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通假字
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说通悦, 高兴。 3、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女通 汝,你。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 则》--知通智,智慧、聪明。 5、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见通现, 出现。 6、一切乌有 《山市》--乌通无。
词类活用
智子疑邻 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 聪明。 天雨墙坏 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七 上)《智子疑邻》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用作状语,一 天天。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 感到……惊异 (七下)《伤仲永》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奇:形容词意动 用法,觉得奇怪。(七下)《伤仲永》 宾客:名词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理相待。
请看下列句子:
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2、 (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 。 3、我—家— [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4、我—[已经]读——过—<两遍>了。 5、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
6、 (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
复 转折复句 句 因果复句
假设复句
条件复句(限二重复句)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主语 “== ” 划在主语下面
谓语 “—— ”划在谓语下面
主要 成分
宾语 “~~”划在宾语下面
定语 “( )”用在定语前后
状语 “[ ]”用在状语前后
附加 成分
补语 “< >”用在补语前后
返回
句子的结构:
(定)主+(状)谓(补)+ (定)宾
一般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 状语、补语都压缩下来余下的部分. 这种压缩句子的方法叫紧缩法.有助 于我们找出句子的毛病.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二语法一、语法概述(常识,只作为了解)1、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2、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词法主要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句法主要包括的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3、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词可以分为虚词和实词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叹词4、句法成分(1)主语谓语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是陈述关系。

主语可以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2)宾语动语一个句子中谓语里如果有宾语,那就会有动语。

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3)定语状语补语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4)中心语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5)独立语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或句法成分没有结构关系,即互不为句法成分,但又是表达上有作用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叫做独立语。

它主要包括: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

二、基础知识名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动词•(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语文所有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所有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所有语法知识点总结一、句子成分1. 主谓宾构成简单句的基本结构,即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句子的主题,谓语是主语的行为或状态,宾语是受事物。

2. 定语和状语是句子的修饰成分。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3. 补语和表语分别是及物动词和系动词的补充成分。

补语补充及物动词的宾语,表语补充系动词的主语。

二、词类1.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的名称,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

2. 代词用来代替名词,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疑问代词和不定代词。

3. 形容词描述名词的特征,分为定语和表语。

4. 副词描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的程度、情况、时间或地点。

5. 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6. 介词用来标明名词、代词与其他成分的关系。

7. 连词用来连接各种成分,分为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和对比连词。

三、时态1. 现在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或现在的状态。

2. 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3. 将来时表示将来要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4. 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

5. 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在某一时间段内正在进行的动作。

6. 将来进行时表示将来在某一时间段内将要进行的动作。

四、语态1.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即主语+谓语+宾语。

2. 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即主语+谓语+被动语态助动词+宾语。

五、语气1. 陈述语气表示陈述事实。

2. 祈使语气表示请求、命令。

3. 疑问语气表示问句。

4. 感叹语气表示感叹。

六、副词1.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2. 副词可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疑问副词和状语副词等。

3. 副词还有些特殊用法,比如“不”,可以用来构成否定副词;“很”可用来加强形容词和副词的程度。

七、代词1. 人称代词表示人或物的指称关系。

2. 物主代词表示拥有关系。

3. 疑问代词用来提问。

4. 不定代词表示不确定的人或物。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实词名词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种类: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
3、名词的语法特征: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1. 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量词、叹词等。

2. 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3. 语序:主谓宾语的基本语序、否定句、疑问句等。

4.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5. 词义辨析:近义词、反义词、词语辨析等。

6. 词的变化形式: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动词的时态、语态和不定式形式等。

7. 词语搭配:介词短语的搭配、动词短语的搭配、形容词短语的搭配等。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1. 词类知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量词、叹词等
的定义和用法。

2. 句子成分知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的定义和识别方法。

3. 时态语态知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等时态的用法,及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区别和用法。

4. 句型知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同类型句子的语法结构和特点。

5. 语序知识:主谓宾语的基本语序、否定句、倒装句等的用法和特点。

6. 修辞手法知识: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

7. 短语搭配知识:常见的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等的搭配规律。

8. 语言规范知识:标点符号、字音字形、常见错别字等语言规范和常见错误的辨析。

以上是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和一些常见的语法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
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判断下列虚词的词性
通通 不但 极其 的 通过 幸亏 一律 或许 屡次 没有 难道 除非 更加 一直 自从 而已 由 用 和 然而 被 了 根据 而且 由于 跟 啊 关于
要注意的(并列不当)
1.使用并列短语,几项并列一定要恰当,并列词语 的词性要相同,属类和等级之间要一致,概念之 间不能有包容或交叉关系。 如:橘子、苹果和胡萝卜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 素。 参加这次会演的大多是地方戏和历史剧。 我订了几种报刊杂志。 2.有的并列短语有约定俗成的语序或按事物规律发 展,不能随意调换语序。 如:古今中外 继承和发展 发现并解决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判断词性
教室 喝
有 已经
同学 红色
轻松 连续
文具 善良 早晨
能够 对于
想法 热爱 学习
青菜 想念 可以
上下左右
黑不溜秋 稍微
然而
这样
罢了
自己


再三
第一
判断下列实词的词性
思想 善良 就是 人家 冬夜 彼此 怎么 激动 方法 哪些 可以 大家 知道 外边 盘算 中秋 件 出现 提高 敢 少量 匹 诧异 许多
划分下列句子成分 1.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2.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 的规律。 3.藤野先生总是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4.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5.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 围。 6.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 了系在自己腰带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 练习:判断下面句子哪句是单句,哪句是复句, 单句划出主干,复句指出复句类型。
1.无论你还是我都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 ( ) 2.片面强调政治,而不注重学习,都是不对的。 ( ) 3.国外大学宁可把学生送出去,再高薪把他 们请回来,也不允许学生读母校的研究生。 ( ) 4.只有在冬季,我才能看到这种景象。 ( ) 5.我们依照规章制度,罚王峰停工三天。 ( )

小学语文基础语法知识点

小学语文基础语法知识点

小学语文基础语法知识点一、词类1.名词:表示人、事、物、地方、时间等的名称,如:桌子、学校、春天。

2.动词:表示做、干、说、走等动作或状态的词,如:跑、吃、喜欢、是。

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的词,如:大、好、快乐。

4.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如:很、非常、快速地。

5.代词:代替名词的词,如:他、我们、这。

6.数词:表示数字或顺序的词,如:一、第二、几个。

7.介词:表示位置、方位、关系等的词,如:在、向、和。

8.连词: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的词,如:和、或、但是。

9.叹词:表示感叹、惊叹或祝愿的词,如:哇、好、快乐。

二、单词1.字母的读音和书写方式。

2.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和读音。

3.多音字和同音字的认识和使用。

三、词组和短语1.常见的名词短语,如:学校门口、四川菜、幸福家庭。

2.常见的动词短语,如:打篮球、看电影、去旅游。

3.常见的形容词短语,如:漂亮的花、高大的树、开心的笑声。

四、句子1.句子的基本构成,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

2.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的认识和区分。

3.句子的基本语序,即主谓宾结构。

4.句子的衔接方式,包括并列句和复合句等。

五、时态和语态1.简单的现在、过去和将来时的使用。

2.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的区别和使用。

六、联词1.并列连词的使用,如:和、或、但是。

2.递进连词的使用,如:而且、同时、另外。

3.转折连词的使用,如:但是、虽然、然而。

七、标点符号1.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使用。

2.逗号、顿号和句号的使用。

3.引号、括号和破折号的使用。

八、语法规则1.主谓一致的原则。

2.动词时态、语态和语气的使用准则。

3.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使用。

4.代词的使用和替换原则。

5.名词单复数的规则。

九、写作规范1.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

2.正确的语法和标点使用。

3.恰当的词汇运用和句型结构安排。

4.适当的段落划分和文章结构安排。

以上为小学语文基础语法知识点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语文基础语法知识

语文基础语法知识

练习 一、找出下边句子里得动补短语。 1、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蛰了一下,痛 得我差点儿跌下来。 2、墙上裱糊的报纸,让灶烟熏得乌黑。 3、我肚子饿,身上冷,跌了几交,手掌也擦破了。 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活六个月。 二、找出下边句子里由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 1、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 2、盆里得水逐渐浸湿字迹,字慢慢地模糊起来。 3、这小家伙精得很哪!
实词是指具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二)虚词
虚词是指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
法关系。 (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 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
词、叹词、拟声词。
1.定义:表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2.类型:表人名——孔子 父亲 表处所——三味书屋 表时间——正午 晚上 表方位——中间 下面 表具体事物——梅花鹿 匾 表抽象事物——方法
2.并列短语 1)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 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 合,没有轻重主次只分。
例如:报纸杂志 老师和同学 调查研究 唱歌和跳舞 2)并列短语表示并列的几种事物,或表并列的 几种动作行为,或表事物并列的几种性状。使 用并列短语,几项并列一定要恰当,否则就不 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2)的(结构助词)了(动态助词)
(3)了(动态助词) 呵呵(拟声词)的(结构助词)了 (动态助词) (4)噢(叹词)哇(语气助词) (5)着(动态助词)
十、短语
1.相关知识 1)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也称词组)。 2)词和词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组合成不同的短语 如:学校管理 管理学校 也可以借助不同的虚词组合成不同的短语 如:父亲的母亲 父亲和母亲 3)类型: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动补短语 主谓短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愤填膺 声色俱厉 笔耕不辍 三顾茅庐 迟疑不决 麻木不仁
前功尽弃 沁人心脾 抑扬顿挫 怒不可遏 慷慨激昂 无私奉献
挑拨离间 爱国青年 奔向未来 棒极了 和睦家庭 幼年时期
茫然四顾 蛛丝马迹 销声匿迹 管理制度 防范措施 天资笨拙
练习: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天翻地覆 大肆渲染 讳疾忌医 精神矍铄 人声鼎沸 潜滋暗长
例词
放在动、形前表范围、 程度、否定、语气、频 率、情貌
都、才、最、不、 难道、经常
放在词或短语前头,与 之合起来表示起止、方 向、处所、对象、目的 等
被、从、在、 把、关于
连接词、短语、句子的 和、因为、如果、 词,表并列、转折、因 只要、或者、而 果、假设、条件、选择、 且、虽然 递进关系
分类 助词 叹词 拟声词
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 语调成为句子。(局势稳定、今天星期四)
句子:是具有特定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
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区分两个概念: 词性
句子成分
分类 名词
词类表 (12类)
概念
例词
表示人或夏季、东、晋江
动词
表示行为动作、心理活动、 使令、变化、存在、发展 能愿、趋向、判断
状语:“[ ]” 用在状语前后 补语:“〈〉” 用在补语前后
主语:陈述对象,放在谓语前,回答
“谁”或“什么”的问题。
1、这些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 2、粮食丰收了。 3、每个人的创作道路都很不相同。 4、她们几个一阵风似的跑过来。 5、计算机软件的设计,由他负责。 6、写小说真不容易! 7、人多了更不方便。
概念
例词
结构助词、 的、地、得、 动态助词、 着、了、过、 语气助词 呢
表强烈感情 或呼唤、应 答的词
啊、哎呀
模拟声音的 丁当、扑通、

喵喵
把下面一段话分解成词,并指出词性。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 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 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 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 光明!
练习答案
我 提 着 这 灵巧 的 小 桔灯,慢慢 地 在 黑暗 潮湿 的 山路 上 走 着。这 朦胧 代动助代 形 助 形 名 形 助介 形 形 助 名 名动助 代 形
的 桔红 的 光,实在 照 不 了 多远;但 这 小 姑娘 的 镇定、勇敢、乐观 的 精神 助 名 助名 副 动副助 形 连 代形 名 助 形 形 形 助 名 鼓舞 了 我,我 似乎 觉得 眼前 有 无限 光明! 动 助代 代副 动 名 动 形 名
状语:动词形容词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附
加成分,用来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 定、方式、手段、状态、范围、对象等。
1、我[没有][认真]考虑。 2、我妹妹[昨天][从乡下]来了。 3、这里的景色[太]美了!
谓语:是带宾语的成分,支配、关涉后面的宾语。 宾语:被支配、关涉的对象。
1、白云下面是大海。 2、老实人讨厌绕弯子。 3、这些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
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附加的成分。
描写性定语:描绘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使语
言更加形象、生动。
限制性定语:用来给人或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
1、(壮丽)的故宫将留在(我)的记忆里。 2、小舟终于驶进了(风平浪静)的港湾。 3、我们共同欣赏(颐和园)的湖光山色。 4、这是一座(石头)房子。
4、动补短语:前面的词的意义是主体 (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词来 补充说明前面的词。(即补语) 示例:酷得很 看透了
5、主谓短语: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往 往是名词、代词),谓语是陈述的内容 (往往是动词、形容词) 示例:上帝死了 脑袋晕
练习: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天翻地覆 大肆渲染 讳疾忌医 精神矍铄 人声鼎沸 潜滋暗长
语法基础知识
语法单位
语素 词
短语 句 子(单句、复句)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备用
单位。可以和别的语素组合成合成词,也可以单独 成词。(走)
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
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 成句。(明天、回去)
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
跑、赞扬、想念、喜欢 使、让、有、提高 应该、能、上来、是、就是
形容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 高、圆、甜、美丽、快、安静 词 状态
数词
表示事物、动作行为
一、第一、初六、一万
或时间量的单位
量词
表示物量或动量
个、辆、件、次、回
代词
起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我、大家、这、什么、怎样
分类 副词 介词
连词
概念
施事主语:主语表示动作的发出者。
1、我们到泰山看日出。 2、前面的车子转弯了。
受事主语:主语表示动作所支配或所关涉
的对象。
1、钱花的不少了。 2、这样的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谓语:用来陈述主语,点明主语做什么,
怎么样、有什么性质、处在什么状态中, 等等。
1、春天来了。 2、枫叶红了。 3、白云下面是大海。 4、老实人讨厌绕弯子。 5、今天星期四。
五种基本的短语类型
1、并列短语:词和词之间表示并列关系。 示例:老师和学生、大狗和小狗、王菲和谢霆锋
2、偏正短语:前面的词来修饰后面的词,后面 的词的意义是主体。(动词、形容词前的修饰语 叫状语,名词代词前的修饰语叫定语) 示例:鳄鱼的眼泪 很酷 苗条的身段
3、动宾短语:前面的词表示动作,后面的词是 动作支配的对象。(动词支配的对象即宾语) 示例:吃豆腐 痛打落水狗
并列
偏正 并列
主谓 主谓
并列
义愤填膺 声色俱厉 笔耕不辍 三顾茅庐 迟疑不决 麻木不仁
主谓
主谓
主谓
动宾 并列
并列
前功尽弃 沁人心脾 抑扬顿挫 怒不可遏 慷慨激昂 无私奉献
主谓
动宾
并列
动补
并列
偏正
挑拨离间 爱国青年 奔向未来 棒极了 和睦家庭 幼年时期
并列
偏正
动补 动补
偏正
偏正
茫然四顾 蛛丝马迹 销声匿迹 管理制度 防范措施 天资笨拙
并列
并列
并列
偏正
偏正 主谓
句子的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 ——三种附属成分
主语
句子的成分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定语
例:高一3班的班长向老师说清楚班里发生的事情。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主语:“==== ” 划在主语下面 谓语:“—— ” 划在谓语下面 宾语:“~~~~” 划在宾语下面 定语:“()” 用在定语前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