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3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3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3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稿一、说课背景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中的第一章第三节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概念,了解常用的实验室器材和实验室安全规范,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室常用器材的名称和用途;•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学习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的方法;•掌握简单实验的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技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培养他们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的实验技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室习惯;•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实验室常用器材的名称和用途;•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学习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的方法;•提高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引导他们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四、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PowerPoint课件•实验器材和实验物品2.学生准备:•化学实验服和护目镜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需要在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展示PPT,向学生介绍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室常用器材的名称和用途。

同时,讲解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如戴好护目镜、穿上实验服、禁止乱丢废弃物品等。

3. 实验观察(20分钟)让学生观察实验示范,带着问题去观察和思考实验现象。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自主思考现象背后的原理。

4. 实验操作(30分钟)学生利用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和实验物品,按照实验步骤独立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要及时巡视指导,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九年级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稿九班级化学《走进化学试验室》说课稿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走进化学试验室【教学内容分析】化学是以试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同学在参加了课题2中的两个探究活动后,对化学试验的重要性已有初步的亲身体验,此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同学走进化学试验室,是符合同学的心理特点的。

从内容上看,本课题共由两部分组成:认识常见仪器和化学试验基本操作。

在知识呈现然后引导同学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训练。

教材没有采纳单纯的基本操作训练的方法,而是结合详细试验和“活动与探究”等,引导同学在试验和探究过程中,了解加热等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方法,并在现象明显的试验过程中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这样更能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学情分析】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同学学习基础、习惯有较大的差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刚接触化学,对化学试验充斥爱好,不仅乐于观测试验更情愿亲自动手来做。

由于同学们学习的热忱都很高,所以课堂教学上应当把重点放在引导同学如何规范操作,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试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立场、正确的试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试验胜利的关键。

(2)掌控常见仪器的名称和运用方法,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试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1)通过基本操作的学习,学会运用观测、试验等方法猎取信息。

(2)通过老师演示、同学演示、同学互教互学等方法,掌控规范的操作方法,初步养成良好的试验习惯。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1)通过有关试验的观测、操作,加强对化学现象的新奇心和探究欲、进展学习化学的爱好。

(2)通过化学试验操作的学习过程,进展勤于思索、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设计思路】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让同学有更多的机会亲历过程,在亲历中养成科学的立场、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技能。

本课题是中学科学探究和化学试验的启蒙,它对进展同学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第一课时,是初中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的启蒙,安排在课题2的两个探究活动之后,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体验的基础上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也为后面的实验操作及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我确立了如下三维目标。

通过对学生参与操作,探究,学会药品的取用及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养成主动参与、大胆实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重难点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初三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虽然对实验很感兴趣,但由于对实验仪器陌生,对实验操作不了解,就有些害怕实验操作。

但是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这些实验操作是最常用的,几乎每个实验都会遇到,是基本功,必须严格训练。

因此,我将固体、液体药品的使用定为本节的重点。

量筒的使用在物理课程上是新学内容,学生对其读书的误差分析掌握还不是很好,所以我将其定为本节的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新课程理念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课主要采取实物结合多媒体教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组,通过组内的自主合作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师则起引导、启发作用。

对于简单的操作,如固体药品的取用,让学生直接动手操作;稍复杂的操作,如液体药品的取用等,则由教师规范演示后再由学生练习操作。

有关量筒的使用及读数是一个关键点,可通过学生分组活动,亲自实践,了解俯视、仰视读数造成的偏差,经过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加以相应的习题巩固,从而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程序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教材,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知道药品的取用规则,学会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以及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培养孩子正确取用药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教学难点】学生掌握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引导,演示实验,学生相互讨论,自学课本掌握本节课知识【教学准备】石灰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药匙,镊子,试管架,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试管,胶头滴管,烧杯,量筒【教学过程】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就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因为这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有很多仪器和药品正等待着我们用来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奥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题三走进化学实验室。

当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你可能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想马上做实验,但是,如果不按照实验规程操作,化学实验就会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必须听从老师的指导,遵守实验室规则,同学们打开书17页,看一下图1-21实验教室规则,不要轻视这些规则,因为他们是安全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些实验室的常用仪器和药品,先来看一下实验室的常用仪器。

打开课本17页,图1-22常用的化学实验室仪器,你认识那些?和同桌交流这些仪器的名称。

然后翻开课本151页,介绍各种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名称、用途以及注意事项。

[师问] 实验室里所用化学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你认识那些危险化学品标志?请打开18页。

[过度] 在实验室取用这些药品时,为了保证安全,实验前要仔细阅读药品的取用规则,看一下课本18页资料卡片。

一、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原则1、三不原则:不接触,不近闻,不品尝;2、节约原则(最少原则):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3、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不放回,不丢弃,不带走,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精编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教学设计)

【精编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因此学习化学就必须走进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是严谨的,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实验结果的千差万别。

遵守实验室规则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熟悉实验室规则,认识一些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药品,学习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以便能正确、快速、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虽然对一些重要仪器的使用已有了初步了解,但对于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安全、规范地进行实验,还缺乏整体的认识和必要的规范训练。

再加上经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的两个探究活动后,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认识,此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过程的。

三、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三课时:课时1 实验室规则和常用的实验仪器课时2 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规则及操作方法课时3 物质加热、仪器的连接及洗涤课时1 实验室规则和常用的实验仪器一、教学目标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知道化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了解实验室的规则。

2.认识一些常用的实验仪器,并了解其操作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

2.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难点:常用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同学们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那么要进行化学实验首先要认识常用的实验仪器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

所以,今天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掌握正确使用仪器和实验操作方法。

【过渡】在化学实验室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如何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万一发生又如何来急救,这些都是每一个化学实验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说课稿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说课稿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说课稿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的第一单元,主要内容为走进化学实验室,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常识、实验室用具、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 了解实验室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知道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3. 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 1. 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使用方法,包括试管、烧杯、量筒等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 2. 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包括实验时应穿戴的防护用具、实验室内禁止的行为等;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实验演示法、实验操作法、讨论与合作等方法。

通过讲授实验室基本常识与安全注意事项,并进行实验演示、实验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实验室的基本概念,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激发学生对实验室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2:讲授实验室的基本常识通过课件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使用方法,包括试管、烧杯、量筒等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

步骤3:讲解实验室的安全注意事项通过课件、图片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实验室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实验时应穿戴的防护用具、实验室内禁止的行为等。

步骤4:进行实验演示老师进行实验演示,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让学生感受实验的神奇和乐趣。

步骤5:学生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6:实验结果讨论和总结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实验方法。

《走进化学实验室》 说课稿

《走进化学实验室》 说课稿

《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化学实验室》。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走进化学实验室》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 3 的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基础,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材中,本课题首先介绍了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然后通过对常见仪器的介绍和使用方法的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同时,教材还安排了一些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对化学实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但他们对化学实验的了解还非常有限,缺乏实验操作的经验和技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让学生逐步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实验习惯。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2)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了解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和洗涤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习惯。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2)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和洗涤等。

2、教学难点(1)药品的取用方法,特别是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

(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仪器的连接和洗涤。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稿
课后评估教学效果,我将:
1.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业,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
3.根据评估结果,反思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2.强化实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安全教育。
3.优化作业设计,增加实践性和探究性的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为九年级学生,他们处于青春期,具有以下特点:年龄特征上,他们具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对未知事物充满兴趣;认知水平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接受和理解较为复杂的科学概念;学习兴趣上,学生对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较为感兴趣,对理论知识可能较为排斥;学习习惯上,学生可能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和实践的习惯。
(3)成果分享:小组之间分享实验结果,交流学习心得,拓宽视野。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实验中的有趣现象,如化学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火焰等,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提出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如“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化学变化?”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此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遵守实验规则。
(3)培养学生珍惜实验器材,节约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
(2)常用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3)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第一课时,是初中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的启蒙,安排在课题2的两个探究活动之后,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体验的基础上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也为后面的实验操作及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及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我确立了如下三维目标。

通过对学生参与操作,探究,学会药品的取用及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养成主动参与、大胆实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重难点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初三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虽然对实验很感兴趣,但由于对实验仪器陌生,对实验
操作不了解,就有些害怕实验操作。

但是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这些实验操作是最常用的,几乎每个实验都会遇到,是基本功,必须严格训练。

因此,我将固体、液体药品的使用定为本节的重点。

量筒的使用在物理课程上是新学内容,学生对其读书的误差分析掌握还不是很好,所以我将其定为本节的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理念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课主要采取实物结合多媒体教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组,通过组内的自主合作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师则起引导、启发作用。

对于简单的操作,如固体药品的取用,让学生直接动手操作;稍复杂的操作,如液体药品的取用等,则由教师规范演示后再由学生练习操作。

有关量筒的使用及读数是一个关键点,可通过学生分组活动,亲自实践,了解俯视、仰视读数造成的偏差,经过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加以相应的习题巩固,从而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

教师:准备实验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

为了便于教学,我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并事先在实验桌上摆放常用的仪器,让学生分组坐好。

通过魔术创设情景,激起学生兴趣。

首先在烧杯里倒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接着用胶头滴管往里面滴加酚酞,这时学生会看到液体由无色变红,会觉得化学很神奇。

此时我再用胶头滴管往里面滴加适量稀盐酸,学生将会看到液体又变回无色。

在他们兴趣高涨的时候,我会说:刚刚老师表演的魔术中用到了一些常用的化学仪器,你们认识它们吗?自燃引入常用仪器的学习,让学生就着桌面上的仪器结合课本P151--152,自主学习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注意事项。

接下来我会问:根据仪器的用途,你能否将它们分组呢?让学生讨论之后,我将作出最后总结。

仪器大概可以分为反应容器、支持容器等。

投影一张常用仪器的图片,让学生快速说出仪器的名称,从中了解其掌握情况。

接着投影化学实验药品柜的图片,说明化学药品是分类摆放的。

而化学药品大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有毒的。

接下来让学生结合P18图1-23来认识常用化学品标志,通过阅读资料卡片来学习药品的取用规则。

展示两瓶固体药品:一瓶块状的石灰石,一瓶粉末状的碳酸钠。

说明固体药品装在广口瓶中。

接着提问:实验室如何取
用固体药品呢?让学生阅读课本P18的相关内容后进行实验1-3的操作。

此时我四处查看学生的操作情况,对于错误的操作,及时纠正;对于操作良好的,给予表扬。

最后小结出固体药品的取用。

接下来我会问:日常生活中,怎样将橙汁倒入杯中而不洒出?适时引入液体药品的倾倒。

先规范演示一次,让学生结合P19的问题分析讨论之后,再各组派代表回答。

最后我总结归纳出液体药品的倾倒:瓶塞倒放口对口,缓缓倒液签向手,轻刮残液盖紧塞,放回原处签向外。

接下来提问:如果要量取一定量液体呢,又会用到什么仪器?学生会很自然说出量筒。

展示不同规格的量筒并讲解量筒量取液体时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比如凹液面的最低处、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

接下来进行学生活动,各小组内三人分别用仰视、俯视、平视读书,其他人记录三种读法所得的读数,比较并讨论仰视或俯视将会对结果带来什么影响。

我作出最后的总结,并在黑板上画图加以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归纳为“仰小俯大”,亦即“羊小虎大”,接着我将通过两道简单的习题来巩固,从而突破难点。

接下来我提问:取少量液体时使用什么仪器?学生会回答说胶头滴管。

介绍一下胶头滴管及滴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让
学生练习操作。

最后我将展示饮料吸管、塑料眼药水瓶、医用注射器,让学生在课后思考它们可以代替哪些常用的仪器,并用它们进行一些常用的操作练习。

四、说板书设计
一、常用仪器介绍
二、药品的取用
1.取用规则
2.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
(2)粉末状:
3.液体药品的取用:(1)大量:倾倒法
(2)少量:胶头滴管
(3)一定体积:量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