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主要几种辣椒品种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测定和种质资源分析.精讲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雀辣中辣椒素及类似物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雀辣中辣椒素及类似物的含量

分析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雀辣中辣椒素及类似物的含量白铭松,何佳艳,熊彩云,袁 潘,李成功,潘文丽*(祥云县综合检验检测院,云南大理 671000)摘 要:目的:优化探索适合雀辣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雀辣中的辣椒素及二氢辣椒素进行测定,为雀辣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基础研究。

方法:通过对不同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得到较优的方法并测定不同地区雀辣中辣椒素及二氢辣椒素的含量。

结果:辣椒素在0.019 2~0.191 8 mg·mL-1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 9,二氢辣椒素在0.015 7~0.157 5 mg·mL-1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方法回收率为91.06%~101.22%,RSD为0.8%~2.1%。

雀辣中辣椒素含量为(3.190±0.025)~(5.308±0.022)mg·g-1,二氢辣椒素含量为(0.868±0.021)~(1.082±0.018)mg·g-1,普洱雀辣中辣椒素及二氢辣椒素含量高于西双版纳雀辣。

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快速、稳定、准确、节省溶剂,适合雀辣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雀辣;辣椒素;二氢辣椒素;高效液相色谱Determination of Capsaicin and Its Analogues in QueLa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BAI Mingsong, HE Jiayan, XIONG Caiyun, YUAN Pan, LI Chenggong, PAN Wenli*(Xiangyun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 for Comprehensive Control, Dali 67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ptimize and explore a suitabl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capsaicin and dihydrocapsaicin in QueLa, and to determine the capsaicin and dihydrocapsaicin in QueLa to provide basic research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QueLa resources. Method: By optimizing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a better method was obtained and the content of capsaicin and dihydrocapsaicin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QueLa was determined. Result: The linearity of capsaicin is good within 0.019 2~0.191 8 mg·mL-1,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greater than 0.999 9. The linearity of dihydrocapsaicin is good within 0.015 7~0.157 5 mg·mL-1,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999 8; the recovery rate of the method is 91.06%~101.22%, and the RSD is 0.8%~2.1%. The content of capsaicin in QueLa is (3.190±0.025)~(5.308±0.022) mg·g-1, and the content of dihydrocapsaicin is (0.868±0.021)~(1.082±0.018) mg·g-1. The content of capsaicin and dihydrocapsaicin in Pu’er QueLa is higher than that in Xishuangbanna QueLa.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ed method is rapid, stable, accurate, and solvent efficient. It is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apsaicin and dihydrocapsaicin in QueLa.Keywords: QueLa; capsaicin; dihydrocapsaici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雀辣资源主要分布于云南普洱地区、西双版纳地区和德宏地区。

十三种干辣椒的简介

十三种干辣椒的简介

十三种干辣椒的简介1、辣椒品种:四川二荆条辣椒简介:主产于成都周边,长约半尺,形状“苗条”,是制作郫县豆瓣酱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此外还可以用来炼制红油,炒制串串香和重庆火锅底料。

辣度:辣度柔和★★香味:椒香浓郁★★★★赋色效果:增色效果较为一般★★适用:辣椒红油火锅、串串底料干蘸料2 、辣椒品种:陕西线辣椒简介:长度与二荆条相仿,成熟后表面有不规则的凹凸纹路,晒干后表皮皱缩,通常称之为“皱皮椒”,多产于西北地区。

辣度:辣味较低★香味:香气十分突出★★★★★赋色效果:红色素含量适中★★★适用:辣椒红油火锅、串串底料3 、辣椒品种:云南小米辣简介:主产于云南建水县,长约一寸,辣重香轻,因其产量高、价格低,所以多用在需要辣味的复合调味品中。

辣度:辣味较重★★★★香味:香气不突出★★赋色效果:增色效果不佳★适用:火锅、串串底料4 、辣椒品种:四川七星椒简介:产于四川威远县,皮薄肉厚,呈味物质含量高,红色素含量高,市场价格较高。

辣度:辣味醇厚★★★★香味:香气浓郁★★★★赋色效果:呈色艳丽★★★★适用:辣椒红油5、辣椒品种:新一代辣椒简介:主产于河南、河北等地,是朝天椒的一种,长度约一寸,颜色红亮、香气浓郁,是用量较大的辣椒干制品之一。

辣度:辣度始而较浓但衰减较快★★★香味:椒香浓郁★★★★赋色效果:出色红亮★★★适用:辣椒红油火锅、串串底料干蘸料6 、辣椒品种:贵州子弹头简介:主产于贵州遵义、织金等地,因短粗的外形酷似“子弹”而得名。

辣度:中等辣度★★★香味:香气略有不足★★赋色效果:红色素含量偏低★适用:火锅、串串底料7 、辣椒品种:七寸厚皮椒简介:在我国甘肃、新疆等地产量较大,成熟后长约20多厘米,肉质厚,干制后与陕西线辣椒一样,表皮皱缩,价格较高。

辣度:辣度低★香味:香味浓郁★★★★★赋色效果:颜色红亮★★★★适用:干蘸料8 、辣椒品种:新疆铁皮椒简介:扁平宽长的形状与众不同,红色素含量高、甜度大、辣度轻,用其炒出的火锅油色泽格外红亮。

辣椒有多少种品种

辣椒有多少种品种

辣椒有多少种品种辣椒有多少种品种辣椒有多少种品种?辣椒的品种有:线辣椒、云南小米椒、朝天椒、甜椒、海椒、青椒、灯笼椒、樱桃辣椒、魔鬼椒、螺丝椒等。

辣椒主产地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新疆、陕西、山东、福建、河北、海南等省。

辣椒有多少种品种线辣椒:是我国干制辣椒的一个重要类型,在陕西等部分中西部省区有规模化种植。

播种一般选择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

云南小米椒:原产于云南的一种很小但很辣的辣椒。

现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里仍有半野生型的“小米椒,现各地都在普遍栽培。

未成熟的为金黄色,有清香味,成熟的为大红色,辣度比未变红的高。

朝天椒:茄科辣椒属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

喜阳光充足、温暖的环境,耐炎热,不耐寒冷和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好应用。

甜椒:茄科辣椒属植物,植物体粗壮而高大。

叶矩圆形或卵形,长10-13厘米。

果梗直立或俯垂,果实大型,近球状、圆柱状或扁球状。

对光照长短和光照强度的要求不严格,只要温度适宜,一年四季均可栽培。

甜椒比较耐,适合进行设施早熟栽培。

海椒:茄科辣椒属植物,一年生草本,茎高45~75厘米。

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最先引入华东的浙江、东北辽宁,然后由浙江传到中西南地区的湖南和贵州和华北地区的河北。

青椒:茄科辣椒属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特点是果实较大,辣味较淡甚至根本不辣,作蔬菜食用而不作为调味料。

喜湿润,怕旱涝,要求土壤湿润而不积水。

灯笼椒:一般指柿子椒,为直立灌木,高1-5米,多分枝;小枝灰褐色;产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省区,生于海拔300-2200米山坡、溪旁灌木丛中或林缘。

樱桃辣椒:茄科辣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单叶互生,具柄、卵状披针形,全缘,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较好。

种辣椒研究报告总结

种辣椒研究报告总结

种辣椒研究报告总结
辣椒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具有辣味和香味,广泛应用于各个菜系中。

本研究对辣椒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实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辣椒的辣味主要来自于其中的辣椒碱。

通过对辣椒碱进行提取和分析,我们发现辣椒碱含量与辣椒的辣度呈正相关关系。

不同品种的辣椒碱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一些辣椒品种甚至几乎不含辣椒碱。

其次,辣椒的辣度还与其颜色和成熟度有关。

我们实验中发现,红色和黄色的辣椒更辣,而绿色的辣椒相对较不辣。

而且,成熟度越高的辣椒也会更辣。

这是因为随着辣椒的成熟,辣椒碱的含量增加,从而增加了辣椒的辣度。

另外,辣椒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我们对不同品种的辣椒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发现辣椒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营
养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可以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最后,我们还研究了辣椒的食用方法对辣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将辣椒切成碎末或者加热能够使其辣味更加明显,因为这些方法有助于辣椒碱的释放和分解。

总之,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对辣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辣椒辣度与辣椒碱含量、颜色、成熟度等因素的关系,并发现辣椒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辣椒的种
植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享受辣椒带来的味觉和营养。

辣椒育种

辣椒育种

园艺科技学院021******* 王改辣椒育种技术辣椒(包括甜椒)(Capsicum spp.)是茄科辣椒属的多年生或一年生作物,2n=24。

果实富含辣椒素、维生素C、维生素A、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并有芬芳的辛辣味,果实可炒食、盐腌制酱或碾成辣椒粉,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蔬菜和调味品。

一、辣椒的种质资源及分类辣椒属目前确定的植物种类为27种,其中已利用的12种,未被利用的15种。

主要栽培种有5个:一年生椒(C. annum L.),辣椒属中分化最多;灌木椒(C. frutescens L);亚马逊椒(C. chinense Jacquin);长柄椒(C. baccatum);毛辣椒(C. pubscens)。

Bailey(1923)认为一年生椒和木本椒是同一个种(C. frutescens L),分为5个变种:樱桃椒类(var. cerasiforme Irish);朝天椒类(var. conoides Irish);簇生椒类(var. fasciculatum Irish);长椒类(var. longum sendt);甜椒类(var. grossum Sent)。

我国辣椒主要品种资源有:湘潭迟班椒、云阳椒、潘家大辣椒、中江猪大肠辣椒、华椒17、21牛角椒、伏地尖、河西牛角椒、窑嘴大辣椒、羊角辣椒、雷阳大辣椒、矮脚黄、华椒1号、华椒2号、汉川椒、保加利亚尖椒、矮树早、枞阳“二垄”椒、三洲辣椒、海花3号、农大40、吉农方椒、红旗方椒、茄门、吉椒2号、麻辣三道筋、于洪早椒、同丰16、同丰19、同丰37、大同5号、选丰46、包子椒(甜椒)、铁把黑(甜椒)、巴彦大辣、双富大辣椒、铁皮青大辣椒、一窝猴小辣椒、线辣子、中子粒、8819、二金条、皇椒1号、攸县玻璃椒、邵阳朝天椒、虹豆辣(湘西长线椒)等。

二、育种目标(一)丰产性高产一直是优良辣椒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

丰产性是受许多性状影响和制约的数量性状,其中最直接的受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

利用辣椒的果实微量元素含量和营养成分检测方法

利用辣椒的果实微量元素含量和营养成分检测方法

利用辣椒的果实微量元素含量和营养成分检测方法辣椒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它不仅能为食物增添香辣的口感,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

然而,要准确检测辣椒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和营养成分,需要采用一些科学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化学方法检测辣椒中的微量元素含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物质吸收特定波长光线的原理,测定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含量。

通过测量原子吸收光谱的强度,可以间接计算出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

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则是利用高温等离子体的电磁辐射谱,对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

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准确测定辣椒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从而为辣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营养学方法检测辣椒中的营养成分。

常用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光谱法等。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物质在气相中的分配行为,将样品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则是利用流动相在固定相上的分配行为,将样品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光谱法则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荧光等特性,对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测定辣椒中的维生素、脂肪、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帮助我们了解辣椒的营养价值。

除了化学和营养学方法外,还有一些先进的技术可以用于辣椒的检测。

例如,近年来兴起的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快速光谱方法,可以通过对辣椒样品的吸收光谱进行分析,快速准确地得到样品中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的含量。

这种方法无需样品的前处理步骤,具有分析速度快、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

总结来说,利用辣椒的果实微量元素含量和营养成分检测方法,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和营养学方法来准确测定辣椒中的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的含量。

此外,还可以应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如光谱方法,来开展快速分析和检测。

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了解辣椒的营养价值,也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科学的检测方法对于辣椒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重要意义。

“云辣素1号”成为中国唯一用于辣椒素提取专用型品种

“云辣素1号”成为中国唯一用于辣椒素提取专用型品种

“云辣素1号”成为中国唯一用于辣椒素提取专用型品种“云辣素1号”成为中国唯一用于辣椒素提取专用型品种云南省首次育成的2个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通过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田间鉴评。

这2个不育系的育成,将降低云南省辣椒杂交品种30%~40%的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获得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辣椒新品种。

云南是全国辣椒主要种植区之一,辣椒年种植面积10余万公顷。

近年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辣椒课题组从国外引进大量优良的辣椒种质资源及育种材料,刻苦攻关,育成了“云干椒1-6号”、“云辣素1号”、“云椒2号”等“云椒”系列辣椒新品种。

其中,“云干椒3号”、“云干椒4号”、“云辣素1号”、“云椒2号”4个品种于2013年获得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云干椒3号”、“云椒2号”2个品种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获得受理,“云椒2号”于2013年获得授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云南省加工型辣椒品种良种匮乏、种植水平低、产品质量不高、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课题组成功选育出用于提取辣椒素的深加工专用型辣椒新品种“云辣素1号”,填补了国际上该领域研究的空白,成为我国目前唯一应用于生产的辣椒素提取专用型品种。

目前,上述育成的品种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课题组完成的.“云南高原生态区干制辣椒安全高效生产集成技术”在全省辣椒主产区应用,较常规技术每667 m2增产16.01%~39.3%,667 m2产值增加16.01%~29.9%,提高了云南高原生态区干制辣椒的产量、品质和商品性,较好地解决了云南高原生态区干制辣椒专用品种匮乏,育苗、施肥及栽培管理方式粗放,病虫害严重,壮苗率、肥效利用率低,以及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等制约干制辣椒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急迫问题。

2011-2012年,上述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1.26万 hm2,种植部分新增产值11.72亿元。

此外,依托农业部行业科研专项“干制辣椒品种优化及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课题负责人龙洪进副研究员还牵头组建了由6家单位70人参与的云南省辣椒产业技术创新团队,为云南省辣椒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云南省辣椒品种资源及研究利用现状

云南省辣椒品种资源及研究利用现状

云南省辣椒品种资源及研究利用现状 刘发万;周立端;龙洪进;蔡荣靖;高玉蓉 【摘 要】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各地气候受海拔高度和地形影响大于受纬度影响,往往同一地区有不同气候带,形成全省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云南因其复杂多样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分布有大量的辣椒种质资源,成为我国辣椒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期刊名称】《长江蔬菜》 【年(卷),期】2007(000)003 【总页数】3页(P34-36) 【关键词】云南;利用现状;品种资源;辣椒;地理位置;种质资源;低纬高原;地形地貌 【作 者】刘发万;周立端;龙洪进;蔡荣靖;高玉蓉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昆明,650203;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昆明,650203;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昆明,650203;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昆明,650203;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昆明,650203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3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各地气候受海拔高度和地形影响大于受纬度影响,往往同一地区有不同气候带,形成全省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云南因其复杂多样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分布有大量的辣椒种质资源,成为我国辣椒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辣椒在我省的分布随各地气候而异,从海拔50 m的河口到海拔3 300 m的中甸均有辣椒的分布:野生的小米辣品种主要分布在海拔500 m以下或纬度偏南的景洪、建水、石屏、巧家等地的澜沧江、金沙江、红河的温带丛林中,辣味很强;小果型的品种大米辣、黑壳辣、涮辣主要分布于海拔300~1 000 m的元江、景洪、河口、思茅、建水、瑞丽等地;灯笼辣、长牛角辣等辣味少、大果形品种主要分布于海拔1 800~3 000 m的昭通、会泽、昆明等地;3 000 m以上的地区主要是厚皮铁角辣。由此可以看出我省辣椒品种分布的垂直生态型比较明显,海拔低气温高的地区的辣椒品种果形小,果味辣,随海拔的逐渐升高,气温降低,果型逐渐增大,果肉增厚,辣味逐渐减少。 我省的辣椒品种资源,无论从果实大小、形状、色泽、品质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性。依果形可分为灯笼形、扁柿形、牛角形、圆锥形、羊角形、指形、樱桃形及果面皱的皱皮辣;按果实大小分有单果重近200 g的灯笼辣,也有单果重仅0.15 g的小米辣;按品质风味不同分有肉厚、味甜、无辣味的黄灯笼辣椒,有香辣味浓、油分含量高的著名出口干椒品种丘北小辣椒,以及辣味不强、果皮软薄、品质风味极佳的皱皮辣,还有一种辣味很强(辣椒素含量高达3.54%)不能直接食用的涮辣;在抗逆性方面有抗湿热、抗病能力强、坐果多的大米辣及耐寒力较强的厚皮铁角辣。 1)灯笼椒类型 分布于昆明、昭通、会泽、大理等地。植株生长势强,株高60~70 cm,果灯笼形,长7~ 12 cm,宽5~8 cm,单果重100~160 g,味甜皮薄。 2)牛角辣类型 主产昭通。生长势较强,植株高大,株高60~70 cm,开展度70~90 cm,叶绿色,果单生向下,果长牛角形,长15~20 cm,宽4~6 cm,单果重60~100 g,果肉厚,肉质脆,味甜辣,红熟果鲜红色,晚熟,产量较高,耐寒。 3)红甜椒类型 分布于昆明、开远等地,植株生长势较强,株高60 cm,果圆筒形或圆柱形,果柄粗,果有纵沟,果长9~13 cm,宽5~7 cm,肉厚味甜,皮较厚,单果重60~100 g,绿熟果浅黄绿色,红熟果深红色,也有桔黄色的,较抗病。 4)柿花辣 分布于昆明、大理等地,植株生长势较强,花大,果扁柿形,果面光滑,果面有4~5条纵沟,绿熟果深绿色,红熟果大红色,果长6~8 cm,宽6~ 7 cm,单果重50 g左右,果肉较厚。味甜微辣,晚熟,较耐寒、耐湿、耐旱。 5)羊角椒类型 我省多数地区均有栽培。品种类型多,生长势强,株高90~120 cm,开展度60~90 cm,果羊角形,长18~27 cm,宽1.5~3 cm,单果重20~30 g,红熟果大红色,果面有皱褶和浅沟,果肉辣味不强,较耐湿热,抗旱力较强。 6)皱皮辣类型 分布于昆明、个旧、宜良、通海、建水等地,是昆明主栽的鲜椒品种。生长势较强,株高60~75 cm,开展度50 cm左右,果单生向下,果形有圆锥形、小灯笼形、纺锤形,果面皱褶多呈螺旋状,也有皱褶较少的,绿熟果绿色、黄绿色,果长5~8 cm,宽2~ 4 cm,红熟果深红色或大红色,单果重12~20 g,果皮薄软,果肉辣甜。较耐旱、耐寒。 7)丘北小椒 主产丘北、砚山、文山县,是我省著名的外销干椒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株高55~70 cm,开展度60~75 cm,果面光滑,绿熟果绿色,红熟果深红色,挂果多,香辣,果长8~11 cm,宽0.8~1 cm,单果重3~5 g。 8)大米辣类型 分布于景洪、元江、西双版纳等地,又称冲天辣,植株生长势强,株高90~110 cm,开展度70~180 cm,分枝多,坐果多,果顶向上或侧生,幼果由蜡绿转蜡黄,红熟果桔红色,果短指形、小圆锥形,果长4~6 cm,宽0.8~1 cm,肉薄辣味强,耐湿热,耐寒,抗性强。 9)黑壳辣 分布于景洪、思茅、元江、建水等地。植株生长势较强,株高60~80 cm,开展度50~70 cm,叶深绿色带黑紫色,花少,花冠紫色,果顶向上单生,果短指形,绿熟果黑紫色,红熟果深红色,果长4~7 cm,宽1~1.2 cm,单果重4~5 g,辣味强,晚熟,较耐寒。 10)黄单椒 又名唠叨椒,分布于建水、石屏、元江等地。株高80~110 cm,开展度70~90 cm,植株生长势较强,果小圆锥形或细纺锤形,果面光滑或有浅沟,果长4~6 cm,宽1~2 cm,单果重3~5 g,味香辣,品质好。 11)涮辣 分布于瑞丽、思茅、元江等地,是我省辣味最强的一种辣椒,因其辣椒素含量高(3.54%)而出名。植株生长势中等,株高50~70 cm,分枝少,叶片大,绿色,光滑,花冠淡黄绿色,果顶向下,果圆锥形或小灯笼形,绿熟果绿色,红熟果鲜红色,果长5~8 cm,宽2~3 cm,单果重5~6 g,种子少,果肉辣味极强,不能直接食用。 12)红细椒 分布于石屏、建水、蒙自、个旧。株高60~80 cm,开展度50~70 cm,叶绿色,果顶向下单生,果细指形,果长6~9 cm,宽0.7~1 cm,单果重2~4 g,果肉薄,辣味强。 13)樱桃辣类型 分布于建水、石屏、蒙自、个旧等地。植株生长势较强,株高60~80 cm,开展度70~80 cm,茎叶绿色,果圆球形、扁球形、长圆球形、短圆锥形,绿熟果绿色,红熟果深红色,也有桔黄色的,果长1~3 cm,宽1~2.5 cm,单果重4~10 g,较耐寒耐旱。 14)小米辣 分布于景洪、建水、石屏、巧家的澜沧江、红河、金沙江沿岸丛林。一年生或多年生,生长势强,株高150~200 cm,开展度90~150 cm,茎叶绿色,叶较小,果麦粒形或细指形,果长0.8~2 cm,宽0.3~0.6 cm,单果重0.15 g,果面光滑或微皱,果肉薄,辣味浓,红熟果桔红色。 云南虽拥有丰富的辣椒资源,但对辣椒资源的研究利用起步较晚,在云南大面积栽培的多为地方品种或外引品种。针对云南辣椒研究不足的局面,结合其丰富的辣椒资源,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从1999年开展了辣椒新品种的选育工作。现已选育出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优良干椒和鲜椒品种各3个,表现出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单株座果率高、商品性好等特点;其中云干椒2号、云干椒3号、云椒2号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①云干椒2号 干鲜两用型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65~80 cm,座果率高;果长18~20 cm,宽1.5~1.7 cm;单果鲜重20~25 g;果实长羊角形,成熟果鲜红色,果味香辣。667 m2产鲜椒2 000~3 000 kg,干椒300~400 kg。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极佳。 ②云干椒3号 专用型干椒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株高60~80 cm,座果率高;果长10~15 cm,单果鲜重5~8 g;果实长指形,成熟果鲜红色,667 m2产干椒200~300 kg;果味香辣,品质佳,果型直,果面光滑,外观商品性好,抗病性强。 ③云椒2号 干鲜两用型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60~80 cm,植株分枝能力强,中早熟品种;座果率高,持续挂果能力强,果实长羊角形,果长15~18 cm,宽1.6 cm,单果重15~20 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深红色,果味香;667 m2产鲜椒2 000~2 500 kg,干椒300~400 kg。丰产性极佳,高抗病毒病及疫病。 在高含辣椒素、辣椒红色素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选育方面,初步筛选出一些用于辣椒素、辣椒红色素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品质分析和田间鉴定结果表明,有的材料适宜作为色素和辣椒素资源使用,有的材料适于作为色素资源使用。 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利用方面,我们从田间自然群体中发现并筛选出一株优良的雄性不育单株,利用该雄性不育株和我们已选育出的13个优良自交系,测交配制了30多个杂交组合开展了雄性不育的回交转育工作。 在栽培技术的研究方面,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于2005年在文山州丘北县进行了不同育苗移栽方式、不同密度栽培对辣椒生长影响的试验,成功总结出了一套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目前,我省辣椒育种与发达国家和中国其他地区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①辣椒抗病抗逆育种起步较晚,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荷兰、日本、韩国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辣椒育种和抗病研究,国内江苏、湖南等发达省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辣椒育种和抗病研究。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在辣椒育种方法和育种技术,包括野生特异种质资源和生物技术的应用方面都比较先进。尤其是在耐低温、弱光、持续坐果能力和商品性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更为突出,这与他们国家先进的保护地设施和长季节栽培技术有关。②雄性不育三系和两用系育种研究与利用不足。国外,尤其是韩国辣椒雄性不育的利用非常先进,早在20世纪后期韩国生产上应用的辣椒品种90%以上是利用雄性不育系育成。其中“三系”配套品种相当普遍,部分为“两用系”育成。 随着辣椒加工产业的蓬勃发展,加工型辣椒品种的选育工作已变得越来越重要,辣椒育种目标相应从传统的鲜食型辣椒育种逐渐转为加工型专用品种的选育,国内生产种植的辣椒品种需要第二次革命性更新。这种形势给我省辣椒育种单位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首先是我们拥有适应不同区域气候和各种栽培类型的辣椒资源材料,有近十年来的育种基础和经验积累。随着对辣椒研究的深入,辣椒产品应用范围的逐步拓宽,各种专用型辣椒新品种、配套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需求在逐年增加,只要我们能利用好资源优势和地域气候条件优势,加快专用型加工品种的选育,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我省辣椒育种将有很好的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主要几种辣椒品种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测定和种质资源分析摘要:研究云南主要辣椒品种,对其主要的成分含量进行测定,主要包括:辣椒素、维生素C、蛋白质、含糖量,总结出其内在的联系, 可以为辣椒育种提供最佳方案,辣椒生产活动提供指导性意见,减少辣椒生产的盲目性从而提高育种的效率。

为今后在云南地区选育优质辣椒品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营养成分;可溶性糖;维生素C(Vc);蛋白质;辣椒素;品种1 选题背景及意义辣椒,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

辣椒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状披针形,花白色。

果实大多像毛笔的笔尖,也有灯笼形、心脏形等。

果实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辣椒是中轴胎座。

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 供食用和药用。

能增进食欲。

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原产墨西哥,明朝末年传入中国。

辣椒原产于中拉丁美洲热带地区,原产国是墨西哥。

今中国各地普遍栽培,成为一种大众化蔬菜。

它有增味效果、添色增香、做泡菜、做佐餐和调味的作用,此外,辣椒还具有驱风散寒、开胃健胃等作用。

随着辣椒的商品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辣椒的食用量越来越大,辣椒的栽培日益重要。

辣椒因其适性强,营养价值高,栽培季节长而成为全国普遍栽培的蔬菜品种。

,一般所称的“辣椒”,是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别名又有红海椒、大椒、辣虎、广椒、川椒。

最辣的是印度魔鬼椒。

辣椒以果实、根和茎枝入药。

6~7月果红时采收,晒干。

随着对辣椒研究的不断深入,辣椒的用途和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其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对制干辣椒的需求云南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为扩大制干辣椒产业创造了良好机遇。

分析云南主要几种辣椒品种主要营养成分的营养特点种质资源分析,旨在为人们消费下辣椒提供生活指导。

由于云南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复杂的地形地质特点,各个地方的气候条件差异显著受到海拔和纬度的影响,使其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辣椒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蔬菜和一种调味品,在云南大部分地区大面积的种植,其生长有各种不同的辣椒品种。

辣椒在我省各个地区的分布不同,小米辣主要分布在景洪、建水、石屏、巧家等地区,大米辣涮辣等主要分布在元江、建水、瑞丽等地区,灯笼辣分布在昭通、昆明等地区。

从上面可以看出我省的辣椒品种分布具有能明显的区域性。

本实验对收集的辣椒资源进行了生物化学和植物学等许多方面的研究,在本实验过程中采用了生物统计学的相关方法进行分析。

为了研究的方便和考虑到实验设备、以及资金的相关情况,选取了辣椒的主要的几个营养成分进行测量。

2 研究的理论基础2.1.实验材料云干椒2号,云干椒3号、云椒2号,中椒系列:中椒2号、中椒4号,湘研系列:微辣型的有湘研1号,湘研2号、辣味型的有湘研4号、湘研5号、;甜椒型的有湘研7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辣椒素、维生素C(vc)、可溶性糖、蛋白质的含量进行试验测定。

2.2实验原理①可溶性糖分:采用采用费林试剂热滴定法,菲林试剂由甲、乙两种溶液组成。

甲液含硫酸铜和次甲基蓝(氧化还原指示剂);乙液含氢氧化钠,酒石酸钾钠和亚铁氰化钾。

当甲、乙两溶液混合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在碱性溶液中,酒石酸钾钠与沉淀的氢氧化铜作用形成可溶性的络合物。

热滴定中滴入标准葡萄糖液直至蓝色变成黄色且在30s内颜色又变成深红色为止,记录下数据处理即可得辣椒样品中的糖含量。

以新鲜的样品为实验材料②维生素C(Vc):采用了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有防止坏血病的功效,抗坏血酸(还原型)可以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荣丰业中呈现粉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被还原后颜色消失。

因此,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环血酸的酸性溶液时,在抗环血酸未被全部氧化前,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被还原成无色,一旦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微量过剩的2,6-二氯酚靛酚便立即使溶液显示淡粉红色或微红色,表示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刚刚全部被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依据滴定时2,6-二氯酚靛酚标准溶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测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新鲜植物下的还原糖及常见的还原物质不干扰测定,反应迅速,专一性好;以新鲜的样品为实验材料。

③蛋白质:考马斯亮蓝G-250测定,考马斯亮蓝能与蛋白质疏水微区结合,这种结合具有高度敏感性。

考马斯亮蓝G250的磷酸溶液是棕红色,最大吸收峰在465nm。

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呈蓝色,其最大吸收峰在595nm,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质复合物的消光效应导致了蛋白质的定量测定的高敏感度。

在一定范围内,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质复合物呈色后,在595nm下,吸收光度与蛋白质含量呈线性关系,故可以用于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的优点:灵敏度高(比Lowry法灵敏4倍),测定范围可以是1-1000μg/ml蛋白质,测定快速,简洁。

此方法干扰物少:NaCl,乙醇,(NH4)2SO4等无干扰。

Tris,乙酸,巯基乙醇,蔗糖,甘油,EDTA及微量的去污剂如Triton X-100,SDS,玻璃去污剂有少量颜色干扰,用适当的缓冲液对照很容易除④辣椒素含量:根据亚硝酸钠法利用辣椒素的甲氧基与亚硝酸钠-钼酸钠试剂反应生成黄色络合物的原理,用香兰素代替标准辣椒素测定辣椒果实中辣椒素的含量香兰素与辣椒素显色反应的比较辣椒碱类物质结构如下:香兰素和辣椒素的结构式中都具有一个相同的—OCH3,在酸性条件下,以钼离子作为催化剂,均能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一黄色络合物。

在光谱扫描图上,于420nm 处有一个相同的吸收峰,说明二者可以相互替代。

并且,在大量的实验中获得9.5 mg/ml 相当于100μg/ml辣椒素溶液。

3 实验步骤(1)种植培育(2)样品采集(3)营养物质的测定A 可溶性糖份:菲林试剂滴定法。

B 维生素C(Vc)的含量测定:采用了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新鲜植物下的还原糖及常见的还原物质不干扰测定,反应迅速,专一性好。

C 辣椒素含量测定:根据亚硝酸钠法利用辣椒素的甲氧基与亚硝酸钠-钼酸钠试剂反应生成黄色络合物的原理,试用香兰素代替标准辣椒素测定辣椒果实中辣椒素的含量D 蛋白质:考马斯亮蓝G-250测定法(4)数据处理和分析A 数学分析法:利用图像、公式检验、极差分析等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B 归纳演绎法:对数学分析所得的结论进行归纳和演绎,得出不同辣椒品种分子水平上的相关结论。

技术路线:4 结果与分析表1 不同品种辣椒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Table 1 The main nutrient components of Different Pepper Varieties①可溶性糖分的含量:由表1可知,10个品种的辣椒索含量有很大的差异,平均值是17.927mg/g,其中量最高湘研7号的可溶性糖分的含量最多为28.865 mg/g,是平均值的1.610倍;湘研2号的含量最少,为10.562mg/g。

②维生素C(Vc)的含量:由表1可知,10个品种的辣椒索含量有很大的差异,平均值是2.155mg/g,其中含量最高湘研2号的维生素C(Vc)的含量最多为3.152mg/g,是平均值的1.463倍;中椒4号的含量最少,为1.203mg/g。

③蛋白质的含量:由表1可知,10个品种的蛋白质含量的差异不是很大,平均值是0.00914mg/g,其中量最高湘研1号的可溶性糖分的含量最多为0.00965 mg/g,是平均值的1.056倍;湘研2号的含量最少,为0.00845mg/g。

④辣椒素的含量:由表1可知,10个品种的辣椒索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平均值是13.6mg/g,其中量最高湘研5号的可溶性糖分的含量最多为15.5mg/g,是平均值的1.14倍;湘研7号的含量最少,为11.2mg/g。

5 结论(1)该试验主要是测定云南地区几种辣椒的主要营养成分。

结果表明,湘研5号的辣椒素含量最高,湘研7号的辣椒素食量最少;湘研2号的Vc含量最高,中椒4号的Vc含量最少;湘研7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最多,湘研2号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最少;湘研1号的蛋白质含量最多,湘研2号的蛋白质含量最少。

以上结果表明了不同的辣椒品种,所含营养成分的含量是不相同的。

(2) 辣椒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辣椒的主要食用器官是果实,其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居蔬菜之首,辣椒中的可溶性糖、纤维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等含量相当高,其中含有相当高的抗氧化成分,可延缓人体衰老。

辣椒红素是重要的天然色素,色泽鲜艳,色调多样,稳定性好,对人没有副作用,另外辣椒红素还是医药中药片糖衣、胶囊及高级化妆品的重要色素。

我们将通过对云南地区10种不同辣椒品种营养物质含量的数据分析,分析不同品种辣椒营养成分的特点,为开发新的辣椒品种提供支持,旨在为人们消费下辣椒提供生活指导。

通过该试验,可为辣椒生产活动提供指导性意见,减少辣椒生产种植的盲目性,提高生产效率。

加工型企业要提取辣椒索可选择种植湘研5号;而湘研2号则是生产药材和保健品的很好原材料,它还可以作为调味剂;湘研2号在口感和肉质上更适合鲜食。

同时实验所得结果可以给育种方面的工作提供帮助,育种工作者可依据需要,培育综合性的目标性状品种。

(3)目前,我国辣椒的栽培仍以露地栽培为主,辣椒性喜温暖,不耐高温也不耐低温,适应范围较广。

既不耐旱,又不耐涝,根系浅,对水分和氧气的要求严格。

适宜的土壤湿度,适宜,适宜的空气湿度有利于辣椒的生长,辣椒生育时期需水量差异较大。

辣椒对土壤适应能力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性喜肥沃,不耐瘠薄,最好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较为适宜。

辣椒的需肥量较大,对氮、磷、钾三要素均有较高的要求,缺氮或缺磷时,对花芽分化期的影响很显著,适当多用磷、钾肥,可促进开花。

因此,栽培上根据不同时期,灵活掌握氮、磷、钾三要素的适当比例。

(4)在进行辣椒栽培时应根据当地居民的消费饮食习惯,选择适宜的辣椒品种,以提高辣椒的经济效益。

6 云南主要几种辣椒品种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测定实验的体会此次探究性实验,充分考虑到组员的具体情况以及学院实验室的情况,还有组员的知识水平结构。

设计实验要遵循实验的严谨性等,因此,给予设计者很多的感悟。

要充分考虑好各个方面的因素,把每一步实验思路都设计严谨,那么我们才能很好的进行实验探究。

从实验中,培养我们的探究性的思维,小组合作学习意识。

6.1实验的创新之处辣椒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以其果实特有的色泽、辣味、香味和丰富的维生素C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蔬菜作物。

国内对于辣椒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通径、聚类及主成分等分析研究已有许多报道,研究辣椒种质资源各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密切关联程度,种质资源亲缘关系,明确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对辣椒育种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