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2.第二单元:角的度量3.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4.第四单元:两位数除以两位数5.第五单元:观察物体6.第六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7.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搭配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1课时:数数和数的组成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大数。
2.探索让学生自主数数,发现大数的组成规律。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大数的认识。
第2课时:读写大数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大数知识。
2.探索引导学生读写大数,发现读写规律。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大数的读写能力。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
2.探索让学生用三角板和量角器量角,发现角的度量方法。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第2课时:角的度量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角的知识。
2.探索引导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角的度量能力。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
2.探索引导学生运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能力。
第2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2.探索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能力。
第四单元: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第1课时:笔算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法则。
2.探索引导学生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两位数。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能力。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表格式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四)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四)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四)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黑龙江:4548000 青海:720000内蒙古:1100000四川:485000西藏:1210000 新疆;1660000师: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试一试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问;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师归纳概括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练习:比较数的大小92504〇10360050140〇63140 28906〇28890620300〇307300学生展示收集的数据观察图片,读出数据学生尝试在本上比大小,小组交流。
1210000 〉 72000454800 〈 485001100000 〈 16600001660000 〉 11720000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自己组的比较方法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出比较大小的方法收集生活中的数进行展示,提高学生收集和整理数据课题大数的改写(四)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课题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四)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
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
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②符号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 0、11等是自然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体育全册电子教案(表格式设计)

教学材料
1.篮球;
2.足球;
3.乒乓球;
4.球场/球台。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技能运用;根据掌握的规则和技巧进行评价。
第四课:体操表演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学习基本的体操动作,并进行简单的表演。
教学步骤
1.示范和解释基本的体操动作,如腾跃、侧翻等;
2.指导学生进行体操动作训练;
3.学生分组进行体操表演;
4.结束时进行总结,并欣赏其他组的表演。
教学材料
1.体操垫;
2.示例视频;
3.奖状。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动作准确性和流畅性;根据表演效果进行评价。
第五课:太极拳初步动作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学习太极拳的初步动作,并了解其背后的哲学思想。
教学步骤
1.介绍太极拳的历史和哲学思想;
2.示范和解释太极拳的初步动作,如起势、拜右等;
3.学生跟随老师进行太极拳动作训练;
4.结束时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太极拳的哲学意义。
教学材料
1.太极拳示范视频;
2.太极拳训练服。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动作准确性和流畅性;根据理解太极拳哲学思想的程度进行评价。
3.计时器;
4.奖状。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根据赛跑成绩进行评价。
第二课:跳绳技巧训练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和节奏。
教学步骤
1.示范跳绳的基本动作,如单脚跳、双脚跳;
2.指导学生进行跳绳练习,逐步提高难度;
3.进行跳绳比赛,看谁能跳得最多;
4.结束时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锻炼跳绳技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体育全册电子教案(表格式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1 观潮
2 走月亮
3 现代诗二首
4 繁星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b.通过描写这个地方与众不同之处,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因此要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来写。
4.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a.你打算推荐什么地方?
b.这个地方在哪里?
c.有什么特别之处?
三、分析示例,打开思路。
1.同学们先看看书上的例子吧!
推荐一个古镇:
➢这个古镇很美……
➢在那里可以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
➢这个古镇有很多好吃的……
2.师生共同总结。
总结并板书:按一定顺序写;抓住特点;重点部分详写;抒发内心情感。
(板书:按一定顺序写;抓住特点;重点部分详写;
抒发内心情感)
四、口头交流,为写铺垫。
1.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把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
家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打算怎样把你喜欢的地方有条理的抓住特点,突出特点重点介绍给大家呢?
2.先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3.在班级交流,互相评议。
4.总结:从学生叙述中总结写文章的一些顺序;写景
文章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如何突出重点;哪些是由心而发的感受。
预设:
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总分总、游玩的顺序、方
位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
重点:在诸多景物中最有特色的;
情感:真实的感受。
语文园地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6 蝙蝠和雷达
7呼风唤雨的世纪
8 蝴蝶的家。
四年级语文上册表格教案

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
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
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案(表格式)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
教材版本:人教版
学生年级: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能够正确使用本单元的句型进行简单的对话。
3. 熟练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
教学内容
本教案涵盖了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的全部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单元:
1. Unit 1: Hello!
2. Unit 2: My Family
3. Unit 3: My Schoolbag
4. Unit 4: Numbers
5. Unit 5: How Are You?
6. Unit 6: Colors
7. Unit 7: Animals
8. Unit 8: Food and Drinks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
教学评估
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
1. 口头回答问题。
2. 默写单词和句子。
3. 分组表演对话。
4. 听力测试。
参考资料
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材。
2. 相关研究资料和活动设计。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案(表格式)》的简要内容,详细教案请参阅教材资料和相关学习资源。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您顺利进行教学工作!。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了解其特性,能够正确画出底所对应的高。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难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
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几何图形,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在明确它们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基础上概括出: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教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呢?学生举例:说说哪些物体表面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出示下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
(二)学习新课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意义.首先出示一组图形;教师提问:这些图形是什么形?它们有什么特征?(1)看到这个名称你能想到什么?(板书:平行、四边形)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四边形?你学过的什么图形是四边形的?(2)动手测量指名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检验一下,每个图形的对边怎样.其余学生用三角板检验课本151页3个图形的对边.然后再用尺子度量一下第组对边的长怎样.(3)抽象概括根据你测量的结果,能说说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吗?小组先讨论,再让到黑板上测量的同学说出检验与测量的结果,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确切定义.(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教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两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4)反馈: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出示反馈练习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特性(1)教师演示教师拿一个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学生明确:两组对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
(2)动手操作.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3)归纳平行四边形特性.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板书:易变形)(4)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例子来吗?(如汽车间的保护网,推拉门、放缩尺等.)3.学习平行四形的底和高(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教师边演示边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2)找出相应的底和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几条高?它位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使学生明确:从B点画高,它的底是CD;从D点画高,它的底是BC.(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出示底和高教师说明: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与三角形画高的方法基本相同,都用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从一条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但通常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它的对边画高.这里高要画在平行四边形内,不要求把高画在底边的延长线上.同学动手画71页“做一做”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出示做一做①教师利用长方形框,拉动长方形的边,使其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相同点是两组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也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也属于平行四边形.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把长方形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②引导学生比较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明确:正方形也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也是直角,正方形也可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是直角的共同点,而正方形还有四条边相等的这一特征,因此正方形可看作是特殊的长方形.③这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出示集合图(三)巩固练习1.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2.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并画出相应的高.3.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4.数一数下图中有()个平行四边形.(四)教师小结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意义,特征及特性)2.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并解疑.3.教师提问:我们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它们有什么关系?(因为长、正方形也具备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所以长、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五)布置作业1.用一套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2.在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中分别画出两条不同的高.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梯形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所重难点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说一说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梯形”教师导入:图3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四边形像什么?(梯子)这就是梯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做梯形?(板书课题:梯形)(二)探究新知:1.认识梯形(1)出示图形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梯形实物图教师提问:①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外面的形状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②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出示下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学测量书上144页此图.(2)交流测量结果.通过检查测量使学生明确: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3)概括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演示课件“梯形各部分名称”)结合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根据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引导学生明确: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3.教学等腰梯形(1)教师演示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两腰有什么特点?(两腰相等)(2)学生测量量一量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结果怎样?(两腰相等)(3)概括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书)它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况.用图表示: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关系图4.四边形的关系分组讨论: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你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类?每类各有什么图形?引导学生明确: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平行,其中包括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其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三)巩固练习1.用钉子板围成不同的梯形①任意梯形②倒立梯形③上底为3高为3的梯形2.用七巧板拼梯形.(1)用两块拼一个梯形(2)用三块拼一个梯形3.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练习小组讨论: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你能看图说出它们的关系吗?4.找出下图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四)质疑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和认识特殊的梯形)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鼓励学生质疑、解疑(五)布置作业1.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画出下面梯形的高.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复习课时2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表格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重点难点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基本环节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增减导入新课引题、创设情境。
1、(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2、说一说。
展示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茫浆律榕隙耀暇抛”等8个会认的生字;正确书写“灿、烂、竿、茫、桨、规、律”等7个会写的字;积累词语“应接不暇”。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每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出示自学要求1、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认真预习的孩子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一说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4、你能收集到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或资料吗?实施导学诊断1.下列词语中,带点词读音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填序号)①榕树(róng )②船桨( jiāng )③抛出(pāo)④应接不暇(xiá)2.看拼音写词语。
Càn làn fèng xì guīlǜ jìng jì zhào yào小组互查互教1、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生字词?2、讨论交流: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什么时候去的?看到的景象一样吗?3、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大榕树的句子。
师生引导释疑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认真观察方格里的生字,注意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笔顺、结构。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4.一边默读,一边想: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每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学生1、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音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第一单元:自然奇观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认真朗读。
自由发言谈看法。
积极尝试。
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言。
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并体会在文中表达的作用。
认真朗读,用心比较。
有感情诵读课文。
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1.置疑。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1.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
(选做题)积极交流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
升华感情。
认真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1.听写生字新词。
2.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画出不理解的生词,讨论词义。
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的词义就讲哪个词,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①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②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2.了解蟋蟀是怎么建房的?①作者分几个层次来写蟋蟀建房的过程?说说每个层次的意思。
②找出描写蟋蟀建房的句子。
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③作者能够把蟋蟀建房的过程写得如此生动具体,说明了什么?(说明:蟋蟀──认真工作、坚持不懈、辛勤劳动;作者──仔细观察、注意研究。
)3.找出文中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蟋蟀比作人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这样写把本来比较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引起阅读的兴趣。
)4.齐读课文,整体梳理课文内容。
三、归纳总结,掌握方法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明确问题,认真寻找答案。
组内互助理解词语,并交流讨论。
理解“随遇而安”的本意。
根据课文内容及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明确问题,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找到相关句子,画出动词。
体会并学习作者的可贵品质。
找到相关句子,体会拟人句在表达方面产生的不同效果。
对全文内容有总体梳理。
学习作者利用拟人句将课文写得生动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四、作业设计1.抄写文中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2.以《我的住宅》为题,用第一人称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
认真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第三单元:中外童话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0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0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1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1课题15、猫课时2课时课型精读课文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可爱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段。
重点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和古怪性格,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猫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学习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课件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学流程(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找一试,用画出来。
(3)师肯定引导:对,大家一起读一读句子,注意要读出猫的古怪来。
(4)师引导:说得对,现在大家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5)解词:谁来说说“尽职”与“屏息凝视”的意思。
“尽职”指尽到责任。
理解“屏息凝视”的站起来说一说再做一做。
一生讲并演示以加深理解小猫的尽职。
“屏息凝视”:指控制呼吸并专注地看。
(6)现在根据老师提供的练习来说一说猫的古怪性格。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又又又。
(7)师相机板书:老实贪玩尽职2、自读第2自然段。
(1)刚才大家学了第一自然段,谁知道我是抓住哪一句话来讲的?(第一句话)(2)现在我们自学时也要抓住重要的词、句来学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评讲:读懂第二自然段的举手。
学生汇报。
归纳引导:文中的“几朵小梅花”能否改成“几个小脚印”?(不能,“几朵小梅花”写出了老舍先生对大花猫的喜爱之情。
)师归纳引导:大家说得对,这高兴与不高兴变成反义词怎么说?高兴——生气师:这高兴与生气时的表现也是猫的性格,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猫的性格有什么特点?(古怪)(4)这只古怪的猫给你什么印象?说一说。
这是一只(古怪、可爱)的猫。
认真找出、画好后,学生汇报。
(师相机辅导)有感情地朗读。
强调猫的“又老实又贪玩”,继续汇报。
能理解重点词语,通过理解进一步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填空巩固猫性格“古怪”的特点。
找出中心句。
学会抓住重要的词、句来学习课文的方法。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在交流讨论中体会这种拟人的方法对表达情感产生的作用。
再次体会猫的古怪性格。
自由发言。
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教学流程3、独立学第3自然段。
(1)总结前两段的学习方法,迁移独立学第3自然段。
(2)师检查辅导;①找出一对反义词。
(害怕)——(勇猛)②把体现害怕与勇猛的句子读一读。
③这害怕与勇猛也是大花猫(古怪)性格的表现。
三、小结。
猫真(古怪),真(淘气),真(可爱),真讨论(喜欢)。
四、布置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掌握前两段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学习的学习方法。
找出反义词。
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体会。
再次感受到猫性格的古怪。
积极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2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2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2课题18.颐和园课时3课时课型精读课文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
理解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2、学难点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课件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
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二、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有条件的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颐和园的风景教学录相片。
或出示一组有关颐和园名胜风光图片。
)三、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对我国古代建筑有一定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对颐和园的美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自由读文,标自然段,画生字新词。
教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2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第六单元:人间真情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3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3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听写词语。
二.继续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2)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的?“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3)引导体会“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思考:作者写了哪两个事例?(3)指导回答。
(4)交流:从“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直到溪边……”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这两个事例中,我们不但能看到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也能够感受到画面中人物的美好心灵。
3.学习第5自然段。
让学生结合前文畅谈对这段话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赞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个性美。
三.指导朗读全文。
四.完成小练笔:平凡事物中的美。
1、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完成小练笔。
正确书写词语。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说说为什么是一道风景。
认真读文。
学生能够概括事例。
组内交流后在班内汇报。
体会事例中表现出的和谐美和心灵美。
根据前文中提到的事例,体会出作者家乡人们的高尚品质。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积极说出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
将发现和感受书写下来。
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3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3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3课题24*.《给予是快乐的》课时1课时课型略读课文学习目标1.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重点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难点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学习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课件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完成优秀的同学。
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
2、教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
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提问,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
二、感知发现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价问题的质量。
(估计学生会提出: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