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学设计_5

合集下载

《理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理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理想》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理想》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近几年,人们对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改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理想和追求,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助力学生成为具备思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本文将介绍一篇名为《理想》的教学设计和教案教学设计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2.教学内容1)理想的含义和意义2)探究不同类型的理想3)分析理想的实现途径4)运用创新思维培养理想3.教学方法1)讲解+讨论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理想的含义和实现方式,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加深对理想的认识。

2)案例分析+互动通过案例分析、个人或小组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理想和实现方式,并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思维培养。

3)情景模拟+实践运用情景模拟和实践等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理想实现的过程,加深对理想的认识和理解。

4.教学过程及安排1)引入环节老师在教室中张贴一些著名人士的名言警句,引发学生对于理想的深入探讨和思考。

2)课堂讲解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思考结果,进行理想的讲解,包括理想的含义和实现方式、实现理想的途径等方面。

3)案例学习老师举例展示不同类型的理想和实现方式,并运用互动和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加深对于理想的理解和认识。

4)创新思维老师通过讲述不同类型的理想实现方式,展示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运用创意思维、侧面思考等方法,帮助学生锻炼创新思维和培养个人理想。

5)实践演练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演练,进行情景模拟和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实际角度认识并体验自己的理想。

5.教学评价1)考试成绩考试成绩成为教学评价的一个标准,可以考察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和理想实现的思考能力。

2)作业和报告作业和报告同样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学生需要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理想,并用自己的思考总结成文。

《理想》教案 《理想》教案如何设计

《理想》教案 《理想》教案如何设计

《理想》优秀教案《理想》教案如何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理想的含义,认识到理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3.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理想的定义与特点2. 理想对个人成长的影响3. 树立远大理想的方法与途径4.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理想5.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与技巧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梦想与理想的区别,引发学生对理想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理想的定义与特点,让学生明白理想的重要性。

3. 案例分享:分享成功人士树立理想、追求理想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奋斗动力。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树立远大理想,并分享讨论成果。

5.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理想,制定个人行动计划。

6. 团队协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理想的认知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等方式评估。

2. 学生树立理想的情况: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评估。

3. 学生践行理想的积极性:通过实践活动、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估。

4.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团队游戏、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理想的概念、案例分享、讨论题目等。

2. 成功人士事迹视频:用于激发学生的奋斗动力。

3. 团队游戏器材: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作业模板: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如何树立理想、践行理想。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理想的内涵。

2. 案例教学:运用成功人士的案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理想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团队游戏、制定个人行动计划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情感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参与和表现。

《理想》教学教案(优秀6篇)

《理想》教学教案(优秀6篇)

《理想》教学教案(优秀6篇)《理想》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多重朗读,理解诗意,领悟诗理,品尝诗味。

2、能仿写诸如“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之类的句式。

3、能切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想,并如何去去实现理想。

教学设想: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以朗读为主,从中悟得诗理,对其中的深奥含义不必作死抠式理解,允许学生见仁见智。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山的那边》中里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海就是孩子心中的美好理想。

谁能说出关于理想的名言。

二、自由朗读一遍,给生词注音,如缀连、洗濯、寂寥、玷污、诅咒(全班齐读,要求响亮、有力量。

三、让学生边读边理解诗意,不能理解的提出来,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可能的疑问可参看教参上有关分析。

四、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诗,说说你的感受。

五、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六、再读全诗,要求有情感。

七、作业:仿写例句: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友谊是,友谊是。

《理想》教学设计篇二知识目标:理想的含义、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

能力目标:找到自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愿意为理想全力以赴。

理想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代中学生,生活条件的优越使他们在责任意识、坚定意志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在确立理想时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了很多困惑。

怎样通过短短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理想、选择理想并快乐的挑战自我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仔细研读教材后,我围绕“理想与现实”这个主题设计以下两大板块活动,力图通过参与交流,讨论归纳使学生正确面对理想与现实。

水彩笔,绘图纸,教师准备录音机和磁带。

导语:有这样一首诗写的很美: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这节课就让我们立足现实,畅谈理想。

理想空间,尽情畅想活动导入:(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伴着这熟悉的旋律,我们眼前又浮现了那偏僻山村中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的目光,对教师的崇敬、对知识的期盼,所以小女孩的理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理想》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想》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什么是理想,并能够表达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点:理解理想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理想追求能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理想。

教学准备:图片、PPT幻灯片、黑板、粉笔、学生作品展示区。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描绘成功人士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成功的人士都有什么共同之处?”让学生谈论一下,然后教师写出学生的观点,引出“理想”的概念。

Step 2: 理解理想 (15分钟)通过PPT展示的形式,介绍理想的定义和作用。

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理想,为什么理想对人的一生很重要。

同时教师可以从一些成功人士的例子中说明理想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

Step 3: 启发学生思考 (10分钟)教师通过给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你们希望将来成为怎样的人?”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要在黑板上记录他们的回答。

Step 4: 学生互动讨论 (10分钟)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他们的理想,并且互相交流。

教师可以设定一个时间限制,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理想,并形成一个小组展示。

Step 5: 学生展示 (10分钟)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来展示他们的理想。

其他小组的学生也可以对展示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Step 6: 总结 (5分钟)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讨论,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理想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追求。

Step 7: 作业布置 (5分钟)要求学生在家中完成一篇关于自己理想的作文,并将作品带到下节课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这堂课通过让学生自由发言和小组交流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对理想的思考,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理想。

整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对理想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作业布置的形式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理解,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穆旦·理想教学设计

穆旦·理想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语言的感悟能力。

(二)通过对诗歌的阅读,整体感知诗歌的基本内容,领会诗歌所要表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三)通过对诗歌具体意象分析,体验诗歌中所要表达的迷惘、疑惧、苦闷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鉴于本诗的意境化抒情的特点。

本课难点是通过对具体意象的品味,来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岁月蹉跎,人生无常,在坎坷复杂的人生之旅中追求理想的不易。

教学难点:第一节写理想的重要性,第二节写追求理想的复杂与困难更甚会使人误入“迷宫”和“鬼火”。

看似两节的关系不大,还有矛盾。

实则浑然天成,把第一、二节如何衔接起来,理清之间的联系,本诗的立意也就弄清楚了。

这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诵读指引法、讨论法、问答法四教学工具:幻灯片教学五教学思路:通过诵读法将同学们导入课堂;简要地介绍一下作家作品,并且进行题解;扫除阅读障碍后朗读课文,使同学们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精读课文,精读并分析课文,分小组讨论,通过提问思考的的方式深化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并进行适当的课堂测验;总结全文。

六课时:1个课时七课型:新授课八教学步骤与内容(一)导入1.对于理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失去前进的力量——列夫托尔斯泰人,只要有一种理想,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斯大林同学们在你们心中对理想的认识是怎样的呢?生:******老师:那么,在诗人穆旦的笔下理想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这首诗歌,看看在诗人穆旦的笔下他的理想与其他名人心中的理想有什么异同。

(二)作家作品介绍穆旦原名查良铮,原籍浙江海宁,生于天津;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曾参加过中国远征军赴缅甸,1948年赴美留学,195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迫害,1977年病逝,1979年平反。

《理想》 教案

《理想》 教案

《理想》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1. 了解“理想”的概念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3.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和掌握“理想”的含义;2. 能够分析理想的形成原因和实现方式;3. 能够运用积极的理想来指导行动和规划未来。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 (5分钟)1. 师生问答:- 你们知道什么是“理想”吗?- 你们认为一个人有理想的重要性是什么?2. 引入话题:- 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和理解“理想”的概念,并强调理想对人们的影响和重要性。

Step 2 概念解释与讨论 (10分钟)1. 教师解释理想的概念:- 理想是指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或价值观的向往和追求。

2. 学生讨论与分享:- 学生可以就自己对理想的理解和追求进行交流和分享。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有些人拥有理想而有些人没有?- 一个人的理想如何形成?Step 3 形成原因与实现方式分析 (15分钟)1. 小组合作探讨:-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列出个人认为形成理想的原因和实现理想的方式。

2. 小组展示与讨论:-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和讨论。

Step 4 理想的指导作用 (15分钟)1. 合作探究:- 学生分小组完成一系列任务,帮助他们理解理想对行动和未来规划的重要指导作用。

2. 教师总结和引导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理想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如何运用理想来指导行动和规划未来。

Step 5 情感培养 (5分钟)1. 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奋进的情感态度,鼓励他们树立自己的理想,并努力为理想而奋斗。

Step 6 运用与拓展 (10分钟)1. 学生个人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理想,并分析实现理想的方式和困难。

2. 学生作品展示:-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促进思想交流和互相鼓励。

七年级上册语文流沙河《理想》教案设计(优秀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流沙河《理想》教案设计(优秀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流沙河《理想》教案设计(优秀3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流沙河《理想》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过程与方法: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2.教学难点: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导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说到冬天,北方的人们一般习惯在它前面加上修饰词--“冰冷”或“严寒”;说到冬天,人们会想到那肆虐的北风,骇人的寒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肃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

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完全没有了那种寒冷,那种肆虐,那种肃杀,而是一个“温暖”的宝地。

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感知济南冬天的温馨,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板书课题。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理解为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如此了解,为什么文中的情那么浓。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

三、检查预习,掌握字词(多媒体)镶、响晴、温晴、安适、肌肤、秀气、绿萍、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四、研讨思考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也可放录音),并在听读中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再回答,互相补充。

《理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理想的含义,认识到理想对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2.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导入:讨论理想的定义和意义。

2. 主体部分:分析不同人物的理想及其实现过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理想的定义、意义及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人物的理想及其实现过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想。

4. 创作法:让学生创作以理想为主题的诗歌或故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理想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讲解理想的定义、意义及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人物的理想及其实现过程。

4. 讨论: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

5. 创作:让学生创作以理想为主题的诗歌或故事。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估学生对理想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理想》相关课文或阅读材料。

2. 参考资料:关于不同人物实现理想的案例。

3. 创作工具:纸张、笔、彩色笔等。

4. 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干净、整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座位安排:采取小组合作模式,学生之间便于交流讨论。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正常运作。

八、教学安全:1. 强调学生在讨论和创作环节注意纪律,避免发生意外。

2. 确保教学设备安全使用,避免学生误操作。

九、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以“我的理想”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理想。

2. 邀请一位成功人士分享其实现理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

十、教学反思: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理想的意义及其对人生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教学设计
一、研讨与练习
1、朗读这首诗,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探究下面的问题。

⑴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
⑵诗人说:“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与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⑶你能说说《理想》与《在山的那边》的内在联系吗?找出这两首诗中内涵相同的诗句。

2、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

试模仿第一段也写几句。

3、举行一次朗诵比赛,比一比,看谁朗诵得最好。

二、读一读,写一写
蜕饥寒离乱缀连远行倔强洗濯玷污
怨恨扒窃诅咒浓阴海天相吻浪子回头
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
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
方向。

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彩虹,经过与雷电激战之后才出现;理想,经过与困难搏斗之后才诞生。

──谚语
回首昨天,应该是问心无愧的;
面对今天,应该是倍加珍惜的;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展望明天,应该是信心百倍的。

──谚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