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研修作业

网络研修作业
网络研修作业

网络研修心得体会

洛阳市吉利区张丽芳

这次网络研修活动如一缕春风吹进我的心田,对我的思想是一次全新的洗礼。这段时间,我参与了网上听课、共同讨论、网上交流等活动,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交流、碰撞……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从开始的心存疑虑到现在的的豁然开朗,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随着国培网络研修活动逐渐进入尾声,我对这次的学习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一、提高教育思想,开阔改革视野。

这次培训,让我把埋着苦干的头抬了起来,发现教育是需要远见卓识的。各位专家老师的讲座,阐述了他(她)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让我犹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之振奋。

二、通过学习理论,不断应用实践。

走进国培,聆听专家的讲座,汲取名师的精华,这样的研修活动让我收获了很多新鲜的东西,丰富了我的教学资源,转变了我的教育观念,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首先我明白了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要明白语文教学的任务。崔峦理事长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语文教学要以语言训练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这也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的。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的任务。语文课就是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增长课,是引导学生通过感悟体验提高人文素养的课。其次才能在“教语文”上做文章。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找准教学的三个点。一是传授语文知识的落实点,因为积累语文知识就是为增长语文能力打下基础。语文知识就是指“字、词、句、段、篇”的基础知识。二是训练语文能力的增长点,因为语文能力是学生发展之基。语文能力就是指“听、说、读、写、书(写字)”的能力。三是熏陶感染语文人文的渗透点,因为语文人文是学生发展之本。语文人文就是指语文学习的兴趣、习惯、方法、态度、品质和情感。为什么说语文精神是熏陶感染而不是训练呢?因为语文的人文性与语言文字不可割裂。语言文字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语言文字的内涵。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人文性的根本点就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来源于汉语汉字。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应该体现在:在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熏陶感染人文性,落实人文教育,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通过学习,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我把自身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组内的老师交流,并上了一节研讨课,在与各位同行的交流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培训既紧张而忙碌,在培训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止境的氛围。这种严谨实效的氛围,对每次学习我都认真准备,精心揣摩,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便也敢于创新。可以说,是培训激励了我的意志,启发了我的心智,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执着。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

我们一直在路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