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检测冷沉淀中纤维连接蛋白含量初探讲解

合集下载

ELISA原理方法操作及注意事项

ELISA原理方法操作及注意事项

ELISA原理方法操作及注意事项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用于检测目标分子的存在和浓度。

ELISA方法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通过酶标记的二抗或底物来标记和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的结合。

1.涂覆:将特异性抗体或抗原溶液加入微孔板的孔中,使其在孔壁上吸附,形成“涂覆抗原”或“涂覆抗体”的微孔板。

孔顶部通常需要使用一个覆膜或负压干燥来防止蒸发。

2.阻断:将孔中添加阻断剂如牛血清白蛋白(BSA)或乳糖,以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3.样品加入:将待测样品加入微孔板,并充分搅拌孔内溶液,以使潜在的目标分子与涂覆的抗原或抗体结合。

4.洗涤:使用缓冲溶液洗涤孔内溶液,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5.次级抗体加入:加入酶标记的二抗,以与结合到涂覆抗原或抗体的目标分子结合。

这种二抗可以是对目标物质抗体的抗体,也可以是对使用的抗原的抗体。

6.洗涤:使用缓冲溶液洗涤孔内溶液,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7.底物加入:加入底物(通常为染色底物),以使酶标记的二抗产生可观察的信号。

底物反应产生的颜色或荧光强度与目标分子的浓度成正比。

8.停止反应:加入停止剂如酸,以停止底物反应,并防止进一步的信号增加。

此步骤通常在一定时间后进行。

1.注意对ELISA试剂的保存和使用条件,避免试剂的过期或不适当的保存导致结果偏差。

2.样品收集和处理方面要仔细。

避免样品的污染和交叉污染。

根据检测的目标分子选择适当的样品收集方法和处理方法。

3.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控制操作温度和时间。

不同的ELISA方法和试剂可能需要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条件。

4.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实验室安全准则,使用个人保护装备,确保实验室安全。

5.在操作过程中,要准确记录每个步骤的时间、温度和取样量等信息,以便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6.ELISA的结果通常是通过测量光密度或荧光强度来表达的,因此在结果分析时需要针对每个样品和对照进行准确的光度或荧光测量。

ELISA基本原理和方法课件

ELISA基本原理和方法课件

ELISA应用领域和案例
医学领域
• 肿瘤标志物检测 • 感染病及免疫状态检测
食品领域
环境领域
• 动物和植物源性污染物检测 • 农药残留等检测
• 有毒物质或污染物检测 • 水质和空气质量检测
ELISA常见问题
Q:为什么ELISA的专一性很高?
A:ELISA利用特异性抗体来检测特定的生物分子, 因此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灵敏度。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需要使用软件进行标准 曲线拟合和未知样品度计算, 以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ELISA优缺点与发展方向
1 优点
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多 样性和可靠性好、适用范 围广。
2 缺点
容易受到技术和环境因素 的影响,需要严格操作和 质量控制。
3 发展方向
ELISA在新型技术、新型仪 器和新型试剂的推广应用 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如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 特异性检测方法。
Q:ELISA的数据分析是什么?
A:ELISA的数据分析是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未知样 品浓度的计算,其中包括线性回归、拐点法、 ABA法等。
Q:ELISA与其他免疫分析方法的比较?
A:ELISA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快速的检测时间、 低成本和高灵敏度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 限制和缺点。
Q:ELISA试剂盒的选择?
2
检测过程
检测过程需要选择合适的ELISA试剂盒和标准曲线,以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
3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包括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未知样品浓度的计算,需要注意统计学方法和误 差分析。
ELISA检测过程详解
前处理
前处理步骤包括样品的收集、稀 释、净化等,需要遵循标准化的 程序和实验操作规范。

ELISA的数据分析 (3)

ELISA的数据分析 (3)

ELISA的数据分析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生物样品中的特定蛋白质或者抗原。

本文将详细介绍ELISA的数据分析过程,包括数据处理、结果解读和统计分析。

1. 数据处理:在ELISA实验中,通常会得到吸光度(OD)值,用于表示样品中目标蛋白质的含量。

首先,将吸光度值转换为标准曲线上的相应浓度。

标准曲线是通过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制备的,通常是一系列浓度递增的样品。

根据标准曲线,可以将吸光度值转换为对应的浓度值。

2. 结果解读:ELISA的结果通常以浓度值表示,可以根据实验目的和研究问题进行不同的解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结果解读方式:- 单样品浓度:将各样品的吸光度值转换为浓度值后,可以直接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浓度差异。

- 样品组间比较:将不同组别的样品浓度进行比较,例如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

- 时间序列分析:如果实验涉及到多个时间点的采样,可以将各时间点的浓度值进行比较,分析目标蛋白质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趋势。

3. 统计分析:在ELISA数据分析中,往往需要进行统计分析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和显著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 t检验:用于比较两组样品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 方差分析(ANOVA):用于比较多组样品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 相关分析: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例如目标蛋白质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

- 回归分析:用于建立浓度与其他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预测目标蛋白质的浓度。

4. 结论:根据ELISA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并进行讨论。

结论应该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并回答研究问题或者验证假设。

例如,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目标蛋白质在实验组中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从而支持实验假设。

总结:ELISA的数据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实验过程,通过数据处理、结果解读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在进行ELISA数据分析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解读方式,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ELISA试验技术要点

ELISA试验技术要点

ELISA试验技术要点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技术,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或其他分子在样本中的存在量。

ELISA试验技术是基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原理的一种快速、敏感的定量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ELISA试验技术的要点,包括原理、步骤、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

一、ELISA试验的原理ELISA试验通过测定受检物质与特定抗体之间的结合来检测受检物质的存在量。

ELISA试验通常包括4个基本步骤:涂底板、孵育、洗板和检测。

在涂底板过程中,将要检测的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底板上。

然后,在孵育过程中,将待测样本加入底板,与固定的抗原或抗体结合。

接着,在洗板过程中,清洗掉未结合的物质。

最后,在检测过程中,使用酶标记的二抗或底物来确定结合的抗原和抗体的量。

二、ELISA试验的步骤1.涂底板: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底板上。

2.孵育:加入待检测样本,经过特定时间让抗原和抗体发生结合。

3.洗板:清洗掉未结合的物质,防止干扰物质的干扰。

4.检测:加入酶标记的二抗或底物,测量酶标记反应的信号强度。

三、ELISA试验的优缺点1.优点:ELISA试验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量。

此外,ELISA试验的操作简单,不需要昂贵的设备。

2.缺点:ELISA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干扰物质的影响,有时需要多步骤操作,容易出现误差。

四、ELISA试验的应用范围ELISA试验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食品安全等领域。

在医学领域,ELISA试验可用于诊断感染病原体、筛查肿瘤标志物等。

在生物化学领域,ELISA试验可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酶活性等。

在环境科学领域,ELISA试验可用于检测水体或土壤中的污染物。

在食品安全领域,ELISA试验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残留农药、重金属等。

总之,ELISA试验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elisa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elisa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Elisa实验报告结果分析1. 引言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常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生物样本中特定分子的方法。

本文旨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2. 实验设计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特定的生物分子作为目标,通过Elisa方法来检测样本中的该分子含量。

实验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以下步骤: 1. 准备样本和试剂:收集样本并处理,准备所需的试剂。

2. 涂覆酶标板:将待测样本加入酶标板孔中,使样本中的目标分子与酶标板表面发生特异性结合。

3. 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4. 加入检测抗体:加入特异性抗体,与已结合的目标分子发生反应。

5. 加入标记物:加入标记物,用于检测目标分子的存在。

6. 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7. 反应底物:加入底物,观察颜色变化。

8. 停止反应:加入停止液停止反应。

9. 测量:使用酶标仪或光谱仪测量吸光度。

3.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吸光度值。

下面我们将对吸光度值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验设计和已有知识得出结论。

3.1. 标准曲线分析实验中通常会使用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来构建标准曲线。

通过测量标准样品的吸光度值,我们可以绘制出标准曲线。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标准曲线来确定未知样本中目标分子的浓度。

3.2. 样本浓度分析根据实验设计,我们在酶标板中加入了待测样本,并测量了其吸光度值。

通过标准曲线,我们可以将吸光度值转化为目标分子的浓度。

根据样本中目标分子的浓度,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3.3. 结果验证为了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可以进行重复实验或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

此外,还可以进行质控实验来评估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4. 结论通过对Elisa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根据标准曲线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未知样本中目标分子的浓度。

2. 样本浓度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中目标分子的含量为X单位。

3. 实验结果经过验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ELISA检测方法

ELISA检测方法

ELISA检测方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科学及环境科学等领域。

该方法利用抗体和酶的相互作用,能够检测和测定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和浓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ELISA的原理、步骤、应用以及优缺点。

ELISA的原理主要基于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

首先,在固体表面(晶髓酶标板等)上吸附或共价结合抗原,形成抗原固相。

然后,将待测样品加入酶标板孔中与固定的抗原发生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随后加入特异性的酶标记抗体,使其与复合物形成二抗三重复合物。

最后,通过添加底物,酶催化底物产生可检测的色变反应,测定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1.抗原固定:将已知浓度的抗原加入酶标板中,并使其吸附在固体表面,形成抗原固相。

固相吸附通常通过物理吸附或共价结合实现。

2.试样加入:将待测样品加入酶标板中与固定抗原发生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初步处理,如稀释、加入染色剂等。

3.二抗加入:将特异性酶标记的二抗加入酶标板中,与复合物发生特异性反应,形成二抗三重复合物。

4.清洗:通过洗涤剂将非特异性结合物洗去,以减少干扰。

5.基质加入:加入特定底物,如TMB(3,3',5,5'-四甲基联苯二胺)或ABTS(2,2'-联氨基二(2-甲基丙酰氧)乙烷磺酸铵),酶催化产生彩色反应。

6.反应停止:用酸、碱或金属离子等停止反应,阻断底物的氧化反应,维持产色稳定。

7.反应测定:使用光度计测定产生的色素的吸光度或荧光。

ELISA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领域,ELISA常用于检测血液中的抗体和抗原,从而诊断传染病、自身免疫疾病等。

在生物科学研究中,ELISA可用于测定细胞因子、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浓度。

此外,ELISA也可以用于检测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等。

1.灵敏度高:ELISA可以检测到较低浓度的抗原或抗体,常常超过其他方法的敏感度。

2.特异性强:ELISA利用特异性抗体进行识别,可准确检测特定的抗原或抗体。

冷沉淀析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输血与检验•冷沉淀析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贾波(济源市中心血站质控科,河南济源459000)摘要:目的探讨冷沉淀析出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统计2016年1月-2018年5月9沉淀报废率,并针对析出原因进行检查分析,包括细菌学检查,形态学鉴别,F!:C、Fg、PLT含量检测。

结果9沉淀析出率分别为0.13%、0.34%、7.27%($2值分别为16.057、1171.261、1121.203,P<0.01);析出白,轻摇伴云雾状,细菌学检查排除细菌污;不染色镜检疑为血小板与纤维蛋白,检见血小板染紫红色,容量不等血小板聚集体,有游离血小板存在,电镜观察析出物为表面粗糙、有点状凸起的不规则海绵状结构;析出组、对照组F!:C(IU/U士s)111.38±41.85、129. 86±45.50("=-2.360,P<0.05),Fg(mg/U士s)311.01±104.69、306.63±84.59("=0.257,!>0.05),PLT(x109/U士s)2.09±1.41、1.21±0.66("=4.509,!<0.01)。

结论9沉淀析出与血小板残留量、血小及纤维蛋白析出等因素相关,血小留量、减血小径,可作为控制9沉淀析出的。

关键词:9沉淀;析出;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中图分类号:R457.1,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29(2020)02-0401-04D01:10.3969/j.issn.1674-1129.2020.02.063冷沉淀(cryoprecipitate CP)是临床常用的血液成分,主要含有凝血因子!(F!)、纤维蛋白原(Fg)、凝血因子X"(FX")、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以及纤维连接蛋白(Fn)等成分,广泛应用于手术、创伤、肝移植、产科出血等引起的凝血机制障碍,以及血友病A(儿童和轻型成人型)、血管性血友病、Fg缺乏症等〔5。

冷沉淀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抗乙酰胆碱酯酶抗体检测中的意义

未来可能会涌现出更多基于冷沉淀技术的创新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便捷 性。
冷沉淀技术有望与其他检测技术相结合,形成更为完善的重症肌无力诊断体系。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显著性分析
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 据进行显著性分析,以验 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解释和讨论
冷沉淀对抗乙酰胆碱酯酶抗体的影响机制
探讨冷沉淀如何影响抗体的产生和检测,以及这种影响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 何意义。
实验结果与临床应用的联系
分析实验结果与临床实践中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抗体检测结果的关联性,以及冷沉淀在其中 的作用。
冷沉淀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拓展冷沉淀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相关领域中的应用,以进一步 验证其临床价值。
07
结论总结与临床意
义阐述
研究成果总结
冷沉淀可显著提高重症肌无 力患者抗乙酰胆碱酯酶抗体 检测的阳性率,有助于疾病
的早期诊断。
通过冷沉淀技术,可以更准 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
度和预后情况。
研究发现,冷沉淀在抗乙酰 胆碱酯酶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检测 手段。
对临床实践指导意义
01 冷沉淀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抗体 检测,有助于实现个体化治疗。
02 通过定期监测抗乙酰胆碱酯酶抗体水平,可以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03 冷沉淀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 误诊率和漏诊率,提高医疗质量。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冷沉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抗乙酰胆碱酯酶抗体检测 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03
冷沉淀法在检测过程中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大 批量样本的筛查和检测。

ELISA检测技术解析课件

该方法可用于抗体检测,是目前检测抗体最常用的ELISA方 法。
优点: 1. 适用范围广,无需制备特殊的酶标抗体; 2. 制备方便,价格便宜。
双抗夹心法ELISA
双抗夹心法是先将未标记的抗体包被在酶标板上,用于捕获 抗原,在用酶标的抗体与抗原反应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 物,加入酶反应底物,测定产物的吸光值,计算出捕获的抗原量, 本方法也称为直接夹心法(见后图) 。
优点: 1. 特异性高、准确性好; 2. 实验操作简便,用时短。
缺点: 1. 应用范围较小,生产难度大。 ——需制备各种酶标抗原或抗体。
间接法ELISA
间接法ELISA是将酶标记在二抗上,当抗体(一抗)和包被 在酶标板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后,再以酶标二抗和 复合物结合,通过测定酶反应产物的颜色可以(间接)反映一抗 和抗原的结合情况,进而计算出抗原或抗体的量(见后图)。
洗涤3次,拍干
加底物溶液 (空孔除外)
避光 37℃, 10-30min
加终止液 (空孔除外)
加酶标抗体 (空孔除外)
上机检测、结果判定 (空孔调零)
双抗夹心法检测血清IL-2含量
设计加板次序 (空孔、阴、阳、标准)
加板 (阴、阳、标准、样)
37℃, 30min 洗涤3次, 拍干
加酶标抗体 (空孔除外)
E
E
E
E
E
E
对照孔
E
E
酶标记物
参考液(不含抗原) 酶标记物
E
E
E
E
E
E
E
底物溶液 底物溶液
E
E
E
E
E
E
E
测定孔
样本(含抗原)
竞争法ELISA实验原理

ELISA干货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

ELISA干货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ELISA是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 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 )的简称。

它是继免疫荧光和放射免疫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酶技术。

在检测时,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原)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体反应。

洗涤后加入酶标记的抗体,通过反应结合在固相载体上。

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可根据呈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一、ELISA样本的处理ELISA的检测目的是为了实验提供准确的实验依据,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坚持全面的质量控制和全过程质量控制,在收集标本前都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计划注意事项1、每个样本量收集体积=100ulx检测种类,如果要做复孔,标本量收集体积=100ulx检测种类x22、样本收集后若在一周内进行检测可保存于2-8°C,若不及时检测,请进行分装,冻存于-20°或-80°C,避免反复冻融3、试剂盒的检测范围不等同于样本中待测物的浓度范围,建议实验前通过相关文献预估样本中待测物的浓度并通过预实验确定样本。

4、血清标本采集是应注意避免溶血,红细胞溶解是会释放出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物质,溶血标本可能会增加非特异性显色5、为了保证尿液检测的准确性,必须正确收集尿液标本和保存,收集尿液的容器必须要清洁干燥,最好使用一次性的容器,避免因用药并清洁不到而造成的污染,尿液样本必须新鲜,留取后,应及时检测或保存6、标本宜在新鲜是检测如有细菌污染,菌体中可能含有内源性HRP,也会产生假阳性反应。

如在冰箱中保存过久,其中可能发生聚合,间接法ELISA中乐视本底加深,7、反复冻融会使蛋白效价降低,所以待测样本如需多次检测,宜少量分装冻存二、标本类型01、ELISA的常见标本液体类标本:血清、血浆、尿液、细胞上清、脑脊液等培养细胞组织标本02、ELISA标本的保存一般来说,再5天内测定的血清标本可放置于4°C,标本再冰箱中保存时间过长会导致血清IgG聚合,是间接法的试剂本底加深,超过一周测定的需-20°C保存,冻结血清溶解后,蛋白质局部浓缩,分不均,应充分混匀并避免产生气泡,浑浊或有沉淀的血清标本应先离心或过滤,澄清后再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ELISA检测冷沉淀中纤维连接蛋白含量初探徐树良吴慧民孙启俊(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江苏南京210008)摘要:目的探索用ELISA检测冷沉淀中Fn的含量。

方法用Fn_ELISA试剂、Fn标准品,建立Fn.ELISA标准曲线,进行方法学研究。

并与常规免疫扩散法作相关比较。

结果Fn-ELISA重复性好,批内两种浓度的吖分别为4.5%[而士s=(2130±96)pg/m1],3.8%[而士5=(1086士41)pg/m1];批问Cy分为5.6%[而士s=(2154士121)pg/m1],5.3%[而士s=(1095土58)pg/m1]。

与常规免疫单扩散法比较,两者相关性好,r—o.8844,y—o.7127X免疫单扩散法+843.4。

结论Fn-ELISA较免疫单扩散法,灵敏、特异、重复性好,结果更客观。

关键词:ELISA冷沉淀/纤维连接蛋白中图分类号:R39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49X(2005)Ol—0030—021.6实验标本最佳稀释度的选择根据该试剂盒的标准曲线,0D值在o.8~1.3曲线的斜率最大,且一般的酶标仪酶免试验的0D值在o.8~1.3最为敏感,将随机抽取的10份冷沉淀标本用生理盐水作1:2、1;3、l:4、l:5……1:lo稀释测定,结果标本在5倍稀释后其()D值落在o.8~1.3之问,故标本稀释5倍测定。

2结果1.1标本来源50份标本取自本中心常规制备冷沉淀时,成品混匀后留取的一段辫子。

置一80℃保存备用,1.2纤维连接蛋白(Fn)作为与机体细胞间连接、排列及网状内皮系统的调控关系密切的血液成分,在某些疾病治疗、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国外已有Fn纯品供应,国内主要用富含Fn的冷沉淀制剂作为代用品。

笔者用ELISA法检测冷沉淀中Fn的含量,探索建立一套灵敏、特异、准确、客观的检测冷沉淀中Fn含量的方法.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2.1重复性取2份不同浓度的定值标本,同时连续检测10次,其批内而士s一(2130±96)pg/ml。

Cy=4.5%;勘士检测试剂Fn-ELISA(进口分装,上海森雄科技,批号0309060);Fn单价抗体和标准参考品(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020108)。

1.3s一(1086士41)肛g/ml,吖=3.8%。

2.2批间差异取Fn定值标准液随标本连续检测lo次,计算批间而土s一(2154±121)pg/ml,Cy=5.6%;磊士s=(1098士58)pg/ml,Cy一5.3%主要仪器GB孓自动洗板机(美国产);ANTH0孓3型酶标仪(奥地利产)。

1.4检测方法Fn免疫单扩散法,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Fn测定法;Fn-ELISA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1.52.3与免疫单扩散法的比较分别用免疫单扩散法与Fn-ELISA测定30份冷沉淀标本,结果见表1。

2.4Fn—ELISA标准曲线的建立将Fn标准品(4000pg/ml冻干粉)加入200pl双蒸水溶解,设标准孔8孔,每孔中加入样品稀释液loo肛l。

第1孔加标准品100pl,混匀后用加样器吸出100pl,移至第2孔;如此反复作倍比稀释至第7孔,最后从第7孔中吸出100pl弃去。

使之体积均为100pl;第8孔为空白对照。

以下按试剂操作说明书操作,测定结果以标50份冷沉淀标本的正常值取冷沉淀标本50份.用Fn-ELISA测定,结果为z士s一(2236.O±175.5)肛g/ml。

表lFn-ELISA与免疫单扩法检测冷沉淀中Fn结果准品1000、500、250、125、62、3l、opg/ml之oD值在半对数纸上,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0D值为纵坐标,作出标准曲线(图1)。

注ly=O.7327X免疫扩散法+843.43讨论Fn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分血浆型Fn(PFn)和细胞表面型Fn(CFn)。

PFn由2个亚单位组成,以可溶形式存在于血浆中,是一种冷不溶球蛋白;CFn由多个亚单位组成.以不溶形式存在于细胞表面和细胞之间的结缔组织中。

Fn不仅对细胞起支架作用,而且是细胞与细胞间连结的重要因子・RatFn浓度(斗g,m1)它具有类似调理素作用,可促进单核吞噬细胞系的吞噬作用,在炎症和创伤中起修复作用。

冷沉淀制剂中含有丰富的图1Fn标准曲线Fn,作为Fn的代用品,业已在眼科、骨科、烧伤康复、血液病万方数据主垦熊堕壅查!!!!堡;旦蔓!!鲞簦!塑坠也』堡!!型!!!!!垒!堕!!£!!!!!!z!!!!!!y!!:!!!堕!:!及新生儿疾病治疗等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

因此建立快速、成本提高,这些就其方法学而言,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灵敏、特异、准确的Fn定量检测方法。

对于血液成分的质量控制及临床用量指标都是非常必要的。

Fn定量检测方法文参考文献献少见,现行方法为《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的免疫单1唐焕钧,曲洪晶,陈峨.纤维结合蛋白在角膜损伤治疗中的研扩散法.该法操作烦琐、需时长(至少要24h).定量检测影响究进展.中国输血杂志1996,9(4):222因素多,其中操作人员的主观因素也常影响结果的正确定2李军,李静旗,白恒美,等.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的动态变化在骨量。

笔者的实验结果显示,Fn—ELISA方法灵敏、特异,结合折愈合中的临床意义.中国输血杂志,1995,8(22)t58先进的酶标检测仪使结果较免疫单扩散法更客观、重复性3申法奎,刘焕亮,丁培芳,等.冷沉淀点眼剂治疗角膜损伤的动物好,其平均叫值为4.15%(3.8%,4.5%);标本中Fn含量实验和临床观察.中国输血杂志,1990,3(3)t175在(100~1000)p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实验结果还4温建华,刘育霞,马永健,等.富含纤维结合蛋白的冷沉淀滴眼液表明,Fn-ELISA与免疫单扩散法结果间相关性较好(r—o.治疗角膜损伤的临床观察.中国输血杂志,1999,12(2):855洪兴金,周华友,林玉贞,等.血浆纤维连接蛋白的动态变化在烧8844)。

但同一份标本Fn-ELISA之结果要比免疫单扩散法伤刨面修复中的临床意义.中国输血杂志,1998,11(3);155高.这与两种方法的标准曲线制作、标准品不同及方法的灵6李晓静,王梅,王晓鸥,等.新生儿疾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的检敏度等有关(标准品为试剂盒配备)。

因此不同的方法,应当测及替代治疗初探.中国输血杂志,1997,10(3);126注意建立不同的正常参考值。

同时笔者也体会到,该法试验(2003—12—26收稿,2004一07一05修回)过程耗时长(3个孵育步骤,需4h),没有体现出ELISA法的本文编辑;尚云快速、简便之特点,另外每批标本均需同时作标准曲线,试验全自动加样仪加液精密度测试结果分析邢培清刘玉振李伍升方建华(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河南郑州450053)摘要:目的了解全自动加样仪加液精密度。

方法利用特制的分析天平采用重量法进行校验。

结果RSP8根针测试蒸馏水10mg(10p1)的Cy<3%,100mg(100p1)的吖<o.5%。

均通过精密度试验测试。

较粘稠的液体100mg(89肛1)的Cy>O.5%’8根针精密度都没有通过测试。

结论测试蒸馏水时,加液精密度符合要求。

较粘稠的液体不能使用常规“Water’,吸液加液模式,需建立新的吸液加液模式。

关键词:RSP加样仪精密度重量法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49x(2005)01一003卜02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校分析天平(Balance)放到适配板上。

再将分析天平和设备所验。

笔者使用分析天平(采用重量法对RSP全自动加样仪连的电脑连接,调整分析天平的底座使其平衡。

打开分析天的加液精密度进行了校验,报告如下。

平,选择测试所要使用的Rack和Tip的配置,分配液体的位置选“QCBALANCE.R1”,吸液体的位置选“QCTROUGH—1材料与方法RR”,洗针位置选择“QCWASH.SHORT”.采用标准针1.1材料RSP200全自动加样仪,MetlterAG285分析天(Standardtip)注射剂体积(Sy“ngVoIume)选1000pl单针吸平.仪器序列号为1121462405,最小刻度为o.1mg)Tecan样(SinglePip),吸液与分配液体的模式均按“water”。

测试InstrumentServer测试软件(版本为4.23均为瑞士TECAN蒸馏水时,加液重量为10mg(约10p1)和100mg(约100弘1)・公司产品;蒸馏水(本中心自制,密度为1.ooo);粘稠的液体测试粘稠的液体时,加液重量为loomg(约89p1),点Run按(荷兰梅里埃抗一HIv稀释液。

密度为1.126)。

钮出现测试结果窗口,点Start按钮后.测试将从加样针l开1.2环境条件温度20~25℃,湿度60%~80%,室内空始。

每个针循环测试15次,仪器自动求出平均值和变异系气污染指数<Ⅱ级。

数。

1.3测试方法在工作台面中选择“worktableLiquidSys—1.4测试标准RSP全自动加样仪加液lorng的a,<3%,temCheckworktable”,装载工作台并保存。

事先设置好分加液100mg的(v<O.5%。

析天平:在菜单“ToolsBalance”选择分析天平Mettler以及2结果(表1)称重方式(Weighmethod)。

根据工作台的布局图,将分析天平适配板(BalanceAdapterplate)放到工作台网格1的位置,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