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肾功能、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磷、血钙相关性分析

合集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体积增大的相关性研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体积增大的相关性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 净化 中心 )
【 摘要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体积增大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 方法 176 例维持性血 液透析患者 ,用彩 色多普勒测量其甲状旁腺体积 , 并同 时检测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 intact para thyr oid hormone , iPTH ) 、 血钙 、 血磷 、 血清碱性 磷酸酶 ( a lka line phospha ta se, AKP)等骨代谢指标 。结果 1 )根据血清 iPTH 结果 176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分为高 iPTH 组 (血 清 iPTH > 300 ng/L ) 84 例 (47. 7% ) ,正常 iPTH 组 (血清 iPTH 150 ~300 ng/L ) 32 例 ( 18. 2% ) ,低 iPTH 组 (血清 iPTH < 150 ng/L )
Th e A ssoc i a t ion of Pa ra thyr o i d G lan d En la r gem en t an d R isk Factor s i n Pa t ien t s w ith M a i n tenan ce H em od i a ly sis
W ang Shixiang, L i Han (B lood P u rif ica tion Cen ter, Beijin g Chaoyan g Hosp ita l,
3

Capita lM ed ica l U n ivers ity)
【ABSTRAC T 】 O b jec 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 idence and risk fac tors of p ara thyroid gland enla rge m ent in patients on ma intenance hemodia lysis . M ethods A total of one hundred and seventy2six case swith urem ia on ma intenance hemodialysis we re studied in ter m s of

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将于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MHD患者82例的化验结果、透析时间、用药依从性以及钙磷代谢相关知识进行调查,并将结果进行归纳整合。

结果患者血磷的达标率为34.15%,高磷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DOPPS4的数据,血钙达标率为80.48%,高于DOPPS4的数据,IPTH达标率与DOPPS4相当,IPTH达标率31.7%,且只存在4例患者三项指标都达标。

高磷原因分析为51.2%的患者有进食高磷饮食的习惯,25.6%患者每周2次透析不充分,18.3%的患者口服磷结合剂依从性差,4.8%的患者认为自己能够完全听从医务人员的建议合理选择食物。

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透析、药物等造成的。

标签:血液透析;钙磷代谢;横断面研究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就是钙磷代谢紊乱,相关临床实践指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从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等对其进行评定。

钙磷代谢的紊乱进行有效控制能够改善MHD患者后期的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对钙磷代谢紊乱的相关现状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对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为了更加有效的实施预防提供相关数据,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整理出我医院于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

入选标准为自愿入选,年龄在18岁以上,透析龄在三个月以上,且每周进行2次及以上的透析,存在精神障碍、老年痴呆以及不能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患者不予以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本次研究是横断面研究,调查内容分为三个部位,首先是对患者身高、年龄、体重、对于患者开始透析的时间,每周透析的总时间以及透析膜的面积,以及每天所服用的药物剂量都进行数据记录。

第二部分是对患者钙磷代谢的相关知识进行行为调查问卷,对每个部分的知识都进行问题的设置。

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化验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综述

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化验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综述
并干预钙磷代谢异常,降低并发症风险。
血红蛋白检测
总结词
血红蛋白检测是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贫血 状况的重要手段。
VS
详细描述
贫血是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与患 者的生活质量、心血管健康和生存率密切 相关。血红蛋白检测可以反映患者的贫血 程度,指导医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如调整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剂量、补充铁剂 或叶酸等。通过有效的贫血管理,可以改 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血磷(P)
增高见于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功能 亢进等,减低可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 退、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CHAPTER 05
化验检测在血液透析患者管 理中的应用
评估治疗效果
评估血液透析效果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尿素氮、肌酐等指标,评估血液透析对清除毒素的效果,从 而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监测电解质平衡
检测血液中的钾、钠、钙等电解质水平,了解患者电解质平衡状况,评估治疗 对电解质紊乱的纠正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化验结果,医生可以调整透析方案、药物治疗方案等,以更好 地控制病情。
预防并发症
通过监测某些指标,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并发症,如贫血、营养不 良等,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血液透析患者化验检测的种类
电解质检测
包括钾、钠、钙、磷等离子的 检测,以了解电解质平衡情况 。
肝功能检测
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的 检测,用于评估肝脏功能。
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 化验检测及其临床意 义综述
目 录
• 血液透析患者化验检测概述 • 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规化验检测 • 血液透析患者的特殊化验检测 • 化验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 • 化验检测在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CHAPTER 01

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iPTH、血Ca2+、 血P含量分析

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iPTH、血Ca2+、 血P含量分析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合并症学组.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 共识(2014 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11):792-801.
[5]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8-28.
[6] 潘锐.糖尿病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血钙、磷及甲状旁 腺激素水平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9):52-53.
表 3 两组患者 iPTH 水平对比
透析前 透析 3 个月后 透析 6 个月后 达标
组别 例数
(pg/mL)
(pg/mL)
(pg/mL)
(%)
观察组 29 81.39±31.43 133.25±83.35*# 182.41±42.75*# 16(55.17)# 对照组 29 86.56±34.57 176.46±80.54* 256.37±31.28* 8(27.59)
中 DN 及《实用内科学》[5]中 CGN 相关诊断标准者;符 合血液透析指征者;透析时间>6 个月者等。排除妊娠期 或哺乳期妇女;沟通存在障碍者;伴有恶性肿瘤者;其他
疾病所致的肾功能严重损害或终末期肾病者等。 1.2 方法 透析液为碳酸氢钠,3 次/周,4 h/次,血流量、 透析液流量分别为 220~250 mL/min、500 mL/min。透析 过程中,血 Ca2+<2.20 mmol/L、血 P>1.70 mmol/L 者, 结合具体情况选取合适药物,如含钙磷结合剂碳酸钙胶囊 (辽宁康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74327,规格: 0.5 g/粒),或不含钙磷结合剂碳酸镧咀嚼片(英国 Hamol Limited,注册证号 H20120051,规格:500 mg/片),血 iPTH >300 pg/mL 者,给予(罗盖全)骨化三醇胶丸(上海罗氏 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J20100056,规格:0.25 μg/粒), <150 pg/mL 者,给予 1.25 mmol/L Ca2+透析液。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透析前、透析 3 个月后、透析 6 个 月后在清晨采集透析前两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液 3 mL 作为样本检验,3 000 r/min 离心 10 min 分离血清,利用全 自动生化仪(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对血 Ca2+、血 P 及 iPTH 检测。其中 iPTH 正常范围是(200~300 ng/L), 计算达标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用( ±s)表示,行 t 检验;计量资料用[例(%)] 表示,行 χ2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 P 水平 与透析前相比,透析 3~6 个月两组患者 血 P 水平较透析前呈下降趋势,且透析 3、6 个月后观察

血液透析患者血钙浓度的调查分析和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血钙浓度的调查分析和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血钙浓度的调查分析和护理背景介绍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常见方法之一。

然而,血液透析可能会导致钙代谢异常,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甚至生命安全。

因此,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血钙浓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科学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调查分析为了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血钙浓度情况,我们在某医院随机抽取了100名血液透析患者,对其血钙浓度进行了调查分析。

数据收集对于每位患者,我们记录了以下信息:•年龄•性别•病史•透析方式•透析时间•血钙浓度数据分析通过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血钙浓度的平均值为2.1mmol/L,标准差为0.2mmol/L。

2.男性血钙浓度平均值为2.2mmol/L,女性血钙浓度平均值为2.0mmol/L。

3.高血压患者血钙浓度平均值为2.2mmol/L,糖尿病患者血钙浓度平均值为1.9mmol/L。

4.血液透析方式对血钙浓度的影响不显著。

5.透析时间对血钙浓度有影响,透析时间越短血钙浓度越高。

数据讨论据上述分析可知,血液透析患者的血钙浓度平均值与正常值(2.1-2.6mmol/L)相近,但考虑到血钙浓度的变异性,仍需及时监测患者的血钙浓度情况,避免出现钙代谢异常。

在性别与病史方面,男性和高血压患者的血钙浓度平均值略高于女性和糖尿病患者,这可能与男性较高的钙摄入量以及高血压患者钙的吸收率和排泄率不同有关。

另外,透析时间对血钙浓度有影响,透析时间越短患者的血钙浓度越高。

这可能是因为短时间的透析无法完全清除血中的钙,导致患者血钙浓度升高。

护理措施为维护血液透析患者的血钙浓度稳定,以下是我们提出的护理措施:1.监测血钙浓度,确保血钙浓度在正常范围内。

2.钙摄入量应该适中,避免过度摄入钙质。

3.透析前应减少高钙食物和药物的摄入,避免血钙浓度升高。

4.给予含钙药物时应慎重,避免过度补充钙。

5.给予维生素D时应注意监测血钙浓度。

6.透析后注意补充钙和避免血钙浓度过低。

7.对于低血钙患者,可以适当增加钙的摄入量,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补钙治疗。

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的防治总则

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的防治总则

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的防治总则(一)通过综合评估血钙、血磷和血PTH 水平决定透析患者CKD-MBD治疗1.血液透析患者应常规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对于合并维生素D 缺乏[25(OH)D水平<50nmol/L(20ng/ml)]的患者,应补充普通维生素D(维生素D2或维生素D3,首选维生素D3),维持血清25(OH)D≥50nmol/L。

2.使用磷结合剂控制血磷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伴有高钙血症或血管钙化患者使用非含钙磷结合剂。

3.血钙和血磷水平已经控制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患者,如出现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iPTH)水平持续升高或高水平,给予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治疗,控制PTH在较理想的范围。

4.经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治疗,iPTH水平仍难以控制的患者,可换用或联合拟钙剂治疗。

5.对于高钙血症、高磷血症和高iPTH血症三者并存的患者,首先给予拟钙剂治疗,同时控制钙摄入,并使用非含钙的磷结合剂。

6.经规范药物治疗后,血清iPTH>600pg/ml或已经形成直径>1cm的甲状旁腺结节或腺瘤的患者,或者血清iPTH<600pg/ml但伴有顽固性高钙血症和高磷血症的患者,应考虑行甲状旁腺切除或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

(二)血液透析患者CKD-MBD的监测指标和频率1.血清25(OH)D:每12个月至少检测1次,接受维生素D持续治疗的患者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

2.血钙、血磷和iPTH:每1~3个月检测1次血钙和血磷,每3~6个月检测1次iPTH。

iPTH升高或者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每3个月至少检测1次iPTH。

接受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治疗时,每月检测1次血钙和血磷,每3个月检测1次iPTH。

3.碱性磷酸酶:每6个月检测1次,当iPTH升高时增加检测频次。

4.骨密度:每年检测1次,治疗方案发生明显改变时,每6个月复查1次。

5.血管钙化评估:每6~12个月检测1次,血管钙化检查和评估的主要方法包括:(1)侧位腹部X线片检查。

透析的指标

透析的指标

透析的指标透析是一种治疗肾脏疾病的方法,通过人工取代肾脏的功能,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帮助患者维持生命。

在透析治疗中,需要监测一些指标,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1. 血压透析患者常常伴随着高血压的问题,而高血压又会加重肾脏负担,进而影响透析疗效。

因此,透析治疗中需要经常监测患者的血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保持血压在合理的范围内。

2. 血液电解质透析患者由于肾脏功能的损害,容易出现血液电解质的平衡失调。

在透析治疗中,需要监测患者的血液电解质水平,包括钠、钾、钙、镁等。

如有必要,可以通过透析治疗进行调节。

3. 透析充分性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是指透析过程中清除废物和多余水分的效果。

在透析治疗中,需要监测透析充分性指标,如Kt/V值、β2微球蛋白等,以确保透析治疗的效果。

4. 血红蛋白透析患者常常伴随着贫血的问题,而贫血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因此,在透析治疗中,需要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保持血红蛋白在合理的范围内。

5. 感染指标透析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在透析治疗中,需要监测患者的感染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及时发现感染并进行治疗。

6. 血糖透析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较高。

在透析治疗中,需要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饮食,保持血糖在合理的范围内。

7. 钙磷代谢透析患者由于肾脏功能的损害,容易出现钙磷代谢的紊乱。

在透析治疗中,需要监测患者的钙磷代谢指标,如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等,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饮食,保持钙磷代谢在合理的范围内。

8. 血脂透析患者中,高血脂的比例较高。

在透析治疗中,需要监测患者的血脂水平,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饮食,保持血脂在合理的范围内。

9. 心脏指标透析患者常常伴随着心血管疾病的问题,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在透析治疗中,需要监测患者的心脏指标,如心电图、心肌酶谱等,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并进行治疗。

透析治疗是一项复杂的医疗措施,需要监测多种指标,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钙磷代谢相关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钙磷代谢相关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钙磷代谢相关分析万秀贤【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钙磷代谢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详细采集性别、年龄、原发病、是否使用含钙的磷结合剂和(或)维生素D等情况,同时检测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c)等.结果本组60例患者,iPTH高于目标范围者22例,占36.7%;达标者18例,占30%;低于目标范围者20例,占33.3%.矫正总钙低于目标范围者17例,占28%;达标者29例,占48%;高于目标范围者14例,占24%.血磷低于目标范围者6例,占10%;达标者37例,占61%;高于目标范围17例,占29%.钙磷乘积达标者52例,占86.6%;高于目标者8例,占13.4%.针对iPTH的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eGFR、磷、血红蛋白、钙进入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PTH与白蛋白、磷呈正相关,与eGFR、钙磷乘积呈负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钙磷代谢紊乱的问题,其可能与白蛋白、磷、eGFR、钙磷乘积等因素有关,尚需更多研究证实.【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3(042)006【总页数】3页(P194-196)【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钙磷代谢;相关分析【作者】万秀贤【作者单位】222042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肾内科【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患者病死率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直接关系,2004年美国肾脏数据系统(USRDS)曾报告约50%的血液透析患者死于心血管系统疾病[1]。

据研究引起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钙磷乘积、高磷血症。

透析预后与实践研究(DOPPS)显示仅有8%的患者血清钙、磷和钙磷乘积以及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达到目标值[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析患者肾功能、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磷、血钙
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磷、血钙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我院59例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病例组患者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血清尿酸、血清ipth、血磷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除肾功能受顿外,普遍存在继发性甲旁亢、高磷、低钙等症状,且各项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高磷是各种关系中相关性最强元素,有效的降低血磷对治疗患者继发性甲状腺旁腺激素亢进及由此引起的并发症,缓解病情均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甲状旁腺激素;钙: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9例,其中男35例,女24例,年龄26-81岁,平均年龄56.9岁,透析时间2-16年,平均8.2年,每周普通血液透析2-3次。


中慢性肾小球肾炎31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病9例,狼疮性肾炎2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健康者共5o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1.8岁.
1.2 检测方法:血清ipth的检测利用roche2010电化学发光法测定,roche原装试剂,生化项目(bun、cr、ua、p、ca)利用日
立7180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4-标准差(±s)表示,应用spss 软件包l1.5版本完成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bun、cr、ua、ipth、p均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血ca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3 讨论
慢性肾功不全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增高是由于肾功能受损后造成机体多方面紊乱所致。

现已证实,crf时除有钙磷代谢紊乱外,还存在1,25(oh) d 缺乏、甲状旁腺内l,25一(oh)2d3受体密度下降、pth分泌增多、分解下降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血清ipth水平增高[1]。

众所周知,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肾实质减少引起了体内活性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导致钙磷代谢的紊乱,而低钙、高磷、酸中毒又可以抑制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进一步加重钙磷代谢紊乱,造成了恶性循环。

此外,钙调定点上移,钙敏感受体减少,甲状旁腺维生素d受体密度减低,甲状旁腺素受体基因表达下降及骨对甲状旁腺素的抵抗等均可刺激甲状旁腺细
胞增殖,使甲状旁腺素合成、分泌增多,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

国内赵学智等报道高磷是慢性肾衰竭继发甲旁亢病理改变的重要独立刺激因素[3];本研究发现59例维持性血透尿毒症患者的血清ipth、bun、scr、ua、p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血清
ipth与血磷的呈正相关,研究的结果与上述发现吻合[4]。

总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除肾功能受损外,普遍存在继发性甲旁亢、高磷、低钙及贫血症状,且各项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血清ipth 与血磷呈正相关,而贫血与血清ipth的相关性有待扩大病例数进一步验证。

基于以上的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定期检测血清指标、临床有效的降低血磷对评估预后、改善病情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陈莹,何联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及碳酸钙对血钙磷和ipth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0):62~63.
[2] 陈献广,吴华,孙慧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持续质量改进对预后的影响[j] .北京医学,2011.33(02):111~115.
[3] 杜金云,赵学智,梅长林.甲状旁腺素对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7,13(5):305~306.
[4] 周卫红.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影响[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8(05):661~6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