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空间与图形课时练习题及答案.pdf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测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30分A 卷基础训练(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1分)1.(2020·广东六年级期末)3.14、135、31.4%、π三个数中,最大的是()。
A.3.14 B.135C.31.4%D.2.(2019·四川六年级期末)小明从左向右走过房子前面,看到房子画面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①③②3.(2020·辽宁六年级单元测试)用一条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下列哪种形状面积最大________。
A.长方形B.圆形C.正方形4.(2020·陕西六年级期末)欢欢得了科技发明奖,获得奖金1000元。
利率参照下表,他采用()可得到最多的利息。
存期年利率一年 3.00%两年 3.50%三年 4.00%A.连续存三个一年定期B.先存二年定期,到期后连本带息再存一年定期C.存三年定期5.(2020·浙江小升初真题)垃圾的分类处理与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鄞州区环保部门为了提高宣传实效,抽样调查了部分居民小区一段时间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情况.如果能清楚地看出每种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百分比,需要制作的统计图是()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复式条形统计图6.(2020·江苏六年级期末)阳光小学五年级各班人数均在40~50之间.五(2)班有男生24人,这个班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可能是( ).A.4:5 B.7:9 C.8:7 D.9:l07.(2019·广东省三年级期末)一个西瓜,八戒吃了14,悟空吃了剩下部分的1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八戒吃的多B.悟空吃的多C.吃的一样多D.无法判断8.(2020·辽宁六年级期末)王华天天练习长跑,跑了5000米所用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10%,速度比原来提高了几分之几?正确的是()A.29B.910C.16D.199.(2020·辽宁六年级单元测试)某商品按20%利润定价,然后按8.8折卖出,共获利润84元,这件商品成本()元.A.1650 B.1500 C.170010.(2020·辽宁六年级期末)在图中,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是12.56厘米,圆的半径是()厘米.A.4 B.5 C.6 D.711.(2020·成都市六年级期末)肖勇和妹妹一起去上学,途中肖勇发现忘带作业本,于是他跑回家,拿好作业本,马上向学校飞奔而去,刚好在校门口追上了妹妹,下面哪幅图描述的是肖勇和妹妹上学路上的情景( ).A.B.C.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2020·全国六年级期中)158的分数单位是(______),再加上(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2.(2020·辽宁六年级期中)有一份文件,甲打字员20分打完,乙打字员40分打完,甲、乙打字员的工作时间比是(______),工作效率比是(______)。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 《圆的面积》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根据圆的直径、周长计算圆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师生合作交流学生自主完成,使学生经历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
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
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数方格验证,得出结论。 提问:如果我们将正方形的边长r平均分成4份,在小正方形内就有16 个方格。于是得到现在的图,(出示)你能用数方格的方法回答刚才的问 题吗?(非常接近1格的算做1格,其余不足1格的算半格) 反馈学生数的结果:小正方形有16个方格,14圆里大约有13格。 教师接着问:整个圆里大约有多少个方格?(13×4=52) 52大约是16的多少倍? 师生共同小结:圆的面积是小正方形面积的3倍多一些,也就是半径 平方(r2)的3倍多一些。
(2)观察猜想: 课件出示:分成16等分的圆。 教师:圆是个曲线图形,想想它可能转化为什么图形呢? 你是怎样想的?
(3)操作验证 教师指导:
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选择其中一个圆形纸片( 16等份或32等份),剪开,独立或与同伴合作拼成一个学过的 平面图形。
教师指导学生拼图。
教师:谁想把你的结果展示出来?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圆的面积。 (1)估一估圆的面积。 投影出示一个圆,如图。
有一个圆,并以圆的半径r为边长画一个小正方形。 请同学们估一估,圆的面积大约是小正方形面积的多少倍? 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合作交流,然后反馈学生估的结果。
预设: 生1:这个圆面上可以画4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但圆的面积没有四个小正方形的 面积大。所以,我估计,圆的面积大约是小正方形面积的3倍。 教师给予肯定:这样的估计有道理。 生2:我不是想在圆面上画4个这样的小正方形。是想把这个圆对折两次后,平 分成4等份,一等份的圆和大半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相等,4等份一定比两个正方 形大,比4个正方形小,所以,我也估计,圆的面积大约是小正方形面积的3倍 。 教师给予肯定:分析得不错。难道圆的面积刚好是小正方形面积的3倍吗?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预习及检测(含答案)

章节预习讲义(北师大版)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章节预习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互联知识导航知识点一:搭积木比赛(1)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立体图形的形状要想画出观察到的图形,必须学会想象,建立空间观念,或者把图形分成几部分来逐一画出。
(2)根据给定的平面图形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根据给定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时,可以通过动手操作的方法进行验证。
知识点二:观察的范围观察范围随着观测点的变化而变化,观测点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测点越低,观察到的范围越小。
知识点三:天安门广场1.拍摄位置与照片的对应关系(1)假设自己在拍摄地点,根据照片中的景物的特点,想一想究竟能看到什么,再下结论;(2)借助实物模拟,观察并得出结论。
2.判断连续拍摄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时,可以假设自己在拍摄地点,根据照片中景物的特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想究竟能看到什么,再下结论。
夯实基础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本题3分)(2021·辽宁六年级单元测试)用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
A.B.C .D.2.(本题3分)(2020·辽宁六年级专题练习)从左面看这个立体图形,看到的是()。
A.B.C.3.(本题3分)(2021·辽宁六年级单元测试)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物体(两个正方体之间至少有一个面重叠),从正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从左面看到的是()。
A.B.C.D.无法确定4.(本题3分)(2020·辽宁六年级单元测试)从上面看是形状的物体是()。
A.B.C.5.(本题3分)(2021·辽宁六年级单元测试)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搭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六年级数学上册5 圆第2课时 用圆设计图案

作品编号:782345167624791823987学校:哇代古丰市然眉山镇村庄小学*教师:周喻王*班级:王者伍班*第2课时用圆设计图案▶教学内容教科书P59内容,完成教科书P61“练习十三”中第6、7、8、10题。
▶教学目标1.会利用直尺和圆规,在教师指导下设计一些和圆有关的图案。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画出组合图形或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会利用直尺和圆规设计一些和圆有关的图案。
▶教学难点探索图案的组成。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圆规,三角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知1.课件展示教科书P60“练习十三”第2题。
学生口答,课件显示答案,并随机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2.问题导向,引入新知。
师:关于圆,你还知道哪些知识?【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到上节课学到的圆的特征,教师要突出圆是轴对称图形。
如果没有学生提到,教师可以直接介绍。
师:刚才有同学说到,圆是轴对称图形,我们来看看。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圆从不同方向对折的情境。
师:圆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可见圆是轴对称图形。
根据这一特征,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圆设计图案。
(板书课题:用圆设计图案)二、认识对称图形1.认识圆的对称性。
(1)认识圆的对称轴。
师:圆是轴对称图形,那么圆的对称轴在哪里呢?可以拿出圆片折一折。
学生讨论,师生归纳: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教学提示】学生容易将直径与对称轴混淆,教师要提示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不能说直径是对称轴。
板书: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2)探究圆的对称轴的数量。
师:想一想,圆有多少条对称轴呢?【学情预设】学生会根据圆有无数条直径推理知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板书: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教师用课件动态演示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师强调:对称轴要用虚线表示。
2.认识平面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同步课时口算题卡含答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口算卡第一单元第一课时长方体认识口算题卡课前小练56 - 16 = 12 - 14 = 710 + 310 = 1- 34= 12 - 510 = 13 - 19 = 25 + 31= 72+72= 自主练习一、想一想,填一填(1)长方体有( )个面,都是( )形,也有可能有( )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大小( )。
(2)长方体有( )个顶点,有( )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 );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二、看图填一填下图是一个( )框架,它的正面的形状是( ),与它相对面的面积是( )cm2; 左侧面的形状是( ),右侧面的面积是( )cm2。
三、想一想,算一算1、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cm ,长5cm ,宽4cm 。
高是多少厘米?2、一个长、宽、高分别为75cm 、45cm 、50 cm 的玻璃箱,在所有的棱上粘一圈黑胶带,至少需要多长的黑胶带?9cm 4cm 4cm参考答案课前小练23 14 1 14 0 29 1115 47自主练习一((1)6 长方 2 相等(2)8 12 相等 长 宽 高二、长方体 长方形 36 正方形 16三、1、48÷4-5-4=3(厘米)2、(75+45+50)×4=680(厘米)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正方体认识口算题卡课前小练56 -510 = 12 -19 = 710+31= 1-72= 12 -16 = 13 -14 = 25 +310 = 72+34 =自主练习一、想一想,填一填(1)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每个面的面积大小都( )。
(2)正方体有( )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 )。
(3)用一根长96cm 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 )cm 。
二、看图填一填(1)右图是由棱长1cm 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的棱长是( ),棱长和是(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空间与图形(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空间与图形(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对于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空间与图形(人教版)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下面,我将按照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顺序,为您详细阐述我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3课时空间与图形。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包括它们的面的数量、形状和大小,以及它们的对角线长度等。
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包括它们的面的数量、形状和大小,以及它们的对角线长度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和推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问题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则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包括它们的面的数量、形状和大小,以及它们的对角线长度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卡片、直尺、圆规等。
2.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卡片、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知识讲解:我通过卡片、直尺、圆规等教具,向学生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包括它们的面的数量、形状和大小,以及它们的对角线长度等。
3. 例题讲解:我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向学生讲解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4. 随堂练习:我给出几个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5. 解决问题:我给学生出一个实际问题,让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及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课前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和学具。
教学过程:一、认识长方体的特征1、教学例1|(1)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学生交流。
(2)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长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每个人在自己的座位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结果。
教师指出: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见它的三个面,所以在画长方体的时候一般只画三个面。
教师指导学生画长方体的立体图,并介绍它的棱与顶点,学生和教师一起操作。
;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每个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认识一下,并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板书。
顶点:8个棱:12条,分三组,每组的长度相等。
面:6个,相对面的形状完全一样。
学生对照自己的教具再说说长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
教师进一步介绍学生认识长、宽、高并板在图中板书。
|2、完成相应的练一练3、完成练习三的第1题学生直接在小组里交流。
二、认识正方体的特征1、教学例2(1)出示正方体的教具,问: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们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让学生模仿例1的学习方法,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研究一下正方体的特征。
(2)交流学习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比较长、正方体的特征的异同学生根据板书,结合立体图形,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2、完成相应的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指名学生口答,集体评讲。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空间与图形》教材解读

(四)“图形与位置”的复习
主要内容: 回顾确定位置的方法
(四)“图形与位置”的复 习
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复习有关确定 位置的知识。
2、能在具体情境中, 确定某一地点的位 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 《空间与图形》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的主要内容 ★图形的认识:包括线与角、平面图形、立 体图形 ★图形与测量:包括长度、面积、体积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
内容 图形的认识 图形与测量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
机动
建议课时数 6 4 3 2 2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 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
4、引导学生交流整理知识 的方法
1.线与角
1、复习整理直线、线 段和射线 2、引导学生复习垂直 与平行 3、引导学生复习比较 角的大小和角的度量 的有关知识 4、复习锐角、直角、 钝角、平角及周角
2.平面图形
1、引导学生从不同 的角度回顾与整理所 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2、引导学生对图形 的一些特征进行验证 或说明 3、举例说明平面图 形特征在生活中的应 用
(二)“图形与测量”的复
习
1、通过列表、画图等,对图形测量的有关 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进一步理解周长、面 积、体积、等以及相应的单位。
2、沟通几种基本图形面积公式及其推 导过程的内在联系、体积计算公式之间的 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体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初 步的推理能力。
3、能正确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 面积、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并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 17 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与图形
课时测评方案
1.填空。
(1)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分开的距离是所画圆的()。
(2)两个圆的半径比是5∶8,那么周长比是(),面积比是()。
(3)一个圆环,外圆半径是8 dm,内圆直径是3 dm,它的面积是()dm2。
(4)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
2.选择。
(1)圆周率是()。
A.有限小数B.无限小数
(2)同样长的铁丝,围成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最大的是()。
A.长方形B.正方形C.圆
(3)半圆的周长可以表示为()。
A.πr B.πd C.πr+d
(4)圆的半径增加1倍,面积增加()倍。
A.1B.2C.3D.4
3.如下图所示,ABCD是长方形,长6 cm,宽3 cm,求阴影部分的周长。
综合练
4.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总长度是248.4 cm,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
5.(1)写出三角形各顶点的位置,再分别画出三角形向右和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图形。
(2)写出平移后各图形顶点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6.从时针指向4,分针指向12开始,至少经过多少分钟,分针和时针重合?
参考答案
1.(1)半径 (2)5∶8 25∶64 (3)193.895 (4)3
2.(1)B (2)C (3)C (4)C
3.15.42 cm
4.30 cm
5.略
6.提示:此题类似追及问题,时针和分针的速度比是1∶12。
20÷⎝ ⎛⎭⎪⎫1-1
12=219
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