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蜂产业发展概况_陈玛琳

合集下载

我国蜜蜂授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蜜蜂授粉产业发展研究

中国蜂业53蜂产业作为现代农业中“小”而“精”的产业,被誉为“农业之翼”[1],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甜蜜”事业[2]。

作为具有多种效益属性的现代农业产业,蜂产业发展不仅能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并且对改善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实现更高的社会与生态效益同样作用显著[3]。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85%的开花植物和90%的果树都需要蜜蜂进行授粉[4]。

这其中,种植的107种主要农作物中有91种农作物需要通过蜜蜂授粉实现。

还有国外研究指出,蜜蜂授粉带来的社会价值和生态效益是蜂蜜等经济产品总价值的143倍[5]。

因此,研究蜜蜂的授粉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改善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从蜜源、蜂群等供给角度与蜂农蜜蜂授粉收入以及潜在的市场需求等需求角度出发,阐述我国当前蜜蜂授粉产业的发展状况,准确分析目前蜜蜂授粉产业存在的问题,以提出促进我国蜜蜂授粉产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蜜蜂授粉产业发展状况1.蜜蜂授粉产业供给状况(1) 我国蜜源植物主要分布区域我国幅员辽阔,蜜源植物十分丰富,除了高海拔的极端气候区域外,全国各地都有蜜蜂饲养。

在蜜源植物地域分布方面,我国主要包括七大蜜源植物地区,分别为:以荞麦、牧草为主的西北地区,以椴树、向日葵分布为主的东北地区,以枣树、荆条分布为主的华北地区,以油菜为主的西南地区,以油菜、荔枝分布为主的华南地区,以刺槐为主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以紫云英、油菜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地区[6]。

在不同地区,蜜源植物也存在差异,作物蜜源主要由粮食、油料以及蔬菜作物等组成;果树蜜源包括柑橘、苹果、龙眼和枇杷等;牧草蜜源包括苜蓿、苔子与紫云英等[7];树木蜜源则主要由荆条、刺槐和椴树等组成;药材蜜源,如丹参、枸杞、野菊花以及五倍子等。

不同蜜源植物的花期也有明显的区别,油菜广泛栽培,1~8月花期,棉花主要在7~9月集中开放,向日葵则多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和山西等地,花粉多。

我国蜂农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蜂农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归 模 型 实 证 分 析 蜂农 收 入 的影 响 因素 。结 果 表 明 , 蜂 农 养 殖 方 式 、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规 模 、专 业 化 程 度 及 受 灾 情 况 对 蜂 农 收
入 影 响 极显 著 ,提 出应 从 加 强 合 作 社 管 理 、龙 头 企 业 建 设 、 风 险 救 助 、 发 展 蜜 蜂 授 粉 等 方 面 提 高 蜂 农 收 入 , 推
1 . 1 蜂农 老龄 化严 重 ,受教 育程 度偏 低 我 国蜂农 老龄化 问题 E l 益严 重 。在本 次调查 中 蜂农 年龄 最小 2 2岁 ,最大 7 6岁 ,平 均年 龄 5 0岁 ,
在2 0 1 2年 因灾 造 成 损 失 ,损 失 额 达 5 2 4万 元 ,其 中6 4 % 源于 自然 灾 害 造 成 的 损 失 ,用 药 不 当造 成
田 图
澎 江 学 J - : 矸 学 2 0 1 3 年 第 1 0 期
文 献 著 录 格 式 :陈玛 琳 ,赵 芝 俊 ,席 桂 萍 . 我 国蜂 农 收 入 影 响 因 素 的 实证 分 析 [ J ] . 浙 江农 业 科 学 ,2 0 1 3( 1 0 ):1 3 6 0—1 3 6 2
我 国蜂农 收入 影 响 因素 的实证 分 析
陈玛 琳 ,赵芝俊 ,席 桂 萍
( 中 国农 业 科 学 院 农 业 经 济 与 发 展 研究 所 ,北 京 1 0 0 0 8 1 )

要 :通 过 对 2 0 1 2年 全 国 9个 省市 蜂业 的调 研 ,分 析 目前 我 国 蜂 农 收 入 的 基 本 特 征 ,并 应 用 多 元 线 性 回
较低 。而 蜜蜂授 粉 收入依然 未能 列入 蜂农 主要 收入 行列 , 占总 收 入 比重 仅 为 2 % ,且 在 所 调 查 省 市

推广蜜蜂授粉促进蜂业发展

推广蜜蜂授粉促进蜂业发展

推广蜜蜂授粉促进蜂业发展黄耀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蜂业管理站 626000 彭芳/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草原工作站 626000摘 要:我国自2008年年底便正式启动了蜂产业的技术体系,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科研成果,进而给我国蜂产业健康、长久以及稳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科技基础,在我国蜂产业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发挥出了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蜜蜂授粉;推广;蜂业发展在现代化农业当中,养蜂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对于蜜蜂授粉技术的研究还停留在初步探索使其,还无法完全满足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业生产等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部门必须要尽快改变养蜂业发展的形式,优化产业功能,并以此来保证蜂产品的质量,大力推广蜜蜂授粉,最终让养蜂业实现健康且长久的发展。

1 明确意识到养蜂业具有的重要作用及地位1.1 能够让农作物得到有效增产 经过相关人员的反复实验,发现通过蜜蜂授粉技术可以让水稻实现增产,且增产率约6%左右,而棉花以及莲子的增产率则分别在30%与70%左右,另外还有部分果蔬类作物的产量呈现出几倍增长的趋势,并且农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借助蜜蜂进行授粉可以有效实现农产品的增产,而且其在未来仍旧有着较为广泛的增产潜力。

1.2 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 对于养蜂业而言,其在土地、肥料还有水资源等方面均不会与传统种植业发生冲突,而且也不会和养蜂殖业发生饲料方面的矛盾,同时其还具有成本低、无污染、高回报以及见效快等诸多特点,根据当前的养蜂情况来看,农民收入因其得到了显著提升。

除此之外,大力推广蜜蜂授粉,还有助于实现养蜂行业饲养的标准和规模化,另外还可以促使农民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2 深刻了解相关的指导思想与目标2.1 基本原则 按照当前养蜂业所具有的特点,应加快养蜂业生产的效率促使农业实现增产,最终让生态保护实现良性的互动。

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大蜜蜂疫病防护与控制的管理力度,强化建议水平,创建蜂产品责任体系,对标准化生产模式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最终让产品质量还有安全水平实现显著增强。

2022_年全球蜂蜜进口贸易概况

2022_年全球蜂蜜进口贸易概况

532022年全球蜂蜜进口贸易概况罗照明1 孟丽峰2(1 中国蜂产品协会;2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一、2022年全球蜂蜜进口总体情况2022年全球蜂蜜进口贸易略有增长,进口总额27.12亿美元。

2022年全球蜂蜜进口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有7个,按照进口金额由高到低的排序分别是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其中美国进口蜂蜜金额最高达7.94亿美元,约占2022年全球蜂蜜进口总额的30%,进口额同比增长19%,进口蜂蜜数量20.52万吨,进口均价3872美元/吨。

2022年,除了美国进口蜂蜜金额大幅增长外,法国、比利时、西班牙的进口蜂蜜金额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6%、20%、7%(详见表1)。

二、2022年全球蜂蜜主要进口国概况1.美国美国是世界上的蜂蜜进口大国,2022年美国从70多个国家进口蜂蜜,从印度、阿根廷、巴西三个国家进口蜂蜜数量最多,合计13.76万吨,其中从印度进口蜂蜜数量6.74万吨,进口金额2.20亿美元,进口额同比增长78%,从阿根廷和巴西进口蜂蜜数量分别为4.25万吨、2.77万吨,进口额分别为1.66亿美元、1.10亿美元。

此外,美国从墨西哥和越南进口的蜂蜜数量也都超过1万吨,从越南进口蜂蜜均价相对较低为1820美元/吨,进口金额2580万美元,同比下降74%。

美国从墨西哥、乌拉圭、加拿大、土耳其进口蜂蜜数量也较多,进口金额同比增长较大,都超过了2021年的一倍多(详见表2)。

表1 2022年全球主要的蜂蜜进口国德国 3.00 11.17.47 4025-50.08日本 1.69 6.2 4.74 3564-10.21法国 1.40 5.2 3.55 3952160.1英国 1.28 4.7 5.19 2457-30.23意大利 1.06 3.9 2.65 4003-10.16比利时 1.02 3.8 3.98 2578200.18西班牙0.90 3.3 3.55 252570.11波兰0.72 2.6 3.18 2257-220.27中国0.71 2.60.37 19107-320.66荷兰0.65 2.4 1.74 3737-30.17加拿大0.57 2.1 1.06 5381500.17沙特0.53 2.0 70.17瑞士0.46 1.70.86 532260.17澳大利亚0.39 1.40.79 4962130.44葡萄牙0.32 1.2 1.42 2249490.16奥地利0.29 1.10.66 437310.15新加坡0.25 0.90.32 7721-10.32希腊0.22 0.80.97 2282260.24瑞典0.22 0.80.48 457490.21捷克0.21 0.80.59 354330.17数据来源: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下同。

澳大利亚养蜂概况

澳大利亚养蜂概况

澳大利亚养蜂概况方兵兵澳大利亚被誉为世界上养蜂无螨害地区。

2000年,新西兰发现大蜂螨(Varroa destructor),引起人们的关注,澳大利亚养蜂者非常关心其潜在的威胁。

澳大利亚气候温暖,大部分地区终年可育虫,并有大量野生蜂,这都为蜂螨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养蜂人担心潜在的蜂螨威胁可能很难保持蜜蜂品种多样性,这势必影响澳大利亚养蜂业的发展。

为了使澳大利亚养蜂业不受潜在外界因素影响,国家采取了一些保障措施,确保养蜂者能安全地进口蜂种,其中有两项育种计划对培育和保持优良蜂种起到了重要作用。

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蜂螨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对世界范围的蜂螨防治做出巨大贡献。

澳大利亚养蜂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在太平洋西南部与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水,面积770万平方千米。

北部的沙漠和半沙漠占全国面积的35%,气候炎热少雨。

然而,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也有土壤肥沃地区和热带雨林,东北部沿海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一大堡礁。

澳大利亚生长着独有的野生动物,如剧毒的毒蛇、硕大的鲜鱼和种类繁多的袋鼠。

即使如此,澳大利亚养蜂也有其特点,它是一个非常干旱的大洲,保持最高养蜂单产的世界纪录。

全国有1.4万名养蜂者,有蜂群67万。

澳大利亚蜜源植物种类繁多,桉树就多达600个品种,系主要蜜源,其中蜜味桉树和赤桉树的蜂蜜最受青睐。

桉树泌蜜量大,有些采蜜群在一个花期可采收200kg按树蜜。

通常养蜂人观察桉树的开花情况时,特别关注花期的天气预报。

在内陆地区,天气炎热时,如果没有为蜂群提供相应的遮荫与饮水,蜂群会被热死。

澳大利亚有的桉树品种花期长达8个月之久,通常是缺粉或无粉,为了避免群势严重下滑,补充饲喂花粉十分必要。

有经验的养蜂者经常是宁可少采蜜,也不过早进场采蜜或延长采集期。

由于有些农作物种植面积不大而且野生蜂较多,需要授粉服务的不是很多。

随着近年来果树与蔬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授粉需求日益增长,有很多杏树园主都与养蜂人签订授粉合同,每个花期每群蜂的租赁价为30澳元。

2022_年全球蜂蜜出口贸易概况

2022_年全球蜂蜜出口贸易概况

472022年全球蜂蜜出口贸易概况罗照明1 孟丽峰2(1 中国蜂产品协会;2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一、2022年全球蜂蜜出口总体情况2022年全球蜂蜜出口贸易趋缓,出口总额约26.43亿美元,同比略有下降,出口总量85万吨左右。

2022年蜂蜜出口额超过0.5亿美元的国家有15个,其中,中国、新西兰、印度和阿根廷的蜂蜜出口金额位居前四位,出口额均超过2亿美元,中国的蜂蜜出口数量最高为15.60万吨,出口均价最低为1780美元/吨,新西兰的蜂蜜出口均价最高为22614美元/吨,约是中国蜂蜜出口均价的13倍。

全球主要的蜂蜜出口国中新西兰、巴西、西班牙和越南等国家蜂蜜出口贸易同比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新西兰和巴西的蜂蜜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18%、16%,中国、印度、阿根廷、墨西哥和比利时等国家蜂蜜出口贸易同比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印度的蜂蜜出口额同比增长最大达75%。

中国和阿根廷的蜂蜜出口额同比均增长7%(详见表1)。

二、2022年全球主要的蜂蜜出口国1.中国2022年中国蜂蜜出口总额为2.77亿美元,出口总量约15.60万吨,出口均价1780美元/吨。

中国出口到日本、英国、比利时和波兰的蜂蜜数量较多,分别为2.98万吨、3.43万吨、2.50万吨、1.55万吨,合计超过10万吨,约占出口总量的68%;出口金额合计18125万美元,约占出口总额的65%。

中国蜂蜜出口到日本和英国的金额同比有所下降,分别下降6%、11%,出口到比利时的金额同比增长57%。

我国向欧盟和沙特、澳大利亚等地区的出口额同比均有增长(详见表2)。

2.新西兰2022年新西兰蜂蜜的出口总额为2.66亿美元,出口总量1.18万吨,出口均价22614美元/吨。

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和英国是新西兰蜂蜜出口的四个重要目的地,2022年新西兰向这四个国家出口蜂蜜的数量分别为2403吨、1633吨、1681吨、1625吨,合计占当年新西兰出口蜂蜜总量的62%,其中出口到美国、中国和英国的金额同比分别下降6%、40%、39%,出口到澳大利亚的金额同比增长36%。

蜂业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蜂业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蜂业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蜂业行业是指以蜜蜂和蜂产品为核心进行养殖、加工和销售的产业。

这个行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且近年来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蜂业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首先,蜂业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设施的完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的持续发展,蜂业行业的基础设施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完善。

这包括养蜂场的现代化管理和设备、蜂产品的加工和储存设施等。

一方面,这将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将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随着人们对蜜蜂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加。

蜂业企业需要通过加强品牌宣传、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渠道等手段,来提升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天然和绿色产品的需求。

3. 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是推动蜂业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研发新型蜂产品和开发蜂产品的新用途,可以提高蜂业的综合效益和附加值。

同时,还可以改善蜜蜂养殖的环境和条件,提高蜂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蜂业企业需要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对高品质蜂产品的需求。

4. 持续健康发展:蜂业行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对蜜蜂的保护和管理。

蜜蜂作为重要的传粉媒介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农业和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蜂业企业需要关注蜜蜂的疾病防控和种群管理,积极推行有机养蜂和生态养蜂,以保障蜜蜂的健康和生存,同时也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了解了蜂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后,我们可以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一些预测和分析。

总体来说,蜂业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天然和绿色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蜂产品作为天然、营养丰富的食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澳大利亚出席第八届亚洲养蜂大会纪要2

澳大利亚出席第八届亚洲养蜂大会纪要2

29蜜蜂杂志(月刊)JOURNALOFBEE(Monthly)NO.72006Jul.——赴澳大利亚出席第八届亚洲养蜂大会纪要陈黎红,谢双红,张复兴,方兵兵,薛运波,顾纪东(中国养蜂学会,北京100093)(接上期)3澳大利亚及西澳大利亚州养蜂业概况澳大利亚是个农业大国,农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发达,羊与羊毛驰名世界。

养蜂业,虽然只是澳大利亚畜牧业中的一小部分,但蜂蜜的质量和风味却居世界前列,而且澳大利亚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养蜂业,将养蜂业视为现代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x,-j养蜂业实行现代化管理,并有的放矢地将养蜂业与种植业紧密结合,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积极倡导蜜蜂为农作物、果树、牧草授粉,澳大利亚农业部畜牧业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全国的养蜂工作,把所有蜂场、蜂群、人员等情况全部录入电脑,x,t氲s个蜂场的场主姓名、蜂场位置、蜂王特性、蜂病、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等情况了如指掌。

农业部还专门为养蜂制定了法规,明确规定X,l作物和果树等使用农药的范围、时间和浓度,严禁乱施农药,违者严加处罚,以保证养蜂业的发展。

1963年,澳大利亚政府成立了国家蜂蜜管理局,并在各蜂蜜主产州设分处,专门监督控制蜂蜜出口,提高出口蜂蜜质量。

西澳、南澳、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学院等多个研究所均设有养蜂研究室,研究蜜蜂生物学、蜜蜂遗传学、饲养技术、蜂病防治、蜜蜂授粉、农药中毒等以指导全国发展养蜂。

各州还设有养蜂家协会,这些协会再组成澳大利亚养蜂协会,此外,还有澳大利亚蜜蜂研究会、蜂蜜包装商和出口商协会等,各司其责,为蜂业界服务。

澳大利亚具有得天独厚的养蜂自然环境和资源,拥有丰富的、泌蜜量大的蜜源植物,大面积的、多品种的桉树林(如:美叶桉、红柳桉树、karri、鞣桉、小桉树、moort)即是非常好的主要蜜源植物,除jl:l:之外,常绿树、胡椒薄荷、哈克木属植物、蒲公英、大蓟、紫花苜蓿,尤其是辽阔的天然牧场上的各种各样的牧草、野花等,一年四季,鲜花竞相斗艳,为蜜蜂提供了用不完采不尽的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球瞭望
-142-
基金项目: 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蜂产 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编号: CARS-45-KXJ20)。
作者简介: 陈玛琳 (1984—), 女, 安徽枞阳人, 博 士 , 研 究 方 向: 农业技术经济, E-mail: emma_1216@。
(二) 严格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1.控制进口蜂王及外来蜂种 澳大利亚是目前 唯一没有发现蜂螨危害的国家,但其他蜜蜂病虫害 也时有发生,主要病害是蜂巢小甲虫病和美洲蜜蜂 腐臭病。为防止外来蜜蜂病虫害的发生及蜂螨的入 侵,澳大利亚对进口蜂王施行严格的检验检疫制 度。首先,必须获得澳大利亚国家检验检疫局 (AQIS) 签发的许可证及本国的蜂群健康证明,规 定 蜂 王 入 境 后 , 必 须 由 AQIS 的 检 疫 官 将 其 送 往 1979 年成立的东克里克蜜蜂检疫中心,进行隔离检 测 (2015 年将暂时迁往麦克阿瑟农业研究院,政府 将投入 3.8 亿澳元在维多利亚州建立新的检疫中 心),否则将遭销毁或退回。在该中心的整个检疫 过程需 2 个月,每 4 只蜂王花费 2 500~3 000 澳 元,而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发现任何蜂王、护卫蜂或 幼虫感染病害,所有王笼、染病蜜蜂及其所在蜂群 将全部被销毁,政府对蜂王进口者不给予补偿。另 外由于进口蜂王通常是第一代,蜂王进口者还须将 其后代送往中心进行进一步的检测。目前 AQIS 还 将检疫范围进一步扩大,与印度尼西亚、东帝汶和 巴布亚新几内亚合作开展北澳大利亚检疫战略,以 获得外来蜂种及蜜蜂病虫害的早期预警信息[4]。同 时为了防止外来大小蜂螨的入侵,2000 年澳大利亚 动 物 健 康 协 会 (PHA) 与 澳 大 利 亚 农 林 渔 业 部 (DAFF) 合作,在 6 个州及北领地的 27 个港口开 展国家护卫蜂计划 (The National Sentinel Hive Pro- gram,NSHP),在停靠港口的大型集装箱及船舶内 随机放置若干由蜂农捐赠的蜂箱,并在样本蜂箱底 部放置一种专门研发的附有蜂螨清的粘贴板 (Bay- Varol Strips),用以捕获蜂螨。每季度在养蜂专员的 监督下,检查这些粘贴板看是否带有蜂螨,这项计 划的目的是为有可能发生的螨害进行早期的监测, 从而及早根除蜂螨造成的威胁,另外为了获得更多 的样本,NSHP 在北部港口还设立了多个诱捕箱, 以蜂王信息素为饵诱捕亚洲蜜蜂。其所有检测结果 将直接录入国家动物健康信息系统及动物健康监测 报告。 2.实行蜂农注册制度 为及时获得病虫害的信 息及更好地对蜂农进行管理,目前,除塔斯马尼亚 州没有强制实行注册制度外,其他各州均以立法的 方式要求本州的蜂农实行注册制度。最早实行这项



西





















授 粉
协 会






︶ ︵︵
︶ 图 1 澳大利亚蜂产业组织结构图
-143-
2014.3(总 419)
World Agriculture
蜂育种协会 (AQBBA)。其中澳大利亚联邦养蜂者 协会成员包括 6 个州的养蜂协会及它们的分支机构, 这些协会均为非营利性机构,不负责买卖蜂产品, 主要职能是作为蜂产品贸易的中间人,协调贸易及 与政府部门沟通,保证蜂农利益最大化,在 AHBIC 领 导 下 , 澳 大 利 亚 蜂 产 业 均 遵 守 AHBIC 制 订 的 B-Qual 质量保证计划,同时澳大利亚蜂产业委员会 也是澳大利亚植物健康学会 (PHA) 和动物健康学 会 (AHA) 的成员,通过与两大学会的合作,共同 达到防治蜜蜂病虫害的目的 (图 1)。
国家授粉协会 (NCPA)
CPA PAWA TCPA NSWAA
FAA TBA QBA
SAAA VAA
NSWAA
新 南 威 尔 士 州 养 蜂 者 协 会
























昆 士 兰 州 蜂 农 协 会 ︵


西





















(总 419)
World Agriculture
澳大利亚蜂产业发展概况
笮 陈玛琳 赵芝俊 席桂萍
摘要: 蜂产业是澳大利亚畜牧业的重要领域, 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其拥有世界一 流的养蜂技术, 也是世界主要蜂蜜出口国之一, 出口蜂蜜的质量及风味受到国际市 场的普遍欢迎, 同时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无蜂螨危害国家, 其防治病虫害 的措施及对养蜂业的管理手段值得中国借鉴与学习。 本文总结了澳大利亚蜂产业在 组织体系、 病虫害防控、 蜜蜂授粉及蜂产业信息化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 蜂产业; 澳大利亚; 病虫害防治; 蜜蜂授粉
在澳大利亚的政府机构中,各个州的农业部门 均设有蜂产业办公室,负责各州的蜂产业事务,所 有养殖超过一群的蜂农均需在农业部门注册,以便 于管理。蜂产业的研究项目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农 林渔业部下属的农业产业研究与发展中心 (RIRDC),其联合如悉尼大学、西澳大学、新英格 兰大学、麦克阿瑟农业研究院、惠恩蜜蜂研究院等 科研机构,共同开展蜂产业的研究。早在 1986 年, 澳大利亚便开始实施蜂产业发展五年计划,这项计 划发展至今已被视为澳大利亚蜂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目前正在实施的 2012—2017 年研究与发展计划已是 澳大利亚开展的第六个五年蜂产业发展计划,由澳 大利亚蜂产业委员会负责起草,并经 RIRDC 的蜂产 业政策顾问团共同讨论制订,目前制订的蜂产业研 究发展方向有:①病虫害防治,包括防止外来病虫 害的入侵、建立病虫害早期监控及预警、防止病虫 害传染影响蜂农收益 (45%)。②提高蜂农的生产率 与利润率,包括加强高产蜂种和高效饲养管理技术 的研究,研发花粉替代品,降低蜂农生产成本 (15%)。③加强对蜜源植物重要性的认识,保护蜜 源植物,并研发蜂产业天气雷达系统,向蜂农预告 蜜粉源区的天气情况 (10%)。④蜜蜂授粉研究,加 强对蜂农及种植户宣传授粉的成本及创造的价值, 尤其对日益发展的杏仁产业加强授粉的宣传推广。 ⑤开发新产品,扩大蜂农收入来源 (10%)。⑥延伸 拓展及能力建设,即加强蜂农的职业培训,并培养 一批新的产业继承者及研究人员 (10%) [3]。该项目 的研究经费主要来自于蜂产业的税收及社会捐赠, 约每年 90 万澳元。另外,RIRDC 从 2009 年开始施 行第一个授粉产业发展五年计划,也将推动授粉产 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澳大利亚农林渔业部 (DAFF)
澳大利亚农业产业研究 与发展中心 (RIRDC)
澳大利亚蜂产业 委员会 (AHBIC)
澳大利亚植物健康学 会 (PHA)
澳大利亚动物健康学 会(AHA)
蜂蜜包装与市场商 协会 (HPMAA)
澳大利亚联邦养蜂 者协会 (FCAAA)
澳大利亚蜜蜂育种 协会 (AQBBA)
3.多渠道开展蜂农技术培训 由于对病虫害防 治的重视,澳大利亚蜂产业也积极开展蜂农技术培 训,提高蜂农对蜜蜂病虫害的认识及加强风险防范 意识。2000 年澳大利亚蜂产业委员会 (AHBIC) 与 澳大利亚植物健康协会 (PHA) 签订了病害紧急汇 报协议 (EPPRD),按这项协议规定,蜂产业需及时 报告疑似病害,蜂农可拨打 PHA 开通的免费热线电 话,报告疑似病例及获得有关技术指导。PHA 在 2012 年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出版了全彩页的蜂产业生 物安全手册,详细介绍了各种蜜蜂病虫害知识及日 常管理事项,蜂农可在 PHA 网站下载,AHBIC 也负 责向其成员发放。同时为对蜂农加强病虫害风险防
(一) 严密的组织化体系 澳大利亚蜂产业组织发展历史悠久,早在 1940 年即成立了第一个蜂产业协会,发展至今组织机构 已相当成熟,目前 1998 年成立的澳大利亚蜂产业委 员会 (AHBIC) 是澳大利亚蜂产业的最高组织机构, 其成员包括分别代表蜂产品生产者、蜂产品包装者 (即企业)、授粉者及育王者的 4 个协会:澳大利亚 联邦养蜂者协会 (FCAAA),蜂蜜包装与市场商协会 (HPMAA),国家授粉协会 (NCPA) 和澳大利亚蜜
World Agriculture
2014.3(总 419)
全部依靠蜜蜂授粉,每年约需要 22 万群授粉蜂群, 也给蜂农带来可观的收入。
二、澳大利亚蜂产业特点
除了来自生产蜂蜜、蜂蜡及蜂胶外,蜜蜂授粉也是 澳大利亚蜂农收入的主要来源,蜜蜂授粉对澳大利 亚经济的贡献值每年约在 17 亿  ̄30 亿澳元,远超过 蜂产业本身的年产值。随着南澳大利亚州及维多利 亚州杏仁产业的发展,目前澳大利亚的苹果和杏树
-144-
World Agriculture
2014.3(总 419)
制度的是西澳大利亚州,该州于 1963 年制定西澳养 蜂者法案,规定该州蜂农必须到西澳农业与食品部 注册,所在蜂场及其产品需贴上标签,目的是在发 现蜜蜂病虫害时可以及时联系蜂农,也是该州防治 病虫害的一项措施,同时有利于建立质量追溯体系。 1985 年新南威尔士州也出台了该州的养蜂者法案, 规定凡是在该州饲养一群蜂以上的蜂农即需注册, 并缴纳一定的注册费用,一旦发生病虫害需及时联 系有关部门,并开通了免费咨询热线。1994 年维多 利亚州出台的养蜂业疾病控制法案进一步完善了这 项注册制度,该注册制度包括:①凡在维州饲养一 群蜂以上的蜂农需到该州初级产业部 (DP)I 注册, 饲养 5 群蜂以下蜂农无需缴纳注册费,其他蜂农需 按照饲养规模缴纳相应的注册费用,注册信息每年 需更新一次,当发生病虫害或疑似病例时需在 12h 内向 DPI 汇报。②已注册蜂农将不间断地获得 DPI 发送的病虫害防治信息,当遭受到微孢子虫病和美 洲幼虫腐臭病并造成损失时,DPI 将为已注册并及 时汇报病情的蜂农提供病害补贴,经费则来源于蜂 农的注册费用。③每个注册蜂农将获得 DPI 发放的 注册编号,所在蜂场、蜂箱、巢框及产品上需印有 该注册编号,这即有利于蜂病防治及质量溯源,也 有利于防止偷盗蜜蜂的行为。④对已发生病虫害的 蜂场,在蜂农与检查员同意的情况下,需将病害所 在的蜂巢组件用 γ 射线消毒,其他养蜂用具如摇蜜 机等则需要彻底清洗去掉已有的蜂蜜、蜂蜡及蜂胶。 检查员将出示一份指导方案告诉该蜂农在何时及采 用何方法完成这项清理工作,以期将未来发生灾害 的风险降到最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