。

包括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等等,这些化合物对眼睛有很明显的刺激,经常使用会造成流眼泪、眼睛发红,个别的还会造成恶心、呕吐、浑身不舒服,甚至于造成一些更严重的长期的危害。

2014年在央视的315晚会上,对孩子们常用的橡皮擦和涂改液发出了消费预警,称质量不好的橡皮擦和涂改液中含有有毒物质,容易影响孩子们的健康,并提醒孩子们,少用涂改液。

学科知识丰富多彩,采用什么方法复习好一是梳理学科知识。

复习中,我们要通过做一些典型性、代表性的题目,达到复习知识的目的。

如果只顾大量做题,忽略系统地看书,就不可取了。

因此复习时,要认认真真地看几遍课本,梳理好各科课本中的知识点,使自己对所学的知识在整体上有一个把握,头脑中就能形成一个知识的结构网络。

对平时掌握得不大牢固的知识点,要通过复习彻底弄懂弄通。

二是复习内容要分配合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将两种同类的材料放在一起复习,容易相互干扰,也就是内容相似性越大,相互干扰也就越大。

因此,可采用文理科交叉安排复习内容。

那种今天全部复习数学,明天全部复习语文的方法,后天复习英语的,是违背记忆规律的。

另外复习的内容要适当分散。

从时间上讲,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尤其是难度大的复习材料更适合于分散复习。

三是复习间隔要恰当。

在复习过程中要根据遗忘规律来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这样可以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复习效果也好。

修正液的危害

修正液的危害

在小学的时候吗,写作业总是写错,但中性笔又擦不掉,所以很多同学买了涂改液这一“神器”。

但殊不知涂改液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所以,我们提出“关于修正对人体的危害研究报告”这一课题。

一、研究途径通过查阅报刊、互联网、访问、调查问卷、课堂演讲,板报等形式。

二、研究内容1.修正液的主要成分2.修正液毒性探究小实验3.修正液的危害4.修正液的用法三、研究目的通过对修正液的毒性研究,总结出其对人体的危害,并向同学们宣传,让同学们对其有正确的认知、了解及正确的使用。

四、研究成果:1、修正液的成分:修正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环乙烷和二甲苯等物质。

据专家介绍,它们非常容易挥发且游离于空气中。

我们使用修正液时闻到的那一股刺鼻的气味,就包含有这些化我们对班上的同学进行了调查,因为目前基本上没人使用,但多数人在小学的时候有用过,并出现了种种轻微的头晕,恶心,但未出现昏迷这么严重的不适。

修正液中含有铅、苯、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应谨慎使用。

修正液如果被人体吸入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对肝脏、肾脏等造成伤害,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如长期使用此类产品,将有可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更为严重是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等并发症。

另外修正液含有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眼睛有很明显的刺激作用,经常使用会造成流眼泪、眼睛发红,个别的还会造成恶心、呕吐、浑身不舒服。

另一方面这些化合物极容易挥发,进入大气层后还会破坏臭氧层,加剧臭氧层空洞,极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五、研究建议我们发现了修正液中含有大量会造成人体危害的铅、苯、钡、甲基环乙烷、二氯乙烷等化学物质。

它们会影响、破坏人体组织,严重的更会导致白血病等癌症,修正液对使用者身体健康上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

在使用修正液时应避免鼻、口过于靠近,还应避免将修正液溅到皮肤上、手指上;若不慎溅到皮肤上、手指上时,应立即清洗干净。

使用修正液修改作业时,千万不能为了图一时的快干而用手擦拭。

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答:涂改液又名修正液,其主要成分是固体涂覆物,一般是二氧化钛,以及有机溶剂,如二甲苯、三氯甲烷、四氯乙烷等卤代烃和苯,其中通常还含有铅、钡等重金属物质,均属于有害物质,可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而引起慢性中毒,危害身体健康。

比如长期吸入二甲苯,可能会引起头痛、嗜睡、恶心;吸入较多三氯甲烷、四氯乙烷等则可能损害人体神经系统,引起头晕、神志不清、行动迟缓等症状,吸入过量还可能引起全身不适、抽搐、呼吸困难等。

修正液对青少年健康危害的调查报告

修正液对青少年健康危害的调查报告

修正液对青少年健康危害的调查报告修正液对青少年健康危害的调查报告摘要:修正液中主要含有甲基环已烷、树脂、太白粉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应谨慎使用。

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甲基环已烷,它是一种可燃气体,当它在空气中的浓度比率高达5%—15%,遇到明火就会爆炸,同时它也会刺激大脑,从而使思维迟钝,我们在使用修正液后,大批的空包装塑料瓶又是非常难处理的垃圾。

修正液如果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对肝脏、肾脏等造成伤害,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如长时间使用此类产品,将会有可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更为严重是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等并发症。

修正液虽小,毒性却很大。

中小学生要尽量少接触或不接触修正液,莫让涂改液“涂改”健康!关键词:修正液青少年健康环保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有些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文具也变得越来越漂亮、方便。

可是,在我们健康成长的道路中,一个无形的杀手——修正液,正悄悄的向我们袭来,在它象征纯洁而白色的伪装表面之下,我们似乎不可以意识到它的危害性。

用过修正液的同学一定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使用涂改液的时,尽管使用的是标有“环保型”的涂改液,但还总能闻到一种比有些刺鼻的特殊气味,有时涂改液用多后,还会感到头晕、恶心,这是何问题导致呢?于是,我们科技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网上查阅大量资料,制定了一系列调查、实验方案,从各方面了解修正液对青少年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一、查阅资料,了解危害在科技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到修液中主要含有甲基环已烷、树脂、太白粉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具体成分性质见附1,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甲基环已烷,它是一种可燃气体,当它在空气中的浓度比率高达5%—15%,遇到明火就会爆炸,同时它也会刺激大脑,从而使思维迟钝,我们在使用修正液后,大批的空包装塑料瓶又是非常难处理的垃圾。

修正液如果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对肝脏、肾脏等造成伤害,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正液的危害
我们是否注意到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中,有一个无形的杀手——修正液,正悄悄的向我们袭来,在它象征纯洁而白色的伪装表面之下,我们似乎不能意识到它的危害性。

因此本文通过一些调查来引起接触、使用修正液的人对修正液危害的警觉。

修正液中含有铅、苯、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应谨慎使用。

修正液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长期使用此类产品,将有可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更为严重是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等并发症。

据报道,有些同学在做作业时,经常使用修正液涂改,以致吸入那些有刺激性气味的气味。

有些同学为寻求快干,用手去擦拭未干的表面,结果将液体粘在皮肤上。

更有甚者,有的学习还把修正液当成玩具,互相挤射,倘若液体进入人眼,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们发现了修正液中含有大量会造成人体危害的铅、苯、钡、甲基环乙烷、二氯乙烷等化学物质。

它们会影响、破坏人体组织,严重的更会导致白血病等癌症,修正液对使用者身体健康上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

它对人体组织的破坏性很强,还会使使用者得上白血病等不治之症,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在使用修正液时应避免对鼻、口过于靠近使用过修正液的表面,还应避免将修正液溅到皮肤上、手指上,千万不能为了图一时的快干而用手擦拭。

二每日新报的记者采访专家告诉报社记者,目前的修正产品包括修正液、修正笔和修正带,都含有不同浓度的(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和苯系物(甲苯)等毒性物质,不但气味难闻,刺激呼吸道,还可造成孩子的眼、鼻和喉咙发炎,引起头痛、恶心等症状。

学生们的警觉
小心修正液竟含毒性。

卢湾三中心小学同学用实验研究揭出身边隐患小心,修正液竟含毒性本报讯时下,“修正液”是很多小学生纠正错误字迹的工具,然而一些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修正液”含有毒性,这是上海市绿色学校——卢湾区第三中心小学的同学通过实验和课题研究发现的结论。

日前,三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新天地太平湖畔举行了“别了,修正液”绿色行动,“用我橡皮换取修正液”,倡导更多的同龄人养成更健康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能“毒杀”柳条鱼
该校从2003年1月起开始了“告别修正液”实践活动。

前不久,五(1)中队祝瑞侃等同学策划、实施了一项有关“修正液”的实验,他们买来柳条鱼养在三个瓶子里,两个瓶子分别加进3滴或2滴“修正液”,另一瓶不加“修正液”,一周后结果出来了,加了“修正液”的瓶子里鱼明显死得多。

“修正液”
会有这么大的毒性?同学们查阅了一些资料,询问了相关老师,终于弄明白修正产品包括修正液、修正笔和修正带,都含有不同浓度的卤代烃和苯系物等毒性物质,不但气味难闻,刺激呼吸道,还可造成使用者的眼、鼻和咽喉发炎,引起头痛、恶心等症状,长期使用还可能造成慢性毒性蓄积。

还养成坏习惯。

三中心小学陈燕老师告诉记者,一些同学还把“修正笔”当作玩具,随意随处涂写,甚至把它作为同学之间嬉闹的“道具”。

一个三年级男生还有过被同伴的“修正笔”弄伤手掌的遭遇。

除了毒性作用,滥用修正液还易养成不良学习习惯。

有些孩子智力上没问题,但做事不专心,作业粗心大意,经常写错字。

由于用惯了修正液,他们做作业时的随意性很难改过来。

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习惯并无好处。

儿童教育专家杨江丁认为,对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善待作业的好习惯,作业本是不是改得干干净净其实并非关键。

即使要改错,也应尽量少用有负作用的修正产品。

据调查,目前上海至少有85%以上的中小学生使用“修正液”,有的班级甚至达到了100%。

为此,五(1)中队全体队员向中小学生发出倡议:从健康、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角度出发,让我们远离“修正液”。

受消协委托,权威检测机构近日对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出售的19种不同品牌的修正液样品进行测试,发现全部样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甲基环己烷、二氯乙烷等8种易挥发的有机溶剂,5种牌号的样品含有微量铅,1种含有微量钡。

专家指出,这些如被吸入人体或沾在皮肤上,可能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送检的13种进口修正液样品均无中文标识。

专家告诫:千万不能将鼻子接近产品,更不能将修正液溅落到皮肤上。

至于有吮吸手指习惯的儿童,更是不可使用。

儿童可改用具有相同涂改功能的产品如覆盖纸来替代修正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