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本人教版初中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九课.ppt

合集下载

第19课《一棵小桃树》(共24张ppt) 22-2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9课《一棵小桃树》(共24张ppt)   22-2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章以此作结具有深刻含义:小桃树的顽强生命力让作者看到了希望,坚定了 信念。尽管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但是,作者坚信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一定会 创造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的理想。
合作探究
1.本文在叙述中有几条线索?
小桃树的经历(明线) 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 (偏僻、种下梦想) 拱出一点嫩绿儿 长到二尺来高(弱小被嫌弃) 有院墙高(从破开土层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要拔地而起,在这个过程中 ,必须舍弃很多旁枝末叶。她的目标是苍穹,用自己的一身丈量天空的 高度,用自己的一生丈量生命的宽度。不舍一叶的不是树,是趴在地上 的藤蔓,她永远都看不到高处的景色,一辈子只能活在兽蹄、人脚之下 。一棵树,舍弃的是枝叶,不是主干。舍掉主干的树,会死掉。人生如 是,舍次保主,才能成就生命的辉煌。
开花,遭大雨(零落挣扎)
高高的一枝儿上保留着一个欲绽 的花苞(实现我的梦)
“我”的经历(暗线)
生在小山村(偏僻)
走出山村来到城市感到渺小, 孤陋寡闻,但想干一番事业
长大后,读不懂人世的大书, 感到幼稚(经受磨难)
心里始终有着梦想(为梦想 而奋斗)
合作探究
2.讨论哪些地方表现了“我”对小桃树的深情。
文章开头即饱含着“我‘对小桃树的深情;当 初是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深情, 让 它“蓄着我的梦”种下了它,所以偏爱它;见 到它长得孱弱,花儿开得惨淡,又为自己漂泊 异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生活受到挫折时, 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更痛苦而又无可奈 何 了,最后看见小桃树勇敢地与风雨搏斗, 保留下一朵欲绽的花苞,“我”受到感动。
课文中作者多次提到自己的梦,较明确的有两 处:一是孩提时代埋桃核,“想让它在那儿蓄 着我的梦”,二是到城里上学前夕,桃树两尺 来高的时候,那“梦是绿色的”。

19《皇帝的新装》(课件)

19《皇帝的新装》(课件)

学习活动(六)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12.“天真的声音”中,能否将“天真”换成“孩子”? 【合作交流】不能换。 “天真”不仅表现了小孩子的单纯质朴,同时也和大人 们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讽刺了大人们的虚伪。如果换成“孩子”,效果不明 显。
学习活动(六)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13.作者为何对皇帝的游行大典作细致的描绘? 【合作交流】作者细致地描绘了皇帝的游行大典,目的是揭露皇帝及大臣们虚伪 的丑态。这是全文的高潮和结局,使讽刺意味达到了顶点。
学习活动(六)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2.“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个句子有 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这是两个骗子赋予新装的特性,这说明骗子揣摩透了包括皇帝、官 员在内的人们虚伪的特点,这揭示了骗子行骗的高明,体现了他们的狡猾。同时, 这句话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条暗线,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皇 帝之所以上钩,主要是看中了这一特性,以便毫不费劲就可以鉴别他的臣民,帮 助他统治国家。下文中老大臣、官员、随员以及老百姓之所以说假话,也都是因 为害怕这一特性。
学习活动 (三)
利用本课学习资源,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文体文化常识,课前完成自我 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三)拓展视野,前置补偿
作家作品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 早期创作有诗歌、 剧本以及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 1835年开始写 童话,著名的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 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学习活动(四)认读课文,积累词语
记记背背
1.显耀: 夸耀;炫示。 2.愚蠢: 愚笨;不聪明。 3.急迫: 需要马上应付或办理,不容许迟延。 4.妥当: 稳妥适当。 5.渴望: 迫切地希望。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优秀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优秀课件
运用了心理描写,句式以反问句和否定句为主 。老大臣极力否定自己是愚蠢的,不称职的,更 加突出了他的愚蠢和不称职,更加突出了他的虚
7、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去看织布情况后为什么不 敢说真话?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这两位官员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他们的官位 ,生怕别人认为自己是愚蠢的,不称职的。
这两位大臣都有虚伪、愚蠢、阿谀逢迎、口是 心非、自欺欺人的特点。
文章细腻地描绘了从皇帝到大臣参加游行
大典前后的丑陋的表演,最终使皇帝在光天化日 下当场出丑。这是全文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全文 的讽刺意味也达到了最高点。
15、简析“皇帝”是个怎样的人。
从他看不见新装而穿新装,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自欺欺人的人;从他被揭露真相时发抖,可以 看出他是一个外强中干的人;从他被揭露真相 后继续游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虚伪、愚蠢的 人。 16、童话最后以小孩子揭穿骗局来收尾,这 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简介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 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 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 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最突出的两种表现手法是什么?( 想象和夸张)本文就是以丰富的想象和夸 张著称。
检查预习
1.读“课后读读写写”
赐cì赏赐。 乖guāi①不闹,听话;②伶俐,机警。
5、“诚实的老大臣” “善良的老大臣”运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实际是说老大臣 很虚伪、很狡猾,这似乎更有嘲讽的意味。
“可怜”用悲叹的语气表现出老大臣惶恐 的心理。
“眼睛越睁越大”是他竭力想看见布料,多 么可悲、可笑啊。 6、第10段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主要运用了 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说明一个人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 无畏,敢于说真话。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九课《 皇帝的新装》同步练习(一)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九课《 皇帝的新装》同步练习(一)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九课《皇帝的新装》同步练习(一)及答案19 皇帝的新装一、语言积累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滑稽()赏赐()钦差()妥当()裙子()呈报()bì()下愚chǔn() xūn()章 kuǎn ()待 yù pìn()2.形似字注音组词。

(1)衔()________ 街()________ 衍()________(2)辨()________ 辫()________ 辩()________(3)睁()________ 挣()________ 筝()________(4)骗()________ 偏()________ 翩()________3.选词填空。

(1)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________(A.适当;B.合适;C.妥当;D.稳当)。

(2)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________(A.高贵;B.高雅;C.富贵;D.富有)的骑士来了。

(3)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________(A.考验;B.检验;C.测验;D.了解)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4)这些衣服________(A.轻软;B.轻盈;C.柔软;D.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4.解释下列成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不可救药:。

(2)骇人听闻:____。

(3)随声附和:___。

5.《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他是(国家)著名的童话作家。

他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6.皇帝被骗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列举的原因中,最根本的原因是()A.自己生活奢侈,只想穿新衣。

B.因为两个大臣说谎骗皇帝。

C.自己既愚蠢,又爱虚荣。

D.宫廷里的大小官员、骑士都在阿谀奉承,无耻献媚、讨好。

二、阅读感悟(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①当布料还在织布机上的时候,皇帝就很想亲自去看它一次。

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6张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6张PPT)
作者运用了心理描写,两个“难道”的 反问,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 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还用 了“极”“十二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 语。这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愚蠢。
3.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转”、“扭 ”写出皇上做作的 丑态。也表现了皇 帝的自欺欺人。
4.“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 ”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 一套贵重的衣服。”
这里使用排比的修辞 手法,用四个“多么” 来写出了众人的虚伪。
5.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 上在更衣室里。”
这里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既说明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 了成癖的程度,也写出了皇帝 的昏庸无能、穷奢极欲,又 为后文行骗作了铺垫。
在写法上,本文采用丰富而且奇特的想象,兼有大胆而且 合理的夸张,使这个虚构的故事,能够处处让人信服。
皇帝的新装
同学们,在古装剧中,我们 常常会看到皇帝举行各类大典 ,其场面是多么的隆重而且庄 严。但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笔 下有一位皇帝,他举行的大典 却不得不让人捧腹大笑:裸体 游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 下这篇文章。
作者展示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 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 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 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 界。安徒生出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 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 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 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 皇帝的新装》等。
——发展(大臣和皇帝看、 百姓、小孩;中心人物
穿看新装)——高潮、结局 :皇帝
(皇帝穿新装)
内容展示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优秀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优秀课件

童话的特点:
文学体裁:儿童文学 常用手法:想象、幻想、夸张、拟人 语言特点:通俗、生动,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最重要特点:拟人,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 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 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梳理文章脉络,并在下面的横线处填 一个字。
引子 皇帝_爱_新装 开端 骗子_织_新装 发展 君臣_看_新装 高潮 皇帝_展_新装 结局 小孩_揭_新装
写作背景:
18世纪末代9世纪初,丹麦人民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 级则穷奢(shē)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 牙的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本文, 揭露了贵族阶层的阿(ē)谀(yú)奉承 和虚伪透顶,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的 社会的病状。
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
炫耀( xuàn ) 陛下( bì ) 称职( chèn ) 御聘( yùpìn)
头 衔: 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 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 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 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 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 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 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 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神态
把眼睛睁的特别大
动作
从他的眼镜里仔 细地看
注意地听着.
【详写】
【略写】
骗子为何能 得逞?
众人为何会 上当?
皇帝
善于钻空子,欺骗有术 。骗局与专制的皇权 联系起来。
有皇冠——骗人骗己
众大臣 有官职——怕丢掉乌纱
老百姓
有私心杂念——顾虑再三
探究其他人物 那些大臣们又是些什么样的人,从课文找出语句来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十九课月亮上的足迹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十九课月亮上的足迹
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195个小时,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9.两位宇航员登月后与地球通了几次电话?分别在什 么情况下通话的? 两次。一次上登月舱后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另一 次登月后做完一切工作后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了话。
10.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文中第二段及最后一段有揭示。
11.想象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 有泥土、石头、高山,没有空气和水 12.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
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1、完成想象作文。 2、搜集有关月亮的资料。如:月亮的别称、写 月的古诗词、与月亮与地球及人类的关系、人类登月的历史
等。

球 表 面
月 球

的 火 山 口
插上星条旗

尔 德 林 登

月 球
在月球上从事研究工作
月球上人类的足迹
当堂巩固,抢答下列问题
写作特点
1.有明晰的时间线索。 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了登月的具 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真实性。
写作特点
2.语言准确、生动。 (1)恰当的描述
(2)用数字说话
(3)叙述中有议论
(3)叙述中有议论
在记叙文中恰当穿插一些议论的句子, 可以起到深化理解、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第4自然地中写道:“一一个伟大时 代就要来到了……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 远的一次旅行。”再比如第11自然地中: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 步。……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朱长超,1944年生,上海人, 当代科普作家,上海社会科学院信
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
思维科学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 人类思维发展史、智力开发和思维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优秀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优秀课件

• 【材料三】德国作家歌德的母亲教育孩子的 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方法很 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 的故事则让小歌德发挥。
示例:我们应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对提高
• 答: 我们的思维能力、写作水平及扩展知识非常重要。 •

•(2016宁波) •满足的人的衬衫 •[意]卡尔维诺
实的人。


• 10.填空。
• 这篇童话记叙了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 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皇露帝 和讽刺了
虚和伪 大臣们

、愚蠢和童心自欺欺人的丑行,告诉
我们应真话该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
,无私无畏,敢于说

•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 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 的迫切需要。
• 7.衣服有什么奇怪的特性?他们为什么说做 出的衣服有这种奇怪的特性?

答: 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
都看不见这衣服。原因:人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不
• 称职或者愚蠢,这样说更有利于行骗成功;可帮助
皇帝检验他的臣民是否称职和愚蠢,从而巩固自己
的统治。

• 8.面对显而易见的骗局,大家却都不敢说真 话,他们的原因一样吗?请你分别进行分析 。皇帝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怕丢了王位;大臣们怕
【解析】D项虽然有“好像”一词,但是没有比喻关系, 不属于比喻的修辞手法。
• 5.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本文围绕着“皇帝的新装”来写,是 按“爱新装——看新装——展新装——穿新 装”的顺序,一步步揭示皇帝及大臣的本质 的。
• B.文章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示了不同 身份、地位的人不敢说真话的心态,揭露和 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 人的丑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