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昌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0)

合集下载

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文本

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文本
I
第七节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36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 38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38 静态交通设施规划............................................................................................................................................ 38 低碳交通系统规划............................................................................................................................................ 39 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41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 43 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 45 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规划 ............................................................................................................................. 48 给水工程规划.................................................................................................................................................... 48 排水工程规划.................................................................................................................................................... 48 雨水工程规划.................................................................................................................................................... 49 供电工程规划.................................................................................................................................................... 50 燃气工程规划.................................................................................................................................................... 50 通信工程规划.................................................................................................................................................... 51 环卫工程规划.................................................................................................................................................... 51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 54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 56 抗震规划 ........................................................................................................................................................... 56 防洪规划 ........................................................................................................................................................... 57 消防规划 ........................................................................................................................................................... 57 人防规划 ........................................................................................................................................................... 59 近期建设规划 ............................................................................................................................................. 60 规划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 62 附则 ............................................................................................................................................................ 64

《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

《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
2.3.3 对建筑物内部产生噪声与振动的设备或设施,当其正常 运行对噪声、振动敏感房间产生干扰时,应对其基础及连接管线 采取隔振措施,并应符合本规范表2.1.4和表2.1.5的规定。 2.3.4 对建筑物外部具有共同基础并产生噪声与振动的室外设 备或设施,当其正常运行时对噪声、振动敏感房间产生干扰时,
1
《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6-2021)
2 建筑声环境
2.1 一 般 规 定
2.1.1 民用建筑室内应减少噪声干扰,应采取隔声、吸声、消 声、隔振等措施使建筑声环境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2.1.2 噪声与振动敏感建筑在2类或3类或4类声环境功能区
时,应在建筑设计前对建筑所处位置的环境噪声、环境振动调查
2.3 隔 振 设 计
2.3.1 当噪声与振动敏感建筑或设有对噪声、振动敏感房间的 建筑物,附近有可觉察的固定振动源,或距建筑外轮廓线50m 范围内有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时,应对其建设场地进行环境振动 测量。
2.3.2 当噪声与振动敏感建筑或设有对噪声、振动敏感房间的 建筑物的建设场地振动测量结果超过2类声环境功能区室外环境 振动限值规定时,应对建筑整体或建筑内敏感房间采取隔振措 施,并应符合本规范表2.1.3和表2.1.5的规定。
建筑环境通用规范
General code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
2021-09-08发布
2022-04-01实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6-2021)
目次
1 总 则 ...........................................................................................................1 2 建筑声环境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广播电视(HJ 1112-202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广播电视(HJ 1112-2020)

HJ 1112-202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广播电视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radio and television(发布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2020-02-27发布2020-04-01实施生态环境部发布HJ1112-2020目次前言 (ⅱ)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基本规定 (2)5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5)6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7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7)8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 (8)9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分析与论证 (9)10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0)1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0)附录A(规范性附录)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专题设置和编制要求 (12)附录B(规范性附录)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格式和要求 (14)附录C(资料性附录)广播电视发射天线近场区和远场区的划分条件 (16)附录D(资料性附录)中波、短波广播天线远场区电场强度的计算 (17)附录E(资料性附录)调频、电视广播天线远场区电场强度的计算 (19)iHJ1112-2020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范和指导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2020年2月27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0年4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HJ1112-202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广播电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

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萍乡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划分方案的通知

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萍乡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划分方案的通知

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萍乡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划分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4.24•【字号】萍府办发〔2020〕7号•【施行日期】2020.04.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噪声污染防治正文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萍乡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划分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萍乡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划分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4月24日(此件主动公开)萍乡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划分方案因我市规划建设面积扩大及用地功能发生变化,现行的《萍乡市噪声功能区划方案(2008)》已不适应当前的环境管理要求。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萍乡市声环境质量,根据《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划分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大气函〔2017〕1709号)、《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结合《萍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及各区块专项发展规划,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

通过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控制噪声污染,提高城市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二)实事求是。

以城市规划为指导,结合实际现状,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用地现状进行划分。

(三)科学划分。

充分考虑城市行政区划及自然地貌,做到划分科学合理,在满足环境噪声管理要求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四)方便管理。

以宏观控制为主,宜粗不宜细,宜大不宜小,宜连不宜断。

(五)协调统一。

区划主观性与城市客观性协调统一,大区划分、小区管理。

二、法律依据及技术规范(一)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2015年01月0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日起施行,2018年12月29日修正)。

云南省生态功能区划简本(最终)

云南省生态功能区划简本(最终)

目录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1)(一)指导思想 (1)(二)区划原则 (1)(三)区划目标 (2)四)数据来源及标准 (2)二、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概况 (4)(一)自然环境状况 (4)(二)经济社会及资源利用概况 (8)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2)(一)森林质量有待提高 (12)(二)生物多样性减少 (13)(三)湖泊富营养化严重 (14)(四)自然灾害频繁 (14)(五)农村面源污染加剧 (15)(六)建设项目的生态恢复滞后 (16)(七)土地退化加速 (16)四、生态环境敏感性 (18)(一)土壤侵蚀敏感性 (18)(二)石漠化敏感性 (18)(三)生境敏感性 (19)五、生态服务功能及其重要性 (20)(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重要性评价 (20)(二)土壤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 (21)(三)石漠化控制功能重要性评价 (21)(四)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21)(五)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功能评价 (22)(六)社会生产功能评价 (22)(七)营养物质保持功能评价 (23)六、生态功能区划 (24)(一)分区方法 (24)(二)区划系统 (25)七、分区特征概述 (30)(一)生态区 (30)(二)生态亚区 (34)(三)生态功能区 (46)(四)生态功能区类型 (68)八、生态功能区划实施 (75)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应用生态学原理,坚持以人为本,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增强生态支撑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充分认识云南省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及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划分生态功能区,明确对保障云南省生态安全有重要重要意义的区域,为云南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自然资源有序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云南省经济社会与生态保护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区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增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州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永政办发〔2020〕25号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州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永政办发〔2020〕25号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州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正文:----------------------------------------------------------------------------------------------------------------------------------------------------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州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冷水滩区、零陵区人民政府,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人民政府各办委局、各直属机构: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永州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12月18日永州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为进一步规范永州市中心城区环境噪声管理,强化噪声污染防治,改善声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等法律法规,结合永州市中心城区发展规划和建设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永州市中心城区的声环境管理。

区域范围:东至阳明大道,西至洛湛铁路,北至湘桂铁路,南至朝阳大道,面积约162.41km2。

二、划分结果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2018年修改)》,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范围的总面积162.41km2,按功能划分为1类区、2类区、3类区和4类区(包括4a类和4b类)。

1类声环境功能区5个,面积8.09km2,占总面积的4.98%,是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职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环境噪声限值昼夜分别低于55分贝和45分贝。

2类声环境功能区12个,面积112.82m2,占总面积的69.47%,是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环境噪声限值昼夜分别低于60分贝和50分贝。

高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高安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2020)

高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高安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2020)

高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高安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2020)分享到高府发〔2020〕3号高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高安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相城垦殖场,市政府各部门:《高安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经高安市人民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研究审定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高安市人民政府2020年3月6日高安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随着高安市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企业的“退城入园”,城市规划用地性质的变化及总体规划的调整,以及近年来环保部一系列新的规范文件的实施,现有声环境功能区域划分已不能适应环境噪声管理需求。

因此,必须在现有声环境功能区域划分的基础上,结合《高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重新划分或调整高安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以满足今后我市城市发展及声环境管理的新要求。

一、法律依据及技术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2015年01月0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修订,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3、《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144号);4、关于发布《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7号,2010年1月11日;5、《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国家环境保护部2015年1月1日执行;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10月1日执行;7、《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国家环境保护部2013年3月1日实施;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1月1日正式施行;9、《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10月1日执行;10、《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10月1日执行;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国家环境保护部2012年7月1日实施;12、《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及修改方案,原国家环保总局,1991年3月1日执行;13、《高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相关文件;14、《高安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2010-2030年)》,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2年6月;15、《高安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2018年)》,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8年;16、《高安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图(2018-2030年)》,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7、《高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规划文本,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2年6月。

东光县声环境功能区划技术报告

东光县声环境功能区划技术报告
境噪声污染防治、强化噪声源监督管理和 环境执法、改善声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手段。2017 年 11 月,环保 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办大气函[2017]1709 号),要求各地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科 学划分调整声环境功能区,改善声环境质量。2017 年 11 月省生态环 境厅(原省环保厅)以冀环办函[2017]747 号文转发上述通知,要求 全省各地市区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工作。2018 年 7 月、11 月省生 态环境厅(原省环保厅)分别印发《关于报送声环境功能区划管理工 作进展的通知》(冀环办发[2018]61 号)、《关于做好城市及县级声 环境功能区划分和调整备案工作的通知》(冀环办发[2018]115 号), 明确提出统筹做好县级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工作,2019 年底前全省力 争完成不低于 80%的县(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工作,并报市级环保 部门备案,2020 年 10 月底前完成全部划分工作。2019 年 3 月,沧州 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关于做好县级声功能区划分和调整工作的通知》 (沧环办[2019]72 号),要求各县市科学组织开展声功能区划分工作, 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划分工作,报当地人民政府审批后公布实施。
II
5.1 概述.................................................................................................................... 50 5.2 区划的主要资料................................................................................................ 55 5.3 区划方法............................................................................................................ 55 5.4 区划单元划分.................................................................................................... 59 5.5 东光县声功能区划分方案................................................................................ 67 6 划分结果可行性分析............................................................................................... 76 6.1 划分结果与城乡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76 6.2 划分结果与环境管理的可操作性分析............................................................ 76 6.3 划分结果与现状达标情况分析........................................................................ 76 7 结论与建议............................................................................................................... 80 7.1 环境噪声现状分布特征.................................................................................... 80 7.2 功能区划结果.................................................................................................... 80 7.3 区划可行性分析................................................................................................ 81 7.4 问题及建议........................................................................................................ 81 附 录.......................................................................................................................... 8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昌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0)
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翠雷山垦殖场,县政府有关部门:
经县政府第69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将《广昌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0年5月11日
广昌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一、前言
2019年5月6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印发了《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工作的通知》(赣环大气〔2019〕10号),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建设功能用地、城市功能布局、城市路网布局及各声环境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为了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防治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质量标准》有关规定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结合广昌县总体规划和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区划的基本原则
区划以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有利于提高声环境质量为宗旨。

区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区划应以城市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用地现状确定。

应覆盖整个城市规划区范围;
2.区划应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3.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则上不小于0.5 km2。

山区等地形特殊的城市,可根据城市的地形特征确定适宜的区域面积;
4.调整声环境功能区类别需进行充分的说明。

严格控制4类声环境功能区范围;
5.根据城市规模和用地变化情况,噪声区划可适时调整,原则上不超过5年调整一次;
三、区划的适用范围
本次区划范围依据《广昌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中的用地规划,结合近期可能发展的区域确定声环境功能区划范围。

本次区划范围包括,北到规划中的北工业二路和创业大道,西到广昌大道及广昌大道以西的工业区,南到雁塔公园和滨河东路,东到顺化路及
县政府。

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布置在旧城区、新建城区。

区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

调查基准年为2019年。

四、区划的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
2.《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国家环境保护部2015年1月1日执行;
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10月1日执行;
4.《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国家环境保护部2013年3月1日实施;
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10月1日执行;
(赣环大气(2019)
6.《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工作的通知》
10号),2019年5月5日;
7.《江西省广昌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规划文本及附图;
8.《广昌县工业园区扩区规划》规划文本及附图;
9.其他规划等相关资料。

五、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技术规范》GB/T15190-2014的规定,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2.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3.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4.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5.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
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

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 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六、各类适用区执行环境噪声标准
各声环境功能区适用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见表5-1。

表 5-1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0 类
50
40
1 类
55
45
2 类
60
50
3 类
65
55
4 类
4a 类
70
55
4b 类
70
60
注:①“昼间”是指6:00至22:00之间的时段,该时段执行昼间标准;“夜间”是指22:00至次日6:00之间的时段,该时段执行夜间标准;②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