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 时文阅读精选 每遇大事有静气素材
2020高考语文 时文阅读精选 绝不让命运扼住咽喉素材

绝不让命运扼住咽喉一条细细的纱布绕过脖子,将拇指大小的金属片固定在喉部,中央小孔不断发出气流的“嘶嘶”声——它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周采薇的呼吸“器官”。
上初中的第一堂课,老师命令周采薇摘掉脖子上的项链。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周采薇笑着用力说:“老师,这‘项链’真的摘不掉。
”教室忽然陷入了沉寂。
周采薇嘴边传出的不是正常的声音,而是未经声带振动的气流声,听起来像是“悄悄话”。
这条“项链”是周采薇的生命线。
今年19岁的她,已经戴了17年。
从婴儿型号,换到成人型号。
19年里,她做过14次全麻手术,收到过9份病危通知,有两次体征消失,花费百万元。
今年高考,这个湖北宜昌的姑娘考出了583分的成绩,超出当地一本录取线12分。
她的理想是学农,像袁隆平一样让农民增收,梦想着能“禾下乘凉”,可在高招咨询会现场,10多所学校都“好心提醒”她,她恐怕无法完成学业。
她心仪的一所农业大学表示理解,却婉言告知她,“你的身体情况无法进行实地调研。
”她委屈地说:“不管我怎么用功,都是不合格的学生。
”两岁时,她被诊断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缺损。
心脏修补手术后,她的气管受损,不断增生的肉芽让气管中只留下发丝般细小的空隙,无法呼吸。
最终,她接受了气管切开手术,成了依靠人工套管才能呼吸的人。
她不能快速地奔跑,不能跳起来投篮,就连吃东西也要特别小心——不能呛到,不能堵塞,西瓜、香蕉这样普通的水果,都曾让她差点儿走到死亡的边缘。
曾经,没有一所幼儿园愿意让她入托,上学要签“生死协议”。
她一度想学跆拳道,衣服都买好穿好了,站在训练馆门口痴痴地看,可训练馆怕出事,就是不肯收她。
从小到大,她总是“被选择”的小孩。
可采薇不觉得自己与同龄人有什么不同。
她上每一堂体育课,只是慢慢地打排球,用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跑完800米。
跑道沿途,她听到的是自己喉部发出的剧烈的嘶鸣声。
她和同学一样,喜欢日本的漫画,穿有卡通图案的T恤,喜欢在天花板上挂风铃。
甚至说起自己的手术,她也像在说一场普通的感冒一样平静,她笑着摊开双手耸耸肩,“麻药——闭眼——睁眼——完事儿!”她很少哭。
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谈静气 》练习及答案

阅读《谈静气》,完成21-23题。
(共7分)谈静气徐愚①“每临大事有静气。
”中国的这一古训,早已沉淀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基因。
那何谓静气呢?古人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通俗地讲,就是“能沉得住气”。
应对危机,就需要这样的“静气”。
②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传播迅猛。
一时间,感染人数快速上涨,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区医疗服务难以承载。
医疗设备、防护用品、生活物资也一度出现巨大缺口。
疫情当前,最是考验人心。
有极少数人“静气”不在,盲听盲从,一味抱怨。
其实,在很多时候,“显而易见”的答案往往并非事实真相,“立竿见影”的评价也难免偏颇。
在自己看不清、拿不准的时候,保持“静气”,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才是靠谱的做法。
否则,失去“静气”,慌里慌张,就会进一步失去理智,糊里糊涂,怎么会有良好的应对之策?③④“静气”来自必胜的信心。
梁启超先生有言:“自信者常沉着。
”有祖国强大的科技实力、动员能力、执行效率作支撑,有这么多技术精湛、大爱无私的医护人员当先锋,有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的防控力量为基础,这些都为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必胜的信心。
“我斩新冠,携汝赏樱”,这不仅仅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更是一种信心的宣示。
有了必胜的信心,可以让我们多一分理性判断,少一分盲目情绪,把自己的“静气”找回来。
⑤“静气”也来自我们的责任。
战疫情、斗病魔,绝不仅仅是各级政府之责、医生护士之责,也绝不仅仅是武汉及湖北人民之责。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全国各地,城市乡村,各行各业的人们自觉以抗疫为己任,积极行动,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面对困境,只要人人负责,参与战斗,尽心出力,就会让我们面多一份淡定和从容。
⑥“静气”还来自团结的力量。
这是一种让人热泪盈眶的力量:火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医疗工作者驰援湖北,山东的蔬菜、黑龙江的大米、西藏的矿泉水等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湖北……社会各界被广泛动员,亿万中华儿女拧成一股绳,握成一个拳。
临大事 存静气

临大事存静气作者:杨德振来源:《山东国资》 2020年第1期杨德振古人云:“每临大事有静气。
”“静气”,就是心平气和,安静思考问题和对策,不自乱阵脚,不妄动蛮干。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成大事需要这样的气定神闲,应对各种危机同样需要这样的静气。
时下,我们正面对疫情,每个人都要管好自己的行为,也要管好自己的情绪,做到冷静、沉着,不要恐慌、急躁,也不要侥幸或盲目自信、满不在乎。
“静气”来源于信任,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病毒终究会被制服。
现在很多人选择宅在家里,减少外出,远程上班,自我隔离等,也是在为战“疫”帮点“小忙”。
这种时候,大家特别要提防“情绪短路”,在病毒尚未被制服前,不要自己先把自己从内心“放倒”了,要知道,有可能打败自己的,除了病毒,还有自己脆弱焦躁的内心。
在这次疫情中,我就看到一些人有“志气未立,静气先跑”的现象。
对病毒产生害怕的心理,原本是可以理解的,但产生过度恐慌和焦虑,甚至寝食难安就不应该了。
还有一些人不相信科学和医疗技术,一味偏听小道消息和流言,失去理性,把自己搞得草木皆兵、惶恐不安,实无必要。
现在是防控的紧要关头,我们更应该存静气,让心安静下来,做到人心不慌乱、不浮躁。
“情绪短路”的主要表现有这几种:一种是在家里待不住,要出外“舒展”久困的筋骨;一种是久而生厌,久而生懈,认为时下已经不需要再谨小慎微了,紧绷的神经有所松弛,厌倦守在家里无所事事;一种是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一会儿焦虑,一会儿愤懑,一会儿神经兮兮,牢骚满腹,随时发脾气、使性子;还有一种就是由于一大家人回来团聚后都困守家中,要吃要喝,众口难调,惹出家庭内部矛盾,甚至引发口角,郁闷生气……不管哪种表现形式,也不管哪种情绪交替,在目前疫情尚未解除的情况下,这些负面情绪都不应该存在。
越是面对大事、要事,我们越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及时消除负面情绪。
情绪是一个人行走在人世间情感流露的“总控开关”,影响你的幸福指数和他人的心情好坏。
高中作文每临大事有静气

高中作文每临大事有静气
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尤其是在高中生活中。
高中生活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需要学习很多的知识,并且在各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变化。
学生们需要掌握平衡和冷静的品质,以便去度过这段时期。
在面临困难和压力的时候,有些人会很容易地失去平衡,因此需要掌握平衡和冷静的品质。
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原因。
学生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便能够清楚地思考问题,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这种品质对于高中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学会自我控制。
当学生感到紧张和压力时,他们需要学会自我调整并保持冷静。
这些压力可能来自不同的方面,如学术压力和社交压力。
他们需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和短处,以及克服自己的恐惧和不安。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并克服各种困难。
每临大事有静气也意味着要学会面对挑战并保持冷静。
在高中生活中,学生们需要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包括时间管理、组织能力、沟通技巧等等。
他们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并制定计划来达成目标。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们需要充满决心和力量。
2020高考语文 时文阅读精选 历尽劫波 相逢一笑素材

历尽劫波相逢一笑夏老如晤:手术后困居病室,承临探视,内心至感。
风烛之年,有许多话要说,但欲言又止者再,后来深夜静思,仍内疚不已,终于写了此信。
庭总角读书,即知有沈端先先生者,后来虽屡在开会时见面,但仍无一叙心曲之机会。
1957年反右,庭在吉林省省委宣传部工作,分管文教、电影。
在长影反右,庭实主其事,整了人,伤了朋友,嗣后历次运动,伤人更多,实为平生一大憾事。
三中全会之后,痛定思痛,顿然彻悟。
对此往事,庭逢人即讲,逢文即写,我整人,人亦整我,结果是整得两败俱伤,真是一场惨痛教训。
对所谓“四条汉子”之事,庭本不知实情,但以人言喁喁,乃轻率应和,盲目放矢。
“文革”前庭对周扬同志及我公,亦因浮言障目,轻率行文,伤及长者,午夜思之,怅恨不已。
1961年影协开会时,庭在长影小组发言,亦曾伤及荒煤同志,耿耿在心,未知陈兄能宽宥否也。
我公豁达厚朴,肝胆照人,有长者风。
此疚此情,本拟登门负荆,一诉衷曲,终以手术后卧床不起,未能如愿,近闻周公亦因病住院,只能遥祝康复矣。
我公高龄八十有四,庭亦已六十三矣,病废之余,黄泉在望,惟此一念在怀,吐之而后快,此信上达,庭之心事毕矣。
顿首祝康健宋振庭1984年9月15日振庭同志:惠书拜读,沉思了许久。
足下大病之余,总以安心静养为好,过去的事,该忘却的可以淡然置之,该引以为戒的也可以暂时搁置一下,康复后再作审慎的研讨。
心理要影响生理,病中苛责自己,对康复不利。
现在中国的平均寿命已为六十九岁,六十岁不能算老,说“黄泉在望”之类的话,未免太悲观了。
您说上次见面时“欲言又止者再”,这一点,我当时也已感觉到了,我本来也想和你谈谈,但后来也因为你有点激动而没有说。
任何一个人不可能不受到时代和社会的制约,我们这一辈人生活在一个大转折的时代,两千年的封建宗法观念和近一百年的驳杂的外来习俗,都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很难洗刷的斑痕。
上下求索,要做到一清二白,不犯一点错误是不可能的。
解放之前和明摆着的反动派作战,目标比较明确,可是一旦形势发生突变,书生作吏,成了当权派,问题就复杂了。
2020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时文阅读第一辑 运筹帷幄与冲刺中国

运筹帷幄与冲刺中国•年轻人的将来在大陆,你要自己去创造、掌握命运。
二十年前,刘金标一句话,就把年仅三十多岁的独子刘勇昌丢到海峡的另一端闯天下。
小王子在荒凉上崛起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行讲话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方向确定,刘金标深知沉睡的巨龙已经苏醒,全中国从上到下都享受到经济改革开放的甜美果实,不可能再走回头路,他放心西进,第一站选在江苏省昆山设厂,宣告巨大集团在大陆的长征竞赛,正式鸣枪起跑。
当时台商偏重外销市场,都群聚在深圳一带设厂,刘金标却把眼光瞄准中国华北、华中的庞大内需市场,因此选在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昆山,不出去则已,一出去要内外销并重。
巨大集团是到昆山设厂的第二家台商,当年当地仍是荒凉一片,下榻的旅馆破旧不堪,房间没有电话,接个电话得从五楼跑到一楼柜台,扭开水龙头只见混浊的泥巴水。
恶劣的环境加上台商包二奶风气盛行,找人当先遣部队、说服其妻小放人,成了刘金标最头疼的难题。
经过刘金标与总经理罗祥安一一对部属晓以大义、动之以情,终于遴选出七人种子团队,刘金标唯一的儿子刘勇昌也名列队伍之中,这位巨大集团上下口中的“小王子”当时才34岁。
拥有美国斯坦福大学学历的刘勇昌,1990年回到巨大母公司的第一个职位是最基层的品保专员,地位比科长还低。
决定西进时,公司急缺人手,刘金标只好把脑筋动到刘勇昌头上。
不过当叱咤自行车业的标哥遇上亲生儿子,两人既是上对下的从属关系,又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刘金标的立场难免尴尬:“我出面,他大概会说NO吧!”进退两难之下,最后是由总经理罗祥安出面,指派刘勇昌加入大陆工作团队。
“机会在哪里,男人就要往哪里冲”,刘金标认为大陆市场是年轻一辈的新战场,但要在对岸开疆辟土并不容易。
台商在大陆经营的最大困难在于人才培养。
因此他教育刘勇昌,台籍主管要在大陆深耕,得先学会借重当地人才,刘金标要求干部,登陆后要保持更开放的心胸,以带人带心、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提拔当地干部,“公司只是空壳,人才决定公司强弱。
2020高考语文 时文阅读精选 学生·教师·教育素材

学生·教师·教育每年的高考,都是一道风景线。
汽车经过的道路,不许摁喇叭;考生忘带准考证,有警察用专车取送;媒体竞相介绍考生的饮食安排;各考点均有为考生服务的医务人员;考生乘坐的汽车违纪不记分不批评;数万人守候在各个考场周围,俨然国宾到来……在人们的记忆中,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国人从未像近二十年来如此重视求学、读书、考试,可以说,一个青少年、一个家庭的命运,几乎全押在读书与升学上。
作为农业大国,农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农田、牧场、渔村,如今他们要过一种新生活,他们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的出路就是上大学,唯有读大学才能让他们不再像祖祖辈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
人们的理念一夜间更新了,民众们有了一个崭新的思维。
杂文《所谓教育》被一些人从中窥见了先机,从而让一群新上任的教师懂得了一条新“思路”。
这位聪明的校长面授机宜,对学习好的学生,不说也明白;那么,对于学习次些的呢?当教师吧!这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北京一个教育座谈会上有位中学校长的发言,他说:“三流学生上师范(院校),三流毕业生被分配到中小学,三三见九,我们的教师会是什么水平。
”这位校长的发言,不会有代表性。
但也不是空穴来风,现在,我们听到有校长告诉一群新上任的教师:学生考试得C,将来可能当老板,“会给学校很多钱”。
这位校长眼睛盯着的是钱,那么,他的学生会把前途、奋斗目标放在什么位置就一目了然了吧!校长最后“耳提面命”的一句话:“假如有学生作弊被抓到,那么你更应该对他好,因为他以后会是政坛显赫的高官,不能得罪!”这让人既感慨又悲哀。
这既是一句对当今社会某些真实的写照,也是作为一个小小校长无可奈何的表白。
这是一句你不可以全信又不可以不信的“经验之谈”。
我们的社会,官还是主宰一切的,这看一看每年公务员的招聘,几十甚至数百人争一个名额,一切就都明白了。
如此说来,我们还不能认为《所谓教育》中这全是无稽之谈,它确实击中了当今我们社会的一些弊端。
杂文《所谓教育》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人们对我们的教育的某些忧虑,揭示了某些深刻的改革绕不开的结点,言简意赅,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惟妙惟肖,冷嘲热讽。
陈培:每临大事有静气(写给高三学子)

陈培:每临大事有静气(写给高三学子)今天是5月23日,距离高考还有14天的时间。
14天后的6月7日,高三的同学们就要走进高考考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做最后的拼搏。
同学们,三年前,你们怀揣着梦想走进一中校园。
三年时光,一千多页就这样匆匆翻过。
三年来,尽管你们有过失败,有过沮丧,有过苦闷,有过彷徨,但你们始终没有放弃,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三年来,你们在一中这片土地上播种着自己的理想,用辛勤的汗水和顽强的毅力书写着你们的成长史。
你们勤奋拼搏的精神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定格在我校的校史上,你们完全有理由为自己这充实的三年而喝彩!同学们,即将到来的高考是对我们的智慧和实力的一次检验,更是我们圆梦理想的道路上必须跨跃的一道关隘,一道门槛。
在即将踏上考场的的时候,我最想和高三同学们说得就是:每临大事有静气。
古人说得好:“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这是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写的一副对联。
可以解释为,古今圣贤都具大气度,遇重大事件时,沉着淡定,举重若轻,应对裕如。
说明内心如果清净,大地一切的境界无一不是美景;宇宙之间,万物的声音无不是生命的朝气与大地的生机!同学们,“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符号,是中华民族自然作息、躬耕田畴、苦读寒窗积淀而成的做人品质和审美追求。
《管子》就认为保持内心虚静,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荀子》认为,要虚心、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周敦颐《太极图说》中的“无欲故静”,体现的就是“主静”思想;《孙子兵法》认为:宁静才能致远。
这些都说明,“静”的重要。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怎么进步,大到治党治国治军,小到立身做人为官,都需要静态观变幻、静气思良策、静心做事情。
始终要做到精神镇静、头脑冷静、心态平静。
要力戒浮躁、急躁、焦躁,培育静气、大气,始终做到不为外界的变幻所动、猝变所惊、名利所累、俗事所扰。
同学们,我们要把静气当成一种境界去追求、一种情操去修炼、一种品质去磨砺,有了静气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事,成为我们立身做人强大人格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遇大事有静气
在闷热的体育馆里,几场激烈的乒乓球赛正在同时进行着。
国家男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刘国梁不停地转动着身体,仔细地看着选手们在赛场上的表现。
这是一次青少年乒乓球联赛,刘国梁和他的助手此行的目的就是从中选拔出优秀的选手,为国家队储备人才。
在赛场边耐心地看了很长时间之后,刘国梁轻轻地靠在椅背上,缓缓闭上了双眼,慢慢地揉了揉疲惫的眼睛,情绪有些低落。
虽然这次比赛中也有一些水平非常高的选手,可是刘国梁总觉得他们身上似乎还缺了点什么,不是自己心目中最佳的选择。
就在刘国梁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身旁的助手忽然轻轻拍了拍他,然后指了指一个不太显眼的少年。
刘国梁顺着助手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凝视了一会儿之后,除了看到一个沉稳清瘦的选手之外,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时候,助手告诉刘国梁:“那个选手只要再输一个球就会输掉整场比赛了,可是快五分钟了,他不仅一个球没有输,反而还在不断地缩小比分。
”助手的话让刘国梁产生了不小的兴趣,他又耐心地观察了一会儿,渐渐看出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场上的两个年轻选手的表现大相径庭,比分领先的那个少年看到对方不断追分,心情显得有些急躁抓狂;而大比分落后已经到了悬崖边缘的另一个少年却显得异常平静,脸上看不出任何慌乱和紧张,动作流畅柔和,巨大的压力在他身上竟然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刘国梁打开一瓶矿泉水,一边喝一边看着这场有意思的比赛。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刘国梁见过不少年轻选手在大比分落后时的表现:有的人垂头丧气,有的人狂躁慌乱,有的人不知所措。
而眼前这个落后的选手不仅没有丝毫的急躁慌乱,反而极度平静。
这个年轻选手的平静不仅使自己能够正常地发挥水平,而且还让急于赢得比赛的对手越来越急躁,连续犯错。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刘国梁简直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大比分落后的少年不仅没有迅速输掉比赛,反而还将对手拖到了最后的生死对决中。
刘国梁缓缓地放下手中的矿泉水,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个少年,手心中渐渐渗出了一层细汗。
经过漫长的煎熬,比赛场上的两个人终于迎来了最后决战的时刻。
不久前还大比分落后的年轻人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难得的平静,而他的对手却紧绷着身体,狠狠地咬着下嘴唇,显得非常紧张。
当沉稳平静的他漂亮地赢得了最后一个球时,紧张的对手突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无精打采地站在原地,无奈地接受了失败的结局。
比赛刚一结束,刘国梁立刻决定让这个曾经一度落后但最终赢得比赛的少年进入国家
队。
当大家知道这个决定的时候,不少人都担心这个比赛经验不多的少年无法胜任,然而刘国梁力排众议,坚持了自己的意见:“真正的强者不是始终都不落后,而是在落后的时候能够保持平静沉稳的心态。
只要具备了这样的心态,就能扭转被动,创造奇迹。
”
后来,这个叫张继科的少年没有辜负刘国梁的期望,在随后的几年里进步飞快。
不久前,他更是在第51届鹿特丹世乒赛男子单打决赛中,顶住了巨大的压力,战胜了卫冕冠军王皓,成为新科冠军!
当厄运来袭、逆境突降、困难来临的时候,谁能保持住一颗平静安稳的心,谁就能顶住压力,扭转乾坤。
每遇大事有静气,不管是山峰崩裂,还是怒潮汹涌,只要我们自己不慌乱,一切就都会有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