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生词注释的思考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中副词英文注释问题研究——以《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综合Ⅰ)为例

【 摘要 】 本文主要以 《 发展 汉语 I》中的副词为研究对象,考证 《 发展汉语 I》 ( 第二版 )中所 出现的副词是否符合副词的定义并 对 该册 教材 中出现 的所有 副词 进行 分 类 ,同时探 讨教 材在 英 文注释 汉语 副词 方 面 出现 的 问题 ,从 而给 出合 理 建议 。 【 关键 词 】 对 外 汉语教 材 ;英语 注释 ; 《 发展 汉语 I》 ;副词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 文献标识码 】 A
利索 ,因为 副词 本身 就是 个大 杂烩 。” “ 概 括 而言 ,一 般用 以下 四个 标准 给副 词分 类 : “ 一 是 以意义 为 标 准 ;二是 以意义 和句法 功 能为 标 准 ,三 是 以句 法功 能为 标 准 ;四 是 以句 法 分 布 和 意义 为 标 准 。” 本 文 以意 义 为 主要 标 准 ,从汉 语 为第 二语 言 教学 的 目的 出发 ,具 体参 看教 材 中 出现的 副词在 实 际 的 每篇 具体 课 文 中出现 时所 表示 的 意义 ,以此为 标准 来定 义 词性 , 从 而分 析 《 发展 汉语 I 》 中的所 有 副词 , 以考 证 教材所 给 出 的所有 定 义为 副词 的 生词 词性 是否 的 确为 副词 ,并 对教 材 中所有 是 副词 的 生 词进 行尝 试性 的分 类 。 ( 共7 类 )见 下表 :
2 0 1 3年 第 8期
S t u d y o n C h i n e s e
■蘧蕊圜
夕 { . 碚 丈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 中副词英 文注释 问题研 究
以 发展汉语 ( 第 二版 ) ( 初级综合 1 )为例
李 萍
( 西北 师 范大 学 国际文化 交流 学 院 ,甘 肃 兰 州 7 3 0 0 7 0 )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研究——以《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为例

摘要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基础环节也是关键环节。
由于现行对外汉语教材大部分用英语对生词进行注释,故英文注释作为两种语言之间的粘合物,成为外国学生学习词汇的重要依据,帮助外国学生形成对汉语词汇的最初认知。
尤其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外国学生对媒介语依赖程度高,英语注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学生的词汇学习甚至第二语言的整体学习效果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论文以《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第二版)为主要研究对象和切入点,并在参考其他现行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的基础上,从语义、语法、语用的角度归纳出十一种有代表性的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方法。
通过考察这些注释方法在不同词类中的分布规律和适用效果,不仅在宏观上提出教材生词英文注释编写要遵守的原则,而且在微观上提出一套针对具体词类的、全面可行的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生词注释策略,为教材编写者提出操作性更强的方法和建议。
研究过程中,论文对2013年再版的《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第二版)中的生词英文注释进行了穷尽式的分析,把问题归纳为四个方面:教材编写问题、语义方面的问题,语法方面的问题和语用方面的问题,考虑教材内容整体布局和教材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对各个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另外,论文结合了外国学生汉语偏误实例和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相关语料,从学生偏误和教材英文注释的相关性出发,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为本论文的方法论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释义;偏误;博雅汉语IAbstractThe study of vocabulary is an elementary and key part in second language studying. English language which is used as the medium language in most of the current TCSL textbooks to annotate the new words, has become the bridge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as well as the basis of foreign students’ vocabulary learning, helping foreign students to form the initial recognition of Chinese vocabulary. During the elementary stage, foreign students tend to rely much on the intermediate language, as a result, English annotation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can make a great influence to vocabulary learning, even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Taking Boya Chinese (elementary, the second version)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and a point of penetration, concerning other current TCSL textbooks, the thesis inducts 11 typical vocabulary annotation methods in elementary TCSL text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s, syntax and pragmatics. Then,try to put forward the general principles as well as comprehensive, practicable vocabulary annotation solutions in elementary TCSL textbooks basing on the investigating of annotation methods distribution and application to different kinds of words. In this way, the thesis proposes more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elementary TCSL textbooks. In addition, the thesis analyzes all the vocabulary annotations in Boya Chinese (elementary, the second version), which was published in the year of 2013. All the problems can be concluded in four aspects: editing, semantics, syntax and pragmatics, and then proposes suggestions concerning the editing of the textbooks and the need of the users.Through analyzing foreign students’ errors and the HSK corpus in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rrors cases of foreign students and English annotations of TCSL textbooks, the thesis presents the facts of vocabulary strategy methodology.Key words: Elementary TCSL Textbooks; V ocabulary; English Annotations; Error; Boya Chinese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目录 (III)绪论 (1)一选题缘由 (1)二研究综述 (2)三研究对象和范围 (4)四研究方法 (5)第一章现行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释义方法 (6)第一节《博雅.初级(二)》生词英文释义方法 (6)一语义方面的注释 (7)二语法方面的注释 (11)三语用特征加注法 (13)四生词表之外的英文释义方法 (14)第二节《博雅.初级(二)》中需要补充的生词释义方式-图片法 (15)第二章《博雅.初级(二)》的英文注释问题和由此引起的偏误 . 17第一节教材编写问题 (18)一名词单复数标准不统一 (18)二括号使用不统一 (19)三其他细节问题 (20)第二节生词英文注释语义方面的问题和由此产生的偏误 (21)一词汇理性义欠准确性 (21)III二色彩义欠完整性 (24)三使用范围不明确 (25)第三节生词英文注释语法方面的问题和由此产生的偏误 (26)一词类问题 (26)二离合词注释方法不当 (27)第四节生词英文注释语用方面的问题和由此产生的偏误 (28)第三章教材中生词英译问题的改进策略 (29)第一节教材编写方面 (29)第二节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的改进策略 (29)一语义方面 (29)二语法方面 (29)三语用方面 (29)第三节针对不同词类的生词注释策略 (30)一针对名词的注释策略 (31)二针对动词的注释策略 (32)三针对形容词的注释策略 (34)四针对副词的注释策略 (34)五针对量词的注释策略 (35)六针对助词的注释策略 (36)结语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1)IV绪论一 选题缘由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和孔子学院的建设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策略探析——以《汉语教程》1-3册课文生

陕西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
S HAANXI RT VU J 0URNAL
De c . 1 5, 2 0 1 4 V0 1 . 1 6 No . 4
第l 6卷
第 4期
【 教学研究】
初 级对 外汉 语 教材 生 词 英 译 策略 探析
— —
1 . 引言
对 外汉语 教 材 中的词汇 释义 主要是 指对 被释词
理论 尤其适 用 。该学 派 “ 侧 重 功 能或 文 本 功能 的视 角, 研究 翻译 的各 种 理论 ” ‘ N 。 , 捌¨ ] [ J ) , 其 中包 括 目的论 和受 目的论启 发 而兴起 的其他 翻译 理论 。功
3 . 初 级对 外汉语教材生词翻译存在 的问题
在探 讨 对外 汉 语 教材 课 文 生词 翻 译 策 略之 前 , 有必 要先考 察一 下 目前词 汇翻译 存在 的问题 。我们 在前 贤 的研 究基 础上 , 以《 汉语教 程 》 1 —3册 课 文后 所 附生词 的英 文 翻译 为 例 , 把 出 现 的 问题 归 纳 为 以
下 五类 。
科 书 的词 汇 翻译 中 , 这 种技 巧需 慎用 , 因 为词汇 教学 的 目标是 让学 生 了解所 学语 言结 构方 面 的特征 。如
3 . 1译 词未 能 准确体 现原 词 的意 义
词汇翻译 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译词能正确理解 原词的意义 , 但这套教材中至少有 l 7 处翻译与原词
能学 派第 一代 领军 翻译理 论 家是提 出 目的论 的费米
意义 的解释 和说 明 。初 级对 外汉语 教材 的课 文生词
往往采 用 “ 生 词 一词 性 一拼 音一 外 文 注 释 ( 其 中 英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存在的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存在的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当前,随着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在海外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对外汉语教材中常常存在生词注释不准确、过度依赖中文等问题,造成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为提高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水平和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1.分析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存在的问题;2.探究影响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效果的因素;3.提出改进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的方法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文献资料法:收集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相关的研究文献和现有的对外汉语教材,分析其注释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2.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外国学生对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存在的看法和意见,并确定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3.实地调研法:前往海外对外汉语教学机构以及国内外汉语教材研发机构,了解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的编写及策略。
四、研究内容及进度安排本研究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的问题研究(包括对外汉语教材中常见的生词注释问题分析,如翻译不准确、语言表述不贴切、过度依赖中文等)。
2.影响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效果的因素分析(包括外国学生的语言背景、学习目的、教材选用及对外汉语教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3.改进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的方法和建议(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注释策略、采用语料库等现代化手段、加强翻译人员和教师的培养等方面)。
时间安排:2022年1月-3月:文献资料调查和分析2022年4月-6月: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2022年7月-9月: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2022年10月-12月:研究报告撰写和完成五、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为:1.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存在的问题得到深入分析和探讨;2.影响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效果的因素得到阐明;3.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的具体建议和策略。
关于初级汉语教材生词英文释义的思考

外 国留学 生 , 尤 其是 初级 阶段 的留学 生 , 学 习汉 语 词汇 的主要 依 据 是 教材 中 的生词 表 , 目前 国 内初 中 级 对外 汉语 教 材 的生词 释义 主要 方 法是 “ 媒介 语 释义 法 ” , 即 中外 文 释 义 的方 式 ¨ - 2 3 ; 而 初 级 阶 段 留学 生 产 生 的偏误 多 是 由母 语 负迁 移产 生 的 , 这 种 由母 语 负迁 移造 成 的偏误 一 方面来 自于 自身 的错 误理 解 , 另一 方 面则 源 于对 外汉 语教 材学 生母 语 释义不 当。 因此 , 教 材生 词 表 的释义 对第 二语 言学 习者来 说异 常重 要 。
学 生 的影 响最大 , 因此 怎样 优 化初 级汉 语教 材生 词 释义 是 一个 值 得 思考 的 问题 。本 文 拟对 目前 国 内使 用
范围较广 的三种初级汉语汉语 教材《 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 ( 北京语言 大学 出版社 ) 、 《 新实用汉语课 本》 ( 刘询主编) 、 《 博雅汉语》 ( 李 晓琪主编) 的生词表进行调查 , 分析生词英文释义与 目的语之 间存在的 不对应 , 结合所调查的数据及初级阶段汉语词汇特征分析该 问题存在 的原因 , 并提 出解决问题 的办法, 认
2 0 1 3年 4月
湖 北 文 理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Ar t s a n d S c i e n c e
Ap r ., 2 01 3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生词处理的思考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生词处理的思考本文以动词为例,从释词、被释项和生词表体例等方面入手,分析《世界汉语》(上下册)、《综合教程》(Ⅰ、Ⅱ册)和《汉语初级教程·综合课本》(Ⅰ、Ⅱ)这三部教材生词处理部分尚待改进之处。
结合二语习得规律和教学实践,尝试着给出参考建议。
标签: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释词被释项体例一、引言随着汉语热潮的来袭,编写符合第二语言学习特点及需要的汉语教材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界的一项迫切任务。
近几年该类教材层出不穷,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也有待改善之处。
由于生词处理欠妥帖,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扰,也影响着二语学习效果。
本文以三部初级教材为研究对象,以动词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释词、被释项和生词表体例等方面入手,分析其尚待改进之处,并尝试着给出修改建议。
其中,释词项是指生词表中揭示字、语素和词甚至短语的语义、词性、功能等特征的对译词和说明补充性符号、图片等。
被释词项是指被选为生词的字、语素、词甚至短语。
比如“有v Yǒu have,possess甲”中,v、Yǒu、have,possess 和“甲”都属于释词项,“有”为被释项。
三部教材是:王德春主编的《综合教程》Ⅰ、Ⅱ册(以下简称《综合》),主要针对初级阶段的学生。
肖奚强主编的《汉语初级强化教程·综合课本》Ⅰ、Ⅱ(以下简称《强化》),主要针对初级阶段的学生。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对外汉语编辑室主编的《汉语世界》上下册(以下简称《汉语》),适用于汉语言专业本科生、进修生和汉语预科生第一学年使用。
二、释词项的处理据释词项内容,下面从对译词的选择、数量、词性揭示和形式等方面入手,研究其符合度及待改进之处。
(一)重复释义,即用同一个英译词解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汉语被释项《综合》中用“travel”同释“旅游”和“旅行”。
“旅游”强调“游览、游历”,它涉及到旅游资源、社会、娱乐和文化等复杂的领域,而“旅行”只要去了某地就算。
例如“去北京旅行”,只要去了就算完成旅行,而“去北京旅游”则必须要游览了才算。
对外汉语教材的生词注释研究

设计适合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的生词注释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通过对中级对外汉语教材生词注释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为学习者提 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帮助,促进汉语学习的普及和发展。未来,我们还可以进一 步探讨如何将生词注释模式与新技术、新理论相结合,以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全 面优化。
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学者和实践者能够中级对外汉语教材生词注释问题,共同 为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作出贡献。
的英语注释。同时,教师和学习者在选择教材时,也需教材中生词英语注释 的质量和学习者的实际水平,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习的效果。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教材生词英语注释的质量和准确性,为对 外汉语教学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此外,研究还可以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生词英 语注释方面的需求和偏好,为教材编写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4、鼓励学习者积极思考与探究。教材编写者可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活 动,引导学习者主动查阅词典或寻求其他汉语学习资源,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学习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 重视。然而,对于许多中级学习者来说,生词注释模式一直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 一个难点。本次演示旨在探讨中级对外汉语教材生词注释模式,以期为学习者提 供更好的帮助。
对外汉语教材的生词注释研究
基本内容
随着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对外汉语教材生词注释的研究显得愈发重要。 本次演示将探讨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注释的有关问题,以期为汉语学习提供更好 的支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外汉语教材生词注释研究经历了长足的发展。然而, 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教材的生词注释过于简单, 不够详尽,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此外,有些注释的质量不高,甚至出现错误,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注释研究以实用速成汉语为例张利民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28 No. 1 Jan. 2012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注释研究
—— —以《实用速成汉语》为例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符号标志,它不能脱离人类社 会独立存在,那词语当然也不例外,在一定的社会中,就会 包含社会的、文化的意义,词语也就不只有它的基本意义, 还有许多附加的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而 Leech 对词语意义的 分类正好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英国语言学家 Leech 在《语义学》中区分了词汇的七种 意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情感意义、文体意义、反映意义、 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这一分类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也有一定 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词汇教学,可以引起对外汉语词汇教 学中对词语不论是基本的概念意义,还是非概念意义的内 涵意义、情感意义、搭配意义等各个方面的关注,只有从各 个角度仔细考察词汇的意义,才能更好的指导词汇教学,另 外,这也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促进作用,因 此,我们在后面将会根据 leech 对词语意义的划分,以这套 教材为范例,寻求生词注释解决的方法. 2 《实用速成汉语》优缺点实例分析 2.1 《实用速成汉语》注释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对外汉语;生词注释;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1-0121-02
对外汉语教材都附有生词表,并给出生词的外语对应 词注释.教材的这种做法的确给学习者提供了方便,然而两 种语言中有一定对应关系的词语,在意义、搭配关系、用法、 文化内涵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盲目 而单纯地进行词语对应,在使用这些词语时势必产生偏误. 学习者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出现偏误是不可避免的, 但教材编译的质量却是能够进一步提高的.如果能有效解决 生词注释的问题,就能减少一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 的偏误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 词语的意义的划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生词注释的思考
【摘要】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各种课型都要注意词语的释义。
本文以初级对外汉语阅读教材《汉语阅读教程》中生词的注释为例总结了几种释义方法,并提出了词语释义方法动态性的观点。
【关键词】对外汉语阅读教材释义方法动态性
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核心问题,是成人第二语言学习者最艰巨的任务。
词汇教学贯穿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样它也是阅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阅读课的词汇学习与精读课词汇学习不同,只需要领会式地掌握即可,“四会”可以是“三会”或者“两会”。
王汉卫认为当前对外汉语教材的生词释义模式不外三种:(1)媒介语释义法(单、多语种外文翻译),主要用于初中级;(2)混合释义法(汉外混合解释),主要用于中高级;(3)目的语释义法(汉语解释),主要用于高级。
阅读教材,对词汇的运用不是十分强调,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模式的释义方式。
一、释义方法
1、非语言方式释义
(一)图片法
图片的使用对具体事物词的解释力强于翻译方式。
其直观性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这些图片可以直接出现在教材中生词的旁边,作为一个附加注解。
或者像有的事物名词苹果、铅笔等,都可以用图片直接来替换现有语言释义,既简单又清楚。
例如,第五课的“床”“茶”“书”等都可以用这个方法。
还有,在讲解汉字的时候,特别是象形字的时候,把不同时代的形体图片都摆出来,从甲骨文、金文等一直到楷书,学生根据图片就可以猜出汉字的意思。
(二)符号释义法
“符号”是指语言符号以外的其他符号,这些符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常用的标点符号、数学符号以及其他一些数字化、字母化的符号。
例如:,。
!?“1、2、3、4、+、-、×、÷、%、‰等;一类是形象的指示符号,路标、方向、天气、禁止、允许、公共服务标识,以及其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标识等都属于这一类,例如表示男女的符号、禁止符号、音乐符号等。
这种释义方法主要用于汉语的数字词、语气词、单位词,方向词、某些区别词等。
当然有些词无法用图片和符号解释清楚,例如表达的是实际存在的某种物质,但这种物质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或者形态特征不具有直观性,难以用图片表现,如“激素”“蛋白质”。
还有,表达的是特殊的抽象事物。
虽然抽象事物多数情况下
可以用间接法表达,少数情况下也用直接法表达,但有些特殊的抽象事物却是间接法也难以表达的,如事理类、意识类、社会制度政策类等。
这样就不可避免的需要语言释义这种方法。
2、语言释义
语言释义根据解释采用的语言不同可以分为媒介语释义和目的语释义。
用外语来解释汉语词语的是媒介语释义;用汉语解释汉语词语的是目的语释义。
(一)媒介语释义
这种方法适用于零起点的学生,正因为汉外词汇不是一一对应的,教师用学生的母语讲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一些抽象的词“也”“在”“节”,用翻译法比较迅速、清楚,“也—also”“在—at”“节—period”。
问题是,像这样有的词用英语也无法把词义完全解释清楚。
而且由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在一种语言里代表某种现象或事物的词,在另一种语言里可能并没有与其对应的词。
例如,在第八课中出现的“馒头”“包子”“ 鸡蛋汤” 等很多饮食方面的词语在英语中就找不到,它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二)目的语释义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摆脱母语的干扰,增加学生接触和感受汉语的机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汉语学习,学生己经掌握了一些汉语的基本词汇,能够借助已掌握的一定数量的简单的常用词语学会更多的、更复杂的词语。
这样,重复是掌握新词语所必须的。
通过汉语学习汉语,是学习汉语的有效途径。
从国内的一些英语教材来看,也反映了这种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英语常用的单词,所以对于教材中的生词,用简单的英语注释,学生理解上没有什么困难。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注释方式,有效地提高了生词语理解的速度和准确度。
例如,《教程》第二课中就出现了“你”,学生也知道了意思,在第四课中讲“我”“他”“她”的时候就可以用“你”来解释,同时可以并用手势,学生一样很快就会明白。
用目的语解释目的语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分解法、定义法、同义法、反义法、描绘法、归类法、列举法、语境法等等,凡是有助于意义解释的都可以用。
学生在听懂了汉语解释的生词后,也会倍感骄傲,树立信心。
3、不做书面释义
有的词在教材的生词表中可以不用做出书面的释义,解释留给教师课堂上用肢体语言或生动恰当的表情演示的方法来讲解,这一方法主要用于表实物的名词,如课堂中就地取材的桌子、椅子、黑板等,表具体动作的可展示的动词,如看、走、跑、跳、喝、吃等,还有一些形容词,如高、矮、胖、瘦等。
例如《教程》中第二课的生词“门口”,教师站到门口,然后边比划边说“门口”,学生一看就明白了。
还有一些词语放在句子中理解效果更好,我们也可以不作出词语的书面释义,就在教学
中多造几个句子,让学生在接触有关这个词语的语料的同时理解词语的意思。
例如,《教程》中第七课中的生词“认识”,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一组句子:
玛丽认识田中。
田中认识阿里。
阿里认识乔玛。
当然出现在句子中的名字必须是班上学生的真名,这样学生才有阵势的对应感。
学生根据这几个句子的意思,加上教师的一点提示和手势,再结合一些练习,大概了解“认识”的意思完全没有问题。
二、图表分析
根据统计《汉语阅读教程》第一册中共有156个生词,其中适合图片法的词计有43个,例如:爸爸、本子、边、报纸、运动场、菜、蛋糕、跑步等。
占总数的27.56%。
适合用符号释义法的词计有3个,为:高兴、上、下。
占总数的1.92%。
适合用媒介语释义法的有55个,例如:差不多、生产、速成、然后等。
占总数的35.26%。
适合用目的语释义的有16个,例如:懂、夸奖、了解等。
占总数的10.26%。
适合不用作书面释义的词有39个,例如:帮助、第一、寄、可以、没问题、门口等。
占总数的25%。
根据上表我们作以下几点讨论:
(1)媒介语释义法的可使用比例最高。
虽然初级阶段的教材,非媒介语不可的情况最好控制在15%左右,但是实际确实很难达到这个标准。
有些词语单纯使用图片法也很难让意思一目了然,需要配合教师的讲解。
然而学习《汉语阅读教程》第一册的大多是零起点的学生,汉语对于他们来说完完全全是陌生的。
他们根本不可能听懂教师配合的汉语讲解,因此,在这个阶段阅读教材不得不使用最直接的媒介语释义法,让学生先掌握一些基本词语。
这种方法适合初级阅读教材的前期大量使用。
(2)图片释义法的可使用比例也非常高。
不难得出,在初级阶段的阅读教材中
图片的使用非常重要,同时,在实际教学中也很容易操作,教师不必配合复杂的汉语解释,只需要适时的增加一些手势或简单的说明。
这种方法可以贯穿初级阅读教材的前后所有时期,使用跨度是最广的。
(3)不用作书面解释的词语占总数比例也很大。
让学生在语境和例句中理解词语意思,自己补充词语的解释。
这种方法在初级阅读教材后期完全可以大量使用,甚至可超越媒介语释义法居于首选方法的位置。
(4)汉语释义法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当然使用的比例会越来越高,但在初级阶段阅读教材的前期大量使用的可行性不大。
三、结语
词汇本身的多样性特点、教学对象的多样性特点、教学对象动态性特点和阅读教材自身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生词注释方法的多样性及不均性。
根据学习者能力的动态变化教材的生词释义的方法也应该是动态变化的。
在初期媒介语释义法的比例最大,但到中后期不作书面语释义法和汉语释义法的比例应上升到最主要位置,图片法和符号法可贯穿于整部教材的全部时期。
参考文献:
[1] 任敏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对释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2008第28卷
[2]卜佳晖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生词处理的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1月第2卷第1期
[3] 王汉卫论对外汉语教材生词释义模式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2月第1期
[4] 简榕蓉初级汉语教学中的词汇释义方法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6期
[5] 郑艳群陈文慧HSK名词图片表达方法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4期
[6] 王素云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表编译中的几个问题汉语学习1999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