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划定工作的实施方案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实施方案(最新)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保障我市粮食生产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X〕24号)、《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X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方案的通知》(X办函〔X〕63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省下达我市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的划定任务是: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48.69万亩(全部为水稻)、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1.8万亩(全部为天然橡胶)。
各地要从X年开始全面推进划定工作,X年10月底前完成划定任务,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
在完成划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两区”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两区”建设任务,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产能提升、服务健全、管护到位、生产现代化的“两区”,提高我市水稻和天然橡胶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一)粮食生产功能区。
要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以水土资源环境条件较好、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水稻优势主产区和产粮大县为重点,划定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48.69万亩。
具体分解划定任务见附件。
(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全市划定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1.8万亩,划定工作由X农垦局负责。
二、全力推进“两区”划定(一)划定标准和条件。
各地在开展“两区”划定工作时,要优先将具备以下标准和条件的地块划入。
1.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1)已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土壤较为肥沃,耕地质量等级在五等以上的水田,近年来基本种植水稻的田块;(2)相对集中连片,原则上平原地区连片水田面积不低于300亩,丘陵地区连片水田面积不低于30亩;(3)农田水利灌排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灌溉条件较好,排灌能力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生态环境良好,建成或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4)周边涉及农业生产的河道水系通畅、灌溉条件保障、交通相对便利,农用输电线路等设施能满足生产需求,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等符合生产质量安全要求的田块(划入粮食禁止生产区域的,不得划为粮食生产功能区)。
两区划定实施方案6

两区划定实施方案6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统筹,我国提出了两区划定实施方案6。
二、方案内容。
1.明确划分城市区域和农村区域。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城市和农村进行明确划分,确定城市区域和农村区域的范围和标准。
城市区域包括城市建成区和城镇规划区,农村区域包括行政村和自然村。
2.优化城市规划布局。
在城市区域内,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3.支持农村振兴发展。
在农村区域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4.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
在两区划定实施方案6中,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城乡要素互通共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5.完善政策措施。
为了有效实施两区划定实施方案6,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城乡发展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城乡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
三、实施路径。
1.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两区划定实施方案6的实施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合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对城乡发展的资金支持,加强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的资金保障,确保两区划定实施方案6的顺利实施。
3.加强政策宣传。
加强对两区划定实施方案6的政策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共建共享的发展局面。
4.强化监督考核。
建立健全城乡发展的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两区划定实施方案6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总结。
两区划定实施方案6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为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最新)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X〕24号)精神,按照《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农计发〔X〕99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133号)要求,全面做好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重要意义(一)划定“两区”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求进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定提升,但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农业生产用地矛盾不断凸显,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任务依然艰巨。
划定“两区”是落实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以及国家重要农产品有效自给的重大举措。
(二)划定“两区”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的重大举措。
通过建立“两区”,进一步聚焦主要作物和优势产区,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用地细化落实到地块,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保证。
(三)划定“两区”是完善农业调控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以“两区”为平台,集成农业科技和农机推广应用,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完善农业宏观调控方式,有利于实现强农惠农政策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监测和精准评价,更好地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生产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积极性,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建设。
二、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市“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市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农业、水务、统计、金融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市农委。
领导小组下设划定工作推进组、建设工作推进组,两个推进组分别负责两区“划定和建设日常工作。
两区 划定实施方案

两区划定实施方案一、背景。
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空间资源日益紧张。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制定了两区划定实施方案。
二、划定原则。
1. 合理利用资源,在划定两区范围时,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现状和城市发展需求,合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
2. 生态环境保护,划定两区范围时,要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促进产业升级,两区的划定应该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划定范围。
1. 城市功能区,城市功能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包括商业中心、行政办公区、文化娱乐区等,是城市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
2. 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是城市的生态屏障,包括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划定实施方案。
1. 制定详细规划,对两区范围进行详细规划,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确保两区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2. 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两区范围内违法建设和环境污染行为的监管力度,确保两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3.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对两区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提高两区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4. 完善政策措施,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源向两区集聚,推动两区的良性发展。
五、实施效果。
1.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两区的划定实施方案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2. 保护生态环境,两区的划定实施方案有利于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3. 提高城市形象,两区的划定实施方案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六、总结。
划定两区实施方案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我们将按照划定原则,制定详细规划,加强监管力度,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努力实现两区划定实施方案的各项目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孟州市“两区”划定工作的分析与探索

河南农业2023年第7期
NONGYE ZONGHENG
农业纵横
素质,使得参加“两区”划定工作的人员具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大家能紧密配合、互相协调、严格管理,保证了“两区”划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严格的管理是“两区”划定工作的重要保证生产、技术、质量体系的建立能够保障孟州市“两区”划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虽然在一体化信息系统中有一部分数据质量检查工具,但是这些检查工具是“两区”划定工作最后一道工序,一旦发现问题,所有工作就要从头开始。
因此,孟州市把检查工作的重心前移,做到尽早发现问题,尽快解决问题,绝不将问题后移,从而保证了“两区”划定工作数据库的质量。
(三)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两区”划定工作的技术保证
孟州市“两区”划定工作涉及众多技术环节,在工
2015“两(二)完善“两区”财政支持政策
孟州市应探索整合、加大相关涉农补贴资金对“两区”的投入,鼓励将生产者补贴向“两区”集中;加大“两区”农业保险推广力度,积极推动扩大农业大灾保险覆盖范围,探索开展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
(三)推动各类项目投资优先支持“两区”
孟州市政府要加大对“两区”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责任编辑 张梦纳)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印发“两区”划定方案 总面积要达到7880万亩

式 实 施 ,这 成 为 山东 省 第 一 个 有 关 海 水 淡 化 生
虑到海 水淡 化工艺特 点及后 期进入 输配水环节 的需 要 ,在 滤 后 水 水 质 选 取 了 1 1 个 关键指标 ,
其 指 标 限 值 均 严 于 生 活 饮 用 水 卫 生 标 准
活 饮 用 水 的 地 方 标 准 ,在 国 内居 于 领 先 水 平 。 青 岛 东 、 南 濒 临 黄 海 ,近 岸 海 域 水 质 良 好 , 具 有 发 展 海 水 淡 化 的 自然 优 势 条 件 。 在
交通 运 输 、 水 利 等 规 划 衔 接 ,划 入 “ 两 区 ” 的
质耕地 将 优先划 入 “ 两 区 ” 。要 在 永 久 基 本 农 田 内 划 定 优 质 生 产 用 地 ,把 光 热 水 土 条 件 好 的
优质 地 块 优 先 划入 “ 两 区 ” ,把产 粮 大 县 的耕 地
( 《 管 理 规 范 里 ,海 水 淡 化 生 活 饮 用 水 的 水 源
( GB5 7 4 9 ) 要 求 。 在 出厂 水 调 质 后 水 质 特 征指 标 部 分 ,通 过 自来 水 与 淡 化 海 水 掺 混 和 调 质 对 城 市 供 水 管 网腐 蚀 性 的 研 究 和 实 验 数 据 分 析 , 选 取 了6 个 关 键 指 标 ,在 生 活 饮 用 水 卫 生 标 准 ( GB5 7 4 9 ) 限值 的基 础 上 提 高 ,保 障 饮 用
魏 !印发 “ 两 区"划定 方案 总 面积 要达到 7 88O万 亩
■ 文l 高长岭
日 雾
嘉
中水稻9 0 0 万亩 、小 麦7 3 8 0 万 亩 、 玉 米4 6 0 0 万
亩 ,种 植 面 积 有 重 叠 ;划 定 重 要 农 产 品 保 护 区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最新)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133号),全面做好我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重要意义(一)划定“两区”是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粮食产业是我市农业最大的优势产业,通过划定和建设“两区”,稳步提升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二)划定“两区”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种植结构和农作物区域布局的重大举措。
通过划定和建设“两区”,进一步聚焦主要作物和优势产区,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用地细化落实到地块,有利于我市进一步调整农作物和优化种植结构区域布局,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供重要保证。
(三)划定“两区”是完善农业调控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以“两区”为平台,集成农业科技和农机推广应用,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完善农业宏观调控方式,有利于实现强农惠农政策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监测和精准评价,更好地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生产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积极性,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建立,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二、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X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担任,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委、市水利局、市统计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领导小组下设划定工作推进组、建设工作推进组,分别负责“两区”划定和建设日常工作。
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两区”划定和建设工作,并研究制定具体推进方案,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三、工作目标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总的任务指标为672.6万亩,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628万亩(水稻89万亩、玉米539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44.6万亩(大豆44.6万亩)。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为了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X〕24号)、《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农计发〔X〕99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X〕115号)要求,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划定目标X年底前,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90万亩,其中水稻5万亩、小麦190万亩、玉米170万亩,种植面积有重合;划定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大豆8万亩,大豆与小麦重合8万亩。
“两区”地块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
二、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
1.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
综合分析现有永久基本农田现状,以及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与产量等因素,按照布局合理、标识清晰、生产稳定、能划尽划的原则,结合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十三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规划(X年―X年),以及我市小麦种子基地建设和粮食绿色高产创建建设成果,科学合理划定小麦、玉米、水稻生产功能区和大豆生产保护区,落实到地块。
2.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两区”划定必须充分尊重农民自主经营的意愿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宣传引导和政策激励,鼓励农民参与“两区”划定、建设和管护,鼓励农民发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
3.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围绕保护核心产能和保护产业安全,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当前与长远、生产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改善。
(二)划定范围。
符合以下基本要求的地块优先划入“两区”:1.基础条件相对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区划定工作方案
一、名词解释
1、“两区”
“两区”是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划定用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棉花、油料、糖料及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生产区域。
“两区”在空间上包括区、片块、地块三个层级,单个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内可包含若干片块,单个片块内可包含若干地块。
2、粮食生产功能区
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按照本规程规定程序划定,能够稳定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
3、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为保障棉油糖胶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按照本规程规定程序划定,能够稳定种植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的优势生产区域。
4、“两区”片块
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内划定的相对集中连片耕地,具有明确的经营主体、管护主体或能够进行统一生产管理。
单个“两区”片块可跨越村组区域界线,但原则上不得跨越乡级行政区域界线。
5、“两区”地块
在“两区”片块范围内,以实际宽度不小于1米的农村道路、沟渠、水系等线状地物或行政区域界线为边界所划定的具体的空间种植单元。
6、“两区”面积
划入“两区”范围的地块面积之和。
二、划定要求
1、单个粮食生产功能区或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原则上以乡镇(街道)为基本任务单元。
2、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高标准农田建
设等情况,选择相对集中连片、四至清晰的耕地,综合确定划区范围和划定面积。
关于单个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平原区相对集中连片面积原则上不低于500亩,丘陵区相对集中连片面积原则上不低于50亩。
3、耕地坡度在15度以下,优先选择具有粮棉油糖胶种植传统、近3年内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生态环境良好的集中连片耕地。
4、划定为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的宜胶地块应风寒侵袭少、海拔高度低于900米。
5、下列耕地不得划入:已经列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耕地休耕试点的耕地;因生产建设或自然灾害严重损毁且不能恢复耕种的耕地;受重金属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较严重且未列入治理规划的耕地。
三、划定流程
“两区”划定包括准备工作、图件测制、公告公示、数据建库、检查验收、成果管理共六个关键环节。
1、组织准备
(1)实施主体
“两区”划定工作以县为基础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订“两区”划定工作实施方案,以及“两区”划定的宣传、培训和试点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同级农业管理部门。
(2)作业队伍
县级农业管理部门牵头组织乡镇和村(组)工作人员,以及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单位共同组成作业队伍,完成“两区”划定技术工作。
2、资料准备
收集以下文件、图件、数据等资料: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资料。
2)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资料。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国有农场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成果资料。
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资料,包括各渠道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配套服务设施等相关建设项目的图件资料及文本说明。
5)其他资料,包括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农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交通规划等规划的图件、数据库、文本及说明,遥感正射图像资料,测土配方施肥等耕地质量资料,生态退耕及灾毁资料等。
四、划定工作时间安排
1、“两区”预划(6月24日前完成)
(1)搜集基础资料并将搜集资料进行整理,转换格式,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坐标系转换工作,使用国家规定2000坐标系。
(2)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为基础,叠加相关规划成果,通过人工判读和综合分析,初步确定“两区”片块和地块边界,并对片块和地块赋予预编码,制成“两区”划定工作底图。
2、外业勘察(7月30日前完成,预计投入外业人员20人,分10个小组集中完成重点区域核查工作)
(1)实地勘查
根据综合分析情况,确定重点核查区域并开展实地勘查,查清“两区”片块和地块空间位置、数量、边界,以及“两区”片块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工作底图标注信息与实际存在偏差的,核实无误后予以修改,确保划定的“两区”图、数、实地一致。
(2)分布图编制
“两区”空间分布图应能够体现图廓内外整饰要素、数学基础、行政区划要素、地形要素以及“两区”要素。
3、公告公示(8月15日前完成)
(1)材料准备
在图件测制的基础上,将编制好的“两区”空间分布图以乡镇(街道、场)或标准图幅为单位输出为纸质图件,作为公告公示的主要材料。
(2)公告公示
将公告公示材料交由乡镇(街道、场)、村(组)审核,审核通过后在“两区”划定涉及的集体经济组织或国有农场内进行张榜公告公示。
(3)勘误修正
针对公告公示过程中集体经济组织、国有农场所提出的异议,作业队伍应及时进行踏勘、测量、核实、修正,并再次进行公告公示。
(4)结果确认
公告公示后,由集体经济组织、国有农场等在公告公示图件上进行签章确认。
4、数据建库及纸质成果输出(10月30日前完成)
“两区”划定的基础资料、图件、表册和文本成果,经质量检查合格后整合入库,建立“两区”数据库。
“两区”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土地信息要素与“两区”要素。
“两区”划定流程图
“两区”划定技术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