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诗歌与数学

合集下载

用数学知识写的诗歌

用数学知识写的诗歌

用数学知识写的诗歌我爱数学,数学奇妙
它如诗般美妙
极限、导数、微积分
让我欣喜若狂
勾股定理,三角函数
它们让我想起大海的波澜
圆周率,黄金比例
是创造美学的灵魂
方程、变量、代数
是解决问题的利器
几何、拓扑、图论
是发现世界的窗户
数学是一种语言
它让我沉浸在思考的汪洋
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让我们在它的指引下前行
数学不只是工具
更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它是思想的火花
让我们拓展知识的边界
数学的美让人迷醉
它如同一首美妙的诗歌
让我们一起跋涉在它的风景线上
感受数学的魅力,享受人生的乐趣。

【诗歌】数学数学真奇妙 小学生诗歌

【诗歌】数学数学真奇妙 小学生诗歌

【诗歌】数学数学真奇妙小学生诗歌数学数学真奇妙
把我带进了奇妙的世界
让我享受了学习的乐趣
数学真是个奇妙的学科
初次认识她,觉得有些陌生
但当我开始学习,发现她真的很美
加减乘除,各种公式
解决问题就像在解谜
数学让我学会了逻辑思维
让我的大脑变得更加灵活
用数学解题就像是在玩游戏
每一道题目都是一个挑战
数学让我学会了耐心
每一步都要认真仔细
经常犯错,也要不断修改
直到找到正确的答案为止
数学让我学会了坚持
有时候遇到困难也不能放弃
反复思考,尝试各种方法
直到问题的答案显现出来
数学真是一门神奇的学科
她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让我拥有了更加丰富的知识让我变得更加聪明和自信数学数学真奇妙
让我爱上了学习
让我享受了知识的魅力
我会永远爱着她,我的数学。

和数学有关的诗

和数学有关的诗

和数学有关的诗《山村咏怀》诗题:《山村咏怀》作者:邵雍(宋代)诗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咏雪》诗题:《咏雪》作者:郑燮(清代)诗文: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绝句》诗题:《绝句》作者:杜甫(唐代)诗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风》诗题:《风》作者:李峤(唐代)诗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登黄鹤楼》诗题:《登黄鹤楼》作者:崔颢(唐代)诗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望庐山瀑布》诗题:《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唐代)诗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诗题:《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唐代)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诗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江雪》诗题:《江雪》作者:柳宗元(唐代)诗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鹿柴》诗题:《鹿柴》作者:王维(唐代)诗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静夜思》诗题:《静夜思》作者:李白(唐代)诗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8. ◦ ◦ ◦ 9. ◦ ◦ ◦ 10. ◦ ◦ ◦。

与数学有关的诗歌

与数学有关的诗歌

与数学有关的诗歌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能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的一切。

我们想变枯燥乏味的数学研究为欣赏美发现美的审美过程,完全可以渗透一些与数学有关的诗歌,甚或者引导学生去创作。

我曾听过青岛二中老师的课和教研活动,他们的学生们在这方面所展现的能力和才情使我惊讶。

可见要相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远超过我们所能想象,我们所能做的应该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个启发,搭建一个平台。

下面附上我所积累的一些与数学有关的诗歌。

一、与课本章节有关的诗歌第一章《集合、映射与函数》:日落月出花果香,物换星移看沧桑。

因果变化多联系,安得良策破迷茫?集合奠基说严谨,映射函数叙苍黄。

看图列表论升降,科海扬帆有锦囊。

第二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晨雾茫茫碍交通,蘑菇核云蔽漫空;化石岁月巧推算,文海索句快如风.指数对数相辉映,立方平方看对称;解释大千无限事,三族函数建奇功。

二、诗歌数学题朱世杰的《四元玉鉴》、《或问歌录》共有十二个数学题目,都采用诗歌形式提出。

如第一题:"今有方池一所,每面丈四方停。

葭生两岸长其形,出水三十寸整。

东岸蒲生一种,水上一尺无零。

葭蒲稍接水齐平,借问三般(水深、蒲长、葭长)怎定?"在元朝有一部算经《详明算法》内有关于测量田亩求法:"古者量田较润长,全凭绳尺以牵量。

一形虽有一般法,唯有方田法易详。

若见涡斜并凹曲,直须裨补取为方。

却将黍实为田积,二四除之亩法强。

"明代程大位有一首类似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饮酒数学诗:"肆中饮客乱纷纷,薄酒名醨厚酒醇。

好酒一瓶醉三客,薄酒三瓶醉一人。

配合饮了一十九,三十三客醉颜生。

试问高明能算士,几多醨酒几多醇?"这道诗题粗心是说:好酒一瓶,可以醉倒3位客人;薄酒三瓶,可以醉倒一名客人。

如果33位客人醉倒了,他们总共饮下19瓶酒。

试问:其中好酒、薄酒分别是多少瓶?著名《孙子算经》中有一道"物不知其数"题目。

当数学与古诗词相遇,原来这么奇妙!

当数学与古诗词相遇,原来这么奇妙!

当数学与古诗词相遇,原来这么奇妙!俗话说:文理不分家。

一个人只学数学是不行的,只学语文是不可能的。

文理两者冥冥之中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

都说语文是感性的代表,数学是理性的代表。

当数学遇上古诗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原来,认真学好古诗,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呢!小学数数数字诗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数字诗是将数字嵌入诗中,与其他词语组合,全诗融为一个整体。

诗人用“小学数数”的方式将乡村美景一一道来,通俗易懂,仿若画面就在眼前。

数学找规律杂数诗百鸟归巢图宋•伦文叙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食。

杂数诗是诗歌的一种体栽。

有以数字为题目的,有以数字嵌入诗句的,类似文字游戏。

此篇题目为何是《百鸟》?诗中自有答案。

两个一、三个四、五个六、七个八之和即为百(1+1+3×4+5×6+7×8=100),这个规律你找到了吗?数字隐藏诗断肠迷宋•朱淑真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种相思一撇销。

上面这首诗,你摸着门道了吗?找出隐藏的数字了吗?数字隐藏诗,即用猜谜语的形式将数字展示出来。

朱淑真这首作品每句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谜底恰好是“一二三……十”这十个数字。

合并同类项一字诗题秋江独钓图唐•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一字诗,顾名思义就是在诗中出现许多“一”字,所以同类项就是“一”字。

“一”字笔画最少,可是经诗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为神奇。

这样的诗多采用白描手法,使读者代入感极强。

半字诗半半歌清•李密庵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带有数字的古诗

带有数字的古诗

带有数字的古诗关于数学的古诗,确实别有一番韵味,它们巧妙地将数字融入诗句之中,既展现了数学的严谨,又赋予了诗词以独特的韵律和意境。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数学古诗,让我们一起品味其中的妙处:《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通过连续的数字排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村景象,展现了数学在描绘自然景物时的独特魅力。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诗中的“两个”、“一行”、“千秋”、“万里”等数字,不仅点明了景物的数量,更在无形中拉大了诗歌的空间感,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气势磅礴。

《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首诗中的通过多个“一”字的重复使用,“一曲高歌”和“一樽酒”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与洒脱,而“一人独钓”凸显了渔翁独钓的孤独感和秋江的宁静美。

最后的“一江秋”更是将整个场景融入到了秋天的江水中,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和开阔。

它描绘了一幅秋江独钓的场景,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咏雪》清·郑燮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解析:此诗以数字递增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纷飞的景象,直至“无数片”,将雪的浩渺无垠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融入了梅花与雪的相映成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里的数字同样用于描绘景象,星星的稀疏与雨点的零星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从《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诗歌】数学数学真奇妙 小学生诗歌

【诗歌】数学数学真奇妙 小学生诗歌

【诗歌】数学数学真奇妙小学生诗歌数学数学真奇妙,小学生们都喜欢玩。

加减乘除都会算,解一道题就像一场战。

加法是加上个数,数量增加真轻松。

两朵云加上两朵云,变成了四朵云。

减法是减去个数,少了一点也不难。

四只鸟减去两只鸟,只剩下了两只鸟。

乘法是成倍地增加,数量呈现出爆发。

三朵花乘以两朵花,开出了六朵花。

除法是等分给个数,每个都可以得一份。

十个饼干除以两个孩子,每个人拿了五块饼干。

几何是研究形状,学起来很有意思。

圆形、三角形,都是我们的朋友。

算式是让我们思考,找到正确的答案。

加减乘除,都是数学的符号。

分数是学习的重点,掌握了就很牛。

一半、四分之三,小数点也很酷。

代数是字母的游戏,利用规律来推理。

x加y等于z,数学的奥秘在其中。

概率是看机会,研究事件的可能性。

掷骰子、抽牌子,要做好预测。

数学数学真奇妙,小学生们都会感谢。

因为它让我们变聪明,成为未来的希望。

有关数学的古诗

有关数学的古诗

有关数学的古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数学常常被融入到古诗中,形成了一系列精美的数学古诗。

这些古诗以文学之美表达了数学的深奥和智慧,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用优美的词藻具象化,赋予了数学以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关数学的古诗,并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一、《圆圆曲》圆截弓形结亦如,不枉圆中综君怀。

进设其周;剖之则见,可器可器。

这是唐代数学家杜诗中的一首诗,解释了圆的性质和构造。

诗中以弓形结比喻圆的形状,表达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通过剖析圆,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内部的构造,说明圆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器物。

二、《求圆周》圆周弧度无痕迹,轩辕徙徙把计改。

三纲九恒,编粲明晰,众臣罪己。

这是唐代数学家刘徽创作的数学古诗,表达了寻找圆周长的方法和思想。

诗中以圆周弧度无痕迹比喻圆的周长不可直接测量,通过轩辕改进计量器具,最终找到了计算圆周长的方法。

诗中也提到了三纲九恒,指代了数学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思想方法。

三、《割圆法》萧瑟秋风起,星火燎原根。

分圆变四边,知新觉有因。

这是宋代数学家李方桂创作的一首古诗,描述了割圆法的过程和思想。

诗中以秋风起、星火燎原根比喻数学思想的传播和推进。

通过将圆分割成四个部分,揭示了一种用几何方法求解简单无理数的思路,开拓了数学研究的新领域。

四、《除积定理》离类天地间,无穷诣奇端。

润曲广义式,方知蕴几权。

这是宋代数学家秦九韶创作的数学古诗,描述了除积定理的思想。

诗中通过离类天地间、无穷诣奇端等形象的语言,表达了除积定理的广义形式和数学推理的深度。

诗中也提到了几何代数的概念,说明了数学研究的多样性和内在联系。

五、《方程术》光点相减逐步追,长夜漫漫计花钱。

方程因式归根律,解纷休断听山泉。

这是明代数学家杨辉创作的数学古诗,描述了解方程的算法和数学思想。

诗中以光点相减、长夜计花钱比喻方程求解的过程,通过因式分解和归根求解的方法,找到了解方程的根本规律。

诗中的解纷休断听山泉表达了求解方程时需要耐心和静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诗歌与数学
13 级
主讲:李伟
制作:张秋梅
马沛
1、数学诗歌
日落月出花果香,物换星移看沧桑。

因果变化多联系,安得良策破迷茫?
集合奠基说严谨,映射函数叙苍黄。

看图列表论升降,科海扬帆有锦囊。

晨雾茫茫碍交通,蘑菇核云蔽长空;
化石岁月巧推算,文海索句快如风。

指数对数相辉映,立方平方看对称;
解释大千无限事,三族函数建奇功。

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点点倍加增。

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

2、数字诗歌
西汉时,司马相如告别妻子卓文君,离开成都去长安求取功名,时隔五年,不写家书,心有休妻之念。

后来,他写了一封难为卓文君的信,送往成都。

卓文君接到信后,拆开一看,只见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欲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3、从诗歌中感受数学
欣赏诗歌,常常发现许多含有数字的句子,这些简单的数字就它本身来说,既无形象,也不能抒情言志,但经诗人妙笔点化,却能创造出各种美妙的艺术境界,表达出无穷的妙趣。

宋朝叶绍翁《游园不值》的诗句: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实际上,无界变量是说,无论你设置怎样大的正数M,变量总要超出你的范围,即有一个变量的绝对值会超过M。

于是,M可以比喻成无论怎样大的园子,变量相当于红杏,结果是总有一支红杏越出园子的范围。

诗的比喻如此恰切,其意境把枯燥的数学语言形象化了。

辛弃疾的词来描述的意境:
众里寻它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数学研究和学习需要解题,而解题过程需要反复思索,终于在某一时刻出现顿悟。

例如,做一道几何题,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添了一条辅助线,问题豁然开朗,欣喜万分。

初唐诗人陈子昂的名句《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般的语文解释说: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从数学上看来,这是一首阐发时间和空间感知的佳句。

前两句表示时间可以看成是一条直线(一维空间)。

以自己为原点,前不见古人指时间可以延伸到负无穷大,后不见来者则意味着未来的时间是正无穷大。

后两句则描写三维的现实空间:天是平面,地是平面,悠悠地张成三维的立体几何环境。

全诗将时间和空间放在一起思考,感到自然之伟大,产生了敬畏之心,以至怆然涕下。

这样的意境,是数学家和文学家可以彼此相通的。

进一步说,爱因斯坦的四维时空学说,也能和此诗的意境相衔接。

4、乾隆的风雅
清乾隆皇帝曾设千叟宴款待耆老,席中为了歌颂一位141岁的长寿老人,他作了一个上联:“花甲重逢又加三七岁月”,在座大臣们都想不到如何对下联,感到惶恐不安,幸好后来由才子纪晓岚对出下联: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皇帝大喜,大家尽欢而散。

其实,何止是唐诗,历代诗歌数字入诗随处可见。

如:“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十四桥明月夜”、“三千宠爱在一身”、“四时可爱唯春日”、“五岳寻仙不辞远”、“六朝如梦鸟空啼”、“七月七日长生殿”、“八千里路云和月”、“九曲黄河万里沙”、“十年辛苦不寻常”、“百年世事不胜悲”、“千呼万唤始出来”,等等。

再比如,老子《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学过数学归纳法的人都知道,此句精辟地体现了数学归纳法的思想。

4、诗情数意—诗歌中的数学
晚霞红
太阳落山晚霞红,我把鸭子赶回笼。

一半在外闹哄哄,一半的一半进笼中。

剩下十五围着我,共有多少请算清。

5、数学和诗词的内在联系,在于意境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数学名家徐利治先生在讲极限的时候,却总要引用“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一句,让大家体会一个变量趋向于0的动态意境,煞是传神。

6、数学和诗词的意境结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吗?
所以诗云:欲穷千里目,得爬六千层。

7、回环诗图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柳色青,柳色青青青满城。

满城烟雨春光送,烟雨春光送远行。

远行君向燕山路,君向燕山路前去。

前去旗亭芳草青……
142857 * 1 = 142857
142857 * 2 = 285714
142857 * 3 = 428571
142857 * 4 = 571428 142857 * 5 = 714285 142857 * 6 = 857142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8、下面请欣赏一首数学诗歌
喜欢你在连续之中逼近我的极限, 经过剑桥三一学院,
我以牛顿之名许愿,
思念就像傅利叶级数一样蔓延,
当空间只剩下拓扑的语言,
映射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Banach空间,
深埋在康托尔集合里面,
超越数去超越永远,
那一绝对收敛的数列,
一万年都不变!
风秋雨的线性空间中,
思念着往昔的线性相关,
任凭时光飞逝,
指向你的永远是那不变的爱情矢量,多想这世界是两个人的集合,
弥漫着天长地久的二元关系,
在这有限维空间中,
你的坐标就像天上的寒星,
一一映射着无解的爱情方程,
在温馨的等价关系中,
曾经一起来到直角坐标系,
忘记了春华秋实之环,
忘记了无法摆脱的正交基,
你不再是我的正角补,
道不尽的是那亲密的同构,
恍然间,
你已杳然而去,殷殷期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