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法知识复习
(2024)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法知识及病句修改》课件(共60张PPT)

• 4)代+代
•
我和你
• 5)数量+数量
•
四面八方
这样那样 千秋万代
半斤八两
偏正短语
正:是中心语 偏:是修饰限制中心语的词 中心语是名词:
(中国)工人 (钢铁)工人 (三个)工人
(长长)的桌子 (高高)的个子
• 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
•
[慢慢儿]看 [认真]看 [正在]看 [不]看
• 谓语:谓语它对主语加以陈述,表示主语“怎么样”或 者“是什么”
• 宾语:它在充当谓语的动词后边,表示动作涉及的人或 者事物
• 定语:它修饰或者限制充当主语或宾语的名词,指出其 属性、形状、数量等
• 状语:它修饰充当谓语的动词或者形容词,表示动作变 化发生的情况、方式、时间、处所等,或表示性状的 程度等
•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 所”;
• 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 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 呐、呀、了、么、哇"。
11.叹词:表示强烈感情以及应答、招呼 的词,即感叹词
如: 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12.拟声词:就是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 沙沙沙、呼啦啦"
8.介词:介绍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给 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以表示方向、对 象、处所、时间等的词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 起,构成介词短语。
•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 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 作为”。
• 妈妈朝我点了点头。 • 我们在操场上打球。
9.连词:词、词组或句子之间起连结作 用的词汇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全面复习(词类、短语、句子)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全面复习(词类、短语、句子)初中语法知识(1)——词类、短语、句子一、词类划分(一)实词:实词:是具有实在意义,而且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时间、方位,在句子中常作主语、宾语,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可以作状语:例如:[今天]咱们开个会。
[屋里]他们几个正在开会呢。
能被数量词、不被副词修饰,指人的名词+们表示复数,不能重叠(重叠后成为量词性质。
如:人人、家家、年年、天天、队队,表示“每一”的意思。
)2、动词:在句子中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多数能带宾语;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助(能愿)动词在句子中一般做状语、趋向动词可做补语。
他[能]来吗。
你现在[应该]做作业。
3、形容词:大部分都能作定语,也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有的可作状语、补语,不能带宾语。
多数可受程度副词“很、太、非常”等的修饰,并且都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
(激烈)的战争开始了。
你坐下来,[慢慢]说。
这花〈美丽〉。
他走得〈慢〉。
4、数词、量词:数词经常和量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充当定语或补语。
(万里)长城去。
〈一趟〉医院。
5、副词: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
副词都能作状语、补语。
6、代词:代词和它所代替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大致相当,就是说所代的词语能做什么句子成分,那个代词就能作什么成分。
7、象声词:模拟声音,可以作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主要作状语。
8、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感叹词或独立成名+主谓:产品样式多他心地善良4、动宾短语:有的动词单独使用就可以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有的动词还要在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才能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
其中受动词支配的词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
(1)动+名:巩固国防分析问题翻修马路爬悬崖峭壁热爱科学富有幽默感(2)动+动:喜欢游泳要求善改(3)动+形:感到高兴害怕拥挤5、中补短语(动补、形补):短语内部构成成分之间有补充和被补充的关系,有“AB ”和“A得B”两种结构。
中考语文汉语语法专题复习

目 录
01
学习目标
02
考点解析
03
题型聚焦
04
学法指导
05
真题再现
06
知识清单
01
学习目标
1.掌握初中语文必考的语法知识。词性的定义,词性的类别。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量词、代词。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 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05
真题再现
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 )
A.①他在学校里。 ②他在阅览室学习。
B.①这座房子朝南。 ②他朝北走去了。
C.①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一起抓。
②张健和李升一同到北京去了。
D.①运动会上,他得到了百米冠军。
②他的字写得很工整。
2.下列词语中都是名词的一组是( )
A.学校 理想 这里 飞机 B.跑步 时间 孩子 父亲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有: 确数词:1、2、3、一、二、三、壹、贰、叁、 二分之一、3.45…… 概数:几、一些、左右、以下、余……
序数: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 十…… (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有:
名量词:尺、寸、里、公里、斤、两、辆、 角、元……
动量词:把、次、趟、下、回、声、脚、幢、 座…… 时量词:天、年、秒、小时、分(钟)。 (6)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有:人称代 词:我、你、它、她们、大家、咱们……
短语
也称词组,是词和词组 合成的语言单位。根据 其构成方式可以分成以 下五种结构类型: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如:
老师和同学 调查研究 培养和提高 万紫千红 理直气壮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4语法知识(知识清单部编版)

中考复习之语法知识(知识清单)【一、词性之实词和虚词】一、实词1.名词(七上P13)名词名词很常见,有的表示人,如“娃娃”“姑娘”“青年”“农夫”;有的表示具体的事物,如“绿萍”“水藻”“铃铛”“镰刀”“蟋蟀”;有的表示抽象的事物,如“精神”“传统”“法律”“爱情”;还有的表示时间,如“秋天”“昨天”“过去”“早晨”。
这些都不难区分,使用时也不太容易出错。
需要注意的是另一类表示方位的名词,一般称为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里头”“外边”“以上”“之下”等。
大多数情况下,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范围。
例如:(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2)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刘湛秋《雨的四季》)2.动词(七上P49)动词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着动作——走、跑、唱、跳、打、躺等;很多时候我们会有某种心理活动——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等;而事物又总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等。
这些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叫作动词。
大多数动词意义实在,较好把握;有一些动词用法比较特别,需要特别注意。
一类表示可能、应该、意愿,如“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要”“应”“应该”“应当”“肯”“敢”“愿”“愿意”等。
这类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例如: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一类表示动作趋向,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等。
这类动词往往放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边,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例如: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还有一类表示判断,主要是一个“是”。
高考语文复习:语法知识

● 例如:雄伟壮丽、报纸杂志。
2、 偏正短语:
● 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他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词是定语,修饰动 词、形容词的词是状语。 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正 关系。用()表示定语,用[]表示状语。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动词可以重叠使用。一般表示时间短暂或试一试的意思,如“看 看、走走、研究研究”等。
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趋向动词可单用,一般多用 在其他动词的后边。
(3)形容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 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 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
慰平生。 ③.红了樱桃绿了笆蕉。 A. 动词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B.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动词
C. 动词 动词 名词 动词 D.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3、判断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全部判断正 确的一项是。() A、①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形容 词) ②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形容词 ) ③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名词 ) ④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 胧不清。( 形容词 ) ⑤他患了一场大病。( 名词 ) ⑥他病了三天。( 动词 ) ⑦这把锁锈死了。( 动词 ) ⑧这把锁长了锈。( 名词 )
少数双音节贬义形容词:A里AB式:如:马里马虎、小里小气、糊里糊涂
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 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 意见一概”。
中考语文复习必备语法知识

中考语文复习必备语法知识中考语文复习必备语法知识语文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都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在中学阶段,语文课程逐渐进入深度学习,语法知识也成为重点,占比较大。
作为考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才能在语文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本文总结了中考语文复习必备的语法知识,包括词类、句子成分、语态、时态、语气等方面。
一、词类1.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具体或抽象概念的词。
其常见的特殊用法包括复合名词、物质名词、集体名词、数词、量词、名词的所有格等。
2. 动词:是表示动作、变化或状态的词。
其重要的用法包括谓语、状语、动宾短语、被动语态等。
3.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的词。
其常见的特殊用法包括比较级和最高级、修饰物主代词、修饰感官动词等。
4. 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
其重要的用法包括修饰动词、修饰形容词、修饰副词、修饰句子等。
5. 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或指示代词的词。
其常见的特殊用法包括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不定代词等。
6.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类。
基数词常用于计数,而序数词常用于表示顺序。
7. 介词:是用来引导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其他词语相连的词。
其常见的特殊用法包括时间介词、地点介词、方式介词、复合介词等。
8. 连词:是用来连结句子或词语的词。
包括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关联词等。
9. 叹词:是用来表示强烈情感、表达感叹或呼喊的词汇。
其常见的特殊用法包括感叹语气。
二、句子成分1. 主语:是句子中的谓语所描述的对象。
它通常是名词、代词或句子。
2. 谓语:是动词或者动词词组,通常用来描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3. 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行为的作用对象。
它通常是名词、代词或句子。
4. 定语:是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或词组,通常放在名词或代词前面。
5. 状语: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或词组。
6. 表语:是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词或词组。
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做阅读题不要急着去做题。
做题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速读,从题目入手,思考题目主要想记叙什么,说明什么物,议论什么等,然后进入正文作浏览。
下面是整理的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一、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202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语法知识》教学PPT课件

类型
说明
常用关联词
举例
只要(一旦)……就
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 (便)……
条件 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 只有……才……
关系 结果。有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除非……否则……
、充要条件三类。
无论(不管、不
论)……都……
①平凡的工作只要和 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 就会产生极大的乐趣。
202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语法知识
六种病句类型中,“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四类属于语法方面的错误。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 地辨析这四类病句。
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由五级组成: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与“辨 析并修改病句”考点密切相关的是词、短语、句子方面的知识。
并列短语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 结 并 、形容词、代词、数量词等组合而成,词与词之间 构 列 互不修饰限制(但不少并列短语中的词有先后顺序 特 短 ),中间常用顿号或“和、及、又、与、并”等词连接 点 语 。如:报纸、杂志、网络/调查研究/继承与发扬/万
紫千红/四面八方/风和日丽。
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
原因。
①我既然写了,就准 备为我的言论负责,准 备好承担一切责任。
②音乐起,世界因 此而美好。
如果(假如、假使、倘
假设 关系
前一分句假设一种情 若、要是)……就(那 况,后一分句说明假设的情 么、便、则)…… 况实现后所产生的结果。 即使(纵然、纵使、即
便)……也……
再……也……
①要是你能刻苦学习 ,成绩就会提高。
性短语担任。
周恩来是一位伟大 .
的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语法知识复习词性知识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3、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2表示发展变化的: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同)○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动词可以重叠使用。
一般表示时间短暂或试一试的意思,如“看看、走走,研究研究”等。
* 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趋向动词可单用,一般多用在其他动词的后边。
三、形容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2、种类:○1表示形状的: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2表示性质的: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3表示状态的: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4表示颜色的: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油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1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
如:“太阳红、红太阳”○2形容词不能带宾语○3形容词的前边一般可以加“很、最、非常、十分、极、多么”等表示程度的词。
如“很大、最明白、多么慌”等四、数词1、含义:表示数目的词。
2、种类○1确数:一、二、千、万○2概数:几、些、多、约○3序数:第一、老二、初五3、数词的语法特征○1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作句子成分。
○2数量短语常常作定语或补语,状语。
如:一片浮云,看了一眼○3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
数量增加要用倍数或百分数,可以说“增加了”或“增加到”,前者不包括底数,后者包括底数。
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说“减少了”或“减少到”,前者指净减的数量,后者指净剩的数量。
五、量词1、含义:表示单位的词。
2、种类:○1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A、表示个体单位的:个、台、条、段、根B、表示集体单位的:对、双、群、类C、表示度量衡的:米、千克、公里、吨、平方米、立方米○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如:次、回、趟、遍、顿、阵3、量词的语法特征:○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
○2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组成BB式,表示每一个都在内。
○3量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4、复合量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词构成,表示复合性单位。
○1由两个物量词构成,表示同一事物的不同内容的计量。
例如说到运输量中的重量和里程,有“吨千米、吨海里”等,说到水的流量,有“秒立方米”。
○2由物量词和动量词组成,表示事物单位和动作单位的加合。
例如:“飞机共飞25架次”“接待旅客100万人次”*数量词也可以重叠,组成“一B一B”式,修饰名词时,表示数量多,如“一堆一堆的书”;修饰动词时,表示按次序进行,如“一个一个地说”;六、代词1、含义: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
2、种类:○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者事物的名称。
我、你、他、我们、它们、咱们、自己、人家○2指示代词:起区别作用。
这、那、这样、那样、各、每○3疑问代词:用于提问。
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多少、几3、注意事项:○1代词代替某一类词,就具有某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2“他们”的使用范围比较广,除了用于男性,男女兼有的复数,都可以用“他们”。
○3“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为了亲近,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4指示代词“这”用于近指,“那”用于远指○5代词一般是实指,有时也可以用来虚指,指称不确定的人或事物。
如“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七、副词1、含义: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
2、种类○1表示程度:很、最、挺、非常、十分、格外、更、越、几乎、尤其○2表示范围:都、总、共、只、仅仅、单、就○3表示时间、频率:已、已经、曾、刚、才、正、在、立刻、马上、终于○4表示语气:难道、简直、岂、果然、居然、只好○5表示肯定、否定:没、不、没有、莫、不用3、副词的语法特征: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词,都能作状语。
八、连词1、含义: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用来表示并列、选择、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
2、常见的连词:和、跟、同、而、或、或者、而且、并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只要、因为九、介词1、含义:常用在名词、代词或者名词性短语前面,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方式,目的,比较等。
2、常用介词及用法顺口溜: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
十、助词1、含义:是起辅助作用的词,没有独立性,意义最不实在。
2、种类:○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2动态助词:着,了,过○3语气助词:了、吗、呢、啊、呀、吧、哪、啦3、注意事项:○1结构助词“的”主要用在名词前头,“地”主要用在动词前头,前后两部分之间是修饰关系或限制关系。
“得”主要用在动词之后,表示补充或说明。
○2结构助词“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边,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用来修饰名词(后边在加“的”),或代替名词(后边要加“的”,有的不用加)。
○3动态助词“着,了、过”,附着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4语气助词放在句子末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
十一、叹词1、含义: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
2、种类:主要有“唉,哎,嗨,喂,哎呀,哎哟”等。
* 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
(六)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哈哈,嘭,哗啦,叮,轰隆隆”等。
句子知识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 -~()[ ]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
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格式:谁+干+什么(主语)(谓语)(宾语)例:杨亚‖写字主谓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宾②.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主语)(谓语、宾语)例:猫‖捉鱼主谓宾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谓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他‖是学生主谓宾(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句子成分要划对,纵观全局找主谓。
主前定状谓后补,谓前只有状地位。
“的”定“地”状“得”后补,宾语只受谓支配句子结构: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 +[ ]+ — +()+~5、示例及练习部分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6、练习: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
2、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4、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5、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6、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7、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8、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9、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